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紅菇和牛肝菌哪個更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紅菇和牛肝菌哪個更好吃

發布時間: 2023-02-23 14:22:01

⑴ 什麼菌菇好吃,求推薦。

乾巴菌

曾不止一次的聽過:雲南人的最愛——乾巴菌。吃過乾巴菌的人聽到這三個字估計都要口水直流,它的魅力真的太大了。

乾巴菌,又名松毛菌,剛出土時呈黃褐色,老熟時變成黑褐色而且有一般酷似腌牛肉乾的濃郁香味,腌牛肉乾群眾稱為乾巴,故此菌得名乾巴菌。

乾巴菌長得那叫一個亂七八糟,味道卻非常棒。採摘的時候菇體內常常伴有松針,清理十分困難,乾巴菌只生長在雲南及其周邊的地方,也曾一度被稱為雲南特有的蘑菇。

牛肝菌

牛肝菌有和乾巴菌爭第一的潛力,前段時間雲南的「本地野生菌消費排行」中,牛肝菌穩穩地排在了首位,足以見消費者對它的喜愛。

牛肝菌因肉質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幾種。

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雲南省各族群眾喜愛採集鮮菌烹調食用。

雞樅菌

白蟻釀雞樅,味美賽瓊漿。用這10個字來形容雞樅再合適不過了。

雞樅與白蟻形成共生關系,這種特性在眾多的野生菌中獨樹一幟,採摘過雞樅的人都知道,雞樅底部的白蟻巢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夠破壞,不然明年就不會長了。大自然賦予了我們可口的食物,我們需要珍惜,有些采菌人不知道這點,破壞了白蟻巢,來年就長不了菌子了。

松茸

松茸其實是可以和雞樅菌爭第三名的,但我還是把它排在了雞樅的後面,因為它們的食用歷史沒有可比性。

松茸就像個新起的「網紅」,是最近幾年才火起來的,在70年代以及以前,松茸在我國就是臭蘑菇,不受當地人的歡迎,大概在85年的時候,日本開始從其他國家進口松茸,我國的松茸才瞬間受到重視,再加上《舌尖上的中國》的一波宣傳,松茸的名氣高漲得非常快。

松茸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獨特的氣味,喜歡的人會很喜歡,不喜歡的熱就覺得它臭了,就像70年代的國人一樣。

好吃的野生蘑菇還有很多,這是我心中的前四名,再往下就分不出層次了,其他非常有名氣的竹蓀、雞油菌、松乳菇、松露等等也是口味各異,不少人都說好吃呢。

⑵ 十大最貴的蘑菇

世界十大最貴蘑菇如下:

1、巨型白地菇。要是說到世界上最頂級的美食,一定會有巨型白地菇,其實就是巨型白松露。這種菌的個頭非常大,也很難保存,所以通常是以拍賣的形式賣出去。

2、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常見生長在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由於對生長環境要求特別嚴格,導致市場價格非常高,仿品較多,品質上乘的冬蟲夏草通常按根來賣。

3、羊肚菌。羊肚菌又叫羊雀菌,是世界上最名貴的菌中之王,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公認的珍稀食葯兼用菌。

4、大紅菇。顏色越鮮艷的蘑菇毒性越大,是我們一貫的認知,這種特產於福建的大紅菇,卻是一種難得的美食,味道鮮美。目前還無法人工培育,在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大紅菇就會自己冒出來。

5、松茸。松茸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經常出沒在高檔餐廳中,價格十分昂貴,但是人們對它的熱情從來不減,因為它是珍貴的葯用級食用菌。

6、乾巴菌。乾巴菌是一種野生食用菌,外形酷似乾枯的樹干,香味濃郁,回味綿長。

7、綉球菌。綉球菌每天需要10小時以上的照射,是世界上唯一的「陽光蘑菇」,在日本有「夢幻神奇菇」的名號,是世界上名貴的葯食兩用菌菇。

8、虎掌菌。虎掌菌是一種生長在深山中的野生菌類,外形很像老虎的爪子。在歷史上被視為珍品,是向歷代王朝進貢的貢品之一。

9、雞樅菌。雞樅菌香味濃郁,有雞肉的味道,所以因此而得名。雞樅菌與白蟻共生,所以想要大量人工種植雞樅菌依舊很難。

10、牛肝菌。牛肝菌,是雲南四大菌王之一,有著很長的食用歷史,我們常吃到的都是白牛肝菌。

⑶ 哪種野生菌菇好吃

青頭菌、雞油菌、牛肝菌、松茸等都是特別好吃的野生菌,這些野生菌多以野生為主,出產在雲南等地的山林中,它們肉質細嫩營養豐富,能炒著吃,也能做湯喝,做好以後味道鮮美滋味誘人,食用後能滋補身體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

松茸

松茸不單是一種很好吃的,野生菌還是一種名貴野生菌,更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滋補品,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滋補功效極為出色,人們多食用松茸能補腎強,腰也能健腦益智,而且能提高身體抗衰老能力。松茸切片以後可以搭配適量黃油直接煎著吃,煎好以後撒上適量胡椒粉,味道特別好。松茸也能用來炒飯或者煲湯也可以搭配肉類食材一起炒著吃,做好以後的滋味都特別好。

⑷ 哪種蘑菇最好吃

有香茹,紅菇,金針菇,杏鮑菇,銀盤菇,猴頭菇,牛肝菌,羊肚菌等,其中香菇是百菇之王,香菇含豐富的香菇多糖有抗癌功效。含有較高耐維生素D,孩子多吃有利於體內鈣吸收,促進骨骼發育。

⑸ 牛肝菌哪個種類味道最好 牛肝菌的大概味道

牛肝菌的味道應該怎麼形容呢,比其他菌類的口感更好,爽滑鮮嫩,想想都覺得十分美味,舌尖上還有一股很清新的感覺,一起來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吧!

鮮牛肝菌什麼味道

鮮牛肝菌非常的好吃,鮮牛肝菌的肉質比較飽滿,比香菇等其他菌類口感要脆一些,入口之後,第一感覺非常爽滑,咬一口就能感受到牛肝菌的鮮嫩之感,吃完之後舌尖還留有一些清新的感覺。

熟牛肝菌什麼味道

牛肝菌不僅營養豐富,最重要的是烹調後口味異常鮮美,是吃慣肉類之外的別樣美味,是真正不可多得的美味佳餚。以之燒炒,則成菜口感舒暢,味道鮮美,用之煲湯,則菌香溢四座,香郁爽滑,使完美口味、豐富營養與葯用價值合而為一。

牛肝菌哪個種類味道最好

白牛肝菌。

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三種,而尤以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在世界范圍內都很著名,它的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廣受大家歡迎,在我國雲南就有種植,但是它需求最大的地方還是西歐,廣泛出現在西餐中。牛肝菌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雲南的白牛肝菌有很大部分是出口到西歐。

牛肝菌的家常做法

母雞一隻、干牛肝菌十多片、蔥兩段、姜3片、小茴香一勺、花椒一勺、料酒一勺、糖一勺。

做法

1、牛肝菌用水沖干凈,放入一個帶蓋的盒子里,加沒過它的溫水,加一勺糖,蓋蓋,快速晃動盒子1分鍾後,靜置在一旁等待泡發。

2、利用泡發的時候,將去毛開膛後的母雞洗凈,用刀斬小塊待用。

牛肝菌燉雞

3、燒一鍋水,放入雞塊,加一勺料酒,煮5分鍾後,撇去沫子,撈出雞肉,熱水沖干凈待用。

4、取一個砂鍋,放入足量的熱水後,把雞塊放入,加蔥兩段,姜3片,取一個料包,放入一勺小茴香一勺花椒大火燒開後,小火慢燉。

5、把泡發的牛肝菌取出,把根剪掉,沖洗干凈,放入湯鍋中一起燉,1個小時後,出鍋,撇去湯面浮油後,加少許香菜、鹽即可。

⑹ 紅牛肝菌是紅菇嗎

不是,紅牛肝菌屬於牛肝菌科,紅菇屬於紅菇科,屬於兩種蘑菇。

紅牛肝菌,又名見手青(用手摸菌皺後會變青),粉紅色的菌蓋和菌柄,而菌蓋下部是嫩黃色,這種顏色的搭配讓紅牛肝菌和外形十分討喜。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見手青,名字的由來,是因為菌蓋下部的嫩黃色部分用手摸會變成青藍色,故名見手青,也是老鄉口中「變色蘑」的由來。紅牛肝菌營養豐富,肉質肥厚,其味道十分鮮可口,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據分析,100克鮮菇中含蛋白質21.6克、碳水化合物57.8克、磷398毫克、鐵39.8毫克,同時具有抗癌活性,對小白鼠肉癌S-180的抑制率為8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90%。紅牛肝菌也是十分有名的食用菌類,在國內有很高的聲譽,曾經上過知名美食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而且牛肝菌在世界飲食界上也是享有盛譽,與羊肚菌、黑松露、松茸並稱「世界四大著名食用菌」,在歐美十分受歡迎。當然,我國的牛肝菌大部分都出口了,所以很多天朝食客並不怎麼吃得到,一些有牛肝菌的飯店,賣得比較貴,尤其是紅牛肝菌價格更高。

⑺ 能吃的菌類有哪些

平菇是我國市場上最為常見的菌類,它價格雖然低廉,但營養卻十分的豐富。其不僅脂肪含量極低,人們常吃還可以增強體質,預防心血管疾病,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更是有著顯著的效果。
杏鮑菇是一種集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這種菌因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鮑魚的口感而得名,其味道清香、營養豐富,可以搭配其他食物烹飪出幾十道美味的佳餚,而且其還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的作用,因此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牛肝菌是野生可食用的菇菌類,除了極少數有毒外,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它主要有白、黃、黑三種牛肝菌,尤其是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極為豐富。牛肝菌的肉質肥厚,柄桿粗壯,口感香甜,營養豐富,是一種人人喜愛的著名食用菌。
竹蓀又名竹參,常見的可食用竹蓀有長裙竹蓀、短裙竹蓀、棘托竹蓀和紅托竹蓀四種,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因外形美觀還有著「山珍之花」、「菌中皇後」的美稱。
茶樹菇是一種葯食兩用的食用菌,它的菌蓋細嫩、柄稍脆、味美可口,因野生茶樹菇生長於油茶樹的枯幹上而得名。茶樹菇的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尤其是含有8種人體自己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吃了對人極有好處。

⑻ 常吃的20種蘑菇的種類有哪些 常吃的20種蘑菇的種類有什麼

1、香菇

香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是世界第二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香菇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2、草菇

草菇別稱蘭花菇、苞腳菇的,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

3、杏鮑菇

杏鮑菇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鮑魚的口感而得名,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

4、雙孢菇

雙孢菇是最常見的食用菌種之一,肉質肥厚。菌絲銀白色,生長速度中偏快,不易結菌被,子實體多單生,圓正、白色、無鱗片,菌蓋厚、不易開傘,菌柄中粗較直短,菌肉白色,組織結實,菌柄上有半膜狀菌環,孢子銀褐色。原生於歐洲及北美洲,人類至少自古希臘時代起便開始食用,人工栽培則約始於17世紀的法國等地,現在則已經廣泛在世界各地栽培。

5、紅菇

紅菇的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直徑5~12厘米,初扁半球形後平展,幼時粘,無光澤或絨狀,中部色深紅至暗(黑)紅,邊緣較淡呈深紅色,蓋緣常見細橫紋。菌肉白色,厚,常被蟲吃。味道及氣味好。菌褶白色,老後變為乳黃色,近蓋緣處可帶紅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間具橫脈。

6、牛肝菌

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雲南省牛肝菌類資源豐富,主要有白、黃、黑、紅牛肝菌。因肉質肥厚,極似牛肝而得名,是名貴稀有的野生食用菌,為「四大菌王」之一,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幾種。

7、平菇

平菇屬於四極性異宗結合的食用菌,生活史與許多高等擔子菌相似,由子實體成熟產生擔孢子。擔孢子從成熟的子實體菌褶里彈射出來,遇到適宜的環境長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個細胞一個較平坦有序而濃密,無「黃梢」現象,長滿數日後易出現老的菌皮,菌皮較緊而硬。

8、雞油菌

雞油菌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名菌之一,為真菌界雞油菌目的子實體,子實體肉質,喇叭形,杏黃色至蛋黃色,菌蓋寬3~9厘米,最出扁平,後下凹。菌肉蛋黃色,味美。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乾燥等病。

9、金針菇

金針菇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而得名,屬傘菌目白蘑科針金菇屬,是一種菌藻地衣類,具有很高的葯用食療作用。在自然界廣為分布,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至雲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均適合金針菇的生長。

10、口菇

口菇有幫助青少年助發育的作用。由於口菇含鋅量比香菇要多很多,而鋅是人體內一個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小孩缺鋅影響其生長發育,所以吃一些補鋅的口服液,不如多吃一些口菇來的實惠。

11、白黃側耳

白黃側耳,又稱美味側耳、紫孢側耳。 子實體中等大至較大。菌蓋直徑5-13cm,初期扁半球形,伸展後基部下凹,光滑,幼時鉛灰色,後漸呈灰白至近白色,有時稍帶淺褐色,邊緣薄,平滑,幼時內卷,後期常呈波狀。

12、猴頭菌

又稱猴頭蘑、刺蝟菌。子實體中等大、較大或大型,直徑5-10cm,或可達30cm,呈扁半球形或頭狀,有無數肉質軟刺生長在狹窄或較短的柄部,刺細長下垂,新鮮時白色,後期淺黃至淺褐色,子實層生刺之周圍。秋季生長多。多生於櫟等闊葉樹立木或腐木上,少生於倒木。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該菌色調加深。

13、皺柄白馬鞍菌

又稱皺馬鞍菌。子實體較小。菌蓋初始馬鞍形,後張開呈不規則瓣片狀,2-4cm,白色到淡黃色。子實層生菌蓋表面。柄白色,圓柱形,有縱生深槽,形成縱棱,長5cm,粗2cm。在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

14、大白口蘑

又稱洛巴口蘑、大口蘑。子實體中等至大型,白色。菌蓋直徑8-23(32)cm,厚,初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邊緣內卷,後期扁平至稍平展,中央微下凹,表面平滑或偶有小突起,白色,污白至淺奶油色。成熟後顏色變暗,邊緣波狀或部分捲曲。菌肉白色,緻密,微具澱粉味。菌褶直生或彎生,污白至象牙白色,密至稍密,初期窄後變寬。菌柄幼時粗壯明顯,膨大似瓶,伸長後長8-28(45)cm,粗1.5-4.6cm,基部往往連合成一大叢。表面有細線條紋,同蓋色,實心。

15、鬆口蘑

又稱松磨、松茸、雞絲菌(西藏)。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5-1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黃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絲毛狀鱗片,表面乾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帶乳黃色,密,彎生,不等長。菌柄較粗狀,長8-13.5cm,粗2-2.6cm,菌環以上污白色並有粉粒,菌環以下具栗褐色纖毛狀鱗片,內實,基部有時稍膨大。菌環生在菌柄的上部,絲膜狀,上面白色,下面與菌柄同色。

16、雞縱菌

又稱傘把菇(四川)、雞肉絲菇(台灣、福建)、豆雞菇、白蟻菰(福建、廣東)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寬3-23.5cm,幼時圓錐形至鍾形並逐漸伸展,頂部顯著凸起呈斗笠形,灰褐色或褐色至淺土黃色,長老後輻射狀開裂,有時邊緣翻起。菌肉白色,較厚。菌褶白色至乳白色,長老後帶黃色,彎生或近離生,稠密,窄,不等長,邊緣波狀。菌柄較粗壯,長3-15cm,粗0.7-2.4cm,白色或同菌蓋色,內實,基部膨大具有褐色至黑褐色的細長假根,長可達40cm。

17、金頂側耳

又稱榆黃蘑、金頂蘑。子實體一般中等大。菌蓋草黃色至鮮黃色,光滑,漏斗形,邊緣內卷,直徑3-10cm。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密,延生,不等長。菌柄偏生,白色,內實,長2-10cm,粗0.5-1.5cm,往往基部相連。秋季叢生在榆樹、櫟樹等闊葉樹倒木上。

18、雙孢蘑菇

又稱洋蘑菇、二孢蘑菇。子實體中等大,菌蓋寬5-12cm,初半球形,後平展,白色,光滑,略干漸變黃色,邊緣初期內卷。菌肉白色,厚,傷後略變淡紅色,具蘑菇特有的氣味。菌褶初粉紅色,後變褐色至黑褐色,密,窄,離生,不等長,菌柄長4.5-9cm,粗1.5-3.5cm,白色,光滑,具絲光,近圓柱形,內部松軟或中實,菌環單層,白色,膜質,生菌柄中部,易脫落。

19、松乳菇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直徑4-10(15)cm,扁半球形,中央粘狀,伸展後下凹,邊緣最初內卷,後平展,濕時粘,無毛,蝦仁色,胡蘿卜黃色或深橙色,有或沒有顏色較明顯的環帶,後色變淡,傷後變綠色,特別是菌蓋邊緣部分變綠顯著。菌肉初帶白色,後變胡蘿卜黃色。乳汁量少,桔紅色,最後變綠色,菌褶與菌蓋同色,稍密,近柄處分叉,褶間具橫脈,直生或稍延生,傷後或老後變綠色。菌柄長2-5cm,粗0.7-2cm,近圓柱形並向基部漸細,有時具暗橙色凹窩,色同菌褶或更淺,傷後變綠色,內部松軟後變中空,菌柄切面先變橙紅色,後變暗紅色。

20、綠菇

又稱變綠紅菇、青蓋子、青菌(東北)、青面梨菇(福建)、青蛙菌、綠豆菌(廣西)、青臉菌(四川)、青頭菌(昆明)、青湯菌(貴州)等。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3-12cm,初球形,很快變扁半球形並漸伸展,中部常稍下凹,不粘,淺綠色至灰綠色,表皮往往斑狀龜裂,老時邊緣有條紋。菌肉白色。無特殊氣味。菌褶白色,較密,等長,近直生或離生,具橫脈。菌柄長2-9.5cm,粗0.8-3.5cm,中實或內部松軟。

⑼ 常見的食用菌有哪些和食用菌的功效

古今中外,眾多國家都將食用菌奉為深受喜愛的食品。常見的食用菌有很多種。下面是我給你介紹的常見的食用菌和食用菌的功效,希望對你有幫助。

常見的食用菌

香菇

香菇又名花菇、猴頭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日曬後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 ,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中國歷代醫學家對香菇均有著名論述。現代醫學和營養學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葯用價值也不斷被發掘。香菇中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症;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有益。

木耳

木耳主要生長在中國和日本。中國大部分是東北木耳和秦嶺木耳。其中以四川通江黑木耳為最優,自古被譽為聖品,多次進獻皇宮,2005年獲溫家寶總理親自考察調研。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種子實體呈耳狀、葉狀或杯狀、薄、邊緣波浪狀,寬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附著部固著於基質上。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濕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

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葯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草菇

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 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濕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台灣。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極美,故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紅菇

紅菇風味獨特,香馥爽口。其味較之任何菇類無法倫比的鮮甜可口;並含有人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治療腫瘤尤其肺部腫瘤、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適、四肢抽搐和補血、滋陰、清涼解毒及治療貧血、水腫、營養不良和產婦出血過多等疾病,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經常食用,可使人皮膚細潤,精力旺盛,益壽延年。

明、清兩朝,每逢中秋節前,當地官府必派人護送一批紅菇到京都進貢,因而馳名遐邇。

杏鮑菇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是近年來開發栽培成功的及食用、葯用、食療於一體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種。市場上杏鮑菇產品比較多,常見的如百山祖菌菇小菜——杏鮑菇、杏鮑菇提取物、即食杏鮑菇小包裝、還有獨立包裝的小包杏鮑菇等等。

杏鮑菇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及鈣、鎂、銅、鋅等礦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對人體具有抗癌、降血脂、潤腸胃以及美容等作用。

猴頭菇

猴頭菇又叫猴頭菌,只因外形酷似猴頭而得名。猴蘑,猴頭,猴菇,是中國傳統的名貴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頭、熊掌、燕窩、魚翅)之一。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

齒菌科的菌類,菌傘表面長有毛茸狀肉刺,長約1~3厘米,它的子實體圓而厚,新鮮時白色,干後由淺黃至淺褐色,基部狹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徑3.5~10厘米,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猴頭菌是鮮美無比的山珍,菌肉鮮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葷”之稱。

牛肝菌

牛肝菌類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統稱,是野生而可以食用的菇菌類,其中除少數品種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種均可食用。

牛肝菌主要有白、黃、黑牛肝菌。白牛肝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該菌菌體較大,肉肥厚,柄粗壯,食味香甜可口,營養豐富,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雲南省各族群眾喜愛採集鮮菌烹調食用。西歐各國也有廣泛食用白牛肝菌的習慣,除新鮮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乾燥,加工成各種小包裝,用來配製湯料或做成醬油浸膏,也有製成鹽腌品食用。雲南省從一九七三年起出口白牛肝菌,銷往西歐,極受歡迎,供不應求。

竹蓀

竹蓀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種隱花菌類,形狀略似網狀干白蛇皮,它有深綠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圓柱狀的菌柄,粉紅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頂端有一圍細致潔白的網狀裙從菌蓋向下鋪開,被人們稱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後”。竹蓀營養豐富,香味濃郁,滋味鮮美,自古就列為“草八珍”之一。

世界許多國家,例如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朝鮮、美國、古巴、巴西、英國、法國、蘇聯,墨西哥,澳大利亞、東非等都有竹蓀分布。我國分布范圍也很廣,黑龍江、吉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廣東、廣西及台灣等省區都有採集到竹蓀的報道,但各地的竹蓀品種不完全相同,其中以西南各省分布較廣,食用品種質量也較優。

口蘑

口蘑是生長在蒙古草原上的一種白色傘菌屬野生蘑菇,一般生長在有羊骨或羊糞的地方,味道異常鮮美,由於蒙古口蘑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

口蘑的主要產地在錫盟的東烏旗、西烏旗和阿巴嘎旗、呼倫貝爾市、通遼等草原地區。這種蘑菇通常運到張家口市加工,再銷往內地。由於蒙古土特產以前都通過河北省張家口市輸往內地,張家口是蒙古貨物的集散地,所以被稱為“口蘑”。由於產量不大,需求量大,所以價值昂貴,目前仍然是中國市場上最為昂貴的一種蘑菇。1958年郭沫若視察張家口時,寫過一首贊美口蘑的詩:“口蘑之名滿天下,不知緣何叫‘口蘑’?原來產在張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詩人道出了口蘑這名字的來歷。

松茸

松茸,學名鬆口蘑,別名松蕈、合菌、台菌,隸屬擔子菌亞門、口蘑科,是松櫟等樹木外生的菌根真菌,具有獨特的濃郁香味,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葯用菌,我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松茸好生於養份不多而且比較乾燥的林地,一般在秋季生成,通常寄生於赤松、偃松、鐵杉、日本鐵杉的根部。我國主要產茸區有香格里拉產茸區、楚雄產茸區和延邊產茸區等地區,其中香格里拉產茸區佔全國總產量的70%,是連續30年的松茸出口冠軍。

松茸是一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後,唯一存活的多細胞微生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它長在寒溫帶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林地。宋代《經史證類務急本草》有過記載。研究證明,松茸富含蛋白質,有18種氨基酸,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49種活性營養物質、5種不飽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等稀有元素。另含有3種珍貴的活性物質,分別是雙鏈松茸多糖、松茸多肽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抗癌物質——松茸醇,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天然葯用菌類。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採集、食用。有特別的濃香,口感如鮑魚,極潤滑爽口。

松茸在日本被奉為“神菌”。 日本人習慣於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補形”,食之具有強精補腎,健腦益智和抗癌等作用。

羊肚菌

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羊肚蘑。用於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痰壅氣逆喘咳。羊肚菌又稱羊肚菜、羊蘑,又名草笠竹,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和葯用菌。羊肚菌於1818年被發現。其結構與盤菌相似,上部呈褶皺網狀,既像個蜂巢,也像個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後的兩至三年內產量特高,因此北美的採摘者會根據山火來採集羊肚菌。然而,當火災被控制後,在同一個地區內,它的生長數量會年復一年地減少。

羊肚菌由羊肚狀的可孕頭狀體菌蓋和一個不孕的菌柄組成。菌蓋表面有網狀棱的子實層,邊緣與菌柄相連。菌柄圓筒狀、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葯效。

茶樹菇

茶樹菇原為江西廣昌境內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一種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一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茶樹菇主要分布在北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熱帶地區卻罕見,極冷極熱的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發育,茶樹菇可按一般木腐菌的培養方法來進行栽培。

食用菌的功效

1、增強體質

食用菌對人體有增強體質,有扶正固本、扶正祛邪的治療作用,所以對許多的疾病都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配合各種葯物能加速各種疾病的康復,並可降低葯物的副反應,降低抗生素等各種葯物用量。食用菌對機體的這一作用中醫稱之謂扶正固本。

2、慢性病

慢性病是一種漸變性的、症狀不很強烈的疾病。慢性病是某些組織、器官退行性變化或感染病毒造成的。慢性病會使人降低工作能力,失去生活情趣。慢性疾病用常規葯物治療效果非常有限,對疾病只起抑制症狀作用,而疾病本身大多是在症狀消失後靠自身康復能力消除的。

3、食用菌治療慢性病機理

食用菌治療慢性疾病有非常良好效果。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源都是細胞病變。而食用菌真菌多糖成分有修復細胞損傷、提高細胞受體敏感性、恢復內分泌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環,提高機體自身康復能力的作用。

食用菌所含有的三萜類成分有安神、解痙、降低血液黏度、提肝功能等作用。核苷類、靈芝鹼有增強組織生理功能的作用。食用菌各種成分有機配合應用,對機體能發揮全面調理、促進機體自身康復的作用。

食用菌所含的多糖等成分就是生物反應修復劑,就是扶正固本的保健品。在各種食用菌中靈芝的作用最為顯著、全面。

食用菌治療慢性疾病是從消除疾病的形成機制出發,即先治病後治症,所以消除症狀見效慢。這一點和西葯治療疾病有很大的不同。西葯治病大多是先治症,所以見效快。食用菌治病療程較長,但效果穩定,對人體不會有副反應,且對整體健康還有利,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由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組成的,疾病的根源是由細胞的病變引起的。細胞突變,人體免疫力下降,人就容易生病,久而久之,人就會患上慢性病或不治之症。

細胞的病變除遺傳等先天因素外,是由細胞自身的抗病能力下降引起的,比如細胞膜的防禦能力不足,導致細胞體的免疫力下降;而細胞膜的免疫力和防禦功能顯然又與組成細胞膜的多糖體有關,食用菌的真菌多糖可使細胞膜的多糖體完好無損或修復,就相當於給細胞穿上金盔鐵甲或增加保護層,有效的保護了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整個細胞體,從而保證了細胞的活力和正常生理功能,促進人體組織、器官、系統的生理功能正常,達到了人體的健康。

兒童吃食用菌有益健康

食用菌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l2及鐵、鎂、鈣、磷等多種礦物元素,這些物質都是兒童生長發育所必不可少的,對維持兒童發育和預防疾病也有特殊作用。

如維生素A可保護視力;維生素D是促成鈣質形成骨骼的必要物質,能防止佝僂病的發生;維生素C可以防止兒童患壞血病,每百克草菇含維生素c高達210毫克。

據報道。以金針菇為主要原料加工製成的益智飲料,具有提高兒童智商的功效,這是因為食用菌中的雙鏈DNA和B族維生素有加強兒童神經系統功能和提高記憶力的緣故。還因為食用菌中含有豐富的鐵、磷和B族維生素,所以兒童常食食用菌對於其智力發育十分有益。

經過篩選的木耳其含鐵量每百克高達184.6毫克,這對於輔助治療和預防兒童常見的缺鐵性貧血尤為有效。食用菌中所含的豐富的礦物質還可中和肉類食品的酸性,提高血液的pH值,使人保持精力充沛。

食用菌中的干擾素誘導劑是一種低分子糖蛋白,能嵌入肝炎、帶狀皰疹、流感等病毒顆粒,抑制其增殖。腺嘌呤則有抵抗感冒和結核的作用。

此外,食用菌中含有的30多種酶具有特殊的開胃香味,並能參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助於提高兒童的食慾和保持良好的體形。

⑽ 牛肝菌與紅蘑的區別在哪

不是一個屬、一個科的。區別很大的。最簡單說就是牛肝菌菌蓋背面是 孔狀的,就是像馬蜂窩的樣子。 紅蘑、菌蓋背面和一般蘑菇差不多、是條狀的。
一般常見蘑菇就有這2種形式的菌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