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煮雞蛋開水下鍋可以嗎如題 謝謝了
往鍋中加入適量的水(以超過所煮雞蛋為宜)燒開後,把雞蛋放入沸水中,蛋的數量不要太多,一般掌握不超過30枚,煮8-9分鍾(不少8分鍾也不要高於9分鍾)。即刻停火出鍋,用這種方法煮的雞蛋既嫩營養價值又高,不論放多長時間只要把雞蛋放在掌心,輕輕一握蛋殼即可松動,全殼脫掉。 查看原帖>>
B. 雞蛋在熱水中煮多少分鍾才好吃
水開後再煮5分鍾。
煮雞蛋的最佳方法如下:
1、先把雞蛋洗干凈,涼水下鍋,水開後算好5分鍾,煮出來的雞蛋既被殺死了有害致病菌,又能比較完整地保存營養素。
2、如果雞蛋在沸水中煮超過10分鍾,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消化。
3、雞蛋中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會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形成人體不易吸收的硫化鐵,營養損失較多。
C. 煮雞蛋時是用熱水煮的,應該沒什麼大問題吧
可以的,問題不大的。
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煮雞蛋時經常會出現蛋殼破裂,避免破殼的基本要領是「開水煮冷蛋」。
蛋殼破裂的原因是由於蛋清蛋黃在加熱時體積會膨脹,而且液體膨脹率大於固體蛋殼的膨脹率,當內容液體的體積大於蛋殼容量時,蛋殼就會脹破。
但是,雞蛋里的蛋白質在凝固時會收縮,如果把雞蛋快速加熱,當蛋清外層受熱膨脹時,內部還是冷的,沒有膨脹,總膨脹量就比較小,蛋殼膨脹增加的容量以及雞蛋里氣室的容量就能承受,不會脹破。繼續加熱,內部開始受熱膨脹時,外層蛋清已經凝固收縮,總膨脹量也比較小,蛋殼也不會脹破。快速加熱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雞蛋直接放入開水裡煮。具體做法是:
待水開後,把涼雞蛋擱在小漏勺里放入開水中煮8分鍾即可熟透(想吃半熟雞蛋可以減少煮的時間),這樣既可避免燙手又可防止跌破蛋殼,而且時間易於控制。只要保持水開,小火即可。雞蛋要涼,剛從冰箱取出的雞蛋或者在冬天最好,如夏天雞蛋不在冰箱存放,把雞蛋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涼透也可減少破殼。冬天,雞蛋和水都比較涼,即使用涼水煮,只要水少,加熱快速,蛋殼一般也不會破。
最錯誤的做法是,雞蛋放在冷水裡小火緩慢加熱,熱量有足夠的時間傳遞到雞蛋內部,蛋清蛋黃內外同時受熱膨脹,膨脹量大,結果脹破蛋殼。這時往往蛋清還沒有達到凝固溫度,蛋清會流出殼外,凝固成白色團絮狀。
D. 水煮雞蛋煮幾分鍾
白水煮雞蛋是我們比較常見的營養食物,尤其是在早上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白水煮蛋可以有效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以及多種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而煮雞蛋一般需要涼水下鍋,水開之後再煮3分鍾左右就可以食用了,如果煮的時間過長雞蛋就會容易變老。
白水煮雞蛋要煮幾分鍾
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鍾即可。
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鍾,撈出過涼。
「3分鍾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
「5分鍾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煮雞蛋的技巧:
雞蛋是分成蛋黃、蛋清和蛋殼三層。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
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白水煮蛋幾分鍾
白水煮雞蛋要煮幾分鍾
在煮雞蛋之前就應該要把雞蛋洗干凈,避免外殼上粘附的細菌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在煮雞蛋的水裡添加適當的食鹽,大火燒開之後用中火煮5分鍾左右,如果是吃糖心的蛋的話,可以煮3分鍾左右也就可以了,通過這個情況,也就是在65度的時候蛋白就會凝固。70度蛋黃就可以煮熟,在煮雞蛋的過程中,不要等到水開之後把雞蛋放進煮雞蛋,用冷水下鍋,之所以煮雞蛋的水量沒過雞蛋。因為雞蛋在煮熟的過程中會浮力導致雞蛋中水中翻滾,容易使雞蛋出現破碎。
E. 在雞蛋里加入開水,然後再蒸,這種煮雞蛋的方法好嗎
這個方法很好呀,請看下面:
首先,准備把水燒開,燒水的時候,就可以把蛋放在碗里攪碎,如果是一個人的分量的話,一般一個雞蛋就夠了.碗呢,就准備平時盛飯的那種小碗(當然,也不是那種非常小的,大小合適的那種哈)蛋攪隨以後,加點鹽和味精,還有調和油.等水開了以後,就開始往蛋里加水了,注意,要邊攪邊加,最好是盡量讓攪出來的少點泡泡.水的分量呢,就是把那個小碗加滿,剛好一碗那樣子(那個比例正好合適)然後就開始放鍋里蒸.什麼時候能好呢?其實我也沒算過時間,一般我都是拿跟牙簽插進去,看會不會倒,不會倒的話,就蒸好了.好了以後,加點醋,不喜歡吃醋的當然就不加嘛,.這樣就可以吃咯!我試過在裡面加了點肉末蒸,口感也不錯哦,火腿也可以!
用開水來加在蛋里是有科學根據的,如果用冷水,做出來的蒸蛋裡面會很多水,用開水做的好處就是水會沒那麼多.
F. 開水能燙熟雞蛋嗎
不能,假的。
生雞蛋是不健康的,細菌並不是那麼容易通過一點開水就能夠解決的,因為雞蛋里有一種沙門氏菌,這一種細菌不徹底煮熟很難消滅,那麼這樣吃對於身體是很有傷害的。
不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開水沖蛋,這樣對於細菌的加熱時間太短,自然也就是沒有能徹底殺滅雞蛋裡面存在的那些有害的細菌,而且很嚴重的是這一種物質本身就是現代很可怕的禽流感病毒。
(6)雞蛋放在開水裡煮好吃嗎擴展閱讀
烹飪方式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看,煮蛋為99%,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用開水或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
由此看來,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雞蛋正確的煮法是,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後微火煮2分鍾。停火後再浸泡5分鍾,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
注意事項
雞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吃1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吃2個比較適宜。
G. 煮雞蛋用開水好還是用冷水好
冷熱水都可以,都有各自的優缺點。
冷水:
優點:煮雞蛋受熱很快,短時間內就能熟透,時間花費短。
缺點:會因熱脹冷縮的原因出現雞蛋破裂,破了可能還會使蛋白的質感變差。
冷水:
優點:煮的雞蛋不會破裂,成熟度比較均勻。
缺點:比較耗時。開水煮雞蛋一般只需煮5分鍾,而冷水煮雞蛋差不多需要15分鍾。
如果你時間不趕就用冷水煮,煮完撈起來用冷水泡一下就很好剝殼,趕時間的話就用熱水吧,就是會損失一部分營養,不過也不多。
(7)雞蛋放在開水裡煮好吃嗎擴展閱讀:
雞蛋又名雞卵、雞子,是母雞所產的卵。其外有一層硬殼,內則有氣室、卵白及卵黃部分。富含膽固醇,營養豐富,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6-7克,脂肪5-6克。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利用率高達98%以上,營養價值很高,是人類常食用的食物之一。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8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並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里,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於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復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參考鏈接:網路-雞蛋
H. 雞蛋在沸水裡煮多長時間就會熟
一、雞蛋冷水下鍋煮幾分鍾?
冷水煮10分鍾即可。
將雞蛋洗凈後,放在盛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用大火燒開,水開後改用文火煮8分鍾即可,這樣不僅雞蛋不容易煮破皮,剝開皮後,裡面蛋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好看又好吃。切忌燒煮時間過長,否則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的褐色沉澱,導致蛋黃變成灰綠色,帶有硫化物的異味,吃後還會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降低對雞蛋的消化率。
I. 水煮雞蛋冷水煮還是熱水煮
用清水煮蛋簡單方便又快速,而且清水煮蛋可以保留雞蛋最大程度的營養。但在煮蛋時,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該用冷水還是熱水。
1
水煮蛋是冷水下鍋還是熱水?
冷水。
煮的時候一定要冷水下鍋,這樣雞蛋可以隨著水溫的慢慢升高而受熱均勻,煮出來的雞蛋也會比較完整。
如果等水沸了再下雞蛋的話,很容易讓雞蛋受熱不均,瞬間遇到熱水也容易使雞蛋在烹煮的時候裂痕,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經常會出現破殼的情況。
2
煮雞蛋正確做法
將雞蛋洗凈後,放在盛冷水的鍋內浸泡一分鍾;
用小火燒開,開後改用文火煮8分鍾即可。
切忌燒煮時間過長,否則,蛋黃中的亞鐵離子會與硫離子產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的褐色沉澱,妨礙人體對鐵的吸收。
這樣煮出來的雞蛋個個鮮嫩可口,營養又美味。
煮熟的雞蛋不必馬上取出來,1〜2分鍾後再取出,或放在涼開水、冷水中降溫半分鍾,這樣容易剝皮。
3
水煮蛋的營養價值
一個雞蛋重約50克,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能82千卡。
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且易為機體吸收,營養價值很高。
另外,雞蛋中鈣、磷、鐵和維生素A含量很高,B族維生素也很豐富,還含有其他許多種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復期病人的良好補品。
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著重要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
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食量食用雞蛋還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
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
J. 開水煮雞蛋怎麼做好吃
水煮雞蛋
平均3.9分,基於 137位廚友評價
做法
步驟1:准備
(1):做水煮雞蛋之前,即便蛋殼上沒有雞糞,也應該先把雞蛋洗一下,不可偷懶。原因很簡單,如果雞蛋沒有煮破也就罷了,萬一煮破,你是吃呢還是扔?扔了似乎可惜,可要是吃呢,那就是吃雞屎湯燉蛋花了;
(2):鍋中放入雞蛋,再加上涼水,水要沒過雞蛋,以便使雞蛋受熱均勻;
(3):一定要用比較小的火慢慢地煮。火大了,雞蛋急劇受熱,容易爆裂。
步驟2:關火時機。
(1):水剛開,立即蓋上鍋蓋,關火。燜5分鍾,待水變溫後再撈出雞蛋,剝殼食用,這時的蛋黃被稱為糖心,這樣的雞蛋被成為糖心雞蛋。因為這時的蛋黃既不是流質的也沒有變硬,而是呈稀軟狀態,有些像糖包里的糖那樣。很多喜歡吃溏心蛋的人可以試著掌握好關火時間。
假如你是用大火煮蛋,水剛開時,雞蛋受熱還沒透到蛋黃那裡,立即關火晾涼後,那蛋黃就是稀的,那雞蛋就叫稀黃蛋,也有人喜歡吃這種蛋的。
(2):水開一分鍾以後關火,蓋鍋蓋,燜5分鍾,待水變溫後撈出雞蛋,剝殼食用。這時的蛋黃已不再稀軟,但又沒有變老,吃起來,蛋香氣很濃。照片中我的雞蛋,就是用這個關火時機的。
(3):如果水開時你忙別的,不知水開了多少時間。此時的雞蛋蛋黃已經變老,呈微小的顆粒狀,一吃就直掉蛋黃渣。這種水煮蛋,你也就湊合吃吧。
步驟3:吃法。雞蛋煮好後,自然可以張開血盆大口一口吞到嘴裡,只是這種吃法似豬八戒吃人參果,囫圇吞棗不知其味,少了些樂趣。
(1) 最簡單的方法,是在一個小碟子里放一點兒醬油或者醋蘸著吃。那碟子最好不是平底的,否則醬油放少了蘸不到,放多了又浪費。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碟子,用一個小碗盛醬油也可以。
(2) 對於稀黃蛋,用小勺將雞蛋在醬油里滾幾滾,而後整體撈起來,一口吸掉蛋黃,而後再將蛋白放在醬油碟子里,用勺子切塊,慢慢食用。
(3) 對於糖心雞蛋,可以用小勺將雞蛋放在醬油里滾幾滾,用小勺切塊食用。
(4) 比較高雅的吃法是,將煮好的雞蛋不剝殼,大頭朝下放在一個小高腳杯里,高腳杯的杯口比雞蛋大頭要小些,使雞蛋能被托在杯口上。准備一些精鹽、胡椒粉。用小勺輕輕敲破上面的蛋殼,剝去一些殼。撒一點鹽和胡椒粉在露出的雞蛋尖頭,用小勺切下食用。而後,剝一點皮,撒一點精鹽和胡椒粉,切一點,直至吃完。幾種吃法,你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