1. 未標注食品添加劑可否處罰
未按規定標注應當標注內容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根據《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第十一條 ,食品標識應當標注食品的成分或者配料清單。配料清單中各種配料應當按照生產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進行標注,具體標注方法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在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劑、防腐劑、著色劑的,應當在配料清單食品添加劑項下標注具體名稱;使用其他食品添加劑的,可以標注具體名稱、種類或者代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使用量應當按照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識還應當標注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根據《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規定第十一條,未按規定標注應當標注內容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處以5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2. 如果用酒石酸鈉作內標法定量蘋果酸和檸檬酸對酒石酸有什麼要求
摘要
3. 食品安全法處罰條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章內容,將涉及處罰的條例列舉如下:
第一百二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從事食品添加劑生產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
明知從事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二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並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經營上述食品;
(二)生產經營營養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
(三)經營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或者生產經營其製品;
(四)經營未按規定進行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肉類,或者生產經營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肉類製品;
(五)生產經營國家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
(六)生產經營添加葯品的食品。
明知從事前款規定的違法行為,仍為其提供生產經營場所或者其他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十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違法使用劇毒、高毒農葯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給予處罰外,可以由公安機關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拘留。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六)生產經營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冊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七)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業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
(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或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第一百二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被包裝材料、容器、運輸工具等污染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生產經營無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轉基因食品未按規定進行標示;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
第一百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者未按規定對采購的食品原料和生產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進行檢驗;
(二)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按規定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未按規定配備或者培訓、考核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三)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者進貨時未查驗許可證和相關證明文件,或者未按規定建立並遵守進貨查驗記錄、出廠檢驗記錄和銷售記錄制度;
(四)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
(五)餐具、飲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未經洗凈、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或者餐飲服務設施、設備未按規定定期維護、清洗、校驗;
(六)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食品經營者未按規定要求銷售食品;
(八)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或者未按備案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九)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企業未將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產品配方、標簽等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備案;
(十)特殊食品生產企業未按規定建立生產質量管理體系並有效運行,或者未定期提交自查報告;
(十一)食品生產經營者未定期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檢查評價,或者生產經營條件發生變化,未按規定處理;
(十二)學校、托幼機構、養老機構、建築工地等集中用餐單位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
(十三)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按規定製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式控制制要求。
餐具、飲具集中消毒服務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用水,使用洗滌劑、消毒劑,或者出廠的餐具、飲具未按規定檢驗合格並隨附消毒合格證明,或者未按規定在獨立包裝上標注相關內容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品相關產品生產者未按規定對生產的食品相關產品進行檢驗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食用農產品銷售者違反本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第一百二十七條
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等的違法行為的處罰,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具體管理辦法執行。
第一百二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事故單位在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進行處置、報告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的,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吊銷許可證。
第一百二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一)提供虛假材料,進口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二)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未提交所執行的標准並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審查,或者進口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
(三)未遵守本法的規定出口食品;
(四)進口商在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依照本法規定召回進口的食品後,仍拒不召回。
違反本法規定,進口商未建立並遵守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境外出口商或者生產企業審核制度的,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本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第一百三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集中交易市場的開辦者、櫃台出租者、展銷會的舉辦者允許未依法取得許可的食品經營者進入市場銷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檢查、報告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違反本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依照前款規定承擔責任。
第一百三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或者未履行報告、停止提供網路交易平台服務等義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責令停業,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許可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消費者通過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購買食品,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要求賠償。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網食品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由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賠償。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賠償後,有權向入網食品經營者或者食品生產者追償。網路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於消費者承諾的,應當履行其承諾。
第一百三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拒絕、阻撓、干涉有關部門、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檢查、事故調查處理、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違反本法規定,對舉報人以解除、變更勞動合同或者其他方式打擊報復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承擔責任。
第一百三十四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在一年內累計三次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以外處罰的,由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產停業,直至吊銷許可證。
第一百三十五條
被吊銷許可證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自處罰決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內不得申請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或者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也不得擔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食品生產經營者聘用人員違反前兩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吊銷許可證。
第一百三十六條
食品經營者履行了本法規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所采購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並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免予處罰,但應當依法沒收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三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工作的技術機構、技術人員提供虛假監測、評估信息的,依法對技術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技術人員給予撤職、開除處分;有執業資格的,由授予其資格的主管部門吊銷執業證書。
第一百三十八條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檢驗機構、食品檢驗人員出具虛假檢驗報告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資質,沒收所收取的檢驗費用,並處檢驗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檢驗費用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依法對食品檢驗機構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給予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食品檢驗人員給予開除處分。
違反本法規定,受到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自處分決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內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因食品安全違法行為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出具虛假檢驗報告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受到開除處分的食品檢驗機構人員,終身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食品檢驗機構聘用不得從事食品檢驗工作的人員的,由授予其資質的主管部門或者機構撤銷該食品檢驗機構的檢驗資質。
食品檢驗機構出具虛假檢驗報告,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三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認證機構出具虛假認證結論,由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部門沒收所收取的認證費用,並處認證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認證費用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直至撤銷認證機構批准文件,並向社會公布;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負有直接責任的認證人員,撤銷其執業資格。
認證機構出具虛假認證結論,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第一百四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在廣告中對食品作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或者發布未取得批准文件、廣告內容與批准文件不一致的保健食品廣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給予處罰。
廣告經營者、發布者設計、製作、發布虛假食品廣告,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應當與食品生產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違反本法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食品檢驗機構、食品行業協會以廣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消費者組織以收取費用或者其他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費者推薦食品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對食品作虛假宣傳且情節嚴重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決定暫停銷售該食品,並向社會公布;仍然銷售該食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銷售的食品,並處二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一百四十一條
違反本法規定,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媒體編造、散布虛假食品安全信息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依法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
第一百四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其主要負責人還應當引咎辭職:
(一)對發生在本行政區域內的食品安全事故,未及時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開展有效處置,造成不良影響或者損失;
(二)對本行政區域內涉及多環節的區域性食品安全問題,未及時組織整治,造成不良影響或者損失;
(三)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事故;
(四)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連續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
(一)未確定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未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未落實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
(二)未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或者發生食品安全事故後未按規定立即成立事故處置指揮機構、啟動應急預案。
第一百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農業行政等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造成嚴重後果的,其主要負責人還應當引咎辭職:
(一)隱瞞、謊報、緩報食品安全事故;
(二)未按規定查處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未及時處理,造成事故擴大或者蔓延;
(三)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不安全結論後,未及時採取相應措施,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者不良社會影響;
(四)對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准予許可,或者超越法定職權准予許可;
(五)不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導致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第一百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農業行政等部門有下列行為之一,造成不良後果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一)在獲知有關食品安全信息後,未按規定向上級主管部門和本級人民政府報告,或者未按規定相互通報;
(二)未按規定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三)不履行法定職責,對查處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不配合,或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
第一百四十六條
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在履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違法實施檢查、強制等執法措施,給生產經營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一百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經營者財產不足以同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第一百四十八條
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標簽、說明書存在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瑕疵的除外。
第一百四十九條
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蘋果酸標注不符合規定可以處罰嗎擴展閱讀:
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條,部分用語含義如下:
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劑,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包括營養強化劑。
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指包裝、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用的紙、竹、木、金屬、搪瓷、陶瓷、塑料、橡膠、天然纖維、化學纖維、玻璃等製品和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塗料。
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直接接觸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劑的機械、管道、傳送帶、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於食品的洗滌劑、消毒劑,指直接用於洗滌或者消毒食品、餐具、飲具以及直接接觸食品的工具、設備或者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的物質。
食品保質期,指食品在標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包括食物中毒。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於食品,對人體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對於備受關注的保健品問題,食品安全法亦有所涉及。以下為兩則案例。
處罰案例一:江蘇張家港市查處金港鎮領康食品商行虛假宣傳案
基本案情:
張家港保稅區市場監管局對張家港市金港鎮領康食品商行的經營場所進行了現場檢查,在當事人處發現有大量老年人聚集,還在當事人進行宣傳的電腦中發現用以推銷的台詞、劇本、方案。
經調查,當事人通過舉辦健康講座等形式宣傳其銷售的固源芳膠囊、五蛇苗草酒、介入因子膠囊、心血活力肽壓片糖果等產品,上述產品均不屬於葯品,當事人卻通過播放事先錄制好的視頻(假稱是直播)及口頭宣講等方式虛構上述產品具有醫療效果,誘使消費者認為使用上述產品可以治病。
當事人以上述商品以遠高於進貨價的價格進行銷售,至案發,可查明的固源芳膠囊獲利5000元,五蛇苗草酒3萬元,介入因子1萬元,心血活力肽150元。
法律依據及處罰:對於當事人虛假宣傳的行為,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處以27萬元罰款。對於當事人經營無標簽食品的行為,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處以3萬元罰款。
處罰案例二:廈門市查處保健食品店虛假廣告宣傳案
基本案情:
執法人員到現場檢查時,該經營場所的銷售人員正在會議室向20多位老年人進行產品宣傳,宣傳的產品為美益源有機全脂羊乳粉。辦公室設有「全國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的店堂廣告。
執法人對現場的手提電腦進行檢查發現,手提電腦中存儲的羊奶專家點評和美益源視頻課件包含有以醫生名義宣傳羊奶粉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功效等違反廣告法規定的內容。
經查,當事人銷售的美益源有機全脂羊乳粉屬於普通食品,通過組織消費者參加講座,介紹產品的方式進行銷售,播放的視頻課件中使用醫生的名義和形象宣傳羊奶粉對腸炎、胃炎、胃潰瘍、癌症、腫瘤、心臟病等疾病具有治療作用。
當事人無法提供證據證明羊奶粉有上述治療作用的材料。在經營場所懸掛「全國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和「全國長壽工程廈門補硒工作站」的招牌,沒有取得授權。
法律依據及處罰:
當事人未取得授權書,在經營場所懸掛「全國長壽工程廈門工作站」和「全國長壽工程廈門補硒工作站」的招牌,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之規定,已構成廣告含有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內容,存在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的違法行為。
當事人在經營場所通過播放視頻向老年人宣傳羊乳粉對疾病具有預防和治療的功效,其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三條第一款、《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七條和《廣告法》第十七條之規定,已構成食品廣告含有涉及疾病預防、治療的功能的違法行為。
當事人在食品廣告中使用醫生的名義和形象,其行為違反了《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九條之規定,已構成在食品廣告中使用醫生的名義和形象的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廣告等違法行為,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並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4. 食品儲存條件不夠可以處罰嗎
法律分析:食品儲存條件不夠可以處罰,對於貯存條件,不同的食品標注的不一,例如有:常溫下保存、避免日光直接照射、低溫冷藏保存、保存於陰涼乾燥處等等。對於預包裝食品標簽上未標明貯存條件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一百三十二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按要求進行食品貯存、運輸和裝卸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六)生產經營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冊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七)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業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或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5. 國企電廠的管理層有哪些部門
1.鵬盾電商(NQ:830990)
公司的業務有兩塊。一是以油品為主的大宗商品貿易服務,有委託采購服務:客戶委託采購,按照即時油品價格、數量和方式,客戶繳納貨款的20%作為保證金進行鎖油鎖貨,剩餘80%貨款由平台提供,客戶需在提貨時付清剩餘80%油款及相應服務成本。
這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商業模式很差,需要公司墊付很多資金,應收賬款高,現金流很差,財務風險大。
另外,公司其實大部分收入來自於油品之外,主要是化工和金屬材料:混合芳經、二甲苯、工業乙烷、聚乙烯、電解銅、乙二醇等。
所以,這個公司完全是掛羊頭賣狗肉,打著油品互聯網的名頭,實際上做著化工產品貿易,毫無門檻和競爭力,毛利率和凈利率極低。
公司技術人員僅有2個,其他都是貿易相關人員。2個技術開發人員,僅能維護網站,談何電商平台的開發?
二是以油氣信息為主的大宗商品信息咨訊服務,東方油氣網(www.oilgas.cn),提供原油、天然氣遠東(上海)指數,原油主要分為:中國原油指數(人民幣計價)、輕質原油指數(人民幣計價)、中質原油指數(人民幣計價)、重質原油指數(人民幣計價)、中國原油指數(美元計價)、輕質原油指數(美元計價)、中質原油指數(美元計價)、重質原油指數(美元計價)、中國進口原油價格指數,天然氣主要分為:民用管氣省級門站價指數、工業管氣省級門站價指數、遠東管氣,門站指數、井口直供氣指數、lng到岸價指數、lng液廠價指數。
原油和天然氣是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已經有非常多權威的價格指數網站。公司網站毫無知名度,看不出有任何競爭力。
公司業績在大幅增長的同時,員工人數卻不斷減少,值得警惕。
公司管理層面有嚴重問題:
(1)公司在2015年及2016年年度報告中,通過虛增信息服務收入的方式,虛增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導致公司2015年及2016年年度報告未能真實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直至2018年3月21日,公司才披露了《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進行相關會計科目追溯調整公告》
(2)公司自2014年8月13日掛牌以來,實際控制人傅灜、傅炳榮存在直接及通過他人賬戶佔用公司資金的行為。其中,2014年8月14日至12月31日,資金佔用累計發生額為964.04萬元;2015年、2016年及2017年,資金佔用累計發生額分別為3500.29萬元、2632.67萬元及6658.22萬元。公司對上述資金佔用事項未履行審議程序且未及時披露。
(3)2018年1月,公司將全資子公司宜興市蘇宜石油銷售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傅灜,並完成相應的工商變更登記。直至2018年3月29日,公司才發布臨時公告進行披露,2018年3月29日、4月11日才先後召開董事會、股東大會補充審議該項關聯交易。
處罰/處理依據及結果: 針對上述3項違規事實,公司及傅瀛分別違反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96號)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第十三條和第二十五條的規定。按照《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第五十六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對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2.萬特電氣(NQ430391)
公司的業務是電力模擬模擬培訓系列產品、電力安全體感系列產品,主要客戶是各省、市電網公司及電力院校,如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物資公司、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培訓中心、甘肅同興智能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巴彥淖爾電業局、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技能培訓中心等。
電力模擬模擬培訓行業的市場空間不大,增速不高,所以萬特電氣的成長性一般。
公司在這個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有較高的毛利率和凈利率;公司下游是大國企,應收賬款偏高,不過回款較好,現金流良好,沒有任何有息負債,一直有穩定的現金分紅。所以這是一個典型的小而美公司。
公司財務已經符合北交所IPO標准,但是公司實控人發生了變更,兩年內無法申報IPO。
3.科瑞達(NQ:832189)
公司的業務是水質在線監測,涵蓋了凈水、污水及實驗室水質分析等方向的水質在線監測行業,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力、石化、冶金、醫葯、環保、水安全、實驗室等各領域。
客戶有韓國GLOBALHI-TECHCO.,LTD、上海和泰儀器有限公司、成都鑫大禹過濾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市盛堡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環亞(廣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瑞特水處理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濟南科林普爾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北京同創富來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
公司可以自主生產電導/電阻率控制器、反滲透控制器、流量變送控制器、余氯智能組態變送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因而公司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和壁壘,毛利率(61.08%)和凈利率(39.50%)很高,ROE很高(33.32%),且呈現不斷上升趨勢。
公司應收賬款低,無有息負債,現金流良好,有穩定的現金分紅,財務健康,盈利能力不錯。
4.新綸新材(SZ:002341)
公司業務有四個板塊:新材料(電子功能材料&光電顯示材料:功能膠帶、鏡面彩色防爆膜、車載防爆膜;動力電池鋁塑膜,)、凈化工程、精密模具、個人防護用品(口罩),各不相關,業務雜亂,不專注聚焦。
公司2010年上市,營收5.23億,扣非凈利潤4573.35萬;10年後,公司營收22.47億,扣非凈利潤-10.77億;10年間業務經營的非常差。公司短期負債22.55億,長期負債3.39億,一年利息支出1.84億,財務風險很高。
公司財務不規范,管理層有嚴重問題:
公司及全資子公司金耀輝科技、天津新綸於2017年5月-2018年6月用其定期存款為宏輝電子、貝斯曼、億芯智控的銀行貸款合計提供6.32億元擔保,該事項未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且未及時對外披露。
6月25日公司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已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字【2020】21號)。凡自2017年4月25日(含)至2019年6月26日(含)期間以公開競價方式買入,並於2019年6月26日閉市後當日仍持有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可索賠。
2022年1月12日,深圳證監局向新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新綸新材,002341.SZ)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經查,新綸新材存在2020年業績預告編制不審慎、三會運作不規范、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不到位、寄售業務模式下相關收入和成本跨期、應收票據會計核算不規范、未審慎計提應收賬款減值損失和內控控制不到位多處不規范問題。上述行為違法了證監局相關規定。深圳證監局向侯毅、馬素清、陳得勝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5.正升環境(NQ:872910)
公司的業務是雜訊與振動污染防治,通過雜訊與振動控制技術咨詢、方案設計、工程承包與配套產品生產、研發及銷售,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雜訊污染防治服務並獲得收入。
下游主要為電力、軌道交通、石油石化三大行業,,主要客戶為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市政建設單位等,如國家電網、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天津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華電重工等。
公司的雜訊污染防治業務是為客戶主體工程做配套工程的項目,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因而公司應收賬款很高,有息負債高,現金流一直為負,從來沒有現金分紅,商業模式差。
國內大多數雜訊治理企業受資金和技術的制約,創新能力較弱,並且地方保護和行業保護現象嚴重,因此,雜訊治理行業市場集中度很低,行業競爭激烈。
公司競爭對手有:江西恆大高新技術、常榮聲學(NQ:832341)、四川三元環境治理、綠創聲學(NQ:834718)、河南天成環保科技、北京天潤康隆科技、亞迪納(NQ:833301)、綠宇新材(NQ:872678)、廣東新創華科環保等。
2021年10月,公司收購定邊縣冠博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陝西省榆林市定邊縣投資建設「年無害化處理污油泥10萬噸建設項目」,進入危廢處理行業。如果項目進展順利,有望促進公司業績增長。
6.泰德網聚(NQ870507)
公司的業務是融合媒體應用解決方案,由泰德音視頻實時收錄剪輯系統、泰德音視頻直播管理系統、泰德全媒體資源管理系統、泰德內容應用管理發布系統、泰德雲資源採集系統、泰德用戶數據統計分析系統、泰德用戶互動中心、泰德移動終端管理與應用8大子產品構成。
客戶是廣電行業、互聯網媒體公司、文博、教育領域及其他數字媒體應用領域,如貴陽廣播電視台、宿州市廣播電視台、廣西內聯網路系統有限責任公司、黃山市廣播電視台、江蘇省廣播電視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捷成世紀科技、北京中科大洋科技、重慶市萬州區廣播電視台、貴州省博物館、北京天馬網視科技有限公司等。
供應商包括伺服器設備、視頻編碼器、音頻編碼器、圖文網站的內容數據抓取設備、技術服務外包等企業。
公司競爭對手有捷成股份、中科大洋、 Autonomy 、 IBM 、 EMC 、 Microsoft 、拓爾思、中科匯聯、南京大漢、泰得文通、開普互聯、西安時光、通元、合正、穎源、萬戶、易思騰等。
公司近兩年毛利率和凈利率不斷提升,業績增長很快。但是,公司存在諸多疑點:
財務報表不規范,信息披露很差,資產負債表等報表裡面只有寥寥幾個項目,不完整。
公司成立了西安分公司、貴陽辦事處、福州辦事處、哈爾濱辦事處、合肥子公司等多個子公司和辦事處,業績大幅增長,研發費用大幅增長,但是公司員工數量僅有少量增加;而且2020年公司核心部門的技術人員一共56人,但是當期減少43人,同時新增46人,等於是大換血。
客戶方面,第一大客戶易尚明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是項目總包、通信產品研發生產、快速檢測技術,看不出和泰德網聚業務有什麼關聯。
供應商方面,西安雲聯智服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4月,實繳資本0,參保員工人數1個,當年就成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第二大供應商貴陽北魚智雲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是小魚快編,是一套完全自研的移動端音視頻處理平台,集合完善的音視頻編輯處理功能,內嵌豐富的AE視頻模板及編輯處理功能,滿足各種人群多場景需求。這說明公司有一部核心業務實際上是對外采購,而不是自主研發。
經營現金流為什麼和凈利潤之間的差額那麼大?「支付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這個科目中的往來款、服務費具體是什麼,為什麼隨著業績增長而暴漲?
2018年業績差的時候有一次現金分紅,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後,反而沒有現金分紅了。
公司毛利率72.39%,凈利率28.14%,屬於非常高的水平;A股同行捷成股份(SZ:300182)銷售毛利率22.71%,和公司同樣業務的音視頻整體解決方案毛利率12.79%。為什麼會差異這么大?
7.智諾科技(NQ837181)
公司的核心產品是攝像頭,以及相關附件(智能門鎖、存儲、門禁、編解碼、顯示與拼控、ATM智能防護艙等)和視頻監控系統。
攝像頭領域有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諸多強勁競爭對手,公司規模小,研發薄弱,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業績不斷下滑,毛利率和凈利率很低:安防產品毛利率22%,安防配套產品毛利率0.53%。視頻監控系統項目實施周期長,本質就是系統集成,所以公司應收賬款很高,現金流較差。
公司第三大客戶是匯致有限公司,一家台灣公司;第四大客戶是廣納達有限公司,一家香港公司。前兩大供應商都是香港公司:優特技術(香港)有限公司、偉仕電腦(香港)有限公司。而公司業務完全以內地為主,看不出來為什麼需要和這么多香港台灣公司有業務往來。
8.雪郎生物(NQ830821)
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是L-蘋果酸、富馬酸、L-天門冬氨酸、及其原料延伸產品。
蘋果酸,又名2-羥基丁二酸,大自然中,以三種形式存在,即D-蘋果酸、L-蘋果酸和其混合物DL-蘋果酸。白色結晶體或結晶狀粉末,有較強的吸濕性,易溶於水、乙醇。有特殊愉快的酸味。
蘋果酸主要用於食品和醫葯行業,廣泛應用於酒類、飲料、果醬、口香糖等多種食品中。其原材料主要是基礎化工原料,包括順酐、吸附劑、液鹼、鹽酸、活性炭等,下游主要是食品、飲料等生產企業,如娃哈哈、天海食品、統一企業等。
蘋果酸是酸度調節劑,目前規定允許使用的酸度調節劑有檸檬酸、檸檬酸鉀、乳酸、酒石酸等17種,其中檸檬酸為廣泛應用的一種酸味劑。目前世界蘋果酸產能約為10萬噸左右,公司產能為1萬噸。
主要競爭對手有加拿大的Bartek公司、義大利的Polynt公司、印度的Thirumalai化學、南非的Isegen、常茂生物。
由於蘋果酸為大宗商品,產品高度同質化,門檻不高,所以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偏低,加上固定資產高導致資產周轉率低,公司ROE很低。
公司於2020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年產2萬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可降解塑料項目,預計於2021年底正式投產。目前還在定增2億,建設年產12萬噸PBS類生物降解材料項目,預計2023年6月可投產。
根據鏈塑網對2020-2025年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預測,可降解塑料的總消費量在2020年將達到64萬噸,並於2025年達到238萬噸,與之相對應的可降解塑料的總產值將分別達到128億元和477億元。可降解塑料的未來市場前景看好。
目前的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PLA、PBAT、PHA、PBS、澱粉基可降解塑料等。其中使用量最大的為澱粉基塑料、PLA和PBAT,三者共佔全球可降解塑料產量的83%。
其中,澱粉基塑料是改性澱粉與PLA、PBAT等可降解塑料的共混物。PLA(佔比24%)、PBAT(佔比17%)由於其出色的性能為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個可降解塑料品種。PBS目前佔比11%,預計未來幾年的市場空間在50億左右。
當前我國可降解塑料產能約60萬噸,其中包含8萬噸PLA、8萬噸PBAT、3萬噸PHA、10.1萬噸PBSA、5.5萬噸PBS和約24萬噸澱粉基塑料。PBS在全球的產能目前是15萬噸,價格是2-2.5元/萬噸。
可降解塑料領域市場競爭對手眾多,有金丹科技、彤程新材、金發科技、宇新股份、道恩股份、湖北宜化、三房巷、陽煤化工、恆力石化、萬華化學、瑞豐高材、莫高股份、東華科技、中糧科技、億帆醫葯、華峰集團等。預計未來市場競爭會很激烈,產品價格會不斷下降,毛利率不斷降低。
如果公司PBS全部投產並銷售出去,預計可帶來收入28億左右,假設凈利率是4%,那麼帶來1.1億的凈利潤/年。
9.柏星龍(NQ:833075)
公司主要為酒類、茶葉、食品及化妝品等領域快消品客戶提供創意包裝設計及包裝製品生產服務。
包裝行業門檻不高,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營銷費用很高,可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能夠獲取大客戶。
公司的客戶有路易威登( LV )、古馳( GUCCI )、寶格麗(BVLGARI)、巴黎歐萊雅(L'OREALPARIS)、迪士尼(DISNEY)、帝亞吉歐(Diageo)、LadyM、伊麗莎白雅頓(ElizabethArden)、貴州茅台、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郎酒、古井貢、牛欄山、青青稞酒、今世緣、迎駕等,客戶質量較高,下游需求比較穩定,因此公司業績比較穩定,但是成長性一般。
公司應收賬款不是很高,現金流良好,每年有穩定現金分紅,盈利能力不錯。
在行業和財務方面都符合北交所IPO標准。
●星球本周精選問答
提問:分拆新規同樣適用於北交所,像原子高科、海頤軟體這類情況的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是否基本宣告無投資價值吧!那當初讓他們上新三板掛牌目的是什麼?以後安大出個新三板掛牌的上市子公司明細,讓粉絲們避避雷。
暫時沒法分拆上市的公司,以後有可能分拆上市。即使以後也無法分拆上市,只要公司業績和競爭力一直在增強,仍然具有投資價值。
提問:關於轉板制度有觀點認為:北交所作用應該就是解決小微企業首次融資的過渡板,等發展起來後,大企業應該轉板去滬深交易所,您怎麼看呢?
首先,這個觀點不一定對。企業選擇哪個交易所,主要看是否能夠幫助自己發展。如果北交所制度完善,融資能力強,在北交所成長起來的大企業也不一定會去滬深交易所。所以關鍵應該看北交所未來的制度建設情況和市場融資能力。
其次,這個觀點不管是對是錯,北交所能不能留住大企業,對於新三板投資者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對於投資來說,核心是找到好價格的好企業。這樣的企業存在於北交所,就在北交所投資,存在於創業板,就去創業板投資。沒有任何規定,投資者只能投資北交所和新三板,哪裡有好的投資機會就去投哪裡。所以投資者心儀的大企業在北交所上市,就在北交所買,轉板去了科創板,就去科創板買,沒有任何影響。
好企業會照顧好自己,根據企業自己情況選擇合適的交易所。投資者只需要選出好企業即可,企業具體在哪上市讓企業自己去操心。
提問:周末剛出分拆規則,中兵通信公司是21年9月30日申請上精選層掛牌並受理,股東大會審議已通過,能適合平穩過渡新老劃斷上市,請問中兵通信能否在北交所通過上市呢?謝謝!
根據《上市公司分拆規則(試行)》第十五條:本規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9年12月12日施行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9〕27號)、2004年7月21日施行的《關於規范境內上市公司所屬企業到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證監發〔2004〕67號)同時廢止。
在新老劃斷問題上,《分拆規則》實施前,上市公司分拆方案已經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按照原規則執行,其他情況則按照新規則執行。
所以,中兵通信還是可以按照原先的規則來,不受新的分拆上市條例影響,但是能否通過上市審核具有不確定性,還是要看公司業務是否合規。
提問:思源股份為何北交所上市失敗?
思源股份(NQ:870040)的業務是系統集成,專注視頻信息系統專網建設和運營服務,包括系統方案咨詢與設計、軟體定製化開發、設備供應、系統集成、系統運營和維護等,為客戶提供整體的視頻信息系統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公司主要客戶為電信運營商、政府機構和大型企事業等,通過投標或項目延續方式獲得項目。公司技術含量低,競爭力弱,商業模式差,應收賬款高,有息負債高,現金流一直為負。公司業務本質上就是一個視頻監控的施工方,沒有什麼創新性。在北交所日益規范和嚴要求的情況下,這類企業很難通過IPO審核。
提問:按照北交所鼓勵科技創新企業的概念,像瓊中農信,闔天下,花卉等這類型企業,是否有望進入北交所?
瓊中農信是金融行業,肯定進不了;闔天下(NQ:871942)是黃金珠寶零售,看不出有什麼創新性,現金流年年為負,盈利質量很差,希望渺茫。
提問:商客通(836521)2022年預計增長多少?
我不知道。你可以給董秘打電話問問。
提問:之前pd1這種剛研發出來不久就被納入了集采,連個暴利回本階段都沒有。那對於那些沒有其它業務給自己輸血的純創新型葯企而言,投入巨額資金進行研發最後能靠什麼來實現自身的持續成長呢?對於創新葯企投資者又要如何去判斷研發的葯物會不會被很快納入集采?
pd1不是集采,是醫保談判。集采針對的是仿製葯,醫保談判針對的是創新葯。對於現在還沒有任何收入的創新葯企業而言,持續融資能力是關鍵,如果在葯品上市銷售前無法融到足夠資金,可能就掛掉了。
創新葯企業想要持續成長,必須開發出具有巨大臨床價值的國內首創乃至全球首創的葯品。在醫保控費的大背景下,應采盡采,凡是具有較大市場的葯品,同時有兩三家以上的供應商,都會納入集采或醫保談判。
提問:福航環保近期走勢不好,麻煩您幫分析一下原因。謝謝!
可能是股東的減持所致。
提問:現在北交所備案准備上市IPO的新股有多少只?是不是已經形成網上所說的堰塞湖已經形成?對於我們往上基礎層挖掘有潛力個股是否有影響?(是否上北交所的時間會更長?)
目前有兩百個左右,在北交所官網可以查看。目前北交所IPO工作正常推進,沒有看到所謂的堰塞湖。如果IPO申報數量多了,北交所應該會增加人手來進行審核和問詢等工作。我覺得對於投資新三板沒有什麼影響。
提問:我持有惠豐鑽石和花溪科技,它們准備上報北交的發行價遠低於現價,為何創新層股價依然保存不大跌?
這說明有些投資人看好企業,認為公開發行後的股價漲幅可能會超過現價。
提問:為什麼有的公司不符合上市財務指標,還會發被輔導公告,在公告里還明著說不符合條件,為什麼還要進行輔導?
現在是按2020年年報業績來看不符合,4月份年報出來後可能就符合了。早點發輔導公告,然後進行IPO輔導工作,可以加快IPO進程。
特別說明:文章中的數據和資料來自於公司財報、券商研報、行業報告、企業官網、公眾號、網路等公開資料,本人力求報告文章的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准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人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一個人前行,不如一群人前行。做北交所、新三板價值投資者最好的交流平台:北交所價值投資交流圈,歡迎加入,一起進步。入群方法:關注公眾號「安福雙」或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6. 標簽存在瑕疵如何改進以及依據
2017年09月28日 發布
北京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你局《關於千道味鮮烤魷魚絲等產品中蘋果酸標注問題的請示》(京食葯監科〔2017〕2號)收悉。經商國家衛生計生委,現函復如下:
一、蘋果酸包括L-蘋果酸、D-蘋果酸和DL-蘋果酸等。《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GB 2760—2014)規定L-蘋果酸和DL-蘋果酸可作為酸度調節劑用於各類食品(表A.3所列食品除外)。食品生產者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劑L-蘋果酸和DL-蘋果酸,應當在預包裝食品標簽上予以明確標注。
二、食品生產者依法使用食品添加劑L-蘋果酸和DL-蘋果酸,在產品標簽上標注為蘋果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 7718—2011)的規定,屬於「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二款,即「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標簽、說明書存在瑕疵但不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下罰款」的規定,依法予以查處。
7. 食品違法可以分成幾類不同違法行為的處理程序是什麼
【違法分類及處罰】
一、違反《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銷毀導致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沒收違法所得,吊銷衛生許可證,並同時按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1、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數10人以下,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至三萬元的罰款;
2、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數在11人至30人,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千元至四萬元的罰款;
3、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數在31人至100人,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至五萬元的罰款;
4、造成中毒或者疾患人數101人以上或者人員死亡,有違法所得的,處以違法所得四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三萬元至五萬元的罰款。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按照《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辦法》和《食物中毒診斷標准及技術處理總則》的規定確定食物中毒事故。
二、按照本辦法第九條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時,食品生產經營者有以下情形的,可免予並處吊銷衛生許可證:
1、主動消除或者減輕所造成的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危害後果的;
2、主動配合衛生行政部門查處違法行為的。
三、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或者偽造衛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予以取締,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百元至三萬元的罰款。取締可以收繳、查封非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用工具及用具,或者查封其非法生產經營場所,或者予以公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未取得衛生許可證查處:
1、擅自超越或者變更衛生許可證上核定的內容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
2、衛生許可證超過有效期限的;
3、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而擅自進行改建、擴建的;
4、省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四、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塗改、出借衛生許可證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收繳衛生許可證,並按照下列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1、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
2、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百元至一萬元的罰款。衛生行政部門收繳衛生許可證後應當及時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五、違反《食品衛生法》第八條規定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可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衛生許可證。
六、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九條規定,生產經營禁止生產經營食品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除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銷毀尚未出售和公告收回的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外,並應當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衛生許可證。
1、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一萬元以下的,並處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款;違法所得在一萬元至五萬元的,並處違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罰款;違法所得超過五萬元的,並處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
2、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至五萬元的罰款。
七、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七條規定,生產經營不符合營養、衛生標準的專供嬰幼兒的主、輔食品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除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銷毀尚未出售的和公告收回的禁止生產經營的食品外,並應當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並處吊銷衛生許可證。
1、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在一萬元以下的,並處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款;違法所得在一萬元至五萬元的,並處違法所得二至五倍的罰款;違法所得超過五萬元的,並處違法所得三至五倍的罰款;
2、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至五萬元的罰款。
八、違反《食品衛生法》第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和使用不符合食品添加使用衛生標准和衛生處理辦法規定的食品添加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或者使用,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1、違反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擅自使用未經批準的品種、擴大使用范圍和使用量的;
2、以掩蓋食品腐敗或以摻假、偽造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劑的;
3、經營或使用未經批準的,受污染或者變質的以及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添加劑的;
4、其它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的食品添加劑。
九、違反《食品衛生法》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生產經營或者使用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設備以及洗滌劑、消毒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或者使用,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1、未按規定獲得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許可即擅自生產經營本條所列產品的;
2、採用的原材料、助劑違反國家規定的允許使用的品種、范圍和使用量的;
3、本條所列產品中的有害物質,造成食品污染的;
4、其他不符合衛生標准和衛生管理辦法規定的。
十、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停止生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五倍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千元至五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吊銷衛生許可證:
1、未經衛生部審查批准,而以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以下簡稱"保健食品")名義生產經營的;
2、未按保健食品批准進口,而以保健食品名義進口、經營的;
3、保健食品的名稱、標簽、說明書未按照核准內容使用的。使用已被衛生部撤銷的《保健食品批准證書》或《進口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從事保健食品生產經營的,按未經衛生部審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義進行生產經營查處。
十一、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定型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包裝標識或者產品說明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改正,並可根據情節,處以五百元至一萬元的罰款:
1、不按規定標明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或者代號、規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質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2、虛假標注品名、產地、廠名、生產日期、批號或者代號、規格、配方或者主要成份、保質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
3、在國內市場銷售的食品不標注中文標識。包裝標識不清楚、不易辨識的,按前款第一項查處。
十二、違反《食品衛生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食品衛生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責令改正,並可根據情節,處以五千元以下的罰款:
1、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未取得有效健康證明而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
2、不按規定調離患有疾病不得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生產經營人員的。
8.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准食品罪怎麼判
判刑標準是依據所犯罪行的情節輕重來定的。具體法律依據如下: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具體規定如下:
第一百四十三條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具體規定如下:
第一百二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一)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二)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生產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經營上述食品、食品添加劑;
(三)生產經營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
(四)生產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五)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六)生產經營未按規定注冊的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未按注冊的產品配方、生產工藝等技術要求組織生產;
(七)以分裝方式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或者同一企業以同一配方生產不同品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
(八)利用新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生產食品添加劑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
(九)食品生產經營者在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經營後,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經營。
除前款和本法第一百二十三條、第一百二十五條規定的情形外,生產經營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依照前款規定給予處罰。
生產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未通過安全性評估,或者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相關產品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部門依照第一款規定給予處罰。
(8)蘋果酸標注不符合規定可以處罰嗎擴展閱讀
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准食品罪構成要件:
1、主體要件
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只要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並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任何人均可構成本罪。同時,單位亦可構成本罪。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
2、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只能由故意構成,即行為人明知生產、銷售的食品不符合衛生標准而仍故意予以生產、銷售,但不包括直接故意,行為人對可能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的後果採取放任的態度。
3、客體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雙重客體,即國家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和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
4、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生產、銷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並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嚴重食源性疾患,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