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瑤柱和什麼一起包餃子
[編輯本段]
漢語拼音:jiǎo-zi
英文:chinese meat ravioli;a substantial stuffed mpling
餃子是深受我國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又稱水餃,是我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餃子多用麵皮包餡水煮而成。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擀成一個個的粗面團,之後再用刀將一個個面團切成一塊塊圓的小面團,最後將這些小面團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圓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包成後下鍋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成熟方法也可用蒸、烙、煎、炸等、葷餡有三鮮、蝦仁、蟹黃、海參、魚肉、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素餡雙分為什錦素餡、普通素餡之類。 餃子的特點是皮薄餡嫩,味道鮮美,形狀獨特,百食不厭。餃子的製作原料營養素種類齊全,蒸煮法保證營養較少流失,並且符合中國色香味飲食文化的內涵。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編輯本段]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餃子的歷史發展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中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編輯本段]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採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葯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葯治傷。
張仲景的葯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葯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葯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葯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1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編輯本段]
大年三十包餃子。是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民間過年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年三十的餃子,由於是節日的重要內容,所以,還規定了許多規矩和約定俗成的習俗內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配合過年的氣氛需要。
提到過年,許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家圍在一起包餃子。餃子是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國北方,包餃子、吃餃 子,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歡度除夕的一個重要活動。俗話說:「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檻,就開始忙年。從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的時候起,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張彩燈、貼對聯、打掃庭院,准備迎接遠方的親人,過個團圓年。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餃子。
根據文獻記載,春節時候吃餃子這種習俗至遲在明代已經出現。那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這種習俗已經非常廣泛,已經把它固定下來。這種習俗和中國古代的計時法有關系,中國古代用十二地支來記錄每一天的時間。就把每一天分為十二個時段,那麼每天開始呢是子時,子時就相當於今天半夜二十三點到一點這個時間,那麼到了每年的年底,年三十的時候,那麼這就不僅是新舊兩天的更替,而是新舊歲的更替,中國人管它叫「交子」。中國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辭舊迎新這個界限,那麼在這個時候,應該搞一些儀式來祈求來年的吉祥如意,那麼在這個時候吃餃子,餃子和這個「交子」正好是諧音,而且餃子還有那麼豐富的寓意吉祥的文化涵義,所以中國人才慢慢形成,在春節、在大年初一、在交子這個時刻,吃餃子這么個習俗。 對崇尚親情的中國人來說,在除夕夜裡,窗外雪落無聲,屋內燈光暖人,鍋里熱氣騰騰。把所有的思念與祝福,都包進那薄薄的餃子皮!紅紅的火苗滾開的水,越煮越覺得有滋味,伴隨著辭舊迎新的鞭炮,盛上餃子,也盛出了對來年美好的期望。
餃子,早已不僅僅是一種美食,但當你跟朋友提到中華美食的代表時,又無一不會提到它。它的每一個部分,無一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基本上,是每家在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以及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訴求。但是,怎麼樣才能把餃子的文化做起來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餃子餡的文化:
1)芹菜餡—即勤財之意 故為 勤財餃
勤:即勤奮、勤勞;經常,勤密(頻繁)源源不斷,謂之勤財。是對源源不斷的物質財富的祈福;更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
2)韭菜餡—即久財之意 故為 久財餃
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是祈福長久的物質財富;更是對天長地久的祈福,但願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
3)白菜餡—即百財之意 故為 百財餃
百:量詞,即百種、百樣之意,謂之百財。對百樣之財的祈福;或為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
4)香菇餡—即鼓財之意 故為 鼓財餃
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或為對晚輩表達出希望其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
5)酸菜餡—即算財之意 故為 算財餃
算:即核計,清算。如果錢多到要算一個晚上,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或為對選擇的祝福,選擇大於努力,願親戚朋友都能有個好的選擇,選擇好。
6)肉菜餡—即有財之意 故為 有財餃
有:即存在,凡是看過趙本山的小品人,誰會忘記 「有才,太有才了!」這句名言呢? 謂之有財;祝福你有財,更祝福你有才。
7)魚肉餡—既余財之意 故為 余財餃
余:即剩餘,多出來的,祝福您年年有餘,謂之餘財。付出
㈡ 瑤柱餃子餡的做法
瑤拄是乾的還是新鮮的.乾的要水發.變軟.切成丁.和韭菜末一起放到容器里。
放色拉油.胡椒粉。雞精攪拌均勻,最後放鹽.拌好就可以了。
㈢ 瑤柱水餃的做法步驟圖,瑤柱水餃怎麼做好吃
用料
瑤柱 10顆
牛肉丸,貢丸 大概10顆
清水 3L
速凍水餃 500g
瑤柱水餃的做法
瑤柱洗一下,放鍋里跟清水一起煮
水開之後放丸子,因為怕不熟所以比餃子煮久一點
丸子煮開以後放餃子,放的時候攪拌一下免得粘住了,餃子煮開馬上加冷水,再煮開加冷水2,再煮開加冷水3,加鹽跟小勺醬油,最後一次餃子煮開就可以吃了,這樣煮餃子皮口感好,而且保證了水餃是熟的
小貼士
不要煮太久,會糊掉
㈣ 玉米能做餃子餡嗎
玉米當然可以用來做餃子餡。一些小孩子就特別喜歡吃玉米做的餃子,只是說玉米做的餃子有一點甜味,對於一些人而言,並不是特別喜歡,但是做玉米餡的餃子可以加入適量的肉類,或者是海鮮這樣的話,味道會更好一些。
㈤ 玉米水餃如何調餡好吃
那些喜歡吃餃子的人們注意了,今天為大家推薦玉米餡的餃子,相信很多人都沒這樣吃過,實際上,玉米餡餃子吃起來非常不錯,也非常健康有營養,那麼這種餃子該如何做呢?
一、豬肉玉米餃子的做法
1.豬肉切成大塊
2.豬肉打成肉泥
3.雞腿菇洗凈
4.雞腿菇打碎
5.新鮮的玉米脫粒加鹽煮熟
6.肉泥中加入適量的水,按照一個方向攪拌
7.加入鹽,生抽,五香粉拌勻
8.加入雞腿菇拌勻
9.加入蔥花,拌勻
10.加入玉米粒拌勻
11.最後,加鹽調味,加油拌勻待用
12.面團揉好後,醒發一會兒
13.搓成長條
14.分成小劑子,壓扁
15.擀成皮
16.包上餡
17.水開後,放入鍋中,蓋上蓋子
18.水開後,打開蓋子,淋上冷水,反復2次
19.餃子浮上來後,即可撈出。
二、香菇玉米水餃
1.備好原材料,香菇提前半天用水泡發。玉米一定要選糯玉米
2.玉米上籠蒸熟,蒸的玉米能保留玉米的原味,營養不易流失,比水煮的味道好。
3.煮好後剝下玉米粒
4.香菇料絞肉機中絞碎
5.肉絞碎後加入鹽、糖、黃酒、老抽和五香粉
6.充分攪拌均勻,讓肉餡上勁兒
7.加入香菇和玉米粒
8.攪拌均勻後再把蔥切碎放入,加適量香油
9.輕輕攪拌均勻。加了蔥就不要過度攪拌了,否則蔥會變味
10.麵粉合成軟硬合適的面團後餳30分鍾左右,擀皮包餡
11.全部包好的餃子
12.開水煮熟
13.煮熟的餃子,玉米粒顆粒分明,味道很不錯的。
三、玉米餃子
1.把玉米粒用刀削下來。(玉米梗芯留著有用)
2.削下來的玉米粒放入盤中入蒸鍋蒸熟後稍放涼。
3.胡蘿卜去皮洗凈用菜刨子刨成細絲備用。
4.瘦肉剁成肉末,放入蔥薑末、胡椒粉、蛋清攪拌均勻上漿後略腌一會。
5.青椒去籽洗凈切成碎末。
6.把蒸好玉米粒、胡蘿卜、青椒放入一個小盆里,加入少量鹽、少許白糖、雞精、生抽拌勻。
7.再放入拌好的肉末攪拌勻。
8.煮鍋放入半鍋水,放入玉米棒子煮湯。
9.取一些提前准備好的餃皮。
10.把肉餡放入餃皮中包成餃子。
11.玉米梗芯煮十分鍾後撈出,下包好的餃子煮熟。
12.餃子水煮沸後加入少許冷水煮沸,加三次水餃子就熟了。
㈥ 「瑤柱」是什麼好吃嗎
咱們中國地大物博,食材的種類很多。有的是作為主食材,有的是作為輔料。有的很常見,有的比較稀缺。有的很多人都認識,也有人的鮮為人知。比如下面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食材,它在沿海地區比較常見,在內陸則相對比較稀罕,這種食材就是“瑤柱”。
能做瑤柱的貝類有很多,比如說干貝、江珧柱、日月貝、元貝等等,其中日月貝和車螯這兩種做的瑤柱,相對來說品質最好。最後再說下,瑤柱雖然好吃,但是不耐存放,保存不好很容易變質,若是顏色發黑就不能吃了,這一點要注意。
㈦ 瑤柱包餃子的做法大全
用料
瑤柱 5隻
米酒 少許
韭菜 100克
雞蛋 1個
香油 少許
雞精 少許
鹽 少許
白鬍椒 少許
糖 少許
瑤柱韭菜雞蛋水餃的做法
瑤柱洗凈後瀝干水,加米酒去下苦味
味道鮮美!
㈧ 玉米餡餃子好吃
材料:
甜玉米1根,豬肉餡,麵粉
玉米豬肉餃做法:
1.豬肉餡用少許水、生抽、鹽、糖調勻,並順一個方向攪打,逐次加水,直到餡水飽和。室溫下放置碼味20分鍾。
2.麵粉加冷水和面,要做到「三光」,並餳面20分鍾。
3.甜玉米煮熟後,剝下玉米粒擠干水,加入少許香油和勻,並與肉餡攪拌在一起。
4.面切成劑子,擀皮、包,再煮熟即可。
小訣竅:
1、甜玉米比其它玉米好吃,是做菜、做主食的首選。
2、玉米一定要實現煮熟。
3、玉米是營養豐富的食物,可以趁甜玉米上市時多買些,煮好剝粒,凍在冰箱中,想吃時就化凍,很方便。
㈨ 「瑤柱」是什麼你覺得好吃嗎
瑤柱又稱干貝,實際是多種貝類閉殼肌干製品的總稱 。我個人肯定是覺得瑤柱好吃的,因為瑤柱鮮美無比。
三、總結
說了這么多,我們大概也了解到了瑤柱就是一種海產品而已,同時也能夠知道瑤柱其實味道還是相當鮮美的,然而這並不夠。有很多人也不習慣瑤柱那種海的味道,瑤柱大多都是海鮮或河鮮干制而成,瑤柱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鮮或河鮮的那種鮮味,不喜歡海鮮或者河鮮的人肯定是吃不慣的,我們吃這種東西還是要看自己的口味。
㈩ 瑤柱怎麼吃能和豬肉餡包餃子嗎
可以哦!
瑤柱包菜餃子的做法
1.
准備好包菜(捲心菜)、豬肉泥、瑤柱(干貝)、餃子皮
2.
瑤柱放在溫水裡面浸泡10分鍾
瑤柱包菜餃子iJ.jpg
3.
把包菜剁碎
4.
瑤柱泡好了也剁碎
瑤柱包菜餃子Ju.jpg
5.
把所有的食材放入一個大碗內,加入老抽、食鹽,用適量的水用筷子順一個方向攪拌均勻,腌制15分鍾
6.
按照一般包餃子的方法把餃子包好
瑤柱包菜餃子cV.jpg
7.
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再放入一點食鹽,防止餃子沾鍋
8.
水燒開後,放入餃子,水再次開了後,加入冷水,反復兩次
瑤柱包菜餃子rl.jpg
9.
等到第二遍的水燒開後,再放入一次冷水,蓋上蓋子,中火
10.
胖胖的餃子浮起來了
瑤柱包菜餃子mM.jpg
瑤柱包菜餃子ZD.jpg
烹飪技巧
1、瑤柱一定要先洗干凈然後用溫水浸泡10分鍾。泡至發白,手可以輕松捏的動就可以了。
2、浸泡瑤柱的水不要倒掉,在攪拌餡料的時候可以放入。使得餃子的味道更加鮮美。
3、煮餃子的時候,放入適量的食鹽,然後放入餃子,用鏟子輕推餃子,這樣餃子就不會沾鍋了!
4、要點3次水等到餃子浮起來了就可以了!
5、吃的時候不要放其他調料,因為瑤柱本身就很鮮美了,不要用其他的調料破壞這個味道。最多在碗裡面放入少許的醬油,因為海鮮就是吃它的原味咯!
還有一種瑤柱蒸餃
主料: 小麥麵粉300克 干貝100克 豬肉(肥瘦)400克
輔料: 大蔥10克
調料: 鹽2克 白砂糖2克 白酒3克 醬油5克 澱粉(豌豆)5克 香油5克 胡椒粉2克[1]
2
製作工藝
1.瑤柱用水浸泡2小時,再隔水蒸1小時,撕成細絲。
2.豬肉剁爛;蔥切粒。
3.
把瑤柱、豬肉、蔥混合在一起,加入調料(鹽、白糖、酒、醬油、澱粉、香油、胡椒粉)拌勻,放在一邊約半小時,備用。
4.水餃麵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捏好封口,包成餃子。
5.鍋中倒入適量的水燒開,放入包好的餃子,煮到全部浮起時加入少量的涼水,再次煮開後,撈出盛在盤子里就可以了。
工藝提示
干貝又稱瑤柱
3
食譜營養
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臟躁、煩熱、消渴、泄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干貝:干貝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鈣、鉀、鐵、鎂、硒等營養元素,干貝含豐富的谷氨酸鈉,味道極鮮,與新鮮扇貝相比,腥味大減。干貝具有滋陰補腎、和胃調中功能,能治療頭暈目眩、咽干口渴、虛癆咳血、脾胃虛弱等症,常食有助於降血壓、降膽固醇、補益健身;據記載,干貝還具
有抗癌、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等功效。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大蔥:蔥是溫通陽氣的養生佐料,作為調料品,蔥的主要功能是去除葷、腥、膻等油膩厚味及菜餚中的異味,並產生特殊的香味,還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醫學界認為,蔥有降低膽固醇和預防呼吸道和腸道傳染病的作用,經常吃蔥還有一定的健腦作用。利用蔥提煉出來的蔥素,對心血管硬化有較好的療效,還能增強纖維蛋白溶解性和降低血脂。[2]
4
溫馨提示
食譜相剋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大蔥:蔥不宜與蜂蜜、棗、狗肉同食;
蔥與蜂蜜不可同食,否則易引起痢疾的發生。
營養成分
熱量938.18 千卡
維生素B6 0.01 毫克
蛋白質142.64 克
脂肪159.96 克
泛酸0.04 微克
碳水化合物233.9 克
葉酸7.1 微克
善食纖維6.49 克
膽固醇668 毫克
維生素A84.2 微克
胡蘿卜素7.2 微克
硫胺素1.73 毫克
核黃素1.1 毫克
尼克酸22.68 毫克
維生素C1.7 毫克
維生素E11.79 毫克
維生素K.7 微克
鈣201.56 毫克
磷1734.22 毫克
鉀2389.86 毫克
鈉1628.24 毫克
鎂332.54 毫克
鐵23.33 毫克
鋅18.37 毫克
銅1.62 毫克
錳5.38 毫克
碘8.7 微克
硒140.62 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