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雞蛋怎麼做最營養最好吃還是和其它菜搭配吃呢
雞蛋中營養成分高、價格低。具有健腦、保護肝臟、防治動脈硬化、延緩衰老等等功效。吃雞蛋的方法也是各種各樣,五花八門。那麼到底怎麼吃雞蛋才能更好吃和吸收雞蛋中的營養成分呢!以下幾種僅供參考:
原味煮雞蛋(最純的味道)
【第二步】:把辣椒洗凈對半切開,然後去掉辣椒籽,再把辣椒切成均勻的小丁狀,放入碗中備用。
【第三步】:將金針菇洗凈,然後用刀切掉金針菇的尾部,再用手將金針菇撕成一根一根的細絲狀,整齊放入盤中備用。
【第四步】:將三個雞蛋依次打入到碗中,然後攪拌成蛋液狀,在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將雞蛋液倒入鍋中煎成金黃色的蛋花,盛出放碗中備用。
【第五步】:在鍋中倒入適量食用油,燒熱後加入蔥末和蒜片,翻炒出香味後,加入處理好的金針菇翻炒至變軟,再依次加入生抽、食用鹽、辣椒油,翻炒均勻。
【第六步】:小料都翻炒均勻後,倒入切好的辣椒丁繼續翻炒,最後倒入煎好的雞蛋餅,在鍋中將雞蛋翻炒搗碎,小火慢炒半分鍾後即可出鍋。
Ⅱ 雞蛋怎麼做更好吃
莧菜火腿雞蛋餅
食物
生雞蛋;莧菜;香腸;油;鹽;
作法
准備好原料;生雞蛋打進碗中,添加適量的鹽,攪拌均勻;添加莧菜末,攪拌均勻;添加香腸末攪拌均勻;燒熱鍋,放少量油,倒進准備好的混和雞蛋液;勻稱的旋轉鍋,讓雞蛋液底邊略微凝結,但表層還未徹底凝結;從餅的一邊剛開始將雞蛋餅捲起來;卷好後再留到鍋中煎一下子,讓它徹底完善;拿出來放到整潔的砧板上,切割成等寬的雞蛋卷;將二塊疊起來在一塊,上邊插上小叉。
苦瓜雞蛋灌餅
苦瓜;生雞蛋兩個;小麥麵粉;鹽;油;
1、提前准備原材料。苦瓜洗凈從正中間割開,去籽切成小丁;將小麥麵粉倒進碗內,一點一點添加冷水調均勻後,再添加兩個生雞蛋,和苦瓜丁、鹽、白砂糖攪拌均勻;
2、炒菜鍋放進適量油,燒至五成熱,倒進拌和好的苦瓜雞蛋液,攤成雞蛋餅,文火漸漸地煎,至苦瓜餅呈雙面金黃色就可以。
Ⅲ 怎麼做刀切雞蛋
刀切雞蛋面
生菜葉
3片
生抽
1大勺
小芹菜
2段
洋蔥
2片
圓白菜
適量
青椒
1個
蒜
1顆
香腸
1根
鹽
2克
十三香
1克
油
適量
主料
雞蛋面2塊
雞蛋1個
輔料
刀切雞蛋面的做法
1.
生菜掰斷,洋蔥切絲芹菜切段,白菜切碎
烹飪技巧
1、配菜自己搭配,喜歡就好,家裡有什麼剩菜也可以炒了;
2、面條不要煮的太久,爛了就不好吃了。
Ⅳ 雞蛋怎麼處理可以生吃
不好,有細菌不健康。再說你不怕禽流感啊
怎樣吃雞蛋才安全?
——吃雞蛋究竟能否傳染禽流感?
相關專家認為,截至目前還沒發現人體因吃雞蛋患上禽流感的病例,但以防萬一,雞蛋最好煮熟吃。
據江蘇省畜牧研究所范必勤教授介紹,禽流感病毒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一般在56℃溫度下用10分鍾就能滅殺,70℃僅用兩分鍾就能滅殺,所以經過加溫後的熟食品,包括熟雞蛋、熟雞肉等從理論上說應該不存在有活性的禽流感病毒。
范教授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人們在吃雞蛋時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生雞蛋或半熟雞蛋是最有營養的,其實它們的消化率及營養價值不及熟雞蛋的一半。生雞蛋的蛋清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的鹼性蛋白質,它在腸道里能與生物素凝固在一起使人體無法吸收。而半熟雞蛋,由於其外殼充滿小孔,小孔比致病菌大上百倍,病原體輕易可侵入,人體在食用被感染的雞蛋後,可出現畏寒、惡心、嘔吐等症狀,甚者可引起食物中毒,而熟雞蛋則不存在上述情況,所以雞蛋還是應該煮熟吃。
雞蛋營養豐富,貨源充足,烹調方便,經濟實惠。它不但是家家戶戶的理想副食品,也是孕婦、乳母、年老體弱者以及青少年兒童的優質滋補品。
據分析,每100 g雞蛋(去殼)中含蛋白質14.7 g、脂肪11.6 g、碳水化合物1.6 g、膽固醇0.68 g、鈣55 mg、磷210 mg、鐵2.7 mg、維生素a1440國際單位、硫胺素0.16 mg、核黃素0.31 mg、尼克酸0.1 mg。此外,雞蛋還高含卵磷脂、膽鹼以及維生素d等營養素。
雞蛋營養雖好,但一定要熟吃而不能生吃。生雞蛋不但對人體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下列一些不良作用:
1.吃生雞蛋易得生物素(biotin)缺乏症
這是因為生蛋清中含有一種對人體有害稱為親合素(avidin)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在腸道中能與生物素等緊密結合,成為一種穩定而無活性的復合物,從而妨礙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是人體內羧化酶的輔酶,參與二氧化碳的固定和羧化反應。如果攝入大量的生蛋清,就有可能患生物素缺乏症,表現為全身乏力,感覺過敏,皮屑性皮炎,嘴唇鱗狀上皮細胞脫落、脫屑等症狀。如經加熱處理,蛋清中的這種親合素即被破壞,就不再具有妨礙生物素吸收的作用。
2.吃生雞蛋,其中蛋白質不易消化吸收
因為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在胃腸道不易被蛋白水解酶所水解。生雞蛋中含有一種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胰蛋白酶對食物蛋白質的水解。此外,生雞蛋是一種半流質樣粘膠物體,在胃腸道停留時間很短。使生雞蛋中大部分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素由於消化吸收不完全而造成浪費。雞蛋經加熱處理後,原來結構緻密的蛋白質,由於分子內部某些非共價化學鍵,如氫鍵、鹽鍵、疏水鍵等斷裂,結構變得鬆散而不規則,即蛋白質發生了變性,這樣就有利於蛋白水解酶對其催化水解。與此同時,又因抗胰蛋白酶受熱變性,也就再不會去抑制胰蛋白酶。後者就能使各種分子蛋白質酶解成小分子的肽,甚至氨基酸而被吸收利用。
3.吃生蛋可增加肝臟負擔
大量未經消化的蛋白質,在大腸下部受到大腸桿菌的作用而發生腐敗,產生較多的有毒的物質,如胺、酚、氨、吲哚、硫化氫等。這些有毒物質雖然一部分隨糞便排出體外,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腸道吸收,經門靜脈進入肝臟,由肝臟進行解毒處理。如果吃生雞蛋者原來就有肝功能損害,這時由於肝臟負擔加重而可能發生中毒,出現頭痛、頭暈、甚至血壓下降或升高等症狀。雞蛋燒熟後吃,通常有95%左右的蛋白質可能被消化吸收。這樣,在大腸內產生的有毒物質就大為減少,肝臟的負擔也就相對減輕了。
4.吃生雞蛋容易得腸胄炎
雞蛋外殼,肉眼看起來幾乎密不透風,不允許什麼東西通過。但在顯微鏡下,外殼充滿小孔,其孔徑比致病菌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因此,雞蛋生下後,難免會有一些病原體(如沙門氏菌等)侵入。如果吃了受病原體污染的生雞蛋,就可能會發生急性腸胃炎,表現為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雞蛋燒熱後,病原體已被殺死,就不會出現胃腸道症狀了。
5.吃生雞蛋可引起食慾不振和消化不良 這是因為生雞蛋具有一種特殊腥味,這種腥味可抑制中樞神經,使消化液分泌減少。
盡管吃生雞蛋有這么多的不良作用,但是現在吃生雞蛋者仍不乏其人。據筆者對本校220名一年級中專學生的調查,發現吃生雞蛋者競達36%。這個比例不能不引起重視。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青少年學生不懂營養衛生知識。有些學生還錯誤地認為吃生雞蛋比吃熟雞蛋營養更好。鑒於這種情況,筆者建議,作為教師,尤其是中小學教師,很有必要在課內,或通過黑板報和科普講座的形式,向青少年學生宣傳雞蛋不可生吃的道理。學生明白了這些道理,就可以做到不但自己不再吃生雞蛋,而且還可以向家庭和他人作廣泛的宣傳,把營養衛生知識普及開來,這無疑是一件很有益的事。
生雞蛋的蛋白質結構緻密,胃腸里的消化酶難以接觸,因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而煮熟了的雞蛋蛋白質的結構變得松軟,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大約10%的鮮蛋帶有致病菌、黴菌或寄生蟲卵。有的家長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給孩子喝,由於雞蛋中的病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殺死,容易引腹瀉和寄生蟲病。如蛋中有沙門氏菌,還會引起食物中毒。新近發現,雞蛋殼上可能帶有0—157腸出血性大腸桿菌,即使菌量極少,如果生雞蛋,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民間有人用吃生雞蛋的方法來治療小兒便秘,既治不了便秘,還會傳染人畜共患的弓形蟲病。這種病發病較急,全身各器官幾乎均受到弓形蟲的侵犯引起病變,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因此,雞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吃生雞蛋。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怎樣吃雞蛋營養最高
雞蛋的營養成分比較全面而均衡,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幾乎都有,無論是蛋清還是蛋黃,它們的蛋白質生理價值都極高,且易於消化吸收,利用率能達到95%以上,因此是較全價的天然食品。
一天究竟吃幾個雞蛋好?首先來看看從一個雞蛋能得到多少營養。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平均約重50克,能提供蛋白質6克,脂肪5克,熱能72千卡,鈣23毫克,磷89毫克,鐵1.2毫克,維生素a612國際單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黃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膽固醇300毫克。若將一個雞蛋和50克瘦肉來比較,雞蛋的蛋白質和脂肪的質量比瘦肉好,維生素的含量也較高,價錢卻比瘦肉便宜些,從營養及經濟兩方面考慮都是吃雞蛋較合算。
近年來,由於了解到患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人血液里的膽固醇都有增高,所以不少人對膽固醇產生了畏懼心理,害怕吃蛋黃會造成動脈硬化,因此不敢吃雞蛋。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在正常情況下,膽固醇並不是有害的東西,它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在體內膽固醇不僅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材料之一,而且能合成幾種重要的激素,在體內還能轉變成維生素d3。
另一方面,人體血漿里的膽固醇並不都是從食物中來的,它有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個來源。外源性是來自食物,所有肉、蛋、動物脂肪都含有膽固醇。估計每天大約吃進500毫克,如果動物性食物吃得少,還到不了此數。內源性是體內自己合成,每天約合成1.0~1.5克,這遠比從食物吃進去的多,所以體內的膽固醇大部分是身體自製的。在正常情況下,身體有自動調節的能力,即吃進去的膽固醇多,體內合成的數量就少;吃進去的少,體內合成的就多。此外蛋黃里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乳化劑,它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小,並保持懸浮狀態,從而妨礙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透過血管壁為身體組織所利用,不會增加血漿膽固醇。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的瑪加烈.弗林博士曾組織了一個專門研究「雞蛋與膽固醇」小組,對116名32~62歲的男性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實驗。他們先讓受試者連續三個月不吃任何蛋品食物,測定血清膽固醇的含量,然後每人每日加2個雞蛋,3個月後再測膽固醇,兩次結果相差不明顯,說明受試者體內膽固醇的含量不受雞蛋膽固醇的影響。而科學家認為一個血膽固醇濃度處於正常范圍的老年人,如每天吃兩個雞蛋,其血內膽固醇最多增加2毫克%,這個很微小的量不會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而雞蛋中的其它營養成分,卻會給人帶來更多好處,因此不必害怕吃雞蛋。當然吃過多的雞蛋也不好,一是浪費優質蛋白質,二是蛋白質分解產物會增加肝、腎負擔,對身體也不利。而一個代謝正常的人,適當的吃些雞蛋,例如每天吃1~2個,或一星期吃幾次,是對身體有好處的。
怎樣吃雞蛋血脂不增高
長期以來,許多人就把雞蛋等同於膽固醇,因為雞蛋黃中含有膽固醇,認為吃雞蛋可使血脂增高,故動脈硬化、冠心病及高血壓的病人不宜食用。甚至有的人在吃雞蛋時,要把蛋黃去掉。雞蛋真的成為我們飯桌上的「壞蛋」了嗎?
近年來,各國醫學專家都做過這種實驗:給60~80歲的老人(其中包括患動脈硬化、冠心病、高血壓者)每天吃兩個雞蛋,3個月後檢查血清膽固醇和血脂均未見增高。專家指出 ,適量吃雞蛋不會增加膽固醇。化驗分析表明,雞蛋中的膽固醇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可形成一種脂蛋白,按顆粒大小,可分為超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前兩種可沉積於血管壁上,後一種卻有清除血管壁上膽固醇的作用。所以,雞蛋中的膽固醇成分本身就可以互相抵消。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是一種強有力的乳化劑,能使膽固醇和脂肪顆粒變得極細,乳化成為懸浮於血液中的細微粒子,而不沉積於血管壁上,並能順利通過血管壁被細胞利用,從而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其實,各種血管疾病的發生,主要是人體功能障礙所致,造成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增高的原因絕不僅僅是因為每天吃1個雞蛋,而是由於體內膽固醇代謝失調,即膽固醇合成的數量多於分解的數量。人體內的膽固醇不光靠飲食攝入,還有體內合成的,即使食物中完全不含膽固醇,肝臟也會自行合成。
蛋黃中所含的卵磷脂、卵黃素等,對人體神經系統及生長發育有很大補益;其所含的蛋白質質量高,而卵白蛋白及卵黃磷蛋白都是蛋白質家族中的上品,卵球蛋白是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必需品。
另外,雞蛋中的鐵、鈣,還是造血、長骨的必需品。雞蛋對人體的益處
健腦益智雞蛋黃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記憶力。卵磷脂被醫學專家視為老年性痴呆的剋星。
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人員根據蛋黃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雞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雞蛋中還含有抗癌物質光黃素和光色素,一個雞蛋約含光黃素10微克,光黃素和光色素能抑制誘發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延緩衰老雞蛋中幾乎含有人體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故被人們稱為「理想的營養庫」。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堅持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者延年的經驗之一。雞蛋的正確吃法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可見,煮雞蛋是最佳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和老人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消化吸收。雞蛋中維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雞蛋時最好輔以適量的蔬菜。每天吃幾個雞蛋合適?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膳食平衡、滿足機體需要,又不會營養過剩,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雞蛋為宜。中青年人、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者,每天可吃2個雞蛋;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較多者,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兒童由於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應吃2~3個雞蛋。孕婦、產婦、乳母、身體虛弱者以及進行大手術後恢復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優良蛋白質,每天可吃3~4個雞蛋,但不宜再多。
參考資料:網路知道
Ⅳ 怎麼用刀切生雞蛋
將刀加熱,因為雞蛋的凝固點是60度,所以刀至少要加熱到60度以上,然後用刀去切雞蛋,切面則是凝固住的。
卵母細胞在卵巢內生長發育時,卵黃物質在卵內逐漸積累增多。卵黃物質以同心圓為層次,形成深色卵黃 ( 黃卵黃 ) 和淺色卵黃 ( 白卵黃 ) 相間排列的卵黃結構,由白卵黃形成卵黃心,由此向動物極延伸,末端略膨大,膨大部分稱為潘氏核。白卵黃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黃卵黃富含類脂物質。
卵內細胞質很少,主要位於動物極卵黃頂部的一個區域內,細胞核位於此處。隨著卵母細胞內卵黃物質的增多,體積變大,卵泡突出卵巢表面。排卵時,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一極體,成為次極卵母細胞。隨即進入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
排卵時,卵泡膜破裂,次級卵母細胞從卵巢里釋放出來,立即被十分活動的輸卵管傘捲入。在傘部大約停留15分鍾,在這里如果與精子相遇可完成受精過程並排出第二極體。
輸卵管必分為5部分:傘部、蛋白分泌部(壺腹部)、峽部、子宮、陰道。家雞要生成一個完整的蛋大約需要24小時。傘部呈漏斗狀,邊緣薄形成皺褶。雞卵細胞在此停留15-18分鍾並完成受精作用。蛋白分泌部管壁厚,粘膜形成縱褶,有腺體分泌濃蛋白包在卵黃外邊,卵旋轉下行在兩端形成由濃蛋白扭成的系帶(卵帶)。
雞卵細胞在此停留3小時。峽部管腔較窄,腺細胞分泌物就形成內外殼膜。雞卵在此停留75分鍾。子宮為輸卵管膨大部分,粘膜形成深褶,肌肉層發達。卵細胞在此吸收水分形成稀蛋白,殼腺分泌含鈣化合物形成卵殼。產蛋前4-5h子宮壁色素細胞分泌色素塗於殼表面,形成各種色斑。
雞蛋在此停留18-20h。陰道為輸卵管末端,開口泄殖腔左側。雞蛋離開子宮後進入泄殖腔,泄殖腔壁肌肉的強有力地收縮可以使其排出體外。至此,雞蛋總是以較細的一端在前移動,但是在其產出之前半小時,它會急速翻轉,所以在產蛋時,雞蛋是粗端先產出來的。
Ⅵ 生雞蛋怎麼用刀切開
把菜刀放在火爐上加熱到很燙後,再切雞蛋,切的同時已經把接觸到刀面的生雞蛋給燙熟了,這樣就很容易切開了
Ⅶ 煮熟的雞蛋切片,1,如何把煮熟的雞蛋切成一片一片,據說有這道菜,2,這道菜的具體做法
用細線勒,不能用刀,會損壞蛋黃結構;具體做法不了解,但應該是多放一些濃郁的醬油。雞蛋黃中的卵磷脂、卵黃素等,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很大作用。
西紅柿炒雞蛋
做法
材料:西紅柿2個、雞蛋3個、食用油適量、鹽適量、白糖少許、雞精適量
步驟
1、西紅柿去皮備用。
2.雞蛋打散,西紅柿切小塊。
3.炒鍋倒油燒熱倒入蛋液炒散盛出備用。
4.鍋中再加少許油爆香蔥花,倒入西紅柿翻炒片刻,加入鹽、少許白糖炒均勻。
5.把雞蛋倒入混合均勻,加點雞精即可出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