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米菜煮雞蛋的做法
1
1.鄉村路邊摘回的地米菜,摘去根、洗凈。
4
4.早上起來就可以吃雞蛋喝湯了。據說喝點熬好的湯治頭疼的。
小貼士
用土雞蛋煮出來更好吃,適量放點鹽。
㈡ 怎麼煮雞蛋好吃的做法
食材
主料
雞蛋
5個
輔料
海天草姑老抽
適量
糖
適量
鹽
適量
步驟
1.准備雞蛋
2.准備糖、鹽、老抽
3.把雞蛋洗凈放入涼水鍋內,小火煮開水開後煮5分鍾。
4.准備少半盆涼水
5.把煮熟的雞蛋放入涼水中過涼
6.把過了涼水的雞蛋剝掉皮
7.准備半盆涼水,放入鹽
8.放入一勺糖
9.放入適量海天草姑老抽
10.放入剝好的雞蛋,煮開後一分鍾關火
11.放入碗中泡一夜,明天早上就可以開吃嘍?
小貼士
煮雞蛋的時候往水裡加點鹽雞蛋不容易煮破
㈢ 三月三怎樣用薺菜煮雞蛋
你好,樓主:
三月三您吃了薺菜花煮雞蛋嗎七成受訪者知道這一習俗 此舉治頭暈是因古人缺營養
1、清洗薺菜。
2、鍋中放些水,擺入薺菜和雞蛋。
3、大火煮開後,把蛋殼敲破些再接著煮一會。
4、出鍋,帶著薺菜香味的雞蛋就煮好了。
昨天是農歷三月初三,按照我國大多數地方的習俗,這一天應該至少吃3個用薺菜花(武漢俗稱地菜花或地米菜花)煮出來的雞蛋,相傳吃了後不會頭暈,還可驅邪避鬼。
昨天,本報官博就此習俗進行了微調查,發現在科技快速進步的今天,仍有七成以上的受訪者知道這個從上古農耕社會流傳下來的習俗,更有近五成受訪者吃了薺菜花煮雞蛋。
薺菜花煮雞蛋很快賣光
大部分學生不知該習俗
昨天,華中科技大學官博發了條微博,稱該校百景園食堂也為學生提供了用薺菜花煮的雞蛋。該食堂提供的數量不多,6毛錢一個很快就被學生買完了。
微博一出,不少學生大贊食堂有愛,有的學生卻對薺菜迷惑不解:「什麼是薺菜?」「薺菜就是芥菜嗎?」還有的同學留言戲謔道「高大上,我們連茶葉蛋都吃不起。」
對於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這個民俗,大部分學生表示不太清楚。
薺菜和芥菜有什麼區別?
漢口惠濟路菜場的攤販李先生介紹,薺菜俗稱地菜,北方也叫白花菜或黑心菜,有的地方還叫做細米菜,根是白色的,葉面有細毛葉邊呈鋸齒狀;芥菜是一種特產蔬菜,葉面平滑,長相類似於白菜,個頭也遠比薺菜大,只要是常逛菜場的人,兩者的「長相」其實很容易區別。
湖南婆婆按習俗煮雞蛋
武漢媳婦只管享受美味
龔小姐家住漢陽楊泗廟,每天早上婆婆都會為她准備吃的帶到單位。昨天,婆婆為她准備的是薺菜花煮雞蛋。「婆婆一共煮了十幾個,我吃了一個。」龔小姐說,差不多每年這個時候她都會吃薺菜煮雞蛋,不同於往年的是,婆婆這次把煮雞蛋的水也盛了一碗放在桌上。
「不知道是不是要我喝的,但因為之前都沒有這習慣,我就沒喝。」龔小姐告訴記者,以前在自己家的時候,媽媽也在這天煮雞蛋,但都沒說要喝水。「好像聽人說這煮出來的水加點糖喝,能清熱,治嗓子。」
龔小姐是武漢本地人,而婆婆家是湖南的,對於農歷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兩家每年都會遵循這個習俗。但是她對這個習俗的由來卻不是很清楚。
在漢陽開餐館的李先生,昨天不僅自己吃了薺菜煮雞蛋,還給自己的員工每人免費發了3個煮好的雞蛋。有網友還笑稱「吃了兩個薺菜雞蛋,算不算超標呢?」
奶奶堅守習俗
90後耳熟能詳
農歷三月三這天吃薺菜花煮雞蛋對於離家求學在外的小張來說,已經不僅是一種習俗,更是一種懷念和記憶。
小張是來自蔡甸的90後,他目前在湖北大學知行學院讀書,每年的三月三,小張的奶奶都為家人准備薺菜花煮雞蛋。今年三月三恰好是星期三,學校不放假,小張不能回家,吃不到奶奶親手煮的雞蛋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這個時候奶奶都會用自家菜地里的薺菜花煮雞蛋給我們吃,一煮就是一二十個,我每次都能吃三四個!」
小張回憶奶奶用薺菜煮的雞蛋特別好吃,不僅自己愛吃,堂弟也特別愛吃。這次吃不到奶奶煮的雞蛋,小張覺得特別懷念,不僅是懷念那味道,也是勾起了對奶奶的思念。
小張告訴記者,由於爸媽一直在外面做事,自己打小就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對爺爺奶奶的感情特別深。小張今天雖然沒有吃到奶奶煮的雞蛋,但是還是在學校外面買了一個茶葉蛋,也算是過了節。
線上線下微調查
七成受訪者知道該習俗
你知道農歷三月初三要吃薺菜雞蛋的習俗嗎?昨天,本報官方微博就這一習俗進行了微調查,截至記者發稿前,共有26名網友參加了此次調查,其中超過七成的網友知道這個習俗,有近五成網友在這天吃了薺菜雞蛋。
此次調查共設置了4個選項,分別是:吃了,但不知道這個習俗;特意吃了,知道有這個習俗;沒有吃,但知道有這個習俗;沒有吃,也不知道這個習俗。
其中,19名網友選擇了「知道該習俗」,而選擇知道該習俗,同時也吃了薺菜雞蛋的網友達12人,也就是說,接近五成的受訪者仍在堅持這個習俗。
另外,記者線下調查得知,很多單位的食堂都在堅守該習俗,受訪的20名市民中,有11人稱在食堂吃了薺菜雞蛋。
傳說薺菜花煮雞蛋能治頭暈
民俗專家稱是因古人缺營養
三月三吃薺菜雞蛋習俗的來源有很多版本,其中,有傳說稱,這是當年華佗在湖北沔陽用薺菜煮雞蛋為老者治頭暈留下來的習俗。
民俗學家劉謙定解釋,其實這些不同的版本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能以偏概全,任何民俗的來源都不能夠去深究,因為歷史太過悠久,據考證農歷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這個民俗從先秦就存在了。
那麼,吃薺菜花雞蛋治頭暈又是怎麼回事呢?劉謙定說,薺菜只是時令菜,選用薺菜來煮雞蛋是因為這個季節會有,用它煮雞蛋有股淡淡的清香,回味悠長。劉謙定解釋道,「其實雞蛋的營養價值高,古時候農民常因營養不足頭暈,這時候吃一點雞蛋是可以快速補充營養的,所以才有了治頭暈的說法。」
記者史鳳玲 戴維 實習生戴斯
【鏈接】
「三月三」的由來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間在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日。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不同民族歡慶方式不同
漢族,有吃地(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當天民間有流杯、流卵、流棗、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飯以及歌會等活動。漢族過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後期陸續發展為河畔嬉戲、男女相會、插柳賞花等民俗活動。
台灣、福建地區三月三為「三月節」,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掃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壯族,多在三月三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綉球,談情說愛。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日,故又稱歌仙節。壯族多於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布依族,在節日殺豬祭社神、山神,吃黃糯米飯,各寨三四天內不相往來。瑤族以三月三為「乾巴節」,是集體漁獵的節日,共享收獲的歡樂。
三月三還是侗族、瑤族、畲族、黎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他們的歡慶方式各有特色。
雞蛋雖好 不宜多吃
昨天,不少人吃了兩三個薺菜花煮的雞蛋,其實,吃多了不能吸收,也是負擔。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一個代謝正常的人,適當的吃些雞蛋,例如每天吃1~2個,或一星期吃幾次,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㈣ 煮雞蛋怎麼做著好吃
在雞蛋所有吃法中,煮蛋是最營養的了,不光做起來簡單,一日三餐都吃不膩呢~~各種美味煮蛋,趕緊收起來備用,尤其是痛經的妹子,最後幾個效果超贊~
一:【水煮蛋】
食材:雞蛋3個、水適量
做法:
1)准備雞蛋。
2)把雞蛋刷洗干凈。
3)把雞蛋放入鍋中,放入涼水,水面超過雞蛋。
4)放點鹽。5)從涼水到煮開,大火5分鍾,關火後燜3—5分鍾。
6)把雞蛋放入純凈水中浸泡一下即可剝殼開吃。
二:【茶葉蛋】
食材:雞蛋8個、醬油適量、鹽適量、茶葉適量、八角適量
做法:
1)將雞蛋清洗干凈。
2)將雞蛋放入砂鍋,倒滿清水,中火燒開,再煮5分鍾,關火。
3)等到溫熱,將水倒掉,雞蛋殼一個個敲破。
4)將敲破雞蛋殼的雞蛋放回鍋中,加入鹽、醬油、八角和茶葉,並重新注滿清水。
5)蓋上鍋,中火燒開。
6)轉小火,一直煮倒汁水還有不多的一點就可以了。註:最少要煮一小時,中間要翻幾次身。
三:【桂花醉蛋】
食材:雞蛋8個、烏梅100g、冰糖100g、陳年桂花酒400ml、清水1大碗、老抽1小勺、鹽1小勺
做法:
1)准備好配料中的烏梅冰糖和桂花酒
2)先用1大碗水把烏梅和冰糖放到裡面煮15分鍾,到烏梅的味道都煮出來以後加入醬油,冷涼後倒入桂花酒
3)雞蛋大頭敲一個小窩,注意不要敲碎了哦,煮一鍋開水,放入1小勺鹽以後加入雞蛋,煮7分鍾後撈出,迅速放入冷水中讓雞蛋降溫
4)完全冷涼後的雞蛋輕輕把外皮磕碎,很容易就剝出一個個白白胖胖的蛋仔啦
5)將剝好的雞蛋泡入步驟2煮好的浸泡液中,浸泡一夜以上,如果你急著吃的話,也可以把蛋白用叉子叉出小孔,就可以很快入味啦
6)浸泡好的雞蛋撈出,用線割開,HOHO,蝙蝠俠的造型還是滿酷的嘛~
四:【鄉巴佬鹵蛋】
食材:雞蛋6個、白糖10ml、鹽3g、鹵料5ml、啤酒1瓶、生抽15ml、老抽15ml
做法:
1)雞蛋煮熟剝去蛋殼。
2)雞蛋放入小鍋里,倒入一聽啤酒沒過雞蛋。
3)加入糖。
4)加入生抽和老抽。
5)加入一點鹵料。
6)湯汁攪拌均勻,放在火上中火燒開。
7)改小火煮20分鍾-30分鍾。
8)鹵好的雞蛋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五:【水煮荷包蛋】
食材:雞蛋1個、清水適量、生抽適量、香油適量、黑芝麻適量
做法:
1)煮適量清水,將水煮至還沒有沸騰的時候,即「魚眼水」的時候;
2)雞蛋一個,打入碗中;
3)將碗中的雞蛋倒入;
4)小火,煮約2-3分鍾,至雞蛋八九成熟;
5)盛起放入碟中;
6)淋上一點生抽,香油,撒上黑芝麻;
7)用香菜或者聖女果稍加裝飾即可!也可省略~!
六:【地菜子煮雞蛋】
食材:地菜子1把、雞蛋7個、紅棗30g、冰糖適量、鹽1g
做法:
1)地菜和紅棗分別用清水清洗干凈。
2)將地菜、紅棗、冰糖放入湯罐中。
3)往湯罐中加滿清水,加約一克鹽。
4)將雞蛋煮熟剝殼。
5)剝殼熟雞蛋入湯罐,中火煮開,中小火煲20分鍾,關火。
6)放置一夜,讓雞蛋浸泡充分入味,第二天煲熱即可食用。
七:【紅棗桂圓煮蛋】
食材:雞蛋3個、紅棗適量、桂圓適量、紅糖適量
做法:
1)准備原料:紅棗、桂圓、雞蛋
2)雞蛋放入鍋內煮熟
3)煮熟後去殼
4)桂圓去殼,紅棗洗凈,放入煮鍋內,加適量清水加蓋燜煮
5)放入煮熟的雞蛋,加適量紅糖
6)再燜煮片刻即可享用
八:【紅棗當歸蛋】
食材:當歸10g、紅棗80g、黃芪10g、雞蛋3個、紅糖適量
做法:
1)准備好材料
2)鍋里加適量的水,放入雞蛋煮熟,加少許鹽,可以防雞蛋開裂
3)煮好的蛋去殼,用牙簽在雞蛋表面刺一些小孔,和當歸一起煮,味道更容易滲到雞蛋內
4)將當歸和黃芪放入鍋中,加3大碗水煮沸
5)轉小火,加入紅棗
6)放入雞蛋,大火煮沸後,小火燉,煮湯至一碗即可,約40分鍾
7)加入紅糖,煮三四分鍾即可
8)趁著溫熱食用,一星期喝1—2次,對面色發黃,月經不調,月經稀少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九:【當歸紅糖煮雞蛋】
食材:雞蛋2個、當歸10g、紅糖30g、紅棗2顆、水適量
做法:
1)當歸稱重准備好
2)鍋中放水把稱重的當歸放入
3)加入紅糖
4)准備倆顆大棗洗凈
5)雞蛋煮好後剝殼,用叉子扎些小孔
6)把雞蛋和准備好的紅棗加入鍋中,燉40分鍾即可
十:【益母草荷包蛋湯】
食材:益母草顆粒1包、雞蛋1個、紅糖適量
做法:
1)取一包益母草和一個土雞蛋。
2)鍋中放水,起火煮。
3)當水中起小泡泡時下雞蛋。
4)撈去水中的泡沫。
5)雞蛋煮5分鍾後取出。
6)把益母草顆粒加入煮蛋的水中。
7)加入一勺紅糖。
8)邊煮邊用勺子攪動,煮1分鍾關火。
9)蛋的熟度剛好,可以吃蛋喝湯。
㈤ 怎麼樣煮雞蛋才好吃
最佳煮蛋方式是把雞蛋放在冷水裡加熱,水開了之後就馬上關火,雞蛋在熱水裡泡5到10分鍾,這樣煮出來的蛋,蛋清變硬,蛋黃很嫩,口感最佳。
㈥ 怎麼做煮雞蛋好吃又營養
一、食材:
主料:當歸 黃芪 紅棗
輔料:紅糖
二、步驟:
1.准備好材料。
2.當歸、黃芪、紅棗(去核)、雞蛋洗凈,將當歸、黃芪與紅棗加入3碗水浸泡十分鍾後;
3.把雞蛋一起放入砂鍋內;
4.中火煮開後轉小火煮10分鍾左右;
5.將雞蛋撈出剝去殼;
6.再將雞蛋放入砂鍋內繼續煮30分鍾左右;
7.當砂鍋內的水煲至一碗的量時將加入適量的紅糖;
8.繼續煮5分鍾左右即可。
三、成品展示:
㈦ 怎樣煮雞蛋好吃
煮雞蛋(Boiled Egg),是雞蛋最常見的吃法之一,是將雞蛋放入水中煮熟而成。
若煮雞蛋的方法得當,可使煮出來的雞蛋的營養吸收率達到100%,因而成為深受追捧的早餐或營養餐之首選。
不過雖說煮雞蛋營養豐富,但是過量食用雞蛋會導致消化不良,因此煮雞蛋不宜過多食用,一般以每天不超1個為宜。
鍋中接冷水,水面需沒過雞蛋,大火燒開後就關火。這時不要掀鍋蓋,讓雞蛋泡在開水中5分鍾即可。這樣煮的雞蛋是一層一層熟的,嫩嫩的雞蛋;咬一口下去,裡面的蛋黃是一圈圈的,特別漂亮,而且營養不流失。如果想讓雞蛋老一點,就泡八分鍾。 這樣煮出來腥味也少一些。
方法:
1)取三張廚房紙巾或餐巾紙,淋上清水讓其濕透,鋪在電飯煲的底部,然後放上洗凈的雞蛋。
2)按下電飯煲的按鍵,5分鍾以後,當按鍵自動跳起時,雞蛋就煮好啦。
超級啰嗦:
1、紙巾上的水一定要濕透,不然,在「煮」的時候,蛋殼會變得焦黃,裡面的雞蛋也會有焦黃色。
2、最好使用最普通的那種電飯煲(只有一個開始鍵的那種),會很快就煮好,也可以自動彈起。
3、很多學生在宿舍里,只有一個電飯鍋,那麼在大家餓了的時候,用這個方法煮幾個雞蛋,會很方便哦(如果你的宿舍允許用電飯鍋的話)。
4、我曾經用這個方法,5分鍾的時間煮過4個雞蛋,如果你一次性煮的多,可能時間會延長哦。
5、剝雞蛋時沿著雞蛋的中心線,用指甲壓出紋路後,輕輕一剝雞蛋殼就分成兩半了,很容易撥開。
㈧ 怎麼煮雞蛋才好吃
煮雞蛋最好是涼水下鍋,水開了再煮3分鍾即可。這時雞蛋呈溏心狀,營養成分最利於人體吸收。 將新鮮無破損的雞蛋洗凈後,涼水下鍋,開鍋後,分別計時3、5分鍾,撈出過涼。「3分鍾雞蛋」,蛋清熟而軟嫩,蛋黃剛要熟,略溏。「5分鍾雞蛋」,蛋清熟而嫩,蛋黃熟而不硬。 不同煮沸時間的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是有差異的。「3分鍾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鍾;「5分鍾」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 「5分鍾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人體營養。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黃不熟。 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所以,煮雞蛋也要得法。首先,雞蛋要用冷水下鍋,然後緩慢升溫,水開後煮兩分鍾左右關火,保溫五六分鍾再取出用冷水激一下就可以吃了。在營養方面,水煮10分鍾以內的雞蛋,消化率最高,營養成分基本上沒有損失。還有就是,煮蛋時,煮雞蛋水必須淹沒過蛋。否則,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內蛋白質不易凝固,影響蛋白質消化率;蛋中還含有抗生物素物質和抗胰蛋白酶物質未被徹底破壞。前者能引起人體內維生素H缺乏;後者影響人體對蛋白質消化。煮雞蛋最佳的吃法,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雞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過多,可導致代謝產物增多,同時也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兩個比較適宜。
㈨ 細米菜煮雞蛋真的吃了頭不昏嗎
細米菜煮雞蛋真吃了頭不昏,沒有聽說過,細米菜也沒有人見過不知道誰吃過我想應該不會吃了頭不昏吧。
㈩ 怎麼煮雞蛋好吃
第一步:把雞蛋用水沖洗干凈,避免細菌感染。
第二步:雞蛋放入涼水中,水要沒過雞蛋。
第三步:大火燒開,水開後煮4分鍾,關火,燜兩分鍾。
(切記一定不能超過10分,營養流失且不容易消化)
第四步:把雞蛋撈出放入涼水中,過一下涼,這樣容易剝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