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牙山哪個村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牙山哪個村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30 20:40:08

❶ 棲霞有哪些山和水

崮山艾山牙山牟氏庄園唐山硼太虛宮白洋河北大天松木山鳳彩頂南小天十八盤......

崮山位於蓬萊市境內艾山北面7公里處,距蓬萊市區38公里,是蓬萊、龍口、棲霞的界山,山勢挺拔陡峭,怪石嶙峋,有「膠東小華山」之譽。崮山雙峰並起,高入雲端,南崮海拔510米,山巔有龍興寺,尚存金代刻石多處。北崮海拔542米,有兩條登山通道,其一順巨石岩隙,蜿蜒而上,路窄坡陡,俗稱「梯子口」;其二為人工開鑿的盤石路,路一側直臨崖頭,極其險峻。山巔平坦,有插旗頂、飲馬灣、西校場、龍墩、綉墩等景點和古代屯兵足跡。崮山奇峰怪嶺,崖懸壁峭,崮頂高聳入雲,四周常有雲霧繚繞,故有「南崮北崮,隔天一步」之說。建國後封山育林,栽松植果,林地面積大增,喬木以黑松為主,隨著樹齡的增長,與崮山奇石相襯,觀賞價值在不斷提高。林海茫茫,山花漫漫,景觀引人入勝,於是每年春夏之時,遊人絡繹不絕,已自發形成游覽景區。另外坐落在崮山腳下的後寨村,民俗風情保存完好,村風古樸,民意坦誠,也成為都市人追思懷古,民俗采風的絕好去處。崮山山區是抗戰時期我後方根據地,當年《大眾日報》社的前身聯合社,就設在後寨村,至今房舍尚在。1941—1943年,日寇先後三次「掃盪」該村。艾山艾山,海拔814米,為棲霞境內群山之冠,與嶗山(1133米),昆嵛山(923米)呈鼎足之勢,構成了山東半島千岩競秀,萬壑爭流的仙風道骨。史志載「登郡九邑之山,皆發脈於此」。因「上產靈艾,蒼紫莖光,異凡種世傳,五月五日,神人采之,遂以名山」的艾山,偉岸秀拔、氣勢雄偉,方圓60平方公里的山脈中,青峰嶙峋,谷幽林深,一派蒼翠,其旖旎秀麗的自然風光鮮為人知。艾山主峰距棲霞市區14公里,與「膠東天池」庵里水庫,邱處機故里太虛宮,著名的艾麓溫泉,組成了一處山水相映,層次分明,集林、溪、泉、瀑、石、甸、湖、觀、溫泉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是炙手可熱的山東半島旅遊後開發區域,以其純朴、自然、恬靜、空闊,充滿濃郁鄉野情調的田園風光特色,令世人矚目。牙山國家森林公園牙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棲霞市東南22.5公里處。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膠東半島的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三個,且三峰巨石矗立,陡險異常,形如鋸齒,故稱「鋸齒牙山」。牙山森林面積6000多公頃,其中心游覽區586.5公頃,森林覆蓋率93,2%。景區內木本植物65科289種,草本植物600餘種;鳥獸類200餘種。牙山氣候宜人,空氣含氧量高,負離子多,濕度大,空氣質量優,為天然氧吧。公園有省內面積最大的天然藤本林,更有罕見的大面積、高密度的「三花」(映山紅、錦帶花、山櫻桃)混交群落。每年「清明」開始,漫山遍野的山櫻桃、野杜鵑和錦帶花自下而上相繼綻放,整個牙山成為花的海洋,花期連續三個月之久,奼紫嫣紅,賞心悅目。牙山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豐富。三峰爭雄、觀日台、神龜石、隱仙洞、影山湖等四十多處自然景觀錯落有致。有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創始人邱處機修道遺址、遺跡和草庵廟、天官院、永昌院等廟宇遺跡,有清初膠東農民起義領袖於七屯兵、作戰遺跡和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將軍指揮牙山戰役現代革命史跡等十八處人文景點。牙山森林公園有牙山黑絨山羊特色名吃和多種土產綠色植物食品,有各種干鮮果品採摘園。目前,牙山已成為科考、探險、健身、度假,旅遊的理想之所。牙山森林公園交通方便,棲霞市汽車站有直達牙山森林公園專車;青島、煙台等旅客可沿國道204線(原煙青一級路)在桃村鎮向西入省道文三公路經唐家泊鎮到牙山森林公園;煙台、蓬萊等地北部旅客亦可沿同三高速公路或煙棲公路在臧家莊鎮向南入臧唐(臧家莊至唐家泊)線經亭口鎮到牙山森林公園。牟氏庄園牟氏庄園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園,它擁有房產5500多間,土地6萬畝,山嵐12萬畝,現保存廳堂樓廂480多間,佔地兩萬余平方米。牟氏庄園規模恢弘,古樸壯觀,集中國歷史文化、建築文化、民俗文化之大成。牟氏庄園的歷史文化沉積豐厚。牟氏庄園的復原陳列,客觀地記錄了牟氏地主家族的興起、發展和衰敗的歷史軌跡;生動地再現了中國封建社會後期地主階級的生活方式、道德規范及生產關系。牟氏庄園建築文化博大精深。六個大院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為南群房、平房、客廳、大樓、小樓、北群及東西群廂多進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落。庄園建築工藝獨特,雕刻砌鑿,工藝細膩精湛,明柱花窗,文采斐然,美妙絕倫,具有「三雕」、「六怪」、「九絕」之藝術特色。牟氏庄園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膠東民俗文化以庄園為載體,表現出自身的優越性、多樣性和傳承性。它生動地反映了以膠東半島為代表的中國北方農業生產俗、家族俗、衣食住行、人生禮儀俗、節慶俗等古老的民俗事象。對繼承和弘揚傳統的民族優秀文化,開發旅遊事業,發展地方經濟,必將起到積極作用。牟氏庄園以其恢弘的規模,深厚的內涵,被諸多專家學者評價為「傳統建築之瑰寶」、「中國民間小故宮」、「六百年旺氣之所在」,現已成為遐邇聞名的旅遊觀光勝地。太虛宮太虛宮位於公山前懷,庵里水庫西南岸,為中國道教著名道觀。公元1191年由道教全真派創始人邱處機親自主持修建,金章宗皇帝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公元1207年,元妃遙拜邱處機為師,並贈《道藏》六千餘卷,驛送「太虛觀」,作為鎮觀之寶。此時,太虛宮為「東方道林之冠」,規模宏大,影響深遠。後因自然和社會原因被毀。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紀念道教全真派創始人邱處機,1995年棲霞市委市政府決定重修太虛宮。目前太虛宮的主體工程已經完工。英靈山烈士陵園英靈山烈士園位於棲霞東之牙山前,是膠東人民為紀念抗日戰爭時期犧牲英烈,於一九四五年修建的一組由紀念堂、紀念塔、群雕、銅像及烈士墓、碑、亭等建築群組成的大型烈士陵園。整個陵園依山而建,雄偉壯觀,總佔地面積七百多畝,有各種建築物三百多處,英靈山前麓,氣勢恢宏的烈士紀念堂內,珍藏著一百三十多件革命文物,並以專刊形式簡介了膠東抗日戰爭歷程及十餘位膠東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跡。自紀念堂後拾級而上,歷經八百三十五級台階直達英靈山頂峰,便是呈六角形的高聳入雲的膠東抗日烈士紀念塔,挺拔宏偉,令人肅然起敬,烈士紀念塔及分布於山兩臂的名錄塔銘刻著兩萬多名烈士的名字,這里安息著包括膠東黨政軍抗戰時期領導人理淇、林江、於克恭、王文及戰斗英雄任常倫,爆炸英雄王克山、勞動英雄王彩春等膠東著名英雄在內的三千多名烈士的英靈,英靈山前的棲霞第四中學院內,為宋慶齡捐建的膠東國際和平醫院舊址。英靈山松柏掩映,花草繁茂,各種紀念建築物點綴其間,更顯景色秀麗,如黛如染,每年清明節期間,多達幾萬人的幹部群眾湧向英靈山悼念革命先烈,現為國家級重點紀念建築保護單位。唐山硼風電唐山硼海拔508.8米,面積約十平方公里,在縣城東南七公里處。硼頂平如刀削,硼壁林木密茂。硼西麓濱黃燕底水庫,山光水色,煙霧橫生,遠處望去,猶如空中城郭,神秘莫測。唐山硼分南硼北硼,南硼上有兩個天然旱塘,大者逾畝,名飲馬灣。硼壁陡峭,宛如城牆。沿牆有二十多處淘金洞,深者二百米,淺者一百五十餘米。硼壁以下,碎石遍地,皆為昔日淘金遺跡,所以附近村民又稱唐山為金山。據傳,硼頂有人參,在八十多年以前,有人挖到一隻百年老參。附近的黃燕底村,曾有一老人於六十多年前的一個夜晚,忽見硼頂一團奇光,其紅如日,其大如屋,由強變弱,經時乃滅。於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山中百年棒槌(人參)在顯光,有的說是硼里金子在聚合。還傳聞,呂洞賓和鐵拐李雲游來到這里,嘖嘖稱贊這塊人間寶地,遂按落雲頭,降到硼頂飲酒對弈。之後,把棋子全部埋入硼里,後世曾有人淘金時淘到一個「卒」字。其餘的棋子,還留給後人去淘呢。如今棲霞市電業局在唐山上建起了較大規模的風力發電,為棲霞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並且專為上山修了公路。現在風力發電已經成為棲霞的又一亮麗的風景。唐山風電場項目總體規劃安裝風力發電機組45台,總裝機容量36950千瓦,先後歷經三年時間分四期進行。在2003年投入2台機組進行先期試驗的基礎上,一起工程7台機組於2004年投運;二期工程10台機組於2005年投運;三期工程19台機組也全部投運。目前,唐山風電場項目總投資3億元,裝機數量38台,單一風場裝機容量位居全省第一,達到2.8千瓦。45台風機全部運營後,年可發電7500萬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5600萬元。

❷ 山東省煙台市棲霞市牙山黑山羊哪家好

純種牙山黑山羊現在上哪找去,瀕臨滅絕了,真正的牙山黑山羊要按只算了,大多都是羊販子冒充牙山黑山羊,就像以前陝西的蘋果貼我們棲霞的蘋果標簽賣道理一樣

❸ 狼牙山五壯士的狼牙山位於我國哪個省 牙山的地理位置

狼牙山位於我國河北省,保定市。

1、狼牙山地理位置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屬太行山脈,距縣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是河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因「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而聞名。狼牙山2008年4月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狼牙山五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軍和偽滿洲國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

(3)牙山哪個村最好吃擴展閱讀

狼牙山五壯士人物生平:

1、馬寶玉(1920年—1941年)

馬寶玉,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下元皂村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兩年後入黨。1941年9月在易縣狼牙山為掩護主力部隊和人民群眾安全轉移,他帶領全班4名戰士奮勇殺敵,同數千日軍巧妙周旋一整天,將敵人引上絕路,勝利完成阻擊掩護任務,寧死不屈,毅然跳崖犧牲,年僅21歲。

2、葛振林(1917年—2005年)

葛振林,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黨城鄉喜峪村人。1937年參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阻擊日軍戰斗中,葛振林與四位戰友寧死不屈,壯烈跳崖,他和宋學義被掛在樹上,倖免於難。

3、胡德林(1922年—1941年)

胡德林,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人。1940年,八路軍攻打容城縣城,他們踴躍支前。縣城打開,他們又自告奮勇幫助部隊運送戰利品。當部隊領導誇獎他們任務完成得好,要他們回家時,他們卻不肯回去,一再要求留下,跟著部隊上前線打鬼子。胡德林在狼牙山阻擊戰中壯烈犧牲。

4、胡福才(1923—1941年)

胡福才,河北省保定市容城郭村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1年,在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當戰士。同年秋,日本侵略軍對晉察冀邊區發動猖狂進攻。胡福才奉命阻擊敵人,當子彈打光後,就用石頭居高臨下砸向敵人。石頭用盡後,縱身跳下萬丈懸崖,壯烈殉國。

5、宋學義(1918年-1971年)

宋學義,是聞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壯士」之一。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宋學義縱身跳崖,被半山腰的樹叢掛住,腰部受重傷,他們第二天被送往野戰部隊醫院治療。晉察冀軍區召開慶功會,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代表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把軍區頒發的「堅定頑強」的五星獎章掛在宋學義的胸前。

❹ 煙台市裡 哪個區比較好,哪個區更靠近

目前最好的應該是萊山區,環境最好,而且萊山區的房子是沿著海岸線由北向南貫穿的,所以距離海邊的距離也是最近的。所以萊山區的房價是最高的,均價在15000/平左右。其次就是開發區,房子的均價在7000左右,北邊就是金沙灘,環境也不錯。芝罘區也有海,煙台山和第一海水域場,但是芝罘區人多,交通比較擁堵。房子的均價在10000元左右。

具體如下:

1、簡介

煙台市,山東省地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海,西接濰坊、青島,南鄰黃海,北瀕渤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 煙台全市土地面積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909千米,瀕臨渤海、黃海,有島嶼63個。轄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牟平區、開發區、高新區、金山港區、昆嵛山自然保護區、長島縣,以及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截止2015年底,煙台市人口701.41萬,少數民族47個。

2、行政區劃

煙台市現轄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牟平區4個市轄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昆嵛山自然保護區、保稅港區、金山港區(正在建設)5個功能區長島縣,代管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棲霞市、海陽市7個縣級市。總共有91個鄉鎮、6個鄉、53個街道辦事處,585個居民委員會、6199個村委會、6864個自然村。

3、水文狀況

市域內,河網較發達,中小河流眾多,長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條,其中流域面積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龍河、大沽河、大沽夾河、王河、界河、黃水河和辛安河7條。主要河流以綿亘東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羅山、大澤山所形成的「膠東屋脊」為分水嶺,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黃海的有五龍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黃海的有大沽夾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黃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點,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屬季風雨源型河流。其沖積而形成小平原沙土層厚而肥沃。盛產葡萄、蘋果、大櫻桃、草莓、梨和藍莓。

4、氣候特點

年平均降水量為651.9毫米,年平均氣溫12.7℃,年平均相對濕度68%,年平均日照時數2698.4小時,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值5224.4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風速內陸地區3-4米/秒,沿海地區4-6米/ 秒,煙台市平均無霜期210天。

❺ 棲霞牙山黑山羊,你們吃過沒

去牙山時吃過,味道不錯,就是價格不菲。

❻ 煙台棲霞森林公園好嗎

沒聽說過有個棲霞森林公園。
棲霞有一個牙山森林公園,省級的。估計你說的是這個吧,這個山不錯,是膠東第四高峰,但由於山前是一個桃村盆地,所以顯得特別高。站在山頂上,看山下的村莊和道路,歷歷在目。

我去牙山都是春天去的,滿山是杜鵑花,非常漂亮。今年夏天去了一次,正好開滿了神奇的天鵝花,也很有意思。現在秋天也是適合登山的季節,可以去看看。這個山主要是鍛煉身體和自然風光,山下有個破小廟,非常一般。比較好吃的是牙山黑山羊,山下有個飯店有羊湯可以喝。山比較陡,有台階上下,全程需要三個小時左右。山頂非常險,有些地段需要手腳並用才能上下。下面附一段官方文字介紹吧:

牙山省級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棲霞市東南22.5公里處。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膠東半島的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三個,且三峰巨石矗立,陡險異常,形如鋸齒,故稱「鋸齒牙山」。
牙山森林面積6000多公頃,其中心游覽區586.5公頃,森林覆蓋率93.2%。景區內木本植物65科289種,草本植物600餘種;鳥獸類200餘種。牙山氣候宜人,空氣含氧量高,負離子多,濕度大,空氣質量優,為天然氧吧。公園有省內面積最大的天然藤木林,更有罕見的大面積、高密度的「三花」(映山紅、錦帶花、山櫻桃)混交群落。每年「清明」開始,漫山遍野的山櫻桃、野杜鵑和錦帶花自下而上相繼綻放,整個牙山成為花的海洋,花期連續三個月之久,奼紫嫣紅,賞心悅目。

❼ 牙山的簡介

牙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山東省棲霞市東南22.5公里處。牙山主峰海拔806米,是膠東半島的著名高山之一,因其主峰三個,分稱大牙、二牙、三牙,大牙、二牙山勢陡峭險峻,令人望而生畏,三牙較低緩,林相整齊茂密,且三峰巨石矗立,陡險異常,形如鋸齒,故稱「鋸齒牙山」。牙山雄踞膠東半島中心,北控煙台、南瞰海萊平原,是昆嵛山和大澤山東西兩大山系的紐帶,是膠東的戰略要塞。
牙山森林面積6000多公頃,其中心游覽區586.5公頃,森林覆蓋率93.2%。景區內木本植物65科289種,草本植物600餘種;鳥獸類200餘種。牙山氣候宜人,空氣含氧量高,負離子多,濕度大,空氣質量優,為天然氧吧。公園有省內面積最大的天然藤本林,更有罕見的大面積、高密度的「三花」(映山紅、錦帶花、山櫻桃)混交群落。每年「清明」開始,漫山遍野的山櫻桃、野杜鵑和錦帶花自下而上相繼綻放,整個牙山成為花的海洋,花期連續三個月之久,奼紫嫣紅,賞心悅目。牙山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景觀豐富。三峰爭雄、觀日台、神龜石、隱仙洞、影山湖等四十多處自然景觀錯落有致。有金元時期道教全真派創始人邱處機修道遺址、遺跡和草庵廟、天官院、永昌院等廟宇遺跡,有清初膠東農民起義領袖於七屯兵、作戰遺跡和抗日戰爭時期許世友將軍指揮牙山戰役現代革命史跡等十八處人文景點。
牙山故事
故事一:遠古時,東海龍王不知為何得罪了齊天大聖孫悟空,老孫要整他,就挑石填海,最後一擔撩下後倒了一下鞋裡的沙土,便形成了現今棲霞市唐家泊鎮境內的固山。這一擔的後頭是艾山,前頭就是牙山。
故事二∶牙山前坡下的桃村,歷史上就是交通重鎮。每到趕山會,那裡便人山人海,熱鬧非凡。這一天臨近中午,正是熱鬧地時候,集市上出現了一位漂亮的少女,但見她瓜子臉,丹鳳眼,櫻桃小口微微含笑,尤其那乳黃色的旗袍,和風吹來飄飄然動人心扉。她不停的到處走,到處看,腳步輕盈地踩不死個螞蟻,人們都看呆了。 突然一個大鬍子老頭瘋狂地向少女撲去,少女扭腰閃過便鑽進人群。好多人都在罵老頭不正經,他並不理會,穿著人空追,當他一把抓住少女的頭發時,善良正義的牙山人終於忍無可忍,故意把他跘了個嘴啃泥。少女趁機向著牙山方向跑掉了。
在人們的一片斥責聲中,老頭爬起來委曲地說:『你們有所不知,這位少女是長白山人參國的一位公主,自幼好玩好熱鬧,只因不堪忍受長白山深山老林的寂寞,私奔到牙山定居。我費了幾十年功夫才找到她,誰想讓你們壞了我到手的好事,不信你們看』,他伸開抓少女頭發的那隻手,只見手裡握著地的確是一把人參毛。
故事三∶
「牙山後坡深山裡有一座廟,廟里的和尚大都活到一百多歲。有一年南方的一個和尚前去參訪,由於迷戀牙山的秀麗風光和滿山遍野的寶藏,所以一直住了兩月有餘,好客的方丈多方照顧,使那個和尚很受感動,臨走時給了方丈一包茶葉以示報答。
和尚走後,方丈掂著這包不足二兩重的茶葉想,你走時背去一大麻袋葯材,卻留給我這么點茶葉,南方人真是小氣,不屑一顧,把茶葉往門眉上一撩,也就忘記了。
過了幾年,這位和尚又回來了,方丈熱情與其舒舊,只是隻字未提茶葉的事。不巧,一個小和尚突然肚子疼,都翻白眼了,方丈大驚,南方和尚卻泰然自若地說:「莫急,我略懂醫術,讓我看看。」只見他號了號脈,若無其事的從一小紙包里取出點東西沖了杯水給小和尚喝下,稍傾,小和尚的肚子咕咕響,南方和尚說:『去吧,他要方便』。
待小和尚從茅房出來跪地拜謝時,已是完好如初,精神煥發。
方丈又高興又驚奇地問:「大師用的什麼靈丹妙葯,如何這般見效呢?」
南方和尚不無得意地說:「不是什麼靈丹妙葯,正是你山上的茶葉,也就是我上次臨走時留給你的那一種,此茶名叫牛心茶,無病防病,有病治病,灑家游遍九州大川峻嶺,三山五嶽,只有你這兒才有。這牙山牛心茶,真乃稀世之寶啊!」
方丈悔悟當年錯怪南方和尚,又僥幸沒把那包茶葉扔掉。趁客人出門賞景之際,趕緊從門眉上取下那包茶葉,清除厚厚的灰塵裝進秘匣里。以後仔仔細細一點點飲用,最後活到一百二十歲。
清初於七抗清
「牙山自古多英雄」,三百多年來,於七牙山造反的故事世代相傳,人們一直贊頌他抗清起義的驚世奇跡。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清兵從海上直驅山東半島,首破寧海(今牟平),接連又攻陷福山、棲霞、萊陽、文登、平度等縣。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為,時值連年亢旱,天災兵禍,民不聊生,反清怒火,一觸即發。 清順治五年(1648年),於七在廣大農民的支持下,號召武勇千餘,奔上牙山,高高豎起了義軍大旗,開始了武裝反清斗爭。經過兩年的准備、教練,抗清力量日益壯大。順治七年,於七率起義軍2000餘人,東出牙山,與昆嵛山的義軍合力圍攻寧海州。起義軍鬥志昂揚,冒死爬城,銳不可當,很快攻破寧海城,殺死知州劉文淇,聲威大震。清廷聞報,驚恐萬分,急命登州調集各路人馬來與於七交戰,但都被義軍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而回。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調集精東將軍濟席哈、兵部郎中舒穆祿圖喇、山東總督祖澤傅等所謂三大帥,重兵「會剿」於七,列營牙山周圍。由於義軍迭次主動出擊,重挫清兵於十字線、營盤一帶,但終因寡不敵眾,只得退居牙山,誓死扼守。在幾次爭奪戰中,義軍居高臨下,越戰越勇,清兵屢攻屢敗,傷亡慘重。據說在戰斗最危急的時刻,當清兵攻到大牙的唯一通道口時,於七身處這里的「橛子石」旁,揮動大刀,奮勇拼殺,將陸續爬上來的清兵,一個個砍下山崖,橫屍遍谷,血流成河,一直殺了三天兩夜(山前有個小村叫「血灌亭」,即因此而得名)。
面對牙山天險難攻,清兵無奈,便採取長圍久困的戰術,以三萬多人馬把牙山圍得水泄不通,到翌年二月,被久困的義軍糧斷水窮,牙山終被攻陷。戰斗失利後,義軍殉難者甚多,於七趁夜幕突出重圍,潛逃嶗山削發為僧,躲過劫難。在嶗山華嚴寺皈依佛門,法名「善和」。為華嚴寺第二代住持,康熙十一年(1672年)病故。壽至94歲。
於七起義,留給人們的遺跡和傳說很多。他在牙山屯兵時,立義軍大旗於山峰之上,旗穴尚存,粗若碗口,深如竹筒。在義旗右側有一座老廟,是當時義軍首領的議事廳,惜已坍塌,名存實無。由大牙向東,依次可見傲然挺立的三個山頭,稱之「大寨」、「二寨」、「三寨」,而寨名由來,系於七當年布兵而得。在牙山前麓有一潭碧水,寬闊數畝,清澈見底,相傳這就是當年於七的飲馬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