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核桃豆腐餃子餡怎麼調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核桃豆腐餃子餡怎麼調好吃

發布時間: 2022-05-12 19:57:54

⑴ 核桃和什麼一起做餃子好吃

核桃可以和白蘿卜菜心豆腐在一起做餃子吃,下面來看看做法步驟:

製作方法步驟:

核桃餃子的製作方法較為簡便:將破皮取仁,用文火煨炒至淡黃飄香,吹去核桃上的細皮,再趁熱擀壓成泥狀加鹽。

然後與煮熟過涼水後的紅、白蘿卜、嫩白菜心或豆腐充分攪拌混合,同時佐以蔥薑末、熟清油、五香調料,這樣餡就做好了。然後可動手扞皮包餃煮食。

核桃脂肪含量是大豆的 3 倍、花生的 2 倍,營養豐富,既有菜餃、又有肉餃質味,因此當餃子剛剛熟,便特香無比,食中有油,不膩不淡,清香爽人,回味悠長。百嚼不厭,是常見的肉餃和菜餃的混合香。

核桃餃子是一道美味佳餚,主料是核桃、紅、白蘿卜、嫩白菜心或豆腐。

核桃營養價值:

1.核桃含有豐富的不飽脂肪酸,經常食用核桃,不但不會升高血糖,還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適合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病人食用,核桃含有大量的脂肪,能潤腸,治療大便秘結,可使消瘦的人增重。

2.核桃中的脂肪酸只要是亞油酸,他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是人體理想的肌膚美容劑。

3.核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可以細胞老化,有健腦,增強記憶力和延緩衰老的作用。

4.核桃仁含有亞麻油酸及鈣、磷、鐵,是人體理想的肌膚美容劑,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及具有防治頭發過早變白和脫落的功能。

⑵ 核桃可以和豆腐花混在一起吃嗎

不可以。
豆腐花的原料是黃豆。
黃豆有「豆中之王」之稱,被人們叫做「植物肉」、「綠色的乳牛」,營養價值最豐富。但,黃豆不能和核桃一起吃,同食可致腹脹、腹痛、消化不良。(但也有人說有補腦、補肝腎、潤五臟的功效,對面部黃褐斑有輔助療效。可能個人體質不一樣,我喝了有些不消化。)口味就那樣,不加糖基本沒味道,核桃因為有皮,有點刮嗓子。
核桃的食用禁忌
1、核桃要吃得適量。核桃因含有較多脂肪,所以一次吃得太多,會影響消化。
2、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不要剝掉。若將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剝掉,這樣會損失掉一部分營養,所以不要剝掉這層薄皮。
3、應該適量、長期、堅持服用。一般來說,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應在20-40克左右,大約相當於四五個核桃。同時應該適當減少其它脂肪攝入,以避免熱量攝入過高。
4、上火、腹瀉的人不宜吃。中醫上講,核桃火氣大,含油脂多,吃多了會令人上火和惡心,正在上火、腹瀉的人不宜吃。
怎麼吃核桃最健康?很好的一種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紅棗、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因為核桃可以補「先天之本」,大米、紅棗可以補「後天之本」,這樣搭配起來,保健效果最佳。

⑶ 我想吃豆腐,怎麼做好吃呀,快幫幫忙吧!謝謝!

1、金銀豆腐

原料:豆腐150克,油豆腐100克,草菇(罐頭裝)20隻,蔥2根,水100克,湯料(粉狀)15克,醬油15克,砂糖4克,蔥油4克,澱粉少許調成漿狀。

製法:豆腐與油豆腐均切為2厘米見方的小塊,鍋中加水,待沸後加入湯料、豆腐、草菇、醬油、砂糖等,共煮10分鍾左右,加澱粉漿勾芡盛入碗中,周圍倒入蔥油,表面撒上蔥段。

2、核桃豆腐丸

原料:豆腐250克,雞蛋2個,麵粉50克,色拉油500克,高湯500克,鹽、澱粉、胡椒粉、味精、核桃仁各適量。

製法:將豆腐用勺子擠碎,打入雞蛋,加鹽、澱粉、豆粉、胡椒粉、味精拌勻,作20個丸子,每個丸子中間夾一個核桃仁,色拉油上旺火燒至五六成熱下丸子炸熟即成。

3、琵琶豆腐

原料:南豆腐150克,瘦豬肉末100克,雞蛋2個,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蔥、姜各適量,火腿絲、水發冬菇絲少許,紅葡萄酒100克,高湯500克。

製法:將豆腐在沸水中焯後搗成泥,與肉末、蛋汁、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攪打至粘稠,放入蔥、姜、水攪勻,再放入少許香油拌勻,用10個羹匙,每個抹少許油分別盛入豆腐糊,上放火腿絲、冬菇絲,上鍋蒸透,取出後去羹匙,將制好的豆腐丸擺在盤中。高湯燒沸,放入紅葡萄酒,再沸時澆在琵琶豆腐上即成。

4、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5、什錦豆腐

主料: 豆腐250克,胡蘿卜50克,牛肉100克,鮮豆腐200克,蘑菇100克,豆油250克(實耗75克),料酒25克,醬油50克,精鹽2克,糖10克,蔥10克,姜5克,味精2克,澱粉15克<BR>
特色: 味道鮮美,美觀大方,富於營養<BR>
製作方法: 1、將豆腐、去皮胡蘿卜、牛肉均切成豌豆大丁;豌豆去皮;大蔥、生薑去皮,均剁成碎末
2、炒鍋旺火燒熱,放入豆油,燒五成熱,投入豆腐丁稍炒,撈出,控干;胡蘿卜丁和豌豆分別放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控干
3、炒鍋凈後,放入25克豆油,燒熱時,下入牛肉、蔥末、薑末,煸炒幾下,加少許水,再放醬油、鹽、糖、料酒,湯沸後放入豆腐丁、胡蘿卜丁、豌豆、味精,用澱粉勾芡,即可

6、紫菜豆腐羹

材料: 豆腐500克 雞胸肉125克 日本紫菜3塊 水5杯
腌料: 鹽1/4茶匙 薑汁1/2茶匙 上湯1/4杯 酒1/2茶匙 生粉1茶匙
調味: 鹽1/2茶匙 胡椒粉1/2茶匙 酒1茶匙 生粉3湯匙 上湯1/4湯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豆腐切粒飛水沖凈,紫菜切碎候用。
2、雞胸肉洗凈抹乾剁茸,放入和勻之腌料中腌10分鍾。
3、將水注入深鍋大火煮沸,後加入豆腐、雞茸、紫菜轉以文火續煮5分鍾,將調味料和勻流入煮至略濃時,試至合味,用碗盛起熱食。

7、百花琵琶豆腐

材料: 豆腐300克 蝦肉250克 馬蹄茸1湯匙 冬瓜茸1茶匙 蛋白1隻 油2湯匙 姜1片
腌料: 鹽1/2茶匙 糖1/2 茶匙 胡椒粉1/2 茶匙 生粉1湯匙
調味: 酒1/2茶匙 上湯1/3杯 生抽1茶匙 蚝油1茶匙 糖1茶匙 生粉1茶匙 麻油1茶匙
裝飾: 芫荽葉 冬菇粒
製法:
1、豆腐壓成泥,加入一半腌料及蛋白和勻。
2、蝦挑腸洗凈吹乾壓成茸,加入其餘腌料、馬蹄及冬菇茸,撻至有彈性後,與豆腐和勻。
3、湯匙塗油,將豆腐泥放入抹平,上放一片芫荽葉及冬菇粒裝飾。置蒸籠內大火蒸5分鍾取出,排放碟上。
4、鍋燒熱加油爆香薑片棄去。瀝酒傾入上湯調味和勻,淋在豆腐上即成。

8、豉汁帶子豆腐

材料: 帶子180克 豆腐4件 鹽1/4茶匙 油1湯匙 姜1片 芫荽裝飾
腌料: 胡椒粉1/4茶匙 生粉1湯匙
調味: 酒1茶匙 糖1/2茶匙 上湯1/2杯 生粉1湯匙 豆豉醬1湯匙 生抽1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帶子每隻片為2片洗凈抹乾,用和勻腌料腌半小時。
2、豆腐洗凈抹乾,在豆腐表面略劃數條淺紋,將鹽灑下略腌。
3、深碟一個排入一層帶子。上鋪四件豆腐,之上再排一層帶子。放蒸籠內蒸5分鍾取出將汁傾起作上湯用。
4、鍋燒熱,將油放入煮沸爆香薑片。隨即瀝酒傾入上湯煮至沸時把其餘調味和勻拌入和成濃芡,淋在帶子豆腐上加芫荽裝飾。

9、黑椒豆腐扒

材料: 豆腐500克 洋蔥茸1湯匙 蒜頭茸1茶匙 蔥頭茸1茶匙 芹菜茸1茶匙 上湯2杯 油2湯匙
調味: 黑椒粉1茶匙 糖1茶匙 白蘭地酒1茶匙 生粉1/2茶匙 上湯1/4杯 生抽1茶匙 老抽1/4茶匙
製法:
1、豆腐洗凈切厚件。
2、上湯放鍋中煮沸,把豆腐滑下開蓋煮5分鍾,取出排放在碟上。
3、鍋燒熱,倒入油煮沸,將全部茸放入,慢火爆香,隨加黑椒粉拌勻,瀝酒倒入上湯及混合調味料試至合味,繼續煮約1分鍾至汁略濃時,即可鏟起芡汁淋在豆腐扒上上桌。

10、菇茸豆腐片

材料: 豆腐500克 熟冬菇90克 姜茸1/2茶匙 蔥頭茸1茶匙 松子2湯匙 油1湯匙 上湯3杯
調味: 鹽1/4茶匙 糖3/2茶匙 上湯1/3杯 生粉1茶匙 生抽1湯匙
製法:
1、豆腐切厚片,滑入鍋內之上湯中,開蓋浸煮1/2小時。撈出抹乾水份排在碟上。冬菇切幼粒。
2、鍋燒熱加油煮沸,灑鹽爆香姜、蔥茸,加入冬菇及其餘調味煮沸,試至合味淋在豆腐上,灑松子上桌。

11、雙菇豆腐粒

材料: 白菌150克 豆腐300克 熟冬菇20隻 鹽水2杯 油1湯匙 蔥頭1粒切片 蛋白1隻 番茜1棵
調味: 酒1/2茶匙 上湯1/3杯 鹽1/4茶匙 糖1/2茶匙 胡椒粉1/4茶匙 生粉1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白菌洗凈修妥切片,把三分之一鋪在碟中央。
2、豆腐切粗粒,鹽水煮沸把豆腐粒傾入煮5分鍾。以清水沖凈隔干鋪在白菌之上。
3、冬菇切粗粒圍在豆腐周圍,其餘三分之二白菌片砌在冬菇粒周圍。
4、鍋燒熱加油爆香蔥頭片,瀝酒傾入上湯煮沸加入其餘調味和勻試至合味,拌入蛋白攪勻淋在豆腐上,以番茜裝飾,即可上桌。

12、松花豆腐

材料: 豆腐2件 皮蛋4隻 上湯2杯 白糖1茶匙 蘋果幼粒1/2杯
調味: 老抽1湯匙 生抽1湯匙 糖1湯匙 胡椒粉1/2茶匙 麻油1茶匙
製法:
1、豆腐洗凈後放於上湯內文火開蓋煮10分鍾, 取出隔去水份攤凍切1.2公分粒放碟上。
2、皮蛋去殼切與豆腐同樣大小之粗粒,以糖撈勻,與蘋果粒同加在豆腐上。
3、調味料和勻平均流在皮蛋豆腐上,即可上桌。

13、麻婆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肉末100克,濕澱粉30克,高湯250克,油100克,麻婆豆腐料(蔥丁、薑末、料酒、花椒面各5克,醬油、辣椒油各15克,辣椒面、豆瓣醬各25克,味精適量)
製法:
①把豆腐切成小塊,在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待用;
②炒鍋上火,倒入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肉末,下辣椒面、豆瓣醬、薑末煸炒至有辣味,加豆腐塊、高湯、料酒、煮沸約5分鍾,用濕澱粉勾芡,加蔥丁、辣椒油出鍋裝碗,喜食、麻辣味者可灑上適量花椒粉。
特點:紅艷色鮮、麻辣、熱燙、香嫩,川味名菜。
功用: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溫中和胃、驅風散寒。

14、紫菜豆腐瘦肉湯: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紫菜50克,瘦肉150克,料酒、精鹽、味精、蔥花各適量
製法:
①豆腐切塊,紫菜撕成小片洗凈,瘦肉切片用鹽、料酒、澱粉腌漬;
②湯鍋加適量清水,下豆腐塊和精鹽,中火燒開後,加肉片煮5分鍾,放蔥花、紫菜即起鍋。
特點:豆腐白嫩,湯味鮮美。
功用:清熱利水、化痰軟堅、降血壓。

15、香蔥拌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香蔥25克,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豆腐切塊放入鍋內加水煮沸,瀝干水,晾涼,裝盤;
②小蔥洗凈,切成蔥花,均勻灑在豆腐上;
③鹽、味精、香油調成汁,淋在豆腐上,攪拌均勻即可。
特點:綠白相襯,清香爽口。
功用:益氣和中,生津潤燥。

16、蕃茄豆腐:
原料:家庭自製豆腐1塊,蕃茄400克,澱粉、精鹽、味精、白糖、香油各適量
製法:
①將豆腐切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入油鍋,正反面略煎一下,倒出待用;
②蕃茄洗凈,切片,下油鍋煸炒,加糖、鹽、味精、少量清水;
③開鍋後將豆腐放入,翻炒一下,用澱粉勾汁,即可出鍋。
特點:甜酸可口,色香味俱全。
功用:溫補脾胃,開胃消食。

⑷ 核桃怎樣做好吃呢

核桃豆腐羹
材料:核桃2兩,豆腐1塊,高湯2碗,淺色醬油適量,香麻油數滴。

核桃用小火干炒,炒熟後壓碎。豆腐切丁加入高湯燉煮約15分鍾,加入醬油後,再煮約2至3分鍾。起鍋前加入數滴麻油,撒下核桃屑拌勻即可。

⑸ 核桃餃子怎麼做。

先將干核桃破皮,取出仁,用溫火煨烤至淡黃飄香,去掉核桃仁上的細皮後擀成泥狀,加上鹽,與豆腐等配菜拌勻,再加上蔥薑末、清油和調料攪拌均勻,用擀好的皮包上做好的餡,煮熟即食。是既營養又美味。

⑹ 核桃熘豆腐怎麼做

主料: 豆腐 250克 核桃 100克
輔料: 雞蛋清 50克
調料: 植物油 20克 醬油 5克 醋 3克 白砂糖 3克 鹽 3克 澱粉(玉米) 4克 大蔥 5克 辣椒(紅、尖、干) 10克 各適量
核桃熘豆腐的做法:
1. 將豆腐上鍋蒸熟,控水,切成長方形薄片,加入精鹽拌勻;
2. 蛋清加水澱粉調勻成蛋糊;
3. 干辣椒洗凈切成片;
4. 澱粉放碗內加水調成濕澱粉;
5. 炒鍋注油燒至四成熱,下入桃仁炸至淺黃色,撈出控油;
6. 將豆腐片平鋪,逐片均勻地抹上蛋清糊,放上桃仁,捲起來,蘸上蛋清糊,下入五成熱的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
7. 炒鍋注油燒熱,下入干辣椒片、蔥段炒香,加入醬油、白糖、醋、少許水燒開;
8. 用水澱粉勾芡,倒入炸好的豆腐卷,翻炒均勻即可。

更多核桃熘豆腐信息見薄荷網食物庫http://www.boohee.com/shiwu/hetaoliudoufu

⑺ 核桃脆皮豆腐的做法,核桃脆皮豆腐怎麼做好吃

  • 主料

  • 豆腐

    200g

  • 核桃

    30g

  • 輔料

  • 適量

  • 番茄醬

    適量

  • 澱粉

    適量

  • 白糖

    適量

  • 步驟

  • 1.准備的材料。

  • 2.豆腐瀝水切塊。

  • 3.撲上澱粉抖落一下。

  • 4.鍋中留底油,放入番茄醬小火煸炒。

  • 5.加入適量水和白糖翻炒均勻。

  • 6.放入核桃粒拌勻。

  • 7.淋入煎好的豆腐上。

  • 8.上桌即可。

⑻ 核桃肉怎麼做好吃

核桃豆腐羹
材料:核桃2兩,豆腐1塊,高湯2碗,淺色醬油適量,香麻油數滴。

核桃用小火干炒,炒熟後壓碎。豆腐切丁加入高湯燉煮約15分鍾,加入醬油後,再煮約2至3分鍾。起鍋前加入數滴麻油,撒下核桃屑拌勻即可。
做粥
材料:核桃250克,甜醬10克,白糖150克,熟油(最好是用豬油)500克。
製法:1.核桃仁先用開水燙約五分鍾,趁熱撈出撕去外皮。
2.炒鍋上火,放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核桃仁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3.炒鍋復上火,放入清水、白糖、燒至糖汁起小泡時,加入甜醬炒出香味,將鍋離火,倒入桃仁,用鏟翻拌至糖汁均勻地裹在桃仁上,裝盤。
此菜為甜中帶咸,有醬香味。
如果不加入甜醬,即成掛霜核桃仁,此法也可做掛霜花生,即花生占。可當作零食來食用。
提起核桃,不少人還能回憶起小時侯,每當考試前吃核桃「補腦」的情景。其實,小小的核桃不但能健腦、美容,最新研究還發現,常吃核桃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一項由澳大利亞科學家進行的最新實驗證明,每天堅持吃核桃可以降低人體膽固醇。中華中醫葯學會絡病分會委員、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劉紅旭說,核桃主要富含脂肪,其所含脂類有亞油酸甘油脂、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對減少膽固醇在血中升高有益,對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患者的保健很有幫助。

中醫自古就把核桃稱為「長壽果」,認為核桃能補腎健腦,補中益氣,潤肌膚、烏須發。北京中醫葯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說,核桃最適合腦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領女性吃,因為這部分人往往用腦過度,很耗傷心血,常吃核桃能夠補腦,改善腦循環,增強腦力。同時還有烏發、使皮膚光潤的作用,因為「發者血之餘」,血旺則發黑,而且核桃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人體皮膚的生理活性,所以對女性而言是美容佳品。據說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生前每天都吃核桃粥,因而皮膚舒展細嫩,面色光潤。

我們把核桃的硬殼打開後,會發現核桃仁的形狀很像人的大腦,很多人就是因此進一步了解核桃是能補腦的。張教授說:「這在中醫學里叫做『同類相求』或者『以類取象』,中醫本身就是一門經驗科學,是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的規律。事實證明,核桃確實對補腦功效非常好。」現代營養學研究認為,核桃除去約50%的殼等廢棄物後的凈仁,含有63%的亞油酸、16.4%的亞麻酸,以及豐富的蛋白質、磷、鈣和多種維生素,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能強化腦血管彈力和促進神經細胞的活力,提高大腦的生理功能。而且,核桃含磷脂較高,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增強細胞活力,防止腦細胞的衰退。在日本,有的營養學家倡導學齡兒童每天吃2~3個核桃,對那些焦燥不安、少氣無力、厭惡學習和反應遲鈍的孩子很有幫助。

核桃是個寶疙瘩,可也講究吃法和宜忌。劉主任認為,應該適量、長期、堅持服用。核桃仁所含的脂肪,雖然是有利於清除膽固醇的不飽和脂肪酸,但脂肪本身具有很高的熱量,如果過多食用又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話,就會被人體做為膽固醇儲存起來,結果適得其反。一般來說,每天服用核桃仁的重量,應在40克左右,大約相當於四五個核桃。同時應該適當減少其它脂肪攝入,以避免熱量攝入過高。張教授說,核桃火氣大,含油脂多,吃多了會令人上火和惡心,正在上火、腹瀉的人不宜吃。很好的一種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紅棗、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因為核桃可以補「先天之本」,大米、紅棗可以補「後天之本」,這樣搭配起來,保健效果最佳。

⑼ 關於豆腐的菜譜

1、金銀豆腐

原料:豆腐150克,油豆腐100克,草菇(罐頭裝)20隻,蔥2根,水100克,湯料(粉狀)15克,醬油15克,砂糖4克,蔥油4克,澱粉少許調成漿狀。

製法:豆腐與油豆腐均切為2厘米見方的小塊,鍋中加水,待沸後加入湯料、豆腐、草菇、醬油、砂糖等,共煮10分鍾左右,加澱粉漿勾芡盛入碗中,周圍倒入蔥油,表面撒上蔥段。

2、核桃豆腐丸

原料:豆腐250克,雞蛋2個,麵粉50克,色拉油500克,高湯500克,鹽、澱粉、胡椒粉、味精、核桃仁各適量。

製法:將豆腐用勺子擠碎,打入雞蛋,加鹽、澱粉、豆粉、胡椒粉、味精拌勻,作20個丸子,每個丸子中間夾一個核桃仁,色拉油上旺火燒至五六成熱下丸子炸熟即成。

3、琵琶豆腐

原料:南豆腐150克,瘦豬肉末100克,雞蛋2個,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蔥、姜各適量,火腿絲、水發冬菇絲少許,紅葡萄酒100克,高湯500克。

製法:將豆腐在沸水中焯後搗成泥,與肉末、蛋汁、澱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攪打至粘稠,放入蔥、姜、水攪勻,再放入少許香油拌勻,用10個羹匙,每個抹少許油分別盛入豆腐糊,上放火腿絲、冬菇絲,上鍋蒸透,取出後去羹匙,將制好的豆腐丸擺在盤中。高湯燒沸,放入紅葡萄酒,再沸時澆在琵琶豆腐上即成。

4、雪菜豆腐湯

原料:豆腐200克,雪裡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製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後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裡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後放適量水,待水沸後放入雪裡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鍾,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5.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對,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醬35克,味精3.5克,骨頭湯10克,紅油15克,花椒粉0.5克,濕澱粉30克,蔥2根,姜10克,蒜頭2瓣。

製法: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裝入容器內,倒入1000克開水,浸泡10分鍾左右,倒入漏勺瀝水。蔥,姜,蒜頭洗凈,切成細末。鍋置旺火上燒熱,加素油50克燒熱,下肉末炒散至轉色,加入蔥姜蒜末,炒出香氣,放入豆瓣辣醬,炒出紅油。豆腐丁下鍋,加入骨頭湯,味精,燒開後用濕澱粉勾芡,淋入50克素油,轉動鍋子,用湯勺輕輕推幾下,淋入紅油,撒上花椒粉,出鍋裝深湯盆上席。
特點:色澤金紅,麻辣味濃,鮮香可口。
關鍵:燙豆腐丁的水要開,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裝盤後不會出水。

6.一品豆腐湯

材料:嫩豆腐(250克)、綠葉菜(少許)、雞肉(60克)、味精(少許)、雞蛋(3隻)、精鹽(少許)、水發竹蓀(40克)、胡椒粉(少許)、雞湯(1碗)

做法:

一、將豆腐攪爛成茸,用細篩濾過;雞肉用刀背捶成雞茸,放少許水使之化開,撈去雞筋,並入豆腐內;將雞蛋除去蛋白打散 。

二、將以上用料拌和,加鹽,味精,胡椒粉,倒入盆內鋪平(盆上先抹些油,以免豆腐與雞茸粘住),面上用些有色彩的葷素用料(可自行酌定),做些花草,樹木或其他圖案加以點綴.然後在食用前七分鍾上籠蒸。

三、在熱的雞湯內加上竹蓀,綠葉菜,再將蒸好的豆腐倒入其中即好。

7.泰式炸豆腐

原料:豆腐1塊,炒脆花生80克,油600克。酸甜汁料:水14杯,糖1湯匙,青檸汁2茶匙,紅椒粒1茶匙。

做法:

1、酸甜汁煮法:水煮滾後放入糖,慢火煮成漿狀,加入青檸汁、紅 椒粒即成。

2、炒脆花生用刀壓至細碎。

3、豆腐用鹽抹勻,壓去水分,切條,放入滾油中,大火炸至金黃色撈出,去油。

4、炸豆腐上碟,灑上花生,拌或蘸酸甜汁進食。

心得:青檸汁可用檸檬汁代替,花生放鍋中慢火炒香,除去花生衣即成炒脆花生。

8.口袋豆腐

原料:豆腐750克,冬筍50克,菜心50克,食用鹼10克,熟菜油500克,肉湯500克、奶湯500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川鹽3克,味精1克。

做法:將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長、2厘米見方的條,共30條。冬筍切成骨牌片。菜心洗凈。用炒鍋兩口,分置於兩個火爐上,其中上鍋放入沸水500克、加食用鹼保持微沸。另一鍋放熟菜油燒至七成熱(約175℃),將豆腐條分次放入,炸呈金黃色撈出,放入鹼水鍋內泡約4分鍾,撈起放入清水中退鹼,然後再第二次放入鹼水鍋中泡約5分鍾後,用清水再漂。將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過一次,並用肉湯氽2次。將奶湯入鍋中燒沸,加冬筍、胡椒粉、料酒、川鹽燒沸後,下豆腐條、菜心、味精,起鍋盛入湯碗即成卜。

9.雪花豆腐

原料: 嫩豆腐200克。 水香蕈15克、蘑菇25克、松子仁5克、瓜子仁5克、熟火腿15克、熟雞脯肉50克、蝦仁5克。雞清湯200克、紹酒20克、克鹽10兄。味精2兄、澱粉15克、熟豬油75克。

做法 : 豆腐片去老皮、批成薄片、再切碎放入碗中,用熱水燙去黃腥味,將水香蕈與蘑菇等配料均切成屑,蝦仁用調料拌和上漿。炒鍋上火,舀入雞清湯,投入各種配料屑,再把豆腐瀝水後倒入,加入精鹽、紹酒、味精、燒沸後用水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燒沸、起鍋盛入碗中。炒鍋上火燒熱,放油燒至四成熱(約88℃),投入蝦仁拉油,至乳白色時倒出,撒入豆腐中即成。

特點: 形似雪花,鮮香獨特,營養豐富,堪稱豆腐菜中珍品。

10.拔絲奶豆腐

原料:奶豆腐改刀成小塊,糖(炒糖用),麵粉、蛋清(掛糊用),油

做法:
1、奶豆腐在下鍋炸時,一定要用蛋清和麵粉掛糊,將原料奶豆腐裹住,術語叫掛糊吧。
2、在油燒到七成熟時,將已掛好糊的奶豆腐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3、炒糖汁,這是最重要的一步,決定你的拔絲品是否能拔出長長的、持久的絲來。鍋內要放干凈底油,中火加熱,加入白糖,用勺不斷攪動,使糖受熱均勻,炒至糖呈淺黃色,泡沫變大時,將鍋端離火口,使泡沫變小,顏色加深。用勺舀起糖汁往下倒,能成一條線狀。這時迅速將已炸好的奶豆腐下鍋翻動,使糖汁裹勻奶豆腐。註:糖量與原料的體積比例為1/3。%zK/#
注意:糖汁炒好後,倒入的原料一定要熱,如果原料不熱,會使糖汁變涼,就拔不出絲來。因此,做拔絲菜時,應用兩個炒鍋,一個用來炒糖汁,一個用來炒主料。這樣易保存主料溫度,以掛勻糖漿。

做拔絲奶豆腐的小竅門:做拔絲菜不可用急火,以免糖漿過火,碳化,這樣做出來的拔絲食物口味是發苦的。如在糖漿中加少許蜂蜜,風味尤佳,呵呵~~好甜哦~~

11.家常豆腐

原料:北豆腐4塊,肥瘦豬肉150克,豬肉150克,豆瓣醬50克,青蒜100克,醬油50克,料酒25克,味精5克,澱粉25克,湯150克。

做法:

1、豆腐切成1寸半見方,1分半厚的片,青蒜剖開切段;

2、燒熱鍋,注入油,油熱後吧豆腐煎成兩面焦黃色取出,下入肉片炒熟,再加豆瓣醬炒酥,加入醬油、湯、料酒、豆腐,小火入味,再加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放入青蒜即可。

12.鏡箱豆腐

原料: 小箱豆腐350克。 瘦豬肉150克、大蝦仁50克、冬筍25克、水發冬菇15克。紹酒25克、蔥15克、姜10克、鹽7.5克、醬油15克、白糖5克、番茄醬10克、豬肉湯100克、澱粉15克、熟豬油15克、芝麻油15克、豆油450克(實耗油75克)。

製法: 將豬肉斬成茸,加紹酒、蔥薑汁、精鹽拌和上勁。豆腐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3厘米的長方塊,下八成熱(約200℃)的油鍋中,炸至豆腐外表起軟殼、色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侍冷卻後在每塊豆腐中間挖去嫩豆腐,然後裝入肉餡,再在肉餡上面橫嵌一隻大蝦仁。炒鍋上火燒熱,舀入豆油,放入蔥末煸香,再放入冬菇、筍片略煸,將鏡箱豆腐肉面朝下排入鍋中,加入紹酒、醬油、白糖、番茄醬、豬肉湯。精鹽,燒沸後加蓋,移小火上燒6分鍾,再置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入熟豬油和芝麻油,將蝦仁朝上裝入盤中即成。

特點:色澤桔紅光亮,豆腐細膩味醇,肉餡鮮嫩,葷素兼優,老少皆宜。

13.三鮮豆腐火鍋

原料:嫩豆腐1250克,黑魚500克,海米25克,夾心豬頭250克,水發香菇50克,冬筍150克,塔菜心250克。 調料選用:黃酒25克,精鹽10克,味精5克,蔥薑末30克,豬油50克,肉湯1250克。

製法:

1、用刀將嫩豆腐剖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搪瓷盆內,加少量清水,放進冰箱(-18度)內速凍,5小時後即成凍豆腐。取出自然化凍待用。

2、塔心菜洗凈,瀝干水分;冬筍削去毛衣,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薄片;香菇剪去根、蒂洗凈;海米洗凈後放入碗內,加黃酒(5克)、清水(25克),上蒸籠蒸30分鍾,取出待用。

3、將黑魚颳去鱗,開膛挖去內臟,去腮洗精斬去魚頭,剔除脊背骨,成精魚肉條。在切成長3厘米、寬1.5厘米的薄片,放入盤中。

4、燒熱鍋,放開水和凍豆腐,燒滾後,倒入漏勺,瀝去水分;熱原鍋,去水下入豬油、蔥、薑末熗鍋,烹黃酒,加肉湯、夾心肉塊,煮熟後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1.5厘米的薄片;將黑魚頭、脊背骨放入原湯中,燒滾15分鍾,即用漏篩濾去魚渣,棄之不用,再放香菇、肉片、海米、魚片、凍豆腐塊、冬筍片,燒滾後,撇去浮沫,加鹽、味精、黃酒,倒入火鍋內,最後放塔菜心,即可上桌,點燃火鍋食用。

成品特色:豆腐鮮香,肉醇不膩。

14.珍珠豆腐

原料:石膏豆腐2塊(500克),水發金鉤10克,鮮豌豆25克,水發蘭片25克,熟火腿50克,水發香菇25克,鮮菜100克,化雞油25克,化豬油100克,3個雞蛋蛋青。胡椒0.5克,精鹽5克,水澱粉30克,味精1克,奶湯300克。

製法:先把豆腐放入絲籮篩中攪散,過濾去渣不用,將豆腐泥裝入碗中。雞蛋清放入一碗中,用力打成蛋泡,將鹽3克,水澱粉15克,味精0.5克同蛋泡,豆腐泥攪勻,加入豬油75克繼續攪勻既成豆腐糝。火腿,金鉤,蘭片,香菇切成豌豆大的粒,鮮豌豆鮮菜洗干凈,用開水過一下。用火腿,金鉤,蘭片香菇粒各1/3放在豆腐糝內攪勻。用干凈的濕紗布鋪在蒸籠上,把豆腐糝做成4個均勻的圓球放在上面,在圓球上面均勻的按上豌豆啊金鉤啊火腿啊蘭片啊蘑菇啊。蒸個10分鍾就可以了。把炒鍋放中火下豬油燒到6成熱,將鮮菜煸炒一下鋪在盤子中。蒸熟的豆腐放在上面。鍋中加奶湯,加剩下的胡椒,精鹽,下水澱粉勾成小二流芡,起鍋的時候加雞油,淋在豆腐上。
這個菜很不錯的哦。色澤美觀,細嫩鮮香,清淡可口。哈哈。大家可以回家做做

15.豆腐腦

原料: 黃豆,水,葡萄糖酸內酯,國內的化工原料商店或香精香料商店都有賣的,白色結晶,類似粗鹽。分子式:C6H10O6 。

做法:
1)如果你有豆漿機,真的就是不難了。
豆漿的濃度為:黃豆:水=1:15(不能比這更稀)
豆漿煮開後,晾涼。
把內酯用一點水溶化後,倒入豆漿,趕快攪拌均勻。我的比例是700ml豆漿,加1茶匙內酯。
豆漿隔水加熱,或蒸,豆漿溫度達到80℃左右保持15分鍾即凝固。

2)剩下來的程序就是打鹵了。
原料:水發的黃花菜、木耳,雞精,雞蛋(一個)
做法:一粒八角大料嗆鍋,加入花菜木耳略炒,放適量水、鹽、一塊雞精。開鍋後,勾欠,撒蛋花,關火。
豆花盛一大碗內,澆鹵,另用腐乳汁,麻醬(花生醬)汁調味。

另外,化工原料商店的人告訴我,用白醋可以替代內脂點豆腐。我沒試過。

16.出汁豆腐

原料:豆腐塊、干香菇、茄子、柿子椒、白蘿卜泥20克、麵粉100克

做法:1、干香菇泡熱水,長茄子由尾端開始切十字刀花,柿子椒橫切一半。
2、把香菇、豆腐、茄子粘麵粉在熱油中炸3分鍾起鍋。

3、裝進碗中,淋上調味料和蘿卜泥即成。

特點:口味素淡適宜,頗具日本素菜的美味。

17.青椒炒豆腐

原料:白玉內酯豆腐1盒,青椒50克,胡蘿卜50克。
調料:花生油50克,豆瓣辣醬10克,甜面醬5克,醬油、糖、味精、蔥花、蒜片、姜絲適量。

製法:1、將豆腐洗凈後切成小方片;將青椒、胡蘿卜切片後在沸水中焯燙一下,撈出控干備用。2、鍋架火上,放油燒熱後下蔥花、蒜片和姜絲,炒出香味後投入豆腐,反復煸炒至豆腐水分快乾時,加入豆瓣辣醬、甜面醬、醬油、糖和青椒、胡蘿卜片,繼續煸炒入味,見鹵汁不多時,放上味精拌勻即可出鍋。這種屬於熟炒豆腐的做法一般採用青椒、青蒜菜香辛味濃郁、質地脆嫩的蔬菜做配料。配料以切絲為主,也可切成條或小薄片,但絲不宜細,條不宜粗,片不宜薄,否則影響熟炒成品菜的鮮香味、形態和口感。

熟炒豆腐大都不掛糊,起鍋時勾薄芡,但也有像青椒炒豆腐用豆瓣辣醬和甜面醬等調料熟制而不勾芡的。熟炒菜的特點是略帶醬汁,口味濃香。 所有豆腐的烹調方法:專網:

http://www.scccjm.com/Get/doufu/index.htm

⑽ 核桃怎麼做好吃孩子喜歡吃

核桃仁炒西芹
原料:熟核桃仁、西芹各20克,蔥薑汁、濕澱粉各10克,精鹽3克,雞精1克,味精0.5克,湯50克,植物油25克。

做法:

1、西芹下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

2、西芹斜切成段。蔥薑汁、精鹽、雞精、味精、濕澱粉、湯放入容器內對成芡汁。

3、鍋內放油燒熱,下入核桃仁、西芹段略炒,烹入芡汁翻勻,出鍋裝盤即成。

核桃白菜
材料:核桃仁20g,奶油白菜300g,枸杞10顆,猴頭菇100g,香蔥1棵,鹽3g,蚝油5g,白砂糖5g,高湯100ml,水澱粉15ml,油 50ml。

做法:

1、奶油白菜去掉老葉,洗凈備用。猴頭菇洗凈泥沙,切成0.7cm厚的片。香蔥切末。

2、大火燒開煮鍋中的水,放入猴頭菇汆燙2分鍾,然後投入奶油白菜繼續汆燙1分鍾,撈起瀝干水分。將奶油白菜在盤中碼放整齊,猴頭菇揀出另放。

3、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6成熱,放入核桃仁炸至金黃撈出瀝干油分。

4、鍋中留底油,大火加熱至6成熱,投入香蔥末煸香,然後加入猴頭菇、高湯、蚝油、鹽、白砂糖、核桃仁和枸杞,調成中火煮3分鍾。

5、最後放入奶油白菜(保持白菜碼放整齊),出鍋時滑入盤中,依然保持奶油白菜整齊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