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冷凍肉和水晶哪個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冷凍肉和水晶哪個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6 02:14:34

1. 豬肉是吃新鮮的好還是冷凍過的好呢

更新鮮:生豬屠宰後最快2至3個小時就進入速凍過程,到家經過1個多小時的解凍處理,肉在常溫中的暴露時間只有大約四五個小時,而新鮮肉一般早晨4點多從屠宰場運出來,在肉攤上擺賣,到市民的餐桌上最快也要到中午,肉在常溫和空氣中暴露時間超過6小時。

2、更好吃: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質多;而凍肉入庫前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的水分和污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更加鮮美。但家裡的冰箱並不能讓凍肉繼續長時間保鮮。因為凍肉出庫的溫度在-18℃左右,而家庭用冰箱的製冷能力有限,一般只有-4℃左右,凍肉長時間放在冷藏櫃中仍然會慢慢變質。因此專家建議買回家的凍肉最好在一周時間內吃完。

3、有營養:凍肉與鮮肉相比,在營養上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凍肉在食用時需要解凍,解凍方法不當,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需要提醒的是,凍肉重復解凍冷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導致肉中最富有營養的細胞質液體隨水分一起流失。只要正確解凍和盡快食用,凍肉的營養價值不比鮮肉低。

2. 冷凍肉究竟是不是好肉常吃冷凍肉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冷凍肉是好肉,從健康衛生程度來看,絕對沒有問題。如果你要常吃冷凍肉的話,對人的身體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不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吃新鮮的肉。

3. 羊腿肉怎麼做才好吃是冷凍肉。

紅燜羊肉做法:
1, 羊肉或者羊排洗凈, 用開水焯過去血水;
2, 鍋內放植物油,放入白糖熬糖色 放羊肉炒至上色,倒入砂鍋;
3, 加姜塊,蔥段、 熱水, 老抽, 鹽, 料酒, 干辣椒;
大料,花椒, 甘草、肉桂、茴香、陳皮、砂
仁、丁香、山楂片、大棗、枸杞、放入沙鍋l,
放一勺柱侯醬(沒有可以不放);
4, 慢燉一到兩個小時, 吃前可以下胡蘿卜, 白蘿卜, 土豆, 麵筋等。

紅燜羊肉火鍋湯濃色重,酥爛不膻,冬天食用,既可享受擁爐歡聚的樂趣,又有滋補健身,生熱避寒的功效。
紅燜羊肉火鍋肥而不膩、湯紅不辣、原汁原味、純香不膻。暈,小編說起話來有點跟老中醫串味兒了。不過好好吃的東西啊,看看tips——鋼鐵是怎麼煉成的吧,你就知道口水是怎麼生成的啦!
做紅燜羊肉的講究可多了,火候、輔料、配料、吃法,哪一種都有說頭。有老食客總結紅燜羊肉是「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爛,一口吃到爽」。隨之一勺鮮湯入口,頓覺心曠神怡。

紅燜羊肉,以肉嫩、味鮮、湯醇、價廉深受各路食客的好評,很快便風靡牧野。紅燜羊肉很快便紅遍中原,闖進京都,成了名聞遐邇的一道豫菜新品。在最鼎盛的1995年,新鄉、鄭州等地甚至出現了「紅燜炊煙浩盪處,今日早市沒有羊」的奇特景觀。

紅燜羊肉到京以後也廣受歡迎,只是現在隨著飲食行業的百家爭鳴,有一點歸隱田園了。但是喜愛它的人數也絕稱不上少。冬季來了,相信做紅燜的商家的機會又來啦!

紅燜羊肉的做法也要「三講」:一講肉、二講料、三講湯。
1. 所謂「講肉」就是在選擇羊肉時十分講究。所選的羊肉是整隻羊最有營養價值的部位,如羊後腿、羊上腦、三叉等;同時為了保證羊的鮮嫩性,所選羊的體重都控制在13—15斤;此外,羊的來源要選肉質柔軟的豫東羊;
2. 「講料」就是在加工中所用的各種佐料達30多種,其主要成份都是中、草葯、香料,可以有效地去除膻味,增加香味;
3. 「講湯」就是用大羊主骨、敲主骨油溫火熬制而成,熬出的湯味鮮可口。
孜然羊肉
【特點】質地軟嫩,鮮辣咸香,孜然味濃。
【原料】�
羊肉300克,孜然15克,筍片50克,油1500克(約耗75克),料酒20克,鹽1克,白糖15克,雞蛋30克,味精7克,辣糊30克,水澱粉50克,香油10克,湯、面各少許。
【製作過程】�
1、羊肉切片放碗里,加雞蛋、澱粉、面,抓勻糊。 2、勺坐油,待油五成熟,下肉片劃開後,放筍片,一起倒出。原勺留油,加辣糊、鹽、糖、味精、料酒、孜然、湯、倒入肉片、筍,顛勺,攏點芡,淋香油,出勺即成。�
紅燒羊肉
【特點】羊肉營養豐富,只要烹制方法得當,可去其膻味,存其美味。該菜湯鮮肉美,色澤紅潤,香氣濃郁
【原料】�
羊肋條肉500克。配料:胡蘿卜20克,青蒜段50克。調料;豆油30克,白酒30克,紹酒40 克,辣椒醬5克,醬油10克,白糖2克,蔥段薑片 20克,八角4顆。
【製作過程】�
切配:將羊肋條肉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入少許蔥段薑片、白酒,燒開,焯水約1分鍾,隨即撈出放清水中洗凈。胡蘿卜洗凈切成片。 烹調:炒鍋上火,舀入豆油燒熱,放入蔥段薑片煸炒出香味,再將羊肉
放入煸炒,然後加紹酒、白糖煸炒1分
蠍戲羊排
【特點】羊排外焦里嫩,食之酥香。
【原料】�
乳羊小排12根,粉絲100克,全蠍12隻,雞蛋1個,麵粉、芝麻少許,餐紙花12個,味精、椒鹽少許。
【製作過程】�
1、羊排剁6厘米長的段,放調味料下鍋煮熟,撈出後用麵粉,拍勻,每個羊排上面均勻塗上蛋液,撒上芝麻粘牢待用。 2、炒鍋放油,旺火燒至7成熱時,下入羊排,炸呈金黃色時撈出,把疊好的餐紙插在露出骨頭一端,整齊地碼放在盤邊。 3、待油溫升至8成熱時,用剪成6厘米長的粉絲下入油鍋,炸至鬆脆時撈出,放在排骨中間,把炸好的全蠍放在粉絲上即可.
蔥爆羊肉
【特點】香而又嫩,無羊膻氣。(京菜)
【原料】�
羊腿肉(凈,200克)、京蔥(200克)、大蒜頭(1瓣)、花椒粉(少許)、黃酒(20克)、醬油(50克)、鹽(少許)、醋(少許)、生油(少許)、麻油(50克)。
【製作過程】�
一、交羊腿肉去筋,切成大薄片;京蔥切成旋刀塊,爆炒後就會變成片。二、將京蔥塊、生油(或豬油)、醬油、鹽、酒、花椒粉、羊腿片拌和在碗里。三、用生油、麻油、大蒜頭(折碎)熗鍋燒至高熱時,將放在碗里的羊腿片、京蔥等材料倒入,用大武火很快地爆炸幾下,再加少許麻油,醋起鍋.
羔燒羊肉
【特點】香醇嫩滑。
【原料】�
羊肉1000克,南姜50克,紹酒25克,紅豉油20克,豬油1000克(耗150克)上湯50克、五花肉250克,芒光絲(腌糖醋)100克,山楂糕絲100克。乾麵粉 醬油 川椒末 生蒜 芝麻油 精鹽、澱粉、味精、二湯、生蔥末適量。�
【製作過程】�
1、將羊肉洗凈,紅豉油、干澱粉拌勻塗在羊肉皮上,下油鼎炸至呈金黃色時撈起。2、將炸好羊肉放入鍋內(用竹蔑墊底),加入二湯、紹酒、南姜、生蒜、精鹽、紅豉油、五花肉(先切塊炒香),放置爐上用旺火煮沸後,用文火燉至羊肉軟爛,取出,撿去五花肉,羊肉拆去骨切件長5厘米,寬1.5厘米,擺落盤。用1小碗,放入醬油、味精、芝麻油、上湯、澱粉水調成碗芡。3、將羊肉放入蒸籠炊2分鍾,取出,撒上干澱粉。燒熱炒鼎下豬油,把羊肉倒入略炸, 倒回笊籬。順鼎把川椒末、蔥末炒香,投入羊肉,烹入紹酒,加入碗芡拌勻起鼎裝盤。芒光絲,山楂糕絲拼盤。醬碟:甜醬
沙鍋散丹
【特點】鮮嫩清香,清淡爽口。
【原料】�
主料�羊散丹(即瓣胃)2.5公斤。調料�雞油10克,鹽、味精各5克,鹵蝦油、料酒各10克,蔥段、姜塊各15克,蔥絲10克,姜絲5克,花椒10粒,雞湯2.5公斤。
【製作過程】�
(1) 先用80℃熱水把羊散丹燙一下撈出,用手將散丹的黑膜搓去,洗凈後放入開水鍋中,加入蔥段、姜塊、花椒、用微火煮約3小時左右,煮爛撈出,將散丹上的油脂、雜物擇去,再用溫水洗干凈,然後切成三角塊,放入開水中煮1分鍾,撈出控水。 (2)把散丹塊放入沙鍋里,加入雞湯,用旺火燒開,把浮沫撇去。再加入蔥絲、味精、料酒、鹽。湯滾開後,再用微火5分鍾,隨後淋入雞油,撒上蔥絲、香菜段即成。鹵蝦油盛在碗中,隨沙鍋散丹一起上桌。
爆羊肉
【特點】無湯汁、味嫩而香。(京菜)
【原料】�
半肥瘦羊肉(八兩)、姜(半兩)、干蔥頭(一兩)、京蔥(四兩)、酒(兩湯匙)、麻油、胡椒粉(各1/4茶匙)、清水(1/3杯)、
【製作過程】�
一、羊肉洗凈,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鍾盛起,橫切大薄片。二、姜、干蔥洗凈切片,京蔥切段。薑片及調味料,放入著肉爆炒片刻,贊酒,加蓋清水及胡椒粉拌勻,加蓋以中火煮約八分鍾,下芡汁料、麻油及京蔥兜勻即可上碟。�
淮杞燉羊肉
【特點】為冬令補品,鮮美入味,淡醬色。(粵菜)
【原料】�
羊肉(500克)、薑片(16.5克)、 枸杞子(20克)、雞湯(650克)、味精(13克)、精鹽(少許)、淮山葯(40克)。
【製作過程】�
一、將羊肉放入水內煮熟切塊,再放入鍋內加薑片炒透。二、將羊肉放入瓦盅,加淮山葯、枸杞子、雞湯、味精及精鹽等,上籠蒸兩小時即好。
燉羊肉
【特點】湯鮮肉嫩、味醇可口。
【原料】�
帶骨羊肉,切塊,花椒、薑片、精鹽、辣椒、蔥條、姜面、芫荽、蔥花各少許。
【製作過程】�
1.帶骨羊肉切成小塊,投入水鍋內燒開,撇去血沫,入調料、鹽、辣椒、蔥條,改用小火燉熟,將肉撈出。 2.鍋內放原湯,加水稀釋投入鹽面、花椒面、姜面、蔥花、芫荽調成湯,再放入羊肉塊(或片)入碗即成。�
羊肉熬冬瓜
【特點】湯肥瓜爛,清淡適口。
【原料】�
冬瓜一斤三兩;食油一兩;羊肉二兩;蔥花一棵;醬油五錢;味精十粒;精鹽三錢;芫荽一棵;香油八分
【製作過程】�
先將冬瓜去皮洗凈,切成排骨片。炒鍋置旺火上,倒入食油燒熱,炸入蔥花出味,放入羊肉煸好,加入冬瓜片,炒鍋移至溫火上加醬油、精鹽燉至
冬瓜軟爛,出鍋時拍去浮沫撒入味精,淋少許香油、撒上芫荽即成,如多兌些湯,即成羊肉冬瓜湯。
紅燒羊肉
【特點】色澤鮮美
【原料】�
主料 帶皮生羊肉1000克。輔料 青蒜葉5克,姜塊50克,蔥結10克,紹酒100克,紅醬油150克,冰糖100克,精鹽5克,味精2。5克,水澱粉15克。�
【製作過程】�
1、將羊肉放入清水鍋內,用中火燒開後,取出洗凈。青蒜葉切段備用。 2、將羊肉、紹酒、紅醬油、精鹽、蔥結、姜塊(折松)放入鍋內,添加清水淹沒肉塊,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末,加冰糖用小火燜3小時左右,見已酥時撈出拆去骨,改世成3。5厘米的方塊,再放入原汁鍋內用旺火稠濃原汁。稠時加味精、青蒜葉,用水澱粉勾芡,燒開而成。
石山扣羊肉
【特點】色澤金黃,裝盤整齊,肉質酥爛,潤滑適口,氣味芳香,十分鮮美。
【原料】�
帶皮軟骨羊肉(以羊腩肉最好)1000克、芝麻油250克、南(腐)乳15克,柱候醬2克、老抽5克、鹽3克、糖3克、味精3克、胡椒粉2.5克、紹酒25克、姜50克、蔥100克、蒜子30克、棕櫚油1500克、二湯150克.
【製作過程】�
1、將羊肉皮毛刮凈,整塊放入燒沸的姜蔥水中滾至八成熟,撈出,瀝去水分。2、旺火燒鍋,下棕櫚油,燒至八成熱度,將羊肉塊放入油鍋炸至略呈金黃色,倒入笊籬,再放清水中漂凈油分。3、旺火燒鍋,傾入芝麻油,下姜塊(拍碎)、蔥段、蒜子、八角、桂皮、陳皮、南(腐)乳、柱候醬等,推勻,爆香,接著下羊肉塊,濺入紹酒,再加清水、老抽、鹽、糖、味精、胡椒粉,推拌均勻,加蓋,慢火燜至皮熟入味,用疏殼瀝出原汁待用。4、將熟羊肉連皮切成長方塊,皮朝底、肉朝面,整齊排列碗中,加入原汁,上籠蒸至熟透,倒出原汁,將羊肉反扣入盤中,用原汁加二湯、濕生粉勻芡,淋在羊肉面上,撒少許炸芝麻仁和蔥花即成。
扒海羊
【特點】色澤金黃,味鮮汁濃
【原料】�
主料:�水發海參500克,羊腰窩肉500克。調料:�雞油15克,蔥姜油100克,醬油6克,花椒10克,蔥段50克,鹽5克,姜塊25克,味精5克,料酒20克,濕澱粉50克,雞湯2公斤。
【製作過程】�
(1) 將水發海參洗凈片成大片,在開水中氽透,撈出控去水分。鍋中先放雞湯1.5公斤,加入花椒,蔥、姜(拍松)和15克料酒,把羊腰窩肉放在鍋內煮爛,撈出後,切成10厘米長、3厘米寬的大片碼入盤內。 (2) 炒勺上旺火把蔥姜油燒熱,烹入5克料酒,加入500克雞湯、醬油、鹽、味精,同時把海參片羊肉片也放入湯內,然後用小火10分鍾,用濕澱粉勾流汁芡翻動後,淋入雞油即可。

炸脂蓋
【特點】色澤金黃,外酥里嫩
【原料】�
羊五花肉500克,雞蛋一個(重約50克)。 醬油10克、大蔥15克、生薑15克、大蒜10克、濕澱粉10克、甜面醬15克、芝麻油15克。
【製作過程】�
將羊肉洗凈放入冷水鍋內,煮約5分鍾使血水浸出,再撈出晾涼,切成長8厘米、寬2.5厘米、厚0.8厘米的片平放在盤內,加入醬油、蔥段、薑片、蒜片入籠蒸熟(約蒸90分鍾)取出,潷凈湯汁,去掉蔥、姜、蒜片。雞蛋打入碗內,加入濕澱粉攪勻成糊狀待用。炒鍋放入花生油,置中火上燒至八成熱(約200℃)時,將肉片逐一滾勻雞蛋糊放入油內,炸至九成熟時撈出,待油溫升至九成熱(約225℃)時,再投入肉片炸成金黃色撈出,將炸好的肉片切成斜塊,裝入盤內即成。將甜面醬與芝麻油一起拌勻裝於味碟內,再將蔥段、蒜瓣另盛一小碟,隨菜上桌佐食即成。�
酥炸羊腩
【特點】色澤黃潤油亮,羊腩外酥內嫩,糖醋黃瓜蘿卜,圍邊上席美觀
【原料】�
主料�羊肉500克,發面250克, 發酵粉25克。調料�大油150克,鹼10克,大料10克,料酒12克,鹽10克,白糖50克,醬油150克,味精5克,蔥末30克,薑末20克
【製作過程】�
(1)將羊肉切成長12厘米、寬3厘米的長塊,放入湯盆中,加入料酒、醬油。白糖、鹽、蔥末、薑末、大料及少量的湯,上籠屜用旺火蒸20~30分鍾,用筷子穿扎試熟爛了後,取出來冷卻。 (2) 將麵粉用水合勻,加入鹼攪拌均勻,再加入發酵粉合勻。 (3) 炒勺內倒入大油,用旺火燒到7~8成熱,將羊肉塊上抹上一層發酵粉後,投入油內炸至皮堅硬呈黃色,撈出瀝油。 (4) 將炸好的羊肉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塊,盛於盤內上席。吃時另帶蔥醬、椒鹽、辣椒醬油。
清蒸羊肉
【特點】軟香肥嫩,營養豐富。
【原料】�
肥鮮羊肉斤半;食鹽五錢;醬油二錢;黃酒一錢;蔥段一棵;姜三片;花椒水一兩;芫荽三棵
【製作過程】�
將羊肉洗凈,控去血水,下湯鍋煮六成熟,直刀切成三分厚的片,放在碗里擺成梯田形狀。然後,加入醬油、食鹽、蔥段、薑片、花椒水、
黃酒,添些清湯(約三兩),上蒸籠蒸爛出鍋,揀去姜殘片,扣在大盤里,撒上切碎的芫荽即妥。
燉羊肉
【特點】軟綿清香,冬季佳菜。
【原料】�
肥羊肉二斤;醬油五錢;食鹽一兩;花椒十粒;蔥段二棵;姜五片;茴香五錢
【製作過程】�
將羊肉洗凈控干,直刀切成小塊狀,入開水鍋氽透,撈出後另換一鍋涼水
燒開,加入醬油(最好用白色醬油)、食鹽、花椒、蔥段、薑片、茴香(包成小包),再把肉塊加入,改用小火燉爛即成。
扒羊肉條
【特點】肉色金黃,汁亮油潤,肉質較爛,味美濃香。
【原料】�
羊肉(最好腰窩肉)300克,香油30克,濕澱粉18克,料酒3克,醬油30克,味精2克,大料少許蔥段1克,薑片1克。�
【製作過程】�
(1) 把羊肉剔去骨頭和筋膜,切修整齊,放清水中浸泡,待析出血水後洗干凈,放入開水鍋中煮熟,而後取出晾涼。 (2) 將熟羊肉上的雲皮剝去,橫著肉紋切成長8~10厘米、厚0.3~0.5厘米的肉條,光面向上整齊地擺在碗內。 (3) 炒勺中放入香油(10克)燒熱,再加入大料、蔥段、薑片,炸一炸,再加入料酒、醬油(10克)、煮肉原湯(120克)。 (4) 待湯燒開後,倒入盛肉條的碗中,放入籠屜用旺火蒸20~25分鍾,然後用筷子夾去大料、蔥段和薑片。 (5) 把肉條和蒸肉原湯倒入炒勺內(不要把肉條弄散),用旺火燒開,加入醬油(20克)、味精,用濕澱粉調稀勾芡,顛翻兩下,滴上香油即成。�
紅燜羊肉
【特點】火鍋湯濃色重,酥爛不膻
【原料】�
約5000克重的公山羊1隻 辣醬450克 紅醬油200克 料酒500克 胡椒粉5克 大料10克 三奈3克 肉桂15克 丁香2克 草果5~6枚 白蔻3克 小茴3克 砂仁3克 陳皮4克 香葉5克 紅棗50克 枸杞15克 孜然20克 姜塊100克 大蔥250克 精鹽、雞精、味精各適量 食用油750
【製作過程】�
1�公山羊宰殺後剮去皮,除去內臟、頭蹄,再刮洗凈羊肉上的殘毛及血污,之後把羊肉剁成2�5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清水中浸泡2~3小時撈出,瀝盡血水,入沸水鍋中「出一水」,再撈起瀝干水分;姜塊、大蔥洗凈拍破;孜然用小火焙香後磨碎。均待用。2�炒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六七成熱,先下姜蔥爆香,隨即將羊肉塊倒入鍋中爆炒,再烹入部份黃酒,待羊肉收縮變色後,迅速下入辣椒醬用中火炒香,再下紅醬油將羊肉炒至上色,立即起鍋倒入一口大砂鍋內,並摻入約2000克清水,投入大料、三奈、肉桂等各種香料。3�將砂鍋移至火上,用中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再下入料酒、精鹽、胡椒粉,隨後放入胡蘿卜、大棗、枸杞,加蓋用中小火燜燒40~50分鍾,至羊肉酥爛時揭開鍋蓋,揀出姜蔥、胡蘿卜及香料渣不用,調入雞精、味精和孜然粉。4�起菜時隨配油麵筋、老豆腐、大白菜、香菜各一碟上桌。吃時一般先吃砂鍋內的羊肉,待吃到酒酣耳熱,再用砂鍋內的原汁涮燙配料及各種葷素原料。�
枸杞牛鞭湯
【特點】紅白相間,形色美觀,牛沖軟糯,湯味醇濃,營養豐富,滋補性強
【原料】�
清水,牛鞭,雞油,生薑,花椒,料酒,枸杞,鹽,味精
【製作過程】�
取雄性壯齡黃牛的莖重約 1千克,去盡表皮,用銳利尖刀插入孔內部剖開洗凈,入沸水氽後漂涼,撕去浮皮,刮凈雜質,再氽數次,直到沒有氣味為止,鋁鍋盛清水 1千克,下牛鞭,雞油,雞肉置旺火燒沸,撇盡浮沫,加拍松的生薑,花椒,料酒移至小火上燉,至八成熟,取出牛鞭切成條,將原湯用紗布濾去雜質後倒入鍋內,放入枸杞及切好的牛鞭條,繼續燉爛為止,上菜時在湯碗中加適量鹽和味精。�
蔥爆羊肉丁
【特點】此家常菜羊肉滑嫩,蔥香味濃,色澤淡黃,油潤光亮,可用作酒席中爆菜。
【原料】�
羊肉250克,蔥25克。調料:紹酒15克,醬油3克,精鹽2克,白糖2克,雞蛋清1隻,胡椒粉1 克,花生油500克(約耗50克),水澱粉25克,麻油5克,味精少許。
【製作過程】�
切配:羊肉切成小丁,放入碗內,加入雞蛋清、水澱粉15克、精鹽抓拌均勻。蔥切成斜形段。 烹調:炒鍋上火,舀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將肉丁放入撥散,再放蔥段,迅速撈出瀝油。炒鍋復上
火,放入紹酒、醬油、白糖、味精和少許水,用水澱粉色芡,倒入肉訂�蔥段,淋入
羊糕
【特點】此風味菜因羊肉性溫味甘,油脂較多,色澤醬紅,一般適於冬季食用。該品羊肉味美,水晶透明
【原料】�
主料:帶皮羊肉750克。配料:豬肉皮200克,胡蘿卜2根。調料:蔥3根,姜5片,青蒜絲10克,醬油50克,白糖10克,紹酒50克,辣椒醬25克。
【製作過程】�
切配:將羊肉、豬皮洗凈,入沸水鍋內燙透,撈出再洗凈。放入鍋內加醬油、白糖、胡蘿卜、紹酒、蔥、姜和清水1000克,上旺火燒沸,撇去浮沫,移小火燒至酥爛,取出羊肉,稍涼去骨,取羊肉皮鋪盤底,將羊肉撕碎放入盤內捺平。 烹調:將鍋內湯汁去蔥、姜、胡蘿卜,取
炒羊肉絲
【特點】此菜羊肉無膻味,鮮香味美。
【原料】�
羊肉四兩;白糖五分;土豆二兩;胡椒粉二分;醬油四錢;雞蛋清一個;精鹽五分;食油一兩二錢;蔥末一錢
【製作過程】�
1.將羊肉剔去筋膜,片成一分厚的薄片,順著肉紋切成一寸五分長的絲放碗內,加精鹽(二分)、雞蛋清,並用手抓拌均勻。土豆去皮,切成細絲。 2.鍋放爐火上,放入食油八錢燒熱,下羊肉煸炒至鬆散變色時盛起。原鍋放油四錢燒熱,下蔥末炒出香味時,放入土豆絲略炒後,加入羊肉絲、醬油、精鹽、白糖和水(一兩),翻炒均勻,撒上胡椒粉即成。
白切羊肉
【特點】此菜味道鮮美爽口,不膻不膩,是佐酒佳餚。
【原料】�
羊肉一斤;黃酒三錢;蔥二根;白糖一錢;姜二片;甜面醬;五錢;蒜二錢;味精一分;香菜三錢;芝麻油五錢
【製作過程】�
1.羊肉洗凈後,放水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後再洗凈,裝入盛器內,加入京蔥、 生薑、黃酒、白蘿卜和精鹽,上籠蒸至羊肉酥熟時取出,除凈京蔥、生薑和白蘿卜, 放一邊稍涼後,放入冰箱冰冷. 2.取一隻炒鍋,放入麻油燒熱後,加入白糖、 味精、胡椒粉和甜醬再稍炒並調味,裝入碟子內備用。 3.取出羊肉,用刀切成薄片後裝入盆內,連同碟子內的調料一起上台供食。

羊肉的做法很多,據古籍記載,元代就有十餘種;到了現代,資料最完整的一本《清真全羊菜譜》中,共記載了280種羊肉的做法。
如果按照類別劃分, 則主要有蒸、煮、煎、炒、熏、燉、煨、涮、拌、炸等。這么多做法中,到底哪一種更好呢?記者采訪了有多年餐飲經驗的廚師楊先生。

燉羊肉是最常見,也是最好的吃法

它最大的優點是既能吃肉又能喝湯。煮過肉的湯,營養程度非常高,是滋補身體的佳品。

而且,羊肉經過燉制以後,更加熟爛、鮮嫩,易於消化。如果在燉的時候再加上合適的中葯或營養上能起到互補作用的食品,滋補作用會更大。如當歸羊肉湯、枸杞羊肉湯、黃芪羊肉湯、羊肉蘿卜湯、羊肉豆腐湯、豬蹄羊肉湯都屬於此類。

冬天,很多人喜歡吃鍋仔羊肉,這也是燉羊肉的一種。但吃時不要過於心急,一定要保證將肉燉爛、燉熟,否則生羊肉中的酪酸和梭狀芽孢桿菌不易被胃腸消化吸收,食後會導致四肢乏力。

烤羊肉串原為新疆地方風味小吃,是用鮮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串在鐵釺上,蘸上調料,在火爐上烤熟。烤羊肉味道鮮美,烤的時候最好選用鮮羊肉,別用冷凍的。這樣,營養流失少,而且容易消化。類似的做法還有烤全羊、炒烤肉、炭烤羊腿等。

燜羊肉也可以保持羊肉的原汁原味

做法以黃燜羊肉最為常見涮羊肉鮮嫩,羊肉中的活性營養成分能夠較好地保存。但涮的時間不宜太短,否則不能完全殺死肉片中的細菌和寄生蟲蟲卵。炸羊肉香鮮、可口,但羊肉中的營養成分損失較大,而且含熱量較高,油炸食品還容易產生苯丙芘等致癌物質,最好少吃。
越南東家羊肉爐

羊肉爐是冬令進補.最簡單也是最好吃的做法...

羊肉排(胸腔部份最佳) 1斤
米酒 2瓶
水 適量
姜 3片

調味葯材:當歸 4錢
川芎 1錢
熟地 2.5錢
桂枝 0.5錢
炙草 0.5錢
黃耆 4錢
桂子 0.5錢
肉桂 0.5錢
廣陳皮 0.5錢

(1)水開後放入羊肉川燙約1分鍾,川燙完畢撈起洗凈。
(2)准備一個砂鍋,將羊肉放入,並加入2瓶料酒(可依口味增減);再加入清水,直到水比羊肉高出兩公分為止。
(3)除了當歸之外,所有葯材、薑片要在此時放入鍋;當歸要等水全開時才可加入,以免味道過苦。
(4)整個過程約1小時,羊肉爐就完成了。吃的時候可以沾取適量的醬料。

要讓羊肉更香Q好吃,羊肉燒過一小時後最好先放冷讓羊肉變Q,等要吃時再加熱。
湯里可加入白菜、豆腐,更為可口。
若羊肉加倍,所有葯材圴可加倍;惟有當歸仍維持4錢不變,以免湯汁過苦。
最好將葯材用布包好,熬煮後整個撈出,以免反覆熬煮,以致葯味過重。
芝麻羊肉

≮美食原料≯
精瘦羊肉餡200克,芝麻70克,雞蛋2個,蔥末8克,薑末5克,醬油8克,澱粉10克,花生油450克(實耗80克),味精、鹽適量。

≮美食做法≯
1、將羊肉餡加雞蛋、蔥、薑末、味精、鹽、醬油、澱粉一起拌勻,把肉餡擠成一個個丸子,放在盛有芝麻的容器中,反復按壓成4厘米的圓餅,使其均勻沾滿芝麻。

2、把它逐個放入溫油中炸至焦黃顏色後,撈出,切成條,放入盤中,食用時可蘸芝麻、鹽和其它調料。

≮烹飪關鍵≯
須在羊肉入味後,將羊肉製成圓餅,以便在蘸芝麻時增加黏性和鮮香味。

≮美食特色≯
外形似糕點,外焦里嫩,肉鮮香。

手抓羊肉

≮美食原料≯
肥羊腰窩肉一斤,花椒五分,大料五分,蔥薑片五錢,鹽五分,醬油五錢,蔥薑末二錢,香菜二錢,辣椒末二分。

≮美食做法≯
1、 把肥羊腰窩切成一寸三長、一寸寬的長方塊;

2、將切好的羊腰窩方塊放勺內,加水、加花椒、大料、蔥薑片、鹽,上火煮二至三小時,撈出碼在碗里,上屜蒸十分鍾左右,取出扣在盤里;

3、碗內放醬油、蔥末香菜末、辣椒末對成汁。

≮美食特色≯
吃時將盤內羊腰窩肉蘸汁,清香,咸辣味,肥而不膩。

孜然羊肉

【特點】 質地軟嫩,鮮辣咸香,孜然味濃。
【原料】
羊肉300克,孜然15克,筍片50克,油1500克(約耗75克),料酒20克,鹽1克,白糖15克,雞蛋30克,味精7克,辣糊30克,水澱粉50克,香油10克,湯、面各少許。
【製作過程】
1、羊肉切片放碗里,加雞蛋、澱粉、面,抓勻糊。 2、勺坐油,待油五成熟,下肉片劃開後,放筍片,一起倒出。原勺留油,加辣糊、鹽、糖、味精、料酒、孜然、湯、倒入肉片、筍,顛勺,攏點芡,淋香油,出勺即成

4. 冰鮮肉類是什麼類別

作為喜歡網購肉類食材的新時代廚房新人,我們打開APP,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分類:

比如這個日日鮮,很容易理解,就是當天現殺的,剛剛咽氣兒的及牛羊豬,是最新鮮的。

但是冰鮮又是什麼呢?冰鮮跟冰凍、冷凍、凍肉有什麼區別呢?

桌兒也是憋著一肚子的疑問,查了不少資料,現在就可以來回答你啦!

先說鮮肉:

【新鮮肉】

是指凌晨宰殺,清早上市的「熱鮮肉」,未經任何降溫處理的畜肉。

剛宰的畜肉即刻烹調,聽上去最為鮮美健康,其實才不是呢,未經處理過的肉類,肉質堅韌,不易煮爛,難以咀嚼,味道並不鮮美。

這是因為宰殺後畜肉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後熟」過程,才使肉質逐漸變得柔軟、多汁、味美。

以豬肉為例,剛殺的豬肉酸鹼度為中性,在肉中酶的作用下使動物澱粉轉為乳酸,使肉質開始僵硬,此過程夏季一般1.5小時,冬季3—4小時。此後肉中三磷酸腺苷迅速分解,形成磷酸,使PH值降至5.4,肉成酸性,使肉質完全僵硬。

從開始僵硬到完全僵硬的時間越長,則保持鮮度的時間也越長,而處於僵硬期的鮮肉既不易煮爛,也缺乏風味。

在酶的繼續作用下,肉質開始變軟,產生一定彈性與肉汁,並具芳香滋味,此過程稱為肉的「後熟」過程。

肉的「後熟」過程的快慢與效果,取決於環境的溫度與牲畜的體質。

環境氣溫越高,「後熟」過程越快,衰老體弱的牲畜,組織中缺乏糖原,酶活力不強,致使「後熟」過程延長,甚至「後熟」效果不好,這是老牲畜、瘦牲畜肉味不美的原因。

這么說可能有點過於學術了,我就簡單點說吧:

剛剛咽氣兒的動物肉會比較僵硬,經過1.5-4個小時左右才會逐漸變軟好吃。
「年紀越大」、「越苗條」的動物,需要的時間越長。

解決辦法:

如果清燉這種熱鮮肉,就最好先做焯燙處理,冷水下鍋,焯燙時間也要短,去掉血水即可。

或者可以將剛剛屠宰的鮮肉放入冰箱冷藏室(0-4攝氏度),自行進行24小時的低溫解僵和成熟階段。這樣再烹調,肉的口感、味道和營養價值更好。

【冷凍肉】
「冷凍肉」是指宰殺後的牲畜肉,在零下18攝氏度以下速凍。

冷凍肉幾乎無細菌生長,可較長時間保存,但是呢,冷凍會造成肌細胞破損,從而使解凍時肉汁大量流失,營養成分減少,風味會發生不同程度改變。

冷凍肉為什麼顏色較深?

冷凍肉的肌紅蛋白被氧化,肉體表面由色澤鮮明逐漸變為暗褐色。

冷凍肉為什麼部分發白?

有時候你從冰箱翻出來凍了3個月半年的肉,會發現肉的表面變白了,出現了明顯的「纖維」,別納悶,這是因為冷凍時間過長,由於水分的凍結,肉體變硬,凍肉表面與冷凍室溫 度存在差異,引起肉體水分蒸發,肉質老化乾枯無味,稱作「乾耗」現象。

這種肉,其實就不太建議吃了。不僅不好吃,營養物質也所剩無幾了。

冷凍肉為什麼解凍後血水特別多?

而當我們化凍買回來沒多久的肉的時候,會發現血水滲出的特別多,這不是你的錯覺,這是因為隨著溫度漸降,肉組織內部形成個別冰晶核,並不斷從周圍吸收水分,肌細胞內水分也不斷滲入肌纖維的間隙內,冰晶加大,從而使細胞脫水變形。

由於大冰晶的壓迫,造成肌細胞破損,從而使解凍時肉汁大量流失,營養成分減少,風味改變。所以經過長期冰凍的肉口味也最差。

解決辦法:

保存了半年以上的肉建議就別吃了,如果只是短暫的冷凍保存,建議食用時選擇用紅燒、醬鹵等需要較多佐料的方式烹飪,增加烹飪時間,以彌補肉質本身水分和風味的不足。

【冰鮮肉/排酸肉】
這時候你又要問了,同樣是冷凍保存,冰鮮肉、排酸肉和冷凍肉又有什麼區別?

先來理清一個概念,「排酸肉」嚴格來講應該叫「冷鮮肉」或「冷卻排酸肉」,與「排除肉中酸性物質、激素和廢物等有毒物質」無關。

真正的排酸肉是在畜品屠宰後,及時進行冷卻,使肉的溫度在24個小時內降到0~4攝氏度,此後的一系列冷卻過程始終保持這個溫度,這樣做能夠抑制大多數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並分解一部分蛋白質為氨基酸,使肉的纖維和結締組織變得鬆弛。因為經歷了較為充分(24-48個小時)的低溫解僵和成熟過程,排酸肉的肉質松軟,水分充足,在製作成熟後,肉湯呈透明狀且富有肉鮮味。

而冰鮮肉/排酸肉和冷凍肉,這兩者之間是冷凍功效和冰晶大小的區別。

剛才咱們都說了,肉類如果凍結時間過長,會引起蛋白質的凍結變性。解凍後,蛋白質喪失了與膠體結合水再結合的可逆性,凍肉烹制的菜餚口感、味道都不如新鮮肉。

但若能將剛宰殺的新鮮肉在—23℃快速結凍,則肉體內部形成冰晶小而均勻,不會刺破肌細胞,組織變形極少,解凍後大部分水分都能再吸收,故烹調後口感、味道都不錯,營養成分損失亦少。

所以咱們總結下,按照肉好吃程度排序是:

冰鮮(排酸)>現殺>冷凍

當然,如果你實在不會分辨,就看價格好了,貴的肉總會比很便宜的更好吃一些。

今天一本正經的選肉課就上到這里了,祝大家都能選好肉,做出美味的:

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紅燜肉、黃燜肉、壇子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烤肉、大肉、白肉、醬豆腐肉!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醬豆腐肘子、扒肘子!

燉羊肉、燒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燴銀絲、燴散丹、熘白雜碎、三鮮魚翅、栗子雞、煎氽活鯉魚、板鴨、筒子雞!

5. 怎麼樣煮冷凍豬肉水餃最好吃

和面:使用小麥粉(或餃子粉),有的地方用蕎麥粉。用涼水。面與水的比例:四碗面,一碗水。在盆中揉成面團後,放置20分鍾,讓面團「醒醒」(水充分的滲入麵粉顆粒)。水偏多,和好的面偏軟,容易包,但煮的時候易破。水偏少,面硬,擀皮費事,包亦費勁。好的口感一般要求面要和的硬一些,有軟餅硬餃子之說。告訴你一個小竅門:在和面時加入少許的雞蛋清,包出的餃子,特好吃。
擀皮兒:把醒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徑2-3厘米的圓柱狀長條。把柱條揪(或切)成高1.5厘米左右的一個個小柱——劑子。把劑子用手壓扁。再用擀麵杖擀成直徑適度(4-7厘米)的厚約0.5——1毫米的薄圓餅,中心部分稍厚些。是為餃子皮兒。擀皮時,案板上要撒些薄面,以防粘板。
調餡兒:原則上說肉蛋魚蝦,各種蔬菜,皆可做餡兒。鹹味寧可偏淡,不要偏咸。淡了,可用咸佐料補救。咸了,很難辦。
硬度大的蔬菜,應先處理一下,弄軟些。不然,餃子皮易破。如芹菜,可先煮一煮,再切碎。菜的水份不能大。那樣,不好包,煮時易破。
包:把適量的餡兒放在餃子皮兒中間,再把皮兒對折,把邊兒捏合,一個生餃子包好了。一般的說,餡多些好吃,不好包。
煮:鍋中放清水,旺火燒開後,放入生餃子,一邊放一邊攪動,以防粘鍋。沉在鍋下部的餃子層的高度與其上面的水層的厚度,以不超過3:2為宜。餃子過多,易破。加鍋蓋。整個過程保持旺火。水又開鍋,此時餃子應當都漂在水面,加少許涼水,使翻滾的湯終止翻滾,攪動。水又開,再加少許涼水,攪動。水再開,即可用漏勺把餃子撈出。判斷是否煮熟的方法:用手指按一下皮兒沒有破的餃子肚,離開後又鼓起,熟了。
佐料:視自己的口味。常見的有:醬油,醋,香油,蒜泥,豆腐乳,辣椒油,韭菜花醬,芝麻醬。
各種水餃餡調制方法:
1.瑪瑙翡翠餡:取芹菜250克切末,香菇50克切丁。鍋內入油上火,燒熱後倒入香菇,關火後再入芹菜末,加鹽拌好。芹菜葉榨汁和面,包成綠色餃子。兩個西紅柿去皮切丁加糖做餡,再用一個西紅柿榨汁和面,包成紅色餃子即可。
2.胡蘿卜雙耳餡:胡蘿卜擦絲,黑白木耳剁碎,炒鍋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熱後投入胡蘿卜絲斷起鍋,加入蔥薑末,黑白木耳、香油、精鹽、味精拌勻即可包餃子。黑白黃三色相映,美觀、脆嫩、咸香。
3.白菜粉絲餡:取白菜或圓白菜、韭菜、粉絲、炸排叉。白菜剁碎擠去水分,粉絲煮熟後切碎,加蔥薑末、花生油、香油、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和均勻即可包餃。鮮香清淡,爽脆可口。
4.冬菜木耳芝麻餡:以冬菜、水發木耳為主餡料,配上炒熟擀碎的芝麻調味即可,這樣製成的水餃營養高、味道好,老幼皆宜。
5.魚肉餡:醬油、花生油、精鹽、味精、鮮湯適量,粉500克,鮮魚200克,豬肉餡I00克,韭菜100克。將魚洗凈去皮丟骨,同豬肉一起剁成肉茸。用醬油、料酒、鮮湯將肉茸調成糊狀,加入精鹽、味精攪勻。將韭菜洗凈切成末,加入拌好的餡中拌勻。
6.荸薺餡:荸薺鮮肉水餃鮮、香、嫩、脆,去皮的五花肉(或牛肉)半斤,荸薺6兩。白鬍椒、醬油、花椒水、蔥、蒜、鹽、味精各適量,料酒一滴,香油少許。製作:五花肉洗凈,剁成茸(將肉凍至半硬,剁時採用刀尖,這樣有利於剁)。放入大容器內,加上白鬍椒、醬油、花椒水、蔥、蒜、味精、料酒拌勻。荸薺洗凈,去皮。入開水中氽一下撈出、瀝干。把荸薺剁碎,放入肉茸中,淋上香油拌成餡。
7.大肉餡:原料精粉500克,凈豬肉300克。韭黃200克。醬油35克,味精2.5克,小磨香油75克,鮮姜、精鹽各適量。凈豬肉剔去筋膜,洗凈。韭黃擇洗干凈,瀝水,再切成1厘米的段。豬肉和姜塊放在砧上,剁成肉泥,放入盆中,加入醬油、精鹽、味精,順著一個方向攪動,攪至上勁、發黏,再加入清水100~150克,邊加邊攪動,直至將水全部吸收、呈稠糊狀。再加入韭黃段拌勻;再加小磨香油,拌勻,即成為餡料。
8.高湯餡:水發蘭片50克,蔥花I00克,薑末5克,味精5克,花椒面l克,精鹽10 克,醬油50克,芝麻油15克,豆油100克。精粉50O克,熟雞肉25O克,水發海參100克,大蝦100克。先將雞肉剁成碎叮,海參、蘭片、大蝦去皮切成碎叮加醬油。粉鹽拌勻。再放蔥。姜、味精、花椒面、豆油、芝麻油攪勻拌成餡。
9.牛肉餡:大蔥150克,薑末1.5克,精鹽15克,花椒粉1.5克,醬油50克,味精1克,豆油50克,芝麻油25克。麵粉500克,牛肉300克,青菜150克。把牛肉剁碎,加醬油、薑末、豆油,放3兩水攪勻,再放蔥末、芝麻油、精鹽、花椒面、味精。把青菜剁碎,用開水燙一下,擠去水分,放在肉內攪勻成餡。
10.三鮮餡:豬油50克,醬油50 克,味精1.5克,精鹽1克,蔥花,薑末各5克,芝麻油1.5克,花椒面0.5克。精粉500克,雞肉250克,水發海參100克,鮮蝦仁100克,蒸熟干貝或蟹肉50克。把雞肉剁成丁,加入醬油、豬油拌勻。海參。蝦仁。干貝切成丁,加在雞肉內,放入蔥薑末、花椒面、精鹽、芝麻油拌勻成餡。
11.紅油水餃的醬油100克,香油10克,辣椒油50克,精鹽10克,味精7.5克,白糖2.5克,花椒面1.5克,花椒2.5克,姜15克,蔥白、蒜泥各50克、富強粉500克,豬肉350克(肥肉3成、瘦肉7成)。將豬肉去筋、切細,剁成泥。姜剁碎加水取汁。花椒用沸水浸泡取汁。蔥白切末。將肉泥放入盆內,加入姜水、花椒水、蔥末、味精2.5克、香油、精鹽,花椒面,混合攪拌成餡。用醬油、蒜泥、白糖、辣椒油、味精兌成味汁。

肉菜水餃
原料:麵粉二○○克,清水少許,豬瘦肉餡一○○克,胡蘿卜一○○克,芹菜五○克,蔥、姜各少許,醬油適量,鹽二克,香油少許。
製做方法:
1.將胡蘿卜、芹菜洗凈切成碎沫,姜、蔥切沫備用。
2. 將豬肉餡、菜沫放在一起,加入醬油、蔥、姜沫和少許的鹽及香油,攪拌成餡。
3. 用溫水和面,稍醒後,再反復揉至麵皮光潤。一兩揪十五個小劑子。擀成圓片( 中間稍厚) ,放餡後,用雙手把麵皮邊合攏,擠緊,粘牢。
4.用旺火煮,水開後,下餃鍋,用勺攪動水,以免餃子互相粘連。煮至餃子漂起時放一些涼水,連續兩次,直至餃肚皮一按即起或餃邊無白荏即熟。
特點:軟嫩味鮮,營養價值高。

三鮮水餃
原料:麵粉二○○克,雞蛋二個,蝦仁三十克,瘦豬肉餡五十克,蔥、姜各少許,醬油遁量,鹽二克,香油少許。
製作方法:
1.將蔥、姜洗凈切成沫,雞蛋打入碗中。
2. 炒鍋上火,熱後放油少許,倒入雞蛋液,炒鍋轉動將雞蛋攤成蛋皮,出鍋後用刀切碎,放入肉餡、蝦米、醬油,,蔥,姜沫及少許的鹽,最後淋入香油幾滴,攪拌均勻即成三鮮肉餡。
3. 同肉菜水餃3、4方法製作。
特點:咪道鮮美,營養豐富。
花素水餃餡:雞蛋250克,香油90克,水木耳125克,粉條200克、水發海米90克、豆腐乾125克、青菜1000克,蔥、姜、醬油、精鹽、味精適量。將雞蛋打入碗內攪勻,用油炒熟、豆腐乾用油煎或炸成金黃色,切成小丁,海米切碎,木耳製成碎片,粉條、大蔥、蔬菜切成細末,以上這些合在一起加醬油、精鹽、味精、香油、清湯拌成餡,此餡可包1250克麵粉的餃子。

水晶水餃餡:
豬板油200克、白糖400克、葡萄乾、瓜條、青梅、香蕉泥、青紅絲適量,將葡萄乾、瓜條、青梅、青紅絲等切成末,豬板油切成丁,加上白糖、香蕉泥拌成餡。此餡能包500克麵粉的餃子。

雪裡紅水餃
材料:水餃皮20張,雪裡紅半斤,豆乾絲四兩,香菜三棵、醬油少許。
作法:1.雪裡紅切碎、拌入切碎豆乾絲、香菜、做成水餃餡。
2.水餃皮包餡入滾水煮至浮起即可,沾醬油滴點香油更可口。

韭菜肉餡
1.把韭菜切細用細鹽揉捏後用清水將菜沫子沖洗干凈
2.准備一些精肉切碎放入料酒 調料等拌好
3.將肉與韭菜拌在一起
(注意嘗一下鹹淡是否合適)

6. 冷鮮肉,熱鮮肉,冷凍肉,到底哪個最好

當然是冷鮮肉最好,口感不變味道不變。

7. 冷凍肉和新鮮肉哪種營養價值高

吃冷凍肉的四大好處
多數人因為認為凍肉沒有營養,味道差而選擇高價的新鮮豬肉,到底凍肉是否真的是這樣?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卓勤和廣東省飲食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冠豐,他們認為,市民偏愛鮮肉而不願意買凍肉的主要原因是消費習慣以及消費誤解。

他們認為吃凍肉有四大好處:

更衛生 從衛生角度看,新宰的肉類中經常存有各種細菌,甚至可能有某些病毒,比如豬黃膽病毒就是藏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的;而凍肉中的細菌都已排出或凍死了。

更新鮮 生豬屠宰後最快2~3個小時就進入速凍過程,到家經過1個多小時的解凍處理,肉在常溫中的暴露時間只有大約四五個小時,而新鮮肉一般早晨4點多從屠宰場運出來,在肉攤上擺賣,到上市民的餐桌最快也要到中午11點多,肉在常溫和空氣中暴露時間超過6個小時。

更好吃 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汁多;而凍肉入庫前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的水分和污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更加鮮美。但家裡的冰箱並不能讓凍肉繼續長時間保鮮。因為凍肉出庫的溫度在零下18℃左右,而家庭用冰箱的製冷能力有限,一般只有零下4℃~5℃,凍肉長時間放在冷藏櫃中仍然會慢慢變質。因此專家建議買回家的凍肉最好在一周時間內吃完。

有營養 凍肉與鮮肉相比,在營養學上沒有多少區別,只是凍肉在食用時需要進行解凍,解凍方法不當,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需要提醒的是,凍肉重復解凍冷凍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導致肉中最富有營養的細胞質液體等營養物質隨水分一起流失。只要正確解凍和合理食用,凍肉的營養價值並不比鮮肉低。

8. 肉是吃鮮肉好還是冷凍一下的好

冷凍的會稍微好一些。

市場上出售的肉類大致可分為三類:鮮肉、冷鮮肉和冷凍肉。很多人認為鮮肉比冷鮮肉和凍肉好,而鮮肉比冷鮮肉和凍肉好。事實上,這不是真的。

在營養和風味方面,冷鮮肉是三種肉中最好的,其次是冷凍肉和鮮肉。

為什麼屠宰動物要經歷僵硬、冷卻、自溶、腐敗等幾個階段?當一隻動物剛被屠宰,屠宰後幾個小時,它的肉進入一個僵硬的時期。此時的豬肉不易烹調,味道不鮮美,營養也不易被人體吸收。

尤其是夏天,超市冰箱里的凍肉比農貿市場里的凍肉要好。雖然超市裡的肉有時會凍得很硬,但看起來不夠鮮血,不夠鮮亮,而且賣得很差。相比之下,嚴格的質量檢驗,合格的質量,健康的保證,在保質期內,相對安全食用。

相比之下,還是冷凍的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