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白露餃子餡怎麼調最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白露餃子餡怎麼調最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20 23:24:13

❶ 怎麼腌制姜更好吃

俗話說得好,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吃薑的好處10個手指頭都數不過來,比如小孩子經常著涼和咳嗽,吃點姜或者喝點姜湯非常有益。但是小孩對於刺激性的味道特別敏感,所以幾乎很多小孩都不喜歡吃薑,今天哈妹就教大家腌仔姜,酸酸甜甜,脆嫩爽口,一點也不辣,就算討厭吃薑的人都能越嚼越香!

腌仔姜

配料:

仔姜200克、白糖80克、醋200克

烹飪步驟:

1.仔姜洗干凈控水

2.切片放入鹽,腌2個小時,把水份纂出來,用水沖洗幾遍攥干水份

3.准備好的白糖和白醋。

4.開鍋後小火一分鍾關火!

5.涼透後倒入仔薑片上!腌制24 小時就可以吃了!

菜譜小貼士:

仔姜要控干水份,吃的時候用干凈筷子拿出來然後放入冰箱儲存!

食材:仔姜1斤,冰糖 100克,鹽2勺,白醋半瓶,白醋的分量要沒過薑片。

1.購買嫩姜,一定要選擇飽滿的、細長的,嫩牙是鮮紅色的生薑。這樣腌制出來的生薑水分比較多,口感更好。那種粗壯肥厚的姜就比較老,裡面會有很多筋,吃起來口感不好。

2.清洗生薑,把大塊的嫩姜掰開,要把嫩姜上面的紅色部分弄掉,然後將表面的一些老皮刮干凈,去皮之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如果你買的仔姜表皮鮮嫩干凈,也可以不用刮皮。

3.把嫩姜切成薄片,切得越薄越好,這樣腌制的生薑越脆,也沒那麼辛辣。注意切生薑的刀和砧板一定要干凈,不要有油。切好後撒上鹽,用手抓勻,然後靜置30分鍾,讓嫩姜的水分殺出。

4.鍋內倒入適量白醋,加入冰糖,開小火將冰糖煮融化,喜歡吃甜一點的,冰糖可以多放點。冰糖融化後關火,冷卻備用。

5.准備一個密封玻璃罐,玻璃罐一定要無水無油,不幹凈的話腌子姜很容易變質。把晾涼的嫩姜醋全部倒入玻璃罐里,姜遇到醋後就會變成淡淡的粉紅色,把罐子密封好後就可以放入冰箱冷藏,腌制1天就可以吃啦,放在冰箱冷藏可以放好一年都不會壞。

6.想吃的時候隨時都可以夾來吃,夾的筷子一定要乾燥、干凈的,如果筷子有水有油,嫩姜就很容易變質。每天早上起來吃幾片醋泡姜,既爽口又健康。

小貼士:生薑畢竟屬於溫熱性的食物,一定要注意適量,不可以多吃,要不然容易上火。還有生薑適合早上吃,晚上吃薑等於吃砒霜。現在也正值嫩姜大量上市的季節,遇到了的話趕快買回來一些,回家腌制上,這樣夏天我們可以每天吃一點。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家常菜。

❷ 白露節氣美食有哪些

白露節氣都有什麼美食:
一、吃龍眼
在福州有個很久遠的流行傳統,白露節氣一定要吃很大顆的龍眼。而大概的意思就是,在這一天吃龍眼對身體有益處,此外龍眼更有益於養目,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白露前的龍眼都很大題,果核小味道甜口感棒,因此白露吃龍眼是很好的一種說法,不過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太多,易上火,對身體不好。
二、喝白露茶
老南京人非常喜歡在白露這天喝白露茶,這時候的茶樹是經過長時間夏天陽光的暴曬,吸收大量的熱量,正是茶樹生長的好的時期。白露茶不像春茶那樣幼嫩,不經熱水泡,也不像夏茶那樣乾燥難喝,卻是有一種清甜的味道,深受這老南京人的喜愛和接受。

三、吃紅薯
在白露這天認為吃紅薯可以讓以後一整年吃紅薯絲和紅薯絲飯之後,都不會讓胃發酸,所以在舊時候就有這種習俗了,過白露之後,在吃這方面都應該要進行小小的調整。要食物各種各樣的,主要是谷類,適量的增加一些薯類谷類的食物。紅薯含有的豐富的物質有利於身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腸胃的蠕動和排除,能夠做到食慾大振,更能緩和情緒。

其實美食的做法很簡單,主要以養生為主,可以做這些來吃,讓身體更健康和長壽,而白露這一天一到,天氣就開始變涼,雖然白天陽光很大很熱,但是太陽下山了,氣溫就便很快的變涼,空氣也就變得很涼爽。這時吃這些美食可以讓心情愉悅,情緒緩解,讓一天的緊張的心理得到放鬆。

❸ 白露吃餃子是哪的習俗

沒有聽說,只有冬至吃餃子。

❹ 茴香餡兒餃子怎麼做好吃

大家好,這里是簡食記!說起餃子大家並不陌生,它是我國古人智慧的產物,今天教大家2款做時下最好吃的茴香餃子的做法。「茴香」和「回鄉」同音,因此深受北方小夥伴的喜歡。它有一種特殊的香氣,南方地區應該很少見,茴香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尤其是鈣的含量非常高。

茴香到底要不要焯水?好像很多人都做錯了,教大家一點,做茴香餃子的茴香不需要焯水,因為焯水後茴香味變淡,很難吃。在就是再包之前,調餡的時候,要多加這一步,包好的餃子更香,越吃越想吃,食慾大增。和面的方法和技巧在文章末端,喜歡的別錯過,1分鍾就能學會!

第一款【茴香肉餡】
原料:新鮮茴香,五花肉餡,蔥姜水,五香粉,味極鮮,老抽,蔥油,甜面醬。

做法:五花肉餡加入上述調料腌制,蔥姜水分2次加入,腌制20分鍾。

2:茴香用淡鹽水浸泡,再清洗干凈,控干水分切成細末。

3:將茴香和肉餡朝一個方向攪勻,再加入蔥油攪入即可。

第二款【茴香素餡】
原料:新鮮茴香苗,雞蛋,鹽,胡椒粉,粉條,蔥油。

做法:茴香清洗干凈切成細末,雞蛋提前炒熟涼透,粉條切末。

2:上述准備好的食材,加入蔥油拌勻即可。

3:放香油味道也相當不錯,大家可以試一下。

做茴香餡餃子的5個小技巧:
1:茴香的食用量不可太多,會容易對人造成過敏。

2:茴香餡餃子或者包子都不用焯水,但是要切得碎一些,焯過水的茴香顏色不會翠綠,而且口感上略差一些。

3:標題中提到的,萬萬不要直接包!多加這1步,說的是茴香切好後在裡面先拌入一小勺食用鹼,不但可以使茴香顏色更翠綠,而且煮好的餃子更香,還更入味。

4:不管是茴香餡餃子,還是包子,在製作時要多放一點油,防止出水,再說茴香也吸油,吃起來味道更棒一些。

5:新鮮茴香買回來後,可以加水冷凍起來,吃的時候再解凍也一樣很新鮮。

餃子和面的方法:
1:最好是用冷水和面,在裡面加入少許鹽和雞蛋液,這樣煮好的餃子很滑爽,口感很棒。

2:個人建議,和面的時候加一小把澱粉,餃子吃起來更勁道,大家可以試一下。

3:和好的面團,最好是蓋上擰乾的濕布,略醒20分鍾再使用,更好一下。

4:和面的黃金比例是,500克麵粉加入250克清水即可,絕對很棒。

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里,如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 轉發 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感恩閱讀,感謝有您……

❺ 二十四節氣對應食譜

1、立春:
在這一天民間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
2、雨水:
第一可以吃大豆及豆製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磷、維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對肝臟修復非常有益。
第二可以吃西瓜:有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利尿降壓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維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質轉化為可溶性蛋白質。
第三吃海鮮類:例如白帶魚、黃魚、銀魚、及甲殼類如牡蠣、蟹等,能增強免疫功能,有利於修復受損的肝組織細胞。但選擇烹調要得當,否則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溫度要達到100度。加熱時間要半小時以上。患者如果對海鮮過敏,那麼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銀耳、海帶、紫菜等。
3、驚蟄:
驚蟄吃梨: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春回大地,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
驚蟄吃蛋:據說是因為驚蟄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張嘴,只有以蛋餵食,飽食後它就不會傷人了。
驚蟄吃炒豆:人們將黃豆用鹽水浸泡後放在鍋中爆炒,發出噼啪之聲,象徵蟲子在鍋中受熱煎熬時的蹦跳之聲。
4、春分:
吃春菜。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
5、清明:
清明吃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凈,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准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面團里,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鍾後即可出爐。
6、穀雨:
穀雨前後的一段時間正是香椿上市的時節,此時的香椿,新芽初綻,紫紅的肥葉泛著嫩綠,油亮厚實,散發出特有的清香,是時下最時令的金貴菜餚。香椿一般分為紫椿芽、綠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香椿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以及維生素C等,營養以及葯用價值十分可觀,可提高身體抵抗力,具有理氣、健胃、潤膚、抗菌、消炎等功效。
7、立夏:
立夏吃立夏飯,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挖上點筍,「偷」點蠶豆,用點蒜苗.立夏日將兜得的米與食材在露天煮飯,飯上放青梅、櫻桃等,分送日前給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
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飯,還有一年到頭身體健康的寓意。
8、小滿:
小滿吃苦菜。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種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可清熱、涼血、解毒,對癤腫、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殺菌消炎,對黃疸性肝炎、咽喉炎、細菌性痢疾、感冒發熱及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等均有一定療效;還能防治糖尿病、宮頸癌、直腸癌等。
苦菜開水燙後,涼拌、做湯、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涼拌苦菜、苦菜豬肝湯、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開水焯燙,這樣可以除去草酸,有利於鈣的吸收。
9、芒種:
芒種吃蛋,不僅能經受「疰夏」考驗,還能帶來生活圓滿。江西一帶還有芒種節氣飲茶的習俗,以保證整個夏天神清氣爽,不會犯困。在南方,每年芒種期間人們都會將青梅煮成酒飲用,以此來達到美容、消除疲勞、增強人體免疫力等。
10、夏至:
夏至吃生菜、涼面: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吃生菜、涼面了,吃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降火開胃、促進食慾。
11、小暑:
小暑吃黃鱔。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老南京講究在小暑這天吃黃鱔。黃鱔生於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後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中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從成分上看,黃鱔蛋白質含量較高,鐵的含量比鯉魚黃魚高一倍以上,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小暑時節最宜吃黃鱔,可以預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瀉,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的緩解期,吃些黃鱔還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飲食調養上應以適量、清淡、富有營養為宜。
12、大暑:
大暑吃仙草。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民諺說「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凍和燒仙草也是廈門人常見的消暑涼品。
13、立秋: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還是種食療佳品。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
14、處暑:
處暑吃南瓜燉牛肉。特別適合肺部不適、咳嗽的朋友,不僅可以預防感冒,還有潤肺益氣、治咳止喘和潤膚的食療效果。
南瓜含有豐富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症狀。還能潤肺益氣,化痰排膿,治咳止喘,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15、白露:
白露吃龍眼。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16、秋分:
秋分吃螃蟹。秋分時節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補的時候。螃蟹屬上等名貴水產,肉嫩味美。不僅如此,螃蟹還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其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好幾倍,而且含有豐富的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
螃蟹的種類很多,我國蟹的種類就有600種左右,螃蟹可分為淡水和海水兩大類。淡水蟹最有名的屬「大閘蟹」,俗稱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時節。
17、寒露:
寒露吃菊花酒。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這一習俗與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麴釀制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18、霜降:
霜降吃牛肉。牛肉的營養價值高,古有「牛肉補氣,功同黃芪」之說;《本草綱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氣、養脾胃,補虛壯健、強筋骨,消水腫、除濕氣」。中醫認為,牛肉入脾、胃經,是補脾胃的佳品。而西方營養學認為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牛肉可調養脾胃,特別是現在的秋季需要一些養胃的食物,牛肉還有補腎作用,男士可以多吃些。同時還可以多食些小炒牛肉、燜牛腩、牛骨髓燉山葯。
19、立冬:
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台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北方人愛在這一天吃餃子。餃子有「交子之時」的意思,而立冬是秋與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餃子的傳統,在北方已經流傳了上百年。還有人說,立冬吃餃子,撈出鍋後不能馬上吃,要一隻一隻擺放在洗得很乾凈的篩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這是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謝他在秋天裡慷慨的給予。
20、小雪:
小雪吃羊肉。羊肉性味甘溫,入脾腎。冬天食用羊肉,可謂一舉兩得:一來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二來對虛寒病症有極大裨益。紅燒或煲湯,都可以把羊肉的滋味發揮到極致。
21、大雪:
大雪吃紅棗糕。紅棗糕是棗糕的一種,口味獨特,棗香濃郁,口感細膩,回味綿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臟、增加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因為紅棗糕價格合適,而且營養豐富,所以廣受現代消費群體的喜愛,在民間有「常品紅棗糕,體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棗,百歲不顯老」的說法。
22、冬至:
冬至吃餃子。餃子是最適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別是在中國北方地區,冬至吃餃子,已經是流傳了千年的歷史,餃子是中國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著吃,也可以蒸著吃,人們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區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
冬至吃湯圓。在中國南方地區,湯圓是最適合冬至吃的食物,說早在古代宋朝年間,南方地區就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冬至這天吃湯圓寓意一家人團團圓圓,而且湯圓是用糯米製成的圓球狀食物,它的餡兒有黑芝麻和花生醬等多種,人們食用以後能補虛,也能健脾開胃,在冬至這天食用,對調理脾胃有很大好處。
23、小寒:
小寒吃臘八粥。小寒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臘八在小寒節氣前後,在這個時候吃一餐內容如此豐富的熱粥,既能刺激食慾,又可以增加機體熱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4、大寒:
大寒吃紅棗。小小的紅棗有著大大的功效,不僅能夠補血養顏,而且還有很好的補氣效果,能夠有效對抗寒冷,在大寒的時候食用再適合不過了。在紅棗當中還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以及營養物質,能夠有效提高身體免疫力,具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❻ 地瓜粉條適合做餃子餡嗎

地瓜粉條我們這里叫紅薯粉條,有細粉、寬粉兩種。

❼ 24節氣對應吃什麼食物

24節氣對應吃的食物如下:

立春,俗稱「打春」,在這一天民間習慣吃蘿卜、姜、蔥、面餅,稱為「咬春」;立春時還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餅、蘿卜、五辛盤等,在南方則流行吃春卷。

雨水在北方舊俗里,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雨水節,回娘家」是流行於川西一帶的節日習俗,每逢這時,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其中典型的禮品被稱作「罐罐肉」,即用砂鍋燉了豬腳、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送給父母,以對他們的養育之恩表示感謝和敬意。

驚蟄,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

驚蟄節氣乍暖還寒,氣候乾燥,因梨生津解渴,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在山東的一些地區,驚蟄日人們在庭院之中生火爐烙煎餅;在陝西,一些地區過驚蟄要吃炒豆;在山西的雁北地區,農民在驚蟄日要吃梨,意為與害蟲別離。

春分,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也稱為春碧蒿。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春分得吃驢打滾,以求避邪祈福。驢打滾來歷不凡,光看它的加工材料包括大黃米面、黃豆面、紅豆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足以符合營養膳食指南上的食材多樣化這一條。它的製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味,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清明,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南北各地有吃饊子(古時叫寒具)的食俗。

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系,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

穀雨,對於漁家而言,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南方穀雨摘茶習俗,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來喝。

北方有穀雨節氣吃香椿的習俗。穀雨前後香椿樹萌發嫩芽,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說。香椿的食用歷史已逾千年,漢代即已遍布大江南北,從達官貴人到民夫走卒均可享用。

立夏舊時鄉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後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莧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

用紅茶或胡桃殼煮蛋,稱「立夏蛋」,相互饋送。用綵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孩子們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戲,以拄立夏蛋作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小滿,《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本草綱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症,古人還用它醒酒。

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慾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麵,各具風味。

芒種,是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日祭餞花神的風俗。芒種時節有煮梅的食俗,這一食俗在夏朝便已經有了。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種,簡單的一種是用糖與梅子一同煮或用糖與曬乾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也有用鹽與梅子一同煮或用鹽與曬乾的青梅混拌均勻使梅汁浸出,比較考究的還要在裡面加入紫蘇。

我國北方產的烏梅很有名氣,將其與甘草、山楂、冰糖一同煮,便製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湯。

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夏至日照最長,故中國紹興有「嬉,要嬉夏至日」之俚語。舊時,人不分貧富,夏日皆祭其祖,俗稱「做夏至」。

除常規供品外,特加一盤蒲絲餅。其時,夏收完畢,新麥上市,因有於是日吃面嘗新習俗,諺日「冬至餛飩夏至面」。亦有做麥糊燒者,即以麥粉調糊,攤為薄餅烤熟,亦帶嘗新之意。

小暑,過去民間有「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大暑,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喝羊肉湯等習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其氣候特徵是:「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葯食兩用植物資源,由於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後,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在我國北方,大暑時節流傳著吃面條、餃子、雞蛋等習俗。

立秋,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

經過苦夏,人們的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補償夏天的損失,北方人謂之「貼秋膘」。

處暑煎葯茶的習俗自唐代以來已盛行。每當處暑期間,家家戶戶有煎涼茶的習慣,先去葯店配製葯方,然後在家煎茶備飲,意謂入秋要吃點「苦」;除此之外,老福州在處暑吃的另一種食物就是白丸子;南京人傳統的飲食習俗是在「處暑」時節吃鴨子。

鴨子,特別是南京江寧湖熟地區的麻鴨最為搶手,據悉,那裡的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如果沒有空,老南京人都會去熟食店買半隻鴨子回家;有空的人都會在家燉上「蘿卜老鴨煲」或做「紅燒鴨塊」送給鄰居,這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白露,蘇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

湖南一帶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風俗,每年白露節,家家戶戶都以稱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溫熱,最適秋天。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福州人在白露這天吃龍眼的習俗由來已久,認為龍眼很補;老蘇州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秋分在嶺南地區,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一種野莧菜。採回的秋菜一般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在南京,則流行吃「桂花鴨」,用普通的鹽水鴨,以桂花鹵入味。

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寒露的另一大習俗是吃螃蟹。古人詩日:「九月團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

民間也有「九雌十雄」的諺語。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上等名貴水產。「立秋核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軟糯的柿子等到秋天才成熟,故寒露民間亦有吃柿子的習慣。

霜降這天,中國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霜降時節的習俗也有很多,雲南廣西一帶還過霜降節。壯族的人們講究吃湯圓、殺鴨子、祭祀祖先、游神賽歌、慶祝豐收。

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亦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

立冬,閩中俗稱「交冬」,意為秋冬之交,立冬「補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區,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飯。在汕頭,人們立冬吃用蓮子、香菇、板栗、蝦仁、紅蘿卜等做成的香飯,這些都是溫熱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小雪,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一般的人家都要吃涮羊肉。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

大雪,俗語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說法。舊時每到大雪節氣,在南京的一些地方,家家戶戶開始忙著准備腌肉,稱為「咸貨」。

用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後,塗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復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後取出,將腌出的鹵汁入鍋加水燒開。

撇去浮沫,放入晾乾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鹵,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後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邱炳軍:《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

至於北方民族,這個時候已相當寒冷,像是在包頭地區有句俗諺說「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大雪季節到,就是殺豬准備年貨的時刻。這個時候,無論誰家宰殺牲畜,親朋好友都會來幫忙,東家准備食物、小酒、小菜宴請,因此小雪、大雪季節都是家族親友們敘舊聯絡感情的時刻。

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吳地蘇州過冬至是奉行周朝立法的遺風,以冬至夜為歲末,所以過冬至就是過年。蘇州人過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團圓飯」,飯菜名字都很雅緻,蛋餃叫「元寶」、豆芽叫「如意菜」、粉條叫「金鏈條」、魚叫「吃有餘」等。

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據史料記載這一習俗明、清已有。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圓」寓意「圓滿」、「團圓」,象徵家庭和諧、吉祥。

小寒,每逢小寒節氣,飲食上「小寒」節氣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臘八粥」。《燕京歲時記》中記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豇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小寒之後臘八節也是同樣要吃臘八粥,之後便年味漸濃。

寒節氣習俗飲食有很多,吃糯米飯、臘八粥、飯菜、黃芽菜等。據《津門雜記》記載,天津地區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黃芽菜是天津特產,用白菜芽製作而成。冬至後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以肥覆蓋,勿透氣,半月後取食,脆嫩無比。

大寒民間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如老北京大寒吃「消寒糕」,廣東人吃糯米飯,南京人喝雞湯,安徽人炸春卷等。大寒時節,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年餚,准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其間還有一個對於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臘八,即陰歷十二月初八。

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是人們過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❽ 白露這個季節吃什麼陷餃子

應該是韮菜餡,因為這個季節的韮菜特別香,但如果容易上火的話就吃芹菜或青菜餡。

❾ 生活小常識。 越多越好!

91 、洋蔥防衰老。洋蔥對人體的結締組織和關節有益。洋蔥不僅能提供人體需要的許多養分,還含有微量元素硒,因此,多食洋蔥能夠預防衰老。

92 、巧除家電縫隙的灰塵:家用電器的縫隙里常常會積藏很多灰塵,且用布不宜擦凈,可將廢舊的毛筆用來清除縫隙里的灰塵,非常方便。

93 、首飾收藏與保養的竅門:輕拿輕放,避免碰撞與磨擦;避免受高溫和酸、鹼溶液接觸;經常檢查,防止寶石脫落;及時取下收藏和清洗保存。

94 、牛奶漬魚格外香!把收拾好的魚放到牛奶里泡一下,取出後裹一層乾麵粉,再入熱油鍋中炸制,其味道格外香美。

95 、鑒別珍珠的竅門:將珍珠放在陰暗處,閃閃發光的是上等珍珠;珍珠表面的清潔度和顏色決定珍珠的價值;珍珠越大、越圓越有價值。

96 、大棗巧去皮:將乾的大棗用清水浸泡3小時,然後放入鍋中煮沸,待大棗完全泡開發胖時,將其撈起剝皮,很容易就能剝掉。

97 、巧選茶葉:看茶葉松緊,緊而重實的質量好,粗而鬆弛、細而碎的質量差;看凈度,茶葉中有較多茶梗、葉柄、茶籽及雜質的質量差。

98 、空腹不宜吃柿子。如果空腹吃大量未加工或未去皮的柿子,而胃裡的游離酸含量又較高時,就會凝結成塊,形成柿石,引起肚子疼、嘔吐等。

99 、巧洗鐵鍋油垢:炒菜鍋用久了,鍋上積存的油垢很難清除掉,如果將新鮮的梨皮放在鍋里加水煮一會兒,油垢就很容易清除了。

101 、豆腐可用來美容!每天早晨起床後,用豆腐一塊,放在掌心,用以摩擦面部幾分鍾,堅持一個月,面部肌膚就會變得白嫩滋潤。

102 、高壓鍋烹調火候:牛肉1千克加水2千克,17分鍾即可將肉煮爛;大米1500克加水1千克,9分鍾即可煮熟

103 、拉鏈的保養:拉鏈不能拉得太急、太猛;不能崩得太緊;保持乾燥,防止和酸、鹼東西接觸;拉鏈發澀,可塗點蠟,輕輕拉幾下,即可。

104 、巧選茶葉:看色澤,綠茶翠綠有光的質量好;紅茶褐色帶油潤的質量好;若綠茶含較多白毫,紅茶含較多橙黃色芽頭,均為高級茶。

105 、海參的貯藏:將海參曬得干透,裝入雙層食品塑料袋中,加幾頭蒜,然後扎緊袋口,懸掛在高處,不會變質生蟲。

106 、在燈下掛一把香蔥,或用紗袋裝幾根蔥段,各種小蟲都不會飛來。蚊子最怕橘紅色光,用橘紅色玻璃紙或綢布套在燈泡上,蚊子就不會*近了

107 、在房間里放上幾盒開蓋的風油精、清涼油,或在牆上塗點薄荷可驅蚊。在室內栽一兩株西紅柿,西紅柿枝葉發出的氣味會把蚊子趕走。

108 、鹼水去鮮桃毛!在清水中放入少許食用鹼,將鮮桃放入浸泡3分鍾,攪動幾下,桃毛便會自動脫落,清洗幾下毛就沒有了,很方便!

109 、白背心穿久了會出現黑斑,可取鮮姜2兩搗爛放鍋內加1斤水煮沸,稍涼後倒入洗衣盆,浸泡白背心十分鍾,再反復揉搓幾遍,黑斑即可消除_

110 、切肥肉的竅門:切肥肉時,可先將肥肉蘸一下涼水,然後放在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著省力,肥肉也不會滑動,且不易粘案板

111 、抽煙或長時間使用深色指甲油會使指甲變色,可每天用半個新鮮檸檬擦拭,連續擦上兩周即可除去污漬。

112 、減少洗衣粉泡沫的竅門:往洗滌液中加少量肥皂粉,泡沫會顯著減少。若用洗衣機洗衣,可在洗衣缸里放一杯醋,洗衣粉泡沫就會消失。

113 、在服用四環素類葯物時,不宜吃豆腐,因豆腐中含有較多鈣,用鹽鹵做的石膏中含有較多鎂,四環素遇到鈣、鎂會發生反應,降低殺菌效果。

114 、丸子、松肉的配料比例:在烹飪丸子或松肉菜餚時,只要是按50克肉、10克澱粉的比例調料,就能使松肉鬆酥、丸子軟嫩。

115 、巧除領帶上的皺紋。打皺了的領帶,不用熨斗燙也能變得既平整又漂亮,只要把領帶卷在啤酒瓶上,第二天再用時,原來的皺紋就消除了。

116 、取適量紅糖放口中含十分鍾後刷牙2-3分鍾,漱口。再用鹽鹼水(清水摻食鹽、食鹼各50克)刷牙2分鍾。每日2次,1周後煙垢可脫落

117 、將廢葯瓶上的橡皮蓋子搜集起來,按縱橫交錯位置,一排排釘在一塊長方形木板上(釘子須釘在蓋子凹陷處),就成為一塊很實用的搓衣板。

118 、使衣物香氣襲人:用完的香水瓶、化妝水瓶等不要立即扔掉,把它們的蓋打開,放在衣箱或衣櫃里,會使衣物變得香氣襲人。

119 、鹹肉放時間長了會有一股辛辣味,在煮鹹肉時放一個白蘿卜,然後再烹調,辛辣味即可除去。若鹹肉僅表面有異味,用水加少量醋清洗即可。

120 、手錶內不小心進水,可用一種叫硅膠的顆粒狀物質與手錶一起放入密閉的容器內,數小時後取出,表中的積水即可消失。硅膠可反復使用。

121 、擀麵條時,如果一時找不到擀麵杖,可用空玻璃瓶代替。用灌有熱水的瓶子擀麵條,還可以使硬面變軟。

122 、用潔廁靈當疏通劑:隔三差五地將適量潔廁靈倒入馬桶,蓋上馬桶蓋悶一會兒,再用水沖洗,能保持馬桶通暢。

123 、被蚊蟲叮咬後可將熱水瓶蓋子(取自約90度水溫的熱水瓶)放在患處摩擦2-3秒鍾,然後拿起,連續2-3次,瘙癢即會消失。

124 、將待熟的香蕉放入冰箱內貯存,能使香蕉在較長時間內保鮮,即使外皮變色,裡面也一樣新鮮如初。

125 、巧用84消毒液:洗衣時,白色純棉織物易被其他衣服染色,可將被染衣服泡到稀釋後的84消毒液中,利用其脫色性,還您衣服的本來面目

126 、用墩布拖地很沉,且容易腰酸背疼,地面也要很長時間才幹。用舊毛巾當抹布擦地,干凈、幹得快、省時間,用舊化纖料效果更好

127 、

128 、巧用廢瓶蓋潔牆壁。將幾只小瓶蓋釘在小木板上,即成一個小鐵刷,用它可颳去貼在牆壁上的紙張和鞋底上的泥土等,用途很廣。

129 、當你非常口渴而家中又無涼開水時,可把裝有熱水的杯子放入冷水中浸泡,然後在冷水中撒上一把鹽,這樣能加速開水的冷卻。

130 、寫鋼筆字時,如寫了錯別字,抹點牙膏,一擦就凈。圓珠筆芯寫字不流利時,將筆頭插進吸過香煙的過濾嘴中轉一轉即可。

131 、如果你身邊只有溫開水而又想喝到濃郁的香茶,可在溫開水中放少許白糖或紅糖,攪拌溶解,然後放入茶葉,5分鍾後,你便能如願以償。

132 、將廢棄無用的橡皮蓋子用雙面膠固定在房門的後面,可防止門在開關時與牆的碰撞,能起到保護房門的作用。

133 、將西瓜浸入15%的鹽水中3-5日,撈出揩乾,再用西瓜蔓葉中擠出的水汁塗一遍,密封於聚乙稀塑料袋內,放入地窖,可使西瓜保鮮半年

134 、鑒別寶石的竅門:將寶石放在襯物上讓日光照射,穿透寶石的光線在襯物上呈現金星樣子的為真品。若是假寶石,襯物上會呈現一塊黑影

135 、怎樣燒魚魚不碎?1燒魚之前,先將魚下油鍋炸一下。如燒魚塊,應裹一層薄薄的澱粉再炸。炸時注意油溫宜高不宜低。

136 、怎樣燒魚魚不碎?2燒魚時湯以剛沒過魚為宜,待湯燒開後,要改用小火煨燜至湯濃放香時即可,煨燜時要少翻動魚,可將鍋端起輕輕晃動。

137 、雞肉與芹菜同食會傷元氣;牛肉與栗子同食後會嘔吐;兔肉與芹菜同食會傷頭發;蟹與柿子同食會中毒;洋蔥與蜂蜜同食會傷眼睛。

138 、戳傷手指的救護竅門:用冷濕布冷卻患處,用厚紙作夾板固定受傷手指,再用綳帶包紮好。普通扭傷或脫位,可自行將患處整復好,恢復原狀

139 、麵粉能洗凈葡萄!葡萄去蒂放在水盆里,加入適量麵粉,用手輕攪幾下,然後將渾濁的麵粉水倒掉,用清水沖凈即可。

140 、車船行駛途中,將鮮薑片隨時放在鼻孔下面聞,使辛辣味吸入鼻中,可以防暈車;將薑片貼在肚臍上,用傷濕止痛膏固定好,有相同效果。

141 、旅途中處理腳泡的方法:先用熱水燙腳十分鍾,用消過毒的針刺破腳泡,使泡內液體流出、排干,再將腳泡部位消毒。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142 、旅途中小腿抽筋的防治:扳腳法:取坐姿,一手用力壓迫痙攣的腿肚肌肉,一手抓住足趾向後扳腳,使足部背曲,再活動一下,即可緩解。

143 、旅途中遭遇雷雨時,千萬不要在巨石、懸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電流從這些地方通過時會產生電弧,擊傷避雨者。若山洞很深,可躲在裡面

144 、受潮軟化的餅干放入冰箱冷藏幾天,即可恢復原狀;切洋蔥等蔬菜時,可將其去皮放入冰箱冷凍室存放數小時後再切,就不會刺眼流淚了。

145 、釀酒用的葡萄皮有豐富的抗氧化劑,經常適量飲點紅酒,能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管硬化。

146 、熬粥加鹼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加鹼熬出來的粥雖然顯得粘稠、滑口,但粥內的一些重要的營養成分大部分都被破壞了,因此,熬粥不宜加鹼。

147 、治療風濕症的竅門:生薑皮曬干研末,裝入瓶內儲存備用。每次取姜皮末半茶匙沖酒(低度白酒)飲服,可緩解症狀。

148 、吃羊肉有助於保持健美體形,羊肉是理想的肉鹼來源,這種和氨基酸類似的物質能幫助細胞「燒」掉人體多餘的脂肪。

149 、炒青菜脆嫩法:在炒黃瓜、萵筍等青菜時,洗凈切好後,撒少許鹽拌合,腌漬幾分鍾,控去水分後再炒,能保持脆嫩清鮮。

150 、魚刺卡喉的救治竅門1:吞咽橙皮。魚刺卡喉時,可剝取橙皮,塊窄一點,含著慢慢咽下,可化解魚刺。

151 、魚刺卡喉的救治竅門2:用維生素C軟化。細小魚刺卡喉,可取維生素C一片,含服慢慢咽下,數分鍾後,魚刺就會軟化清除。

152 、皮膚粗糙者可將醋與甘油以5:1比例調和塗抹面部,每日堅持,會使皮膚變細嫩。在洗臉水中加一湯匙醋洗臉,也有美容功效。

153 、晾曬衣服要訣1:衣服最好不要在陽光下曝曬,應在陰涼通風處晾至半干時,再放到較弱的太陽光下曬干,以保護衣服的色澤和穿著壽命。

154 、晾曬衣服要訣2:晾曬衣服不可擰得太干,應帶水晾曬,並用手將衣服的襟、領、袖等處拉平,這樣晾曬乾的衣服會保持平整,不起皺褶。

155 、西紅柿、黃瓜不宜放冰箱儲存。將西紅柿、黃瓜放入冰箱存放,其表皮會呈現水浸狀態,從而失去它們特有的風味,乃至變質腐敗,不能食用

156 、常吃蘋果可防治口腔疾病,因為蘋果的纖維質能清除牙齦中的污垢。但有一點需注意,吃完蘋果後應漱口,以防齲齒的發生。

157 、巧除室內怪味:室內通風不暢時,經常有碳酸怪味,可在燈泡上滴幾滴香水或花露水,待遇熱後慢慢散發出香味,室內就清香撲鼻了。

158 、炒洋蔥宜放麵粉、酒。切好的洋蔥蘸點乾麵粉,炒熟後色澤金黃,質地脆嫩,味美可口。炒洋蔥時,加少許白葡萄酒,不易炒焦。

159 、巧除軟刺:仙人掌之類的植物軟刺扎進皮膚時,可用傷濕止痛膏貼在扎刺的部位,在燈泡下烘烤一會兒,然後快速將其揭去,刺就會被拔出

160 、巧識香油是否摻假1:看顏色。顏色淡紅或紅中帶黃為正品。機榨香油比小磨香油顏色淡。如顏色黑紅或深黃,則可能摻進了棉籽油或菜籽油

161 、熬粥防溢妙法:熬粥時,稍不注意便會溢鍋。如果往鍋里加5-6滴植物油或動物油,就可避免粥汁溢鍋了。

162 、報紙油墨味可驅蟲。在放衣服的箱子底上鋪一層報紙,再放入衣物(最好使深色衣物貼著報紙),這樣可使衣物免遭蟲咬,報紙每半年換一次

163 、巧識香油是否摻假2:看變化。香油在日光下清晰透明,如摻進涼水,在光照下則不透明,如果摻水過多,香油還會分層並容易沉澱變質。

164 、舊郵票出現黃斑後,可將少許鹽放在熱牛奶中化開,然後把郵票放在冷卻的奶液中浸泡2小時後取出,再用清水沖凈、晾乾,黃斑即可消除。

165 、白蘿卜美容:將白蘿卜切碎搗爛取汁,加入適量清水,用來洗臉,長期堅持,可以使皮膚變得清爽潤滑。

166 、拔絲糖汁的熬制:在熬製做拔絲菜用的糖汁時,加入同大米粒差不多大小的明礬,就能延長凝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167 、變質葡萄糖粉是好肥料。變質的葡萄糖粉搗碎撒入花盆土四周,三日後黃葉就會變綠,長勢茂盛。其適用於吊蘭、刺梅、萬年青、龜背竹等。

168 、電動剃須刀可修整衣褲。毛料衣褲、毛衣等穿久了會起很多小球,很不美觀,可用電動剃須刀像剃鬍須一樣將衣服剃一遍,衣服即可平整如新

169 、巧治氣管炎:將蜂蜜和白酒(多少根據自己的酒量大小而定)摻在一起,用火燒熱,涼後喝下,每天1-2次,堅持喝一個月,即可見效。

170 、防衣物褪色二法:洗滌深色棉織物時加適量醋,可防止其褪色,且光澤如新;新買的有色花布第一次下水時,加鹽浸泡十分鍾可防止布料褪色。

171 、身上有傷口流血時,可立即在傷口上撒些白糖,因為白糖能減少傷口局部的水分,抑制細菌的繁殖,有助於傷口收斂癒合。

172 、吃過大蒜後,喝杯牛奶,可消除大蒜遺留在口中的異味。抽屜、壁櫥、衣箱里有霉味時,在裡面放塊肥皂,即可去除。

173 、巧選羽絨服1:一般以選含絨量多的為好。可將羽絨服放在案子上,用手拍打,蓬鬆度越高說明絨質越好,含絨量也越多。

174 、巧選羽絨服2:全棉防絨布表面有一層蠟質,耐熱性強,但耐磨性差;防絨尼龍綢面料耐磨耐穿,但怕燙怕曬。選購滌棉面料的羽絨服較好。

175 、珍珠不佩戴時,先用弱鹼性的肥皂水洗滌一下,再用清水充分沖洗,然後用潔凈軟布將其擦凈、陰干,放在絲絨盒內,置於避曬、防潮處保存

176 、發面加鹽好!面發酵得好壞是製作饅頭、包子等各類主食的關鍵,發面時可加入少量食鹽,這樣發出的面氣泡多,蒸出的主食松軟可口。

177 、根據美國國家葯典規定,葯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就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會因吸附水氣,成為葯罐內的一項污染源!

178 、化妝時,先把微濕的化妝綿放到冰箱里,幾分鍾後把冰涼的海綿拍在抹好粉底的肌膚上,你會覺得肌膚格外清爽,彩妝也顯得特別清新

179 、蜂蜜能潔齒。蜂蜜含有類似溶菌酶的成分,對各種致病病菌有較強的殺菌和抑菌能力,經常食用蜂蜜並注意口腔衛生,能預防齲齒的發生。

180 、在糧食中放少量干海帶,可吸收糧食中水分,防止其生蟲發霉,海帶用後會變濕,可晾乾後再次放入,仍保持吸濕和殺菌能力,且不影響食用

181 、電視機或電腦著火時,先拔掉插頭或關上總開關,再用毯狀物撲滅火焰。切勿用水或滅火器救火,因機體內可能仍有殘余電力,會引致電擊。

182 、畫眼線的小技巧:要畫好一雙細致的眼線,可以先把手肘固定在桌上,然後平放一塊小鏡子,讓雙眼朝下望向鏡子,就可以放心描畫眼線了。

183 、糕點的保存:保存糕點時,可在貯藏糕點的密封容器里加1片新鮮的麵包,當麵包發硬時,再及時更換一塊新鮮的,這樣糕點能保鮮較長時間

184 、日光燈管使用數月後會兩端發黑,照明度降低。這時把燈管取下,顛倒一下其兩端接觸極,日光燈管的壽命就可延長一倍,還可提高照明度

185 、圓珠筆油弄到手上很難洗掉,可用酒精棉球(也可用白酒)放在手上被污染處,圓珠筆油很快就被吸附,再用清水沖洗即能洗凈。

186 、要防止毛線衣縮水,洗滌時水溫不要超過30度,用中性肥皂片或洗滌劑洗滌,過最後一遍水時加少許食醋,,能有效保持毛衣的彈性和光澤

187 、浴室用電注意事項:宜用12伏低壓電源,用防潮照明燈,裡面的任何電氣設備都要有足夠高度(2米以上),以保證不會有人誤觸電源

188 、識別優質醬油:搖晃瓶子看沿瓶壁流下的速度快慢,優質醬油濃度高流動慢;瓶底無沉澱物;顏色呈紅褐色、棕褐色、有光澤而發烏。

189 、米飯做好後,挑些比較軟、溫熱的揉成團,放在面部輕揉,直到米飯團變得油膩污黑,然後用清水洗掉,這樣可使皮膚呼吸通暢,減少皺紋。

190 、珍珠的保養:不宜在陽光下曝曬,少與香水、油脂以及強酸強鹼等化學物質接觸,防止珍珠失光、褪色。佩戴時要常用潔凈的軟布擦抹。

191 、識別優質醬油:打開後未觸及瓶口就可聞到濃香,劣質的則香氣少或有異味;優質醬油品嘗起來味道鮮美,咸甜適口,醇厚柔和,口味綿長。

192 、活竅門:心絞痛病人的急救:讓患者保持最舒適坐姿,頭部墊起;如隨身攜帶葯品則給患者用葯;松開緊身的衣服使其呼吸通暢;安慰患者。

193 、將一頭大蒜切成薄片,與三百毫升涼開水一起裝入密封容器內6-7小時,然後加入三十克碎冰糖,每天早晚漱口一次,可防感冒。

194 、購買保暖內衣應選內外表層均用40支以上全棉的產品,用手輕抖不出現「沙沙」聲,手感柔順無異物感,有優良回彈性,最好選知名品牌。

195 、自來水剛煮沸就關火對健康不利,煮沸3-5分鍾再熄火,燒出來的開水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毒物質含量都處於最低值,最適合飲用。

196 、電毯失火時應先拔掉插頭,然後向床潑水滅火,切勿揭起床單,否則空氣進入,冒煙的床容易著火。如情勢嚴重,則立即通知消防隊。

197 、巧煮牛肉:在頭天晚上將牛肉塗上一層芥末,第二天洗凈後加少許醋煮;或用紗布包一小撮茶葉與牛肉同煮,都可使牛肉易熟快爛。

198 、西紅柿可治病,每天生食1-2個鮮熟西紅柿可防癌,每早吃1-2個鮮熟西紅柿蘸白糖可降血壓,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飲,可退燒。

199 、煤氣中毒的急救:迅速打開門窗使空氣流通;盡可能把中毒者轉移至通風處,同時注意保暖;保證呼吸道通暢,及時給氧,必要時做人工呼吸

200 、專家建議冬天多吃紅辣椒、胡蘿卜、西紅柿、洋蔥、山楂等紅顏色食品,可預防感冒;每天喝一杯酸奶、一碗雞湯也有預防感冒的作用。

201 、巧刮魚鱗:將魚裝一較大塑料袋裡,放到案板上,用刀背反復拍打魚體兩面的鱗,然後將勺伸入袋內輕輕地刮,魚鱗即可刮凈,且不外濺。

202 、鮮蛋與生薑、洋蔥不能混放,生薑和洋蔥有強烈氣味,易透進蛋殼上的小氣孔,使鮮蛋變質。糧食與水果混放,則水果易干癟、糧食易霉變。

203 、巧煮麵條:煮麵時在水面加一湯匙油,面條就不會沾了,還能防止面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204 、買肉常識:看肉色,新鮮肉肥肉乳白,瘦肉粉紅。如肥肉發黃或肉呈黑紫色有淤血,不能要。含瘦肉精的肉則特別鮮亮,色澤紅艷。
205 、煮掛面時不要等水沸再下,當鍋底有小氣泡往上冒時就可下面,攪幾下蓋鍋煮沸,適量加冷水,再蓋鍋煮沸即熟。這樣煮出的面,面柔而湯清
206 、毛巾科學消毒法:將毛巾先用開水煮沸10分鍾左右,再用肥皂洗滌,然後用清水充分洗凈,最後將毛巾折疊好放入微波爐中,加熱5分鍾。
207 、將白菜幫葉切斜片,鍋內油熱後放花椒10粒左右,炸黑後放白菜,緊跟將一小酒杯米醋入鍋,翻炒後勾澱粉少許,此菜有助防流感。
208 、亮光可以幫助你早起,在床頭准備一盞明燈,鬧鍾一響就打開,堅持下去,有一天你會發現,每天起床後你都會精神奕奕。
209 、9種讓你笑容綻放的食物:芹菜、乳酪、綠茶、洋蔥、香菇、芥末、無糖口香糖、薄荷、水;常食這些食物可消除口臭、防止蛀牙。

210 、背陰客廳的「亮」招:補充人工光源。廳內色調統一,忌沉悶。選白櫸、楓木飾面啞光漆傢具並合理擺放。地面磚宜亮色,如淺米黃色光面的

211 、識別假蜂蜜:在蜂蜜中加入少量冷開水,也可滴幾滴碘酒或酒精,如滴入物呈紫、綠或紅褐色的,就是假蜂蜜。

212 、頭皮屑過多可通過飲食改善。多吃鹼性食物如水果、蔬菜、蜂蜜等;多吃含維生素B2、B6食物,如動物肝、腎、心、奶類、蛋黃、麥胚等

213 、挑選瓷器餐具時,用食指在瓷器上輕輕拍彈,如發出清脆的罄一般的聲響,表明瓷器胚胎細膩、燒制好,如拍彈聲發啞,則有破損或瓷胚質劣

214 、枕頭應有一定彈性,但過強也不好,頭部不斷受到外加的彈力作用,易產生肌肉疲勞和損傷。如彈簧枕、氣枕等,都不能算是有利健康的枕頭

215 、鑒別香油:純正香油色澤透明鮮亮,不純香油有混濁物。冰箱中低溫存放24小時後,純正香油保持晶瑩剔透液體狀,不純香油則有明顯結晶[

216 、表面多刺、多斑、釉質不夠均勻甚至有裂紋的陶瓷品,其釉中所含鉛易溢出,不宜做餐具。瓷器粘合劑大多含鉛高,瓷器補過後也不宜做餐具

217 、冬季當心「低熱燙傷」!熱水袋內水溫不要太熱,熱力表面不要直接貼近皮膚。糖尿病人或末梢感覺神經遲鈍者及嬰幼兒最好不用熱水袋取暖

218 、挑選熟透的西紅柿,將柿肉挖出,攪拌均勻,敷在眼睛上,約十分鍾後用濕毛巾擦掉。此法可淡化黑眼圈,同時還可延緩眼周皮膚的老化。

219 、蘋果的另類療效:治療頭痛!頭痛時,把蘋果磨成泥狀,塗在紗布上,貼在頭痛部位,頭痛症狀可減輕。

220 、減少電腦傷害策略:連續工作1小時後應休息十分鍾左右。室內光線要適宜,且保持通風乾爽。注意正確的操作姿勢。保持皮膚清潔。

221 、蘋果的另類療效:消除口臭!用蘋果汁刷牙,可消除口臭,還可保持牙齒潔白,但切記刷完後要再用牙膏刷一遍牙。

222 、用大號針頭的廢舊注射器,把膠水或其他無色、無腐蝕、流動性較好的粘合劑,均勻適量注入西服的氣泡處,再熨干、熨平,西服會挺括如初

223 、開啟干白葡萄酒的軟木瓶塞:將酒瓶握手中,用瓶底輕撞牆壁,木塞會慢慢向外頂,當頂出近一半時,停,待瓶中氣泡消失後,木塞一拔即起

224 、仰卧位是護送急症病人的常用體位。如病人處於昏迷狀態,還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咽喉部分泌物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225 、毛巾常洗且每隔一段時間用肥皂、洗衣粉或鹼液煮沸數分鍾,可防發硬。煮沸時毛巾應全部浸水中,以免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而降低柔軟度

226 、將急症病人護送醫院時,心力衰竭或支氣管哮喘病人適用坐位;一側肺炎、氣胸、胸腔積液病人適用側卧位,且歪向患側,有利保持呼吸功能

227 、袋裝牛奶冬季或冰箱放置後,其油脂會凝結附著在袋壁上,不易刮下,可在煮之前將其放暖氣片上或火爐旁預熱片刻,油脂即溶。

228 、冬季室內濕度不夠易誘發疾病!家中應配備加濕器,此外,向地上灑些水、用濕拖把每天拖幾次地,或在室內養幾盆水仙花也能增加濕度!

229 、毛衣穿久了,有些部位會磨得發亮,可用醋、水各半的混合液在發亮部位噴灑一下,再洗滌,就可恢復原樣。

230 、辨識鮮魚:鮮魚外表鮮艷、魚體完整無損害、鱗片整齊、眼球清晰、鰓無異味、肌肉堅實有彈性;凍魚除以上要求外,表層要無干縮、油燒狀

231 、巧克力不宜放冰箱中冷存!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後,一旦取出,在室溫條件下其表面會結出一層白霜,且極易發霉變質,失去原味。

232 、清洗鑽石:先將鑽飾放盛有溫和清潔劑或肥皂的小碟中約半小時,再用小軟刷輕刷,用自來水沖洗後擦乾即可,沖洗時將水池堵住,以防萬一

233 、市場上的海蟹以梭子蟹為多,也稱槍蟹,優質的槍蟹蟹體暗紫發青,比較重,蟹甲有青白色雲斑,兩尖角無損,四對足硬朗。

234 、很多除油煙機上有油盒,油滿倒掉後,油盒很難清洗,可在干凈油盒裡先放點水再安在油煙機上,讓油滴在水上,快滿時一倒,油就全出來了 。
235 、白色毛衣穿舊了會逐漸發黑,將毛衣清洗後放入冰箱冷凍1小時,再取出晾乾,即可潔白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