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麻婆豆腐料什麼牌子好吃
白家的!
我在國外也一直買的都是白家的調料,感覺既然出口了,質量口味神馬的都不會太差勁~
2. 麻婆豆腐真好吃
材料
嫩豆腐,豬肉,花椒油,蔥,姜,豆瓣醬,辣椒醬,辣椒油,料酒,澱粉
做法
1、鍋中加水燒開轉中火,放入豆腐燙5分鍾左右,拿出切塊。
2、豬肉洗凈,剁成肉糜。
3、蔥、姜切末。
4、炒鍋燒熱放辣椒油、花椒油轉中火,放肉糜、薑末炒散變色。
5、放料酒、豆瓣醬、辣椒醬翻炒,加少量水燒開,放入豆腐燒5分鍾左右。
6、澱粉勾芡裝盤,撒上蔥末即可。
小訣竅
1、豆腐先燙過可以去掉豆腥味,不容易碎掉。
2、可以選用花椒粉,豆瓣醬和辣椒醬也可以換成豆豉辣椒醬。
3. 哪個品牌麻婆豆腐的調料好吃,做出來最正宗。
臻廚麻婆豆腐調味料匯集川系美食之精粹,醬香濃郁、味濃而不油膩、麻辣鮮香,地道川味,最大程度還原了陳氏麻婆豆腐原本的經典風味,除了是製作麻婆豆腐不可多得的調味醬料外,還可製作麻婆風味的各式菜餚。
成品:入菜後色澤醬紅,醬香濃郁、麻辣鮮香,呈現完美的麻、辣、燙、鮮、嫩、香、酥特點,地道川味。
色澤:色澤誘人,油光紅亮。麻婆豆腐色澤紅亮,豆腐表現覆蓋一層淡紅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內熱度不會很快流失,趁熱吃風味獨特。
香醇:香味濃厚,口齒留香。濃厚而自然的花椒味撲鼻而來,從盤中散發出一陣陣誘人的香味,可以很好的激發人們的食慾,讓人百吃不厭。
美味:麻辣鮮香,口感細嫩。豆腐口感細嫩,入口即化,夾入口中輕輕咀嚼,吃上去,麻辣口感陣陣散發出來,讓人感覺到一種美妙無比的享受。
4. 哪地方的麻婆豆腐比較好吃
食材明細
主料
豆腐500g
豬肉50g
- 輔料
青蒜適量
蒜末適量
薑末適量
花椒適量
紅辣椒適量
- 配料
料酒適量
鹽適量
水澱粉適量
豆瓣醬適量
豆豉醬適量
白砂糖適量
微辣口味
蒸工藝
廿分鍾耗時
簡單難度
15
最後盛出來,撒上青蒜末和花椒碎就完成了。
麻婆豆腐的做法步驟
小竅門
1.把豆腐先煮下,裡面加入鹽,可以讓豆腐去掉豆腥味,且不易破損。而加入水澱粉裡面可以讓豆腐和水糊住,一直保持滾燙的口感!
2.因為裡面加入了2種醬了,有一定的鹹度了,所以基本上不用加鹽了,加少許白砂糖提味就可以了!
5. 「麻婆豆腐」火遍國外,麻婆豆腐怎麼做更美味
川菜經典麻婆豆腐是中國餐館的必備品更受外國食客的喜愛。辣好吃香醇軟嫩的味道無法抗拒。豆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食物。很早就被祖先發現了。豆腐能為人體提供大量營養優質蛋白質和微量元素,被稱為植物肉。在眾多吃豆腐的做法中麻婆豆腐首當其沖,連外國人看到都拍手稱快。麻婆豆腐有很多特點包括美。我們國家是豆腐的發源地。關於豆腐有無數的做法,重點來說說這個麻婆豆腐。
大約一分鍾後倒入煮豆腐加入一些醬油和鹽調味,用大火煮大約分鍾。燉的時候在碗中加入湯匙玉米澱粉和湯匙清水,攪拌均勻,攪拌成水澱粉,倒入鍋中勾芡。當湯變粘時,立即倒入雞粉和胡椒粉,等待秒鍾出鍋。出鍋撒點蔥花,麻婆豆腐就做好了。這道菜必須趁熱吃。豆腐的特點是保持整個菜的溫度。每次進都是剛出鍋。
一盤麻婆豆腐紅白皆宜色鮮味鮮三碗飯不夠吃。麻婆豆腐最好的做法就是好吃辣正宗。一點也不失落。這道菜的重點是辣。辣椒最好用漢源貢椒,清純爽口或者用芝麻油。燉的過程一定要控制好。注意湯的量不要糊鍋,最好達到粘稠狀態和豆腐融為一體。口味重的話可以多撒點胡椒粉和辣椒面吃起來會更過癮。
6. 陳麻婆豆腐和周麻婆哪一家好吃
陳麻婆。傳承悠久。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成都通俗報社出版的《成都通覽》(清·傅崇矩著)已將此店及「陳麻婆之豆腐」,列入與包席館正興園、鍾湯圓等店齊名的23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錦城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
7. 好吃的飯有哪些
不管是新米還是陳米,都能蒸出香氣益人,粒粒晶瑩的。
米飯
米飯(25張)
米飯,這里有四大秘籍噢!只要您記住這四大秘籍,一定也會蒸出香甜可口的米飯。
洗米
洗米一定不要超過3次,如果超過3次後,米里的營養就會大量流失,這樣蒸出來的米飯香味也會減少。記住洗米不要超過3次。
泡米
先把米在冷水裡浸泡1個小時。這樣可以讓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這樣蒸出來米飯會粒粒飽滿。但是做米飯加熱水比較好,快速蒸米飯可用此方法。
米和水的比例
蒸米飯時,米和水的比例應該是1:1.2。有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來測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裡,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個關節就可以。
增香
如果您家裡的米已經是陳米,沒關系,陳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經過前三道工序後,我們在鍋里加入少量的精鹽或花生油,記住花生油必須燒熟的,而且是晾涼的。只要在鍋里加入少許就可以煮了。可以插上電,開始蒸。蒸好了,粒粒晶瑩剔透飽滿,米香四溢。
其他做法
南瓜飯:南瓜營養價值很高,特別是胡蘿卜素含量居瓜中之冠,其中的果膠可以提高米飯的黏度,使糖類吸收緩慢,因此,南瓜飯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南瓜中的甘露醇有通便作用,可以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防止結腸癌發生。
黑木耳飯:先將大米煮爛,然後加入黑木耳煮成飯或粥。黑木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膠質食用菌和葯用菌,含鐵豐富,賴氨酸和亮氨酸含量尤其高。近些年來發現,它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對心腦血管疾病有明顯的預防作用。
芋頭飯:在大米中加點芋頭,蒸成飯。芋頭質地細軟,易於消化,適合患有胃腸道疾病、結核病的人以及老人、兒童食用。便秘或夏天身上紅腫時,吃點芋頭飯尤其能起到通便、解毒的作用。不過,芋頭含澱粉較多,多吃容易脹氣,吃時應注意適量。
淮山葯飯:在大米中加入淮山葯,煮成飯或粥均可。淮山葯營養豐富,一向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由於其自身不含脂肪,而且所含的黏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護動脈血管,因而能防止動脈硬化,並且可以使皮下脂肪減少,避免肥胖。
海鮮飯:海鮮飯實際是個「舶來品」,起源於西班牙,是西班牙的國菜。正宗的海鮮飯,由於使用了香料藏紅花,飯粒成金黃色,再配上大蝦、牡蠣、魷魚等料。海鮮飯要用到的配料極為豐富,除了上面提到的蝦、牡蠣、魷魚,還有青椒、紅椒,以及其他貝類海鮮等。此外,橄欖油、藏紅花也是絕對不可缺的。製作時,先用橄欖油把魚類、貝類、蔬菜類炒過,然後放入藏紅花、鹽等調色、調味品,和米一起煮熟。
石鍋拌飯:石鍋拌飯的配料很多,從葷到素,從涼到熱樣樣不缺,包括雞蛋、涼拌的嫩豆芽和青菜、炒好的蕨菜、胡蘿卜絲,以及炒好的肉末等。在製作中,最需要注重的是,雞蛋煎一面,另一面則要保持蛋黃完整;蒸好的米飯在入鍋前,應該在石鍋底部及邊緣塗抹一層香油,以保證米飯不粘鍋,同時添加油香味道。由於石鍋的導熱速度很快,米飯、時蔬、雞蛋和肉末下鍋後加熱不久,就會「滋滋」作響。
菠蘿飯:雲南內地傣族一道獨具特徵的美味佳餚,菠蘿飯以菠蘿和糯米為主料。其中,菠蘿應該既不太熟,也不太生,外觀以2/3黃,1/3綠為最佳;糯米則以上等紫糯米為最佳。製作時,先將糯米上籠蒸成糯米飯備用,再將菠蘿順釘部切開做蓋,挖出菠蘿肉備用,留下約0.5厘米厚的外殼,上籠蒸15分鍾左右。然後將挖出的菠蘿肉切碎(越碎越好),與蒸熟的糯米飯攪拌,撒少許白糖,拌勻後放進菠蘿內,蓋上蓋,再上籠蒸15分鍾左右即可。
揚州炒飯:揚州炒飯准確的叫法應該是「什錦蛋炒飯」。根據2002年頒布的標准,它的主料包括米飯、河蝦仁、柴雞蛋;配料則有雞腿肉、鮮筍丁、海參丁、花菇丁、冬菇丁、金華火腿丁,以及水發後的干貝、青豆。從做法上來說,揚州炒飯應該注重「減油、減鹽」。比如,500克米飯配4個雞蛋,再加上若干配料共約1000克,只需60克油,加鹽量也要以比平時口味略淡為宜。
西紅柿雞蛋炒飯:可以用西紅柿炒雞蛋加米飯,非常的好吃,並且做起來很容易,幾分鍾就好,簡單好學,非常適合上班族。
製作指導
1、煮飯時,加少量食鹽、少許豬油,飯會又軟又松;滴幾滴醋,煮出的米飯會更加潔白、味香;
2、加熱時間過長,維生素B1損失會超過30%,如果撇去米湯水,維生素損失超過40%;
3、米飯做夾生了,可倒點米酒,再煮一會便可改善;
4、蒸剩飯時,可往水裡放點食鹽,吃時口感像新飯;
5、做米飯最好用「蒸」,蒸飯比「撈」飯多保存5%的蛋白質,18%的維生素B1,燜飯也有利於保存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