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個國家的巧克力最好
全球最精緻手制巧克力的創制者Godiva Chocolatier, Inc.起源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絕不為奇。自古以來,比利時一直保存著追求完美的傳統,代代相傳,由著名畫家魯本斯的油畫和哥特式建築,以至手工精細的花邊、色彩奪目的水晶和叫人一試傾心的美味佳餚,全是極品中之極品。 為了繼承這個傳統,Draps家族在1926把Godiva巧克力帶入比利時。其後,Joseph Draps先生在Grande Place一條用大卵石鋪成的大街上開設首家巧克力店,並以「Godiva」作為家族巧克力的名稱。Joseph Draps先生把泡製濃郁巧克力的秘方加以改良,為巧克力創制出獨一無二的香滑質感。憑著超凡的觀察力,見微知著,Joseph Draps先生為Godiva創新系列的精緻歐陸式貝殼形設計和別出心裁的包裝訂下規格。 多年以來,Godiva在符合傳統規格和貫徹Joseph Draps先生秘方等方面全部一絲不苟。秉承了Joseph Draps先生的傳統和精神,Godiva巧克力成為甜食界極品中的極品。Godiva對質量的追求同樣一絲不苟,歐陸式的金裝禮盒和人手裝飾的應節包裝,令人一見傾心,獨具匠心的設計亦為Godiva贏得各界的美譽。 自1966年打入美國市場以來,Godiva一直是優質甜食界的翹楚。Godiva在美國各大城市開設超過200間專門店,更在多家高級百貨公司和特色商鋪中設有逾1,000個零售點。 由紐約到巴黎,由巴黎至東京,Godiva把比利時最傑出的產品帶到世界各地。
2. Leonidas和Godiva的巧克力哪個好吃
Godiva和neuhaus都算是皇家御用級巧克力,LEONIDAS在國內有很多專櫃,價格也是880一公斤,但是在比利時就差不多算是國內的德芙吧,10歐不到500克,GODIVA和NEUHAUS的價錢要翻一倍多,當然比利時最好的牌子還是論不上GODIVA和NEUHAUS(盡管這兩家已經算是很好了),而是PIERRE MARCOLINI。。。他家才是NO.1
口味上的話。。。我不是專家,而且不嗜甜,通常都吃黑巧,也分不出什麼區別。。。見笑了
所以建議LZ如果送人的話買GODIVA,自己吃買LEONIDAS,買一盒500克的散裝多試試各個品種,挺好的~
3. 西非可可豆和印尼可可豆的區別
西非可可豆和印尼的可可豆其實沒什麼差別,都是一個品種,可能是產品的質量存在的一些。
4. 進口巧克力哪個牌子的好吃
迪克多1983年,Henry Verhelst先生創建了迪克多巧克力品牌,雖然與歐洲各種歷史悠久的巧克力品牌相比,迪克多還十分年輕,但是在繼承傳統手工藝製作方面,它是毫不遜色的。Henry Verhelst先生明白,最能體現並發揮巧克力工藝師創造力的是夾心巧克力。因此,迪克多巧克力一直以生產口味豐富的各色夾心巧克力,夾心松露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而著稱。在各種原料中,它對可可脂、榛仁、名牌利口酒、果肉和杏仁的選擇格外關注,而其中一些巧克力夾心果餡是自製的,這就使迪克多更具有獨一無二的風味。
酒心巧克力將巧克力的醇美芳香與利口酒的刺激新鮮融為一體,在美好的夜晚令人沉醉。迪克多酒心巧克力用了VAT69、威士忌、金巴利、君度、Otard甘邑和拿破崙甘邑等上等法國名酒,最適合晚餐後品嘗,別具浪漫情趣。
吉莉蓮(Guylian)
吉莉蓮,30年前由Guy和Liliane Foubert創立,是目前比利時最大的盒裝巧克力生產商,每天生產75噸高品質的巧克力,銷往全球132個國家。惟一被比利時王室授予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有「巧克力王國中的至尊」之稱。現主要的有貝殼(金貝殼)、雪球、精典、寶石、情人及世界之粹7大系列。克特多金象高迪瓦 (Godiva)巧克力中的勞斯萊斯-----高迪瓦Godiva巧克力,起源於比利時布魯塞爾,1926年由比利時人,巧克力大師Joseph Draps一手創辦,並以傳說中尊貴的Godiva夫人命名,至今已有超過75年歷史。自1968年起,Godiva更成為比利時皇室御用的巧克力品牌,不愧是最貴氣的巧克力。在Godiva製造的超過200款的巧克力當中,有3款是為比利時皇室的盛事而特別設計的,其中最新的一款名為「Mathilde」,是為紀念1999年比利時王子大婚而特別以王妃的名字命名的。除了比利時皇室,很多世界名人如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女星伊麗莎白泰勒( Elisabeth Tailer)等都是Godiva的忠實Fans。高迪瓦巧克力經典款式:經典盒裝:瑞士巧克力品牌:雀巢(Nest)19世紀中葉,瑞士的一個學者型食品技術人員享利.內斯特爾(Henri Nesti)發明了一種育兒用乳製品,即把果糖和營養劑加入奶粉中,是當時很優秀的育兒食品,但產量很少,內斯特爾仍主要從事科學研究工作。1865年,一位朋友告訴內斯特爾,由於嬰兒喝了他的奶粉,都健康地成長起來,改變了嬰兒不喝牛奶的習慣,為母親們排了憂解了難。聽到這一消息後,內斯特爾在1867年終於創立了育兒奶粉公司,以他的名字Nestle為其產品的品牌名稱,並以鳥巢圖案為商標圖形。因為英文雀巢(Nest)與他的名字為同一詞根,所以中文一並譯為「雀巢」。實際上,內斯特爾(Nestle)英文的含義是「舒適安頓下來」和「依偎」;而雀巢圖形自然會使人們聯想到慈愛的母親哺育嬰兒的情景。因此,「雀巢」育兒奶粉的銷路一直很好。1905年,雀巢育兒奶粉公司與美國人辦的另一食品公司合並,取名雀巢英瑞煉乳公司;1949年為另一家瑞士公司購進,改為現名雀巢食品公司。20世紀初,公司開始實行多樣化生產,並在世界各地收購並建立企業,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食品製造商,其分支機構開設在美國、日本、德國等20多個國家已有1200多家工廠、商號,總部設在瑞士的韋維。公司1990年銷售額達333億美元,主要產品為速溶咖啡、煉乳、奶粉、嬰兒食品、乳酪、巧克力製品、糖果、速飲茶等數10種。其中的雀巢咖啡銷量最大,主要是因為產品質量過硬,再就是品牌名稱使得消費者在飲用時也確實體會到「舒適」、「依偎」的感覺。1991年,據美國蘭通公司的調查結果,雀巢咖啡這一品牌被列為世界10大著名品牌之一,其品牌價值1994年被確定為115.49億美元。
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百樂嘉利寶是全球領先的優質可可和巧克力生產商,產品范圍從可可豆到商店貨架上的成品。公司總部位於瑞士蘇黎世,在23個國家建有37個生產基地,員工總數約8,000名。2006/07財年,銷售額超過41億瑞士法郎。百樂嘉利寶,全球領先的優質可可和巧克力生產商。百樂嘉利寶成立於1996年,由比利時嘉利寶公司和法國可可百樂公司合並而成。百樂嘉利寶生產可可和巧克力製品的歷史已超過150年。瑞士蓮(Lindt)一八四五年,瑞士人魯道夫·史賓利(Rudolf Sprungli)於瑞士發明了第一塊巧克力。兩年後,他於瑞士蘇黎世成立了全球首家巧克力廠。一八七九年,魯道夫·蓮(Rodolphe Lindt)創建了世界首塊入口即能溶化的巧克力,引來舉世注目,及深深吸引了一向對巧克力要求嚴格的史賓利家族。一八九九年Rudolf Sprungli收購Rudolphe Lindt的秘方及廠房,並以其姓氏Lindt作為產品品牌,以紀念他在巧克力製造上之偉大成就。瑞士蓮巧克力已暢銷全球八十多個國家,深受市場歡迎。採用一百七十多種的巧克力配料。
法國巧克力品牌伯納淳 波娜特 (Bonnat )Bonnat歷史悠久的法國量產巧克力品牌,最近因為推出了多種產地巧克力而備受矚目。產地包括有巧克力中的藍山之稱的Chuao,以及Ceylan、 Madagascar、 Trinté……等地,一一品嘗,可以領略到不同地區截然互異的巧克力風貌。 梅森 La Maison Chocolate 巴黎重量級巧克力名店,由當代最具盛名的巧克力調制師Robert Linxe一手創立,目前在紐約、東京都有分店。Robert Linxe是首位將黑巧克力以及可可產地與品質觀念帶入主流市場的大師,從此扭轉了巧克力的歷史;至今,La Maison Chocolate所推出的每一款新品,幾乎都足以牽動法國巧克力的下一波流行風向。 義大利巧克力品牌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
企業背景
義大利費列羅集團是全球第四大巧克力製造商, 擁有一系列優質創新的產品, 費列羅巧克力(FERRERO ROCHER)更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品牌。公司於1946年,由Pietro Ferrero先生始創於義大利北部,全力家族式經營,至今第三代,已發展到享譽盛名的跨國集團,並擁有一系列自創的名牌優質產品。
外觀包裝
每顆ROCHER選用金箔紙獨立包裝,陳列在透明禮盒內,意念新穎獨特,裝潢典雅華貴。盒蓋上燙金標貼須清楚印有的FERRERO ROCHER字樣。
產品介紹
最著名的要數費列羅榛果威化巧克力:開創多層式用料,外面鋪滿巧克力碎果仁,裡面有威化、軟巧克力和一粒完整的榛子,帶來多重口感的享受。不論從包裝到價格都「金」光閃爍,每顆ROCHER都選用金箔紙獨立包裝, 陳放在紙質或透明禮盒內,意念新穎獨特,裝潢典雅華貴。夾著果仁的巧克力外衣脆脆的,裡面的巧克力心柔軟濃滑,甜而不膩入口即化。
鑒別真假
FERRERO ROCHER系列1984年在中國開始銷售,其特有的包裝和裝飾具有明顯的視覺效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其整體包裝思想曾一度被我國某巧克力品牌盜用。
每顆巧克力及盒蓋上燙金標貼須清楚印有的FERRERO ROCHER字樣;產品標簽清楚印有「費列羅產品」橢圓標志和「原產國:義大利」字樣,此外FERRERO ROCHER並沒有在國內合資或授權生產。 還有不凡帝范梅勒口福萊斯麗特德國巧克力品牌斯波特(rittersport)德國rittersport巧克力:共有15種口味,包括:蛋白杏仁、巧克力、葡萄榛子、朗姆酒味、阿爾卑斯等。 斯多威克 德國storckriesen太妃巧克力:可可脂含量:30%,外層是黑巧克力外衣,里層是巧克力塗層,最裡面是巧克力太妃入口滑膩,不甜不膩。 1939年,公司創始人弗蘭茲.施多威克開了一家製造和銷售咳嗽葯水的公司,這個店鋪很成功,使他名利雙收。隨後業務擴大到了巧克力、杏仁軟糖和薑汁餅等。 在前蘇聯解體後、兩德統一前後,施多威克公司先後並購了東德、俄羅斯、捷克、匈牙利、波蘭等國的許多巧克力企業。同時還並購了德國國內歷史最悠久的兩家巧克力廠商斯潘卓(Sprengel)和希爾德布蘭德(Hildebrand)。如今的施多威克公司,下屬許多巧克力品牌,包括薩拉蒂()、古鉑,和瑞士的阿爾派、荷蘭的范.豪頓及比利時的雅克。多品牌的管理和經營,使施多威克成為德國著名的巧克力巨人。陶費飛(Toffifee) 哈克滋 (Hachez) 英國巧克力品牌吉百利 該公司於1824年在英國創辦,公司創始人約翰.吉百利是一位茶葉和咖啡商,他對原料和所生產商品的質量有著執著的信念。在其兒子的協助下,他開始在英國的伯恩威爾生產可可粉和巧克力。以致後來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巧克力生產商之一,堪稱「巧克力第一品牌」的吉百利公司。在吉百利公司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是1879年,吉百利開始生產牛奶巧克力,當時的巧克力是將奶粉加入可可塊,可可脂和糖製成的,這樣加工出的巧克力不夠細膩潤滑,而且奶味不足。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小喬治。吉百利決心向牛奶巧克力市場挑戰,終於在1905年成功研製出加入新鮮牛奶的配方,即200克巧克力中含有一杯半新鮮牛奶,隨後制定了新的生產流程。這一新口味巧克力不僅可以匹敵而且超過了其他品牌的牛奶巧克力。於是,吉百利最為暢銷的品牌----吉百利鮮牛奶巧克力誕生了。到1913年,它已經成為公司銷售量最大的產品,到20世紀中期,它成為市場上等主流品牌。「一杯半鮮牛奶」的研製成功使吉百利公司有著卓而不群的口味,經過近百多年來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吉百利鮮牛奶巧克力以其優良獨特的品質傲立於巧克力品牌之中,成為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最流行的片裝巧克力,是吉百利公司諸多成功例證之一。 1969年與史威士公司合並組建吉百利.史威士公司,吉百利有限公司是這家跨國公司的糖果經營子公司。 福萊(FREY) 約瑟夫·福萊,福萊被稱為「巧克力塊之父」,1847年他找到了一種獨特的配方,可以分離可可粉和可可脂,第一次製作出了塊狀巧克力,備受好評。福南特和梅森(Fortnum&Mason) 維客斯 美國巧克力品牌 HERSHEY\"S(美國) Hershey公司是美國第一大糖果生產商也是美國最大的私人企業之一。 Mars(美國)
瑪氏公司是一家私人(家族)擁有的跨國公司,主要業務涉及零食類(糖果巧克力)、寵物類、主食和電子產品的製造和營銷。公司全球年銷售額超過140億美元,全球同事總數30000名,產品行銷100多個國家。其中,糖果巧克力類產品和寵物類產品銷量分別位居全球同類產品首位。 其中德芙、m&m』s巧克力豆都是巧克力品牌。 SNICKERS(美國)
士力架巧克力一直是美國銷售第一的巧克力棒。
還有卡夫、疊哥芭DAGOBA、蓋瑞代利Ghirardell。
5. 哪個國家的巧克力最有名
你好!比利時和瑞士的巧克力最為著名:
1、比利時(國家)
比利時在1983年創建了漢密巧克力品牌,致力於將比利時最好的哈頓巧克力展現在世人面前。85%的產品出口到全球60多個國家,產品種類有:雅緻綜合巧克力、12星座心形巧克力,黑松露巧克力,吮指回味。吉利蓮,30年前由Guy和Liliane Foubert創立,是目前比利時最大的盒裝巧克力生產商,每天生產75噸高品質的巧克力,銷往全球132個國家。吉利蓮被比利時王室授予
巧克力製品(4張)
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包括貝殼(金貝殼)、雪球、精典、寶石、情人及世界之粹7大系列。它是「巧克力王國中的至尊」之稱。
2、瑞士
其實瑞士也有巧克力王國這一說法:除了鍾表和軍刀外,瑞士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東西,那就是巧克力。瑞士的巧克力的種類豐富,價格也適中,最適合作為禮物。牛奶巧克力是在瑞士發明的。因為調節牛奶的溫度非常困難,雖然歐洲各地都對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一直沒有成功,後來,瑞士人達尼爾·彼德於1875年發明了製作方法。
6. 可可豆主要在那生產,那的最好
1.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豆生產國,產量超過 200 萬噸。事實上,象牙海岸人 40% 的出口收入依靠可可出口,這意味著他們的國民經濟高度依賴可可價格。該國位於西非熱帶地區,人口超過 2600 萬,其中估計有 600 萬從事可可生產。象牙海岸的可可種植者平均每天只能賺 97 美分,遠低於世界銀行每天 1.90 美元的貧困線。2. 迦納象牙海岸東部的鄰國迦納共和國是可可的第二大出口國。該國的可可產量占其出口收入的 30%。大約 800,000 名迦納農民直接參與可可種植。與象牙海岸一樣,童工在可可生產中司空見慣。另一個擔憂是迦納森林的枯竭。2010 年至 2015 年間,超過 10 萬公頃的森林被清除用於種植可可。3.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是前五個可可生產國中唯一一個不在非洲,而是在東南亞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的可可種植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事實上,該國直到 1980 年代才生產任何可可。到 2009 年,該國可可產量達到峰值 849,875 噸。然而,在 2010 年代,產量大幅下降,2015 年降至僅 400,000 。之後回升至2020年的659,776。下降的原因生產商歸咎於政府政策、老化的可可植物以及印度尼西亞可可中的高鎘含量。4. 奈及利亞奈及利亞位於迦納和象牙海岸以東的兩個國家,是世界第四大可可生產國。盡管該國生產超過 300,000 噸可可,但出於多種原因,奈及利亞人尚未充分利用這種經濟作物。首先,奈及利亞的許多可可樹都很老,種植它們的人也很老。其次,該國許多農民使用的耕作方法已經過時。最後,化學品以不恰當的方式用於可可豆的種植。奈及利亞人也未能將可可用於生產巧克力以外的產品,例如可可脂、可可粉和可可液。事實上,據估計,如果奈及利亞的可可生產趨勢不改變,該國的可可種植將在 20 年內停止。5. 喀麥隆世界第五大可可生產國是奈及利亞東部的鄰國喀麥隆。今天,喀麥隆 37% 的耕地用於種植可可。種植可可是該國絕大多數農村人口的主要收入來源。然而,該國可可種植的可持續性值得懷疑,因為該國絕大多數可可農場都很老舊且沒有得到妥善維護。
7. 哪個國家的巧克力好吃
歐洲巧克力工藝和原料都很好,應該是好吃,美國的也還行。但不能買太便宜的。吃過英國的,很好吃;去年有朋友從美國帶回來的外形像小兔子樣子的,中間空的那種,不好吃。
8. 哪個國家的巧克力最好吃
世界上十二種最好吃的巧克力 NO.1 DOMORI 義大利巧克力名店出品,選用世界上最高級的可可原料製成,口感獨特,純正。 NO.2 Pierre Marcolini 比利時著名巧克力品牌,在世界美食比賽中最受關注。其在情人節時段出售的紅心巧克力最著名。 NO.3 Leonidas 價格在高品質巧克力中最易被接受,其每粒鮮巧克力,從出品到入口品嘗絕不會超過四周。 NO.4 Neuhaus 比利時王室特供巧克力品牌之一,以種類豐富的乾果巧克力見長,別具回味的感覺。 NO.5 DEMEL VIENNE 奧地利的著名品牌,它經典的「貓之舌」巧克力,以入口即融的特點而得名。 NO.6 GODIVA 比利時皇室御用巧克力品牌,曾為比利時王子大婚時設計與王妃同名的款式。 NO.7 Michel Chaun 以其獨特的創造性,藝術性而著稱法國巧克力,可可含量高達80%以上。 NO.8 Lindt 瑞士的「瑞士蓮」巧克力,被公認為世界巧克力中的極品,曾生產出世界首塊入口即融化的巧克力。 NO.9 GuyLian 惟一被比利時王室授予金質獎章的巧克力品牌,有「巧克力王國中至尊」之稱。 NO.10 Valrhona 最具有「星味」的巧克力,其純正的味道備受朱麗婭.羅伯茨等人的喜愛。 NO.11 Debauve et Gallais 法國著名巧克力品牌,是巴黎最古老,最著名的巧克力店所生產的,能給人一種豪華的感受。 NO.12 Truffers 法國巧克力品牌,又稱「黑蘑菇」巧克力,雖然樣子不是很好看,但口感非常松軟,味道香濃。
9. 世界十大巧克力排名
吉利蓮,「吉利蓮」選用西非優質可可及地中海優質榛仁,是榛仁醬和最純正的液態巧克力的最完美的結合,工藝嚴謹考究,每一塊「吉利蓮」巧克力都是比利時精湛手工藝和先進設備的完美結合,無論從形狀、顏色,還是口感都是世界頂級。
瑪氏巧克力,業務的總部設在美國新澤西州的Mount Olive。作為世界上頂尖的巧克力製造商之一,瑪氏巧克力在全球設有110個工廠,同事多達13,000名。我們的全球性品牌包括:M&M』S、SNICKERS士力架、DOVE德芙、GALAXY、 MARS、 MILKY WAY和 TWIX等等。
拓展資料:
巧克力
歷史
最早食用的是瑪雅人,而最初是由墨西哥人製作,16世紀初期的西班牙探險家荷南多·科爾特斯在墨西哥發現當地的阿茲特克國王飲用一種可可豆加水和香料製成的飲料,科爾特斯品嘗後在1528年帶回西班牙,並在西非一個小島上種植了可可樹。
西班牙人將可可豆磨成了粉,從中加入了水和糖,在加熱後被製成的飲料稱為「巧克力」,深受大眾的歡迎。不久其製作方法被義大利人學會,並且很快傳遍整個歐洲。
1642年,巧克力被作為葯品引入法國,由天主教人士食用。
1765年,巧克力進入美國,被托馬斯·傑斐遜贊為「具有健康和營養的甜點」。
1847年,巧克力飲料中被加入可可脂,製成如今人們熟知的可咀嚼巧克力塊。
1875年,瑞士發明了製造牛奶巧克力的方法,從而有了所看到的巧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刺激了巧克力的生產,巧克力被運到戰場分發給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