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明節用什麼草煮雞蛋
做法如下
進入四月以後,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啦。清明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除了要祭祖掃墓,踏青,飲食上也有講究,我們山東人這一天家家戶戶早上要用艾草煮雞蛋吃,根據艾葉與雞蛋的特性,吃了對人體對於暖宮以及滋補的功效。艾草又名香艾,能驅寒暖宮,溫經止血的功效。用艾草煮雞蛋食用,清香美味又好吃,特別是女孩子要常吃,可以緩解每月生理的不適,改善體質。早晨是身體吸收能力最好的時刻,身體經過一夜的消化後沒有什麼能量儲存,這個時候是最適合吃艾葉煮雞蛋,能夠讓身體快速的吸收消化,能讓艾葉煮雞蛋的效果達到最佳。
艾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很多人知道艾草有一定的葯用價值,艾葉不僅能夠用來熏蚊蟲,日常還可以養生艾灸補氣養血,對於女性來說,在日常用艾葉煮雞蛋也能夠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好處。不僅能夠幫助緩解痛經,還能夠改善月經不調的現象,懷孕初期的女性吃艾葉煮雞蛋,還有很好的保胎作用。艾葉中含有豐富的鋅元素以及其他礦物,而雞蛋是屬於優質蛋白質食物,用艾葉煮雞蛋能夠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力。今年的艾草煮雞蛋多加了幾道調料,變成了艾香茶葉蛋,香味十足更可口,早餐用來配玉米粥真是美味了。
【艾草茶葉蛋】
【食材】:艾草頭8個,草雞蛋12個,香葉4片,八角2個,肉桂1克,小茴香2克,花椒粒3克,冰糖30克,食鹽20克,醬油(老抽)18克,生抽30克,紅茶5克,清水800克
【製作方法】:
1、准備好所用的食材,新鮮的艾草頭,雞蛋用草雞蛋或者洋雞蛋都可以,草雞蛋營養更好點,配料調配好,很多朋友拿不準放多少,可以用電子秤稱下重量。
2、把雞蛋放入清水裡,洗干凈外殼,如果是冰箱里剛拿出來的雞蛋,可以泡水回溫一會再入鍋。
3、把洗干凈的雞蛋,放入鍋里大火煮沸後,關火燜五分鍾撈出。
4、煮雞蛋的時候,我們把配料除了冰糖、食鹽和醬油生抽以外,全部放入碗里,清洗一遍後,用溫水浸泡著方便入味,艾草清洗干凈。
5、煮好的雞蛋用勺子拍出裂紋備用,把浸泡的配料連水一起倒入煮雞蛋的水裡。
6、再加入冰糖、食鹽、醬油、生抽,蓋上蓋子煮至沸騰。
7、打開蓋子,把敲碎的雞蛋放入鍋里,艾草也放入鍋里。
8、蓋上蓋子再次煮至沸騰後,轉小火煮五分鍾關火,艾香茶葉蛋就煮好了。
9、煮好以後放在湯汁里燜上10個小時,入味更好,我經常晚上煮早上用來做早餐食用,味道正好。
10、香氣撲鼻,鹹淡適中的五香茶葉蛋,暖宮驅寒又好吃。
雨媽叨叨:
1、艾草煮雞蛋是我們山東,清明節傳統的習俗,只不過平時用來煮艾草無鹽的白水蛋,這次加入五香調料,煮出來的味道美味又可口。
2、雞蛋煮制的時間不要太長,煮老了就不好吃了,茶葉蛋主要靠浸泡入味,關鍵是煮好了泡湯汁。
3、煮茶葉蛋的湯汁,撈去艾草後,冷藏於冰箱,下次煮蛋的時候,可以二次利用節約不浪費。
B. 煮雞蛋配什麼好吃
搭配一:水煮雞蛋+牛奶+麵包在雞蛋的各種吃法中,煮雞蛋的營養價值最高,因為它保留了最多的營養成分。早上先吃一個饅頭墊墊肚子,然後吃個蒸雞蛋加上一杯牛奶。保證一個早上都能精力充足!但是早上吃蒸雞蛋有一些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把雞蛋跟豆漿一起吃。因為豆漿含有胰蛋白酶,與蛋清中的卵鬆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損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建議早餐吃雞蛋配牛奶,不過就是要記得先吃點麵包之類的東西,因為早上起來腸胃最需要的是糖類提供的能力,如果你空腹喝牛奶,牛奶的營養就無法充分吸收,而是化為乳糖被身體利用,其中的鈣質就浪費了,所以先吃面點再和牛奶、吃雞蛋。搭配二,雞蛋餅很多人覺得自己做雞蛋餅很麻煩,其實不會的。只要搞清楚步驟,其實在15分鍾內搞定雞蛋餅,還是可以的。下面介紹雞蛋餅的做法:材料:雞蛋、麵粉、水做法:1.雞蛋打入一大碗中,打碎,加入1大勺麵粉,放入清水2.將所有材料打勻,成糊狀。放入鹽、雞精調味。(喜歡吃甜口味的可以不放鹽,等做好後澆上果醬或者蜂蜜)3.加熱不粘鍋,倒入油,把打好的麵糊攤在鍋里(像煎餅似的),晃動鍋,使面餅均勻的鋪滿鍋底,中火。4.面餅有些鼓包時,用鏟子翻個面。5.兩面都煎成金黃色,即可。搭配三:青菜雞蛋疙瘩湯+蘋果相信很多人對疙瘩湯的做法並不陌生吧!南方人早餐都會喝粥,但是白粥淡而無味,喝久了就會覺得沒意思。這個時候就來試試麵疙瘩湯吧!搭配上青菜跟雞蛋,營養更全面!材料:麵粉1杯,青菜兩棵,雞蛋一個,鹽少許做法:1.在麵粉中加入少許冷水和成小麵疙瘩;2.把青菜洗凈切碎,最好是選用綠葉蔬菜,然後將雞蛋拌開;3.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燒開,把和好的麵疙瘩倒入攪勻燒開;4.加入青菜碎;5.最後倒入雞蛋攪勻立即關火,加鹽調味即可。吃完這碗麵疙瘩,記得吃上一個水果潤潤腸胃。
C. 清明節與碰雞蛋怎樣煮不容易碰破
寒食、清明節里斗雞子(卵)之戲,真正的源起,應該還是歸於先秦時代某些地區的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無疑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再者清明日的郊遊踏青,熟雞蛋也是便攜的食品。事前的撞擊剝皮,難免引起孩童兩兩相撞的興趣。
倘若要探究清明節里吃雞蛋、撞雞蛋的象徵意蘊,其中應該還寄寓著人們對於對於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傳說,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藝文類聚》),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史記》)而生,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孕卵,女吞之」受孕(《史記》)。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後,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不也是雞蛋嗎?清明的祭祖掃墓,其中不也有慎終追遠的生命意識嗎?春季里萬物化育,是生命的季節,諸多民俗事象都在深層的生命意蘊上暗合。
據說吃了這時煮的雞蛋,就一年不會頭痛。這個風俗是怎麼傳下來的呢?傳說古代孝感一帶屬雲夢澤之一部分,是一片水鄉澤國,人們都以打魚為生。因為人們天天在湖裡吹湖風,得了頭痛病。一天,嘗百草的神農路過雲夢澤,看到一些人因頭痛在湖灘上打滾。神農很可憐他們,就到處找草,為這些人治頭痛病。可是什麼吃了也無效。三月初三這一天,神農從山上撿來幾個野雞蛋,又挖了一大把地菜,拿到船上煮給人們充飢。人們吃了用地米菜煮的雞蛋後,忽然感到頭不痛了。後來,三月初三吃地菜煮雞蛋就成了習俗,一直沿續至今。
清明吃雞蛋,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一樣重要。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後者則僅供玩賞而已。然而,也有種說法,在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頭地。
D. 山西運城清明習俗煮雞蛋用的什麼
月月花,母雞國國,枸杞子樹連根,白蒿,地地菜
E. 煮雞蛋加點什麼會特別美味
對於煮雞蛋的做法來說,我常用的方法有三種,而且味道都特別的不錯,所以大家都可以在家裡嘗試著去做,說不定自己也會喜歡上這樣的一種味道。
因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想要與大家分享:
一、紅糖煮雞蛋。對於紅糖煮雞蛋來說,它比較適合於女生吃,尤其是女性來例假以後,它還可以起到暖腹的效果,所以是女性經期的必備品。它的製作方法特別的簡單,我們只需要在水中加入少許的紅糖,然後把雞蛋放入水中煮熟,這樣美味的紅糖煮雞蛋就製作好了。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我們做好了以後,我們最好是放入鍋中悶一會兒方便它入味。
以上這三種煮雞蛋的方式,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方法都特別的簡單,而且總是很容易讓人愛上雞蛋的味道,所以很值得推薦給大家。而且我們大家也知道雞蛋中含有很多的營養,對於那些不喜歡吃雞蛋的人來說,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改善,讓他們重新對雞蛋產生興趣,希望大家都能夠採納這樣的一種觀念。
F. 清明節前後的美食都有哪些
1、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團子。
2、饊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
3、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面,夾棗蒸食。
4、菠菠粿
清明,是福州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春分過後15天,便是清明節。清明節日或前後,家家戶戶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掃墓。掃墓的供品並不復雜,只有光餅、豆腐和面點等,但有一主味是絕對少不了的,即福州特製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
G. 雞蛋煮什麼好吃
用紅棗煮雞蛋味道香,又有營養。
H. 煮雞蛋加什麼會好吃一點
原料:雞蛋、紅茶包、桂皮、八角、香葉、鹽、醬油。做法:1、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鍋蓋開一條縫隙,水開後用中火煮5-6分鍾;2、等雞蛋晾涼後,輕敲蛋殼,使雞蛋四周均有裂縫;3、再將雞蛋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紅茶包、桂皮、八角、香葉、鹽、醬油;4、用旺火燒開後改用中火,煮30-40分鍾;5、挑出茶包及香料,將雞蛋浸在湯汁里3-4小時以後再吃口味更好
I. 清明節用什麼煮雞蛋
常有「三月三,薺菜煮雞蛋」之說。城鄉都於此日挖薺菜煮雞蛋吃,俗傳吃了可以明目。農歷三月三,國人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薺菜又稱地菜、田兒菜等,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雖說是野菜,卻鮮香可口、營養豐富。民諺曰:「三月三,薺菜當靈丹。」「三月三,薺菜煮雞蛋。」春天正是採食薺菜的季節。春食薺菜也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傳統習俗。《詩經》就有「其甘如薺」的吟詠;辛棄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的詩句。清朝葉調元的《漢口竹枝詞》曰:「三三令節重廚房,口味新調又一樁。地米菜和雞蛋煮,十分耐飽十分香。」詞中的地米菜即指薺菜。地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還能治療多種疾病。它不僅是佳餚一碟,更是靈葯一方。「薺菜,別名地菜、護生草、雞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葯。在中葯里,薺菜的葯用價值非常廣泛,被譽為「菜中甘草」。祖國醫學認為: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J. 清明節怎樣做雞蛋最好吃
呵呵,蒸雞蛋。好吃、營養又不會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