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製作好吃的豆腐的視頻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製作好吃的豆腐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5-29 15:33:59

1. 干豆腐的製作視頻

視頻不好發鏈接。
具體做法很麻煩,要先會做豆腐,然後才能做干豆腐。
過程是:
一、做大豆腐首先要洗豆腐包。這要分是做干豆腐還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長長的粗紗白布,大約半米寬,幾十米長。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則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紗布,邊長大約要兩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凈後,晾乾,備用。
黃豆泡開,大約要泡一個晚上,上磨拉成豆漿,放在很大的鍋里熬,直到熬開,停火。這時,要過包,使豆腐渣和豆漿分離。在棚上吊一個十字架,將一塊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個角上,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網兜。
將熬開的豆漿一飄一瓢地倒進豆腐包中,另一個人就一搖一搖地晃動著豆腐包,使純豆漿從豆腐包中漏下來,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夾板夾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將殘留的豆漿擠凈。直到所有的豆漿都過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漿完全分離了。
將豆漿放在大缸里稍微涼一下以後,就開始點鹵水了。豆腐倌將鹵水盛在一個小碗里,倒里邊一點,就用勺子在豆漿中攪一攪,眼睛始終注意著豆漿的變化。再放一點鹵水,再攪一攪,直到認為滿意為止。這是做豆腐的最關鍵的手藝,不是一般人都可以會的。每一個豆腐倌都有自己的訣竅,密不傳人,因為更多的人會了這套手藝,自己的飯碗就會不牢。
這時候,把缸的蓋子蓋上,等一會兒,看到豆漿已經成了腦了,里邊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與清水相伴的時候,也就是豆漿分離為豆腐花和清水的時候,就可以壓豆腐了。
先將壓大豆腐的木框擺好,用那種大豆腐包,即極為寬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開始將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嘩嘩地從下邊流出來,豆腐花沉積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積滿了,將豆腐包的四角翻過來,將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壓好,上邊再用石頭壓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時候,揭開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塊一塊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二、做干豆腐
再說做干豆腐。
以上的程序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先說做大豆腐的原因。
在豆腐花與清水分離以後,就可以做干豆腐了。干豆腐的木框寬要與干豆腐包的寬度一樣,長大約一米左右,高大約半米或者一米,先把卷好的干豆腐包放在木框里一層,用豆腐瓢將豆腐花攪攪碎,很均勻的樣子,用瓢將豆腐花舀起一些,輕輕地、均勻地潑在豆腐包上,一定要勻,要薄,不能太薄。之後,把豆腐包再續上一層,正好蓋住剛才潑的豆腐花上面,又為潑下一層豆腐花做好准備。再重復剛才的程序,潑好第二層豆腐花,再用豆腐包蓋住。依此類推,重復進行,直到將干豆腐的木框弄滿。
這時候,就要開始壓了。上面先蓋好厚厚的木板,壓上一些大石頭,然後,上面再用一根很粗的大木樑橫壓在木板上,一頭固定,另一頭用繩子攪在另一邊下面的橫樑上,用一根小木棒攪在繩子中間,不斷地攪,使上面的木樑不斷地向下壓。木框的下邊嘩嘩地躺著清水,豆腐花就在豆腐包里承受著重壓,逐漸地變成了干豆腐了。壓上幾個小時,打開豆腐包,一層當中就是一張干豆腐,一張一張地取來,疊好,就可以出去賣了。

2. 麻辣豆腐的製作方法視頻

麻辣豆腐的做法:

主料:豆腐1塊、肉餡100g

輔料:油適量、鹽3g、味精2g、豆豉10g、辣醬適量、干辣椒3根、花椒面2g、綿白糖2g、玉米澱粉適量、醬油適量、小蔥半顆、姜適量、大蒜3瓣。

1、南豆腐一塊,肉餡二兩,小蔥半顆。

3. 豬血和豆腐怎麼做好吃視頻

工具/原料

  • 主料

    豆腐 200g

    豬血 200g

  • 配料

    蔥 適量

    姜 適量

    蒜 適量

    鹽 1g

    食用油 適量

    料酒 適量

    雞精 1g

  • 步驟/方法

  • 豆腐和豬血洗凈切好備用。

  • 將豆腐和豬血用開水焯一下。

  • 蔥,姜,大蒜切好備用。

  • 將姜絲爆香,然後將豆腐和豬血放入熱油鍋中翻炒。加點料酒。

  • 放水煮,等煮得湯汁變濃的時候再放點鹽。

  • 入雞精,蔥,出鍋裝盤。

  • 注意事項

  • 鹽要遲點放,因為豆腐和豬血在炒的時候都會出水,要等到水出得差不多了再放鹽

  • 豬血豆腐簡介

    豬血能消除腸內脹氣,通利大腸,而且富含鐵質,可以防止缺鐵性貧血。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其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求量。豆腐亦可用於食療,具有一定的葯用價值。如蔥燉豆腐,可治感冒初起,每日食3至5次;鯽魚與豆腐共煮,可治麻疹出齊尚有餘熱者,也可用於下乳;蔥煎豆腐,可用於水腫膨脹;豆腐蘿卜湯,可用於痰火吼喘;豆腐紅糖共煮,可用於吐血等

4. 怎麼製作豆腐視頻教程

傳統豆腐生產工藝過程,首先是浸泡大豆使大豆軟化,浸泡後的大豆磨漿,然後過濾將豆渣分離獲得豆漿,蒸煮豆漿,再加入凝固劑等使大豆蛋白質膠凝成型得到豆腐。 [4]
傳統豆腐生產的基本工藝流程:大豆——清理——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凝固——成型——成品 [4]
(1)清理:選擇品質優良的大豆,除去所含的雜質,得到純凈的大豆。 [4]
(2)浸泡:浸泡的目的是使大豆吸水膨脹,有利於大豆粉碎後提取其中的蛋白質。浸泡好的大豆吸水量為1:(1-1.2),即大豆增重至原來的2.0-2.2倍。浸泡後大豆表面光滑、無皺皮,豆皮輕易不脫落,手感有勁。 [4]
(3)磨漿:經過浸泡的大豆,蛋白體膜變得鬆脆,但是要使蛋白質溶出,必須進行適當的機械破碎。如果從蛋白質溶出量角度看,大豆破碎的越徹底,蛋白質越容易溶出。但是磨得過細,大豆中的纖維素會隨著蛋白質進入豆漿中,使產品變得粗糙、色澤深,而且也不利於漿渣分離,使產品得率降低。因此一般控制磨碎細度為100-120目。實際生產時應根據豆腐品種適當調整粗鈿度,並控制豆渣中殘存的蛋白質低於2.6%為宜。採用石磨、鋼磨或沙盤磨進行破碎。磨碎後的豆糊採用平篩、卧式離心篩分離,充分提取豆漿。 [4]
(4)煮漿:煮漿是通過加熱使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的過程。一方面為後序點漿創造必要條件,另一方面消除豆漿中的抗營養成分,殺菌,減輕異味,提高營養價值,延長產品的保鮮期。煮漿的方法根據生產條件不同,可以採用土灶鐵鍋煮漿法、敞口罐蒸汽煮漿法、封閉式溢流煮漿法等方法進行。煮漿溫度應達到100℃,時間5min左右。 [4]
(5)凝固與成型:凝固就是大豆蛋白質在熱變性的基礎上,在凝固劑的作用下,由溶膠狀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生產中通過點腦和蹲腦兩道工序完成。 [4]
點腦是將凝固劑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加入熟豆漿中,使大豆蛋白質溶膠轉變成凝膠,形成豆腐腦。豆腐腦是由呈網狀結構的大豆蛋白質和填充在其中的水構成的。一般來講,豆腐腦的網狀結構網眼越大,交織的越牢固,其持水性越好,做成的豆腐柔軟細嫩,產品的得率也越高;反之,則做成的豆腐僵硬,缺乏韌性,產品的得率也低。 [4]
經過點腦後,蛋白質網路結構還不牢固,只有經過一段時間靜置凝固才能完成。根據豆腐品種的不同,蹲腦的時間一般控制在10-30min。 [4]
成型即把凝固好的豆腐腦放入特定的模具內,施加一定的壓力,壓榨出多餘的黃漿水,使豆腐腦密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具有一定含水量和彈性、韌性的豆腐,不同產品施加的壓力各不相同

5. 魔芋粉怎麼做豆腐視頻

怎樣用魔芋粉製作魔芋豆腐?

將適量魔芋粉冷水調勻後,慢慢倒入開水中,攪勻。煮一會,當成溶膠狀態時,加入鹼。加鹼前要將鹼用水化開,慢慢倒入鍋中,迅速攪動。一邊攪一邊煮,再煮半小時。等豆腐凝固至凝膠時停火,悶一下,然後撈出魔芋豆腐,放在冷水中,等冷水將魔芋豆腐弄冷了,用刀切劃成大塊,就可以涼拌吃或者炒菜吃了。

製作魔芋豆腐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在磨製芋糊、煮制、凝固成型等過程中,不能與酸類、油脂接觸,用具也不能沾上酒或泊,以免引起鹼性被中和而無法凝固,或葡甘露聚糖被水解而造成失敗。

2,煮制魔芋豆腐,要待切塊里外都凝固熟透後才能出鍋。外熟里生的,冷後會回軟而失去彈性。

3,加工魔芋豆腐過程中,加鹼量要適當。加鹼太少,會凝固,加鹼太多則產品色深,鹼味濃,又不易清除,影響口感。

6. 自己做豆腐的全過程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頻

自己做豆腐的全過程的做法
1.
先將黃豆洗凈浸泡8小時,放到料理機中打碎。
2.
過濾一下。
3.
倒入鍋中,用中小火煮豆漿。開鍋8分鍾左右即可關火。
4.
5分鍾開始點豆腐,用白醋慢慢倒入鍋中。用勺子慢慢攪拌一下。
5.
看到上邊有清湯就行了。
6.
盛入做豆腐的容器里,我用的是電飯鍋籠屜。
7.
在盛的過程做好均勻鋪平。
8.
蓋上屜布。
9.
壓上重物。
10.
1小時左右豆腐就壓好了。
11.
邊緣部分切下來,可以倒上醬油、香油拌著來吃。其它的裝盤怎麼吃都行哈。

7. 黃皮豆腐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頻

材料
嫩藕,香蔥,姜,鹽,白醋,清水
做法
1、將香蔥白和葉分別切成末,姜切小片,藕削皮後切薄片。
2、將藕放入加了白醋的水中浸泡5分鍾,以免變色。
3、鍋中油熱後,放入蔥白末和薑片,炒出香味。
4、將藕片倒入鍋中翻炒。
5、邊炒邊加入清水,緩緩倒入,我加了兩次清水。
6、炒至藕片有些透明感,無實心的時候撒入鹽炒勻。
7、起鍋前撒入蔥葉末拌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