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魚湯怎麼做
魚湯怎麼做才好吃?
魚湯,除了廚房新手,誰還沒有做過魚湯?如果我只簡單的將我做魚的步驟用圖文的形式給大家呈現,並用來佐證魚湯這樣做才好吃,我想這是沒有說服力的。思來想去,翻閱了好幾本書籍查找,我覺得我應該這樣來回到這道問答。
魚湯怎麼做才好吃?我們需要列舉出這樣幾條要求來證明這樣做才好吃。
1、要煲出不腥的魚湯;
2、魚湯要熬成奶白湯;
3、怎樣使魚湯更鮮?
4、製作魚湯的步驟呈現;
我是在長江邊長大的,所以一般都是做鯽魚豆腐湯,下圖是我煲出的符合以上4點要求的鯽魚豆腐湯:
下面我們開始逐一回復我們剛剛提出的四點要求:
一、如何煲出不腥的魚湯?
煲魚湯要在水沸時下魚,否則湯會有腥味。如果是涼水下魚,鍋中的涼水需要等待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煮開,煲魚湯的材料在鍋底部,湯煮沸後,鍋中的材料無法浮起,魚湯就會有腥味,而且腥味會比較重。
二、魚湯要熬成奶白湯,該怎麼做?
分兩種情況,鮮魚和煎好後的魚
1、鮮魚清洗干凈後,不要加鹽,否則會使蛋白質凝固,魚湯也就不會成乳白色。
2、魚煎好後需要加入沸水,是蛋白質在高溫中滲透出來,否則我們做出的湯就是清湯,沒有魚的味道,口感自然就會不好。
三、怎樣使魚湯更鮮?
我們熬煮魚湯的時候,可以加入一點點的啤酒或者是鮮奶,幾滴就可以了,這樣做能使魚肉白嫩,增加營養,熬煮好的魚湯會更加的鮮美可口,這點屬於小竅門哦,大家下次做的時候可以試下。
4、製作魚湯的步驟呈現;我們給大家簡單的用圖文的形式介紹一下製作美味的豆腐鯽魚湯的過程和步驟:
1、食材准備:鯽魚一條、豆腐一塊,改刀成麻將大小的豆腐塊,鯽魚洗殺後要清洗干凈,特別是魚肚中的黑膜,一定要清洗干凈,這層黑膜是魚腥的來源之一。
2、魚入鍋中煎成兩面金黃後盛出,待用
3、煎鍋魚後,鍋要清洗干凈,然後放入大鍋的沸水,放入薑片、香蔥結,之後放入我們剛剛煎好的魚,大火煮沸。也可以是鍋中再次放入少量的色拉油,放入薑片和蔥段炒出香味,然後放入適量的沸水。
4、魚湯煮開後,放入一點點啤酒或者牛奶,轉中小火燜煮30分鍾,要蓋上鍋蓋哦。魚湯中小火燜煮30分鍾後,我們就可以放入豆腐了,之後再次中小火,燜煮15分鍾。
5、魚湯熬煮好後,撈出鍋中的蔥結,出鍋前加入適量的鹽,並滴入幾滴香油,一鍋美味的鯽魚豆腐湯就做好了。
魚湯怎麼做才好吃?
這樣煮好的魚湯,鮮味十足,魚肉白嫩,簡單易做還能滋補身體。我覺得這樣做應該算是好吃的魚湯了。
❷ 如何將鯽魚豆腐湯做得更加鮮美
「豆腐燉鯽魚怎麼做好吃?」我還是有發言權的。因為「豆腐燉鯽魚」是我生活飲食的最愛,尤其是一到了冬天,我們家就離不開「豆腐燉鯽魚」的火鍋。在此,我可以分享一下我家的「豆腐燉鯽魚火鍋」的做法。今天咱家老爺子又去釣魚了,打電話說收獲不錯。正好我兒子特別喜歡吃鯽魚,這個小子4歲了,最喜歡的肉食魚肉了,隔幾天就叫著要吃魚肉。為了給他做道好吃的魚肉,我特地去買了一塊膽水豆腐回來。
❸ 魚頭豆腐湯的做法
主料:豆腐適量、三文魚頭1個。
輔料:食用油5毫升、清水750毫升、薑片適量、蔥適量、料酒3克、胡椒粉2克。
1、豆腐切塊,煎至豆腐兩面金黃待用。
❹ 魚頭豆腐湯怎麼做好吃又不腥
煎好的魚頭最後在放水的時候,是加熱水或者沸水,這樣能夠避免魚頭豆腐湯有腥味。
做魚頭豆腐湯的方法步驟如下:
所需原材料:
1、主料:魚頭1000克、豆腐3塊。
2、輔料:姜2片、香菜20克、食鹽3克、胡椒粉2克。
第一步:准備材料:豆腐切小塊,魚頭去腮刮凈魚鱗,沖洗干凈。
❺ 鯽魚湯怎麼做好喝且不腥
有人做好的鯽魚湯不僅顏色不夠濃白乾凈,還帶有很重的腥味,這樣的鯽魚湯沒有人愛喝。燉鯽魚湯不能直接把鯽魚下鍋燉一燉,而要掌握一些竅門,才能將鯽魚湯做好。
燉鯽魚湯,記住4個竅門,湯鮮美不腥,呈現奶白色
先看看4個竅門:
1、燉鯽魚湯萬不可直接把鯽魚丟進鍋里燉,這樣做的話湯不香還腥味大,湯色也會十分難看。而正確做法是,先把鯽魚放進鍋里煎一煎,煎過後的鯽魚再燉煮,這樣才能做出奶白色,湯汁也濃郁鮮美。
2、燉鯽魚湯不能著急放鹽,要懂得放鹽的時間,若放太早了,會導致魚肉發柴,而且燉出的魚湯也不夠白,所以燉鯽魚湯時,鹽要最後放更合適。
3、燉鯽魚湯時不適合加料酒,料酒雖然有去腥的作用,但是燉鯽魚湯屬於清燉,料酒中含有香辛料的味道,放了料酒後會遮住魚湯的鮮美,從而變得不好喝,出現一些異味,所以燉鯽魚湯切記不要放料酒。
4、燉鯽魚湯要注意火候,不少人燉鯽魚湯習慣小火去燉,因為平常燉湯類幾乎都是小火慢燉才喝,而燉鯽魚湯恰恰相反,要利用大火才能燉出更濃白的效果。
再看看燉鯽魚湯的步驟:
准備一條剛宰殺的鯽魚,鯽魚湯要鮮美,首先鯽魚要新鮮,若是冷鮮魚或者冷凍魚做出來的魚湯都要差很多,所以想要燉鯽魚湯,需現買現作為好。
把鯽魚處理干凈,魚腹內的黑膜也要去除,再把鯽魚放流動水下沖洗,把貼近骨血的位置著重清洗一下,要保證魚湯白凈,那就要把鯽魚弄得非常干凈。
用廚房紙巾把鯽魚上的水分擦乾,再利用熱鍋涼油把魚煎成兩面金黃,也可以把鍋燒熱後,用生薑擦拭,多擦幾遍,形成一層保護層,再倒油煎魚,這樣做可以避免魚肉粘鍋造成破皮,完整的魚肉看起來才食慾滿滿,如果魚肉爛一鍋,即使湯很奶白,也沒有喜歡,所以煎魚時要特別小心,別大意了,要有耐心一些。
如果在炒鍋里煎的魚,那麼直接加開水就好,如果在平底鍋里煎魚,那就把魚轉進炒鍋或者燉鍋,加上適量開水,再放少許生薑片和蔥段,開大火燉煮。
燉鯽魚時不要蓋蓋子,燉煮過程中少許腥味會揮發掉,一直燉煮十分鍾鯽魚湯就燉好了。
❻ 鯽魚豆腐湯好吃有營養,具體的做法是什麼呢
鯽魚豆腐湯好吃又有營養,具體的做法則是首先要把鯽魚提前腌制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腌制的同時可以倒上料酒,蔥、姜。這都是為了提前去除腥味兒,腌制好後的鯽魚不用沖洗,直接放進油鍋里煎。煎至鯽魚的兩面呈金黃,煎好後的鯽魚可以直接盛出,鍋里加入少量的清水。再把鯽魚放進去,加入的清水一定要沒過鯽魚的身子,以免燉出來的湯太少。
對於一些女性在坐月子期間,如果發現沒有奶水的時候,可以多喝一些鯽魚湯。鯽魚湯具有下奶水的效果,在燉鯽魚的時候里邊可以適當的添加一些豆腐,這樣燉出來的鯽魚更好喝。在燉鯽魚的里邊也可以加一些通草,通草是一種中葯材,能夠促進乳汁的分泌。
❼ 簡單方便的滋補佳品,鯽魚豆腐湯怎麼做
鯽魚豆腐湯的做法非常簡單,不過要做得好喝,做出白白的魚湯也要下一番功夫,多多練習。
鯽魚豆腐湯的用料不多,只要准備好鯽魚、豆腐和蔥、姜等配料即可。首先,將鯽魚處理干凈。處理魚的時候要小心不要把魚膽刺破,如果魚膽破了,魚會發苦,還要把內臟和黑色的內壁清洗干凈。豆腐的使用量大概和魚成一比一的比例,切小塊備用,等到所有食材都准備好就可以下鍋了。
鯽魚豆腐湯不僅味道好,營養也很豐富,尤其對剛生過寶寶的媽媽很友好,因為鯽魚豆腐湯利於新手媽媽分泌乳汁,所以,新媽媽們在生過寶寶之後可以多喝一點鯽魚豆腐湯,對身體有好處。另外,鯽魚身上的蛋白質很容易被人吸收,所以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放心食用。
和其他肉類相比,魚肉含有的營養更豐富,也更易被人吸收,所以無論男女老少,多吃魚都是有好處的。
❽ 鯽魚豆腐湯怎樣做
營養價值:
蛋白質、多種礦物質、維生素、鈣、異黃酮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是產後婦女
禁忌人群:
高血脂膽固醇患者、動脈硬化者、低碘者
鯽魚豆腐湯所需材料
鯽魚1條、豆腐150克、香菜適量、料酒適量、薑片適量、鹽適量、味精適量、水澱粉適量、香油適量、植物油適量
鯽魚豆腐湯的做法
1.將豆腐洗凈,切成5毫米的薄片,用鹽水腌漬5分鍾,瀝干;鯉魚去鱗、鰓和內臟,洗凈,抹上料酒,用鹽腌漬10分鍾。
2.鍋置於火上,倒入植物油燒熱,爆香薑片,放入鯽魚,待魚兩面煎黃後加入適量清水。
3.用大火燒開以後轉成小火燉半個小時,然後放入豆腐片,加入味精和食鹽調味,然後用水澱粉勾芡,放入香菜和香油即可。
鯽魚豆腐湯的功效與作用
鯽魚具有利尿消腫、排毒、保護血管健康、降低膽固醇和產後催乳的功效。豆腐具有健脾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的功效。豆腐和鯽魚一起吃的話可以有很好的消腫的作用,對於利尿去濕氣來說效果不錯,而且兩者一起吃,含有的蛋白質是很豐富的,對於出現的乳汁少,有通乳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提高益智力的作用,美容護膚
❾ 鯽魚豆腐湯不煎魚的做法
我們人類都要從食物中攝取營養,而食物也分好吃與不好吃。相信大家的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愛、最心儀的一種食物,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聊聊美食。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這道美食,一起來看一下吧。
鯽魚湯是由鯽魚和豆腐為主材料的滋補湯品,鯽魚富含蛋白質,而脂肪含量低,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用它們一起搭配燉湯是對身體再好不過的補品了。魚和豆腐是營養和美味上的絕配,首先兩者含有的蛋白質相互彌補,很適合人體所需,再就是兩者都是耐煮的食材,一起煮能把味道都煮出來。那麼,如何在家做出湯白味美,營養豐富的鯽魚豆腐湯呢?
【食材】
鯽魚 2條、內酯豆腐 1塊、小蔥 適量、姜 1塊
鹽 適量、料酒 2勺、白鬍椒粉 適量
【製作步驟】
1、鯽魚去鱗、去鰓、去腸、去肚內黑皮洗干凈,瀝干水。
2、豆腐洗干凈切成塊。
3、這里介紹個煎魚不破皮的竅門,把鍋燒熱,倒入少量油,轉動鍋,讓油滑一下鍋,再倒出,這個動作的目的:讓鍋體潤滑。再加入要煎魚的油,把魚放入煎,一定要把開肚的部位朝下,這樣才不會爆油。
4、把魚兩面煎黃後,烹入料酒,加入薑片,倒入涼水,再加入豆腐。
5、馬上蓋上鍋蓋,改中大火,開始煮魚。(一定要中大火,如果火小了,湯則是清的,不白)
6、煮上15分鍾,魚湯就能變奶白色了,這時加鹽調味,加入兩根小蔥去腥。
7、最後加入蔥花,撒上白鬍椒粉,就可以。
❿ 鯽魚豆腐湯及回鍋肉的做法!!
給予豆腐湯做法一:
1、鯽魚開膛去內臟,去鱗去鰓(魚檔工作人員完成),洗凈、抹乾,用鹽和料酒稍腌待用;
2、豆腐切成1厘米厚的塊;
3、砂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將鯽魚放入,煎至兩面呈金黃色;
4、加入蔥、姜;
5,加入足夠開水(5碗左右);
6,加蓋,燒開後轉小火(如果想要湯色雪白,就用大火煲10分鍾),煲40分鍾;
7,加入豆腐,再煮5分鍾左右,加鹽和胡椒、雞精調味即可。
鯽魚豆腐湯做法二:
主料:鯽魚400克,豆腐400克。
輔料:黃酒15克,精鹽、味精各2克,蔥3克,姜1.5克,水澱粉少許,色拉油適量。
製法:
1、將豆腐切成5毫米厚的薄片,用鹽水漬5分鍾,瀝干待用。
2、鯽魚去鱗和內臟,抹上黃酒,用鹽漬10分鍾。
3、器皿中放色拉油加熱,爆香薑片,將魚兩面煎黃後加適量水,小火25分鍾,再投入豆腐片,調味後下少許水澱粉勾薄芡並撒上蔥花。
鯽魚豆腐湯做法三:
鯽魚輔料:豆腐、豬肉、香菜鹽、紹酒、花椒水、雞精、蔥、姜、肉湯
1、將豆腐切成小塊,豬肉切片,香菜、蔥切段,姜拍松切塊;
2、魚去內臟洗凈用熱水燙一下,放入涼水中刮凈黑皮洗凈,豆腐焯水要焯透控凈水;
3、坐鍋點火放油油熱煸炒蔥姜加入紹酒、肉湯、肉片、花椒水、鹽,開鍋後放水、魚和豆腐,大火燒開改小火慢燉20分鍾,見湯濃乳白色時取出蔥姜塊,放入雞精調好口味,放入香菜盛在湯碗中即可。
回鍋肉做法一:
原料:豬後臀尖,青蒜
輔料:豆瓣醬,香熏豆豉(最好選四川彭山張記香熏豆豉),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 開水下肉,煮20分鍾左右,其中放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撇去浮沫,待筷子能插入肉中,關火,泡5分鍾,再出鍋。
開始煮肉。
青蒜拍一下,切斜刀段,肉切成大薄片,看你的刀功了,越薄越好。
鍋內放少許油,下白肉,煸炒,肥肉變的捲曲,透明後,把肉鏟到鍋邊(這個是懶人的做法!呵呵!其實應該是把肉先鏟出來在炒豆瓣醬的),下豆瓣醬,煸出紅油,下豆豉,姜絲,青蒜,同炒。這個菜炒時不用加鹽,因為豆瓣醬已經夠咸了。
開始炒。
裝盤前的回鍋肉青蒜略變軟,淋黃酒,就可以出鍋了。
回鍋肉做法二:
用料:五花肉(肥:瘦=3:2、帶皮)、郫縣豆瓣、料酒、花椒等
配菜:蒜苗/青椒
1、將鮮肉煮至八成熟
2、將煮過的肉切片
3、燒油
4、油開後,下郫縣豆瓣,用大火炒至有香味溢出
5、下切好的肉片炒至肥肉部分變小、打卷
6、下配菜,炒熟即可
做法三
主料:豬肉(瘦)250克
輔料:青椒45克 青蒜30克
調料:甜面醬20克 豆瓣辣醬10克 白砂糖10克 味精5克 植物油30克 各適量
1. 肉沖凈,整塊放入冷水中約煮20分鍾;
2. 用筷子試插,如無血水滲出即已熟透,撈出,待冷卻後切成薄片備用;
3. 青椒洗凈,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
4. 青蒜去干皮,切段;
5. 炒鍋入油,先倒下肉片爆炒;
6. 見肥肉部分收縮,再放入青椒炒數下,先行盛出;
7. 用鍋中余油,將甜面醬、辣豆瓣醬炒香,加高湯、糖、味精勻;
8. 再倒回肉片、青椒一起翻炒;
9. 起鍋前加青蒜同炒,待香味散出,即可盛盤食用。
(也可以加些老乾媽作輔料,味道更加!)
編輯本段回鍋肉的傳統——旱蒸回鍋肉
最傳統地道的回鍋肉,其實不是用水煮出來的,而是蒸出來的。
旱蒸香辣回鍋肉做法:
主料:五花肉
輔料:蔥白、仔姜、干海椒、鹽、味精、醪糟、上等紅酒製作方法:將五花肉全身塗抹醪糟,沾鹽上籠蒸熟,切片待用。開火,下油幾錢,到入五花肉,出油成卷,放干海椒炒香後到入仔姜和蔥白,加鹽味精,起鍋時勾入小量豆油,裝盤。
得一塊五花肉一塊仔姜一節大蔥一段干海椒一起夾到嘴裡,閉上嘴,蔥香肉鮮從鼻孔中緩緩析出,酒醉後的五花肉姜香爽口,配合干辣椒的香辣,絕對是滋味無窮。
要領:
1、選肉要精:
要當天宰殺的鮮豬肉,後腿二刀,肥四瘦六寬三指,太肥則膩,太瘦則焦,太寬太窄都難成型。
2、煮肉要調味:
清水煮肉,難出肉香,因此,水滾開以後,要先放入生薑(用刀拍開)、大蔥節、大蒜、花椒吊湯,等湯氣香濃,再放入洗凈的豬肉,六成熟就撈起備用,不能煮得太軟。
3、切肉要巧:
很多人等肉冷了再切,肥瘦易斷,熱的時候又燙手,下刀難以均勻,懂行的廚師,把撈起的肉放在冷水裡浸一浸,趁外冷內熱時下刀,現在有了冰箱,可以把剛煮好的肉放到急凍室里兩三分鍾,這就更好切了。
4、配料要正當:
豆瓣一定要正宗的郫縣豆瓣,用刀剁細,甜面醬要色澤黑亮,甜香純正,醬油要濃稠可掛瓶壁。
5、煎熬要拿準火候:
掌握火候是回鍋肉的關鍵。用中火,下肉片後,即下剁細的郫縣豆瓣,混合熬炒,使豆瓣特有的色澤和味道深入肉中。火候油溫拿捏得當的師傅,能把肉片熬製成一個一個的卷窩形狀,俗稱「燈盞窩」。肉片成窩時,立即放入甜面醬、醬油少許,也可適當放幾滴料酒,放一點雞精,以增加香味和鮮味。然後,馬上加入配料,改為大火,翻炒致熟就可起鍋。
注意事項:
做回鍋肉,關鍵在精細二字,越簡單的,就要越用心。
熱鍋中油到四成溫燙,就可放肉煎熬。切好的肉,放了一陣子,肉片就會粘連在一起,若要炒散,容易使肥瘦分離,若讓肉片待粘連的油化開,自己分散,又容易造成下焦上膩,煎熬不均勻,因此,煮肉的湯要保持一定溫度,肉片下鍋前,用漏瓢將肉在湯中氽散,再入鍋煎熬,這樣,肥瘦不斷,而且,肉片上一定的水分,還可保持肉的嫩軟。四川人把回鍋肉又叫做熬鍋肉,烹飪技藝中,沒有「熬」法,它是將炒、爆、煸、炸四法融為一體,使烹制的菜具有由四法而得的風味特點。
一些在家裡主廚的人,習慣冷鍋放油,還習慣直接放生油熬熟後做菜,一般來講,這都是烹飪之忌。冷鍋熱到勁起,油溫過高,生油熬熟,油煙太重,熗入菜中,大敗菜的本味。因此,應該待鍋熱後,放入已經熬熟的油,做回鍋肉也要先放一點油,最好是熬熟的菜油,菜油與肉中的豬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應該待鍋熱後,放入已經熬熟的油,菜油與肉中的豬油融合,更有煎熬的香味,現在城裡人,已很少用菜油的,況且,市面上也很少能買著質地清醇的菜油,那就只好用調和油了。還有人怕油太重,乾脆不放油,直接將切好的豬肉放入鍋中煎熬,這樣做,油是不重了,但肉也干焦了,入口難以化渣,全無了回鍋肉乾香中徐徐而來的細軟。其實,嫌油太重,下配料和作料前,倒出一些就是。
正宗的回鍋肉,應該用香蒜苗作配料。在四川,夏秋時節,這種又細又長的蒜苗上市了,人們知道,一年中,吃回鍋肉的好時候到了。有人用一種很粗、葉子又長又寬的蒜苗作配料,川人叫它是蔥蒜苗,一股沖鼻的壞蔥味,真真壞了回鍋肉的舉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