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燒鵝哪裡最好吃
「人在廣東已經漂泊十年~有時也懷念當初一起~經已改變~讓這天空將你我相連~懷念你~」
作為廣東人,小檸綠從小到大除了海鮮、鹵水,吃過最多的就是廣式燒臘了~燒乳豬、燒鴨、燒鵝、燒肉、油雞、切雞、咸雞??等等,隔一段時間不吃,總是會受不鳥。
不過??自從來到深圳,說實在,還真沒吃過十分好吃的燒鴨、燒鵝,偶爾一兩家還過得去,但都不如在廣州和順德這些地方吃的品質。
在泰然九路上班那會,還是發現一家算過得去的廣式燒味店,主打燒鵝,然後就是燒鴨、燒肉、叉燒之類,因為價格不是很貴,之前周五偶爾會買個半隻打包回家。
今天路過,便又進去吃,結果??
小檸綠去吃時人滿為患,坐的位置都木有,還等了一會,上圖是借用的,因為我沒拍門面。
之前吃過燒鵝、燒鴨、燒肉、切雞、牛腩??這次本來想吃燒鴨拼燒肉的,可素,燒肉沒了??o(?)o,就點了燒鴨拼咸雞,但素,它們又給我上錯了,結果,變成了燒鴨拼切雞??
從賣相來看,還是不錯的??
切雞體驗
但,入口蠻失望,雞肉的位置是雞胸肉,其實雞胸肉最能試出雞品質(記得是雞胸的第三還是第四塊),肉不算很柴,但沒有雞肉該有的香味,皮帶了一點鹹味,說實在,感覺這個像是弄得不大入味的咸雞,可能他們沒上錯,但是味道太淡了,又配了姜蔥,又很可能是白切,但白切一般皮不會自帶鹹味,口感也應該嫩一些,皮也不彈不嫩,總之就是有點不三不四,不咋地。
燒鴨體驗
燒鴨從外觀看,就知道皮不脆,脆的皮是有些「蓬」起來;肉質比較嫩,味道偏淡一些,烤鴨香味不是很足,不肥,比較瘦的鴨子,吃起來沒多少肉,真心非常一般,和幾年前比,味道有差異。
青菜配的青江菜/上海青,菜心中間有些夾生,煮得還不夠,吃起來脆口是脆口,但中間沒熟,一口生菜味。
這個雙拼套餐是25元,沒有湯水,例湯好像要5元;說實在就這個分量和品質,真心不值25元,這個燒鴨竟然還沒華潤萬家超市做的燒鴨香,真心可悲??以前覺得不錯的品質,幾年後,去哪裡了?
或者他們家燒鵝的品質還是在的,小檸綠沒點就不好評價是不是進步還是退步了,看賣相倒是很不錯;湯品也是他們家比較不錯的產品,可以試試。
如果是以前,小檸綠是非常推薦燒鴨、燒鵝和燒肉的,現在有些迷糊了~
這家吃完絕對不會再來吃??找個更好的不再將就!
㈡ 廣州燒鵝十大排名
廣州燒鵝十大排名有鵝公村、表妹金旺旺酒家、朱仔記食府、炳勝品味、吳系茶餐廳、廣州酒家、泮溪酒家、陳仔燒臘店、通記燒臘、鹿鳴酒家。
1、鵝公村
鵝公村是一家以東南亞的園林為特色的餐廳,這家餐廳的房間很多,招牌脆皮燒鵝非常好吃,味道很好。
廣州燒鵝
是比較出名的粵菜美食,這道傳統名菜味道很好,皮脆肉嫩,肥而不膩,非常好吃。
㈢ 燒鵝瀨粉的湯底怎麼做的
材料
豬腿骨600克,雞骨400克,排骨300克,雞胸肉150克,瘦肉150克,金華火腿50克,水8000㏄
做法
1.將豬腿骨、雞骨、排骨分別洗凈瀝干水份,備用。
2.熱一鍋水,沸騰後將作法1的材料放入鍋中汆燙去雜質後,撈起以冷開水洗凈,備用。
3.取一深鍋,加入8000㏄的水,再放入作法2的材料與金華火腿,以大火煮至沸騰後,轉小火熬煮約1個半小時後熄火,濾除鍋中材料取湯汁,備用。
4.將瘦肉及雞胸肉洗凈後剁成細茸後,放入碗中加入300㏄的水(份量外)調勻後備用。
5.將作法4徐徐的倒入作法3中,一面攪拌一面倒。
6.再將作法5以小火加熱至稍微沸騰後關火,以紗布過濾肉渣取清湯即可。
㈣ 為什麼東莞厚街的瀨粉燒鵝,清湯寡水而且腥得要命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絕對不是正宗的燒鵝瀨粉,你這是些雜牌店吧。燒鵝粉的湯底非常考究,用料非富,表面上看是清湯但製作過程中時間、火候控制、材料的配比、材料放入時的先後順序、什麼時候放什麼材料都是店鋪絕對嚴控把握
東莞馳名小吃種類繁多,要說被人津津樂道,垂涎欲滴的,厚街燒鵝瀨粉當之無愧。無論早、中、晚餐,甚至宵夜,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燒鵝瀨粉,不僅舌尖得到滿足,而且也能填飽肚子,十足過癮。
一直以來,厚街燒鵝瀨粉都秉承著手工製作瀨粉的工序,務求把這種特色傳統美食保存下去。所以直到現在,厚街燒鵝瀨粉都是東莞人口中常常談起的東莞美食之一。
聊起,肚子不爭氣的就開始咕咕叫,現在卻是想起厚街燒鵝瀨粉,就想動身約上朋友,前去來一碗。不知道你吃過厚街燒鵝瀨粉嗎?如果沒有,強烈建議要去試一試,「包你吃過返尋味,日日都想吃」。
㈤ 廣東人吃粉,全國第一
如果你問廣東遊子,思家的夜晚是什麼味道。
我的回答無疑是: 干炒牛河 的味道!
因為在廣東以外,沒有一碟干炒牛河能炒出「 鑊氣 」,更不用說做到每條河粉 色味均勻 ,牛肉 香滑不柴 .....
在被譽為 廣東四大發明 的「粥粉面飯」里,粉,排名第二。
雖不如桂林米粉、湖南米粉等名氣大,但廣東的粉,自成一派。看似家常簡單,卻有著 難以復制的在地性 。
潮汕的 普寧腸粉 、 牛肉粿條 ,廣州的 干炒牛河、炒米粉 ,順德的 陳村粉 ,東莞的 燒鵝瀨粉 ,德慶的 竹篙粉 ,廉江的 安鋪粉 ......
從早餐到夜宵,廣東人的一日四餐,即使頓頓吃粉,也能吃足一周不重樣。
廣東,低調的吃粉王國 ,了解一下!
美好的一天,從一碟腸粉開始
腸粉,廣東人的本命。
無論早餐午餐夜宵,有腸粉的地方就有廣東人。
/廣府腸粉/
在廣州街頭的腸粉,因製作方式不一樣而擁有多個名字: 布拉腸 、 抽屜式拉腸 、 簸箕拉腸 、 竹窩拉腸 ....
傳統腸粉用的是 石磨純米漿 。這種順滑軟糯的口感,能伴隨廣府人開啟精神爽朗的一天,也可成為深夜收工後的一份慰藉。
鮮蝦紅米腸,是早茶必點的特色新式點心
一張粉皮,保羅萬物 。
從雞蛋、青菜,到豬肉、牛肉、鮮蝦......都是家常食材,但求「 新鮮 」二字。
其次,便是那一罐躲在桌子角落的 秘制醬油 ,咸中帶甜, 是一碟腸粉的靈魂所在 。
/潮汕腸粉/
普寧腸粉 —— 潮汕腸粉中的傑出代表, 口感餡料更為豐富。
潮汕腸粉的出色之處,在於 因地制宜 、各顯神通的餡料: 蚝仔 、 蝦仔 、 蛤蜊 、 芽菜 、 腐皮 等等。
薄如蟬翼的粉皮,爽滑彈牙,上面再鋪滿一層嫩滑鮮美的 牛肉 。
不同於廣府腸粉對咸甜醬油的執著,潮汕腸粉的蘸醬,有著明顯的 地域特色 : 汕頭蔥油醬油、潮州的花生醬芝麻醬、普寧的特製鹵汁 ....
一言以蔽之,在潮汕不同的區域,你都能吃到風味不一的腸粉。
/豬腸粉/
嗜甜的港人,善於運用各種醬料——醬油、甜醬、辣醬和炒芝麻。
在捲成「豬腸」形狀的粉皮卷上,撒入經調和後的「混醬」,便成為了著名的港式小吃「 混醬豬腸粉 」。
如果你不愛甜口的混醬豬腸粉,還有咸口的 陽江豬腸碌 。
往豬腸粉淋上 蒜油醬 或 牛腩汁 ,再撒上白芝麻與蔥花,就是陽江人的本命早餐, 煎著吃更香口 。
干炒牛河
廣東食客的硃砂痣 粵菜廚師的試金石
在炎熱潮濕的嶺南夏日,想吃一頓老少咸宜、挽救食慾的清爽晚餐,廣東媽媽便會選擇炒沙河粉、煲海鮮粥,再灼一兩碟青菜。
「干炒牛河」里的「河粉」,在前清末年的廣州沙河鎮生產,所以又叫 沙河粉 。
沙河粉,作為 米粉界的元老 ,還在漫長 歷史 里演變出 越南米粉 、 廉江米粉 等。
上乘正宗的沙河粉,需用 白雲山水磨米漿 ,蒸成米粉,再切成帶狀。厚薄恰到好處,韌而爽滑,炒、撈、湯、蒸各式俱全。
/干炒牛河/
毫不誇張地說,一碟「干炒牛河」,代表的是一位廚師,乃至一家飯店的高度。
電影《金玉滿堂》里就曾說過:廣東的廚房有兩種剋星,一個是 菠蘿咕嚕肉 ,另一個就是 干炒牛河 。
要炒好一碟干炒牛河,需要的是廚師對 手腕速度 與 火候力度 的掌握。
夠不夠「鑊氣 」,是評判干炒牛河的第一道標准。
猛火快速翻炒下,加入散發焦糖香氣的老抽生抽,爆發鑊氣。「 生蔥熟蒜, 半命 韭黃 」,看準時機下入煎香的牛肉、韭黃和小蔥。
牛河上桌時,一夾起來要「 干身 」,不能有多餘的油和醬留在碟子上。每條河粉都要 色、味均勻 ;牛肉要「 鎖汁 」的同時,還要保持香、滑、爽口。
實際上,廣州本地廚師炒牛河不太愛撒白芝麻
吃干炒牛河,每個廣州人都有自己心中的Top1。
如果要 江湖氣息 ,就到街邊大排檔或「走鬼檔」;
如果有 老店情懷 ,就到老城的 同記雞粥 和 三和 美食 。
如果想在喝早茶的時候來一份,就到 某點評廣州干炒牛河排行榜的第一名 ——老字型大小茶樓 陶陶居 。
沙河粉村
但想在廣州吃到 工序傳統 的沙河粉,還是得去 白雲山山腳下開了近20年的沙河粉村 ,以及它旗下的餐廳。
干炒牛河的最佳食用時間,是在 上桌2分鍾內 ,能明顯嘗到河粉充盈的米香味。最推薦的,還是它家的 瑤柱雞蛋炒五色粉 和 椰糖河粉卷 。
地址:廣園中路雲台花園首層
價格:¥28
吳系茶餐廳
作為廣州的 老字型大小網紅 , 吳系茶餐廳 是少數靠實力取勝的。不少年輕人都鍾情它家的干炒牛河,除了價格貴點,要鑊氣有鑊氣,要味道有味道。
另一家網紅茶餐廳—— 麗華食飯公司 ,干炒牛河也是每桌必點。
地址:天河東路75號匯坊B1樓
人均:¥59
/牛腩湯河粉/
牛三星河粉
沙河粉另一種常見的做法,就是 牛腩湯河粉 和 牛三星湯粉 。
最愛牛腩粉的,還數 湛江 、 茂名 。
就湛江廉江而言,為了做好一碗牛腩粉,他們甚至把沙河粉稍作改良, 更薄更細 ,使河粉充分吸收牛腩高湯。
一碗入口順滑、牛腩軟韌的牛腩湯粉,是 廣東肉食者一年四季的午餐首選 。
/濕炒牛河/
作為 干炒牛河的前身 ,濕炒牛河則靠 濕潤的芡汁 來滿足味蕾。
濕炒牛河的做法就像是 疊疊樂 :河粉鋪底、青菜伴碟,將炒好的牛肉連帶芡汁均勻淋在上面,便疊出了一份濕炒牛河。
但如今在廣州街頭,卻已 少見 廣式濕炒牛河,更多的是潮汕的濕炒牛肉粿條。
潮汕粿條
春夏秋冬都得吃 這是潮汕人的命
廣州河粉和潮汕粿條,雖外觀相似,但口感依然有細微區別。
嶺南人鍾情於 筋道 的口感,在米漿的基礎上添加了薯粉、澱粉等,因而河粉看起來而更 晶瑩 、 有彈性 。
而 追求純粹直接 的潮汕人,在製作粿條時,則使用了更 濃稠 的米漿,因而 口感厚實 、入口軟滑鮮嫩, 韌性小 。
/濕炒牛肉粿條/
潮汕的 濕炒牛肉粿條 ,芡汁比廣州的濕炒牛河更為 濃郁 ,有些廚師習慣性多加一勺 沙茶醬 ,使 潮汕風味 躍現其中。
潮汕的牛肉炒粿條還會加入 芥蘭 ,葷素搭配,汁水充盈,爽口不膩。
/牛肉粿條湯/
在潮汕,就沒有不好吃的牛肉。
一份經典的潮汕牛肉粿條湯,需有 熬制6小時以上 的靈魂湯底,柔軟順滑的細粿條,以及起升華作用的新鮮牛肉和牛肉丸。
牛肉片只需在牛骨高湯中 焯5秒 ,便可到達最佳口感。每一塊牛肉色澤微粉,肉質細膩,帶有些微 奶香味 , 蘸取少量沙茶醬 ,一秒入魂。
/海鮮粿條/
同屬潮汕的 澄海 ,一碗料足量大的 海鮮粿條 ,便是澄海粿條中的王牌。
多用蝦、魷魚、蚝仔為材料,湯鮮味美。
店鋪推薦:
澄海魯弟粿條面 :廣州市天河區東圃大馬路48號
/鼎溜粿/
潮汕的粿,除了條狀的粿條,還可以千變萬化。
將米漿沿著炒鍋的邊緣倒入,高溫成型後一卷卷鏟下來放入鍋中,再加些汕尾特色的菜脯、蝦脯,撒入胡椒粉,便是 汕尾 特色小吃—— 鼎溜粿。
店鋪推薦:
新城路口鼎溜粿 :汕尾市城區新城二路與新城路交界處
/炸粿條/
潮汕人對粿的熱愛,無處不在。
簡單的一張粿皮,裹著 金針菇 、 莧菜 等蔬菜,然後放入油鍋中炸制。
炸好的粿條,粿皮不會很焦,依然保留著粿條原有的口感。 秘制醬油 一塗,就是風靡20年當地的風味小吃。
店鋪推薦:
向東炸小吃 :揭陽市榕樹區籃兜寨內大樹下
順德陳村粉
廣東米製品的最高境界
給順德人一粒米,他們可以做出甜甜糯糯的 倫教糕 和薄如蟬翼的 陳村粉 。
擁有90多年 歷史 的順德陳村粉,被譽為「 米製品里的最高境界 」。
青石石磨出來的米漿,尤為均勻細膩。蒸制兩分鍾後取出,厚度 不過0.7厘米 ,用筷子夾起,可見純白如雪、薄若蟬翼。
把一張又大又薄的粉皮切條,倒入醬汁,撒入白芝麻和 酸姜絲 ,這份其貌不揚的「 順德涼皮 」,卻最能體現陳村粉的米香。
傳言中 陳村粉有70多種做法 ,我估計有60種都在黃但記。
實話說,我認為最經典的還是 豉汁排骨蒸陳村粉 ,喝早茶的時候都會點一份。
黃但記
以陳村粉發明者黃但命名的順德名店 「黃但記」 ,最讓人驚艷的是對陳村粉的創新:
咖喱蟹撈陳村粉 、煎釀陳村粉、 五彩撈起陳村粉 、 花開富貴陳村粉 、椰汁紅豆陳村粉....
花開富貴陳村粉 ,裹有軟綿紅豆餡的陳村粉。據說不少人為了這道菜光臨黃但記,但這並不是每天都有哦, 最好提前電話咨詢 。
地址: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順聯廣場錦龍商業樓18號
黃均粉店
比起針對遊客和宴請的黃但記,隱藏於街邊 質朴 的 黃均粉店 ,才是順德 本地食客的聚集地 。小店保留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風韻,牆上還掛著和 美食 家 蔡瀾 的合照。
如果說黃但記是陳村粉對外的順德名片,那麼黃均記就是 保留傳統手藝 的鄰里小店, 只有簡單的6種陳村粉: 牛腩粉、排骨粉、清拌陳村粉等。
撈起陳村粉 ,順德名菜 撈起魚生 的兄弟版。
粉皮極薄,可見老闆刀上功夫。用這種方式品味陳村粉,另有風情, 強烈推薦 。
地址: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舊圩中岸路麗花豪庭5號
人均:¥21
燒鵝瀨粉
《尋味東莞》壓軸 美食
沒有一個廣東人,可以抵擋皮脆肉嫩的 荔枝柴燒鵝 ;
沒有一個東莞人,可以抵擋香氣四溢的 燒鵝手工瀨粉 。
在東莞,無鵝不成宴。
一碟來自 大嶺山 的 荔枝柴燒鵝 ,更是廣東老饕的心頭好。
烤爐的高溫使荔枝柴散發微妙 清香 ,油脂纏繞滲透於 金黃表皮 ,順著鵝身滴下.......光是這燒鵝的畫面,已讓人垂涎三尺。
東莞的 手工瀨粉 ,是當地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其口感柔軟似米糕,與機器做的瀨粉口感大相徑庭,因而已被列入 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 。
當手工瀨粉浸泡於燒鵝香氣與濃郁高湯里,彷彿重新賦予了生命。
中山餐館
位於莞城老街的 中山餐館 (又叫凌舍好燒鵝),是一家有著三十多年 歷史 的老字型大小, 只營業到下午兩點 。
懷舊復古的店面不算大,一直絡繹不絕的食客基本都是本地人。
如果是兩個女生吃的話,推薦點一份 燒鵝下庄 + 兩碗齋瀨 ,可以過足吃燒鵝的癮。(吃下庄要趁早)
燒鵝皮脆油亮、肉質結實、腌制入味,不用蘸汁也可以。 牛腩 和 燉湯 也可以嘗試一下。
地址:東莞市莞城區中山路39號
人均:15元
永利飯店
始於1993年的永利飯店,據說是 東莞厚街最出名的 瀨粉店。每到飯點,店外就停滿了豪車。
它家是東莞至今 所剩不多、能堅持做手工瀨粉的店 。但客人沒有特別要求要手工粉的話,還是會上機制瀨粉,畢竟人工成本高,數量有限。
比起燒鵝,永利的 叉燒 做得更為驚艷。雖看著肥多瘦少,但入口即化,偏甜且帶有焦香,越嚼越有味, 推薦叉鵝瀨 (叉燒燒鵝瀨粉)!
地址:東莞市新塘村新塘一路26號
人均:¥24
低調藏於粵西小縣城的「嶺南第一粉」
擁有500多年 歷史 ,享有「 嶺南第一粉 」美譽,這些頭銜,居然是屬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低調 粵西 小吃—— 竹篙粉 。
不久前,我在茶樓偶然看到竹篙粉的製作過程,才真正認識到它。
竹篙粉,來自於一個 連廣東人都感到陌生 的小縣城——肇慶市 德慶縣 。當你以為腸粉、陳村粉遍布廣東的時候,在德慶縣卻幾乎只能看到竹篙粉的身影。
竹篙粉最特別的一道工序,就是把剛蒸熟的粉皮,晾在碗口粗的 長竹篙 上。據說, 竹子性涼 ,把粉皮晾涼的同時,可以讓它 吸收竹香 和 甜味 ,增加口感和 韌性 。
三張粉拼合在一起,才算是一份完整的竹篙粉。
/牛腩竹篙粉/
竹篙粉的傳統吃法, 一碟齋粉 + 一碗白粥 。
加上澆頭的竹篙粉, 更具風味 ,薄如蟬翼的粉皮,蘸取些許湯汁,爽口彈牙,滑而不膩。
恰到好處的牛腩,與 秘制醬汁 燜煮入味,嚼勁十足。
/豬雜竹篙粉/
一碟豬雜竹篙粉,足夠 多料 :瘦肉、豬肝、粉腸、豬心.....
下面再鋪一層 吸收了蚝油香氣 的清爽豆芽,吃起來口感豐富,相得益彰。
安鋪粉
口感可與陳村粉、沙河粉並列「廣東三甲」
到了粵西,你會發現,這里才是 真正的吃粉天堂 。
泉水清冽,稻米品質優良, 論制粉,粵西佔盡天時地利 ,只是製作工藝的復雜,使其難以走出小縣城。
廉江市安鋪鎮 的 安鋪粉 ,也是這樣的存在。
雖知名度不高,但安鋪粉在口感和質地上,可以和 陳村粉 、 沙河粉 在廣東 並列三甲 。
雪白的粉皮平平無奇,廉江人用「 蒜 」賦予了安鋪粉絕妙的吃法:在一盤剛整好的熱氣騰騰的粉上,依次撒上 芝麻 、 蒜米 、 韭菜油 和 醬油 ,口感爆棚。
愛吃蒜的廉江人,甚至能在一碟粉上,撒入用 30顆蒜 拍成的蒜米.....裹上特製的醬料之後的安鋪粉,讓人慾罷不能!
店鋪推薦:
瓊姐魚生粥
地址: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塘山路46號
湛江牛腩魔王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東圃二馬路61-6號
上次去湛江,在當地人介紹下吃了一碗 鴨粉 (白切鴨+湯米粉),味道不算驚艷,但比想像中好吃,有興趣的可以去嘗一下。
還有還有,我的最愛, 廣東夜宵界靈魂選手,夜市小吃攤之王——炒米粉 !
出了廣東,根本吃不到這個味道!
今日討論
你還知道廣東的哪種粉?
㈥ 為什麼東莞厚街的瀨粉燒鵝,清湯寡水而且腥得要命
東莞厚街的瀨粉燒鵝還是很出名的一項傳統 美食 ,一般其製作方式都是由一鍋精緻的高湯為底,用一整隻雞和大塊肉、大塊骨,再加上很多特製的葯材和香料一起來熬制的精湯。然後在吃的時候加上順滑彈牙的瀨粉,最後在鋪上燒鵝。
一般來說,廣東人喜歡高湯和清淡的東西,喜歡原汁原味,講究食材的新鮮和嫩,所以本身就帶有食物自身幾分原本的味道,也就是說可能會有幾分腥,而且這瀨粉燒鵝的湯是以雞來熬制的,並且加有燒鵝,這也有會有可能添加幾分的腥味,特別是對吃不了腥味的人來說可能就比較的難以接受。
除了這些之外,其實還跟廚師的做菜手法息息相關的,可能這廚師手法不好,廚藝不過關,不會調節好和壓制處理好湯中的腥味,使得湯的腥味加重,這也就導致湯非常的腥,難以下口。
如果下次還去吃的話,可以建議去正宗的,有老牌子店面去品嘗,這樣就可以吃到美味而又不腥的瀨粉燒鵝啦。
明眼人都知道這個絕對不是正宗的燒鵝瀨粉,你這是些雜牌店吧。燒鵝粉的湯底非常考究,用料非富,表面上看是清湯但製作過程中時間、火候控制、材料的配比、材料放入時的先後順序、什麼時候放什麼材料都是店鋪絕對嚴控把握
你食的所謂厚街瀨粉可能系B貨是不是冒牌貨啦
燒鵝瀨粉的湯是生地玉竹湯,常平的最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