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蘋果樹在南方可以種植嗎
蘋果樹可以在南方種植,但很少會結果的,與氣候與土壤有關。
⑵ 你認為蘋果樹能在廣東種植嗎
提到蘋果樹大家都很熟悉,全國各地均有栽植,是一種大眾化得經濟果樹苗木。但是有一個問題幾乎所有農民朋友都認為蘋果樹只能在北方栽植,南方不能栽植蘋果。
在南方種植蘋果樹能否結果,要看當地的氣候條件。一般來說能結果,但是在口感,產量方面和北方有差距。蘋果在北方生長要比南方好。
農民朋友在引進果樹種苗的時候,還是要辯證看待果樹栽植區域限制,秦嶺淮河南北的氣候差異還是很大的,切勿只聽苗木供應方一面之詞,誇大其詞。在無法判斷的情況下,最穩妥的辦法就是試種,試種看種苗能否適應當地氣候!這對於農民朋友來說是避免經濟損失 的最佳方法!
⑶ 南方可以種蘋果嗎
南方不宜種蘋果。
蘋果適宜生長在溫帶性大陸氣候區,四季分明,年溫差大。季節性降水明顯,秋季陽光充足。蘋果樹喜歡土質疏鬆。排水性好,偏鹼。
南方大部分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降水量大,土壤偏酸,容易誘發樹枝幹及根部腐爛。所以不利於蘋果樹生長,而且果實小,酸澀。
(3)蘋果樹南方可以種嗎擴展閱讀:
蘋果的種植條件:
1、土壤要求
土壤對蘋果的生長速度、產量及品質都有一定的影響,種植蘋果應該選擇土層深厚、排水方便、土質疏鬆、肥沃且含有有機物質的土壤,土壤中的酸鹼度最好為5-8之間,為確保蘋果的品質好口感,切忌選擇貧瘠、鹼性大或是通透性差的粘性土壤種植蘋果。
2、光照要求
蘋果喜歡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下生長,只有光照充足,蘋果樹的光合作用才會促使植株強壯的生長,結出數量和品質更多、更好的蘋果。
3、降水量
水對蘋果的生長起著重要的作用,一般自然降水量,果樹實際能吸收1/3左右,在蘋果樹的生長期內,只要確保降水量有540毫米就可以滿足它們的生長需求,每年的4-9月份,如果在降水量為450毫升以下的地區種植蘋果,就需要對果樹進行灌水。
4、溫度要求
蘋果樹喜歡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下生長,它們具有較強的抗寒防暑能力,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2-25℃之間,如果種植施溫度在12℃以下或是30℃以上,都會影響蘋果樹的生長。為確保蘋果樹能夠正常的休眠,冬天時溫度最好控制在8℃以下,只有蘋果樹休眠後,春天才會繼續發芽。
⑷ 蘋果樹可以在南方生長嗎
可以,但據說不長果實。因為花芽的催生溫度很低,而南方的溫度普遍比較高。另一個就是土壤問題。
⑸ 南方能種蘋果嗎
可以,但難度很高 蘋果樹栽培技術 蘋果也是一種對土壤適應性較強的高產果樹。一般山岡薄地、河灘沙荒和輕度鹽鹼地,經過適當改良後,都可進行成片栽培 生長結果習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生長結果習性 蘋果根系無自然休眠期,成年樹一年內有2~3次生長高峰,依光合產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溫、水分等外界環境而轉移。根系第一次生長在萌芽前開始,至開花和新梢旺盛生長時轉入低潮;新梢近停長時,根系生長出現第二次高峰,數量多但生長時間短;第三次生長高峰在秋稍停長和果實採收前後,由於淮北地區秋季較長,故根系這次生長的持續時間較長,生長量也大,是樹體積累貯藏營養的良好時機。此外,上、下層根系受土溫的影響而有交替生長的現象。 蘋果的枝條分生長枝和結果枝兩類。生長枝依其長度又有長枝、中枝、短枝和葉叢枝幾種。不同類型的枝條,其停止生長的早晚和積貯養分的能力不同。葉叢枝和短枝~般在萌芽展葉後3~4周即停止生長,養分積累早,且很少外運。中、長枝停止生長較晚,有時不能形成項芽。它們的同化養分製造較多,外運量也大,是樹體(包括根系)貯藏營養的主要來源。所以,同一株樹上要有不同數量和比例的長、中、短枝相配合、蘋果新梢常表現有明顯的二次生長的特性,長枝可分為春梢和秋梢兩部分。與北方蘋果產區相比,新梢生長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區蘋果枝條生長方面的兩個特點。幼樹容易表現旺長。 不同的蘋果品種,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頂端優勢性均存有差異,從而影響到整個樹冠的乾性、層性和樹形方面的差異,也影響到始果期的早晚。 結果枝依其長度和花芽著生的位置,可分成長果枝(>15厘米)、中果枝(5厘米~15厘米)、短果枝(<5厘米)及腋花芽枝四類。花芽為混合芽,開放後能抽生結果新梢,並在其頂端開花結果。因結果新梢極短,且著果後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結果枝實際上為結果母枝。多數蘋果品種以短果枝結果為主,有些品種在幼樹期和初果期長、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佔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樹能早期結果的~種表現。隨樹齡增長,各類結果枝的比例會產生變化,逐步過渡到以短果枝結果為主。 結果新相結果後,一般其上發生l~2個果台副梢(即果台枝),或長或短,與品種特性相聯系。果台技連續形成花芽的能力因品種和營養而異,國光可連續5年,金冠3年左右,紅星多數隔年形成花芽結果。 蘋果通常是異花授粉結實的樹種,生產上需要配置授粉品種,才能達到正常結實率的要求。但有的品種,如國光、安娜、麥艷,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授粉結實率。花期一般6~8天。高溫、乾燥時花期縮短,空氣冷涼潮濕時花期延長。有的品種花期較長,花分批開放,首批花質量好,著果率高,花量多時可及早疏去晚期花;如花量不足,或首批花遭受霜凍時,可充分利用晚期花。 果實發育過程中,有一次落花、兩次落果的過程。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脫落,子房未膨大。第一次落果在花後1~2周發生,是由於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後2~4周發生,又稱「六月落果」,主要由於各器官間對養分的競爭所引起,與樹勢強弱的關系較大。此外,有的品種在果實成熟前還有一次采前落果。六月落果是果樹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自疏現象。正常的、一定數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氣候不良或栽培技術不當造成嚴重落果,則會影響產量。據計算,在花量較多的情況下,只需5%~15%花量結果,即可保證豐產。不同蘋果品種每花序的自然著果數常有差異,金冠、國光常較多,可達4~5個,元帥、紅星常僅1個,紅玉也僅1~2個。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蘋果性喜冷涼乾燥、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一般認為,4~10月生長期的平均氣溫12度~18度最適於蘋果的生長。夏季溫度過高,平均氣溫>26度時,花芽分化不良,果實發育快,不耐貯藏。紅色品種成熟前適宜的著色溫度為10度~20度,如晝夜溫差小,夜溫高,則上色困難。對照誰北地區氣候條件,尤其是中熟紅色品種在溫度方面離最適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往南至長江流域,則這種差距加大。 世界蘋果主產區的年降水量約在500毫米~800毫米。花芽分化和果實成熟期,要求空氣比較乾燥,日照充足,則果面光潔,色澤濃艷,花芽飽滿。如雨量過多,日照不足,則易造成枝葉徒長,花芽分化不良,產量低而不穩,病蟲害嚴重,果實質量差。淮北地區年降水量在800毫米左右,但分布不均,時有春旱、伏旱或秋旱發生,7~8月份多數年份雨量又過於集中,故灌排措施均需加強。 蘋果為喜光性樹種。光照充足,有利於正常生長和結果,有利於提高果實的品質。不同品種對光照的要求有所差異。淮北地區年日照時數在2000小時以上,基本上能滿足蘋果生長發育的需要。 土壤方面,蘋果適於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壤土。土壤酸鹼度(PH值)以微酸性到中性為宜。土壤通氣不良時,根系生長受阻。PH7.8以上時,易發生缺素失綠現象。對土壤的耐鹽力低於0.15%。 整形和修剪 1.整形 整形修剪的基本任務可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培養良好的樹體結構,包括乾的高矮、樹體大小、骨幹枝的數量和分枝角度等,以增加樹冠中結實的有效容積和防止平面結果;二是培養各類結果枝組,充分利用空間,做到多而不亂,密而不擠;三是平衡樹勢,調節生長與結果兩者的關系,維持健壯的樹體,為提早結果和豐產穩產奠定基礎。 蘋果整形中採用的樹形,喬化樹一般多推廣疏散分層形(也稱主幹疏層形),半矮化樹和短枝型樹多推廣小冠疏層形和自由紡錘形。 疏散分層形樹形的結構特點是:於高50厘米~60厘米。整形完成後,全樹有主枝5~6個,分兩層排列(有時還有第三層)。第一層3個主枝鄰接或鄰近,相距在20厘米~40厘米以內,開張角60~70度。第二層2個主枝,伸展方位與第一層主枝相互插空錯開,開張角比第一層主枝小,45~50度。第一、二層主枝間的距離(層間距)80厘米~100厘米。基部三主枝上各有副主枝(也稱側枝)2個,相互錯開排列,第二層主枝上各有副主枝1個。全樹高4米~5米。這種樹形有明顯的中心干,後期落頭開心。如有第三層主枝,通常為臨時性生枝,在落頭時除去。主枝分層著生,上小下大,層間有較大的距離。它符合蘋果的生長特性,成形較早,結構牢固,主枝能均勻占據較大的空間而通風透光良好。 基部為第一層主枝,上部為第二層主枝,頂部樹形完成後落頭開心處。數字分別表示干高、層內距、層間距及主枝上第一副主枝距乾的距離。 整形要點是:基部三主枝可在兩年內分期選留培養形成,並保持勢力均衡;上層主枝不宜選留南向枝,以免影響光的透入。全樹要保持明顯的從屬關系,即中心乾的生長勢要強於主枝,主技要強於副主枝,上下層主枝要保持上小於大。中心干過強時可採用三叉枝轉主換頭,用第二枝代替原頭延長生長,形成小彎曲,控制上強,同時增強第一層主枝生長勢。當第一層主枝只能選留培養出2個時,也可在主枝基部遠留適宜的「把門測」代替第三主枝,形成「以側代主」的形式,使樹冠圓滿。反之,如第一層生枝已形成4個而略顯擁擠時,如某主枝缺乏副主枝(側枝),也可採用「以主代測」的剪法,將其中的五個主枝按隸屬於某一主枝的側枝的要求進行剪截控制。基耶三主枝上的第一副主枝,要求在距主幹分枝點60厘米~80厘米主枝背斜側的方向遠留培養,盡量不留「把門側」,以免樹冠內膛和下部枝條擁擠。對分枝角過小的主枝,應及早採用撐、拉等方法使之開張。樹體開始大量結果後(10~13年),樹勢穩定,此時可對原中心於落頭開心,增加上部光照。主枝向外傾斜延伸時,根據具體情況可為直線延伸,也可為波狀延伸,但不宜左右彎曲延伸。冬剪時的剪留長度,主枝一般為45厘米~60厘米,副主枝一般為40厘米~50厘米。骨幹枝枝頭間直保持1米左右的間距。 小冠疏層形的樹體結構基本上與疏散分層形相同,但樹高、冠徑和骨幹枝級次均受到嚴格控制,樹體更為緊湊。一般干高30厘米~40厘米,樹高2.5米~3米,冠徑3.5米~4米,樹冠呈扁圓形。全樹5~6個主枝,第一層3個,向上不再分層次,每40厘米~50厘米留1個主枝。第一層主枝開張角60~70度,其上各配置2個副主枝,第一枝距干約20厘米,往上相距20厘米在反方向再選配第二枝。上面的主枝不留副主枝,其上直接著生結果枝組。入盛果期後中心乾落頭開心,控制樹高和冠幅。 自由紡錘形也是一種具有中心乾的樹形。於高40厘米~50厘米,樹高2.5米~3米,冠徑2.5米~3米。中心於直立,其上均勻配置10~15個側生枝,向四周伸展,無明顯層次。最下部的3~5個側生枝較長較強,相互保持8厘米~10厘米的間距,起骨幹枝的作用。愈近中心幹上部的側生枝則愈短愈弱,只起結果基枝的
⑹ 南方能種蘋果樹嗎
能種,在四川、雲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西藏常見栽培。適生於山坡梯田、平原礦野以及黃土丘陵等處,海拔50-2500米。原產歐洲及亞洲中部,栽培歷史已久,全世界溫帶地區均有種植。
蘋果能夠適應大多數的氣候。在南北緯35-50度之間是蘋果生長的最佳選擇。蘋果需要1000-1600的單位熱量和120-180天的無霜凍天氣。白天暖和,夜晚寒冷,以及盡可能多的光照輻射是保證優異品質的前提。
蘋果能抵抗零下40°C的霜凍。開花期和結實期,如果溫度在-2.2 ℃至-3.3 ℃之間,會對產量造成影響。
(6)蘋果樹南方可以種嗎擴展閱讀
1、植物文化
長期以來,牛頓認為,一定有一種神秘的力存在,是這種無形的力拉著太陽系中的行星圍繞太陽旋轉。有一天,當牛頓在花園的蘋果樹下思索,一個蘋果落到他的腳邊時,牛頓終於獲得了頓悟,他的問題也逐漸被解決了。
傳說1665年秋季,牛頓坐在自家院中的蘋果樹下苦思著行星繞日運動的原因。這時,一隻蘋果恰巧落下來,它落在牛頓的腳邊。這是一個發現的瞬間,這次蘋果下落與以往無數次蘋果下落不同,因為它引起了牛頓的注意。
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理所當然的現象中找到了蘋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這種來自地球的無形的力拉著蘋果下落,正像地球拉著月球,使月球圍繞地球運動一樣。
這個故事據說是由牛頓的外甥女巴爾頓夫人告訴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之後流傳起來的。伏爾泰將它寫入《牛頓哲學原理》一書中。
牛頓家鄉的這棵蘋果樹後來被移植到劍橋大學中。 牛頓去世後,他被當作發現宇宙規律的英雄人物繼而被賦予傳奇色彩,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
2、管理
上年秋冬沒有施基肥的果園,應在解凍後隨即施入(但效果不如秋施好)。施肥後如有灌溉條件的園地應澆水一次,並及時淺鋤保墒。旱地果園應採取頂凌耙保墒,而後施肥,再速將園地整平拍光保墒。
幼、弱樹隨之採取「帶狀」覆膜,增溫保墒,促使樹體健壯生長。施肥量的方法,在樹冠投影下開挖寬、深各50厘米的「環狀溝」或「井字溝」,施入秋備基肥的全部,並與土攪勻。
再於樹盤內撒施春備追肥的全部(多元復合肥、尿素等),然後翻入土內,耙平拍光。
3、氣溫
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10℃年積溫5000℃左右,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
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一般認為年平均溫度在7.5~14 ℃的地區,都可以栽培蘋果。
4、降水量
蘋果在生長期每畝地需降水量約為180毫米。一般自然降水量,實際能利用到果樹吸收的約為1/3,這樣生長期降水量能有540毫米,已足夠用。在4~9月降水量在450毫米以下的地區則需要灌水。
中國北方降水量分布不均,70~80%集中在7~8月 間,春季則水量不足。在內陸降水量少的地區,水量不足,因此在建園選地時,必須考慮到灌溉條件和保墒措施,同時也要注意雨季排水措施。
5、日照
蘋果樹是喜光樹種,光照充足,才能生長正常。據山東農大測定,泰安地區金冠、新紅星,光 照補償點為600~800米燭光,飽和點在3500~4500米燭光。在此范圍內光照強度增加,光合作用也加強。
日照不足,則引起一系列反應,如枝葉徒長、軟弱、抗病蟲力差,花芽分化少,營養貯存少,開花座果率低,根系生長也受影響,果實含糖量低,上色也不好。
⑺ 蘋果樹在南方種好 還是 在北方種好
南方多柑橘、北方多蘋果: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與環境有關,只有在適宜的環境下植物才能生長,就像柑橘大多種植在南方,而蘋果種植在北方。柑橘樹和蘋果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它們生長所需的環境也不相同。柑橘樹原產於我國的中南部地區,喜歡高溫多濕的氣候。柑橘樹在0℃以下時間長了就會凍傷,只有在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上的地區,都有順利栽培。它需要的空氣濕度以75%為佳,年降雨量需要1000~2000毫米,這些環境條件是北方所不具備的。蘋果樹的要求剛好和柑橘相反。它適宜於夏季乾旱、溫度不高的地區,有較強的耐寒力,而且在冬季需要兩個月的低溫,來解除休眠才能恢復生長。這些條件在陝西、山東、河北、遼寧、甘肅等省完全具備,尤其是陝西渭北地區,是蘋果生長的理想之地。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絕對的。以前被認為是蘋果樹禁區的廣東和福建等一些地區,現在也已經種植了蘋果樹。
⑻ 為什麼蘋果不宜在南方栽種
蘋果是溫帶水果適合生長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南方溫度高不適合蘋果生長.因此造成這一分布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是溫度.
一、由於蘋果種植需要嚴格的土壤溫度、日照等條件的影響,廣東的溫度太熱了,是主要不適合的原因。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
一般認為年平均溫度在7.5℃-14℃的地區,都可以栽培蘋果。蘋果自然休眠期較長。如冬季溫度高,不能滿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溫時,春季發芽不齊。
二、從世界栽培蘋果最多地區來看,冬季最冷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平均氣溫在-10℃-10 ℃之間,才能滿足蘋果對低溫的要求。中國各蘋果主要產區的一月份平均氣溫都在此限度內。 生長期4-10月,平均氣溫在12℃-18℃ ,夏季6-8月平均氣溫在18℃-24℃,最適合蘋果的生長。夏季溫度過高,平均溫度在26℃以上,蘋果花芽分化不良。
⑼ 蘋果樹南方可種植么
在南方種植蘋果樹能否結果,要看當地的氣候條件。
蘋果樹是落葉果樹,原產歐洲及亞洲中部,栽培歷史已久,全世界溫帶地區均有種植。中國遼寧、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雲南、西藏常見栽培。
因蘋果樹是落葉果樹,冬季需要一定的低溫時段(7.2℃以下,1200個小時左右)來完成自然休眠,年後才能正常開花結實。如果當地冬季最低氣溫不能滿足蘋果樹的需冷量,則產量很低,甚至不能結果。
當然,可以實行特殊的保護地栽培,人為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冬季採用冰塊或空調製冷),滿足其需冷量,讓其開花結果,這樣做從技術上來說是可行的,但是從經濟效益方面來說不一定可行。如果走採摘觀光旅遊的路子,在南方種植蘋果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另外,蘋果樹是異花授粉植物,有些蘋果品種自花授粉不能結實(如:喬納金、北斗等三倍體品種),需要配置授粉樹(或嫁接授粉品種的枝條),才能正常結實。
⑽ 為什麼蘋果不宜在南方栽種
蘋果是溫帶水果適合生長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南方溫度高不適合蘋果生長.因此造成這一分布差異的主要生態因素是溫度.
一、由於蘋果種植需要嚴格的土壤溫度、日照等條件的影響,廣東的溫度太熱了,是主要不適合的原因。蘋果樹是喜低溫乾燥的溫帶果樹,要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適宜的溫度范圍是年平均氣溫9℃-14℃,冬季極端低溫不低於-12℃,夏季最高月均溫不高於20℃,生長季節4-10月,平均氣溫12℃-18℃,冬季需7.2℃以下低溫1200-1500小時,才能順利通過自然休眠。
一般認為年平均溫度在7.5℃-14℃的地區,都可以栽培蘋果。蘋果自然休眠期較長。如冬季溫度高,不能滿足冬季休眠期所需低溫時,春季發芽不齊。
二、從世界栽培蘋果最多地區來看,冬季最冷月(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平均氣溫在-10℃-10 ℃之間,才能滿足蘋果對低溫的要求。中國各蘋果主要產區的一月份平均氣溫都在此限度內。 生長期4-10月,平均氣溫在12℃-18℃ ,夏季6-8月平均氣溫在18℃-24℃,最適合蘋果的生長。夏季溫度過高,平均溫度在26℃以上,蘋果花芽分化不良。
蘋果的營養價值
蘋果酸甜可口,脆嫩多汁,富含糖、蛋白質、鈣、磷、鐵、鋅、鉀、鎂、硫、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纖維素等營養成分。研究發現,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能的效果。蘋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大腦必需的營養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富含鋅元素。據研究,鋅是人體內許多重要酶的組成部分,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關鍵元素。鋅還是構成與記憶力息息相關的核酸與蛋白質的必不可少的元素。缺鋅可使大腦皮層邊緣部海馬區發育不良,影響記憶力。每100克可食用的蘋果可食部分佔76%,其營養素含量如下:
營養素名稱含量營養素名稱含量營養素名稱含量水分85.90(克)維生素A3.00(微克)鉀119.00(毫克)能量54.00(千卡)維生素C4.00(毫克)鎂4.00(毫克)蛋白質0.20(克)維生素E2.12(毫克)鋅0.19(毫克)碳水化合物13.50(克)核黃素0.02(毫克)銅0.06(毫克)脂肪0.20(克)胡蘿卜素20.00(微克)磷12.00(毫克)不溶性纖維1.20(克)硫胺素0.06(毫克)鈉1.60(毫克)灰分0.20(克)尼克酸0.20(克)鐵0.60(毫克)鈣4.00(毫克)錳0.03(毫克)硒0.12(微克)
蘋果的功效
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
1、補血:鐵質必須在酸性條件下和在維生素C存在的情況下才能被吸收,所以吃蘋果對缺鐵性貧血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2、保養肌膚:蘋果中富含鎂,鎂可以使皮膚紅潤光澤、有彈性。
3、保護心臟:蘋果的纖維、果膠、抗氧化物等能降低體內壞膽固醇並提高好膽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兩個蘋果不容易得心臟病。
4、蘋果生吃治便秘,熟吃治腹瀉:蘋果中含有豐富的鞣酸、果膠、膳食纖維等特殊物質,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果膠則是個「兩面派」,未經加熱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緩解便秘的作用,煮過的果膠卻搖身一變,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膳食纖維又起到通便作用。
5、寧神安眠:蘋果中含有的磷和鐵等元素,易被腸壁吸收,有補腦養血、寧神安眠作用。蘋果的香氣是治療抑鬱和壓抑感的良葯。研究發現,在諸多氣味中,蘋果的香氣對人的心理影響最大,它具有明顯的消除心理壓抑感的作用。
6、美白養顏、降低膽固醇:蘋果中的膠質和微量元素鉻能保持血糖的穩定,還能有效地降低膽固醇。蘋果中的粗纖維可促進腸胃蠕功,並富含鐵、鋅等微量元素,可使皮膚細潤有光澤,起到美容瘦身的作用。
蘋果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包括孕婦、產婦、哺乳女性、寶寶在內的特殊人群均可食用。孕媽每天吃個蘋果可以減輕孕期反應和緩解便秘。
不宜人群
1、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不宜生食蘋果,尤其是在急性發作期,由於腸壁潰瘍變薄,蘋果質地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纖維和0.5%有機酸的刺激,很不利於腸壁潰瘍面的癒合,且可因機械性地作用腸壁易誘發腸穿孔、腸擴張、腸梗阻等並發症。
2、白細胞減少症的患者、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白細胞減少症的患者、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均不易生吃蘋果,以免使症狀加重或影響治療結果。
3、冠心病、心肌梗塞、腎病、糖尿病患者慎吃。
4、平時有胃寒症狀者忌生食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