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布袋豆腐釀肉怎麼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布袋豆腐釀肉怎麼做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6-12 21:25:07

⑴ 長沙臭豆腐那醬汁是怎麼做的

  1. 主調料:蒜末(最好是用搗的蒜泥,因為搗爛的蒜泥比切得蒜末好吃一些),香菜末,鹽,味精,糖,醋,蔥花,醬油(不宜放多,顏色呈淺黃色即可),胡椒粉,姜、香油。

  2. 具體製作方法如下:

    1)如果你是做生意:將水燒開後加鹽、味精、姜、糖(少許)、醬油(少許)調好味後裝在一小鋁鍋內,(如果你想做成煳煳狀的就加一些澱粉,用水把澱粉沖化後,待調好味後將水澱粉下過,一邊倒一邊攪,直到你想要的濃度為止)。將炸好的臭乾子裝碗澆汁,撒上蔥花、蒜泥和香菜,加陳醋、香油即可。

    2)如果你是做家常的:燒一小碗水,按上述方法製作即可,簡單的話不用燒汁,直接將上述調料放在一小碗裡面沖好,加上一點老乾媽會更佳。

    3)涼拌皮蛋和皮蛋豆腐製法同上,在加一點碎花

⑵ 布袋豆腐的做法三

布袋豆腐
烹調方法:炸、燒。
原料:玉子豆腐4根,熟肉40 g,高湯150 g,清水筍30 g,雞脯40 g,綿白糖40 g,水發冬菇30 g,色拉油1 050 g,醬油30 g,味精2 g,蝦籽15 g,濕澱粉30 g,金華火腿40 g,蔥薑末20 g,蝦仁40 g,紹酒70 g,銀杏30 g,蔥葉12根。
製法:
切配:1將玉子豆腐每根切成等長的3段。
2將水發冬菇、清水筍、銀杏、火腿、蝦仁、熟肉、雞脯切成小丁。
3蔥葉用沸水略燙至軟,放入冷水中備用。
烹調:1炒鍋上火,放入50 g色拉油,燒熱放入蔥薑末炸香,再放入切好的丁,加入紹酒10 g、醬油15 g、糖15 g、味精1 g,煸炒成熟裝入盤中備用。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1 000 g,油溫升至八成熱時,逐個放入豆腐段,炸至豆腐外部起硬殼呈金黃色時倒出瀝油,再用小湯匙挖出豆腐軟嫩部分。
3將制好的餡釀入豆腐中(註:餡的多少要適量,再用燙好的蔥葉將豆腐口紮好,即製成了布袋豆腐的生胚。
4炒鍋上火,放入高湯150 g,投入布袋豆腐生胚,加醬油15 g、蝦籽15 g、味精2 g、綿白糖25 g,燒至入味,淋入濕澱粉30 g,晃鍋,最後淋入明油起鍋即成。
餚特點:豆腐形似布袋,口感軟糯,餡料鮮美。

⑶ 做豆腐釀需要到哪些材料

食材明細
豆腐1塊
肉餡30克
鹹蛋黃3個
姜蔥末適量
澱粉適量
蚝油適量
油鹽適量
咸鮮口味
蒸工藝
廿分鍾耗時
普通難度
豆腐釀的做法步驟
1
准備好原材料,
2
肉餡中加入適量的鹽、澱粉、蔥薑末、蚝油和料酒,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
3
4. 豆腐切成大小合適的長方塊,用挖球器在豆腐中間挖個小洞;
4
調好肉餡的做成丸子釀入豆腐中;
5
燒鍋水, 水開後放入, 蒸上十分鍾;
6
鹹蛋黃用勺碾成泥;
7
燒熱鍋, 放入適量的油, 下入鹹蛋黃泥煸炒;
8
翻起小泡泡後加入適量的高湯,再加入少量的水澱粉,熬成濃稠的湯汁;
9
澆淋在蒸好的豆腐釀丸子上;
10
撒上些小蔥末即可

⑷ 請問臭豆腐 和醬豆腐的傳統製作方法

先用黃豆等製成豆腐片(白豆腐),再醞釀制鹵水,用黑豆豉煮沸,冷卻後加香菇、冬筍、白酒等佐料,浸泡15分鍾。炸要炸透,表面炸焦,裡面卻是白白嫩嫩的。淋辣椒漿吃。
2》臭豆腐製成
原料及配方:
黃豆5kg、辣椒油250g、茶油1kg、麻油150g、醬油500g 鹵水15kg、粗鹽100g 、熟石膏300g
生產工藝:
(1)制豆腐 將黃豆用水泡發,泡好後用清水洗凈,換入清水20~25kg,用石磨磨成稀糊,再加入與稀糊同樣多的溫水拌勻,裝入布袋內,用力把漿汁擠出,再在豆渣內對入沸水拌勻後再擠,如此連續豆渣不沾手,豆漿已擠完時,撇去泡沫,將漿汁入鍋用大火燒開,倒入缸內,加進石膏汁,邊加邊用木棍攪動,約攪15~20轉後,可滴上少許水,如與漿混合,表示石膏汁不夠,須再加進一些石膏汁再攪。如所滴入的水沒有同漿混合,約過20min後即成為豆腐腦。將豆腐腦舀入木盒內,蓋上木板,壓上重石塊,壓去水分,即成豆腐。
(2)油炸臭豆腐 將青礬放入桶內,倒入沸水用棍子攪開,放入豆腐浸泡2h左右,撈出豆腐冷卻。然後將豆腐放入鹵水內浸泡,春、秋季約需3~5個h,夏季約浸泡2h左右,冬季約需6~10個h,泡好後取出,用冷開水略洗,瀝干水分,再將茶油全部倒入鍋內燒紅,放入豆腐用小火炸約5min,一待焦黃,即撈出放入盤內,用筷子在豆腐中間鑽一個洞,將辣椒油、醬油、麻油倒在一起調勻,放在豆腐洞里即成。
(3)鹵水製法 以用豆豉2.5kg為標准計算,須加清水15kg燒開,過濾後,在汁水內加鹼1500g浸泡半個月左右,每天攪動1次,發酵後即成鹵水。
產品特點
色焦黃,外焦里嫩,鮮而香辣。
做臭豆腐、醬豆腐的豆腐是特質的,壓得比我們一般吃的豆腐要硬,但比豆腐乾又軟,如果你家附近有豆腐作坊可以定製一板幾板的,如果沒有就難了。
除了原料難搞,接種黴菌也不容易,一般家庭里不備這個玩意兒。
臭豆腐的做法是將定製好的豆腐一板一板地上架,木質架子可以放十幾層豆腐,中間可通風,抹上鹽,點上黴菌(菌種溶化在水中,用手指蘸了彈在豆腐上),在無陽光直曬的通風房間里放兩至三天,夏天屋中氣溫可在32度上下,豆腐會長出一寸長的白毛,即黴菌。
南方用來炸制食用的臭豆腐發霉時間短些。
等等,中間還有一些細節,且各地的做法都有區別。
總之在家中自己做臭豆腐過於麻煩,一次霉幾塊豆腐還不夠折騰的,最好還是認准些牌子買瓶裝貨吧,臟不到哪兒去,反正都是發霉的東西。"

醬豆腐 原料配方 豆腐200克 芝麻2克 蔥20克 醬油20克 蒜5克 白糖5克 味精5克 芝麻油10克 醬牛肉湯10克 辣椒絲少許 製作方法 1.把豆腐控干水後,切成3~4厘米長、2厘米寬、1厘米厚的塊。 2.蔥切成絲,蒜剁碎。 3.在平底鍋上抹上油,把平腐塊煎成黃色。 4.在小鍋里倒進肉湯、醬油和白糖,邊燒邊放進煎好的豆腐塊。 5.燒到湯快沒有的時候,放進蔥、蒜、味精,在微火上熬到沒有湯為止。取出裝到盆里。 6.吃時撒上芝麻和辣椒絲。

⑸ 布袋豆腐怎麼做法謝謝!

做法一:
材料:玉脂豆腐、木耳、紅蘿卜、蝦仁、帶子、冬菇、西蘭花、韭黃。
做法:玉脂豆腐炸過後鑽出空心,木耳、紅蘿卜、蝦仁、帶子切成極細的幼絲,釀入玉脂豆腐的空心中,用韭黃紮好開口處,便成了布袋狀的豆腐,入屜蒸熟,最後伴上冬菇和西蘭花,淋上鮑汁即可,配刀、叉食用。
二、
原料:
日本豆腐3根,蘆筍100克,蝦仁蟹肉餡100克,小蔥3根。
製法:
1.將日本豆腐入油鍋炸至外皮起皮即可。
2.將炸好的日本豆腐切去頂端,用小勺挖去嫩豆腐,釀入蝦仁蟹肉餡,用小蔥紮起,上籠略蒸。
3.將蒸好的口袋豆腐入鍋略燒片刻,撈起放在炒好的蘆筍上,澆上芡汁即可。
特色:
蟹香可口,豆腐外皮軟,內里細嫩,蘆筍爽脆,口感豐富。
點評:
在傳統「口袋豆腐」上創新,豐富了內容,還增加了蟹的別樣吃法。
三、
布袋豆腐
烹調方法:炸、燒。
原料:玉子豆腐4根,熟肉40 g,高湯150 g,清水筍30 g,雞脯40 g,綿白糖40 g,水發冬菇30 g,色拉油1 050 g,醬油30 g,味精2 g,蝦籽15 g,濕澱粉30 g,金華火腿40 g,蔥薑末20 g,蝦仁40 g,紹酒70 g,銀杏30 g,蔥葉12根。
製法:
切配:1將玉子豆腐每根切成等長的3段。
2將水發冬菇、清水筍、銀杏、火腿、蝦仁、熟肉、雞脯切成小丁。
3蔥葉用沸水略燙至軟,放入冷水中備用。
烹調:1炒鍋上火,放入50 g色拉油,燒熱放入蔥薑末炸香,再放入切好的丁,加入紹酒10 g、醬油15 g、糖15 g、味精1 g,煸炒成熟裝入盤中備用。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1 000 g,油溫升至八成熱時,逐個放入豆腐段,炸至豆腐外部起硬殼呈金黃色時倒出瀝油,再用小湯匙挖出豆腐軟嫩部分。
3將制好的餡釀入豆腐中(註:餡的多少要適量,再用燙好的蔥葉將豆腐口紮好,即製成了布袋豆腐的生胚。
4炒鍋上火,放入高湯150 g,投入布袋豆腐生胚,加醬油15 g、蝦籽15 g、味精2 g、綿白糖25 g,燒至入味,淋入濕澱粉30 g,晃鍋,最後淋入明油起鍋即成。
餚特點:豆腐形似布袋,口感軟糯,餡料鮮美。

⑹ 布袋豆腐的做法二

原料:
日本豆腐3根,蘆筍100克,蝦仁蟹肉餡100克,小蔥3根。
製法:
1.將日本豆腐入油鍋炸至外皮起皮即可。
2.將炸好的日本豆腐切去頂端,用小勺挖去嫩豆腐,釀入蝦仁蟹肉餡,用小蔥紮起,上籠略蒸。
3.將蒸好的口袋豆腐入鍋略燒片刻,撈起放在炒好的蘆筍上,澆上芡汁即可。
特色:
蟹香可口,豆腐外皮軟,內里細嫩,蘆筍爽脆,口感豐富。
點評:
在傳統「口袋豆腐」上創新,豐富了內容,還增加了蟹的別樣吃法。

⑺ 豆腐有幾種做法

四喜豆腐盒

原料:豆腐100克,豬肉餡150克,水發海米、蘑菇、胡蘿卜各50克,香菜段、蔥末、薑末各3克,料酒、醬油、白糖各5克,香油、鹽各3克,味精少許,水澱粉適量。

做法:豆腐切成塊,下七成熱油中炸透,呈金黃色撈出,控凈油分;蘑菇、胡蘿卜分別洗凈,均切成小丁;下入沸水焯透,撈出瀝干。海米洗凈剁碎,加入肉餡中,加鹽、味精、料酒、蔥末、薑末、香油調勻成餡。將豆腐切開一面,控出裡面的嫩豆腐,釀入煨好的肉餡,蓋好,擺入盤內,上屜蒸熟取出。鍋置火上,放油燒熱,放入蘑菇丁、胡蘿卜丁煸炒,添適量湯,加醬油、白糖、鹽、味精燒開,用水澱粉勾芡,澆在豆腐上,撒上香菜段,出鍋。

燒布袋豆腐

原料:鮮豬肉100克,白豆腐1000克,冬筍,香菇,紅椒,蔥,姜,花生油,鹽,麻油,八角,醬油,清湯,澱粉。

做法:豆腐切成長方塊,入油鍋炸成金黃色瀝出,挖空內部成布袋。豬肉、冬筍,香菇、紅菇、紅椒切成末,蔥、姜切絲備用。鍋中放油燒熱,放八角炸香後揀出,依次下豬肉、冬筍、香菇,紅椒末炒香加鹽、麻油,放少量清湯燒制1分鍾收汁勾芡備用。將燒好的主料放入布袋中扎緊口,鍋中下清湯,加鹽、醬油,下布袋中火燒制1分鍾收汁淋少許麻油,盤底墊蔥姜絲,裝盤即成。

米豆腐燒海鮮

原料:米豆腐300克,鮮魷魚50克,蝦仁50克,紅椒,蔥,姜,花生油,鹽雞粉,高湯,麻油,料酒,澱粉。

做法:米豆腐切塊,鮮魷魚改荔枝花刀,紅椒、姜切末、蔥切花,鮮魷魚、蝦仁加料酒、鹽腌制入味,米豆腐塊上澱粉備用。鍋上火寬油燒熱,下米豆腐塊炸至金黃色瀝出,鍋中放余油將鮮魷魚、蝦仁過油瀝出。鍋中放少量油燒熱,放紅椒、薑末煽炒香,放高湯,下米豆腐塊、鮮魷魚、蝦仁,放其他調科燒制1分鍾,收汁勾芡,淋少許麻油、撒蔥花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