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燉煎豆腐的家常做法
明日白露,豆腐搭配這2樣食材,一煎一炒一燉,鮮美入味,很下飯
時間如白駒過隙,明天就要迎來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了。白露的到來意味著酷暑的基本結束,天氣由悶熱轉涼爽,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除了注意保暖之外,飲食上自然也要格外注意。天氣涼爽下來後,酷熱帶來的食慾不振也會逐漸緩和,餐桌上自然是常備各種美味的肉菜。過度的食用肉類,不僅會給腸胃造成壓力,身體也會很容易發胖。因此,我們每餐還是要多吃一些素菜,健康又美味。
豆腐是我們常吃的食材,根據軟嫩的不同,可分為老豆腐和嫩豆腐,吃起來口感差異有點大。用豆腐製成的美食數不勝數,像麻婆豆腐、豆腐丸子等都是最常吃的美味。豆腐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增加食慾的同時,還有助於消化,這個時間吃豆腐再好不過了。
杏鮑菇和娃娃菜也是我家常吃的食材,杏鮑菇作為菌類中的一種,肉質肥厚,吃起來有股肉味,很鮮很下飯,而且娃娃菜比大白菜吃起來口感更好,營養價值高又爽脆。今天就將豆腐和杏鮑菇、娃娃菜這兩樣食材搭配在一起,一煎一炒一燉,鮮美入味又下飯,一起看看吧!
【家常燉豆腐】
食材:豆腐、杏鮑菇、娃娃菜、青紅椒、手擀粉、蒜、花椒、干辣椒、生抽、蚝油、雞粉、豆瓣醬、澱粉、十三香
製作步驟:
1、豆腐切成薄厚均勻的塊,杏鮑菇洗凈切成條,裝入盆中用開水燙一下,再擠干水分,娃娃菜洗凈切條,青紅椒去籽洗凈切絲,手擀粉切成小段
2、電餅鐺加熱,刷一層油後放入豆腐塊小火慢煎,煎至兩面金黃後盛出就可以了
3、起鍋燒油,油熱後放入花椒、干辣椒和蒜末炒出香味,再倒入娃娃菜進行翻炒
4、娃娃菜發軟後,將杏鮑菇放入,同樣炒至發軟,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
5、放入豆腐塊,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的鹽、生抽、蚝油和十三香進行調味,攪拌均勻後蓋上蓋燜煮一會,讓豆腐入味
6、湯汁收的差不多時,放入手擀粉和青紅椒,翻炒幾下後稍微燜煮一會,讓手擀粉發軟
7、最後放入適量的雞粉,淋入少許的水澱粉勾芡,攪拌均勻就可以裝盤上桌了
小提示:
1、豆腐切塊時切的稍微小點,我切的有點大了,豆腐裹上蛋液煎後更好吃
2、菌菇在炒之前都會焯一下水,杏鮑菇也不例外,為了省事用開水一燙,炒起來也方便
3、買的這種手擀粉吃起來其實跟土豆粉有點像,我買的這個是粗點的,沒有可以用土豆粉代替或者不放
㈡ 豆腐配什麼蔬菜可以炒著吃
豆腐配菠菜可以炒著吃,具體做法如下:
食材:豆腐、菠菜、油、鹽、蔥、胡椒。
1、准備好食材。
㈢ 豆腐和什麼菜一起炒會好吃
豆腐可以搭配的蔬菜有:
1、豆腐配白菜,白菜富含水分、膳食纖維、維生素C,能彌補豆腐膳食纖維不足的缺陷。白菜炒豆腐、白菜燉豆腐都是不錯的選擇;
2、豆腐配蘿卜,豆腐屬植物蛋白,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白蘿卜有促進消化的作用,若與豆腐拌食,有利於豆腐的吸收。豆腐含有豐富的鈣,白蘿卜不含草酸,不會阻礙鈣的吸收;
3、豆腐配紫菜或者海帶,豆腐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同時皂甙卻帶來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3)煎豆腐塊配什麼菜做好吃擴展閱讀:
豆腐含鈣量很高,如果常和草酸含量高的蔬菜一起吃,會生成不易被吸收的草酸鈣,可能生成結石。解決辦法:吃豆腐如果要搭配菠菜、空心菜、紅莧菜、茭白等草酸高的蔬菜,一定要把蔬菜焯一下,減少其中的草酸含量。
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
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讓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吸收。
㈣ 豆腐搭配什麼菜比較好吃又營養
1、加牛奶,補鈣養肺
牛奶和豆腐堪稱完美搭配,一個是植物蛋白,一個是動物蛋白,合二為一,自然效果是強強聯合。
2、加蛋黃、血豆腐,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蛋黃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餚。動物內臟,如肝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很高,所以將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非常理想。另外,雞胗、豬肝等動物內臟也對增加豆腐的鈣吸收有很好的作用。
3、放青菜、木耳,更防病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秘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4、配點肉,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讓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吸收。
5、加海帶紫菜,能多補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皂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但是皂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泄,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㈤ 煎好的豆腐怎麼燒好吃
料
主料
豆腐500克
輔料
植物油
15毫升
食鹽
2克
味精
1克
油煎豆腐的做法
1.
豆腐切成塊,下鍋煎。
2.
放點鹽
3.
放點味精
4.
煎熟以後就可以吃了
5.
一碗豆腐就做好了,吃的時候可以放點蔥花
烹飪技巧
煎的時候一定要多放點油。
㈥ 煎豆腐怎麼做好吃又簡單
把豆腐切片裹一層蛋液和干澱粉,然後再用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再蘸料汁吃超好吃。
㈦ 豆腐用油煎了以後怎樣做好吃
步驟 1
先准備調味料,1勺蚝油,少許醬油,少許糖,少許花生油,加點熱開水攪拌均勻備用
步驟 2
熱鍋下油,放入蒜蓉爆香,把豆腐徹成1厘米左右薄,我習慣這樣大小,煎出來比較均勻,把豆腐放入鍋里煎至金黃色
步驟 3
最後加入調制好的調味料撒上一點點蔥花,裝碟即可
鍋中燒油油熱,把豆腐下入鍋中,煎好一面再換一面繼續煎,一定要常晃動一下鍋,防止豆腐粘鍋,都煎至兩面金黃時,我們把切好的辣椒圈和蒜末放入鍋中,加入少許的清水,這樣能把料汁都吸收到豆腐里。現在我們來調一下料,加入適量的雞精和食鹽,煮至3分鍾,出鍋前我們再淋入少許的香油,喜歡吃蔥香濃郁的可以多撒入一些蔥花,這樣顏值也特別的高。好了,油煎豆腐就這樣做好了,是不是很簡單?
小貼士:煎豆腐一定要用小火,大火會把豆腐煎糊的。家裡有熟芝麻的出鍋也可以撒點,口味更佳。
㈧ 煎豆腐和什麼搭配好吃
煎豆腐的特點是外焦里嫩,所以不適合與青菜搭配。最好是和雞蛋餅放在一起,這樣吃起來是很美味的,調料最好用一些番茄醬,這樣不但美味而且顏色鮮艷。
㈨ 油炸豆腐和什麼炒好吃
1、油豆腐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經磨漿、壓坯、油炸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油豆腐塊體積約八立方厘米,色澤金黃,外皮光滑,內如絲網,細軟綿實,富有彈性,一捏成團,放開還原,存放一月,不霉不變,既可作蒸、炒、燉之主菜,又可做多種肉食的配料,是葷宴素席兼用的佳品。
2、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油豆腐燒豆芽」的家常做法,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有空自己試一下。
3、下面,開始介紹所需要食材:
油豆腐150克,黃豆芽500克,青紅椒片、蒜子適量。
4、先把蒜子切片,油豆腐從當中切開。
5、熱鍋倒油,先放入蒜片爆香,然後放入洗干凈的油豆腐,翻炒片刻,再放入兩小勺黃豆醬,一勺海鮮醬,翻炒均勻,然後放入漫過食材的涼水,這時再放入適量的生抽、老抽,鹽小半勺,糖一勺,再放入洗干凈的黃豆芽,蓋上鍋蓋,大火燒開,中小火燉15分鍾。
6、等湯汁收的差不多時,再放入青紅椒片,翻炒斷生,裝盤美味即成,這樣一盤非常鮮美下飯的油豆腐燒豆芽就做好了。
7、油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多種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及磷脂等,鐵、鈣的含量也很高,一般人皆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