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用豆粉做菜豆腐怎麼做好吃貴州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用豆粉做菜豆腐怎麼做好吃貴州

發布時間: 2022-05-15 19:26:41

⑴ 豆粉製作豆腐腦的過程

用料

豆漿粉 2袋60g

內脂 1袋3g

涼白開 適量

滾開水 適量

用豆漿粉作豆腐腦的做法

  • 豆漿粉放入做豆腐腦的碗中。加入少量的涼白開,攪拌到無顆粒。

⑵ 豆粉可否做豆腐怎樣做

豆漿煮開後,晾涼。

把內酯用一點水溶化後,倒入豆漿,趕快攪拌均勻。

我的比例是700ml豆漿,加1茶匙內酯。

豆漿隔水加熱,或蒸,豆漿溫度達到80℃左右保持15分鍾即凝固。

⑶ 用豆腐粉做豆腐的方法

選料及浸泡:⑴原料選取。將顆粒整齊、無蟲蛀、無發熱霉變、色澤黃亮的玉米粒選作製作豆腐的原料。對選好的玉米粒進行凈化處理,認真清除其中所含的雜質和塵埃。⑵浸泡要點。玉米粒浸泡要根據季節及氣溫的高低來合理確定浸泡時間。浸泡時間長短要適宜,既要使玉米粒中的蛋白質最大限度地吸收水分,又要防止因浸泡時間過長增加酸度而破壞其蛋白質。先用冷水浸泡3小時-4小時,浸泡水量以淹沒料面15厘米左右為宜。浸泡時,隨著玉米粒吸水膨脹,浸泡水位不斷下降,待水位下降至料面以下6厘米-7厘米時,再繼續加水1-2次,使玉米粒繼續充分吸收水分,玉米浸泡好的標準是比乾料體重增加1倍。浸泡時間一般為:春秋季約8小時-10小時,夏季5小時-6小時,冬季14小時-18小時。當氣溫在0℃以下時,浸泡的水可加配熱水。當氣溫在35℃左右時,浸泡後的玉米粒應用水清洗,以沖洗除去浸泡過程中產生的酸水。
磨漿及過濾。⑴磨漿。將磨漿機沖洗干凈,調整好磨盤間距,然後加水下料磨漿。初磨時應先試磨,試磨正常後再以正常速度磨碎。加水下料要協調一致,不得中途斷水或斷料,保證下料均勻,以磨糊光滑、精細適當、稀稠適宜為宜。磨漿時用水要適量,採用機磨的宜多用水;石磨的用水量則只須機磨用水量的50%左右,以保證玉米漿磨得細膩、均勻。磨漿時間要求越快越好,以防發酵,盛夏季節要注意清除磨具上殘留的酸敗物。磨漿應根據生產需要,用多少磨多少,以保證磨料質量新鮮。若因停電或機械故障短期內不能連續生產時,應將浸泡的原料立即取出,攤晾在水泥地板上,注意通風,以防發酸變質,磨漿前應用冷水沖洗1-2遍,以免影響玉米豆腐的質量。⑵過濾。將磨後的玉米漿及時倒進濾漿袋過濾,並不斷搖動,沖入熱水2-3次過濾;採用離心機過濾,一般需過濾3次。漿液濾凈的感觀準是以手捏玉米渣疏散而不粘為宜。磨漿所用的水質要求潔凈,不含雜質或明礬、漂白粉等。一般以清澈的中性(pH值約6.5)井水為佳。

⑷ 用豆粉怎麼做菜豆腐

主料
黃豆 (400g)
輔料
葉菜 (500g)
廚具
炒鍋
分類
常見菜式 素菜 熱菜 家常菜 清淡 燒 半小時 簡單難度

把提前泡好的黃豆去皮。

把去皮的黃豆按1:1的比例加入清水後放入料理機的容器杯里。

用料理機把黃豆打碎,不要時間太久,沒有大的顆粒即可。

打好的豆漿,有少許的顆粒。這樣做出的菜豆腐吃起來是「沙沙」的口感。

葉菜擇洗干凈,可用油菜、白菜或其他的葉菜。

把葉菜用開水焯水,去掉葉菜的青甘味道。

把焯水的葉菜攥干水分後切碎備用。

鍋里放大油,沒有大油可放幾片肥肉用小火煉油。

放入蔥花、薑末或幾粒紅辣椒段,爆香。

倒入打好的豆漿。

爐子開小火,用鏟子慢慢翻炒,防止糊鍋。

直至豆漿炒制微干,發黃。

倒入切好的葉菜碎。

小火翻炒,加少許精鹽後炒制發干即可出鍋。

⑸ 菜豆腐怎麼做

以是大眾化的食品。其製作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過浸泡、打磨成漿,用細籮或紗布濾去豆渣,煮沸,然後加入漿水菜酸湯點清待形成豆腐時,再濾出豆腐壓成塊。該豆腐質地細嫩,色澤清白如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吃法上有酸甜之分,用所剩的酸漿水加入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所制豆腐,粥熟食之酸香可口,特別食酸味豆腐時,配以油煎辣椒,蒜泥等拌成的佐菜,食之後清香意爽,餘味無窮。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真是-山珍海味油膩膩,不如漢中菜豆腐。

菜豆腐稀飯是漢中菜豆腐地區一種民間家常飯,雖然做的方法不復雜,但因取料方便,做工較細,好吃且富有營養,所以已成了當地待客的佳餚了。 這種家常飯之所以被民間奉為待客上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這種飲食極富營養,即使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豆漿、豆腐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且易於消化,有利體內吸收,也不失為一種配方科學,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美味佳餚。冬季吃這種飲食,暖和耐飢,夏天吃止渴消暑,既美味又實惠。不但如此,這種飲食無論男女老幼,體強體弱,都能食用。難怪無論社會怎樣發展,這種取材容易,且獨具鄉土風味的菜豆腐稀飯卻一代傳一代成了家常待客飯中的佼佼者了

⑹ 用豆粉做豆腐腦可以嗎

可以的。

主料:生黃豆粉。
輔料:水、內脂。
步驟:1、黃豆粉加水溶解。
2、放在鍋里煮掠去浮沫。
3、豆漿煮開過濾。
4、過濾好的豆漿一個大一點的鍋。放入兩克內脂。
5、剛上鍋蓋10分鍾左右即可。
法二:

用料 豆漿粉 2袋60g
內脂 1袋3g 涼白開 適量
滾開水 適量
用豆漿粉作豆腐腦的做法 豆漿粉放入做豆腐腦的碗中。加入少量的涼白開,攪拌到無顆粒。

加滾開水攪拌。粘稠程度,就是街上買的豆漿的粘稠程度。

將調好的豆漿放入鍋中,隔水蒸,馬上去溶解內脂。
將內脂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涼白開,剛好能完全融化。

將溶解的內脂倒入豆漿,蒸至表面氣泡跳動發滯,停火燜10分鍾左右。然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兒放調料了。
豆腐腦,別稱水豆腐。是中國著名傳統特色小吃。豆腐腦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營養食品,多在晨間出售,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口感細嫩、柔軟、潤滑。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

⑺ 豌豆粉和豆腐怎樣做出來才好吃…

豆腐先在淡鹽水裡泡(使其不易碎),豌豆粉加少許米粉(大米磨的粉),兩湯匙下一碗半水,煮滾,放涼,讓它結成塊後,與豆腐切成同樣大小的塊。鍋中燒油,加肉末(剁時加雞粉一起剁能時味道口感更好),蒜末,辣椒丁爆香,加適量水煮滾,把豆腐和豌豆凍加入燒制5分鍾,調味,加水澱粉勾芡出鍋。

滿意請採納

⑻ 我想吃豆腐,怎麼做好吃呀,快幫幫忙吧!謝謝!

1、金銀豆腐

原料:豆腐150克,油豆腐100克,草菇(罐頭裝)20隻,蔥2根,水100克,湯料(粉狀)15克,醬油15克,砂糖4克,蔥油4克,澱粉少許調成漿狀。

製法:豆腐與油豆腐均切為2厘米見方的小塊,鍋中加水,待沸後加入湯料、豆腐、草菇、醬油、砂糖等,共煮10分鍾左右,加澱粉漿勾芡盛入碗中,周圍倒入蔥油,表面撒上蔥段。

2、核桃豆腐丸

原料:豆腐250克,雞蛋2個,麵粉50克,色拉油500克,高湯500克,鹽、澱粉、胡椒粉、味精、核桃仁各適量。

製法:將豆腐用勺子擠碎,打入雞蛋,加鹽、澱粉、豆粉、胡椒粉、味精拌勻,作20個丸子,每個丸子中間夾一個核桃仁,色拉油上旺火燒至五六成熱下丸子炸熟即成。

3、琵琶豆腐

原料:南豆腐150克,瘦豬肉末100克,雞蛋2個,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蔥、姜各適量,火腿絲、水發冬菇絲少許,紅葡萄酒100克,高湯500克。

製法:將豆腐在沸水中焯後搗成泥,與肉末、蛋汁、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攪打至粘稠,放入蔥、姜、水攪勻,再放入少許香油拌勻,用10個羹匙,每個抹少許油分別盛入豆腐糊,上放火腿絲、冬菇絲,上鍋蒸透,取出後去羹匙,將制好的豆腐丸擺在盤中。高湯燒沸,放入紅葡萄酒,再沸時澆在琵琶豆腐上即成。

4、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5、什錦豆腐

主料: 豆腐250克,胡蘿卜50克,牛肉100克,鮮豆腐200克,蘑菇100克,豆油250克(實耗75克),料酒25克,醬油50克,精鹽2克,糖10克,蔥10克,姜5克,味精2克,澱粉15克<BR>
特色: 味道鮮美,美觀大方,富於營養<BR>
製作方法: 1、將豆腐、去皮胡蘿卜、牛肉均切成豌豆大丁;豌豆去皮;大蔥、生薑去皮,均剁成碎末
2、炒鍋旺火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投入豆腐丁稍炒,撈出,控干;胡蘿卜丁和豌豆分別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控干
3、炒鍋凈後,放入25克豆油,燒熱時,下入牛肉、蔥末、薑末,煸炒幾下,加少許水,再放醬油、鹽、糖、料酒,湯沸後放入豆腐丁、胡蘿卜丁、豌豆、味精,用澱粉勾芡,即可

6、紫菜豆腐羹

材料: 豆腐500克 雞胸肉125克 日本紫菜3塊 水5杯
腌料: 鹽1/4茶匙 薑汁1/2茶匙 上湯1/4杯 酒1/2茶匙 生粉1茶匙
調味: 鹽1/2茶匙 胡椒粉1/2茶匙 酒1茶匙 生粉3湯匙 上湯1/4湯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豆腐切粒飛水沖凈,紫菜切碎候用。
2、雞胸肉洗凈抹乾剁茸,放入和勻之腌料中腌10分鍾。
3、將水注入深鍋大火煮沸,後加入豆腐、雞茸、紫菜轉以文火續煮5分鍾,將調味料和勻流入煮至略濃時,試至合味,用碗盛起熱食。

7、百花琵琶豆腐

材料: 豆腐300克 蝦肉250克 馬蹄茸1湯匙 冬瓜茸1茶匙 蛋白1隻 油2湯匙 姜1片
腌料: 鹽1/2茶匙 糖1/2 茶匙 胡椒粉1/2 茶匙 生粉1湯匙
調味: 酒1/2茶匙 上湯1/3杯 生抽1茶匙 蚝油1茶匙 糖1茶匙 生粉1茶匙 麻油1茶匙
裝飾: 芫荽葉 冬菇粒
製法:
1、豆腐壓成泥,加入一半腌料及蛋白和勻。
2、蝦挑腸洗凈吹乾壓成茸,加入其餘腌料、馬蹄及冬菇茸,撻至有彈性後,與豆腐和勻。
3、湯匙塗油,將豆腐泥放入抹平,上放一片芫荽葉及冬菇粒裝飾。置蒸籠內大火蒸5分鍾取出,排放碟上。
4、鍋燒熱加油爆香薑片棄去。瀝酒傾入上湯調味和勻,淋在豆腐上即成。

8、豉汁帶子豆腐

材料: 帶子180克 豆腐4件 鹽1/4茶匙 油1湯匙 姜1片 芫荽裝飾
腌料: 胡椒粉1/4茶匙 生粉1湯匙
調味: 酒1茶匙 糖1/2茶匙 上湯1/2杯 生粉1湯匙 豆豉醬1湯匙 生抽1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帶子每隻片為2片洗凈抹乾,用和勻腌料腌半小時。
2、豆腐洗凈抹乾,在豆腐表面略劃數條淺紋,將鹽灑下略腌。
3、深碟一個排入一層帶子。上鋪四件豆腐,之上再排一層帶子。放蒸籠內蒸5分鍾取出將汁傾起作上湯用。
4、鍋燒熱,將油放入煮沸爆香薑片。隨即瀝酒傾入上湯煮至沸時把其餘調味和勻拌入和成濃芡,淋在帶子豆腐上加芫荽裝飾。

9、黑椒豆腐扒

材料: 豆腐500克 洋蔥茸1湯匙 蒜頭茸1茶匙 蔥頭茸1茶匙 芹菜茸1茶匙 上湯2杯 油2湯匙
調味: 黑椒粉1茶匙 糖1茶匙 白蘭地酒1茶匙 生粉1/2茶匙 上湯1/4杯 生抽1茶匙 老抽1/4茶匙
製法:
1、豆腐洗凈切厚件。
2、上湯放鍋中煮沸,把豆腐滑下開蓋煮5分鍾,取出排放在碟上。
3、鍋燒熱,倒入油煮沸,將全部茸放入,慢火爆香,隨加黑椒粉拌勻,瀝酒倒入上湯及混合調味料試至合味,繼續煮約1分鍾至汁略濃時,即可鏟起芡汁淋在豆腐扒上上桌。

10、菇茸豆腐片

材料: 豆腐500克 熟冬菇90克 姜茸1/2茶匙 蔥頭茸1茶匙 松子2湯匙 油1湯匙 上湯3杯
調味: 鹽1/4茶匙 糖3/2茶匙 上湯1/3杯 生粉1茶匙 生抽1湯匙
製法:
1、豆腐切厚片,滑入鍋內之上湯中,開蓋浸煮1/2小時。撈出抹乾水份排在碟上。冬菇切幼粒。
2、鍋燒熱加油煮沸,灑鹽爆香姜、蔥茸,加入冬菇及其餘調味煮沸,試至合味淋在豆腐上,灑松子上桌。

11、雙菇豆腐粒

材料: 白菌150克 豆腐300克 熟冬菇20隻 鹽水2杯 油1湯匙 蔥頭1粒切片 蛋白1隻 番茜1棵
調味: 酒1/2茶匙 上湯1/3杯 鹽1/4茶匙 糖1/2茶匙 胡椒粉1/4茶匙 生粉1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白菌洗凈修妥切片,把三分之一鋪在碟中央。
2、豆腐切粗粒,鹽水煮沸把豆腐粒傾入煮5分鍾。以清水沖凈隔干鋪在白菌之上。
3、冬菇切粗粒圍在豆腐周圍,其餘三分之二白菌片砌在冬菇粒周圍。
4、鍋燒熱加油爆香蔥頭片,瀝酒傾入上湯煮沸加入其餘調味和勻試至合味,拌入蛋白攪勻淋在豆腐上,以番茜裝飾,即可上桌。

12、松花豆腐

材料: 豆腐2件 皮蛋4隻 上湯2杯 白糖1茶匙 蘋果幼粒1/2杯
調味: 老抽1湯匙 生抽1湯匙 糖1湯匙 胡椒粉1/2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豆腐洗凈後放於上湯內文火開蓋煮10分鍾, 取出隔去水份攤凍切1.2公分粒放碟上。
2、皮蛋去殼切與豆腐同樣大小之粗粒,以糖撈勻,與蘋果粒同加在豆腐上。
3、調味料和勻平均流在皮蛋豆腐上,即可上桌。

13、麻婆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肉末100克,濕澱粉30克,高湯250克,油100克,麻婆豆腐料(蔥丁、薑末、料酒、花椒面各5克,醬油、辣椒油各15克,辣椒面、豆瓣醬各25克,味精適量)
製法:
①把豆腐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待用;
②炒鍋上火,倒入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肉末,下辣椒面、豆瓣醬、薑末煸炒至有辣味,加豆腐塊、高湯、料酒、煮沸約5分鍾,用濕澱粉勾芡,加蔥丁、辣椒油出鍋裝碗,喜食、麻辣味者可灑上適量花椒粉。
特點:紅艷色鮮、麻辣、熱燙、香嫩,川味名菜。
功用: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溫中和胃、驅風散寒。

14、紫菜豆腐瘦肉湯: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紫菜50克,瘦肉15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各適量
製法:
①豆腐切塊,紫菜撕成小片洗凈,瘦肉切片用鹽、料酒、澱粉腌漬;
②湯鍋加適量清水,下豆腐塊和精鹽,中火燒開後,加肉片煮5分鍾,放蔥花、紫菜即起鍋。
特點:豆腐白嫩,湯味鮮美。
功用:清熱利水、化痰軟堅、降血壓。

15、香蔥拌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香蔥25克,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豆腐切塊放入鍋內加水煮沸,瀝干水,晾涼,裝盤;
②小蔥洗凈,切成蔥花,均勻灑在豆腐上;
③鹽、味精、香油調成汁,淋在豆腐上,攪拌均勻即可。
特點:綠白相襯,清香爽口。
功用:益氣和中,生津潤燥。

16、蕃茄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蕃茄400克,澱粉、精鹽、味精、白糖、香油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豆腐切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入油鍋,正反面略煎一下,倒出待用;
②蕃茄洗凈,切片,下油鍋煸炒,加糖、鹽、味精、少量清水;
③開鍋後將豆腐放入,翻炒一下,用澱粉勾汁,即可出鍋。
特點:甜酸可口,色香味俱全。
功用:溫補脾胃,開胃消食。

⑼ 菜豆腐怎麼做好吃

黃豆....500克
醋.....500克
豆粉.....50克
石膏.....15克
饊子....400克
肉末....250克
辣椒面....20克
菜油....150克
醬油....250克
精鹽.....25克
蔥花.....50克
大頭菜....50克
大米....125克
小白菜...500克
1.將黃豆、大米淘洗干凈,分別用水浸泡,待其泡漲後,混合磨漿,裝盆備用。
2.石膏置火上,般至不明亮時,取出眷細,用絲羅篩出細粉,加少量水與豆粉混合調勻備用。
3.倒漿入鍋,燒開後撇去浮沫,用勺不斷攪動,以免巴鍋,煮漿熟透至元生豆味為止。加入剁細的小白菜,沸一兩沸,加鹽,加石膏豆粉液,攪拌均勻,即可離火,此即「菜豆腐。」
4.鍋置旺火上,燒熱,注入菜油後,冒清煙時,加入肉末煸炒,水去油吐,加入大頭萊(剁細)、豆鼓、蔥花、辣椒面、花椒面、醬油、醋等調料,烹料酒,加味精少許起鍋裝碗。
5.大碗盛菜豆腐,另碗盛炒好的餡料,平盤盛碎饊子,一並上桌,客人自行分食(菜豆腐盛小碗中,加
1~2勺餡料,上面撒上碎饊子,用湯勺食用)。
〔工藝關鍵〕
1.熬豆漿時,宜中火,用勺不斷攪動,因未濾去豆渣,常易沉底糊鍋,稍有疏忽,前功盡棄。
2.喜食辣者,上桌可另跟紅油辣椒。
〔風味特點〕
此為川東白帝城一帶家常菜,家家戶戶會做,大人小孩喜食。豆腐不濾渣,蛋白質豐富;小白菜碧綠,維生素豐富。似粗實細,美味可口。也許是下里巴人,惜乎不見菜譜著錄。不用石膏豆腐液沖點,湯混而白,菜漿不結團,稱為「渾漿菜豆腐」,或用泡菜水沖點,湯清而稀,菜漿結成小團,稱為「清漿菜豆腐。」其質味各有千秋。此是冉氏家傳製法,文人騷客登門點食,無不拍手稱絕。

⑽ 豆粉怎麼做好吃

把綠豆和大豆及其別的豆類食品歷經烘烤或是蛋糕烘焙後,能夠做成豆粉,豆粉清爽可口,營養豐富,能夠具有防暑消火的作用,豆粉還能夠用於做成甜點,純天然零污染,用於做面條口味筋道清新,那麼,您想要知道用途普遍的豆粉應當要怎樣來製做嗎?下邊就要我為您做一個簡易的詳細介紹吧。

一:原材料
豌豆涼粉50Ml(一人份);涼水50Ml 150Ml;調味品:碎花生(油炸花生損壞)1一茶匙;生抽醬油1小勺;醋1小勺;鹽1/2小勺 ;糖1/2小勺;黑胡椒粉1/4小勺;雲南省泡菜1一茶匙;油辣子適當。
二:作法
1.豌豆涼粉與50Ml涼水攪拌均勻備用
2.鍋中煮沸150Ml水,將豌豆涼粉涼水化合物倒進攪拌均勻,並再次加溫5到10分鍾(里邊放兩塊姜去豆腥)
3.煮好的稀豆粉再加全部調味品翻拌就可以,稀豆粉與炸油條是最佳搭檔,將炸油條放進稀豆粉中通吃,鬆脆的炸油條外邊裹上厚厚的濃醇的稀豆粉,口味涼拌雞棒。
三:健康保健作用
帶有豐富多彩的蛋白、糖原以外,還帶有很多的胡羅卜素、維生素b2l和維C。能夠避免牙齦流血,推動創口迅速痊癒,還能夠預防流感等。豆粉雖好,但不適合多食,過多服用讓人腹脹,腸胃弱小應謹慎使用。
見到這里,是不是你也感覺豆粉做起來非常簡單呢?如同上原文中提到的一樣,扁豆帶有很多的維他命和胡羅卜素,不但能夠防止各種各樣病症,還能夠清腸排毒,假如您工作中忙碌常常需要交際,空閑的情況下何不為自己做一份豌豆涼粉,能夠合理的避免便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