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豬怎麼做好吃,香豬的吃法
一、香豬怎麼吃
1.香芹爆炒香豬
(1)生香豬肉300克、香芹150克、干燈籠椒30克、少量木姜子油及相關家常菜調料。
(2)在熱油鍋里將燈籠椒翻炒一下,再將生香豬肉洗凈後切成塊放在鍋里爆炒,炒到六成熟後放入香芹一起爆炒,然後放入所需的調料即可。
2.自切香豬
(1)生香豬肉350克、相關白切做法的調料。
(2)和其它菜的白切做法相同,白切香豬裝盤後配上一盤香辣醬,服務員當著顧客的面將香辣醬淋在白切香豬肉的上面,也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醮著吃。
3.干鍋香豬
(1)生香豬肉750克、干燈籠椒80克、魚香菜30克及干鍋做法的相關調料。
(2)做干鍋菜的做法,在顧客用餐時在干鍋下面點燃酒精燈。
4.香禾糯香豬粉蒸肉
(1)生香豬350克、香禾糯100克及相關調料。
(2)將香禾糯磨成粉,放入鹽巴、味精及相關調料攪勻,將香豬肉洗凈切成片和香禾糯粉一起攪勻,然後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5.烤香豬
香豬怎麼吃
(1)整隻生香豬、相應量的植物油、少量鹽巴、味精、及花椒胡椒等相關調料。
(2)用烤箱及木炭爐燒烤。
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後,臣服後的孟獲用「白片香豬漿肉」款待諸葛亮,諸葛亮後來改變做法,用「烤香豬」回敬孟獲,食後贊嘆不已,因此「孔明香豬」從此就在當地流傳開來。香脆可口,色香味俱全,能在餐桌上唱主角。
二、吃香豬的好處
1.抵抗病菌
紅肉中含有大量的鐵和鋅,它們是建立人體健康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物質。此外,紅肉還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D和維生素A,能夠幫助身體有效對抗病菌。
2.提供優質蛋白
豬肉如果調煮得宜,它亦可成為「長壽之葯」。豬肉經長時間燉煮後,脂肪會減少30%~50%,不飽和脂肪酸增加,而膽固醇含量大大降低。豬肉能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
3.提供血紅素鐵
豬肉可提供血紅素鐵(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可改善陰虛不足、頭暈、貧血等症狀。
㈡ 香豬怎麼做最好吃
一.原料:巴馬香豬,鹽,白糖,白酒,味精,芝麻醬,南乳五香粉,硝酸鈉蔥,米醋及麥芽糖。
二.具體步驟:
1、原料整理:宰殺巴馬香豬放凈血,在肋骨間用刀劃開,較厚的肌肉部位用刀切開;
2、腌制:除米醋和麥芽糖外,將所有輔料混和後,均勻地塗擦在體腔內,放入2至5℃的腌制室內腌制;
3、燙皮、掛糖色:把腌制好的豬坯吊起瀝干水,用熱水燒淋在豬皮上,直到皮膚收縮,在燙皮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米醋,待晾乾水分後,將麥芽糖水刷在皮面上,接著放在通風處晾乾表皮;
4、烤制:豬坯掛入加溫的烤爐內,直到豬皮開始轉色時,將豬坯移出爐外扎針,然後刷上1層油,再掛入爐內烤至皮脆呈棗紅色即可出爐。
㈢ 小香豬怎麼做好吃
香豬屬於豬的一種,體型圓胖,遠看像一個水桶,身著黑色背心,無體臭。看著樣子,小香豬的樣貌實在讓人愛惜,但其肉同屬豬肉,和平時吃的豬肉本質上一樣,只是肉質上更勝一籌,那自然也是在劫難逃,成為人們口中的美食。
干鍋香豬是侗族人民的一道具有獨特風味的菜餚。同普通干鍋菜做法一樣,將製作食材的湯汁收到最少,放上桌子時在器皿下點燃酒精燈,食用時香氣撲鼻,讓人流連忘返。
中華美食博大精深,一頭小小的香豬吃的方法就這么多種多樣,但是我們不能貪圖口舌之快而去捕殺野豬這一同屬豬類的動物。香豬的美味要用心去品嘗,用心去烹飪,留住它本有的香嫩才是烹飪的靈魂所在。
㈣ 小香豬怎麼吃
一、香芹爆炒香豬。又名為「兩香情願」。
原料:生香豬肉300克、香芹150克、干燈籠椒30克、少量木姜子油及相關家常菜調料。
製作方法:在熱油鍋里將燈籠椒翻炒一下,再將生香豬肉洗凈後切成塊放在鍋里爆炒,炒到六成熟後放入香芹一起爆炒,然後放入所需的調料即可。
特點:本菜餚的製作方法是地道的民族烹飪方法,香豬的"香"加上香芹的香,真可謂「兩香芹願」,強強聯手,香上加香,體現出苗侗人民的一道原始自然風味。
二、自切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350克、相關白切做法的調料。
製作方法:和其它菜的白切做法相同,白切香豬裝盤後配上一盤香辣醬,服務員當著顧客的面將香辣醬淋在白切香豬肉的上面,也可以根據顧客的需要醮著吃。
特點:本菜餚肉細膩可口、沁人心脾、回味悠長。
三、干鍋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750克、干燈籠椒80克、魚香菜30克及干鍋做法的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做干鍋菜的做法,在顧客用餐時在干鍋下面點燃酒精燈。
特點:本菜餚是侗族人民的一道原始自然風味,在食用的過程中香氣撲鼻,讓人吃了留連忘返。
四、香禾糯香豬粉蒸肉。
原料:生香豬350克、香禾糯100克及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將香禾糯磨成粉,放入鹽巴、味精及相關調料攪勻,將香豬肉洗凈切成片和香禾糯粉一起攪勻,然後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特點:本菜餚香而不膩,增進食慾,是一個比較考究的一道民族特色菜餚。
五、蒜仔紅燒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350克、大蒜50克、少量白糖及相關紅燒肉做法的調料。
製作方法:紅燒肉的製作方法。
特點:本菜餚溜滑爽口,油而不膩,香甜可口。
六、烤香豬。又名「孔明香豬」。
原料:整隻生香豬、相應量的植物油、少量鹽巴、味精、及花椒胡椒等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用烤箱及木炭爐燒烤。
特點:本菜餚是由侗人家招待遠方貴客的一道菜餚,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後,臣服後的孟獲用「白片香豬漿肉」款待諸葛亮,諸葛亮後來改變做法,用「烤香豬」回敬孟獲,食後贊嘆不已,因此「孔明香豬」從此就在當地流傳開來。本菜餚的最大特點是香脆可口,色香味俱全,能在餐桌上唱主角。
七、香豬臘肉炒蕨粑。
原料:香豬臘肉200克、蕨粑(一定要用正宗的蕨粑,錦屏縣產的才正宗)200克及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將香豬臘肉先在鍋里煮幾分鍾,撈出切成片狀,然後也將蕨粑切成片狀,放入油鍋里翻炒至熟加相關調料即可。
特點:苗侗族人民向來善良勤勞,到冬天快過年時他們都喜歡做很多香豬臘肉,然後到山上挖掘蕨根打出蕨根澱粉製作成純天然的蕨粑。在炒臘肉時都喜歡放點蕨粑一起炒,這道也相當的地道,香氣撲鼻,蕨粑香糯可口。
八、清蒸臘香豬。
原料:小臘香豬380克
製作方法:將小臘香豬清蒸15分鍾後切成片即可上桌。
特點:此菜純正古樸、味道香醇,體現了苗侗人家的淳樸民風的民俗。
九、堡仔香豬。
原料:生香豬390克、泡椒50克、香菇100克及製作堡仔的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堡仔菜餚的製作方法即可。
除了上述的推薦的菜餚外,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及製作特點用香豬做出更有創造性的特色菜。
㈤ 求所有香豬的烹飪方法
香豬是一個具有悠久的飼養歷史和穩定的遺傳基因、且品質優良而珍貴稀有的地方小型豬品種。香豬性野早熟,外貌清秀,體型矮、小、短、圓;飼養粗放,適應性和抗病能力強;成年最大個體45KG左右,種母豬一般利用年限為八年,最長可達十四年。
中國香豬分類
黔東南香豬 宜北香豬 蘿卜豬(原產於貴州) 藏香豬(琵琶豬、蕨麻豬) 七里香豬(原產於廣西,稱為巴馬香豬、芭蕉豬)
1>烤巴馬香豬
1 原料與輔料
原料均為巴馬香豬,體重約6-10千克。
配方1:食鹽60~70克,白糖120~150克,白酒20~50克,味精10克,芝麻醬50~100克,南乳50~60克,五香粉8~15克,硝酸鈉5克,蔥、米醋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2:食鹽45~55克,白糖200~250克,白酒15克,味精6~10克,芝麻醬100~150克,豆腐乳4小塊,姜絲、蔥、香油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3食鹽40~50克,白酒60~10克,白糖200~300克,醬油15~50克,味精5克,豆腐乳5~7小塊,五香粉6克,蒜泥30克,姜絲、蔥及麥芽糖各適量。
2.加工流程
原料的屠宰與整理:宰殺放凈血,用65℃左右的熱水浸燙,注意翻動,取出迅速刮凈毛,注意颳去粗皮上的黑皮,用清水沖洗干凈。
從腹中線用刀剖開胸腹腔和頸肉,取出全部內臟器官及板油,剔出體內所有的骨頭,不要破壞皮膚。也可將頭骨和脊骨劈開,取出脊髓和豬腦,剔出第2~3條胸肋骨和肩胛骨。在肋骨間用刀劃開,較厚的肌肉部位用刀切花,便於佐料滲透入味。
腌制:除米醋和麥芽糖外,將所有輔料混和後,均勻地塗擦在體腔內,放入2~5℃的腌制室內腌制。時間為夏天5~8小時,冬天可延長到12~24小時。
燙皮、掛糖色:腌制好的豬坯,用特製的長鐵叉從後腿穿過前腿到嘴角,把其吊起瀝干水。然後用90℃熱水燒淋在豬皮上,直到皮膚收縮,達到定型的作用。在燙皮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米醋,可使烤香豬的皮更脆。
待晾乾水分後,將麥芽糖水(1份麥芽糖加6份水)刷在皮面上,只能刷1次,而且要均勻,否則烤香豬的皮色深淺不一。最後放在通風處晾乾表皮。
烤制:採用掛爐烤制。熱源有電或炭2種。傳統加工用炭爐,工廠生產一般用電烤爐。
將燙皮並已塗麥芽糖晾乾後的豬坯掛入加溫的烤爐內,烤爐要有穩定的爐溫,並掌握好火候,烤制時正常的爐溫需控制在160~200℃之間。烤制40分鍾左右,豬皮開始轉色時,將豬坯移出爐外扎針,用竹針或鋼針從皮刺入,均勻地刺遍豬身,可防止皮與肉分離。然後刷上1層油(最好用生茶油),作用是把香豬的皮層炸脆。再掛入爐內烤制40~60分鍾,至皮脆呈棗紅色時即可出爐。烤制期間經常調換香豬的位置,使其烤制均勻。
產品出爐後,掛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放置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10小時),否則皮硬而不脆,應及時包裝或出售。
2>
香芹爆炒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300克、香芹150克、干燈籠椒30克、少量茶油及相關家常菜調料。
製作方法:在熱油鍋里將燈籠椒翻炒一下,再將生香豬肉洗凈後切成塊放在鍋里爆炒,炒到六成熟後放入香芹一起爆炒,然後放入所需的調料即可。
特點:本菜餚的製作方法是地道的民族烹飪方法,香豬的"香"加上香芹的香,真可謂「兩香芹願」,強強聯手,香上加香,體現出瑤族人民的一道原始自然風味。
3>
白切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350克、相關白切做法的調料。
製作方法:和其它菜的白切做法相同,白切香豬裝盤後配上一盤香辣醬,要吃時將香辣醬淋在白切香豬肉的上面,也可以根據各人的需要醮著吃。
特點:本菜餚肉細膩可口、沁人心脾、回味悠長。
三、干鍋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750克、干燈籠椒80克、魚香菜30克及干鍋做法的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做干鍋菜的做法,在家人用餐時放上電磁爐通上電源。
特點:本菜餚是瑤族人民的一道原始自然風味,在食用的過程中香氣撲鼻,讓人吃了留連忘返。
4>
香禾糯香豬粉蒸肉。
原料:生香豬350克、香禾糯100克及相關調料。
製作方法:將香禾糯磨成粉,放入鹽巴、味精及相關調料攪勻,將香豬肉洗凈切成片和香禾糯粉一起攪勻,然後放入蒸籠蒸熟即可。
特點:本菜餚香而不膩,增進食慾,是比較考究的一道民族特色菜餚。
5
蒜仔紅燒香豬。
原料:生香豬肉350克、大蒜50克、少量白糖及相關紅燒肉做法的調料。
製作方法:紅燒肉的製作方法。
特點:本菜餚溜滑爽口,油而不膩,香甜可口。
配方2:食鹽45~55克,白糖200~250克,白酒15克,味精6~10克,芝麻醬100~150克,豆腐乳4小塊,姜絲、蔥、香油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3食鹽40~50克,白酒60~10克,白糖200~300克,醬油15~50克,味精5克,豆腐乳5~7小塊,五香粉6克,蒜泥30克,姜絲、蔥及麥芽糖各適量。
㈥ 香豬肉怎樣做好吃
香豬肉是豬肉的一種類型,這種豬肉的肉質味道上面就會變得更加好一些,最典型的做法就是烤香豬,這道美食很多人們都十分愛吃的,肉質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還有一些人們會使用香豬肉來爆炒,加入一些辣椒爆炒豬肉也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這種做法雖然說很常見,但味道上面很獨特。
香豬肉怎樣做好吃
做法
香豬肉的吃法蒸、煮、炒、烹均可,上桌的香豬肉肥廋相宜、清香撲鼻,人口香酥綿長難忘。
首次做香豬肉最簡單的辦法是把香豬去皮切成巴掌大小薄片,整齊碼放在盤中,上面放幾顆香菜,灑少許水,無需加入食鹽等任何調味品,放入鍋中蒸20分鍾左右,開蓋滿屋飄香,即可享受這傳說中的美味了。
做法步驟
1. 豬五花肉洗凈,切成8cm見方的大塊,加水沒過煮熟,建議用壓力鍋加工
2. 乘豬肉未涼時用鹽和雞粉的混合物塗抹各面
3. 抹鹽和雞粉後的豬肉擱置一個晚上
香豬肉怎樣做好吃
4. 酒槽加黃酒稀釋,充分捏碎酒槽塊成厚糊狀
5. 豬肉放入一容器,以恰好鋪滿容器底部為佳
6. 在豬肉上覆蓋紗布3層以上
7. 將稀釋後的酒糟置於紗布之上,並用紗布包起
8. 在紗布上擱置重物,如大鐵塊。重物通常應包起密閉,以防污染食物
9. 連同豬肉、酒糟密封(重物可在密封之內或密封之外均可)
10. 在較低溫度下擱置7-10天
取出豬肉切片,即可食用
(用來蘸煎好的五花肉,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醬料來蘸食)
辣椒面、孜然、芝麻、生抽、調料油(我們東北吃的是豆油,生吃有股豆腥味,所以我一般都是將豆油放到鍋里放入八角、花椒、桂皮和蔥段姜塊小火燒開後關火,涼後過濾就成了調料油,無論是用來炒菜、烙餅還是拌冷盤都非常的好吃)
1、將五花肉去皮(皮煎後咬不動),然後平鋪;
2、從肉的一端向裡面卷過來,成為一個肉卷,一定要卷的緊一些,新鮮的肉比較軟不太好卷,可以先將五花肉平鋪在冰箱里微微凍一下拿出來就好卷了,而且會卷的更緊一些;
3、將卷好的五花肉用保鮮薄包緊後放入冰箱冷凍,凍實;可以多做幾卷,吃的時候很方便;
4、吃之前拿出來不用化凍,直接切好了上鍋煎就可以了,這樣卷好的五花肉切出來非常的漂亮;
5、切肉前可以先做個調料汁用來蘸煎好的肉吃:將孜然和辣椒粉放入碗中;
6、將熱熱的調料油倒入炸出香味,立刻將提前用擀麵杖壓碎的芝麻放進去,再放入2勺生抽,就成了蘸五花肉的調料汁;也可以不用這個,而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各種醬料、辣醬等;
7、將切好的五花肉放入平底鍋中,不用放油,中小火將五花肉離得油煎出來;
8、五花肉煎的焦一些更好吃,煎出來的油可以用來炒菜非常的香;吃的時候如果先五花肉的片大,可以將煎好的五花肉用剪刀剪成小塊,將五花肉蘸上醬料用生菜包裹著吃,裡面還可以放點大蒜、小蔥、青辣椒什麼的,也可以再放點米飯,總之非常好吃
㈦ 香豬肉怎麼燉來好吃
香豬肉做法
香豬肉外酥里嫩,香氣醇厚,絲毫不油膩,下面來看看香豬肉的做法。
1、鍋入寬油燒至五成熱,倒入提前鹵好的香豬肉塊600克,小火推炸10秒左右,繼續下入菜花塊150克稍炸至斷生,撈出瀝油備用。
2、鍋入菜籽油、色拉油各100克燒至五成熱,下蒜瓣15克炸香,倒入青小米椒段200克、干紅辣椒段50克、干青紅花椒20克翻炒至辣香味逸出。
3、放炸好的香豬肉和菜花塊,加泡薑末12克,顛鍋翻炒均勻,調入雞精、味精各15克、刀口辣椒面10克、孜然粉5克、蔥白5段翻炒兩下,起鍋裝入砂鍋里即可走菜。
製作關鍵:
1、豬肉要先加紅醋和麥芽糖煮一下,有脆皮、提色的作用,但是濃度無需過高,否則顏色會發黑。
2、炸豬肉和菜花時一定要用小火,否則容易炸糊。
小香豬是野豬的一個品種,它原本多產於貴州、廣西等地,它們食五穀雜糧長大,生長周期比較慢,且因不停地奔跑,瘦肉較多,皮較厚,很香。
㈧ 香豬的吃法
1 原料與輔料
原料均為香豬,體重約6-10千克。
配方1:食鹽60~70克,白糖120~150克,白酒20~50克,味精10克,芝麻醬50~100克,南乳50~60克,五香粉8~15克,硝酸鈉5克,蔥、米醋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2:食鹽45~55克,白糖200~250克,白酒15克,味精6~10克,芝麻醬100~150克,豆腐乳4小塊,姜絲、蔥、香油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3食鹽40~50克,白酒60~10克,白糖200~300克,醬油15~50克,味精5克,豆腐乳5~7小塊,五香粉6克,蒜泥30克,姜絲、蔥及麥芽糖各適量。
2 加工設備
做法
2 加工設備
秤、案板、大鍋、特製烤鉤及烤爐等。
3 加工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原料的屠宰與整理→腌制→燙皮、掛糖色→烤制→成品。
原料的屠宰與整理:宰殺放凈血,用65℃左右的熱水浸燙,注意翻動,取出迅速刮凈毛,注意颳去粗皮上的黑皮,用清水沖洗干凈。
從腹中線用刀剖開胸腹腔和頸肉,取出全部內臟器官及板油,剔出體內所有的骨頭,不要破壞皮膚。也可將頭骨和脊骨劈開,取出脊髓和豬腦,剔出第2~3條胸肋骨和肩胛骨。在肋骨間用刀劃開,較厚的肌肉部位用刀切花,便於佐料滲透入味。
腌制:除米醋和麥芽糖外,將所有輔料混和後,均勻地塗擦在體腔內,放入2~5℃的腌制室內腌制。時間為夏天5~8小時,冬天可延長到12~24小時。
燙皮、掛糖色:腌制好的豬坯,用特製的長鐵叉從後腿穿過前腿到嘴角,把其吊起瀝干水。然後用90℃熱水燒淋在豬皮上,直到皮膚收縮,達到定型的作用。在燙皮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米醋,可使烤香豬的皮更脆。
待晾乾水分後,將麥芽糖水(1份麥芽糖加6份水)刷在皮面上,只能刷1次,而且要均勻,否則烤香豬的皮色深淺不一。最後放在通風處晾乾表
烤制:採用掛爐烤制。熱源有電或炭2種。傳統加工用炭爐,工廠生產一般用電烤爐。
將燙皮並已塗麥芽糖晾乾後的豬坯掛入加溫的烤爐內,烤爐要有穩定的爐溫,並掌握好火候,烤制時正常的爐溫需控制在160~200℃之間。烤制40分鍾左右,豬皮開始轉色時,將豬坯移出爐外扎針,用竹針或鋼針從皮刺入,均勻地刺遍豬身,可防止皮與肉分離。然後刷上1層油(最好用生茶油),作用是把香豬的皮層炸脆。再掛入爐內烤制40~60分鍾,至皮脆呈棗紅色時即可出爐。
㈨ 廣西香豬怎麼吃
直接吃。微波爐稍微加熱一下下就可以了。炒的話香豬的皮就可能不脆了。。
㈩ 香豬怎麼做來好吃
1 原料與輔料
原料均為巴馬香豬,體重約6-10千克。
配方1:食鹽60~70克,白糖120~150克,白酒20~50克,味精10克,芝麻醬50~100克,南乳50~60克,五香粉8~15克,硝酸鈉5克,蔥、米醋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2:食鹽45~55克,白糖200~250克,白酒15克,味精6~10克,芝麻醬100~150克,豆腐乳4小塊,姜絲、蔥、香油及麥芽糖各適量。
配方3食鹽40~50克,白酒60~10克,白糖200~300克,醬油15~50克,味精5克,豆腐乳5~7小塊,五香粉6克,蒜泥30克,姜絲、蔥及麥芽糖各適量。
2 加工設備
秤、案板、大鍋、特製烤鉤及烤爐等。
3 加工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原料的屠宰與整理→腌制→燙皮、掛糖色→烤制→成品。
原料的屠宰與整理:宰殺放凈血,用65℃左右的熱水浸燙,注意翻動,取出迅速刮凈毛,注意颳去粗皮上的黑皮,用清水沖洗干凈。
從腹中線用刀剖開胸腹腔和頸肉,取出全部內臟器官及板油,剔出體內所有的骨頭,不要破壞皮膚。也可將頭骨和脊骨劈開,取出脊髓和豬腦,剔出第2~3條胸肋骨和肩胛骨。在肋骨間用刀劃開,較厚的肌肉部位用刀切花,便於佐料滲透入味。
腌制:除米醋和麥芽糖外,將所有輔料混和後,均勻地塗擦在體腔內,放入2~5℃的腌制室內腌制。時間為夏天5~8小時,冬天可延長到12~24小時。
燙皮、掛糖色:腌制好的豬坯,用特製的長鐵叉從後腿穿過前腿到嘴角,把其吊起瀝干水。然後用90℃熱水燒淋在豬皮上,直到皮膚收縮,達到定型的作用。在燙皮的水中加入適量的米醋,可使烤香豬的皮更脆。
待晾乾水分後,將麥芽糖水(1份麥芽糖加6份水)刷在皮面上,只能刷1次,而且要均勻,否則烤香豬的皮色深淺不一。最後放在通風處晾乾表皮。
烤制:採用掛爐烤制。熱源有電或炭2種。傳統加工用炭爐,工廠生產一般用電烤爐。
將燙皮並已塗麥芽糖晾乾後的豬坯掛入加溫的烤爐內,烤爐要有穩定的爐溫,並掌握好火候,烤制時正常的爐溫需控制在160~200℃之間。烤制40分鍾左右,豬皮開始轉色時,將豬坯移出爐外扎針,用竹針或鋼針從皮刺入,均勻地刺遍豬身,可防止皮與肉分離。然後刷上1層油(最好用生茶油),作用是把香豬的皮層炸脆。再掛入爐內烤制40~60分鍾,至皮脆呈棗紅色時即可出爐。烤制期間經常調換香豬的位置,使其烤制均勻。
4 原料與成品質量的評定
原料的體重選擇及其產品(烤香豬)的感官評定結果:體重在6~10千克范圍內的巴馬香豬製作的烤香豬質量最佳。6千克體重以下的香豬,水分含量高,肉不夠結實,產品質量不佳,產品率低;另外,體重太小的香豬其屠宰率也較低,成本高,因此不宜選擇為烤香豬的原料。12千克體重以上的香豬,皮下脂肪一般均在3厘米以上,烤制時脂肪流失多,產品率低,同時產品的油膩感強,風味欠佳,所以也不宜作為烤香豬的原料。
成品的質量指標:①感官指標:見表1;②理化指標:食鹽含量(以氯化鈉計)少於4%;水分含量少於35%;食品添加劑按GB2760規定。
5 小結
製作烤香豬的原料以體重在6-10千克范圍內的巴馬香豬為最好。其色、香及味均佳。
在2~5℃的低溫環境下腌制,比傳統加工時在常溫下腌制的效果更好,其腌制時間長,更入味,而且原料肉不易變質,產品的保存時間可大大延長。
產品出爐後,掛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放置的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10小時),否則皮硬而不脆,應及時包裝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