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做法 » 拉肚子可以喝蘋果煮水嗎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拉肚子可以喝蘋果煮水嗎

發布時間: 2022-06-14 14:52:51

蘋果水可以治拉肚子嗎

可以的,這是治療腹瀉的小偏方,用胡蘿卜熬水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平時還是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太油膩的湯水要少喝,最好是把面上的浮油都打掉不要喝

Ⅱ 寶寶拉肚子,可以喝蘋果水嗎

親,寶貝拉肚子可以吃蒸蘋果泥的,果膠具有吸附的作用。做法就是:把蘋果切成小片放入碗中,然後放在鍋里蒸熟,然後碾碎,喂給寶貝吃,每天吃兩次。還是就是燉大米粥給寶貝喝,也治療拉肚子的。 買點益生菌給寶貝吃也行,可以調節腸胃的。

Ⅲ 寶寶腹瀉煮蘋果水喝好嗎

你好:給寶寶熬蘋果水喝是可以治療和預防寶寶腹瀉的,平時媽媽也是可以喝些的,那樣寶寶就更不容易腹瀉了,還可以給寶寶熬胡蘿卜水也是可以治療腹瀉,都是比較營養的,沒有反作用的

Ⅳ 蘋果煮水能止瀉

可以的。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把蘋果切成小薄片。

蘋果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常見的水果之一,酸甜可口,營養豐富。「一天一個蘋果」是人們熟知的健康口號。蘋果含有豐富的糖類、有機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多酚及黃酮類營養物質。

具有生津止渴、潤肺除煩、健脾益胃、養心益氣、潤腸、止瀉、解暑、醒酒等功效。被科學家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排名在十種對健康最有利的水果中第一位。蘋果所含的營養既全面又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也非常適合嬰幼兒、老人和病人食用。

(4)拉肚子可以喝蘋果煮水嗎擴展閱讀:

蘋果葯用,早在唐代就有記載,蘋果不但益心氣、還能生津止渴,更具有「潤肺悅心、生津開胃、醒酒」等功能。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覷。中醫相信它可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營養學上的分析,指出蘋果含有最多果糖,並含有多種有機酸、果膠及微量元素。

蘋果果膠屬於可溶性纖維,不但能促進膽固醇代謝,有效降低膽固醇水平,更可促進脂肪排出體外。法國人做過一項實驗,讓一組身體健康的中年男女每日進食兩、三個蘋果,一個月後,量度他們體內膽固醇水平,發現80%的人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又叫壞膽固醇)都降低了。

同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即好膽固醇)卻有所增加。蘋果對於心血管的幫助可見一斑。

蘋果所含的微量元素鉀能擴張血管,有利高血壓患者,而鋅亦是人體所必需,缺乏時會引致血糖代謝紊亂與性功能下降。

蘋果是一種低熱量的水果,蘋果中營養成份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有利於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蘋果中還有銅、錳、鋅、碘、鉀等元素,人體如缺乏這些元素,皮膚就會乾燥、易裂。蘋果是美容佳品,既能減肥,又可使皮膚潤滑柔嫩。蘋果被稱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多吃蘋果可改善呼吸系統和肺功能,保護肺部免受空氣中的灰塵和煙塵的影響。

蘋果的好處多多,它還有一個很好的用處——止瀉。不過,並不是生吃蘋果可以止瀉,生吃蘋果不止沒有止瀉的作用,而且還有可能糞便更加通暢,因為未加熱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緩解便秘的作用。

蘋果煮水才可以止瀉。因為果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同時蘋果的果膠成分在煮熟之後也有止瀉的作用,還能吸收細菌和毒素。蘋果的果肉及果皮內含有鞣酸,果皮中含量更豐富,果膠分布在果肉內近皮處,所以煮蘋果時不要削皮,以免有效成分的流失。

蘋果煮水的方法很簡單,首先,准備一個新鮮的水果,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鍾,待溫後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在吃煮蘋果時不要加蔗糖,因為蔗糖會加重腹瀉。
是不是很方便呢,不過這種方法對治療止瀉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只有起到輔助的效果。這種方法對兒童而言效果是比較顯著的。

重度腹瀉的病患者應該去醫院看醫生,接受積極的治療。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進行輸液來補充水分,以免身體缺水過多而導致脫水。

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旦出現腹瀉的情況,應馬上止瀉。可以葯物治療或輸液治療,症狀嚴重時應盡早看醫生,接受治療。若頻繁腹瀉,可能有患上腸易激綜合征。

Ⅳ 煮蘋果水能治拉肚子嗎怎麼煮

煮蘋果不能治療腹瀉蘋果裡面含有糖分,在腹瀉期間,是應該少吃蘋果的,煮熟的蘋果也沒有保護腸粘膜的作用,同時對於感染性的腹瀉是必須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

Ⅵ 寶38天了,有點拉肚子,別人說吃煮熟的蘋果能治拉肚子,那讓寶喝煮的蘋果水可以嗎

可以喝的。寶寶消化不良可以服用嬰兒健脾散顆粒和媽咪愛顆粒治療,還可以考慮腹部按摩,多喂開水,避免著涼,多戶外曬太陽。

Ⅶ 蘋果水怎麼煮治拉肚子

蘋果煮水的做法很簡單:

取蘋果1隻,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鍾,待溫後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

在吃煮熟的蘋果時不要為了口感而加蔗糖,因為蔗糖會加重腹瀉。蘋果含有豐富的糖分、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及鈣、蘋果酸、果膠等,除了止瀉外,還有補心益氣、生津止渴,以及健脾胃、防止膽固醇升高等功效。但為了避免過多的果膠、鞣酸和胃酸相互作用後形成膠狀物堵塞腸道而導致腹脹,每次不宜多吃。

(7)拉肚子可以喝蘋果煮水嗎擴展閱讀:

腹瀉期間注意事項:

有些食物對腸道有刺激,腹瀉期間不宜多吃,比如瓜果、冷拌菜等生冷類,以及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同時,粗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韭菜等也不宜多吃。

原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消化內科副教授劉勇點評:煮熟的蘋果對緩解腹瀉確實有效。蘋果內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蘋果的果膠成分在煮熟以後也有收斂、止瀉的作用。

Ⅷ 煮蘋果治拉肚子嗎

煮蘋果治拉肚子,具有止瀉作用。
1、注意:蘋果具有收斂的作用,能夠止瀉,但腹瀉的時候可別「吃反了」,因為,吃新鮮蘋果有通便的作用,而有良好止瀉作用的應是煮熟的蘋果。
2、詳解: 蘋果內含有鞣酸和果膠,鞣酸是腸道收斂劑,它能減少腸道分泌而使大便內水分減少,從而止瀉。而果膠則是個「兩面派」,未經加熱的生果膠有軟化大便緩解便秘的作用,煮過的果膠卻搖身一變,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鞣酸在果肉及果皮內均含有,果皮中含量更豐富,而果膠含在果肉內,近皮處豐富,將蘋果煮熟後對半切開,會發現近皮處有一層淺黃色的物質,就是果膠。因此,在吃煮熟的蘋果時,最好連皮一起吃,這樣止瀉的效果會好些。
3、方法: 腹瀉時取蘋果1隻,連皮帶核切成小塊,放在水中煮3~5分鍾,待溫後食用,每日2~3次,每次30克左右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用煮熟的蘋果時,不宜加蔗糖調味,因為蔗糖可能會加重腹瀉。蘋果含有豐富的糖分、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及鈣、蘋果酸、果膠等,除了止瀉外,還有補心益氣和生津止渴,以及健脾胃、防止膽固醇增高等功效。
4、注意二:熟蘋果不要吃得太多,否則會使所含的果膠與鞣酸在胃內和胃酸反應,形成膠狀物,堵塞胃腸道,反而導致腹脹。若是為了達到某種食療效果,需要多吃時,則應一天分幾次吃或同其他食物一塊兒吃。同時,蘋果不好消化,吃時不應「速戰速決」,要細細地咀嚼,慢嚼,還能發揮潔齒的效果。

Ⅸ 小孩拉肚子喝蘋果水可以嗎

可以的! 蘋果中含有大量有機酸如鞣酸、凝酸等成分,具有很好的收斂作用,果膠、纖維素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具有抑制和消除細菌毒素的作用,所以能止瀉;而纖維、有機酸又可刺激腸道使大便松軟而通暢,所以蘋果既可止瀉又能通便。 臨床也對慢性腹瀉患者在控制飲食的同時,讓患者每餐飯後吃一定量的蘋果泥,幾天後腹瀉明顯好轉。據分析報道,蘋果適用於單純腹瀉、神經性結腸炎、腸結核初期,然而對治療小兒腹瀉效果最為明顯。其食療單方使用方法如下: 小兒腹瀉先將蘋果用開水洗凈,削皮,用勺刮成泥,每日4次,每次100克,一歲以下嬰兒每次50克,日服3—4次。此時不吃其他食物,等症狀好轉後可減少吃蘋果泥而適量增加牛奶、面條。也可取鮮蘋果一個,洗凈,加水3碗,煎煮成2碗,以汁濃為佳,每天一劑,不拘時間頻頻飲之,功效健脾止瀉,適用於小兒水瀉、久瀉屬脾陰不足者,但對積滯水瀉者無效。蘋果的優點在於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小,並富含鹼性及果膠,有吸附、收斂作用。 腸功能紊亂所致的泄瀉把一個蘋果(帶皮)切成八九塊,放一大碗水,用小火煮。等蘋果爛了,連果帶湯吃下。每天早晚各吃一次,大便幾天後減為一天一次,十來天後開始成形,一個月後完全恢復如初。此方法可治療成人泄瀉,尤其是小兒泄瀉的常用輔助方法。不過,僅適用於腸道紊亂引起的泄瀉,對感染性泄瀉無效。注意:用蘋果止瀉,必須連皮煮湯服用,如果削了皮生吃,反而會使泄瀉加重。 慢性腹瀉、神經性結腸炎、腸結核初期 用蘋果乾粉15克空腹時溫水調服,每日2—3次,效果更佳。 水痢腹瀉用適量蘋果,水煮半熟連湯吃下也有良效;可將蘋果去皮與洗凈的胡蘿卜切碎共煮成泥,每日約300—500毫升,共分3—4次服 滿意請採納

Ⅹ 兒童拉肚子可以吃蘋果嗎

可以蒸蘋果,吃蘋果水或者蘋果泥。

拉肚子是常見的幼兒疾病,幾乎每個寶寶都無法避免。當寶寶出現拉肚子時,為人父母的我們恨不得讓寶寶立刻好起來。寶寶拉肚子除了日常護理外,爸爸媽媽還可以從飲食入手,通過食物緩解寶寶拉肚子的狀況。建議給寶寶吃一些具有止瀉、容易消化的食物。

01

煮蘋果

煮熟的蘋果促進排便,有助於緩解寶寶拉肚子的情況。不過要注意煮蘋果要隔水煮,煮熟的蘋果水也可以給寶寶喝一些。

02

軟面條

寶寶的拉肚情況好轉一些時,可以給寶寶煮些軟乎的面條,適當添加一些青菜,進一步給寶寶補充營養。(推薦使用谷媽咪的小面條哦,特配小麥麥芯粉面條幼嫩,易咀嚼更易消化)

06

蛋黃膳

雞蛋煮熟後去殼和蛋白,將蛋黃放在鍋內小火熬煮煉油,每天一個蛋黃油,分2-3次服用,3天為一個療程,既可以治療腹瀉,還可以補脾益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