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上排和排骨哪個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上排和排骨哪個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4-24 17:34:16

① 大骨棒和排骨哪個更好吃

肯定是排骨更好吃,排骨上都是肉,大棒骨只是有一點肉,主要是啃骨頭有個肉味,真正解饞的還是吃排骨。

② 排骨最好吃的是哪個部位

  1. 燉排骨應該買豬的肋排,嫩,熟得快,好吃。

  2. 燉排骨不要放醬油,(如果是紅燒就放醬油。)清燉好吃,原汁原味。
    最後放鹽即可。

  3. 小排也叫肋排,就是肋條骨外包裹著一圈肉。

  4. 大排就是連肋排帶後面的脊椎骨,並在骨頭兩頭之間連著大塊肉。

  5. 一般來說分為排骨和腔骨,排骨分為小排骨和大排骨:

  6. 小排骨也叫純排就是肋骨上的小寸骨肉較少適合做糖醋排骨或豉汁蒸排骨等;

  7. 大排一般是腔骨和肋骨中間的胛骨肉比較多飯館多用於做大排面等;

  8. 腩排應該就是肉和脆骨稍多的的純排,就象牛腩一樣。可以紅燒;

  9. 腔骨就是脊錐骨,一般可以紅燒和白煮等。

  10. 排骨 ,指豬、牛、羊等動物剔肉後剩下的肋骨,上面還附有少量肉類,可以食用,如:紅燒排骨,是一道中國家常菜。

③ 排骨買哪個部位的好吃

燉排骨應該買豬的肋排,嫩,熟得快,好吃。 燉排骨不要放醬油,(如果是紅燒就放醬油。)清燉好吃,原汁原味。 最後放鹽即可。 小排也叫肋排,就是肋條骨外包裹著一圈肉。 大排就是連肋排帶後面的脊椎骨,並在骨頭兩頭之間連著大塊肉。 一般來說分為排骨和腔骨,排骨分為小排骨和大排骨: 小排骨也叫純排就是肋骨上的小寸骨肉較少適合做糖醋排骨或豉汁蒸排骨等; 大排一般是腔骨和肋骨中間的胛骨肉比較多飯館多用於做大排面等; 腩排應該就是肉和脆骨稍多的的純排,就象牛腩一樣。可以紅燒; 腔骨就是脊錐骨,一般可以紅燒和白煮等。

④ 上排與排骨 哪個好吃

當然是上排,在西餐廳的價格根本是兩檔次,來西餐廳的老外都愛點上到上排.
只有那些個吃皇糧和爆發戶來西餐廳點排骨.

⑤ 排骨和上排有什麼區別

上排也叫豬大排,豬大排其實就是通脊,南方按照肋骨分割成一片一片的,稱作豬大排。

區別:

1、豬肋骨不同。

連接脊椎的那部分度豬肋骨是硬的,靠近地面的那部分豬肋骨是軟的,軟的肋骨基本上長在肉裡面,不會特別切分出來。另外,豬肋骨越靠近頭部的部分越粗、越扁,越專靠近尾部的部分越細、越圓。

2、龍骨不同。

整條脊椎都叫龍骨,越靠近頭部的脊椎越大塊,越靠近尾巴的脊椎越。

3、肩胛部位的排骨不同。

肩胛部位在切掉梅花肉和胛心肉後,留下的部分就是中排,中排包含頸骨(雜骨)、胛心排和一段龍骨。

排骨:

(5)上排和排骨哪個好吃擴展閱讀:

豬排骨劃分為:脊骨、肋排、大排、腿排。

1、脊骨,豬排骨的脊骨的是豬的抄脊樑骨,內含豐富的骨髓,可以用作腰膝酸軟,耳鳴耳聾。

2、肋排,豬的肋骨上面的軟排是肋排,那裡多軟骨,脆骨,肉質瘦,口感嫩。

3、大排,豬大排是帶有裡脊肉的排骨襲,瘦肉多,骨頭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脂肪等營養元素。

4、腿排,是豬靠近腿附近的排骨,那裡骨頭少,瘦肉多,有嚼勁,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

⑥ 上排與排骨那個好吃

你好!

都一樣的。
排骨主要是肋骨和脊椎骨帶肉的部分排骨,營養是一樣的。
至於好吃不好吃,那就看排骨上帶的肉多不多啦,肉多,當然好吃啦,呵呵

謝謝!

⑦ 排骨的前排跟後排怎麼區分哪個好吃

靠近脖子的部分是前排,靠近肚子的是後排,一般是後排好吃。

⑧ 排骨有好幾種,哪種好

排骨的種類與口感一般來說,只要我們提到排骨,指的都是豬排骨。豬排骨味道鮮美,也不會太過油膩。豬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小排——小排是指豬腹腔靠近肚腩部分的排骨,它的上邊是肋排和子排,小排的肉層比較厚,並帶有白色軟骨。適合蒸、炸、烤,但是要剁小塊。 子排——子排是指腹腔連接背脊的部位,它的下方是五花肉,片下的排骨長達30厘米,呈三角形斜切片狀。子排的肉層很厚,隔著一層薄油還連了一塊五花肉,油脂豐厚,肉質是所有排骨中最嫩的,適用於多種烹調方法和口味,只是口感略顯油膩。適合炸、烤、紅燒,長度以5~7厘米為宜。 大排——大排是裡脊肉和背脊肉連接的部位,又稱為肉排,多用於油炸,以肉片為主,但是帶著排骨,除了增加分量讓肉片面積顯得更大外,油炸的時候也會增加大骨特有的香氣,這也是炸肉排的特色。除了油炸,也可以鹵大排,但是鹵之前要經過煎或快速油炸的程序,作用是封住大骨的血水,免得烹調過程流出,影響肉片和湯汗的色澤。適合炸、鹵,如果炸要切薄一點,如果鹵要厚一點。 肋排——肋排是胸腔的片狀排骨,肉層比較薄,肉質比較瘦,口感比較嫩,但是因為有一側連接背脊,所以骨頭會比較粗。由於肋排比較大,所以一些店家會把它分割成腔骨、子排等,讓顧客選購。例如片狀的烤肋排,就是選用中段的嫩排。剁小塊後挑出肉層較厚的部分可以用來蒸、炸、紅燒,大片的適合烤。 燉排骨是最常見的一道菜。有多種做法,但主料均為排骨,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要配以不同的輔料,如:蘿卜、白菜、冬瓜、椒鹽等等。輔料不同,味道亦不同。燉排骨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深受廣大食客喜愛的一道菜餚。但是怎麼燉排骨才更好吃呢?其中就有一些小竅門。燉排骨一般步驟:1.把排骨切好,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其中的血水。2.撈出來後,再燒好開水,把焯好的排骨放進去,蔥、姜、花椒、大料少許,小火煮。期間放一點鹽,可以使排骨入味。直到排骨的肉用筷子能扎動就基本熟了。3.這時候可以放一些蔬菜進去,和排骨一起燉。把蔬菜燉爛後大火收湯汁,加適當鹽、味精就可以出鍋了。燉排骨容易爛的竅門:燉排骨放點醋,可以使其易熟。可使排骨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利於吸收,營養價值更高。燉排骨湯更鮮小技巧:1.燉排骨時,在鍋里加入幾塊洗干凈的桔子皮,可除異味和油膩感,同時,可以使你的湯味道更鮮美。2.燉排骨最好燉到排骨的骨頭可以嚼動為止。A、如果吃骨頭是想補鈣的話,就要燉2個小時左右,吃的時候要嚼嚼骨頭,因為骨頭里的鈣很難融入水中,所以希望湯營養美味就要久一些。B、如果就是想吃排骨,時間不用很久,大約30~50分鍾就可以吃了。

⑨ 排骨與上排,哪個好吃

豬排骨有排骨、肋排、脊骨、大排、前排以及軟排、硬排.是混合了南北方的叫法。
排骨是豬肋骨的通稱。
肋排,軟排是排骨去除了脊骨。
脊骨,在南方是指豬頸到排骨的這一段脊樑骨,豬尾到排骨這一段叫龍骨。
大排,是帶裡脊肉的脊樑骨,一般在江浙一帶喜歡用來紅燒。
前排,是排骨(最前邊)靠豬前腿這邊的四根排骨。
硬排,是帶脊樑骨的排骨。
具體哪兒最好吃,看個人口味了

⑩ 排骨最好吃的是哪個部位

如果吃排骨最好是前排,前排肉質嫩,而且好燉,還有很多脆骨,很好吃的。
個人認為排骨最適宜燉,理由是可以充分的吸收和利用其營養成分,軟肋也是合適燉著吃的,要燉到排骨的骨頭可以嚼動為止。想補鈣的話,就要燉2個小時左右,吃的時候要嚼嚼骨頭,因為骨頭里的鈣很難融入水中。希望湯營養美味就要大火燒開,小火燉的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