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碎米攤餅怎麼做
首先,碎米攤餅是什麼鬼?
這是一種快被人遺忘的高橋傳統美食。要不是王洪富老師的文章《》,許多年輕人都沒聽說過!不管你聽沒聽說過,你只要曉得,真正好吃的碎米攤餅——打你嘴巴子都不放手!
於是,幾個吃貨開始嘗試製作碎米攤餅!
最終味道已經不錯了,但是總覺得還是差那麼一點點!吃貨們一個個都表情凝重,表示還要在研究研究!
食材明細
豆腐
500克
碎米芽菜
2湯匙
蔥
1棵
鹽
適量
料酒
適量
雞精
適量
微辣
口味
燒
工藝
廿分鍾
耗時
普通
難度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1 1准備材料~~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2 2豆腐切塊,我切的很小塊,為了更能入味~~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3 3熱鍋下冷油,倒入豆腐煎~~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4 4一面煎好翻另一面,其實我是用鏟子翻的,差不多四面都煎了,哈哈!!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5 5中間放適量鹽,和豆腐一起煎,會讓豆腐早入味~~瓶裝的碎米芽菜本來就是拌面拌飯吃的,已經是咸辣的,所以鹽要酌情~~不然過咸就不好吃了~~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6 6倒入芽菜~~小心翻炒,以免豆腐破碎~~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7 7倒入料酒~~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8 8加少量清水~~與豆腐齊平~~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9 9燉五分鍾,撒蔥花,加少許雞精,出鍋~~
碎米芽菜燒豆腐的做法步驟:10 10上桌了~~
③ 碎米肉豇豆的做法,碎米肉豇豆怎麼做好吃,碎米
碎米肉豇豆的做法
1.豇豆角洗凈,切成小丁。豬裡脊肉洗凈切成肉餡,加入料酒和少許鹽腌制一會。
2.起鍋熱油,把肉放入炒散炒香,加入豇豆一起煸炒二分鍾
3.轉小火加熱五分鍾,翻炒幾下,再小火熱五分鍾。轉中火翻炒五分鍾,加鹽出鍋。
④ 碎米肉怎麼炒好吃竅門
將泡豇豆(酸豆角)和蒜苔切成細粒,大蒜和生薑切成末,泡椒和鮮小米辣切碎。豬柳條肉先切片,再切絲,最後切成米粒大(口感比剁碎更好)。在碎米肉里加入黃酒、好醬油、老抽、適量鹽和干澱粉抓勻,腌5分鍾。
2冷鍋放油,直接放入腌過的肉粒,用小火炒散至斷生,單獨盛出。
3用滑肉粒的油將泡椒碎、小米辣碎和姜蒜末炒香。放泡豇豆和蒜苔,用中火炒香。
4加入滑油的肉粒炒勻。調入白糖炒勻,關火,起鍋。
⑤ 碎米蒸米飯好吃嗎
不管是新米還是陳米,都能蒸出香氣怡人,粒粒晶瑩的米飯,這里有四大秘籍噢!只要您記住這四大秘籍,一定也會蒸出香甜可口的米飯。首先,我們用一個容器量出米的量。編輯本段注意事項接下來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過3次,如果超過3次後,米里的營養就會大量流失,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香味也會減少。記住洗米不要超過3次。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這樣可以讓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米飯會粒粒飽滿。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飯時,米和水的比例應該是1:1.2。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來測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裡,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裡的米已經是陳米,沒關系,陳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經過前三道工序後,我們在鍋里加入少量的精鹽或花生油,記住花生油是必須燒熟的,而且是晾涼的。只要在鍋里加入少許就可以。現在,可以插上電,開始蒸。蒸好了,粒粒晶瑩飽滿,米香四溢。編輯本段方式介紹1.加醋蒸飯法。蒸米飯時如果擔心吃不下剩下,可按1000克大米35克食醋的比列向鍋內加一點兒食醋。這樣蒸出的米飯並無酸味,相反飯香更濃;而且即使剩些米飯,不放入冰箱內一兩天也不會變餿,甚至再次蒸後,剩飯也象新蒸的一樣好吃。2.加酒蒸法。此法適用於蒸出半生不熟的夾生飯使用。當發現蒸出的米飯夾生後,盡快向蒸鍋內滴加幾滴白酒,然後在用文火略蒸一會兒,便可食用。3.加鹽蒸飯法。此法適用於陳米作原料蒸飯使用,在蒸飯前加入少量食鹽,然後用筷子將其攪勻,這樣蒸出的米飯色澤光亮,似新米蒸的。4.加油蒸飯法。在蓋上鍋蓋之前,向米水中加入少量食用油或色拉油,可使做熟的米飯金光燦亮且更加柔軟香甜。5.「斜度」蒸飯法。三代同堂,闔家歡樂。可就是蒸飯時不方便,長者想吃軟飯,少者愛吃硬飯。有些孝順的孩子在盛飯時往往給長輩裝飯鍋中央的飯,以為中央的米飯松軟可口,其實不然。
⑥ 酸辣碎米肉受到愛吃辣朋友喜歡,酸辣碎米肉怎麼做
麻與辣又如何結合呢?麻是一種味,辣又是一種味,辣是正面的,麻是護助的,一為陽,一為陰,兩者如天生一對這么的匹配。辣入口直到喉嚨,很快就消失了,但麻又將辣擴大到耳根,眼部,讓辣味持續不散。一歺麻辣下肚,眼淚出來了,身體里的汗水也出來了,讓人徹底舒服。所以麻辣能讓人上癮,當你接受了這種口味之後,知道它的好處,你會一生不忘。
此時湯鍋裡面可以放入少許生菜,小白菜,煮熟之後把鍋中的湯連菜一起覆蓋在紅薯粉上;. 在一個大碗裡面將煮熟的米飯擺上,之後在米飯上將菜,香腸和雞蛋一起擺上,倒上韓國辣醬後,趁熱就可以吃了!最後將腌好的雞胸肉以及裡面的調料汁一起倒入鍋當中繼續翻炒兩三分鍾,大火收汁就可以食用了!然後加入水,生抽,老抽和鹽繼續中小火燜煮20分鍾,等到湯汁濃稠之後加入小辣椒,撒上香菜就可以吃了!
⑦ 小米碎米的怎麼做粥
小米粥做法一,
材料
小米,水
做法
1、首先將電飯鍋的膽拿出來,小米倒進去然後放水,不用太多,沒過米三厘米左右就行。
PS:洗米的時候在水裡把米捧起來,然後輕輕搓洗,五六次就可以了。洗的時候要把米裡面的雜質挑出來,例如石頭沙子草屑之類的。倒洗米水時左手將電飯煲膽提起來,右手放在水倒出來的地方隔一下,防止米倒出來。剩下那一點到不出來的不用倒得太干凈也行。再放一次水。這次只要輕輕撥幾下就可以倒掉。
2、洗米水倒了之後將電飯煲膽擦乾,放進電飯煲里再往裡面放水,水量大概是小米的兩到三倍(建議放三倍,因為不夠水的時候還要往裡加,很麻煩),如果你想快一點就放開水。
3、電線插好之後,電飯煲上一般都會有「煮粥」和「煮飯」的摁鈕之類的,調到煮粥那裡。如果你家的電飯煲高科技一點就會有「開始」之類的摁鈕,平民一點就是一個葉片,就在「煮粥」、「煮飯」的下邊。總之摁下去。
4、然後就讓它自己來吧。不放心也可以隔二十分鍾左右打開看一次,開得時候要小心蒸汽。可以用盛飯的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底(不過一般是不會粘底的)。
PS:小米粥要煮很久,所以不要心急。等米全部煮到綿軟、裂開,與水渾然一體就算是煮好了。這時就看水多了還是少了,覺得多就再煮一會兒,把水煮干一點;覺得少就加點水,加完等到粥再煮開也就可以了。
5、最後是調味,一般除了鹽或者糖不會放其他的,就看你自己喜歡吃甜的還是鹹的。如果想粥煮出來滑一點可以在煮的時候稍微放一點油(平時做飯的油就好,麻油也行)。如果喜歡吃甜的還可以放些紅棗、桂圓同煮,紅棗最好去核,核會上火。
小米粥做法二,
材料
小米 1杯,玉米醬 1杯,水 7杯,糖 適量
做法
1、小米洗凈,加7杯水靜泡2小時
2、承一,加入一杯玉米醬攪拌均勻,電鍋的外鍋兩杯水
3、電鍋自動跳起後,加入適量糖調味攪拌均勻即完成。
小米粥做法三
材料
糯米 適量或小薏仁,水 比小米多二倍(沒有一定),小米 適量,砂糖 (黃色最佳)適量
做法
1、小米及糯米(或小薏仁)比例為一比例或依自己喜好,先洗凈後,泡水純一至二個小時即可。
2、一鍋干凈的水加入適量的砂糖,再加入小米及糯米(水量多為佳),煮至滾後移至悶燒鍋,或用電鍋來煮較不容易鍋底焦掉(在滾之前都要攪拌鍋子)。
⑧ 碎米草魚丁要怎麼做好吃
食材明細
草魚250克
黃瓜75克 花生仁(炒)50克
雞蛋清30克 泡椒15克
豬油(煉制)50克 大蔥10克
姜3克 大蒜(白皮)5克
醬油15克 醋10克
鹽2克 白砂糖15克
味精1克 澱粉(玉米)20克
碎米草魚丁的做法詳細步驟
1. 將草魚肉與黃瓜(去籽)洗凈,均放在案板上,分別切成長0.7厘米見方的丁;
2. 泡紅辣椒切成碎末;
3. 炒花生米去皮,剁成碎粒;
4. 雞蛋清放入碗內,快速抽打起泡,加入澱粉、部分鹽調勻成為蛋清糊;
5. 另取一碗,放入醬油、醋、鹽、糖、味精、蔥花、濕澱粉和適量鮮湯,調成芡汁;
6. 將鍋置於火上,下入豬油燒至六七成熱,再將魚丁掛上蛋清糊投入油鍋,用鐵筷劃散,滑炸至七八成熟,撈出,控去余油;
7. 原鍋內留少許底油,回到火上,燒至六成熱,放入泡紅辣椒末,炒出香辣味、油色變紅時再下入薑末、蒜末炒出香味;
8. 然後下黃瓜丁煸炒幾下,倒入芡汁,燒開,汁稠油亮後放入魚丁和碎花生米,快速顛翻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碎米草魚丁的做法小貼士
食物相剋:
花生仁(炒):對於腸胃虛弱者,花生不宜與黃瓜、螃蟹同食,否則易導致腹瀉。
雞蛋清:雞蛋清不能與糖精、豆漿、兔肉同食。
⑨ 正終重慶小面碎米的製作方法
如何煮一碗地道重慶小面
蘭州人很奢侈,大眾的早餐是牛肉面,但是也夠便宜,2元多一碗。而重慶人同樣喜愛麵食,但早餐往往是小面,不見得有油葷,價格也在2.5-3元間(二兩,也就是小碗)。何以別人的牛肉麵和我們的小面同樣價格?其實,小面不小,做一碗令人生津的小面確實不易。本人也是好面之人,綜合重慶小面五十強中的各家之長,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做一碗地道重慶小面。
一、佐料
重慶人喜食麻辣,小面可謂集川菜麻辣之大成,一碗好吃的小面必是有一碗好吃的作料方能吸引食客,必備的作料有九種:醬油、味精、油辣子海椒、花椒面、姜蒜水、豬油、蔥花、榨菜粒、芝麻醬。那麼,是不是有了這九種作料即可做出地道小面呢?不盡然,作料的製法和打作料的比例也非常之重要,現作如下介紹:
醬油:放其他作料的次序可以打亂,但是醬油必須先放。一般來說,選用本地醬油是最好的,如黃花園的醬油。其特點是色澤鮮亮,味道濃郁。一般二兩小面(以下作料的用量都以下二兩小面為准)放一湯匙半(平時家用的陶瓷小湯匙)即可,吃肉面(如雜醬、牛肉、肥腸面等,下同)只放一湯匙就行了,多了則咸。另外,大家要根據醬油的鹹度掌握用量,是紅醬油的話不要放太多,咸了補救起很困難,先少放點不夠味再加都要得。
味精:有句俗話形容重慶人做菜:「火大油多,味精起砣砣」,吃小面就是要捨得放味精!現在很多人怕味精吃多了對人體不好,不過我還沒發現哪個人遭吃味精吃死了的。放三分之一湯匙含谷氨酸鈉為80%的味精不多不少,為什麼不放純度更高的味精呢?其實這個並不是很重要,只是筆者在重慶比較著名的面館發現他們用的都是天廚出的佛手牌(現在改了名字但不記得)味精,還有就是用這個佐料看起要濃稠些,更能附著在面條上。
油辣子海椒:這是重慶小面絕對少不了的調料,前段時間北方流行川菜,就是受了辣椒的蠱惑。先說製法。重慶各店選用的干海椒是不同的,最常見的有三種:四川二金條、貴州大紅袍和湖南的朝天椒。最近河南出了一種天鷹椒好像逐漸被重慶市場接受,但沒用過不好隨便評論。而重慶有名的面館一般用前三種。二金條和大紅袍偏重海椒的香味,而朝天椒偏重辣味。很多面館都是幾種海椒混用,以前有老兄在論壇上貼有象眼鏡面、董小面等所用辣椒的種類的比例,我也不想去找了,只是說說我的選擇。平常我們家庭所用海椒由於並非專業一般都是在市場上買的普通辣椒,屬於二金條或者天鷹椒,還是可以用的。如何湔(讀jiàn)海椒很有學問,有的人認為油越辣(燙)湔出來的海椒越好,錯了——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油溫太高讓海椒糊了,什麼味都沒有了。有專業的人士在重慶一個美食節目作過介紹,給菜油加溫時放一片老薑,如果薑片表面慢慢變黃油溫就合適了,直接打入打好的海椒面里攪拌均勻就行了。其實這都是第二步了。第一步應該是如何將海椒加工成海椒面,先把去蒂的干海椒放入鍋內翻炒,火不能大了,還可以倒點油,但是鍋鏟不能停止,以免個別炒糊,當顏色發紅發亮就行了,然後置於鍾缽內搗碎。(如果嫌這一步麻煩,還可以用微波爐加熱,調節至一類燒烤加熱2分鍾即可,家裡如有事物攪拌機也可以打碎,比較方便,太味道還是要差點)注意:一定不要搗得過於細碎變成粉末狀,大部分比較碎而小部分還保持小指甲這么大小就行了,然後放入容器湔油。海椒面裡面還可以自己加一些可有可無的東西,比如說炒好的芝麻,吃得辣的朋友還可以放一個沒有剝殼的核桃。油最好用菜油,色拉油沒香味。油的用量也有講究,最好是稍微淹沒海椒面就行,如果看起來湔好的海椒稀稀的,稠稠的就行了。放佐料的時候,就要根據食家自己的喜好程度了,我覺得也不要太多,否則會壓倒其他的味道的,而且,才湔出來的海椒辣度要大得多,試著放,否則吃都吃不下。
花椒面:最近有點流行老麻抄手,他這裡面用了青花椒,而我覺得重慶小面還是要用紅花椒,茂文的花椒還是最好的。先還是要在鐵鍋中炒,冷鍋小火慢慢翻炒,不要急於起鍋,一定要把香味炒出來。然後要把花椒細細的磨成粉末,因為花椒里的籽很不容易磨碎,許多加工時不細致,這樣吃起花椒也不麻,所以一定要全部磨成粉末狀才好。放的時候還是要捨得,超市賣冰激凌送的小勺子一勺子差不多,不然顯不出麻味來,這點聚園面做得不錯。
姜蒜水:老薑和大蒜切碎後用開水沖調得來的。老薑味道辛辣,但在重慶小面中不一定能夠顯示出這一特點,但必須有,要想出味,首先要把老薑拍碎,再慢慢剁細;大蒜不用剁得太細,但先也要拍碎再剁,大點小點沒關系,吃面的時候附著在面條或菜的表面很舒服,但不喜歡吃大蒜的朋友就不適應了。這兩樣東西多點少點無所謂,最好是蒜多姜少,用滾水沖調,冷卻備用。
豬油:上好板油熬制而成。有要的必要,但是多了就會在佐料湯表面形成一層油膜,面條表面附著不上其他的佐料會讓味道打折扣。三分之一湯匙足夠。怕胖的朋友可以選用熟菜油,一定要是菜油,色拉油沒有香味的。熟菜油用量可多一點,一湯匙合適。
蔥花:最好是火蔥,夠味,沒有也可以小蔥也行。大蔥、黃蔥、韭菜、蒜苗等類似物在想精想怪的時候可以用一下,正宗重慶小面沒有必要。切法不重要,喳腳舞爪切小就行,但是蔥段和蔥花還是有長短區別。根據個人喜好酌量取用,味大者可多放蔥白,數量不宜太多,沒有青菜的時候如果你想把它作為代替品時除外。
榨菜粒:涪陵榨菜名揚天下,重慶地區的特點自然少不了它。一根根的不來,可以不管是紅油還是原味,關鍵是要切小成粒狀,最多一湯匙,多之則咸。其實還可以放花生粒,芽菜粒等等,根據個人喜好而定。生花生米用油酥後去衣,放在容器中弄碎即可,但注意是弄成粒狀,而不是花生面。這幾種粒用量大致一樣,花生粒建議最多半湯匙,而且幾種最好不混用,以免落得不倫不類。
芝麻醬:在重慶小面中起著兩個作用:第一,增加香味,這就是我為什麼沒在佐料中寫芝麻油的原因;第二,讓佐料變稠,用筷子夾面時佐料會附著在上面,吃著味道十足。芝麻醬取一湯匙,按1:5的比例用開水調散,放半湯匙在佐料中足夠。如果有興趣,大家也可以用老豌豆代替芝麻醬的作用,把老豌豆加鹽加水放入高壓鍋壓制30分鍾即可。因為並不是專業豌雜面,所以兩湯匙豌豆是上限。芝麻醬直接打入佐料中,如是老豌豆等面起鍋後置於表面最好。
其他:有了以上的九種佐料,其他的佐料已經不重要了,但是可以放。比如醋,用南方的釀造醋最好,北方陳醋味濃,會壓制本地特色,保寧醋在重慶沒有特級的,一級的其實並不行(我吃過正宗特級保寧醋,所以知道多一點),象江蘇恆順的醋,貴州味蒓園的香醋最好。另外,吃肉面絕對不要放醋,會破壞肉的香味。還有些雜七雜八的佐料如雞精、麻油、胡椒面等放在小面佐料里完全是浪費,放進去體現不出他們的價值(不曉得是不是我的味蕾不行,嘗不出這些味道),不如不放。有朋友或許會覺得芝麻香油可以放,我只能說不盡然,因為香油太貴,不可能象豬油、菜油莽起放,放少了還是沒有香味的,何況有了芝麻醬完全夠了。
俗話說「川戲的腔,川菜的湯」,一碗小面好不好吃就全靠那瓢湯。佐料打入碗中,除了喜歡吃干溜的朋友,還是要整兩瓢湯沖入佐料中。在家中,圖撇脫一般就用開水,但是這樣一來味道就要差些了,最好就是筒子骨頭湯或者其他肉湯,但是不要把頭天吃剩的什麼絲瓜、冬瓜、藕湯等往裡頭整,豆芽湯還可以。朋友會說我在家裡整碗小面還要熬鍋湯那還是太奢侈了哈,給大家提供一個秘方。沃爾瑪超市有「家樂」牌的濃湯寶賣,大家可以花8塊多錢賣一大盒(4小盒)豬骨濃湯回來,吃面的時候放一小塊(5分之1小盒)在佐料中,用開水沖散後照樣好吃。也許這個東西家樂福也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淘淘,平時用這個東西煮湯不用放雞精、味精,很不錯喲。不過大家看帖後請保持冷靜,這個不是菜油,為幾塊錢的東西發生踩踏劃不來哈。多少自定,但喜歡湯寬的朋友得注意一個問題,湯多了佐料的味道就淡些,那麼佐料需要多放。
二、煮麵
不要以為佐料介紹完了就大功告成,一切都是不盡然的。因為煮麵也相當的重要,現作一下介紹。
先說原料。
主料當然就是面條了。市場上到處都有賣的,我們一般吃的都是水面,帶鹼那種,寬的細的根據自己的愛好定。但寬面湯不能太多,否則味道就不夠了。外面也有面館賣無鹼面,但是市場上沒見到有賣的。喜歡掛面的朋友可自己選擇掛面,這個煮法簡單些,這里我就只說最常見的細水面的煮法。順便說一句,新世紀超市的水面做得不夠好,煮出來的面吃起來口感不好,建議不要買那裡的面。(個人認為)
輔料當然就是青菜葉了。我喜歡的幾種:藤藤菜,擇的時候老點無所謂,但要擇成一段一段的,不要象炒那樣去撕破;豌豆顛,越嫩越好,不要相信外面菜市場擇的,還不是一樣的老,回來自己再重新擇過最好;萵筍尖,也很爽,但葉子太長,給它折斷再煮;菠菜,有點臟,一定要洗干凈。其他的象包包白,黃秧白,瓢兒白,小白菜等等不一一贅述,但是象冬安菜、漢菜等好像沒見過拿來下面就不要用了。
青葉子菜煮的時間長短也有不同。豌豆顛最好是煮下去後用筷子按入水中即好,不可煮久了,否則會象草一樣老;藤藤菜煮下去後水重新開了就行了;萵筍可以多煮一會兒;包包白等白菜系列最好煮粑後再撈起來。
依照個人習慣,朋友們可以先下菜,把菜撈起後再下面或者面下去以後再丟菜一起煮,按照個人習慣來就行了。說到煮麵,肯定要用水來煮,以前有本書叫什麼《重慶十八怪》里有篇文章就是介紹重慶的小面,說新燒出來的水煮麵味道就不行,非要下過面的二道水煮出來的面才最好吃。當然,在家不可能做到這樣,講究新燒的水用吧。但是,不要節約那一點點兒水,最好是鍋深水多,讓火一直開到最大都不會鋪出來,這樣下出來的面才好吃,里外受熱均勻,不會出現那種內外軟度不一樣的情況。
說了這么多,終於等到煮麵了,其實開始都做了很多工作,真正的這一步倒不難了。面丟下去,用筷子給它哈散,不要起砣砣,不要沉底糊鍋就行。面丟下去水開了要隨時觀察面時候好了,一般來說,沒熟的面表面和內部有顏色差別而且很容易看出中間很白,熟了的面任何地方的顏色都一樣的,這樣的面再煮個半分鍾就可撈起了。
面煮好了,口水也流出來了,趕緊吃吧!注意,盡量用大碗裝,好和,不然碗小了和面的時候弄得到處都是就不好了哈。順便告訴大家一句,外面面館的二兩面相當於我們自己買的三兩三錢左右,三兩面差不多有四兩多面,所以大家在下面的時候參照這個標准給自己下,多了少了都不好。不說了,趕緊吃吧。
⑩ 粞米怎樣做好吃
一、西米椰汁露:
按粞米100克、椰汁200克、水和白糖各適量的比例,先把粞米放入碗內,用開水浸泡20分鍾左右,再加入水和白糖,把粞米煮制透明。最後將粞米裝入盛具中,加入椰汁冷藏後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