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牛肚絲和羊肚絲哪個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牛肚絲和羊肚絲哪個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7 12:36:24

Ⅰ 涮毛肚是牛肚好吃,還是羊肚好吃

涮毛肚是牛肚好吃,還是羊肚好吃?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在選購毛肚的過程中可以摸一下毛肚,質量好的毛肚延展性十足,彈性很好。而質量差的毛肚摸上去較為變脆,並且有的還會繼續牽扯後碎掉。

Ⅱ 試分析豬肚,牛肚和羊肚的區別

1、部位不同

豬肚是豬科動物豬的胃;

牛肚是牛胃。牛為反芻動物,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為食道變異,即瘤胃(草肚)、網胃(蜂巢胃、麻肚)、瓣胃(重瓣胃、百葉),最後一個才是真胃(皺胃);

羊肚是指羊肚子的器官,山羊或綿羊的胃。

2、營養成分不同

豬肚的主要營養成分: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zd脂肪等成分;

牛肚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成分;

羊肚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2和煙酸等成分。

3、常見食法不同

豬肚的常見食法:白鬍椒豬肚湯、薑汁肚片、大蒜豬肚等食法;

牛肚的常見食法:干拌牛肚、法式炒牛肚絲、牛百葉做火鍋等食法;

羊肚的常見食法:做肚絲煮湯的食法。

(2)牛肚絲和羊肚絲哪個好吃擴展閱讀:

別生熟羊肚與牛肚

生食:羊肚相對於牛肚來說,它的側壁要比牛肚要薄

熟食:可以通過品嘗來分辨一下,羊肚吃起來會稍微的脆點,還有點羊的膻腥味道。

羊肚:指羊肚子的器官。羊肚:性味甘溫,可補虛健胃,治虛勞不足、手足煩熱、尿頻多汗等症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體質羸瘦,虛勞衰弱之人食用;適宜胃氣虛弱,反胃,不食,以及盜汗,尿頻之人食用。羊肚不適宜貯存,應隨買隨吃。

牛肚:即牛胃。牛為反芻動物,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為食道變異,即瘤胃(草肚)、網胃(蜂巢胃、回麻肚)、瓣胃(重瓣胃、百葉),最後一個才是真胃(皺胃)。

瘤胃可把牛漿膜撕掉,保留粘膜,生切片涮吃,菜品如「毛肚火鍋」、「夫妻肺片」。網胃應用與瘤胃相同。瓣胃與皺胃大都切絲用。牛肚中運用最廣的為肚領和百葉

Ⅲ 讓大冷天非常愜意的酸辣肚絲湯,是怎樣的做法呢


酸辣肚絲湯又叫「醒酒湯」。也是清真菜中比較有人氣的一道湯菜。在北方氣溫低下,在清真菜席中,往往你會看到在最後上的湯中必須有一道湯就是酸辣湯,也是「醒酒湯」,人喝醉了之後喝了這個湯就會緩解酒精的作用,使人精神清爽,肚內熱乎乎的,大冷的冬天額頭上還會冒汗,這時候人會感覺到很過癮。


做酸辣肚絲湯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這種湯喝到肚子里之後,肚子裡面暖和活的,具有養胃暖胃醒酒的功效,所以干膠在炒的時間要炒出香味之後再添糖水,胡椒粉和白酒的量也要適當。添加白酒是為了增加湯的熱度。


黑醋不要直接倒在湯里,要點辣椒炒出香味,順著鍋的周圍倒入,這樣可以揮發掉,醋裡面多餘的水分可以增加醋的香味。

美味小貼士:


做酸辣肚絲湯玉米澱粉,一定要把湯的濃度稍微調的嚴重一些,這樣喝到肚子裡面,湯汁可以沾在胃黏膜上,有助於醒酒暖胃的功效。做酸辣肚子湯酸辣味,任何一味都不要突出,辣味,可以種一些。酸味,稍微輕一點就可以。

總結


酸辣肚絲湯,在北方,特別是回民清真菜中屬於是一道最後上的一道湯菜 它具有醒酒暖胃的主要功效,常常以牛的肚或者是羊肚做成。湯的主要特點就是酸辣味,每一味都不能突出,喝完之後渾身有冒汗的感覺。

Ⅳ 豬肚和牛肚的區別

1、部位不同

豬肚是豬科動物豬的胃;

牛肚是牛胃。牛為反芻動物,共有四個胃,前三個胃為食道變異,即瘤胃(草肚)、網胃(蜂巢胃、麻肚)、瓣胃(重瓣胃、百葉),最後一個才是真胃(皺胃);

羊肚是指羊肚子的器官,山羊或綿羊的胃。

2、營養成分不同

豬肚的主要營養成分: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zd脂肪等成分;

牛肚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成分;

羊肚的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2和煙酸等成分。

3、常見食法不同

豬肚的常見食法:白鬍椒豬肚湯、薑汁肚片、大蒜豬肚等食法;

牛肚的常見食法:干拌牛肚、法式炒牛肚絲、牛百葉做火鍋等食法;

羊肚的常見食法:做肚絲煮湯的食法。

Ⅳ 羊肚好還是牛肚好

好吃:羊肚——嫩、脆、不膩、溫補。
好用:牛肚——高蛋白,比羊肚高3.6%

Ⅵ 牛肚還是羊肚好吃

爆肚是一種北京的美食,想必南方人應該很少聽說過,只聽說過牛肚,那麼爆肚是什麼 ?爆肚用牛肚好還時羊肚好?

爆肚是什麼 :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風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為回族同胞經營。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記載,北京的清真餐館和攤販就經營爆肚。北京天橋有「爆肚石」,門框胡同有「爆肚楊」,還有「爆肚馮」、「爆肚滿」等最為出名。
爆肚是把鮮牛肚(指牛百葉和肚領)或鮮羊肚洗凈整理後,切成條塊狀,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醬、醋、辣椒油、醬豆腐湯、香菜末、蔥花等拌制的調料吃,質地鮮嫩,口味香脆。
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名流無不喜食。爆肚又脆又鮮,不油不膩,據說還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會喝酒,總要喝二兩,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確實是一大快事。所以老北京都喜歡吃爆肚,特別是農歷立秋之後,北京人講究「吃秋」,就有「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爆肚用牛肚好還時羊肚好:
爆肚很講究,不但有用牛肚還有用羊肚。一般羊肚分為:散丹、肚仁、肚領、蘑菇和蘑菇尖,牛肚分為:百葉、肚仁和肚領。吃爆肚的最高境界是吃肚領,口感很嫩,比肚仁還嫩,但很金貴據說要好幾個肚才出那麼一盤。不同的做法就用不同的肚。
水爆肚只適用羊肚,牛肚除百葉以外,不宜水爆。因為質厚易韌,氽的時間稍久就不能吃了。只有羊肚組織細軟,可以水爆著吃,而且洗凈後潔白,不象牛肚黑灰暗淡不耐看。
羊肚分成四個部位,定以專名。緊接食管第一部份,是瘤胃部位最大,上有毛巾一樣的小肉瘤,俗稱肚板。肚板有兩大塊,兩塊相連之處有一條較厚的肉峰,最嫩,稱為肚領。肚領去皮只用內部凈肉,又白又厚稱為肚仁,是最好的部位。第二部份是形如連環方形的蜂窩胃,稱為肚葫蘆。第三部份是重瓣胃,有如一頁一頁折疊的布片,稱為「散旦」,也可叫百葉(牛肚只有這一部位能爆著吃),除肚仁外,這是最嫩的部份。第四部份是芻胃(這才是一般哺乳動物的胃),俗稱肚蘑菇,大概是指它又滑又軟而言,接近腸部的一段較細小的叫蘑菇尖。最貴的是肚仁,其次百葉、蘑菇,以肚板最便宜。
好了,關於爆肚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小夥伴們你們都了解清楚了吧。

Ⅶ 肚絲是什麼

肚是動物的胃。肚絲就是肚切成絲。
肚 <名>
1.肚(dù):腹部。如:「肚子」、「肚痛」、「肚皮」。
2.肚(dǔ):俗稱動物的胃為「肚」。如:「牛肚」、「豬肚子」、「炒羊肚絲」。[2]
香辣肚絲
口味:鮮香可口,麻辣誘人
主要材料:豬肚500克、紅辣椒1個、青辣椒1個、大蔥1根、生薑1塊、花椒適量、大料適量、干辣椒適量
調味料:香油1小匙、料酒1/2大匙、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味精1/2小匙
1、大蔥洗凈切段;生薑洗凈,部分去皮拍松,部分切末備用;將豬肚反復用清水洗凈;青、紅辣椒洗凈切絲;
2、燒開水,把豬肚氽一下,呈白色時撈出刮洗干凈,除去油脂;
3、洗凈鍋,再加水燒開,放入豬肚、蔥段、姜塊、辣椒、大料、花椒、料酒,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
4、約1小時後取出豬肚晾涼,切成絲裝盤,然後放入辣椒絲;
5、將精鹽、味精、香醋、香油調勻,淋在肚絲和辣椒絲上,撒上薑末即可。

Ⅷ 肚絲怎麼炒才能像餐廳大廚炒的那樣好吃

我們常見的肚絲主要分為三種:豬肚、牛肚、羊肚。牛肚、羊肚,我們習慣上稱之為百葉,多以涮為主。我也會炒著吃,一會兒來給大家分享兩道肚絲。而豬肚呢,因為豬肚在市面上不太常見,我一般都是買半成品。所以稍微處理一下我用來煲湯、涼拌著吃。如果炒,也跟炒牛肚、羊肚的方法類似,但一定要有辣才成。一是下飯、夠味兒,二是能將豬肚的味道壓一下,使之更好吃。

,豬肚是大補食材,是久病初愈和產婦必須的補品,所以價格一直的比豬身上其他材料貴好多。做法主要是燉,和三歲以上老母雞一塊燉,俗名「二補」,指的是老母雞大補,豬肚大補,兩樣一塊燉,就成了二補。所以的用豬肚炒菜很少,認為糟蹋了好東西,最多的用作鹵菜,切絲後辣椒油一調,

【香辣豬肚絲】

材料:豬肚半個,尖椒一根,小蔥數根,鹽少許,生抽少許,仲景辣椒油適量,白芝麻少許

製作過程:

1. 豬肚、尖椒、小蔥准備好,一次吃一個豬肚,量太大,可以只取半個食用;如果不怕辣,再來幾個小米椒也更火爆;


烹飪小技巧:

1. 豬肚買熟製品,可以省去清洗和製作的麻煩,買來的豬肚用水沖洗干凈就可使用,所以一定要選擇有信譽的店家;

2. 如果想要用勁爆更香辣的做法,不妨熗點花椒油、辣椒油,再來點香菜,潑在食材上。

Ⅸ 羊肚怎麼做好吃

可以做清爽的冷盤拌羊肚絲。准備食材:羊肚200克,胡蘿卜60克,朝天椒50克,食鹽,醋,蒜,調和油適量。具體步驟如下:

1、把羊肚洗凈切成細絲狀,放在一旁備用;

Ⅹ 牛肚好吃嗎

吃牛肚的好處:1、能夠健脾胃,因為從中醫食療的角度上來講牛肚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對於脾胃氣虛所導致的消化不良、氣短乏力、食後腹脹、食慾不振的人,如果適當吃牛肚,通過滋補脾經和胃經,而有很好的健脾胃的好處。2、能夠為機體補充豐富的鐵元素,因為牛肚作為動物的內臟其中含有豐富的鐵,並且都是以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的形式存在,適當吃牛肚補充鐵元素,在預防和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