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炒豆腐碎末的做法 :
1、將豆腐用勺子弄成小塊,形狀不限。將大蔥和大蒜切碎備用。
2、鍋里放少許油,將切好的大蔥和大蒜放進鍋里,炒出香味。以後將豆腐扔進去。用炒勺將豆腐弄碎,最後放少許鹽和雞精,就可以出鍋了。
② 豆腐泥怎麼做好吃
主料
豆腐適量
食鹽
適量
姜
適量
料酒
適量
水
適量
豬油(板油)
適量
調料
豆腐泥怎樣做的做法
1.買來的泥鰍養兩三天吐掉泥沙,每天記得要換水
2.要燉湯前泥鰍撈出瀝去水,裝在盆里,放一湯匙鹽巴,蓋上蓋子,把泥鰍腌一會,不蹦跳後撈出沖去鹽份
3.把泥鰍豆腐都放進盆里,加足量的冷水,放幾湯匙料酒和幾片薑片,滴幾滴豬油,開火燉至泥鰍熟爛
③ 豆腐泥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泥鰍、豆腐等。做法:1、買來的泥鰍養兩三天吐掉泥沙,每天記得要換水。2、要燉湯前泥鰍撈出瀝去水,裝在盆里,放一湯匙鹽巴,蓋上蓋子,把泥鰍腌一會,不蹦跳後撈出沖去鹽份。 3.把泥鰍豆腐都放進盆里,加足量的冷水,放幾湯匙料酒和幾片薑片,滴幾滴豬油,開火燉至泥鰍熟爛。 吃的時候灑一點胡椒粉味道更好。以前一般煮泥鰍喜歡放辣椒,現在這樣做發現也挺好吃的,很清淡很鮮美。
④ 豌豆豆腐泥怎麼做好吃
1大米洗凈,浸泡兩小時備用;
2豌豆洗凈,用攪拌機打成漿;
3雞蛋煮熟取黃,搗成泥狀;
4大米倒入鍋內,加適量清水,倒入豆泥同煮至半糊狀,再拌入蛋黃泥煮5分鍾即可。
豌豆蛋黃泥
5沒有攪拌機,可將豌豆上鍋蒸熟後再搗成泥。適合七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
62-3個月齡:可給新鮮的果汁或菜水。每日兩次,每次從一匙開始逐漸到十餘匙。可以補充維生素C和其他營養成分。
4-5個月齡:母奶不足者,每天可適量增加牛奶或米糊。4個月以上的嬰兒,體內鐵質已逐漸消耗完,應添加富含鐵的食物,如蛋黃;每次可從1/4個開始,逐漸增加到一個。還可給少量的蘋果泥、菜泥或魚泥等。
5個月齡:可給些爛稀粥、餅干。在吃奶前試吃少量。
6個月齡:此時嬰兒開始萌牙,可給些稍硬條狀餅干、饅頭片;適量的蛋羹、爛面片、肉鬆等。
7-9個月齡:添加肝泥、豆腐、肉末、碎菜,每日2-3頓;適量的麵包、蛋糕等。
10-12個月齡:可給爛飯或面片加些瘦肉末、蔬菜;煮爛的雞、魚、肝;每日兩三頓。隨著輔食量的增加,奶量隨之減少。
⑤ 豆腐泥的做法大全家常
豆腐是大豆製品之一,品種很多,有南豆腐、北豆腐、水豆腐、板豆腐、袋裝豆腐、充填豆腐等。豆腐風味清淡,適用於各種烹調,它是以豆腐做坯料,還可以加工成各種豆製品,如豆腐乳、豆皮等。南豆腐每100g中含有水分88g、蛋白質6g、脂肪2.5g,還富含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北豆腐當中每100g含水分80g、蛋白質12g、脂肪4.8g,也富含其他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從它的營養成分中,可以知道豆腐可以作為一種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其中南豆腐和北豆腐相比,南豆腐的含水量較高,北豆腐中蛋白質的含量相對較高,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
鍋中加適量花生油熱至7成,放入切小塊的豆腐(喜歡嫩一點的,要在西紅柿炒泥之後放入。)稍炒一下,加入切碎的西紅柿。
待西紅柿成泥狀,加一小久豆鼓,加適量鹽,味精。用涼開水泡一小碗生粉,倒入鍋中勾茨。
生粉煮透,便可出鍋裝盤了。
⑥ 蛋黃豆腐泥怎麼做好吃
用料
絹豆腐 一盒
鹹蛋黃 四個
蛋黃豆腐的做法
四個鹹蛋黃加幾滴白酒
用勺子碾碎(越碎越好)
入微波爐高火叮30秒,取出備用
盒子底部四個角剪四個洞,空氣進入盒子中
盒子倒扣於案板上,絹豆腐取出
切成小塊備用
鍋中放少量油,溫油小火炒香步驟1處理好的鹹蛋黃碎。炒至鍋內泛起小泡泡
加少量水煮開
輕輕倒入豆腐小火煮至湯汁稍稠,加鹽和雞精調好味
用水澱粉勾個薄薄的芡汁,讓湯汁濃稠能包裹在豆腐表面,即可
⑦ 寶寶豆腐泥輔食怎麼做好吃
寶寶吃的豆腐泥怎麼做好吃:原味豆腐泥
材料: 嫩豆腐30g
做法: 1、嫩豆腐用熱水燙過。 2、取適量嫩豆腐,將嫩豆腐壓成泥狀即可。 3、最後盛上一碗即可。 小貼士:適合7個月以上的寶寶食用。
寶寶吃的豆腐泥怎麼做好吃:三色豆腐泥
材料: 豆腐60g、胡蘿卜30g、雞蛋黃1個、牛奶40ml、配方奶40ml
做法: 1、豆腐洗凈,入沸水中焯熟,瀝干水分。 2、胡蘿卜去皮,切塊,放入盤中,蓋上保鮮膜,蒸熟後搗成泥。將焯熟的豆腐壓成泥。熟蛋黃壓成泥狀。 3、將豆腐泥、胡蘿卜泥、蛋黃泥放入碗中,加牛奶或配方奶攪勻。 4、將花形餅干模具放入盤中,填滿做好的豆腐泥,脫模即可。 小貼士:適合7-9個月的寶寶食用。
⑧ 豆腐摔爛了怎麼做好吃
豆腐摔碎別丟了,教你「倒小釀」做法,肉酥咸滑,拌飯吃越吃越香,「倒小釀」是種客家菜叫法,主要用肉末和嫩豆腐製作,做法簡單零失敗,關鍵還不浪費食材!
豆腐摔碎別丟了,教你「倒小釀」做法,肉酥咸滑,拌飯吃越吃越香,以上是運用碎掉嫩豆腐製作的下飯菜,既有肉末香酥,又有雞蛋豆腐嫩滑清香,關鍵這道菜很適合孩子進食,散碎質感更容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