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豬頭湯的做法
【原料】
豬頭一個(約2500克)。 精鹽30克、茴香7.5克、桂皮7.5克、醬油40克、甜面醬50克。
Ⅲ 豬頭肉除了𠧧還有什麼好吃的做法
涼拌豬頭肉、豬耳朵等
配料:紅油辣椒,復制醬油,鹽、雞精、味精、芝麻、香油、花椒面
做法:洗凈後將豬頭從中一破兩半,並割去耳根洗凈。將放有老湯的鹵鍋上火,放入豬頭,不加任何調料,煮兩小時即可。將浮油撇去,撈出豬頭,放入冷水中浸泡成白色即成。
涼拌時,將豬頭肉和豬耳朵切片,然後加入紅油辣椒,復制醬油,鹽、雞精、味精、芝麻、香油、花椒面,拌勻即可,鹹淡和麻辣口味依個人喜好來定。
第二,煙熏豬頭肉
1,豬頭肉去毛洗凈,從下面逢中劈開,用尖刀慢慢剔除骨頭,在清水中浸泡兩小時去除血水,
2,准備腌料,按每10斤豬頭肉用鹽150克,花椒20克,白酒50克,薑片100克,五香粉30克,
3,鹽用小火炒至微黃色,稍晾涼後加入花椒和五香粉,拌勻待用
4,將泡好的豬頭肉撈出,晾乾水分,放入盆里,倒入白酒拌勻,然後將鹽均勻的抹在豬頭肉上碼放在盆里,碼一層撒一層花椒和薑片,
5,冬天,豬頭肉腌制48小時,然後用鐵鉤掛上,在開水鍋里撈一下,掛在通風處晾曬大約7天,
6,熏爐內點燃火,放入鋸末,待黑煙散盡冒白煙時,掛入豬頭肉熏制2小時即可。
Ⅳ 豬頭肉煮油豆腐的做法
准備主要食材:老豆腐220克,醬豬頭肉180克,青椒半個,紅椒半個
准備輔助食材:蔥花5克,大蒜2瓣,蚝油1勺,味極鮮醬油1勺,白糖1克,鹽3克,植物油適量
製作過程:
第一步:備好食材。老豆腐沖洗干凈;青椒洗凈;紅椒洗凈
第二步:豬頭肉切2-3毫米厚的片;老豆腐從中間切一刀,然後切厚約8毫米的片;青椒去筋去籽切三角片;紅椒去筋去籽切三角片;大蒜去皮拍扁切末
第三步:炒鍋燒熱,放植物油,油溫5成熱,放入老豆腐大火煎制
第四步:待老豆腐兩面煎黃,放入蒜末和蔥花炒出香味
第五步:加入200毫升清水,放入豬頭肉炒勻
第六步:湯汁還是少許,改最小火開始調味:加入青椒、紅椒、蚝油、味極鮮醬油、白糖、鹽
第七步:開大火翻炒均勻,待青紅椒斷生,即可關火裝盤
1 老豆腐不宜煎的太久,變黃即可
2 建議用不粘鍋製作此菜
3 老豆腐是煎的,不是炸的,放正常炒菜量的植物油即可
4 步驟五不建議省略,加水能使煎過的老豆腐回軟,口味更佳
Ⅳ 豆腐湯的做法
韓國泡菜豆腐湯
用料
五花肉片150克;韓國辣椒醬一勺;嫩豆腐一盒;辣白菜一袋;蔥片;大蒜片;青辣椒圈若干;雞精一小勺;鹽半小勺;淘米水一大碗
做法
韓國石鍋里放一勺辣椒醬
倒入淘米水8分滿
攪拌均勻
鍋里放入辣白菜、五花肉片、鹽和雞精
放到火上大火燒開轉中小火煮15分鍾
15分鍾後加入嫩豆腐煮開
豆腐煮開後加入蔥、蒜及辣椒圈關火
清淡食譜之白菜豆腐湯
用料
大白菜4-5葉;豆腐半塊;粉絲(可以不放);鹽;醬油;雞精
做法
把洗好的大白菜放到鍋中干炒。用中火即可。時不時的翻炒一下,直到大白菜炒軟。我覺得這一步不能少,湯會香一點。因為咱這個湯沒有油滴。
填水。大概3-4碗水。把火調大,等水大開後,把火調成中火。
把豆腐切塊。等水滾個3,5分鍾就可以放豆腐了。
如果喜歡吃粉絲可以放一小扎粉絲。豆腐下鍋後等水再開了就可以放粉絲了。
放少許鹽,少許醬油。再等個5分鍾,放少許雞精。稍作攪拌後就可以關火了。
Ⅵ 豬頭肉除了鹵之外,還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豬頭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並且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
豬頭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2%左右,因豬的品種、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異。比如豬身上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同,其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就會比較大。豬頭肉吃起來咸香可口,肥而不膩,讓人很是喜歡。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豬頭肉除了鹵之外,還有哪些好吃的做法。
一、醬爆豬頭肉
食材:熟豬頭肉、辣椒、料酒、青豆、筍、蔥姜蒜、醬油、白糖、郫縣豆瓣
做法:
1、熟豬頭肉切片;蒜洗凈切片;辣椒洗凈去籽切塊;郫縣豆瓣剁細;
2、鍋內放油,燒熱,加蒜片、郫縣豆瓣爆香,放入豬頭肉、筍片、辣椒、青豆、醬油煸炒,加糖、味精後淋上紅油即可。
四、爆炒豬頭肉
食材:鹵豬頭肉、辣椒、洋蔥、醬油、
做法:
1、准備好鹵菜,辣椒、洋蔥全都切成絲,備用
2、熱鍋燒油,倒入辣椒與洋蔥爆香一下
3、倒入准備好的鹵豬頭肉,用大火爆炒兩分鍾
五、青椒炒豬頭肉
食材:豬頭肉、青椒、豆瓣醬、料酒、雞精、鹽、花椒粉、十三香
做法:
1、鹵好的豬頭肉,切塊備用;青椒切塊備用。
2、熱鍋涼油,入豆瓣醬爆香。;放入豬頭肉翻炒,炒至稍微有些粘稠。
3、放入青椒、調味料翻炒;起鍋前淋上料酒翻炒幾下即可。
Ⅶ 豬頭肉得製作
一,配料:
豬頭肉100斤,八角1量,小茴香25g,鮮姜半斤,鹽5斤,花椒25g,桂皮100g,大蔥1斤,白砂糖100g
二,准備工作:
1,選擇新鮮豬頭肉
將新鮮的生豬頭肉放清水中浸泡1小時,將豬頭中的血水和異味浸出,再用流動的自來水浸泡,防止浸泡變質。然後刮凈豬頭上遺留的殘毛。頭皮上的活物,把豬耳朵中殘存的松香全部挖出,把鼻子和嘴中的黏液、污物清洗干凈,割除淋巴結、膿瘡、血塊和其它污穢的碎油碎肉。然後劈豬頭,從腦門中線將豬頭一劈兩半。
2,配料
將配比好的各種調味料放入寬松的紗布袋內扎緊袋口,大蔥和鮮姜另裝一袋,因為這種輔料一般是一次性使用。白礬適量搗碎,以備清湯用。
3,炒糖色
鐵鍋中放入少許植物油,再加入白糖,先用旺火並用小鐵勺不斷攪拌白糖,將其熬化為液態狀,熬制泛大泡後,又漸漸回落變為小泡,此時糖汁開始變色,由白變黃,由黃變褐,待糖色變成淺紫色的時候,繼續用小勺快速攪拌;當糖色熬制出現青煙的時候(這是炒糖色最關鍵的時刻),減小火力,用鐵勺撈起糖色幾乎沒有粘性的時候,馬上倒入事先准備好的白開水,此時開水和糖液突然發生脹裂現象,爆響之後,鍋內的糖液變成了發脆的焦體狀,然後加大火力,熬制焦糖全部溶化,即為「糖色」。
糖色的濃度可任意加熱水調整,主要根據生產需要。熬製成功的糖色,應是苦中略帶一點甜,不可甜中帶苦,顏色應是醬紫色。
二,開始做豬頭肉:
1,把准備好的豬頭投入開水鍋中煮20分鍾,撇凈血沫,用清水沖洗干凈以待煮制。
2,先把准備好的料袋、鹽、糖色和清水同時放入鍋內,燒開後熬煮。水量要一次放足,一般控制在淹沒鍋內所有的豬頭原料,並有翻動豬頭的餘地,也就是常說的要用寬湯。最上一層豬頭的頭皮要朝下,骨頭露在湯面,由沸騰的湯轉入微沸,10分鍾翻1次鍋,翻鍋的方法是用長柄鐵鉤,逐個鉤住豬頭骨頭上的豬腦腔部位,或鉤住豬眼眶部位,不可鉤豬頭的臉部皮肉部位。
3,將靠煮鍋遠的豬頭鉤到操作人員的近處,熟的豬頭揀出,不夠火候的豬頭逐個放在離操作人員近處鍋內位置,然後用大笊籬按豬頭的骨頭部位下壓,即可完成翻鍋。在翻鍋過程中要隨時撇沫子和湯油,翻鍋2次,煮1小時,即可全部出鍋,放在案子上,等待扒豬頭。
4,扒豬頭的時候,戴好手套,一隻手握住豬嘴部的骨頭,另一隻手沿著豬頭骨的邊沿,先拔下牙骨,然後扒下臚骨,不要把豬眼睛、豬嘴、核桃肉碰掉(操作過程中手沾涼水,可免燙傷),同時把鼻腔骨、天梯去掉,待豬頭全部扒完骨頭(扒完的豬頭肉不要堆壓在一起,避免變質或壓壞),用涼水洗凈豬頭肉上的油脂和沫子,同時把豬頭肉分成軟硬2種,以待碼鍋。
5,待豬頭肉全部撈出後,再把煮鍋內的湯過一次籮,去盡鍋底和湯中的肉渣,並把湯面浮油用鐵勺撇凈,如果發現湯要沸騰,適當加入一些涼水,直到把雜質,浮沫撇干凈。觀察湯呈微青的透明狀即可。如果感覺湯清得不夠理想,可用白礬碎粒放入未開鍋時的湯內,用微火把湯慢慢加熱,使湯面浮起一層白色的沫子,及時撇清,隨時放一點涼水,不讓湯沸騰,待全部撇凈沫子即可,然後把清過的湯倒出放在潔凈的容器內。
6,用清水把鍋刷洗干凈,不得有雜質、油污等,並放入3斤左右的水,以防干鍋,用1個鐵箅子墊在鍋底上,再把竹板整齊地碼墊在鐵箅四周邊緣上,緊靠在鐵鍋內壁上,沿壁碼放一排或兩排竹板成圓形,然後再把圓鐵皮桶豎放在鐵箅中心,目的是留出鍋心(如果操作熟練可不放鐵筒,直接利用豬頭肉碼出鍋心),此後把半成品豬頭肉,逐個從鍋心豎著,每片豬頭肉要緊貼著,圍碼成圓形,在豬頭肉相接處留出出鍋記號,或用經過熱水沖洗干凈的料袋夾在其問,留出出鍋記號,以便出鍋。
以此類推碼至煮鍋壁處,根據豬頭肉的數量可以碼成數層。注意一定要碼緊,碼實,防止開鍋時沸騰的湯把豬頭肉沖散,同時碼鍋時不要把肉渣掉入鍋底,防止糊鍋。最後把清好的湯放入碼好豬頭肉的鍋內,並漫過豬頭肉面10cm左右,避免醬制中途加涼湯或涼水,使豬頭肉受熱不均勻,影響產品質量。
7,碼鍋後蓋上鍋蓋,用旺火煮1小時左右,然後揭開鍋蓋,適量放糖色使湯汁達到栗子色,以補救煮制中顏色的不足。等湯液逐漸變濃時,改用中火燜煮30分鍾,用手觸摸豬頭肉是否熟軟,尤其是豬頭皮不能發硬,用長柄鐵勺從圓筒內掏出肉湯,看是否粘稠,湯面是否保留在全部豬頭肉的1/3,達到以上標准,即為半成品。
8,
醬豬頭肉達到半成品時應及時把中火改為小火,湯汁要做到小泡不能間斷,否則出油,不能成醬汁。出鍋時用小平板鐵鏟從豬頭肉碼放時留的出鍋記號處,鏟住豬頭皮的位置,放在鏟上,肉面朝上取出,然後放在盤子內,豬頭皮朝上,用小叉子把豬嘴、豬耳朵叉進豬頭皮面的裡面,圍攏成圓形,然後把整理好的豬頭肉逐個緊籠在盤內,不留空隙。再把煮鍋內的竹板、鐵筒、鐵箅取出,使用微火不停地攪拌鍋內湯汁,直到粘稠狀,如果顏色淺,在攪拌中再繼續放一些糖色達到栗子色即為醬汁。
此時應及時把醬汁從鐵鍋中取出,放入潔凈的容器內,繼續用鐵勺在容器內攪拌散熱,使醬汁的溫度降至60~70℃左右,用炊帚尖部沾醬汁,薄薄地撣刷在豬頭肉上,晾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