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蘋果螺為什麼不停繁殖
一、蘋果螺多久繁殖一次
1、一般在適宜的環境中,也就是水質潔凈,水溫處於20-30°C左右,水中有一定鈣質的環境中,蘋果螺的繁殖頻率就會很高。在1個月內,蘋果螺可以進行多次繁殖,但如果環境不是很合適,那麼它們繁殖的頻率就會降低。如果水溫比較低,低於18°C時,蘋果螺基本上就不會繁殖了。
2、蘋果螺的生長速度比較快,一般生長4個月左右,就可以進行繁殖。有一些早熟的個體,長到0.5cm時就可以進行繁殖。如果想要讓它們順利繁殖,就一定要給它們提供適宜的環境,這樣它們它們的生長也比較有利。
3、繁殖蘋果螺比較簡單,它們可以自己繁殖。飼養者一定要調節水質,把水的溫度至24°C左右,並及時喂一些菜葉或者螺糧,給它們提供營養即可。一般在水溫適宜、食物充足的環境中,成年的個體很快就能自己繁殖產卵。
二、蘋果螺的卵多久能孵化
1、蘋果螺的卵通常要1個月左右才能孵化,孵化後就會變成1厘米左右長的螺。由於蘋果螺容易爆缸,所以在爆缸時可將它們撈出來,但是這種方法並不能將其全部去除,因為卵已經留在植物和石頭上了,很快就可蔓延。可用誘捕的方法,將植物葉子放入水槽中,很快葉子就會被覆蓋,然後將其撈出即可。
2、蘋果螺一年四季都可能產卵,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將水溫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由於蘋果螺是一種非常容易繁殖的觀賞螺,在合適的環境中可以繁殖很多次,所以一定要對它們進行控制。但是,養殖它們的水溫度不能太低或者太高,否則也會對它們產生一定的影響。
3、蘋果螺產下的卵一般會被包裹在透明的膠裝物質裡面,只要水溫合適,就會孵化的比較快。如果水溫比較低,它們孵化就需要更久的時間。平時也要給蘋果螺增加一些營養,讓它們可以更好的生長。
⑵ 蘋果螺如何飼養
1、蘋果螺的習性
雖然蘋果螺對水質不是很挑剔,但是還是有值得注意的地方,例如當水中容氧不足的話,為了呼吸,它就會爬到水線處進行呼吸;再者是水中有刺激性的化學物時,蘋果螺會發黃,嚴重的情況會導致其死亡的。
2、蘋果螺的喂養
前文中提到蘋果螺還是比較好喂養的,幾乎吃所有能撕開塞進嘴巴的東西,在這里細化一下。從之前的文章是可以看出來,蘋果螺的食物是比較柔軟的,所以一般情況下用煮熟的蔬菜、飼料、罐頭都是比較好的,但是要小心不要把水質破壞了。
食物的份量還是要根據它們的需要,准確的理解就是不要給多於它們在食物腐爛前所能消化掉的份量,不要過度的餵食,但是最好在較小的缸中限制餵食的量來盡量避免過多的剩餘食物,這是很關鍵的。
一般來說,在蘋果螺的體內是有大量的微生物,是用來幫助它們來消化食物的,當微生物隨著糞便排出來的時候會使水變得渾濁,這對魚是沒有什麼傷害性的,良好過濾和限制食物的量基本上是沒什麼問題的。
3、蘋果螺爆缸
大家都知道蘋果螺的繁殖和生存能力是很強的,因而在缸里泛濫成災的話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在裸缸的話還好,比較容易處理,在草缸的話就麻煩了,所以喜歡蘋果螺的朋友還是謹慎選擇數量,在喜愛的同時起到觀賞性的價值。
(2)蘋果螺可以長在脖子上嗎擴展閱讀:
蘋果螺的壽命
一般情況下,蘋果螺的生命都不是很長,平均也就是三年左右,生長速度受溫度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水溫低的話則生長就相對緩慢,溫度高的話則反之。在蘋果螺的生長過程中,第一年生長的速度是最快的,往後則會逐漸放慢,直到1元硬幣大小。值得一提的是,蘋果螺老了以後,殼的顏色會變得比較暗,甚至殼上長青苔和白垢,總之就是不怎麼好看。
繁殖
並非螺都是雌雄同體,蘋果螺是有性別的。蘋果螺屬於雌雄同體的軟體生物,幼年為雌雄同體,長大後就可以分辨。
只要有2隻蘋果螺就能繁殖,其產的卵包裹在無色透明的膠質中,只要水質合適,全年可繁殖,而且極易爆缸。如果繁殖過多可用生物方法(巧克力娃娃、潛水艇等)去處或手除,但要先將同缸小型熱帶魚撈出,否則會被一起除掉。若數目過多也可用葯物但不推薦。
參考資料:蘋果螺-網路
⑶ 蘋果螺多長時間能長大
一般來講2cm的個體也不是沒有。但是帶殼的生物都是需要一定的鹼性和硬度才能形成鈣化生長的。從卵化到1cm大小良好的環境優質的食物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吧。這個有飼養能力環境食物及他自身因素影響。但是5mm大小前後是生長最為迅速的階段。所以那段時間應該注意。而漂亮的標准每人看法不同所以著重點就會不同。而生長結果也會不一樣。這點會多少的體現在外殼上。薄厚透亮干凈均整。
⑷ 如何飼養蘋果螺求答案
它們吸引人的外表以及龐大的體積(5到15公分/2到6吋,根據品種)是他們成功的主因。然而,先不論它們受歡迎的程度,許多誤解仍然環繞著這些也被稱作神秘螺的螺。舉個例來說,最受歡迎的一些水族書籍稱它們為Ampullariagigas和Ampullariacuprina,然而這些在科學性刊物上流傳多年的名稱是錯誤又老舊的。從歷史上看,這些名稱問題不是全無理由的,因為遠在17,18世紀時著書描述這些螺的作者們都在業余愛好者的刊物中默默無名。在目前所被接受的命名法中,蘋果螺家族(Ampullariidae)被區分為下列幾類:Asolene,Felipponea,Marisa和Pomacea是屬於新世界種(南美,中美,西印度群島和美國南方),而Afropomus,Lanistes和Saulea種則是在非洲。Pila種是非洲跟亞洲的原生種。
蘋果螺的分離性別也是另一項常見的誤解。
與大部分人所想的剛好相反,並非所有的螺都是雌雄同體,而蘋果螺為許多例子中之其一。對於想繁殖這種螺,或是想防止它們繁殖的人來說,這項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對於大部分蘋果螺,只光看外表示是很難分辨出性別的,除非它們交配或是母螺產下卵。環境與適應在沼澤,溝渠和池塘,及至湖泊和河流中,都可見到蘋果螺的生態系統。大部分的品種偏好止水勝過流水,並只有少數品種能適應有強烈水流的河流。當沉在水中時借著呼吸管呼吸(Pomaceacanaliculata)。
蘋果螺里的肺/鰓組織反映出它們對缺氧的水的適應力。此例通常可在沼澤與淺水中得見。假若沒有肺,它們只得完全倚靠它們的鰓,會減低它們的生存能力。
呼吸氧氣與鰓蓋的組合是另一項優勢,使它們生活環境經歷旱季時,它們有能力度過乾旱。此時它們會將自己埋在底層土中,緊緊的關起殼來休眠。當環境允許螺在整年持續活動時(無乾旱和寒冷),它們就會整年活動並不休眠。除了給予對抗旱災的保護之外,鰓蓋也保護它們免於被獵食。許多品種,特別是南美的Pomacea品種,有另一種獨特的生物構造:呼吸管。這器官是在脖子左邊一個遮蓋孔的褶層所構成的,沒在使用時幾乎是看不見的。當螺需要換肺里的氣時,褶層的肌肉會縮起,褶層就會變成一個柔軟的管狀構造(呼吸管),使螺能在水面下方也能呼吸空氣。留在水下方給蘋果螺一個極大的優勢,因為在水面它們很容易受到食螺鳥類的攻擊。
蘋果螺另一個更驚人的特點就是它們生活在空氣中的卵。時候到了的時候,母螺就會離開水面產卵在水生植物的莖,樹干,石頭或是任何堅硬的物體上。這獨特的行為到目前為止只有在蘋果螺家族中發現。不過,並非所有蘋果螺都在水面以上產卵,Asolene,Felipponea,Lanistes,Marisa並可能包括Afropomus和Saulea種都在水中的植物,石塊,或其它物體上產下凝膠狀的卵群。常見的品種因為不同品種之間餵食有微小差異,識別蘋果螺可以是很重要的。把整件事簡單化,首先如果這螺是由寵物店購買,你也許有的是Pomaceabridgesii(神秘螺,尖頂蘋果螺,象牙螺)或Pomaceacanaliculata。假如螺有平坦的殼並其尺寸超過2。5公分(1吋),有或沒有黑帶,你有的則是Marisacornuarietis蘋果螺(大羊角螺)。這種螺因為它不同的外型,通常不被認作為蘋果螺。Pomaceapaludosa(佛羅里達蘋果螺)則是更少見,但有時會出現在水族交易中(主要是在美國)。只有受歡迎的Pomaceabridgesii螺才適合水草缸,因為此螺主要食用死去或是腐爛的東西,因為它們柔軟的牙齒,它們無法吃你好好的水草。Pomaceabridgesii或神秘螺。
最近幾年,培養出了許多不同顏色的種類。黃色的Pomaceacanaliculata。原始的品種是帶有黑帶的黃殼。Marisacornuarietis或大羊角螺。
居住環境蘋果螺可以容易的飼養在一般的魚缸里,但是它們對水生植物的超大胃口不是每一個人的好選擇。然而,如之前提過,Pomaceabridgesii則是例外,甚至在水草豐富的環境中以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餓死。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甚至寵物店裡的人,並不知道其中的差異並認定所有螺皆對植物有害(又是另一個誤解蘋果螺可以好好的與大部分魚類生活,但(很明顯的),要避免會吃螺的魚類。也有很多魚會試著咬蘋果螺的觸須,但這應不成什麼問題,因為蘋果螺很快的能學習把觸須藏在殼下。一般來說,建議給每一隻中型的蘋果螺約十公升的水。並加一個頂框來防止夜晚的脫逃。你假如發現地上的螺,你絕不是第一個!
在水面和頂框中留約數公分的空間是必須的,以供給這些螺新鮮空氣,即使它們除了肺外也有鰓,它們若沒有空氣也是會溺死的。若想要繁殖,則須留約10公分的高度,否則這些螺在產卵時會無法把卵產在水面之上。當水中的鈣太低時殼會出現破洞(Pomaceabridgesii)。水質蘋果螺對水質不要求:它們比大部分的魚更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以養魚一樣的方法來控制水質(過濾,定期的換水等等)。可是當螺需要鈣質來建造殼時,它們需要中性(pH7)至硬水(pH高於7)。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若水是軟性的(低鈣質),可以借著添加大理石,石灰石,貝殼的粉末或是寵物店裡特為此目的准備好的粉末增加鈣質量。
食物蘋果螺十分好喂,它們會吃幾乎所有它們能撕開擺進嘴巴里的東西。蔬菜像是小黃瓜,菠菜,胡蘿卜和萵苣魚飼料,死魚,其它的螺和它們的卵,藻類,豐年蝦,它們都吃。如之前提過的,Pomaceabridgesii只吃非常柔軟和死了的植物,所以用魚小球飼料或煮熟的蔬菜或罐頭菠菜來餵食會比較好。要小心不要因這些食物把水質搞壞了。
食物的份量應根據它們的需要。事實上就是說不要給多於它們在食物腐爛前所能解決掉的份量。不用擔心過度餵食,但最好在較小的缸中限制餵食的量來避免過多的剩餘食物。
因為蘋果螺在它們的腸中有大量的微生物,來幫助它們消化食物,當微生物隨糞便排出時會使水變的混濁。這對你的魚並沒有直接的傷害性甚至可成為你魚的極好食物來源。良好的過濾並限制食物的量可減少副作用。水溫蘋果螺是熱帶螺(除了一些亞熱帶的品種像是Felipponea和Asolene),水溫應保持在攝氏18-28度的范圍。
當水溫增加蘋果螺的活動量也增加,在18度時它們則幾乎是不動的狀態。只有在24度或更高溫才可觀察到它們優雅的行動方式。溫度不隻影響它們的活動量,也是決定它們壽命的重要因素。高溫下,它們的生命周期(從出生到死亡)從四年(低溫中)減少到少於一年。其繁殖率則隨者水溫而增加。
⑸ 蘋果螺好養嗎
蘋果螺的養殖
飼養孔雀魚的朋友,經常會同時飼養著一種被稱作「蘋果螺」的水生蝸牛。它可以起到監測水質、清除殘餌和藻類的作用,而且紅通通的外表也十分好看。
盡管蘋果螺是十分易於飼養和繁殖的生物,但也有一些魚友對蘋果螺還不甚了解。目前網上對蘋果螺的資訊亦很不精確。
我們俗稱的這種蘋果螺,也被叫做日本紅螺或者羊角蝸牛,它不一定是真正的「蘋果螺」。「蘋果螺」這個稱呼有時是指的其他螺類,或者作為一種統稱。不過養觀賞魚畢竟不同於搞生物學,大多數人都還是從俗,就稱最常見紅色的水蝸牛為蘋果螺。
下面就來仔細講講這種紅色水蝸牛的方方面面:
1、 生長與壽命
蘋果螺的壽命不長,一般大約可以活到三年。天氣冷則生長緩慢,水溫熱則生長快速,衰老也快速些。蘋果螺第一年是生長得最快的,以後則會長得較慢,大約能長到1元人民幣硬幣那麽大。而老了以後,螺殼的顏色會發暗,根據水質的情況,殼上有可能長青苔,也有可能結白垢。總之,蘋果螺老了之後不怎麽好看。
2、 行動與感官
蘋果螺的行動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逐漸活躍的。冬天蘋果螺經常一動不動,而季節合適的時候,蘋果螺不僅能夠貼著缸底和缸壁覓食,還能夠讓自己的殼里充氣,在水中浮動。蘋果螺也經常仰面朝天的到水面游動覓食。不過無論何時,螺類的運動速度是快不起來的。
蘋果螺的感覺器官不太發達,主要依靠一對觸須。而且蘋果螺沒有閉殼蓋,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跟比較兇猛的斗魚、慈鯛類魚混養時,觸須偶爾會被啄掉。不過蘋果螺的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將它單獨飼養一段時間,觸須還能長好。
3、 習性與食物
蘋果螺對水溫、水質等水文條件並不挑剔,只要注意三點:1、蘋果螺在水中溶氧量不足的時候,就向上爬到水線處呼吸。2、水中含有刺激性化學物的時候,蘋果螺會發黃,一動不動,進一步就死亡。3、蘋果螺需要比較硬的水質,幫助發育外殼。因此可以在水中放入一點珊瑚砂或者貝殼。然而水質過硬,蘋果螺的螺殼又會發白。
蘋果螺的這些特性,可以被利用來監測魚缸中的水質狀況。
蘋果螺的食物主要是魚缸中附著的藻類,它也可以吃魚缸中殘余的觀賞魚飼料。因此在沒有藻類的情況下,也很容易人工飼養。
4、 性別與繁殖
蘋果螺(此處是指的羊角蝸牛,不是生物學上的蘋果螺)是雌雄同體的,但是不能夠自體受精,必須兩只蝸牛相互受精。交配過程很漫長,一般都要持續3個多小時。受精後的次日,即能產下黃豆大的卵塊粘附於缸壁或者其它地方,一個卵塊通常包括幾十顆肉眼可見的受精卵。在夏天的氣溫下,大約經過4天,卵會由透明的,發育成淡黃色或者中間有混濁物體的。再過一周左右,即能孵化出針尖大的小螺,大部分會沉於缸底。
只要注意換水的時候不把幼螺吸走或者弄死,在氣溫、食物適宜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幼螺就能迅速發育成1厘米大小,紅通通的樣子。這時候已經可以交配,具有繁殖能力。
5、 如何消滅它
由於蘋果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非常強,因而有些時候也會發生蘋果螺在魚缸里泛濫成災、變利為害的情況。因此蘋果螺一般都被飼養在裸缸里,便於清理。如果是在草缸中泛濫,則比較麻煩。消滅魚缸里的蘋果螺除了人工捕捉外,一般還有兩種方法。A:由於蘋果螺的耐葯性很差,因而可以通過在魚缸里加入少量呋喃西林溶液的方法,大量殺死蘋果螺。只要掌握好計量,一般對魚是無害的。B:河豚類通常都十分喜歡捕食螺類,可謂是蘋果螺的天敵。只要在魚缸中引入數條巧克力娃娃或八字娃娃等觀賞河豚,就可以在短期內全數搞定缸里泛濫的蘋果螺。不過蘋果螺吃光後要及時將河豚撈出另養,否則,河豚也很容易攻擊其它觀賞魚的魚鰭。
⑹ 蘋果螺能長多大
這和飼養的條件有關系,蘋果螺最大可以長到一毛錢硬幣那麼大,不過這就得看你的養工了,通常養的蘋果螺最大也就指甲蓋那麼大。
⑺ 蘋果螺 多久長大
你想他長到多大?一般來講2cm的個體也不是沒有。但是帶殼的生物都是需要一定的鹼性和硬度才能形成鈣化生長的。從卵化到1cm大小良好的環境優質的食物差不多需要半年左右吧。這個有飼養能力環境食物及他自身因素影響。但是5mm大小前後是生長最為迅速的階段。所以那段時間應該注意。而漂亮的標准每人看法不同所以著重點就會不同。而生長結果也會不一樣。這點會多少的體現在外殼上。薄厚透亮干凈均整。
⑻ 【HELP】如何消滅孔雀魚缸裡面的蘋果螺一個蘋果螺也能繁殖嗎【HELP】
由於蘋果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非常強,因而有些時候也會發生蘋果螺在魚缸里泛濫成災、變利為害的情況。因此蘋果螺一般都被飼養在裸缸里,便於清理。如果是在草缸中泛濫,則比較麻煩。消滅魚缸里的蘋果螺除了人工捕捉外,一般還有兩種方法。A:由於蘋果螺的耐葯性很差,因而可以通過在魚缸里加入少量呋喃西林溶液的方法,大量殺死蘋果螺。只要掌握好計量,一般對魚是無害的。B:河豚類通常都十分喜歡捕食螺類,可謂是蘋果螺的天敵。只要在魚缸中引入數條巧克力娃娃或八字娃娃等觀賞河豚,就可以在短期內全數搞定缸里泛濫的蘋果螺。不過蘋果螺吃光後要及時將河豚撈出另養,否則,河豚也很容易攻擊其它觀賞魚的魚鰭。
⑼ 怎樣養好蘋果螺
蘋果螺的養殖
飼養孔雀魚的朋友,經常會同時飼養著一種被稱作「蘋果螺」的水生蝸牛。它可以起到監測水質、清除殘餌和藻類的作用,而且紅通通的外表也十分好看。
盡管蘋果螺是十分易於飼養和繁殖的生物,但也有一些魚友對蘋果螺還不甚了解。目前網上對蘋果螺的資訊亦很不精確。
我們俗稱的這種蘋果螺,也被叫做日本紅螺或者羊角蝸牛,它不一定是真正的「蘋果螺」。「蘋果螺」這個稱呼有時是指的其他螺類,或者作為一種統稱。不過養觀賞魚畢竟不同於搞生物學,大多數人都還是從俗,就稱最常見紅色的水蝸牛為蘋果螺。
下面就來仔細講講這種紅色水蝸牛的方方面面:
1、 生長與壽命
蘋果螺的壽命不長,一般大約可以活到三年。天氣冷則生長緩慢,水溫熱則生長快速,衰老也快速些。蘋果螺第一年是生長得最快的,以後則會長得較慢,大約能長到1元人民幣硬幣那麽大。而老了以後,螺殼的顏色會發暗,根據水質的情況,殼上有可能長青苔,也有可能結白垢。總之,蘋果螺老了之後不怎麽好看。
2、 行動與感官
蘋果螺的行動是隨著溫度的上升,而逐漸活躍的。冬天蘋果螺經常一動不動,而季節合適的時候,蘋果螺不僅能夠貼著缸底和缸壁覓食,還能夠讓自己的殼里充氣,在水中浮動。蘋果螺也經常仰面朝天的到水面游動覓食。不過無論何時,螺類的運動速度是快不起來的。
蘋果螺的感覺器官不太發達,主要依靠一對觸須。而且蘋果螺沒有閉殼蓋,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差,跟比較兇猛的斗魚、慈鯛類魚混養時,觸須偶爾會被啄掉。不過蘋果螺的再生能力很強,只要將它單獨飼養一段時間,觸須還能長好。
3、 習性與食物
蘋果螺對水溫、水質等水文條件並不挑剔,只要注意三點:1、蘋果螺在水中溶氧量不足的時候,就向上爬到水線處呼吸。2、水中含有刺激性化學物的時候,蘋果螺會發黃,一動不動,進一步就死亡。3、蘋果螺需要比較硬的水質,幫助發育外殼。因此可以在水中放入一點珊瑚砂或者貝殼。然而水質過硬,蘋果螺的螺殼又會發白。
蘋果螺的這些特性,可以被利用來監測魚缸中的水質狀況。
蘋果螺的食物主要是魚缸中附著的藻類,它也可以吃魚缸中殘余的觀賞魚飼料。因此在沒有藻類的情況下,也很容易人工飼養。
4、 性別與繁殖
蘋果螺(此處是指的羊角蝸牛,不是生物學上的蘋果螺)是雌雄同體的,但是不能夠自體受精,必須兩只蝸牛相互受精。交配過程很漫長,一般都要持續3個多小時。受精後的次日,即能產下黃豆大的卵塊粘附於缸壁或者其它地方,一個卵塊通常包括幾十顆肉眼可見的受精卵。在夏天的氣溫下,大約經過4天,卵會由透明的,發育成淡黃色或者中間有混濁物體的。再過一周左右,即能孵化出針尖大的小螺,大部分會沉於缸底。
只要注意換水的時候不把幼螺吸走或者弄死,在氣溫、食物適宜的情況下,只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幼螺就能迅速發育成1厘米大小,紅通通的樣子。這時候已經可以交配,具有繁殖能力。
5、 如何消滅它
由於蘋果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非常強,因而有些時候也會發生蘋果螺在魚缸里泛濫成災、變利為害的情況。因此蘋果螺一般都被飼養在裸缸里,便於清理。如果是在草缸中泛濫,則比較麻煩。消滅魚缸里的蘋果螺除了人工捕捉外,一般還有兩種方法。A:由於蘋果螺的耐葯性很差,因而可以通過在魚缸里加入少量呋喃西林溶液的方法,大量殺死蘋果螺。只要掌握好計量,一般對魚是無害的。B:河豚類通常都十分喜歡捕食螺類,可謂是蘋果螺的天敵。只要在魚缸中引入數條巧克力娃娃或八字娃娃等觀賞河豚,就可以在短期內全數搞定缸里泛濫的蘋果螺。不過蘋果螺吃光後要及時將河豚撈出另養,否則,河豚也很容易攻擊其它觀賞魚的魚鰭。
蘋果螺科 (Ampullariidae) 分幾屬:Asolene, Felipponea,Marisa 和 Pomacea (南美, 中美, 西印度群島和美國南方), Afropomus, Lanistes和Saulea種(非洲. Pila種是非洲跟亞洲的原生種).
並非螺都是雌雄同體. 蘋果螺是有性別的。
其肺/鰓 使它們能忍耐缺氧水. 旱季時會自埋在底層土, 緊關起殼來休眠. 除了抗旱, 鰓蓋也是防身之器. 南美Pomacea, 有呼吸管——肺要換氣時, 螺在水面下呼吸空氣避免鳥類攻擊.
蘋果螺沒耳朵, 是全聾的. 它們"看見"它們的環境, 但視力僅夠分辨明暗.
水質蘋果螺對水質不要求: 它們比大部分的魚更能在惡劣環境中生存. 可是螺需要鈣質來造殼, 喜歡硬水 (pH 高於7). 若水軟(低鈣), 可添加 石灰石, 貝殼粉.
食物
Pomacea bridgesii 不吃活水草,所以甚至在水草豐富的環境中也會餓死.
要避免會吃螺的魚類。Pomacea bridgesii只吃非常柔軟的死物, 所以用魚飼料或煮熟蔬菜來餵.
蘋果螺的腸中有大量微生物, 幫助消化食物, 微生物隨糞便排出可成為你魚的食物來源.
當蘋果螺肺里有夠多氧氣時, 它浮著也並非不尋常. 數星期不太活動也不奇怪, 老螺十分不活躍. 所以漂著幾天不代表螺就是病了或死了.可是假如螺開始發臭, 可真的死了.
⑽ 神秘螺的繁殖孵化
蘋果螺家族,或作Ampullariidae,是世界上許多熱帶地區常見的淡水螺,一些品種已成為受歡迎的水族箱寵物螺.
它們吸引人的外表以及龐大的體積(5到15公分/ 2到6吋,根據品種)是他們成功的主因.然而,先不論它們受歡迎的程度,許多誤解仍然環繞著這些也被稱作神秘螺的螺.舉個例來說,最受歡迎的一些水族書籍稱它們為Ampullaria gigas和Ampullaria cuprina,然而這些在科學性刊物上流傳多年的名稱是錯誤又老舊的.從歷史上看,這些名稱問題不是全無理由的,因為遠在17, 18世紀時著書描述這些螺的作者們都在業余愛好者的刊物中默默無名.在目前所被接受的命名法中,蘋果螺家族(Ampullariidae)被區分為下列幾類: Asolene, Felipponea,Marisa和Pomacea是屬於新世界種(南美,中美,西印度群島和美國南方),而Afropomus, Lanistes和Saulea種則是在非洲. Pila種是非洲跟亞洲的原生種.
蘋果螺的分離性別也是另一項常見的誤解. 與大部分人所想的剛好相反,並非所有的螺都是雌雄同體,而蘋果螺為許多例子中之其一.對於想繁殖這種螺,或是想防止它們繁殖的人來說,這項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幸的是,對於大部分蘋果螺,只光看外表示是很難分辨出性別的,除非它們交配或是母螺產下卵. 因為不同品種之間餵食有微小差異,識別蘋果螺可以是很重要的.把整件事簡單化,首先如果這螺是由寵物店購買,你也許有的是Pomacea bridgesii (神秘螺,尖頂蘋果螺,象牙螺)或Pomacea canaliculata.假如螺有平坦的殼並其尺寸超過2.5公分(1吋),有或沒有黑帶,你有的則是Marisa cornuarietis蘋果螺(大羊角螺).這種螺因為它不同的外型,通常不被認作為蘋果螺.Pomacea paludosa (佛羅里達蘋果螺)則是更少見,但有時會出現在水族交易中(主要是在美國). 只有受歡迎的Pomacea bridgesii螺才適合水草缸,因為此螺主要食用死去或是腐爛的東西,因為它們柔軟的牙齒,它們無法吃你好好的水草.蘋果螺里的肺/鰓組織反映出它們對缺氧的水的適應力.此例通常可在沼澤與淺水中得見.假若沒有肺,它們只得完全倚靠它們的鰓,會減低它們的生存能力. 呼吸氧氣與鰓蓋的組合是另一項優勢,使它們生活環境經歷旱季時,它們有能力度過乾旱.此時它們會將自己埋在底層土中,緊緊的關起殼來休眠.當環境允許螺在整年持續活動時(無乾旱和寒冷),它們就會整年活動並不休眠.除了給予對抗旱災的保護之外,鰓蓋也保護它們免於被獵食. 許多品種,特別是南美的Pomacea品種,有另一種獨特的生物構造:呼吸管.這器官,是在脖子左邊一個遮蓋孔的褶層所構成的,沒在使用時幾乎是看不見的.當螺需要換肺里的氣時,褶層的肌肉會縮起,褶層就會變成一個柔軟的管狀構造(呼吸管),使螺能在水面下方也能呼吸空氣.留在水下方給蘋果螺一個極大的優勢,因為在水面它們很容易受到食螺鳥類的攻擊.
蘋果螺另一個更驚人的特點就是它們生活在空氣中的卵.時候到了的時候,母螺就會離開水面產卵在水生植物的莖,樹干,石頭或是任何堅硬的物體上.這獨特的行為到目前為止只有在蘋果螺家族中發現.不過,並非所有蘋果螺都在水面以上產卵, Asolene, Felipponea, Lanistes,Marisa並可能包括Afropomus和Saulea種都在水中的植物,石塊,或其他物體上產下凝膠狀的卵群.
照顧與繁殖
居住環境
蘋果螺可以容易的飼養在一般的魚缸里,但是它們對水生植物的超大胃口不是每一個人的好選擇.然而,如之前提過, Pomacea bridgesii則是例外,甚至在水草豐富的環境中以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食物而餓死.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甚至寵物店裡的人,並不知道其中的差異並認定所有螺皆對植物有害(又是另一個誤解).
蘋果螺可以好好的與大部分魚類生活,但(很明顯的) ,要避免會吃螺的魚類.也有很多魚會試著咬蘋果螺的觸須,但這應不成什麼問題,因為蘋果螺很快的能學習把觸須藏在殼下.一般來說,建議給每一隻中型的蘋果螺約十公升的水.並加一個頂框來防止夜晚的脫逃.你假如發現地上的螺,你絕不是第一個!
在水面和頂框中留約數公分的空間是必須的,以供給這些螺新鮮空氣,即使它們除了肺外也有鰓,它們若沒有空氣也是會溺死的.若想要繁殖,則須留約10公分的高度,否則這些螺在產卵時會無法把卵產在水面之上.
水質
蘋果螺對水質不要求: 它們比大部分的魚更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 以養魚一樣的方法來控制水質 (過濾, 定期的換水, 等等). 可是當螺需要鈣質來建造殼時, 它們需要中性 (pH 7) 至硬水 (pH 高於7). 這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若水是軟性的 (低鈣質), 可以藉著添加大理石, 石灰石, 貝殼的粉末或是寵物店裡特為此目的准備好的粉末增加鈣質量.
食物
蘋果螺十分好餵, 它們會吃幾乎所有它們能撕開擺進嘴巴里的東西. 蔬菜像是小黃瓜, 菠菜, 胡蘿卜和萵苣, 魚飼料, 死魚, 其他的螺和它們的卵, 藻類, 豐年蝦, 它們都吃.
如之前提過的, Pomacea bridgesii只吃非常柔軟和死了的植物, 所以用魚小球飼料或煮熟的蔬菜或罐頭菠菜來餵食會比較好. 要小心不要因這些食物把水質搞壞了.
食物的份量應根據它們的需要. 事實上就是說不要給多於它們在食物腐爛前所能解決掉的份量. 不用擔心過度餵食, 但最好在較小的缸中限制餵食的量來避免過多的剩餘食物.
因為蘋果螺在它們的腸中有大量的微生物, 來幫助它們消化食物, 當微生物隨糞便排出時會使水變的混濁. 這對你的魚並沒有直接的傷害性甚至可成為你魚的極好食物來源. 良好的過濾並限制食物的量可減少副作用.
水溫
蘋果螺是熱帶螺(除了一些亞熱帶的品種像是Felipponea和Asolene), 水溫應保持在攝氏18-28度的范圍.
當水溫增加蘋果螺的活動量也增加, 在18度時它們則幾乎是不動的狀態. 只有在24度或更高溫才可觀察到它們優雅的行動方式. 溫度不隻影響它們的活動量, 也是決定它們壽命的重要因素. 高溫下, 它們的生命周期 (從出生到死亡) 從四年 (低溫中) 減少到少於一年. 其繁殖率則隨者水溫而增加.繁殖
成功的繁殖蘋果螺需要照顧到許多事.
首先, 需要一公一母, 這同時帶來了第一個問題: 你怎樣知道你公母都有? 不幸的是, 沒有練習是不容易看出其中的不同. 不冒險的話, 最好多擺幾只以增加機會.
第二, 螺們應該要開始交配並產卵. 高溫和豐富的食物應會刺激它們. 要注意這可以花上一段時間, 所以需要一點耐心. 不同的季節也可以影響它們交配的意願.
卵已經預備好後, 母螺在夜間離開水面尋找產卵的好地方. 在水族箱中的話這會是在壁上或是頂框上, 在池塘中的話則是靠近水面的任何物體. 很明顯的, 螺需要足夠的空間把卵產在水面上.
卵是一顆一顆產下並互相黏接成為一個卵塊. 剛產下時是軟的並帶著乳白色, 數小時內會硬化. 它們真正的顏色 (白, 綠, 粉紅至亮橘色, 看品種) 會在一至兩天後出現.
卵應保持濕潤, 但不溼透並絕不能被水蓋住, 這會淹死小螺. 一般來說, 這對有頂框的水族箱都不成問題.
注意說不是所有的蘋果螺都產離水的卵, 像是常見的大羊角螺 (Marisa cornuarietis) 就產凝膠狀的水生卵塊
新生螺
2到4周後(看水溫)小螺就准備要孵化了.卵塊會變的較深色,最後小螺們吃掉卵爬出來然後掉入水中.
許多魚會吃新生的螺,所以最好把小螺們移到分開的缸中.然而想要抓到小螺卻不造成傷害是十分困難的,這時候在孵化前就把卵塊移缸就容易了許多:把卵跟黏著面濕並稍等一會.然後試著把卵塊從黏著面上取下來並擺在新缸中的一塊浮物上.另一個方法就是等到螺即將孵化的時候移開卵塊,不用擔心弄破.並將其擺在一塊浮物上或什至把卵塊放在手中,在水裡滾動著,把小螺從卵里洗出來.若小心的話,這方法可以順利孵出大量健康的小螺.
小螺孵化後的頭幾天,用軟的綠藻,廢物和剩餘的食物餵食.雖然這些東西在一個穩定的缸中並不缺乏,但在新缸中可能沒有,所以要在小螺孵化的兩周前就先准備新缸或用好的魚飼料喂它們.一至二周後,小螺就能跟父母吃一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