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潛江市屬於哪個市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潛江市屬於哪個市

發布時間: 2022-04-01 21:47:40

1. 潛江市屬於地級市還是縣級市

潛江市屬於縣級市

潛江,湖北省直管縣級市,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下轄7街道、10鎮。2016年人口96.2萬人。

潛江市轄區內資源豐富,轄區內的江漢油田是我國十大油田之一,中國傑出的現代話劇劇作家曹禺故里就在這里,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

(1)潛江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潛江市的行政區劃:

潛江轄6個管理區(農場)、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7個辦事處、10個鎮。

管理區:西大垸管理區、總口管理區、熊口管理區、運糧湖管理區、後湖管理區、周磯管理區

辦事處:園林辦事處、廣華辦事處、澤口辦事處、楊市辦事處、周磯辦事處、泰豐辦事處、高場辦事處

鄉鎮:熊口鎮、竹根灘鎮、高石碑鎮、老新鎮、王場鎮、漁洋鎮、龍灣鎮、浩口鎮、積玉口鎮、張金鎮

省級經濟開發區:潛江開發區、張金經濟開發區、園林經濟開發區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省民政廳正式發文,我市棉花原種場改設為潛江市泰豐辦事處,楊市辦事處莫市等九個村和園林辦事處小南門社區同時劃歸泰豐辦事處,該處成為我市第十六個鄉鎮辦事行政機關。

經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廳正式發文,同意我市設立高場街道辦事處,原高場原種場的地域范圍為新設的高場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范圍。至此,潛江市街道辦事處將增至7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潛江

2. 湖北省潛江市屬於哪個地級市

屬於湖北直管市,相當於地級市。

拓展:

1、簡介: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曹禺先生的故鄉。1994 年被列為湖北三個直管市之一。

境內地勢平坦,地面海拔在26米至31米之間,全境都是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素來以"水鄉園林"著稱。潛江是武漢城市圈成員,地上盛產糧棉,地下富藏油氣。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和由16個國有農場組成的農場群。

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贊潛江是"一座綠色的城"。潛江是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石油鑽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眼科用葯生產基地;被國家授予"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稱號。

2、社會城市內涵

潛江身處江漢平原富庶腹地,又是武漢城市圈成員之一,漢宜高速公路跨境而過,交通便利,經濟人文基礎厚實,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正趕上一個很好的歷史機遇,城市的品位品質也需要一個提升來更好地參與市場的競爭和與其它的城市合作。

「品質」的實現與城市品質聯系在一起,開發商不僅是商業空間的提供者,更是城市公共生活空間的提供者。水牛城、世貿廣場等地區性建築,從建築規劃到物業管理到商業管理到文化滲透,開發商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潛江這個水鄉園林城市整體的商業格局。

水牛城5萬平方米純商業的建築和經營,對於江漢平原來說,都是一個無可比擬商業巨擘,肯德基、中商集團等諸多國際國內一線品牌的搶灘登陸,品質、品味亦並一同提升。

3. 潛江屬於湖北哪個市

湖北省直轄縣級市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下轄7街道、10鎮。2016年人口96.2萬人。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境內和附近地區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

(3)潛江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潛江市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東經112°29′至113°01′,北緯30°04′至30°39′。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由縣治園林鎮沿漢(口)魚(泉口)公路東至湖北省省會武漢市154千米,西至荊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荊州鎮75千米。

縣境最東端在東荊河左岸幸福閘之東,西端在四湖中乾渠(總乾渠上游段)右岸西黃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窯台,北端在漢江右岸的劉傢伙。東西橫距51.3千米,南北縱長64.4千米,面積2000平方千米。

潛江市在地質構造上是江漢盆地的一部分,由該盆地的次一級構造單元潛江凹陷、丫角-新溝低凸起、江陵凹陷等組成。潛江境內呈現出河渠交織,堤防縱橫,灘堤突起,垸田低平,碟狀湖池鍇落其間的平原地貌景觀。潛江無山,地勢低平,由北向南,由東荊河向其東西兩側腹地略呈傾斜。最高處在北部漢江右岸河堤村的朋灘及共和村的中端台,海拔均為38米,最低在南部兩大垸農場的水產隊,海拔24米。

4. 湖北潛江屬於哪個市

潛江市是湖北省直管縣級市,不屬於其他市管轄。

潛江是湖北省直管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連接湖北東西部的橋梁城市,是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等湖北「兩圈兩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

全市國土面積2004平方公里,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

潛江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作為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被譽為「天下第一台」的東周楚靈王行宮章華台遺址,被列為「2000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潛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傑出戲劇大師曹禺等眾多英才。潛江花鼓戲、潛江皮影戲、潛江民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列為全省首批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示範園區的曹禺文化產業園部分設施已投入使用。

(4)潛江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潛江歷史沿革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後,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於齊時也由長壽(今鍾祥)遷至竟陵。

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於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於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

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於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後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於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1988年5月撤縣建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5. 潛江屬於什麼市

潛江是湖北省直管縣級市。它的上級就直接是湖北省政府,潛江就是湖北的潛江市。

1949年7月以前原為邊區縣,從1949年7月開始撤銷,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直至今日。

(5)潛江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潛江縣古為雲夢澤一角,歷經江水復合沖積和湖水緩慢沉積而逐漸形成。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

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

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

本縣屬水網湖區,民國時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之外,還苦於水患。由於距中心城市較遠,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有利於革命力量的集聚和迴旋,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義革命時期成為革命根據地。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6. 潛江屬於湖北省哪個市

潛江不屬於湖北省的哪個市,潛江是湖北省直管市,直屬於湖北省。

潛江是湖北省直管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全市國土面積200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9.6萬,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0個鄉鎮、7個街道。

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獲評全國縣域經濟百強、全國縣域營商環境百強、中國工業百強縣、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等。

潛江資源

潛江作為著名的「水鄉園林」,境內湖泊星羅棋布,河網縱橫交織,水資源總量達13.6億立方米,全市列入省保護名錄的湖泊共計17座,水面面積約16.3平方公里,其中,較大的有返灣湖、借糧糊、馮家湖、馬昌湖等。

是南水北調興隆水利樞紐和引江濟漢工程核心區,是植物王國「活化石」水杉的第二故鄉,也是湖北省森林城市、湖北省重要的特色水產基地,先後獲評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江漢平原生態文明交通示範市、中國宜居城市範例獎。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贊潛江是「一座綠色的城」。

以上內容參考潛江市人民政府-基本市情

7. 湖南省潛江市屬於哪個市

是湖北省的一個縣級市,是湖北省三代直轄縣之一。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是中國現代作家曹禺的故鄉。1994年被列為湖北省三個直管市之一。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成員。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1]

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

8. 潛江屬於哪兒

潛江屬於湖北省直管。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1988年5月撤銷潛江縣建潛江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截至2016年5月,潛江轄6個街道、10個鎮、6個管理區。市政府駐地園林街道。

(8)潛江市屬於哪個市擴展閱讀: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

清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順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

抗日戰爭期間,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春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

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2月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

9. 潛江屬於什麼市

潛江是湖北省直管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連接湖北東西部的橋梁城市,是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等湖北「兩圈兩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

全市總人口101萬,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總面積2004平方公里,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