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身上哪個部位做牛排最好吃
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牛排,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懂牛排。吃牛排並不是簡單地吃塊牛肉,牛排的講究可大了,好吃的牛排與普通的牛排之間的差距,甚至比牛排與豬排之間的差距更大!
牛排知識知多少?
牛排部位的選擇
01
第一梯隊:菲力、眼肉、西冷
其中眼肉還會衍生出眼肉蓋、眼肉芯以及戰斧這三種,西冷和菲力會衍生出T骨這個部位
02
第二梯隊:上腦、板腱、牛小排
含有比較難處理的筋或者筋膜,會略微影響口感,肉質不算差,都很細嫩
03
第三梯隊:臀腰、腹心、前胸、頸肉、米龍、保樂肩、牛霖、後胸、內裙、薄裙、厚裙、三角肩……即使它們也可以切成牛排樣子,但都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牛排部位。
01. 第一梯隊
「肋眼」
肋眼(Rib Eye),也稱為眼肉牛排,經典的牛排部位之一,是牛的第六到十二根肋骨位置的背部長肌上段。
肉質的嫩度很不錯,油花分布均勻細密,同時又帶有點筋花,所以比菲力更具脂香。
「西冷」
.jpg
西冷(Sirloin),牛外脊,明顯的標志就是帶一條白色肉筋,
西冷是三個經典部位中韌度最大的,吃起來比較有嚼勁。肉筋經過煎烤之後有非常濃郁的牛脂香味。
「菲力」
菲力(Tenderloin),牛裡脊,算是整頭牛中最不常用到的一塊肌肉,不常運動,肉質細嫩,牛排中算是最頂級的部位。
菲力比較瘦,通常看不到什麼油花有牛肉味,但脂香味稍欠。
undefined
02. 第二梯隊
「上腦」
.jpg
上腦(Chuck),是位於牛頸部至上腦前端的部位,花紋非常漂亮,肉質也不錯。
上腦筋膜較多,同等級的上腦往往花紋比西冷、菲力還漂亮,價格卻挺便宜的。
「板腱」
板腱(Top Blade Muscle),也叫嫩肩或者牡蠣肉,位於牛的肩胛位置。
肉質細膩,而且相比上腦而言,板腱沒有難嚼的膜組織,可惜中間長了條筋,所以即使肉質特別好,但板腱的價格比眼肉、西冷便宜。
.jpg
「牛小排」
.jpg
牛小排,肩胛至牛肋部位的肉,帶骨的稱為牛仔骨,牛小排就是去骨的牛仔骨。油脂花紋漂亮,筋膜也不少。
牛小排最合適的就是韓式烤或者明火燒烤,迅速逼走油脂,又不至於太老。
牛排厚度的選擇
牛排厚度分三種,最常見的三種:
1.5cm-2cm的牛排
3cm的各種部位厚切牛排
4cm的厚切牛排
烹飪牛排必懂的「美拉德反應」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外焦。一種高溫乾燥條件下的蛋白質褐化,我們燒烤時,明火直接烘幹了表面水分,緊接著外部的肉就開始褐化並產生焦香風味,我們稱為美拉德反應。
厚度1.5cm左右的牛排
若是選擇200度的煎鍋,每面至少煎一分多鍾,才能煎出合格到位的焦香。
但這個厚度的牛排兩面若各煎上一分多鍾,基本已經在7成熟以上了,為了保證嫩度只能減少兩邊煎的時間,這樣殼往往不夠焦香。相反的,若一味的追求「焦香」,也可能導致內里全熟,牛肉風味大打折扣。
因此這個厚度的牛排,若想煎出外焦里嫩,一般考慮選擇可以全熟或者7成熟以上的部位,例如牛小排。
B. 什麼牌子牛排好吃
菲力牛排、肋眼牛排、肉眼牛排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一、菲力牛排
1、取材部分:用一定厚度的牛裡脊肉,這塊肉被稱為「眼菲力」肉質較嫩且油較少。
2、風味特點:此牛排肉質雖然鮮嫩精瘦,但是由於缺乏運動而導致缺乏肉汁和嚼勁,也就是說口感雖好但是沒有嚼頭,如果烹飪稍過就會顯得老澀,口感變得不好。一般適用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推薦熟度:三至七分熟。
(2)牛排哪個最好吃擴展閱讀
選購技巧
牛肉切割圖是非常專業的對牛身上每一個部位都詳細描述和區分。作為吃牛肉的人,不需要全部弄明白,只需要了解自己偏好的口感,掌握幾個典型的名詞就可以從容地挑選了。比如菲力是從臀肉和腰肌肉取下的一塊牛裡脊,牛身上最柔軟的部位,最適合煎或炭烤。
T骨在去骨和切去菲力之後便是紐約客肉質非常柔軟。而肋眼切成1.5厘米厚,煎烤最適合。並不一定最貴的部位就最適合你選什麼樣的部位還要取決於烹調方法,
比如牛嫩肩肉,肉質結實而富有彈性,厚薄口感都很好,除了做牛排,還可以做火鍋片,或者燒肉、炒肉,特別是中端以後部分油花最多,若處理得好,口感甚至不會輸給肋眼。
原切牛排有一個特點就是嫩與香不可兼得,有嚼勁的牛排肉香也越足,反之亦然,各位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去權衡想要買的牛排。一塊牛肉用煎烤的方式烹調成外熟內生來食用,可以嘗到有別於其他肉類烹調的原汁原味,這就是說的牛排。
這種最簡單的做法,可以凸顯牛肉最高的營養價值。牛肉被分成三六九等,按慣例牛越小,牛肉的等級越高,切成的牛排就越受歡迎。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最受 歡迎的菲力最為柔軟,口感知名細膩。
其實,影響牛排口感老與嫩的原因還有很多,除了牛的年紀,還有油花的分布、飼養方式、牛的種類、烹飪技術、切割逆紋、 去筋或斷筋等因素。很多國內的西餐廳,甚至使用嫩粉或蘇打等特殊加工手法炮製牛排,對牛排的口感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C. 什麼牌子的牛排好
簡單說下,有興趣再追問
1.牛排好吃不好吃,90%靠牛肉品質。國產就算頂級育肥雪花黑牛也是扯淡,要USDA
PRIME級,首推安格斯。或直接和牛(小心別買日本,病區,阿根廷、美國、澳洲都行)。
2.5%靠鍋具。起碼是厚平底鍋,最好GRILL
PAN,帶棱鑄鐵鍋。LE
CREUSET的鑄鐵琺琅煎鍋就是首選。
3.5%是烹飪手法:1.牛排最好的搭檔是岩鹽、海鹽+現磨黑胡椒+檸檬汁
那些醬汁什麼都是國內扯淡,用來掩蓋垃圾牛排的味道。
2.牛排要厚!必須完全解凍,放在室溫下40分鍾,擦乾表面水分,加上偏多的鹽與黑胡椒碎屑。鍋子燒非常燙,加入橄欖油開煎。
平底鍋25秒翻一次面,GRILL
PAN少翻面。
煎完放在室溫下靜置5分鍾!讓汁液回收,滴上檸檬汁即可。
3.如果實在需要醬,黃油+鹽+蒜蓉+新鮮PARSLEY混合後捲成棒狀凍起來。要吃的時候切下一片放在牛排上即可。
PS:市面上那些超市冰凍貨、連鎖牛排店其實都是扯淡,拼貼+嫩肉粉。其實說白了國產牛肉都很扯。
好的牛肉確實價格不菲,但值得一試。如果去外頭吃,靠譜牛排一般西餐廳在250一塊以上。所以自家做更合適。材料零售去麥德龍,但不推薦。淘寶可以考慮。最推薦批發市場整塊購買,一次性可能投入大,因為只能一整塊購買,可以帶上小夥伴一起,但物有所值。謝謝!
你可以網路視頻找下的,GORDON
RAMSAY教的牛排做法
和另一個米其林大廚教的都不錯,還有個台灣女人:廚房裡的人類學家,這個教的也很靠譜。
D. 牛排哪個部位最好吃
不同的牛排味道和口感截然不同,那麼牛排到底是牛的那個部位呢?
1.肋眼牛排:取自牛隻的肋脊部,靠近背脊的肌肉,肉質鮮嫩,僅次於菲力,大理石紋的油花多且散布均勻,肋眼牛排一般中心會有一塊顯著的油脂,肉質新鮮且附有嚼勁。
2.菲力牛排:取自牛隻腰內肉部位,每頭上千磅的牛隻只能切出幾磅的菲力,菲力是牛肉中最嫩的部位,一般也是最貴重的牛排,這個部位的運動量很少,所以它的肉質就像奶油般鮮嫩且油脂含量極低,是能夠高雅品味的牛排。
3.牛小排:取自牛隻的前胸肋骨部位,可以採用帶骨或者去骨的方法,此部位的肉質健壯且油筋及油脂甚多,適合以燒烤的方式進行食用。
E. 什麼牛排最好吃啊
牛排燉土豆
用料:
牛排400g、土豆200g、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蔥花適量
做法:
土豆切塊,用水泡一會。
牛排一盤。
油熱放入蔥花。
接著放入土豆。
放入牛排,炒上一會。
放入水,土豆容易粘鍋可以放入水多一些。
燉至一會,土豆可以吃了,就可以出鍋了。
美味的土豆牛排做好了。
薄荷牛排湯
牛排500g、薄荷50g、鹽適量、八角2枚、花椒10粒、姜適量、味精適量
做法:
取一煮鍋,放入適量水和牛骨,把牛骨焯一下水,焯好水的牛骨取出來洗凈浮沫。
把洗好的牛骨放入電燉鍋里,並加入適量熱水。3.放入拍散的姜塊,八角、花椒粒和鹽。
電燉鍋接通電源,選擇「筋骨」功能,讓電燉鍋開始工作。
薄荷放水裡沖洗干凈並控干水份。
把控好水的薄荷放入湯碗里。
電燉鍋結束工作後,把牛骨湯舀入薄荷碗里,用余溫燙熟薄荷,並調入少許的味精。
小貼士:
薄荷不要放入鍋中煮,用熱湯燙燙就可以出很濃的薄荷香氣。
F. 牛排哪幾種最好吃
西冷牛排也叫沙朗牛排,是一種肉質鮮嫩有帶油花嫩筋的牛肉,也就是牛背脊部分的牛肉。最正宗的牛排主要是牛後腰脊肉,它的口感鮮嫩多汁,香甜可口
G. 什麼牛排最好吃
牛排可根據煎制方法分為三成熟(rare)四成熟(mediumrare)、五成熟(medium)、七成熟(medi
umwell)、全熟(welldone)。牛排煎制的時間越長,肉質越韌,而且會破壞蛋白質;而半生不熟的、略帶血水的牛排,則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充沛的肉汁、鮮美的肉質。她還講了個典故說,法國有一位名廚,對要七成熟以上牛排的顧客不屑一顧,心情不好時甚至會把要七成熟以上的顧客請出他的餐廳。如此說來,人的品位簡直就取決於牛排的生熟了:要的牛排成數越低,品位越高。
所以當然3分熟的最好吃了
H. 什麼牛排最好吃
英文STEAK一詞是牛排的統稱,其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
TENDERLOIN(嫩牛柳,牛裡脊),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在腰部的脊椎附近,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裡脊肉——但是這只是裡脊的一部分——也就是在腰附近的這一塊
I. 牛排哪塊肉最好吃
如果缺乏相關經驗的話,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選購牛排,所以很多人就會購買價格最昂貴的牛排,實際上,並不一定價格越貴越好,挑選牛排是一項技術活,首先牛排一定要新鮮,另外要考慮到牛排的位置,還要考慮到是哪個地方來的牛排等等,下面教大家選牛排的一些知識。
牛排選什麼肉最好?
做牛排最適合的部位根據價格高低和鮮嫩程度,依次是牛柳、西冷和眼肉。牛柳又稱牛裡脊、牛腓脷,餐廳里的菲力牛排,就是指的這塊肉。牛柳是牛肉中肉質最鮮嫩的部位,物以稀為貴,也是牛肉中價格最貴的,而且幾乎沒有油脂,鮮嫩,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牛柳位於牛腰部兩側,從第十三根肋骨處,由細到粗一直延伸到盆骨,左右各有一條,適合煎、炸、炒、牛排。
西冷就是牛脊柱外麵包裹的一塊肉,也叫牛外脊或沙朗,餐廳里的西冷牛排或沙朗牛排就是用的這塊肉。西冷牛排都帶筋、有脂肪,煎、烤起來味道更香,肉質細嫩,口感也好。要注意做西冷牛排的時候要放在保鮮袋裡捶打斷筋,這樣煎的時候不會回縮。
做牛排還能選眼肉。眼肉一端與上腦相連,另一端與外脊相連,眼肉外形酷似眼睛,脂肪交雜呈大理石花紋狀,由於肋脊部的運動較少,眼肉肉質細嫩,脂肪含量較高,吃起來的口感比較香甜多汁。適合涮、烤、煎。
牛排種類
牛排的種類非常多,常見的有以下四種以及一種特殊頂級牛排品種(乾式熟成牛排):
1.TENDERLOIN(嫩牛柳,牛裡脊)
TENDERLOIN又叫FILLET(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因此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由於肉質嫩。
食用技巧:煎成3成熟,5成熟和7成熟皆宜。
2.RIB-EYE(肉眼牛排)
是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於含一定肥膘,這種肉煎烤味道比較香。
食用技巧:不要煎得過熟,3成熟最好。
3.SIRLOIN(西冷牛排,沙朗牛排,牛外脊)。
是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帶一圈呈白色的肉筋,總體口感韌度強,肉質硬,有嚼頭,適合年輕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食用技巧:切肉時連筋帶肉一起切,另外不要煎得過熟。
4.T-BONE(T骨牛排)
亦作丁骨,呈T字型(或「丁」字型),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兩側一邊量多一邊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間被肋骨隔著。注釋:此種牛排在美式餐廳更常見,由於法餐講究製作精緻,對於量較大而質較粗糙的T骨牛排較少採用。
J. 牛排的哪個部位最好吃
牛裡脊肉。
牛裡脊肉又分為「沙朗或西冷(Sirloin)」、「菲利(Fillet)」,是切割自牛背部的柔嫩瘦肉,去骨或未去骨皆可買到,適合燒烤。菲利是切自沙朗肉中段,可切成牛排或燒烤。
不同部位的牛肉有不同的名稱,比如最受歡迎的菲力最為柔軟,口感知名細膩。其實,影響牛排口感老與嫩的原因還有很多,除了牛的年紀,還有油花的分布、飼養方式、牛的種類、烹飪技術、切割逆紋、 去筋或斷筋等因素。很多國內的西餐廳,甚至使用嫩粉或蘇打等特殊加工手法炮製牛排,對牛排的口感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營養價值
牛肉中所含的人體所需元素,是最多最高最豐富的。其中包括:蛋白質、血質鐵、維生素、鋅、磷及多種氨基酸。
人體在吸收多樣化食物的營養中,不可能全部攝取到所需營養,但從牛肉中攝取為最直接和最充整的。而且,牛肉的營養成分很高,人體每天需要的20種氨基酸,一半以上的胺基酸可由人體製造,但有8種氨基酸在人體內無法自製的,稱為必需氨基酸,得由食物中攝取。
牛肉食物中所含有人體所需這8種必需氨基酸,而且是100%吸收,任何動、植物的營養沒法與牛肉相比,所以,有吃一塊牛肉,抵得上一天的營養的說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裡脊肉、網路-菲力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