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水煮豆腐配什麼佐料好吃
白水煮豆腐
白水煮豆腐,過去就是用一鍋清水燒沸煮豆腐,鍋里一點油腥都沒有,那才是真正的白水煮豆腐,原汁原味,煮好的豆腐直接蘸著蒜末吃,不像現在,白水裡會加火腿、香菇之類的,而且蘸料還要加味極鮮。
主料:豆腐300g、白菜100g、香菇100g、火腿50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香油適量、大蒜適量、蔥適量、味極鮮適量
白水煮豆腐的做法
1
豆腐一塊
小貼士
1.大蒜最好搗成蒜泥,我沒有工具就直接切了 2.豆腐要煮出細小的孔來,這樣蘸著蒜末才好吃。
㈡ 水豆腐是不是雲南特色
白水豆腐是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白水鎮的特產。白水在清代,其豆腐已名揚四海,當時白水鎮僅僅是一驛站,官員們每到一次,便會來到白水村裡一姓李的豆腐攤上吃碗豆腐腦,回程時必帶豆乾而回。
㈢ 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是什麼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區別在於點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點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高而質地細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鹵水或酸漿點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較少,質地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於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濃,質地更韌,也較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味美而養生。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豆腐,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雲南石屏豆腐內酯豆腐,改變了傳統的用鹵水點豆腐的製作方法,可減少蛋白質流失,並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規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傳統的豆腐製作,多採用石膏、鹵水作凝固劑,其工藝復雜、產量低、儲存期短、人體不易吸收。而以葡萄糖酸內酯為凝固劑生產豆腐,可減少蛋白質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產量,且豆腐潔白細膩、有光澤、口感好、保存時間長。
㈣ 白水豆腐包子 白沙路店怎麼樣
包子味道不錯,有點家的味道,老闆用料也很實在,每個周末我回家都會去吃或給朋友、家人帶,現在價格已經漲到1.5元了,是有點貴,不過菠菜一斤都8塊了,人家還要人員工資、店面費用,看起來漲是必然了。
㈤ 請問四川樂山有一種豆腐的做法是 用白水煮豆腐 然後自己配的佐料!請問那個佐料怎麼製作啊!
這是最著名的白水豆腐!
四川各地都有,但各地略有區別。
四川地區的沾水主要是醬油和辣椒油!另加姜蒜汁和味精。
有些地方改用豆瓣醬而不用辣椒油!
甚至在富順豆花中只用辣椒醬而不用其它作料,但是他的豆花與普通豆腐有很大差異。
在家可以自己做,操作簡單,營養豐富(高蛋白),美味無比。
請看在朱自清的有一篇最好的散文中把濃濃的親情寫在這道菜里了,請找來看看。
名字叫《冬天》但請注意朱自清是江蘇人哦。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象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㈥ 睢寧有什麼好吃的
睢寧豆腐: 遠近聞名,歷史悠久。它製作方法獨特,一直沿襲石磨打漿、網布濾汁、鐵鍋燒煮、鹽鹵點制等工序精製而成。據了解,地方廚師僅以豆腐為主料,做成地方風味的快餐名菜、湯類就達20多種。特別是白水豆腐,最吸引人。如今,睢寧豆腐不斷向豆腐皮、豆腐乾、豆腐丸等精包裝的豆腐鹵製品發展,近百人到北京、上海、新疆、廣州經營豆腐食品或辦廠。
睢寧香腸 :是睢寧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食品,譽滿蘇、魯、豫、皖周邊地區。產品用新鮮精瘦豬肉,輔以10餘味中草葯,傳統工藝,口味獨特,鮮美異常,是純正的綠色食品,享有「王集香腸,香腸之王」美譽,獲「江蘇地方名特優產品獎」、徐州市「最受消費者歡迎產品」殊榮。
王集燒雞: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已聞名蘇北,歷經滄桑,湯味不改,延續至今。主料燒雞選用地方草雞,輔以20餘種名貴中葯,以傳統技術為基礎,結合現代創新工藝精製而成。香中隱甜,鹹淡宜口,色佳味美,嫩酥俱全。 在江蘇享有較高聲譽。
睢寧水粉皮:也叫臘皮,是徐州一道名菜,起源於宋代,由農家百姓創造產生。製作工藝考究,原料主要來自綠豆、地瓜或土豆中的澱粉。睢寧水粉皮以做成冷盤為主,配上少許菠菜葉,輔以紅辣椒絲、蒜泥、食醋、香油等,獨具佳餚特色。冬季熱炒或做湯,美味令人叫絕。目前,睢寧水粉皮由小群體加工走向大規模生產,在新疆、天津、廣州等國內市場紮根,還走向新加坡、美國等國際市場。
睢寧原甜油 :原甜油是睢寧特產,呈琥珀色,咸甜可口,風味獨特,是高級調味品。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經下邳品嘗甜油時,連連稱善,賜名「御甜油」。御甜油受到人們的青睞,曾獲省新產品開發「金牛獎」。御甜油現已形成集團生產化,年產80萬公斤左右,暢銷國內外。
十孔淺水藕:也叫白蓮藕,個大、豐滿、質細潔白。不管是涼拌還是熱炒,均清脆爽口,甘甜無渣。之所謂稀有,是因藕有10個孔兒,是藕氏家族裡絕無僅有的。其中,姚集十孔淺水藕最有名,遠銷南京、上海、天津、沈陽、哈爾濱等地。
下邳貢菜(苔干): 是一種以取食地上苔莖為主的綠色食品。質地脆嫩,色綠味甘,清朝乾隆年間被定為「貢菜」。目前睢寧古邳有千畝苔干基地,年畝產乾苔干100公斤左右,在港、澳、台、新加坡極為走俏。
睢寧黃皮西瓜:主產區在西部王集鎮,穩定區域面積1萬余畝。目前推廣的優質品種為寶冠黃皮西瓜,上個世紀90年代在美國園藝新品種大賽中獲優勝獎。睢寧黃皮西瓜果皮金黃色,肉質細爽多汁,種子小而少,果皮薄而硬,耐儲運,具有抗病力強,結果早、成熟早的特點。
睢寧三水梨:引自國外,現已享譽國內外,成睢寧一大特產。
㈦ 我國最好吃10大豆腐腦是什麼
豆腐腦一道著名的漢族傳統小吃,常與豆腐花、豆花混用,依據各地口味不同,北方多愛鹹食,而南方則偏愛甜味,亦有地區如四川等喜愛酸辣口味。豆腐腦多在晨間出售,豆腐腦澆鹵,流行於中國大部分地區。各地風味迥異不同,豆腐腦是利用大豆蛋白製成的高養分食品。主要分為甜、咸兩種吃法。一般來說,甜食主要分布於中國南方(江南是鹹的)、香港及台灣,鹹食則為中國北方。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10大豆腐腦,看看有沒有你愛吃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1、武漢什錦豆腐腦冷香豆腐腦是用各種豆子磨製後做成的一種食品,是山西曲沃一帶民間漢族傳統風味小吃。海味濃郁,香酸適口,營養豐富,別具風味。它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和粗纖維,常食有助於消化、增食慾、軟化血管、降低血壓之功效。
㈧ 白水煮豆腐怎麼做好吃,白水煮豆腐的家常做
材料
素豆包6個,沙拉筍1個,香菇4朵,濕冬菜10公克,紅蘿卜少許,香菜少許,肉絲75公克,鹽1/2小匙,糖1小匙,烏醋1又1/2小匙,香油少許,高湯500㏄,太白粉水適量
做法
1.香菇浸泡溫水至軟切絲;沙拉筍、紅蘿卜切絲;肉絲加少許鹽、胡椒粉、太白粉(皆調味料份量外)腌約10分鍾,備用。
2.素豆包排盤放入蒸鍋中蒸約10分鍾後,取出斜切排盤備用。
3.高湯煮沸後,加入作法1的香菇絲、沙拉筍絲、紅蘿卜絲以小火煮約10分鍾,再加入作法1的肉絲、鹽、糖稍煮後,加入烏醋,並以太白粉水勾芡,起鍋前淋上香油。
4.將作法3的湯汁淋在作法2的素豆包上,再加上香菜即可。
㈨ 白水豆腐
1.豆腐一塊
2.將豆腐先切成一厘米後的片
3.再切成一厘米寬的條狀
4.鍋中加水,加入適量鹽煮沸
5.放入豆腐焯水
6.焯好水的豆腐放入水中浸泡
7.准備配料,香菇,菜葉,火腿
8.將配料分別切絲
9.鍋中加水煮沸
10.放入香菇
11.放入火腿和菜梗煮沸老尹家 資深團隊
12.放入焯過水的豆腐小火煮十分鍾
13.放入菜葉
14.加入鹽,淋一點香油即可
15.大蒜去皮
16.將大蒜切成末,越細越好
17.蒜末放入碗中,加入味極鮮和香油做成蘸料就可以了
㈩ 水煮豆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做法一:
1、將豆腐切成邊長2厘米,厚0.5厘米的豆腐塊。
2、把事先准備好的魚湯倒入鍋中,放入八角,煮沸。
3、煮沸以後,把切好的豆腐塊放入鍋中,文火煮10分鍾,隨即出鍋,出鍋的時候放入鹽和蔥絲。
4、在炒鍋中放入油少許, 8成熱時加入干紅辣椒 花椒爆香後將材料油、胡椒粉淋入即可。
做法二:
1、北豆腐切塊後
2、開水焯燙一下瀝干水分備用,這樣去豆腥,避免豆腐炒碎;
3、鍋內放油,放入豆瓣醬炒出紅油,然後放入豆腐塊翻炒;
4、放入開水,沒過豆腐即可煮開;
5、大白菜洗凈後掰成碎塊,然後過一下開水,瀝干水分放入盆內;
6、將燒開的豆腐倒入盆內,蓋在白菜上,白菜上放蔥花;
7、凈鍋內放油,油溫熱後關火,然後放入麻椒和掰開的干紅辣椒,炸香,澆在菜上即可。
做法三:
1、准備食材:豆腐、豆芽、豆瓣醬、芝麻香油、䓤、姜、蒜、干紅辣椒、花椒粒、八角等。
2、豆腐先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時,中途換幾次水,這樣可以去除異味。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0.5厘米厚的均勻厚片。
3、豆芽洗凈後放入開水鍋中煮1分鍾,撈出瀝干水分,墊在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