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圍村盆菜最好吃的做法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圍村盆菜最好吃的做法

發布時間: 2023-03-12 14:46:07

Ⅰ 廣東盤菜的做法大全集

我能盤菜的做法,盤菜的話主要是找好調料,然後啊,事先准備好盤菜,然後准備各種調料,小火慢燉

Ⅱ 大盆菜的做法,大盆菜怎麼做好吃,大盆菜的家常

步驟

1.我用的是干鮑,必須提前2天泡軟,其間要更換水,花菇要泡軟去蒂,正面切開劃花三刀不切斷。

2.龍骨和雞骨雞腳用薑片焯去血水,

3.龍骨和雞骨雞腳加水放入砂鍋中,再放入鮑魚,2小時慢火熬成高湯。

4.做蛋餃:五花肉絞成碎,分三次加入少量的水,鹽油調味,往同一方向攪拌上勁,加入切粒的紅蘿卜,切粒的蔥花,木耳切碎。

5.稍加熱不粘鍋,在不粘鍋中倒入油,再倒入蛋液,盡量厚些,全程小火,四周有點凝固就加入肉餡,

6.稍煎一下定型輕輕翻面對折,三五次 翻面煎至雞蛋金黃。

7.蛋餃做好了

8.4.熬湯的時候准備其它材料,所有材料都洗凈,玉米切塊圍繞,鋪於砂鍋底部

9.6.蓮藕橫切,圍繞鋪在玉米上

10.7.鐵棍山葯,斜切,圍繞鋪在蓮藕上,

11.8.高湯熬好後,倒入已擺放材料的砂鍋中,龍骨和雞骨一同墊底

12.9.開始鋪墊餘下食材,蛋餃擺一列,花菇排一列

13.百葉對折捲成束,用燙過的蔥捆綁

14.燒肉買肥瘦相間均勻的,切方塊,

15.燒肉排󰀃一列,百葉紮成束狀也排一列,

16.最後 在高湯中取出熬軟的鮑魚加少許蠔油/生抽調味,用玉米澱粉水勾薄芡。在盆菜中間放上熬好的鮑魚。

17.一大鍋豐富食材不一定要太名貴的,因材而施即可,一邊在電磁爐上小火慢燉,蒸氣上升會把頂部食材薰熱,在蒸制過程中,盆底深處的食材便會吸收上層餚味的鮮味,此湯汁濃香,拌飯也極佳。

18.春節時,盆菜熱吃暖心,一家人溫馨幸福。

Ⅲ 正宗的香港圍村盆菜怎麼做

就是客家盆菜:
盆菜 作為客家菜的菜式出現由來以久,一般也稱為大盤菜,大盤菜源於 客家人 傳統的「發財大盤菜」,顧名思義就是用一個大大的盤子,將食物都放到裡面,和在一起,融匯出一種特有滋味。豐富的材料一層層疊進大盤之中,最易吸收餚汁的材料通常放在下面。吃的時候每圍一盤,一層一層吃下去,汁液交融,味道馥郁而香濃,令人大有漸入佳景之快。

香港元朗圍村把盆菜當作地方的招牌菜(圍村菜)向世人推介;關於圍村菜的淵源。食家韜哥介紹,元朗平原乃魚米之鄉,原料豐富。但也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原因。比如有點歷史的氏族,家境富裕,自耕自給,豐衣而足食。家長害怕二世祖們外出惹事生禍,多設法給他們娶姨太,容許他們抽大煙,使他們整天貓在家裡。少爺們呆在家裡,當然是吃了早餐想午餐,吃了午餐想晚餐,逼得廚娘們用足心思,變盡戲法整出好吃的滿足他們的口腹之慾。就地取材、美味而又變化多端的圍村菜就應運而生了。
盆菜比之有來頭的「一品鍋」更富有鄉土氣息,看似粗粗的盆菜實質烹飪方法十分考究,分別要經過煎、炸、燒、煮、燜、鹵後,再層層裝盆而成,內里更有乾坤,由雞、鴨、魚、蚝、腐竹、蘿卜、香菇、豬肉等十幾種原料組成。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國人的傳統的宗親法度,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寓意團圓,一派祥瑞氣象。大家手持筷子,在盆中不停地翻找,定然會呈現出情趣盎然的情景,而且越是在盆深處的菜,味道越鮮美。傳統的盆菜以木盆裝載,現時多數改用不銹鋼盆,餐廳亦有採用砂鍋的,可以隨時加熱,兼有火鍋的特色。
客家盆菜可用三個字概括:大、多、雜。大,指的是一口炒菜的鐵鍋足有十多人圍坐的餐桌大,需用長把鐵鏟翻炒菜餚,炒好分別盛進臉盆大的多個瓷盆中。多,指的是下鍋的菜量多,因為是一個村或一個家族食用,少則幾十人,多則數百人,菜少不夠吃。雜,是指盆菜的原料雜,客家人以往住在粵閩贛交界山區,靠山吃山,多用豬肉、雞鴨鵝肉、蘑菇、木耳、筍片、蘿卜、白菜、茨菰、油豆腐、粉絲、蚝豉等十多樣原料「薈萃」一鍋,現在有的客家人遷至近海地區生活,放些魚蝦海鮮,推陳出新,豐富了盆菜的品種。
客家盆菜是名副其實的大鍋菜和家常菜,類似北方燴菜,卻又不軟不爛,保持鮮美,而且露天烹飪,露天進餐,村間空曠的場地一擺幾十桌,每桌僅有一盆菜,男女老少歡喜而坐,筷勺交錯,那場面甚是壯觀、溫馨。
客家盆菜雖不高檔,但很實惠,葷素搭配,肉香菜肥,紅白黃綠,營養豐富,未等品嘗,看一眼就食慾大開。與客家圍屋一樣,盆菜能密切鄰里關系,促進互助,和諧相處,「大團結」的精神貫穿其中,「你有我有全都有」的純朴民風由此可見,所以,吃盆菜能感受到濃郁的鄉情和旺盛的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