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下飯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下飯

發布時間: 2022-05-05 00:46:54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

豆腐是最常見的食材,豆腐除了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牙齒、骨骼的生長發育也頗為有益,所以多吃豆腐比吃肉還好。今天分享一個豆腐最好吃的做法,不但做法簡單,口感也是相當的受歡迎,做法我將詳細講解,保證大家一看就會,下面看看是怎麼做的吧。

1、首先准備一塊老豆腐,洗凈之後切成小塊,放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水,去除豆腥味,然後撈出瀝干水分,放在大盆中,淋入兩個雞蛋液,用筷子攪拌均勻。

2、鍋中放比炒菜多一點的油,油熱之後,把豆腐放進去,大火翻炒,炒至豆腐的表皮都呈金黃色,如下圖中的樣子,撈出瀝油,放在一旁備用。

3、趁著鍋里的熱油,下入一些姜蒜末和辣椒圈,大火爆出香味(這里用的辣椒,我選擇的是小米辣,如果不喜歡吃辣,也可以把小米辣換成紅彩椒)。

4、然後把豆腐放進鍋中,快速的翻炒翻炒,使香味都滲入到豆腐裡面,然後往鍋里加一勺鹽,一勺麻辣鮮,少許的白糖,一勺生抽,一勺蚝油,最後再小半碗的水稀釋一下調料,翻拌均勻,蓋上蓋子,大火收一下湯汁。

5、在即將出鍋的時候,加一些韭菜段,增加這道菜的香味,還可以調色,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豆腐就做好了。

6、這個豆腐口感上有姜蒜香,和韭菜香,同時包裹著雞蛋香,還帶有一點辣味,真的非常的好吃,特別的下飯,幾天不做,家人就點名要吃它,在我家這道菜很受歡迎,每次上桌比肉還要先光碟,做法也很簡單,如果您喜歡,也試試做吧。

食材清單:

(一塊老豆腐,兩個雞蛋,一把韭菜,適量的姜蒜末,三根小米辣,適量的油,一勺鹽,一勺生抽,一勺蚝油,一勺麻辣鮮,少許的白糖,小半碗水)

烹飪小技巧:

1、韭菜下鍋之後,不要炒太久,變軟之後就可以出鍋。

2、湯汁不要收的太干,留一點點的湯汁口感是最好的。

❷ 怎麼燒雞蛋豆腐好吃

主料main

雞蛋3個豆腐100克胡蘿卜1根小香蔥1把3人份

輔料others

鹽1勺料酒1勺玉米澱粉1勺食用油適量

雞蛋豆腐的做法

步驟step

1

做好了。

❸ 雞蛋豆腐怎麼做才好吃

准備用料:豆腐1盒、雞蛋2個、油適量、鹽適量、香菇幾朵、肉糜適量、小蔥適量、蒜適量、麻油適量。

1、准備材料。

❹ 如何用兩個雞蛋一塊豆腐,做出開胃下飯的美食

食材:嫩豆腐,蔥花,醬辣椒,雞蛋

做法:首先將嫩豆腐改刀切成厚片,然後均勻的擺在一個盤子中,再把雞蛋放在豆腐的兩邊,醬辣椒就是用蒜蓉和生薑加野山椒一起炒的,前段時間教過大家怎麼做製作醬辣椒

如圖


全部蒸好之後直接放入香蔥,再澆入一些蒸魚豉油,這樣味道會更加的鮮美,不管是造型還是顏色都非常的美,這道菜非常適合小孩和老人吃,做法比較簡單,只需要放在蒸鍋蒸幾分鍾就可以了,每到夏天這道菜在飯店都是銷量比較好的美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吃過呢?

准備食材】:

豆腐一塊,雞蛋兩個,胡蘿卜一個,白蘿卜適量,鹽,食用油,胡椒粉等適量。

【具體製作步驟】:

1,這里我們准備的是老豆腐,老豆腐富含纖維和蛋白質,對人體非常有好處,水分也不會太多。先把豆腐擠壓成豆腐泥,加雞蛋,鹽,胡椒粉攪拌均勻。

2,如果嫌單調的話,可以加胡蘿卜絲和白蘿卜絲,也可以加入其它的食材。這里加胡蘿卜,白蘿卜絲和蔥花,一勺澱粉攪拌成糊狀。

3:平底鍋預熱加食用油,用手攤成圓形的面餅,放在平底鍋上面,如果嫌麵糊粘手的話,可以在手上倒一些食用油,可以防止面團粘手。

4,攤好的面餅在底部焦黃的時候,翻至另一面,等到兩面金黃酥脆就可以盛出食用了。

這樣做出來的雞蛋豆腐美食,非常的松軟,口感很香,吃在嘴裡滿滿的豆腐香,非常的適合老人小孩子食用,喜歡的話可以給家人做一些哦!

❺ 豆腐炒雞蛋學會怎樣做,解饞下飯又有營養

作為一個還算是「正宗」的小吃貨,美食就是很重要了呀。鮮嫩可口的豆腐是南北各地的人們都愛吃的食材,烹飪好的豆腐也是每餐不可或缺的美食。我家裡吃飯的時候,幾乎是天天都會有一道豆腐類的美食,或燒或燉,或辣或清淡,都讓人很是喜歡。其中,美味解饞的豆腐炒雞蛋就是很棒的選擇了,讓人吃一口就不想放下筷子了。



心動不如行動,趕緊學一下怎麼做美味的豆腐炒雞蛋吧,千萬不要忘了加入美味的桃園建民牛肉耗辣椒啊,味道會更上一層樓,要記得時常犒勞一下自己的胃啊。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哦,大家一起分享關於美食方面的事情。歡迎大家前來評論、點贊和轉發哦!

❻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所需食材
每100份(重量)的豆乳中添加50~90份蛋白,如果蛋白配合量在50份以下,生產出來的雞蛋豆腐過軟,如果配合量在90份以上,則雞蛋豆腐過硬,成為布丁狀,只有配合50~90份,才能生產出味覺和視覺俱佳的製品。
調味料除使用化學調味料外,還可適當添加醬油和食鹽等,其配合量為豆乳重量的5~20%。
添加的菜碼要考慮到營養平衡,為了將雞蛋豆腐調整成中性或弱鹼性食品,以及對於食感、風味和色澤方面的考慮,可添加雞肉、蝦、銀杏和蘑菇等,單用或合用均勻;添加量一般為豆乳生理的20~50%。這些菜碼都是動、植物性食品,除了能增加雞蛋豆腐的風味外,還能調節製品的色調。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復雜的預處理,而且均需添加凝固劑,而雞蛋的用量只能是豆乳的20~30%。本方法可克服上述缺點,加工出風味好,營養豐富的雞蛋豆腐。
如果使用整個雞蛋的話,由於蛋黃和蛋清的凝固溫度不同,會增加熱凝固時的離肉現象。蛋黃中含的硫蛋白,會產生硫化氫的氣味;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因而高脂血症都敬而遠之;另外,蛋黃是酸性食品,蛋白是鹼性食品,蛋黃能抵消蛋白的作用,尤其是蛋黃帶色,會影響製品的色澤。
如果只使用蛋白,則可克服離肉現象,改善豆乳風味,食品的色澤呈白色半透明狀,食品偏鹼性,而且不必擔心膽固醇含量高問題。
製作方法
本方法包括三項工藝:
1.以大豆粉為原料,首先將大豆粉分散在水中形成白濁液,徐徐添加到熱水中,然後在加熱狀態下過濾,除去豆粕,得到豆乳。
2.在熱豆乳中添加調味料,冷卻後添加蛋白進行混合,再次過濾,使蛋白和豆乳形成混合均勻的服狀液。
3.將乳狀液與菜碼裝入杯中,加熱後使之熱凝固,製成雞蛋豆腐。
方法的特點是只在豆乳中添加雞蛋的蛋白,因而不會發生使用全蛋時出現的蛋白凝固過度的現象,即所謂「離肉」現象。而且不使用凝固劑,只用加熱凝固,豆乳與蛋白在保持膠狀情況下凝固,可形成凍膠狀製品。凝固時間短,色澤淡白,風味、口感俱佳。
另外,通過添加動、植物菜碼、可將偏鹼性的雞蛋豆腐調整成符合營養的中性或弱鹼性食品。
實例 將200克大豆粉放進400克水中浸泡1小時,得到600克乳濁液。將乳濁液以每分鍾100克的速度注入500克溫度為80~95℃的熱水中。
注入後放置10分鍾左右,過濾去掉固型成分,得到1公斤溫度為90℃的豆乳。
在熱豆乳中添加50克化學調味料和50克醬油,使之冷卻。
冷卻到40℃時添加700克蛋白,用均質機混合後,再度過濾得到1.7公斤乳狀液。
在容積為200毫升的杯中預先放入蝦、雞肉、銀杏及蘑菇各5克,然後注入150克豆乳,接著將杯放在熱水中加熱40分鍾。

❼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竅門

▲因為醬汁中加了水澱粉,最後收汁的時候不需要再勾芡,類似的做法也適用於其他豆腐,趕緊來試試吧。

❽ 雞蛋豆腐怎麼做好吃的

雞蛋豆腐的好吃做法步驟:

食材准備:日本豆腐、肉末、雞蛋、蔥花、鹽、生抽。

步驟一:這里先來腌制肉末,將肉洗凈然後剁好,將肉末放入干凈的碗中,加入適量的鹽、生抽,灑點蔥花,用筷子拌勻。

步驟二:然後將腌制好的肉末放入大一點的瓷盤內,圍成一個空心的圓,像甜甜圈一樣。

步驟三:這里將日本豆腐的包裝去掉,切成厚片,沿著剛剛擺好的空心圓,依次擺入,一片疊一片。

步驟四:然後打入雞蛋到中間的位置,將生抽均勻地撒在日本豆腐上。

步驟五:將鍋洗凈,倒入冷水,開火,等水開後,放入准備好的食材,計時8分鍾。

等時間一到,就可以出鍋啦,然後撒上剩下的蔥花提香,就可以上桌啦。

這樣一道入口即化的美味,加上多汁的肉末,絕對是下飯的佳品。這道菜,孩子也喜歡吃,家裡有寶寶的朋友也可以試著這樣做呢。

豆腐營養豐富,含有鐵、鈣、磷、鎂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還含有糖類、植物油和豐富的優質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稱。大豆的蛋白質生物學價值可與魚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屬於完全蛋白質,其氨基酸組成比較好,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它幾乎都有。大豆可以直接烹調食用,人體對其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製成豆腐消化率可以提升到92%~95%。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蛋白質為優質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

❾ 雞蛋豆腐怎麼一起做比較好吃

韭菜,雞蛋炒豆腐好吃。

准備用料:豆腐300g、雞蛋2個、韭菜100g、油適量、鹽適量、生抽2g、辣皮子5個

1、食材

❿ 雞蛋豆腐怎麼才好吃

1、雞蛋打散,豆腐抓碎,兩者混合,加鹽攪拌均勻。
2、洋蔥切丁備用。
3、鍋燒熱加油,下洋蔥熗鍋。
4、炒出香味後(洋蔥變軟)放入混合好的雞蛋豆腐不停翻炒,炒熟後出鍋。
小訣竅
1、豆腐最好用北豆腐,硬一些。豆腐軟的話做之前要蒸一下,把水分蒸少些就可以了。
2、洋蔥是用來熗鍋的,我家有人不吃蔥,有時用洋蔥熗鍋(像之前的炒豆渣)
3、洋蔥在炒豆腐的時候可以一起炒,不用盛出來,加洋蔥很好吃的。
4、炒熟的話應該就是雞蛋和豆腐都變色了,時間要自己把握了。
5、不要放太多鹽,這和炒豆渣的性質不同:炒豆渣是小菜,用來下飯,咸一些無所謂;炒豆腐是菜,不要太咸,會不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