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哪個部位的牛扒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哪個部位的牛扒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4-24 16:32:45

1. 牛排哪個部位好吃怎麼做

先說牛種,和牛最好吃,接來下來是安格斯,其他次之。按部位來說,公認的排序是,菲力 > 眼肉(肋眼) > 西冷。菲力脂肪含量極低,是牛肉最瘦嫩的部位,口感鮮嫩細膩,沒有難嚼的筋肉。非常適合寶寶和老人食用。因量少價格昂貴。眼肉油花豐富,大理石花紋分布均勻,口感非極佳。西冷肉質緊實,脂肪含量介於菲力與眼肉之間,嚼勁十足。適合牙口好的年輕人群。

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能夠帶骨或去骨的方法,此部位的肉質健壯且油筋及油脂甚多,合適以燒烤的方法。

五、紐約客

取自牛隻的前腰脊肉部位,由於此部位運動量稍多,因而肉質較緊實,其油花散布均勻,油脂含量介於肋眼與菲力之間,具豐富牛肉風味合適豪放地品味, 嚼起來賦有肉感十分過癮。


2. 牛排脂肪含量最少的部位

牛排買哪個部位好?這是很多人最糾結的問題,我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每個部位的專業知識,全都是干貨。但是,我打算只說目前常見的幾個牛排部位,那些不太常見或者賣的商家不多的部位我就不準備長篇大論了。 那麼今天我要說的部位就是:菲力,眼肉,西冷,板腱,上腦,嫩肩。這六個基本是電商上隨處可見的,幾乎各個商家都在賣的部位。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

菲力牛排

原料名:裡脊,英文名:Tenderloin,菲力牛排這個名稱來源於法文Filet Mignon音譯。我們都知道裡脊肉不管在什麼動物身上都是最嫩的,而英文名里的Tender(嫩的、柔軟的)也印證了這一點。因此,菲力牛排就是全牛最嫩的肉,沒有之一。不僅肉最嫩,這個部位產出量也很少,一頭牛僅出1.5%。作為最嫩的肉,菲力除了可以做牛排,也可以進行中式炒制,例如我們常見的杭椒牛柳中的牛柳就是指它(不過很多餐館都不使用真正的牛柳,因為貴)。

Filet Mignon

菲力牛排很多人說只適合專業人士烹飪,但是我卻認為它是最適合新手的。因為它是唯一一款3、5、7分熟通吃的部位,隨便煎基本上不會老,除非煎成全熟。菲力牛排肉質特別軟嫩,所以特別適合追求嫩度的朋友們,以及家裡的小孩子們食用。它也是牛所有部位里蛋白質含量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的,所以也特別適合健身及減肥人士。

牛裡脊

大家購買菲力牛排時,會經常發現同一袋裡裝了兩塊尺寸差異很大的肉,部分人誤以為是邊角料。其實這是因為菲力牛排的原料牛裡脊的形狀是像上圖裡面這樣一頭大一頭小,商家在分切後需要進行配重所以會出現一塊大一塊小的情況,實屬正常。然後大的那塊肉在解凍以後有時候會再分離出一塊肉,這可不是拼接肉也不是邊角料,而是它的側帶,冷凍的時候會粘在一起罷了。我還聽過不少人說菲力解凍以後肉散了,是不是肉有問題?並不是肉有問題,而是因為菲力本身肉纖維就比較鬆散,而且只有嫩的肉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大可放心。

神澤 紐西蘭M5菲力牛排 200g 2-3片裝 谷飼安格斯 兒童原切牛排 進口牛肉生鮮 牛裡脊肉粉絲價:97元京東去購買看網路

原切菲力牛排在電商並不常見,一是因為貴,二是因為菲力牛排這個名字已經被做合成牛排的玩壞了。很多調理合成牛排在包裝上竟然寫著「菲力牛排」,公然虛假宣傳,令人不齒。所以我們在買的時候千萬要注意不上當受騙,具體方法請參考牛排研究所篇三《教你快速分辨合成和原切牛排》。但是,上面這款原切菲力牛排大家可以放心購買,最值得我推薦的地方就是它不是厚切,因為厚切牛排煎成大部分人喜歡的7分熟太難了!喜歡厚切的老饕們可以嘗試下面這款,單塊重達300g,厚度4cm之巨~

天譜樂食 澳洲精選菲力原切牛排 厚切 300g/袋 進口草飼牛肉Plus價:188.1元京東去購買看網路

3. 牛排部位排行

今天帶大家來品嘗一下三大經典部位的牛排口感:
一、眼肉
眼肉,又稱為肋眼牛排,切割開來因像眼睛形狀而得名,這是頭牛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長肌上段。
我們可以看到對部位要求非常高,真正的眼肉不是在某寶能買到的

我推薦一款默爾仕的眼肉,在銀泰西選能買到,默爾仕近期要進綠地了,都是專門做進口的高檔商超,不擔心假貨,價格也很親民

回歸話題了,眼肉這個部位油花分布均勻細密,肉質嫩度也非常不錯,同時略帶筋花,牛脂香特別濃郁

牛排中的頂級貨-戰斧牛排,其實就是帶骨眼肉,戰斧牛排的肉質稱為「黃金肉質」,嫩度、彈性、肥瘦比例都是超棒的。
真正的戰斧牛排屬於有市無價,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默爾仕目前也還沒有戰斧牛排

因為產量很低,戰斧牛排,雖然一頭牛有13對肋但尾段的幾對肋骨因為太短,而且肉不夠肥厚,不能切成斧頭狀,所以一頭牛隻最多隻能切出9到10份戰斧牛排。
我吃過幾回,牛骨鎖住了牛肉最原始的汁味,肉質肥厚而軟嫩,非常非常好吃

享用過戰斧牛排的牛排客這么說:「只有吃戰斧牛排才能感覺在吃牛排,吃其他牛排都感覺只是在吃牛肉而已……」
當然,每個部位有自己獨特的口感

二、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又稱為沙朗牛排,取於牛外脊,最容易分辨的標記是一條白色肉筋。
我們可以從名字中看出,西冷的嫩度相對較低,也是三大部位中韌性最強的部位,吃起來非常有嚼勁。
煎制西冷牛排是個非常享受的過程,因為西冷煎制時的牛脂香味特別濃郁

越低等級的肉牛肉質越硬,越高等級的肉牛肉質越嫩。默爾仕的西冷用的是純血安格斯肉牛,口感很不錯。
此在價格上,低等級肉牛的西冷要比眼肉便宜,中等級肉牛品種的西冷和眼肉價格持平,高等級肉牛品種的西冷要比眼肉還貴,因為高等級的眼肉會比較肥膩,反而沒有嫩香適中的西冷口感好了。
西冷是大多數男士的最愛,不僅吃不胖,增肌效果超級棒。
三、菲力
菲力是整頭牛中最不動用到的一塊肌肉,所以非常細嫩,按細嫩程度來說,是牛排中最頂級的部位。
菲力的嫩是在於肌肉纖維的細膩,而不是油脂,肉質非常瘦。非常適合小朋友食用。

4. 適合做牛排的部位 什麼人不適合吃牛排

嫩牛柳,牛裡脊,牛外脊適合做牛排。
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更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所以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或適當吃些嫩牛肉。此外,牛肉屬於紅肉,含有一種惡臭乙醛,患皮膚病、肝病、腎病的人應慎食。

5. 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什麼區別,做出的牛排口感有何差異

牛腱、牛腩、牛柳、牛排、眼肉......不同部位的牛肉,口感不一樣,適合做的料理也各不相同,不能一味的以為是牛肉就可以做牛排,可以做成牛排並且很好吃的部位只有其中一部分。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可以做成牛排的牛肉部位和他們的口感~

因為牛排位於牛的不同部位,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喜歡吃哪種口感,小夥伴們就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好了。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些各具性格的牛排,對應的烹飪方式、熟成程度以及調味,都是由各自搭配的,像西冷牛排就可以用平底鍋煎,肉眼牛排適合燒烤,菲力則適合進烤箱。

6. 牛排吃哪種好哪個部位的好

牛排的取出部位不同,則有不用的名稱及烹調方式 牛小排:牛的胸腔左右兩側,含肋骨部分。肉質鮮美,有大理石紋。適合用以烤、煎、炸、紅燒。 帶骨沙朗:牛的肋脊部。運動量小,肉嫩且油花均勻,可做牛排、蒸牛肉、火鍋片或做鐵板燒也相當適宜。 沙朗:牛的後腰脊肉,肉質嫩,含油花,適用於牛排。 腓力:牛的里肌肉(即腰內肉),運動量少,且肉質最嫩,可用以做牛排或鐵板燒。 丁骨及紐約克牛排:牛的前腰脊肉的部位。

7. 牛身上哪個部位做牛排最好吃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牛排,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懂牛排。吃牛排並不是簡單地吃塊牛肉,牛排的講究可大了,好吃的牛排與普通的牛排之間的差距,甚至比牛排與豬排之間的差距更大!

牛排知識知多少?

牛排部位的選擇

01

第一梯隊:菲力、眼肉、西冷

其中眼肉還會衍生出眼肉蓋、眼肉芯以及戰斧這三種,西冷和菲力會衍生出T骨這個部位

02

第二梯隊:上腦、板腱、牛小排

含有比較難處理的筋或者筋膜,會略微影響口感,肉質不算差,都很細嫩

03

第三梯隊:臀腰、腹心、前胸、頸肉、米龍、保樂肩、牛霖、後胸、內裙、薄裙、厚裙、三角肩……即使它們也可以切成牛排樣子,但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牛排部位。

01. 第一梯隊

「肋眼」
肋眼(Rib Eye),也稱為眼肉牛排,經典的牛排部位之一,是牛的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長肌上段。

肉質的嫩度很不錯,油花分布均勻細密,同時又帶有點筋花,所以比菲力更具脂香。

「西冷」

.jpg

西冷(Sirloin),牛外脊,明顯的標志就是帶一條白色肉筋,

西冷是三個經典部位中韌度最大的,吃起來比較有嚼勁。肉筋經過煎烤之後有非常濃郁的牛脂香味。

「菲力」

菲力(Tenderloin),牛裡脊,算是整頭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塊肌肉,不常運動,肉質細嫩,牛排中算是最頂級的部位。

菲力比較瘦,通常看不到什麼油花有牛肉味,但脂香味稍欠。

undefined

02. 第二梯隊

「上腦」

.jpg

上腦(Chuck),是位於牛頸部至上腦前端的部位,花紋非常漂亮,肉質也不錯。

上腦筋膜較多,同等級的上腦往往花紋比西冷、菲力還漂亮,價格卻挺便宜的。

「板腱」
板腱(Top Blade Muscle),也叫嫩肩或者牡蠣肉,位於牛的肩胛位置。

肉質細膩,而且相比上腦而言,板腱沒有難嚼的膜組織,可惜中間長了條筋,所以即使肉質特別好,但板腱的價格比眼肉、西冷便宜。

.jpg

「牛小排」

.jpg

牛小排,肩胛至牛肋部位的肉,帶骨的稱為牛仔骨,牛小排就是去骨的牛仔骨。油脂花紋漂亮,筋膜也不少。

牛小排最合適的就是韓式烤或者明火燒烤,迅速逼走油脂,又不至於太老。

牛排厚度的選擇

牛排厚度分三種,最常見的三種:

1.5cm-2cm的牛排

3cm的各種部位厚切牛排

4cm的厚切牛排

烹飪牛排必懂的「美拉德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外焦。一種高溫乾燥條件下的蛋白質褐化,我們燒烤時,明火直接烘幹了表面水分,緊接著外部的肉就開始褐化並產生焦香風味,我們稱為美拉德反應。

厚度1.5cm左右的牛排
若是選擇200度的煎鍋,每面至少煎一分多鍾,才能煎出合格到位的焦香。

但這個厚度的牛排兩面若各煎上一分多鍾,基本已經在7成熟以上了,為了保證嫩度只能減少兩邊煎的時間,這樣殼往往不夠焦香。相反的,若一味的追求「焦香」,也可能導致內里全熟,牛肉風味大打折扣。

因此這個厚度的牛排,若想煎出外焦里嫩,一般考慮選擇可以全熟或者7成熟以上的部位,例如牛小排。

8. 牛排有哪幾個部位

牛排有哪幾個部位?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以及一種特殊頂級牛排品種(乾式熟成牛排)
菲力牛排、肉眼牛排、西冷牛排(沙朗牛排)、T骨牛排……這些名稱都是英語翻譯來的,他們各有各的特點:菲力牛排(FILET)也稱牛裡脊,腰內肉,特點是瘦肉較多,高蛋白,低脂肪,比較適合喜歡減肥瘦身,要保持身材女子;西冷牛排(SIRLOIN),也叫沙朗牛排,是外脊肉,牛的後腰肉,含一定肥油,尤其是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上口相比菲力牛排更有韌性、有嚼勁,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T骨牛排(T—BONE),是牛背上的脊骨肉,呈T字型,兩側一邊是菲力,另一邊是西冷,既可以嘗到菲力牛排的鮮嫩又可以感受到西冷牛排的芳香,一舉兩得。

1、TENDERLOIN(菲力牛排)
(嫩牛柳,牛裡脊)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食用技巧:煎成3成熟, 5成熟和7成熟皆宜。

2、RIB-EYE(肉眼牛排)
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3、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
(牛外脊)
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4、-BONE(T骨牛排)
亦作丁骨,呈 T 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注釋: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於法餐講究製作精緻,對於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採用。

乾式熟成牛排
乾式熟成牛排(Dry aged steak)一般常用頂級肉眼牛排存放至少7~24天風干,這個過程使牛肉顏色變深,牛肉的結蒂組織軟化,同時又由於部分水分的蒸發而令牛肉的肉味更醇厚。恆溫室採用斜面設計,在風干時將油分多的部分放在上方,油脂融化後就順著斜面流到牛肉中,保證將所有寶貴的肉汁都封在牛肉之中。製作牛排時都挑選的牛肉為120-140天左右的谷飼牛肉,只挑選肉眼、西冷、菲力這幾個部位,這些部分的分量通常不到一頭牛的十分之一。常常是各國政客喜愛的饕餮美食

9. 做牛排用什麼部位的牛肉,國產牛肉為什麼不能做牛排

做牛排用臀肉、後臀尖、牛脊背的前半段部位的牛肉,國產牛肉可以做牛排。

臀肉、後臀尖即牛屁股上的紅肉,肉質柔軟,口味也佳,適合各式各樣烹煮法,做牛排味道佳,燒烤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另也有人拿來做生牛肉片,生吃。

牛脊背的前半段筋少,肉質極為纖細,適合拿來做壽喜燒、牛肉卷、牛排等。口感最嫩的肉之一,是上等的牛排肉及燒烤肉。

(9)哪個部位的牛扒不好吃擴展閱讀:

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在進行訓練的頭幾秒鍾里,肌氨酸是肌肉燃料之源,有效補充三磷酸腺苷,使訓練能堅持得更久。

牛肉含維生素B6。蛋白質需求量越大,飲食中增加的維生素B6就越多。牛肉含有足夠的維生素B6,可幫你增強免疫力,促進蛋白質的新陳代謝和合成,從而有助於緊張訓練後身體的恢復。

牛肉含肉毒鹼。雞肉、魚肉中肉毒鹼和肌氨酸的含量很低,牛肉卻很高。肉毒鹼主要用於支持脂肪的新陳代謝,產生支鏈氨基酸,是對健美運動員 增長肌肉起重要作用的一種氨基酸。

10. 牛排各部位口感比較

牛小排:脂肪含量很高,大理石紋非常豐富,肉質非常鮮美,除了煎之外,拿來明火烤、燜焗、石鍋烤都相當棒。這個部位好品質、雪花細密。即使不是特別高的等級口感也還ok,價格也不高,特別適合老年人小孩長期食用,可煎可烤。

牛仔骨:帶骨頭的一般叫「牛仔骨」,不帶骨頭的被稱為「牛小排」,其口感就跟牛小排一樣,但由於有骨頭且沒有塑形,所以價格基本是同等級牛小排的一半價格多一點。高性價比,口感好,可煎可烤。

眼肉蓋:眼肉蓋就是眼肉心上邊一圈的部位,這個部位越大這塊眼肉越好。一塊眼肉上,眼肉蓋的雪花一定高於眼肉心。但同等級的眼肉蓋價格確比眼肉心便宜,口感勝過眼肉心!又嫩、又香的部分,嫩度排名第三的肌肉。嫩度第一的是牛裡脊也就是菲力,但是菲力的香味就淡很多。可煎可烤。

腹心肉:牛肋與肉眼之間的部位很小一塊,每頭牛大約產1-2公斤的肉。肉質松軟。一般級別在m4以上的澳洲和牛腹心的雪花已經非常漂亮。價格不貴,更多用於日式烤肉,當然不介意形狀的,當牛排煎也是棒棒的口感。

戰斧牛排:跟眼肉同部位,多根骨頭,一般除非是為了好看,不然我不建議你買戰斧,因為骨頭重量太重了,拿來煎的話並不容易操作。

上腦:這個部位也要細分,靠近脖子的部位,活動量偏大,比較有嚼勁。而如果是靠近眼肉部位,則肉質相對也比較細嫩,接近眼肉。一般這個部位不建議厚切做牛排,可以薄切烤著吃,或者炒菜、刷火鍋。當然等級高的上腦,m9級別的看著很漂亮但一點也不貴,家裡備一些很棒棒!(薄切做菜 煎烤ok 不適合當牛排)

T骨牛排:也叫丁骨牛排,取自牛隻的前腰脊部位,將丁骨牛排中間的丁骨拆開,分別是一片菲力牛排與一片西冷牛排.

板腱:也叫嫩肩或者牡蠣肉。說是嫩肩,其實並不嫩。其實它本來是塊還不錯的材料的,嫩度適中,但是可惜中間長了條筋,處理起來會有點麻煩,如果你煎的熟度不夠,筋不夠熟的話,筋根本咬不動。新手一般不建議入手這個部位。(薄切可煎烤,新手建議烤)

腰臀肉蓋:由於切片出來的形狀有點像西冷,所以有人說這是「小西冷」,其實它是西冷後方表面向臀部過度的地方。和裡脊很類似,這是一塊較少運動的肌肉,口感還不錯。這個部位肉長得很像西冷, 被有些商家拿來當西冷使用!(價格不高 可煎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