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陝西連鍋面條最好吃的做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陝西連鍋面條最好吃的做法

發布時間: 2022-04-18 07:08:34

⑴ 連鍋面的做法,連鍋面怎麼做好吃,連鍋面的家常

用料
乾麵條 適量
口蘑 適量
豬瘦肉 適量
生菜 適量
雞蛋 適量
食用油 適量
鹽 適量
姜 適量
蒜(可選) 適量
家常連鍋面的做法
口蘑洗凈切片,生菜洗凈。蛋液是下午做蛋糕剩下的,豬肉餡是中午順手剁好的。
熱鍋熱油,倒入蛋液,略凝固翻炒幾下,撥到一邊,倒入口蘑,翻炒至出水,加入水和姜絲,大火燒開。
燒水的同時,給豬肉餡調味。放點姜粒、鹽、醬油、水、澱粉攪打均勻,呈泥狀,備用。
水開後放入乾麵條、鹽。
水再次燒開後關小火,用調羹把豬肉餡一勺一勺的放進鍋里,然後開大火,放入生菜,煮至面條熟即可關火起鍋。如果面條不耐煮,就先放肉再放面。

⑵ 陝西燴面片的家常做法

陝西燴面片的家常做法
材料
羊肉,豬腿骨,雞架子,麵粉,食用鹼,鹽,海帶,羊肉,鹽,雞精,香菜,辣椒油

做法
1.燉湯:羊肉、豬腿骨、雞架子用清水浸泡20分鍾,放入冷水鍋中加熱至沸,撈出,將浸泡羊肉、腿骨和雞架子的血水倒入鍋中,再加熱至沸,將浮沫去凈,繼續將羊肉、腿骨、雞架子放入用小火燉2小時。

2.和面 傳統的面是用麵粉加食用鹼、精鹽、水和成的。黃河今天是從超市買的燴面坯

3.煮麵 將燉好的湯放鍋中,湯沸,把拉好的面下入,加海帶、羊肉(還可以加一些粉條、黃花菜、千張絲)、鹽、雞精,煮5分鍾

4.最後撒香菜、淋辣椒油。ok
面條的經典健康吃法

面條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東漢的「煮餅」、魏晉的「湯餅」都是面條最初的叫法。面條既屬經濟飽肚的主食,還是登大雅之堂的上佳美食。據史錄,很多達官貴人均喜吃面,並以麵食招待貴賓。面條如此受歡迎,到底是什麼原因?為此,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營養部主任營養師孫孟里和北京食品協會高級工程師劉方成。
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變成400克。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占 50%的食品。面條就是這種有益的原料,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營養搭配合理的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而早上一般應該吃些蛋白含量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則不利於消化吸收。中午吃面才符合中國俗語說的「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的原則。
每150克煮熟的面條含有1克脂肪、7克蛋白質、40克碳水化合物,熱量是180千卡,相對於一些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來說,它不是脂肪性食物,但它特別能給人飽腹感。因為許多研究表明,緩慢發揮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飽腹感, 所以,每天攝入適當量的面條並不會有發胖的風險。
由於小麥粉的不一樣,製作出來的面條的口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吃起來比較筋道的面含有的蛋白質會更多,更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當然,製作工藝也會導致面條口感的差異。比如,北方的面為了使面更筋道,會加一些鹽來「醒面」,劉方成表示,加些鹽來促進面的筋道,並不會破壞面的營養,所以不必擔心。
面的吃法豐富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但孫孟里建議,不應為了貪圖涼爽和刺激吃過涼或過熱的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大部分時間,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
傳統飲食中有「原湯化原食」的說法。人們在吃完面、水餃或元宵後,都要喝點原湯。從營養學的觀點來看是有一定道理的。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中醫李佩文說,煮澱粉類食物時,其表面的澱粉會散落到湯中,當加熱到100攝氏度時,澱粉顆粒會分解成糊精,能幫助消化食物。而且面湯中含有消化酶,在煮的過程中不會被破壞,也可幫助消化食物。所以喝原湯可以幫助減少積食。
中國中醫研究院楊力教授和北京中醫葯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均表示,吃面不能受習慣影響,在北京就吃炸醬面,在四川就吃擔擔面,而是要根據季節、體質的不同來吃面,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保證健康。以下介紹的幾種風味面,都有其適合的人群和時節,可以指導人們更加合理更為健康地吃面。

酒後來一碗
陽春面原指一種不加任何澆頭的湯面,稱「清湯光面」,是舊時上海最大眾化的面點之一。後因商賈人等忌諱「清」、「光」等不吉利字眼,有好事者取古樂曲名《陽春白雪》的「陽春」二字,改稱為「陽春面」。上海當時小有名氣的館子如「老半齋」、「四如春」等都是吃陽春面的佳處。陽春面製法簡單,在湯碗里盛上滾燙的面條,綴上碧綠的點點蔥花即可。但陽春面的「面」,大有講究。有的用龍須面,有的用細面,有的用小闊面,最普遍的是呈方形的中粗面,名稱都叫陽春面。不過現在的陽春面多以蛋面為主,面質爽口彈牙。
陽春面雖沒澆頭,在面湯製作上卻很講究。有的用純雞汁,有的用鱔骨或小鯽魚經油炸後加蔥姜等各種調味熬製成鮮湯,有的用肉骨湯,有的僅用精鹽、味精、蔥末、熟豬油以沸水沖制。陽春面的面湯是幾種風味面中最營養最值得一喝的。
而且,劉方成建議,平時應酬較多的人,喝酒後最宜吃碗陽春面。酒後吃碗陽春面,不僅有解酒的作用,還能起到養胃補身的功效。而且由於陽春面口味清淡,老年人和兒童都適合吃。
西
冬天吃
在麵食中筆者對蘭州拉麵情有獨鍾。具有「筋、韌、滑、嫩」的特點,面條補氣虛、厚腸胃、強氣力;牛肉甘溫、安中益氣、養脾胃,另外香草、蒜苗、蔥花也都含有各種維生素,加之迅速煮熟能完好地保留麵筋蛋白,加入辣油又可提高胡蘿卜素的營養價值。清代詩人張澍曾這樣贊美「牛肉麵」:「日出念真經,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嘆息,只盼牛肉麵」。
牛肉拉麵的優劣取決於清湯。蘭州人吃牛肉麵,先喝一口湯,便知是不是地道。
蘭州清湯牛肉麵有「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五大特點。即牛肉湯色清氣香;蘿卜片潔白;辣椒油鮮紅;香菜、蒜苗翠綠;面條則柔滑透黃。蘭州牛肉拉麵的辣椒也是很有講究的。要保持湯清,就不能直接放入辣椒面,否則辣椒面會將湯染紅,就不成清湯了。辣椒必須佐以芝麻和幾種香料先用溫油炸到一定火候,炸成紅油,澆入湯中。
蘭州拉麵的做法有其地域性的原因,牛肉補氣,有驅風寒之功能,又佐以生蔥、生蒜、香菜等調味,味重油多,所以有滋陰補腎、強身壯體之功效,比較適合體弱、氣喘的人食用,能起到抗疲勞的作用。楊力提示,冬天是吃蘭州拉麵最好的季節。

配紫菜湯
熱乾麵是武漢人的首選小吃。對武漢人來說,它不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未食而鄉情濃濃,食之則香氣噴噴。熱乾麵的來歷其實簡單:一個為賣湯面為生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餿變質,便把面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其上。第二天,他將這些面條燙幾下,放在碗里,加上蔥花等佐料後,結果味道十分鮮美。就是這個無意之作,被廣大武漢人所喜歡,幾乎有攤點的地方就有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開,吃時再放在沸水裡燙熱,再加入芝麻醬和香油調和的醬料。張湖德建議,熱乾麵由於過油,熱性較大,所以易上火的人應該少吃。比較適合體力消耗較大的人吃。吃的時候最好搭配蔬菜湯,最好是紫菜蛋花湯或者海帶蛋花湯,紫菜和海帶都是補鈣的佳品,可以平衡吃熱乾麵造成的營養失衡。

營養最全面
炸醬面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食物,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楊力教授認為,炸醬面是幾種風味面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
傳統的北京炸醬面通常用黃醬為主料,用肥瘦肉丁作為配料。黃醬蛋白質含量較高,B維生素含量相當豐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煮麵條時的維生素損失。它的主要缺點是鹹度往往過高。炸醬的內容,其實也可以更加豐富。少用黃醬,多配合一些甜面醬和純大豆製作的大醬,味道就會更加鮮美,而且不那麼咸。如果能夠加入一點沙茶醬,會增加海鮮風味。從中醫上講,炸醬的豬肉丁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所以炸醬面特別適合秋冬季作為潤燥的食物來食用,但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菜碼是保證炸醬面營養品質的關鍵所在。候選的材料包括青豆、黃瓜絲、蘿卜絲、胡蘿卜絲、豆腐絲等。只要加入足夠多的菜碼和面條相配,就等於吃到了不少新鮮蔬菜,輕松實現食物的多樣化,維生素C和鉀都可得到充分供應。加入豆腐絲尤其重要,因為它可以補充醬和面條里都比較缺乏的鈣元素。如果,炸醬面的菜碼較少,吃時可以搭配小冷盤,增加維生素、胡蘿卜素以及纖維的攝入量。

適合年輕人
刀削麵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條,堪稱天下一絕,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入口外滑內筋,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的歡迎。
山西高手們削出的面條,每條長21厘米左右,厚0.2―0.4厘米。每分鍾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00克麵粉揉成的濕面團,有順口溜贊:「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綠豆芽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劉方成解釋,刀削麵由於製作工藝的差別,面較硬且不易消化。所以青年人可以多嘗試,而老年人就不該多吃了。而且吃的時候,可以不採取傳統的醬料,加一些雞絲、肉絲,還有青椒絲和胡蘿卜絲,會均衡營養。秋冬季也可放些黃瓜絲和蘿卜絲,黃瓜有敗火功效,而蘿卜可止咳平喘,緩解秋燥。

⑶ 陝西油潑扯麵怎麼做最好吃為什麼呢

引言:陝西人對於麵食是特別的鍾愛,無論是在早上中午或者是夜晚吃一碗熱騰騰的面條,瞬間就能溫暖自己的胃。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款陝西油潑面油潑扯麵的好吃做法吧。油潑扯麵的靈魂是在最後澆上的那碗辣椒醬。

一碗好吃的油潑面既可以溫暖你的胃,還可以溫暖你的心,快快做起來吧。

⑷ 燴面怎麼做最好吃

河南燴面的做法 燴面配料: 麵粉,牛肉(或羊肉),鹽,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菠菜,鹽,味精,辣椒。 燴面做法: 1.和面,面稍微軟一點,最關鍵的一點,面里要放鹽,每半個小時活一次,一共活個3、4次就行了,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所以晚上准備吃,上午一定要和面,不然面沒勁兒; 2.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待肉燉差不多爛以後將肉撈出,把骨頭、肥肉剔掉,繼續放回鍋里燉; 3.准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有人喜歡吃青菜可以准備點菠菜; 4.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 5.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下鍋中煮熟,快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6.准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一定要自己炸得有很多辣椒油的才好吃),再把煮熟的面盛入,然後澆上燉肉的湯,一碗香噴噴的河南燴面就完成了。 羊肉燴面的做法 燴面配料: 普通白面600g(如果用高筋麵粉更好),羊骨頭(或羊排骨),面鹼10g,鹽15g,木耳,粉絲,黃花菜,海帶。 燴面做法: 1.將麵粉600g和10g面鹼(就是用拇指食指夾兩小搓那麼多,要是沒有也可不放)、15g鹽,用溫水和,揉成面團,醒半個小時; 2.把醒好的面擀成長條,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拉成窄片,然後抹上油,放置一旁備用; 3.羊骨頭或者羊排骨熬成肉湯,木耳發好,粉絲、黃花菜、海帶都泡好(這些東西有什麼放什麼,隨便了); 4.燒一鍋水,先把面片拉長,再撕成兩半,然後放入,切記,不可拉得太細,燴面的口感就在粗粗厚厚的面上,厚度大概有百合那樣粗細,面下鍋後煮到八成熟撈起; 5.再取一個鍋,放幾勺肉湯,加入粉絲、木耳、黃花菜、海帶等這些煮熟,再把面放進去,煮到完全熟,盛出來隨自己的喜好可放些蔥花、香菜,羊肉燴面即成,最好是配上糖蒜和過了油的辣椒吃。 什錦燴面的做法 燴面配料: 麵粉,鹼,豬腿肉,火腿,豬肚,雞肉,鮮筍,香菇,黃花,木耳,雞蛋,蔥花,胡椒粉,甜面醬,澱粉,鹽,味精,熟豬油。 燴面做法: 1.在麵粉內加入鹼和清水,反復揉勻,擀成麵皮,越薄越好,再切成菱形片,撒上澱粉待用; 2.將豬腿肉、火腿、豬肚、雞肉、鮮筍、香菇都切成菱形薄片,黃花切成段,木耳撕成片,雞蛋打散後加鹽攪勻後待用; 3.炒鍋置旺火上,加適量清水燒沸,下面片煮至斷生撈起; 4.鍋內放入熟豬油,甜面醬炒,然後下肉片,隨即加火腿、豬肚、鮮筍、黃花、香菇、雞湯、雞肉燒開後,再加鹽、醬油、木耳、薑末; 5.第二次開時下入面片,燴煮入味後淋入蛋漿攪勻,起鍋放入味精、胡椒粉、蔥花,什錦燴面即成。[吃地帶] 本面特點: 味極鮮美,營養豐富。 蝦仁燴面的做法 燴面配料: 龍須面(干)250克,蝦仁150克,筍肉100克,蛋清半隻,青豆15克,蔥5克,姜3克,雞湯750克,生粉3克,黃酒、精鹽、熟豬油、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燴面做法: 1.蝦仁加精鹽、少許水浸片刻,輕拌幾下,用清水沖凈,取干布吸去水分,加上打勻的蛋清、少許精鹽、生粉拌和,至蛋粉糊緊裹蝦仁,筍肉切丁; 2.水1000克燒沸,撒入龍須面,一面煮,一面挑散,見泛玉白色,迅速撈起,用冷水沖涼,盤放於籮內; 3.鍋內加熟豬油50克燒至四成熱,入姜絲爆片刻,倒入蝦仁,隨即用筷子撥散,見泛白立即盛起瀝油,余油中倒入筍丁煸透,入青豆炒至色翠綠,盛起; 4.鍋內加進雞湯,待沸以精鹽、熟豬油、味精調味,散入煮麵條,烹上黃酒,加蓋燜煮10分鍾,加入筍丁、蝦仁、青豆略燜,淋上熟豬油,撒些蔥末,連鍋上桌,蝦仁燴面即成。 本面特點: 面條軟和,清鮮而入味。因連鍋上桌又名鍋面。

⑸ 漿水面是陝甘一帶的特色美食,哪樣做是最好吃的

漿水面是流行於陝甘寧地區的和有特色的地方性飲食。記得小時候六月天,在艷陽高照的麥田地里,喝一口甘甜的漿水,吃一碗清爽滑柔的漿水面,那可是多麼愜意的享受。可現在,很少碰到那樣好吃的漿水面了,哪裡的最好?怎麼做出來的?



另一種吃法是吃乾麵,褲帶面等蘸水面的吃法,漿水汁也有兩種選擇,一熗熟的,二,生漿水加上熟油,調料和配菜,直接撈麵食用。熗漿水四季皆宜,而生漿水特別適用於炎熱的夏季。

⑹ 連鍋面的做法,連鍋面怎麼做好吃,連鍋面的家常做法

1、在鍋里添開水,大約一湯碗吧
2、水開了下蔥段、放鹽,開一會兒下肉片,將肉涮出油
3、依次下木耳、胡蘿卜、菠菜(或者家裡還剩下什麼青菜的話都可以放里)
4、期間根據個人口味放鹽,(在下面條之前放鹽可以防止面條粘鍋)
5、開鍋之後下面條
6、出鍋前放少許雞精

⑺ 連鍋面片的做法步驟圖,連鍋面片怎麼做好吃

用料

白蘿卜 半個

土豆 一個

西紅柿 一個

香菜和蔥花 一點

山蘑菇 一把

連鍋面片的做法

  • 白蘿卜土豆切丁,番茄剁碎。

  • 蔥花熗鍋,下土豆白蘿卜翻炒後,加入番茄翻炒,如喜食辣味,可在這步加入辣椒一同翻炒,放些鹽,炒制西紅柿汁出來後,加入肉湯。

  • 如果沒有羊肉湯,直接加水也可。大火煮開,放入蘑菇,燉至土豆沙面,下入面片,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加香菜出鍋!

  • 小貼士

    如沒有肉湯,加入茄丁,純素的湯頭也很美味。

⑻ 陝西的美味麵食中,哪六款最讓人慾罷不能

我國的面點美食可以說是歷史悠久,各個地區有著各種各樣的風味,品種也是有很多。不過,我自己很喜歡陝西地區的麵食。接下來,我們為大家簡單說一說六款讓人慾罷不能的陝西美味麵食,越吃越香,孩子們都搶著吃。

(1)岐山臊子面



食材:中筋麵粉,牛腩,茄子,小白菜,酸菜,紅燒湯頭 ,蔥花

做法:1、將水與鹽加入中筋麵粉中混合拌勻,揉至光滑的稍硬面團即可。

2、煮一鍋滾水,將面團削入滾水中煮熟,即成刀削麵,裝碗備用。

3、將牛腩與茄子切斜厚片,一同加入紅燒湯頭燉煮約50分鍾至入味。

4、將作法3的湯與料加入刀削麵碗中,並加入汆燙過的小白菜、酸菜,撒上蔥花即可。

⑼ 連鍋面怎麼做

簡介

連鍋面是一種燴面、加入各種新鮮蔬菜,再配上濃濃的醬料,最後淋兩個雞蛋入鍋!這道面是陝西關中地區最愛的麵食,做法簡單,味道鮮美。

用料 :麵粉 適量

雞蛋 2個

長豆角或者四季豆 若干

火鍋底料 1勺

蔥 半截

酸 若干

生抽 2勺

鹽,花椒面 適量

連鍋面的做法 :

1、將茄子,豆角還有西紅柿切好;

2、西紅柿要切丁;

3、准備適量的小麥粉;

4、用冷水和面,注意麵團不要太軟,也不要太硬;

5、用擀麵杖將面團擀成片狀;

6、成圓狀之後將面切成豎條,再切成斜條,斜向再切一次;

7、往鍋里放入食用油適量,待油開後先放入西紅柿,再將剩餘蔬菜一起放入爆炒;

8、五分鍾後加入適量水,直至沒過蔬菜,等待煮沸。

9、待水煮沸後慢慢加入面條,用湯勺不停的攪拌,再加入適量的火鍋底料,往鍋里淋入兩個雞蛋,大火煮五分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