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廣海咸魚哪個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廣海咸魚哪個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20 10:31:40

❶ 台山有什麼美食

1、廣海咸魚

廣海咸魚是台山廣海的特產,「廣海咸魚」的腌制方法獨特,歷史久遠。

其方法是把白花、黃花等名貴鮮魚插入生鹽堆里腌制,魚頭向下,魚尾向上。適時取出後,魚身硬直、乾爽,魚肉結實、鮮明。食用時,把咸魚切成小片,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然後淋上花生油,放在鑊里蒸(或飯面焗)十五分鍾即熟。

2、麥巷風鱔

風鱔是大江鎮麥巷村委會瓦窯灣獨有的特產。風鱔狀如白鱔,一般身長40厘米左右,重約600克。頭部若有兩耳,遍體肥潤,脊部呈銀灰色,腹部是白色。

烹調方法是:用油炸香後,以豬骨、花生、眉豆配合燜食。其汁呈乳白色,鮮美清香每年冬季,當北風呼嘯、天陰地暗、江水激浪之時,風鱔就會成綣滾球而出。

3、外海面

外海面(食)在江門街頭,一講到麵食,人們好自然就會想到外海面。以外海面做賣點的麵食檔在江門真是隨處開花遍布大街小巷。外海面之所以可以做到街知巷聞自然有它的過人之處,它食落爽滑兼「彈牙」,並伴有靚面加鮮雞蛋的清香,口感十足。

4、恩平臘鴨

恩平臘鴨,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恩平臘鴨由於製作方法獨特、選材好、香味濃郁,因而深受喜愛。在恩平市不少鄉鎮,家家戶戶有自製臘鴨的習俗,恩平臘鴨的工序比較復雜,且一道工序也不能少。

首先要將家養的花毛鴨去毛剖開,清水煮沸脫毛,冼凈、晾乾,這樣一道工序就要花費近1天的時間;緊接著將花毛鴨加壓成形,以精鹽腌制1天;次日早上,將腌制好的鴨子用竹枝撐開,再用繩子將鴨嘴穿起來,掛在竹竿上晾曬。

5、新會大鰲慈姑

新會大鰲慈姑,江門市名特優新農產品慈姑素有「水中板栗」之稱,有著很好的食用、葯用價值,而大鰲慈姑更是遠近聞名,是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肉質白且較松,無苦味,因「好意頭」,又是冬季時令農產品,近年來更成為春節送禮新寵,頗受市民歡迎。

❷ 台山的特產有哪些

1、都斛菜花

都斛菜花,學名椰菜花,十字花科芸薹屬,原產地中海東海岸,在一百多年前由旅美鄉親引入栽種改良,主要在都斛圩周圍的競豐、大綱、都陽、銀塘等村種植,以都陽村委會水邊里所產為最佳,種植面積約2000畝,年產量約5000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山鰻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台山大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九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都斛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廣海鎮

❸ 台山有那些特產

廣海咸魚
是台山廣海的特產,「廣海咸魚」的腌制方法獨特,歷史久遠。其方法是把白花、黃花等名貴鮮魚插入生鹽堆里腌制,魚頭向下,魚尾向上。適時取出後,魚身硬直、乾爽,魚肉結實、鮮明。食用時,把咸魚切成小片,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然後淋上花生油,放在鑊里蒸(或飯面焗)十五分鍾即熟。當你揭開鑊蓋時,特殊的咸魚香味即時散發四周。聞之,頓覺胃口大開;觀之,油黃肉白,色澤清鮮;食之,霉香帶甜,鹹淡適口,確有特別的風味。

台山紫菜
台山人逢年過節或有喜慶,餚菜中多有紫菜一味。紫菜加瘦肉、蝦米,滾以上湯,很是可口。紫菜,是台山著名的土特產之一。據《新寧縣志》物產篇中記載:「紫菜,生大海中礁石,正青色,取而干之,則紫色,產銅鼓者尤佳。」銅鼓紫菜,並非產自銅鼓村,而是銅鼓一帶的居民到附近海面的大礁石上採集回來的,以地名大排出產的品質最好。銅鼓紫菜大片而且厚身,嘴嚼起來,味鮮美又脆口。銅鼓紫菜有這樣好的特色,同附近的自然環境很有關系。紫菜這種海生植物,屬紅藻類,依附在礁石中生長。它有一種很怪的脾性,風浪越大的地方,長得越多越茂盛,而銅鼓附近海面,風浪特大,為這里特產紫菜創造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我市出產紫菜的地區還有上川島。川島居民稱東面海為上海,這邊風浪較大,出產的紫菜又多又好,桅夾、鳥豬島附近石排上生長的紫菜,質地並不比銅鼓紫菜遜色多少。


蚝,是我市有著悠久歷史的著名海產品。我市海岸線長,有廣闊的海塗供蚝生長。但蚝的生長特別,要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才容易繁殖和長肥。我市那扶聯和,深井康華,地處北海灣尾端,水質較淡,利於繁殖蚝苗;北海灣中部的北陡沙頭涌和汶村的茭勒、五鄉,崖門口的赤溪曹沖等地,宜於幼蚝的成長,是良好的天然蚝場。按照性質特點,蚝可分兩種:一種叫黃蚝,也稱野生蚝;另一種是白蚝,是人工養殖的。這兩種蚝的肉質無大的分別,只是蚝殼一種帶黃,一種較白;膘期也不一樣,黃蚝在農歷五月最肥。這段時間,赤溪、廣海一事的群眾,到海邊石排上採得的黃蚝,個大肉肥,十分可口。白蚝則過了冬至以後才進入膘期。人工繁殖的蚝,一般都在冬至過後才收獲。但不論黃蚝、白蚝,都有一個共同特性,蚝肥則有粉(即蚝肚裡的分泌物),反而不好吃,味中帶酸。白蚝一般養殖四五年便可收獲。收獲時,采蚝拿著小鐵錐,把蚝從依附石上敲下來,然後用小鐵錐把蚝殼撬開,取出蚝肉,就是鮮蚝。鮮蚝煮熟曬干,便成蚝豉。煮蚝的水經熬過濃縮,就是蚝油

麥巷風鱔
風鱔是大江鎮麥巷村委會瓦窯灣獨有的特產。風鱔狀如白鱔,一般身長40厘米左右,重約600克。頭部若有兩耳,遍體肥潤,脊部呈銀灰色,腹部是白色。烹調方法是:用油炸香後,以豬骨、花生、眉豆配合燜食。其汁呈乳白色,鮮美清香。
每年冬季,當北風呼嘯、天陰地暗、江水激浪之時,風鱔就會成綣滾球而出。當地群眾就在潭江中設繒捕捉,每次水頭約可捕獲500公斤。

下川蝦糕
下川島,屹立南海、宛若明珠。海灣優良、風光綺麗、土地肥沃、果木繁茂;漁場寬廣、資源豐饒。全島總面積為98.6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32.98公里,自然港灣15處,島周圍港灣盛產苗蝦,年產量達3500多噸,是全省最大的苗蝦生產基地。
苗蝦(又名銀蝦),可直接作養殖飼料,也可將鮮蝦加工成蝦糕,或曬成蝦干。蝦干加工成蝦粉是精飼料的主要成份。
下川蝦糕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味鮮可口,馳名中外。內銷本省各地,東北,內蒙,黑龍江;外銷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
蝦糕營養價值頗高,可單獨蒸食,也可作烹飪調味品。單獨蒸食時將適量蝦糕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蒸熟,就美味可口,香味撲鼻。蝦糕燜豬腳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先將適量蝦糕用油泡過後再放豬腳加水燜熟,聞之香味四溢,食之脆口香甜,引人食慾。蝦糕也是烹飪瓜菜的調味佳品。

❹ 台山廣海哪裡好玩啊

現在不止有一條路可以到達了哦,·但那小水閘還在啦··咸魚肯定有啊。
我覺得廣海最好玩的就是晚上到海邊去了,在海邊那兒有很多酒吧,邊吹海風邊和朋友聊天,真的很舒服呀。另外,廣海還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兩間類似麥當勞的,一間叫聖德堡,一間叫麥肯基。。。反正,廣海會讓人感到很舒服,自在。不像大城市那麼烏煙瘴氣··
有空再發相片吧,我會發些最新的哦,歡迎大家到廣海去玩,我也經常到那兒玩

❺ 江門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1、恩平瀨粉:瀨粉是用大米為原料製作而成。吃時用開水燙過,兌進上湯,就成獨具一格之瀨粉了。在瀨粉中兌入白糖燒酒,又另有風味。

❻ 江門外海特產是什麼啊

江門外海特產是:外海花生餅 、外海面。

其他
江門特產美食
美食名吃.當地特產

· 江門古井燒鵝
· 江門幕村狗肉
· 江門新會葵扇
· 江門白沙茅龍筆
· 江門茶山水浸雞
· 江門黃鱔飯
· 江門僑鄉第一湯
· 江門外海花生餅
· 江門三桁瓦菜刀
· 江門荷塘沖菜
· 江門新會大葉年桔
· 江門新會亞佗霉姜
· 江門新會王崗馬蹄
· 江門新會陳皮、陳皮酒
· 江門新會甜橙

江門五邑名牌特產大全!
江門市

江門鴨肝腸:成品具有爽、滑、香的特點,除作小食品外,尚為部分傳統名菜、點心的主要原料。其生產歷史已有50餘年。

江門正三桁瓦牌菜刀:江門市桁瓦廚房設備工業公司生產,已有110餘年生產歷史。由於創始時作坊狹小,僅有三桁瓦的寬度,取店名「三桁瓦」。

蓬江區環市鎮:白沙大白菜、滘頭果蔗、篁邊韭黃。

蓬江區環市鎮白沙村:白菜。

江海區:石沖粉葛、江門白菜、麻園荔枝。

江海區外海鎮:麻園荔枝、南山香粘米、鱘江風鱔。

江海區外海鎮南山村:南山臘鴨、香粘米。

台山市

台山蝦羔:分蝦醬和蝦羔餅兩種。產於上川、下川、海晏及廣海等沿海地帶,以下川區所產最負盛名。蝦質鮮美潔凈,製成成品味道最為香醇。食時放生油蒸熟,香味撲鼻,引人食慾。蝦醬含有水分,將蝦醬進一步壓干其水分,即成羔餅,蝦羔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蝦香濃郁,味美可口。

廣海咸魚:產於廣海漁港,以包頭鹽藏酶香黃花仲咸魚最著名。腌制包頭酶香咸魚,成品內稍松軟,味帶酶香。腌制鹽藏包頭香甜干咸魚,成品魚身鮮靚、透明,有光澤,如蒜子肉,淡口、香甜,蒸熟香味撲鼻。此外尚有風干糟白咸魚,魚身閃光,品味鮮甜,具蘭花香氣;生曬干牙帶片,風味更為獨特。

江門花藤席:以紅、黑、白三色幼藤皮間格編織而成。系以進口原藤枝為原料。產品色澤天然,花紋均勻,鮮艷悅目,席面平滑,四角相稱,編織密實,不易散脫,質地柔韌,涼爽舒適,經久耐用,為夏季床上最佳用品。早在清道光年間,廣東南海縣沙貝八鄉已開始有藤製品,逐漸流傳至沿海一帶的廣州、佛山、江門、中山、揭陽等縣、市。

大江鎮渡頭圩村:斗洞慈姑。

水步鎮石鼓村:石鼓紅茶。

四九鎮:白雲茶。

赤溪鎮大村:銅鼓紫菜。

沖蔞鎮:烏豆、葛粉。

廣海鎮:廣海芥蘭。

南灣鎮:「廣海咸魚」。

汶村:「白玉蚝」。

白沙鎮潮境圩村:潮境蘿卜。

汶村鎮:黑腌蟹、泥蟲、行彺蒀

新會區

新會甜橙:為無酸橙類優良品種。品種有三大類:(1)滑身仔橙,囊瓣汁胞柔軟多汁,味極甜,清香。(2)柳橙,汁胞脆,汁液中等,味濃甜香。(3)酸橙,甜橙中含酸量較多的一類,油胞較粗,果肉汁多,有香味。新會甜橙栽培歷史悠久,元代初期生產已相當興旺。歷史上一直列為貢品。

新會陳皮:又名廣陳皮,為大紅柑(學名茶枝柑)的果皮,入葯已有700餘年歷史。《本草綱目》載:「柑皮紋粗,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廣中(即今新會)采者為勝。」清康熙《本草蓬源》亦有「桔皮苦辛溫無毒,產粵東,新會,陳久者良」之述。質輕而柔軟,不易折斷,香氣特異,醇而濃郁,味甘涼香,微辛但不甚苦。

新會亞陀酶姜:因創始人身形駝背,而稱亞陀。產品呈棕色粒狀,質地柔軟,甜、酸、咸、辣諸味兼備,風味獨特。宜於老人與幼兒食用,有止渴生津、祛寒除痰之功效,戒煙者亦多用作解代食品。

新會葵扇:新會市葵藝廠生產。系以葵樹葉為原料製成。生產葵扇歷史久遠,《晉書·謝安列傳》中早有記載。至明代,蘇州、漢口、重慶等地均於岡州(新會原郡名)會館內設葵扇交易所。

會城鎮:葵扇、火畫扇、陳皮、亞陀酶姜。

荷塘鎮:「荷塘芥蘭」、「荷塘沖菜」(大頭菜)。

大鰲鎮:粉葛、蓮藕、鯪魚。

大鰲鎮百頃村:粉葛。

睦洲鎮:優質米、蓮藕、深環年橘。

環城鎮:東甲甜橙,曾為貢品。

沙堆鎮:蘿卜、「梅灣沙葛」。

沙堆鎮梅灣村:沙葛。

雙水鎮田心村:田心臘鴨。

羅坑鎮天湖村:西瓜。

杜阮鎮:涼瓜。

杜阮鎮龍榜村:涼瓜、紅煙。

開平市

馬岡鵝。

金山火蒜:產於水口地區。70多年前集中於金山墟銷售。蒜頭經剝衣修飾後,用谷殼、稻草堆火熏烤,故名。其粒碩大,氣味辛辣濃烈,久貯不壞。

開平腐乳:有辣椒型與酶香型兩種,其色澤鮮黃,酶香濃郁,嫩滑爽口,鹹淡適中,適合南方人低鹽奢糖口味。創始於清光緒年間。

水口鎮:水口大蒜、腐乳。

蜆崗鎮:熱水窟西洋菜。

馬岡鎮:黑腳鵝、竹器、黑葉荔枝。

馬岡鎮官塘村:黑葉荔枝。

蒼城鎮石閘村:潭碧冬瓜。

鶴山市

鶴山紅煙、古勞青茶、宅梧西瓜、雙合西瓜、址山蒜頭、南洞三黃雞、雲鄉腐竹、鶴城腐竹、古勞豆豉、芳坪咸脆花生。

沙坪鎮:「拉舍爾」毛毯。

沙坪鎮古蠶村:「古蠶粉葛」。

共和鎮:平嶺粉葛、緣合蘿卜籽。

共和鎮大緣合村:蘿卜籽。

鶴城鎮:「馬耳山茶葉」、「南洞三黃雞」。

鶴城鎮南洞圩村:客家雞。

宅梧鎮:白水帶茶、選田西瓜、耥果。

古勞鎮:「古勞豆豉」、「古勞銀針茶」。

恩平市

芒稈、稿竹、青刀石。

❼ 台山美食 特產 小吃有哪些

1、蝦羔:

產於廣東台山。
夏秋汛期大量苗蝦上市,選通體透明晶亮、肉質肥滿、連殼可吃的小苗蝦,用鹹水沖洗,去其雜質、泥土,晾乾後置瓦器中加鹽拌勻,用擂醬棍稍加擂爛,加蓋發酵再加適量食鹽拌勻;又發酵,最後再補加食鹽,發酵。經過三次發酵,苗蝦變為色澤通紅的蝦坯。天氣晴朗時,於陽光下曬一個禮拜即成蝦醬。在此期間每隔一段時間擂醬一次,次數愈多愈好,使其異味散發,水分蒸發,顏色由大紅變為紫紅、入口味美滑嫩。加工過程中以下鹽及發酵最為關鍵,需按天氣變化靈活掌握。其製作以夏末及秋季為宜,這時天氣乾爽,發酵時間易於掌握,蝦質鮮美潔凈,製成成品味道最為香醇。最後密封貯存。食時放生油蒸熟,香味撲鼻,引人食慾。將蝦醬進一步壓干其水分,即成羔餅,蝦羔含有大量蛋白質,營養豐富,蝦香濃郁,味美可口。

2、廣海咸魚:
廣海咸魚是台山廣海的特產,「廣海咸魚」的腌制方法獨特,歷史久遠。其方法是把白花、黃花等名貴鮮魚插入生鹽堆里腌制,魚頭向下,魚尾向上。適時取出後,魚身硬直、乾爽,魚肉結實、鮮明。食用時,把咸魚切成小片,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然後淋上花生油,放在鑊里蒸(或飯面焗)十五分鍾即熟。當你揭開鑊蓋時,特殊的咸魚香味即時散發四周。聞之,頓覺胃口大開;觀之,油黃肉白,色澤清鮮;食之,霉香帶甜,鹹淡適口,確有特別的風味。

3、汶村:「白玉蚝」。

4、下川蝦糕:
下川島,屹立南海、宛若明珠。海灣優良、風光綺麗、土地肥沃、果木繁茂;漁場寬廣、資源豐饒。全島總面積為98.6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32.98公里,自然港灣15處,島周圍港灣盛產苗蝦,年產量達3500多噸,是全省最大的苗蝦生產基地。
苗蝦(又名銀蝦),可直接作養殖飼料,也可將鮮蝦加工成蝦糕,或曬成蝦干。蝦干加工成蝦粉是精飼料的主要成份。
下川蝦糕歷史悠久,製作精良,味鮮可口,馳名中外。內銷本省各地,東北,內蒙,黑龍江;外銷香港、澳門、美國、加拿大、新加坡等。
蝦糕營養價值頗高,可單獨蒸食,也可作烹飪調味品。單獨蒸食時將適量蝦糕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蒸熟,就美味可口,香味撲鼻。蝦糕燜豬腳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先將適量蝦糕用油泡過後再放豬腳加水燜熟,聞之香味四溢,食之脆口香甜,引人食慾。蝦糕也是烹飪瓜菜的調味佳品。

5、麥巷風鱔:
風鱔是大江鎮麥巷村委會瓦窯灣獨有的特產。風鱔狀如白鱔,一般身長40厘米左右,重約600克。頭部若有兩耳,遍體肥潤,脊部呈銀灰色,腹部是白色。烹調方法是:用油炸香後,以豬骨、花生、眉豆配合燜食。其汁呈乳白色,鮮美清香
每年冬季,當北風呼嘯、天陰地暗、江水激浪之時,風鱔就會成綣滾球而出。當地群眾就在潭江中設繒捕捉,每次水頭約可捕獲500公斤。

6、斗山茭筍:
茭筍,屬禾本科,外貌與禾苗相似,故又名禾筍。茭筍和禾苗的分別是:茭筍的葉比稻葉長寬而肥厚,而且長勢蔥茂。台山南部地區有大量出產,以斗山為最多,而以六村所產為最佳。
茭筍適宜在塘涌澤沿生長。每年仲春時節,將去年留下的枯稿分成小棵,植於有水的窪地,即可生長,終年不需施肥。夏末時茭筍就茂綠如茵,再用稀泥在干枝間潑下,使其留有空隙,便可大量發芽。中秋時節便似雨後春筍般叢生了,這時即可收獲。
茭筍有煎、炒、滾湯三種吃法。煎時先將茭筍縱剖為二,再用刀在剖面上劃一深痕,略分開,在裡面填入鯖漿(魚肉與豬肉混合搗成的漿狀物),用油煎香,打個糊獻(普通話叫「勾芡」)即成。也可用豬肉或蝦肉伴炒、滾湯。

7、沖蔞冬瓜:
冬瓜是沖蔞土特產之一,春秋兩季均可種植,是夏秋季供應商品蔬菜之一。品種有黑皮冬瓜和灰皮冬瓜兩類,它根系發達,植株生勢強,產量高一般畝產萬斤左右,高產的達1.7~2萬斤。沖蔞冬瓜肉厚,品質優,味清甜。老嫩瓜均可食用,除適用燜、炒、燉、做湯,還可曬干、製冰肉涼果,瓜頂芽做菜是茶樓上等菜。瓜仁還可入葯,瓜皮曬干也可入葯和拌紅豆煲湯可解暑。煲糖水可解皮膚濕疹等,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沖蔞冬瓜產品已暢銷湖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甘肅、四川、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及北京、上海、武漢、蘭州、天津、廣州、深圳、珠海等市
2002年,沖蔞鎮的蔬菜經省有關部門檢測和審定,已獲得了廣東省農業廳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以沖蔞鎮為中心的「黑皮冬瓜生產技術規程」已由江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為江門市地方標准,以及省市有關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技術規程。目前,正在申辦「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鎮」及沖蔞「朝中黑皮冬瓜」商標。

8、沖蔞白崗涼粉草:
涼粉是台山人清熱解暑的食物,用涼粉草製作。這種食物煮成糊狀,冷卻成糕,色澤烏黑,味甘甜,涼沁脾,食後周身舒暢。
涼粉草是草本植物,40年代時由信宜引入沖蔞白崗。每年清明種植,農歷六月收割。製法是:洗凈涼粉草,放入清水,加入少許食用梘水,慢火熬至草爛出膠。把膠水倒出,清除草渣,再放入鍋中煮沸,加入適量粘米粉或木薯粉煮成漿,倒出用盆裝好,冷卻後即成。涼粉草性涼,有清熱解毒作用,對高血壓、糖尿、肌肉及關節酸痛有一定療效。

9、沖蔞烏豆:
時屆冬令,台山人喜歡用烏豆配以豬肺、蜜棗、楷杷葉、沙參、北合、陳皮、羌片煲湯。這種烏豆湯清潤肺腑,化痰止咳。因此,烏豆是台山人愛食的一種豆類。它多產於海宴、沙欄、四九、沖蔞等地,尤以沖蔞產的為最佳,沖蔞烏豆是我市的著名特產。烏豆又名黑豆,豆身如墨,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豆身扁平,黑皮面帶有一些灰白,豆背上有凹跡,人稱之為「牛腳跡」,這種烏豆是正種烏豆,它在農歷八月收獲,故又稱「八月豆」;另一種豆身圓溜溜的,豆背上沒有凹跡,全年可種兩三造,人稱之為「三造收」,效用不如前一種好。

10、海宴連藕:
賞連花固然致趣,吃蓮藕更別有風味。海宴出產的蓮藕,又肥又大,最大的一株可達五六斤重;尤以三沙、三安等地出產的最佳。這些地方出產的蓮藕不但肥大,而且澱粉含量特別多。煲熟的蓮藕,松得裂開,一啖入口,似吃檳榔芋那樣松,而且蓮香味濃;用來煲湯,清甜而有粉膩;削成薄片,以豬肉或牛肉片炒之,脆口無渣,是夏季的上等菜。台山人暑天用冬瓜紅豆煲連藕湯,搞一兩片嫩蓮葉加入,湯味帶蓮香,還能消暑除煩。挖藕時將蓮葉摘下曬干,可作包裝材料,廣州等地還用來包荷葉粽子哩。

11、水步(四九)香薯:
水步(四九)香薯是一種略帶粉紅色雙層薄皮,黃肉白糖心而可以抵飢的番薯。雖然台山各地都有出產,但以水步地區附過所出產的最為著名,其肉略具黃色,煮熟之後,白心松化而香甜,焗干之後,香氣四溢,和普通番薯有別,故名香薯。在日軍淪陷時,糧食極度缺乏,幸賴它救活了不少邑人,當時實在可以稱之為「養人的無價之寶」。

❽ 廣海咸魚有什麼優點

廣海咸魚是台山廣海的特產,「廣海咸魚」的腌制方法獨特,歷史久遠。其方法是把白花、黃花等名貴鮮魚插入生鹽堆里腌制,魚頭向下,魚尾向上。適時取出後,魚身硬直、乾爽,魚肉結實、鮮明。食用時,把咸魚切成小片,放在碟上,再鋪些半肥瘦花肉和姜絲、蔥花,然後淋上花生油,放在鑊里蒸(或飯面焗)十五分鍾即熟。當你揭開鑊蓋時,特殊的咸魚香味即時散發四周。聞之,頓覺胃口大開;觀之,油黃肉白,色澤清鮮;食之,霉香帶甜,鹹淡適口,確有特別的風味。

❾ 江門有什麼美食

江門有八道必吃菜:
恩平瀨粉:
瀨粉是恩平地區的一種獨特的食品,是用大米為原料製作而成。中秋佳節,恩平縣北部地區以瀨粉為主食。吃時用開水燙過,兌進上湯,就成獨具一格之瀨粉了。在瀨粉中兌入白糖燒酒,又另有風味。

恩平野菜宴:
恩平有名的家鄉美食有炸豆豉魚仔、棘菜湯、石蛤飯、走地雞等,取材簡單,味道鮮美。魚仔長在恩平深山的山澗小溪,與眾不同的是它生長到一食指長度便不會生長,山溪水長大的魚仔十分鮮甜,油炸後配以白粥白飯,鮮香可口。

江門陳皮宴:
江門本地人歷有把陳皮作為烹食的原料,因陳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葯用價值,制出如陳皮鴨湯、陳皮煮魚干、陳皮排骨等菜式,味道過齒留香。

川島海鮮宴:
台山川島是江門五邑吃海鮮的首選地方。各種海鮮美味隨撈隨吃,本地人最喜歡的一般做法是清蒸,輔以佐料沾食,味道極鮮、清甜。

古井燒鵝:
新會古井燒鵝燒鵝色、香、味俱全,多肉汁而甘香脆,甜中帶咸。燒鵝源自南宋末年,相傳是一位宮廷廚師逃難到新會銀洲湖一帶開了一間燒鵝店,用宮廷秘制燒鵝的手藝養家糊口,因味道鮮香而聲名遠播,並流傳至今。

開平狗肉:
江門人喜吃狗肉,尤以開平人為甚。開平狗肉,以振華、龍塘、樓岡為佳。振華狗肉取其原味;赤坎等地蒸狗,喜歡放進油炸過的腐竹、黑豆等,與狗肉同煮

黃沙蜆:
黃沙蜆現在是難得的食材,其產量不高。黃沙蜆的特色在於肉質肥美、色白質脆、蜆味鮮香。

江門杜阮涼瓜宴:
杜阮大頂涼瓜(又名苦瓜)始種於杜阮一帶已有上百年的歷史,由於杜阮一帶多為沙質土壤,十分適宜種植涼瓜,是其他產地的涼瓜是無可比擬的。本地餐廳喜歡將涼瓜皮削出,制出如鹽水涼瓜、涼瓜炒牛肉、豆豉涼瓜皮等菜式,有清熱、祛火的功效。

其他江門特色美食:
清潤白菜湯:
江門奶白菜遠近馳名,對於清除肺胃熱氣或肝臟發熱,效果良好,是秋燥期間人們的一款心水靚湯。加入少許豬骨同煲,對湯的療效並無影響,而食味鮮甜,可謂兩全其美。
棠下魚茸羹:
棠下人吃魚方法多樣,但以魚茸羹最為出名。棠下魚茸羹,在保持魚肉的原味方面,費了不少心神,棠下魚茸羹有"原味魚茸羹"、"陳皮絲魚茸羹"、"冶味魚茸羹"三種吃法。
五柳炸蛋胎:
五柳炸蛋胎是一道傳統粵菜,炸蛋香酥味美,伴著酸甜醬汁送入口,可令人胃口大開,是老江門最愛的送飯佳餚。炸蛋是此菜的主角,它和煎蛋的做法不同,前者一定要油多火旺,才能將雞蛋炸得膨脹起泡,使蛋白金黃酥脆,蛋黃嫩滑可口。
台山黃鱔飯:
台山的手撕黃鱔飯,充分吸收了黃鱔的鮮甜,加上清爽彈牙的米飯,令人回味無窮。
廣海咸魚蒸肉餅:
「廣海咸魚」歷史悠久,在海內外享有盛名,一般家常菜有姜絲蒸咸魚、咸魚蒸五花腩、咸魚肉餅等,也可煎、炒、燜、煲仔及咸魚頭煲湯、切粒配料炒飯等。可謂咸香誘人,令人食不停口。

❿ 咸魚是哪裡的特產

咸魚是台山廣海的特產。

加工的咸魚有「梅香」與「實肉」兩種。梅香咸魚製作時須將鮮魚發酵一兩天,待其營養物質改變再加鹽腌制七八天,曬干後產生一種奇特的香味,其肉質松軟,咸中帶香;而實肉咸魚則無須發酵,直接用鮮魚腌制曬干,其肉質結實、成片,咸而鮮。

用來曬的鮮魚主要有紅魚、馬鮫魚、海底雞、黃花筒、曹白魚、紅衫魚、帶魚、銀魚等。

用不同種類鮮魚製作出來的咸魚,風味和口感各有不同,並且同種鮮魚製成出的「梅香」和「實肉」,風味和口感也各有不同。在選購時要因各人的喜好,在選擇「梅香」或「實肉」的同時也要選擇用來製作咸魚的鮮魚種類,例如馬鮫魚、海底雞等。

咸魚是以鹽腌漬後,曬乾的魚。以前因為沒有低溫保鮮技術,魚很容易腐爛。因此世界各地沿海的漁民都有以此方法保存魚。

在中國古代,咸魚稱作「鮑魚」,並有「鮑魚之肆」此一成語(此非現在作為名貴海產的鮑魚)。廣東咸魚中以馬鮫著名,是梅香咸魚的一種,有濃烈而特別的氣味。廣東特色菜餚咸魚雞粒炒飯便是以此製作。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中式咸魚 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