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恆河的發源地是哪裡
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
恆河為南亞大河,有兩個主幹,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聖河傳說:
從長度來看,恆河算不上世界名河,但她卻是古今中外聞名的世界名川。她用豐沛的河水哺育著兩岸的土地,給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沖積成遼闊的恆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勞的恆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這里勞動生息,創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
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的足跡遍布恆河兩岸,詩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國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恆河中上游,是經濟文化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恆河,印度人民尊稱它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眾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恆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
在印度神話中,恆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馬華特(意為雪王)的公主,為滋潤大地,解救民眾而下凡人間。女神既是雪王之女,家鄉就在對門山縹緲的冰雪王國,這與恆河之源——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加姆爾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應,愈加帶有神話色彩。
加姆爾在印度語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視為神靈的,恆河水是從神靈——牛的嘴裡吐出來的清泉,於是便被視為聖潔無比了。
❷ 印度恆河下游是哪個國家
孟加拉國。印度河發源地為青藏高原,流經的國家為巴基斯坦注入的海洋為印度洋恆河的發源地為西馬拉雅山脈。流經的國家為印度和孟加拉國注入的海洋為印度洋。
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下游入海口在孟加拉國與雅魯藏布江(布拉瑪普特拉河)匯合形成恆河三角洲。印度河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中下游主要流經巴基斯坦熱帶沙漠氣候區。
恆河污染嚴重:
恆河污染程度影響了居住於河流附近的4億人口。沿岸城市將廢水排入河道中,而由無法分解的塑膠所包裹的工業廢料及宗教祭品更加深了流經人口稠密區時所造成的污染,河岸周邊貧窮人口借河水沐浴、洗滌及烹煮也使水污染問題惡化。
世界銀行估計印度水污染造成的保健費用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報告指出印度八成的疾病及1/3的死因與水傳疾病有關。
由於許多印度人出於一種信仰相信恆河發源於西藏的聖湖瑪旁雍錯,印度人稱之為瑪納斯湖(Manasarowar),因而將之奉為聖河。他們認為浸在恆河中能把一個人的罪洗去;把人火葬後的骨灰撒入河中,也有直接把死屍、遺物和葬禮物品直接拋入河中任其漂流的,認為這樣能幫助死者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Moksha)。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河 (南亞大河)
❸ 恆河在中國叫什麼名字急用!!!
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3)恆河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恆河的氣候
恆河流域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河系。水的補給在一定程度上依靠 7 月西南季風帶來的雨,以及 4~6 月熱季中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匯成的流水。
恆河流域降水與西南季風相伴,但也隨 6 月間起源於孟加拉灣的熱帶氣旋而來。只有少量降雨發生在 12 月間。年平均降雨量在流域西頭的 760cm至東頭 2,286cm余之間(在北方邦的上恆河平原,平均降雨量約為 7,721.6cm;在比哈爾中央平原,為 10,312.4cm;在三角洲地區為 152.4cm)。
三角洲地區在雨季開始前的 3~5 月間和雨季結束後的 9 月間遭受強氣旋風暴的侵襲。這些風暴中有一些造成大量生命損失和家園、莊稼及牲畜的毀滅。1970 年 11 月的一場風暴就具有災難性規模,造成至少 20 萬人乃至可能多達 50 萬人的死亡。
❹ 恆河河口在哪個國家的哪個城市
國家應該是孟加拉國,至於河口,我想三角洲如此之大,支流眾多,不能用一個城市就能概括吧
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口往下稱博多河,下游又有梅克納河注入,形成梅克納河口灣入海。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之一。
恆河接著流入比哈爾(Bihar)邦,來自北面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的主要支流有根德格河、布里根德格(Burhi Gandak)河、庫格里(Ghugri)河與戈西河,其南面最重要支流為宋(Son)河。恆河繼而沿拉傑默哈爾丘陵邊緣南流,然後奔東南到達三角洲頂點法拉卡(Farakka)。在恆河流入的最後一個印度邦西孟加拉邦,默哈嫩達(Mahananda)河從北面注入。(在整個印度西孟加拉邦以及孟加拉,恆河在當地被稱為博多河。)三角洲最西部分流為胡格利(Hooghly)河,加爾各答市就坐落在其東岸上。在孟加拉國,浩闊的布拉馬普得拉河(匯流前約241公里〔150哩〕河段被稱為亞穆納河)在瓜倫多卡德附近匯入恆河。合在一起的河流被稱為博多河,在堅德布爾(Chandpur)以上與梅克納河合流。河水遂通過無數水道注入孟加拉灣,其中最大水道為梅克納三角灣。
❺ 恆河在哪裡
恆河,位於南亞恆河平原中部。
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為南亞大河,有兩個主幹,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內的下游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其入海河段稱為梅克納河。
恆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她不僅是今天印度教的聖河,也是昔日佛教興起的地方,至今還有大量佛教聖地遺存。
(5)恆河在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恆河的流域情況:
恆河穿過西瓦利山脈後,在古城哈德瓦附近進入平原,與其著名支流朱木拿河結伴並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時聚會一堂,地勢再降至120m。
由於恆河到此已沙多水濁,而朱木拿河水深且清,結果褐色的恆河水與青色的朱木拿河水形成十分明顯的水線,以後逐漸交融混合。恆河接著氣勢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聖地瓦臘納西,又集納了許多支流(如哥格拉河、宋河、干達克河、古格里河等),河面寬闊,水流浩盪地奔向下游。
進入孟加拉國後,恆被稱為帕德瑪(意為荷花)河,分成數條支流,並匯合大拉馬普特拉河,形成「丫」字形,最後注入孟加拉灣。就在這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它的面積達56980km2,地勢低平,海拔僅10m。
這里河網密布,土壤肥沃,農業發達,是南亞次大陸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重要種植區。布拉馬普特拉河長約2900km,水量充沛,河道亦極其穩定,上游即雅魯藏布江。恆河河口部分是大片紅樹林和沼澤地,稱「松達班」,梵文意為「芳林」。
❻ 恆河,尼羅河分別在哪個國家
印度河流經中國和印度。 印度河(Ins),梵名Sindhu(信度)。乃南亞之大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匯流旁遮普(梵Pan~ja^b,五河之意)地方之諸支流
❼ 恆河大部分在什麼國家,住入什麼灣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恆河流經恆河平原
❽ 恆河發源於什麼國家
恆河源頭巴吉拉蒂河和阿拉克南達河發源自印度北阿坎德邦的根戈德里等冰川
❾ 恆河在哪國
恆河 南亞最長、流域最廣的河流。在印度與孟加拉國境內。印度人視為「聖河」。源頭的甘戈特里冰川和沿途的啥德瓦、阿拉哈巴德、瓦拉納西等河畔城市,被印度教徒視為聖地。全長2,580公里。流域面積90.5萬平方公里。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最遠的支流上源在中國西藏境內。西南流入印度,至德夫普拉亞格附近,與阿拉克南達河相匯合,始稱恆河。在哈爾德瓦穿過西瓦利克山脈,進入平原,轉為東南流向,至阿拉哈巴德與亞穆納河匯合後,河身蜿曲,東流入孟加拉國境與布拉馬普特拉河會合,組成河口三角洲,向東流入孟加拉灣,進入印度洋。沿途有大量支流匯入。下游水網運河密布,是一個大的農業生產地區,有水稻、小麥、玉米、黃麻、甘蔗等。東距孟加拉國17公里處建有法拉卡水壩。哈爾德瓦以下可通航
❿ 恆河是哪個國家的
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印度教徒的聖河。其大部流程為寬闊、緩慢的水流,流經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區之一。盡管地位重要,但其2510km的長度使其無論以世界標准還是亞洲標准衡量都顯得短了一些。
恆河源出喜馬拉雅山南麓加姆爾的甘戈特力(實為塔婆萬草原,說法不同的原因是印度對恆河源頭說主要出於宗教考慮,而不是根據地理)冰川,全長2700km,流域面積106萬km2(不包括支流賈木納河及其以上部分);河口處的年平均流量為2.51萬m³/s;其中在印度境內長2071km,流域面積95萬km2,年平均流量為1.25萬m³/s。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流域面積佔印度領土1/4,養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
流經國家:
恆河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兩個國家。恆河又名兢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和德干高原,流經印度的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勐加拉國,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恆河流經恆河平原,這是印度斯坦地區的中心,亦是從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王國至16世紀建立的蒙兀兒帝國為止一系列文明的搖籃。恆河大部流程流經印度領土,不過其在孟加拉地區的巨大的恆河三角洲主要位於孟加拉國境內。恆河總流向是從北—西北至東南。在三角洲,水流一般南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