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餃子皮放什麼水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餃子皮放什麼水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30 14:10:30

⑴ 包餃子用什麼水和面 麵粉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面和水的比例是:3:1.7。

餃子皮的做法,准備材料:麵粉:300克、水:170克、鹽:1/4小勺。

1、把所有材料倒入大碗,攪拌成絮狀

⑵ 餃子皮用熱水還是冷水

用冷水。

餃子皮最重要的就是具有筋道,一般來說如果要想讓餃子皮具有筋道,那麼就要使用冷水河面比較好,因為冷水和面的時候,不會導致麵粉中的蛋白質變性,從而會使做出來的餃子皮具有較好的筋道。

熱水的溫度一般比較高,用來和面的時候容易導致麵粉中的蛋白質發生熱變性,從而筋道變小,不適合用來做餃子皮,如果使用熱水和面,那麼適合製作的麵食是蒸餃、燒麥、鍋貼等食物。

(2)餃子皮放什麼水才好吃擴展閱讀:

餃子餡主要分肉餡、素餡、葷素餡,買回來的肉餡做之前要先加少量水拌一下,然後加入蔥花,薑末,花椒面或五香粉,味精,鹽,少量醬油,料酒之類的;

不嫌膩的話還可以加些植物油,但如果肉餡夠肥,就可以省了,朝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喜歡的話還可以加香油,看個人口味了;

攪好的肉餡稍放一會兒就可以包餃子了,還可以用這方法做牛肉餡羊肉餡等。

⑶ 餃子皮加入什麼和面就不會煮破皮,又薄又勁道特好吃

餃子皮加入什麼和面就不會煮破皮,又薄又勁道特好吃?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但說到北方人最喜歡的食物,每個節日都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餃子絕對是餃子,雖然味道很美味,特別是蘸醬,味道會變得相當獨特,但我們都知道餃子的過程真的很困難。

加入雞蛋可以增加面團的韌性,即使面團擀得很薄,也絕對不用害怕。煮熟後,餃子皮不會破皮,味道會更濃。但是也需要加入一些玉米澱粉,這樣才能保證角質的柔軟口感,讓餃子皮更濃。而且餃子皮也會有晶瑩剔透的感覺,讓人看起來挺有胃口的。所以我們早上自學的時候,想要皮特別薄,煮不爛。所以我們需要加入雞蛋和玉米澱粉。不要只加鹽。

⑷ 餃子皮發面用什麼水好

我們先了解一下怎麼和面。和面就是麵粉在粉狀狀態下,加入水等液體攪拌、揉搓使其具有黏性、韌性,最後形成面團。和好的面團可以用來做面條、餃子皮、包子、饅頭、烙餅等各類麵食麵點。不同麵食和面技巧大致相同,但又各有不同點。就拿和面的水溫來說,做面條和餃子皮的水溫就不一樣。水溫不同,和出來的面團軟硬度就不一樣。做了很多年家庭麵食麵點的親戚告訴我:越燙的水溫,和出來的面團越硬;而水溫越低,和出來的面團越軟。也就是說,你想要面和得軟一點,就要用涼水;想要面硬一點,就適當用點溫水。
做面條,和面的水要用溫水,水溫大致40-30度左右。面條需要和得硬一點,水溫就稍微高一些,這樣面條成型度好,不易延展,煮的時候不會變得軟爛而糊在一起。
做餃子皮,和面要用涼水,普通自來水就行,水溫低於25度。餃子皮要用來包餃子餡料,和得太硬沒有延展性,包不住餡料,太硬也容易乾裂。
做饅頭包子,因為要發酵,用適當的溫水能提高酵母活性,加快發酵速度,所以需要用溫水,但不能太燙,大約35-45度左右,太燙的水溫容易把酵母燙死。水的溫度比體溫稍微高一點,手感微熱就好。
簡而言之,餃子皮和面用涼水;面條和面比餃子皮溫度高一點點,不要超過40度;饅頭的溫度還要更高一點點,但總體不會超過50度。也有用熱水和面的,水溫高於50度,用來做各種花式蒸餅。熱水和面容易成形,做熟後不易走樣,吃起來糯而不粘。

【和面步驟】
1、麵粉中緩慢加入水,邊加邊畫圈攪拌。
2、麵粉攪成雪花般的塊狀,就可以將它們揉在一起,揉成面團。
3、水不要一下子加進去,要一點一點加,如果面團太濕,可以再撒點麵粉當補面。
4、揉好的面團最後要手光、面光、盆光(案板光),簡稱「三光」。
5、揉好的面團放在大盆里,蓋上蓋子,或者用一塊布遮蓋。這個步驟叫醒面,也叫餳面,大約15分鍾,如果天氣較冷,特別是冬天,餳面30分鍾。
6、餳好的面團可以開始做面條,或者餃子皮了。

⑸ 餃子皮用什麼水和面

若是水煮的餃子,那麼在製作餃子皮的時候最好是要用冷水和面,這樣和出來的面團筋性才會更好,下鍋煮也不會出現破皮的情況,但是要是蒸餃的餃子皮,那麼建議最好用熱水燙面,這樣蒸餃的口感會更細膩,也容易加熱食用

⑹ 包餃子用什麼水和面最好

一、涼水揉面
用涼水和出的麵糊也叫冷河面,這類麵糊需要應用30度下列的涼水。因為涼水不容易讓小麥麵粉中的蛋白產生熱轉性,進而能夠讓麵糊產生較多和極強的面條。此外,木薯澱粉在超低溫下也不會產生澎漲融化,和出的麵糊也較為牢固,延展性強,抗拉力大。
因為冷河面較為死板,因此 大家又喜愛稱作「死面」。它的較大特性是作出的食品顏色較白,吃起來有筋度,不易碎,一般 用於製做餃子、鮮面條、餃子皮、珍珠湯、攤煎餅等需要歷經水焯或烙制的食材。
和冷河面的情況下,以便提升麵糊的筋度,許多 狀況下必須採用高筋粉,也要添加生雞蛋或雞蛋清提升蛋白質含量,有時候也要添加適量食用鹽推動面條產生。
二、溫開水揉面
和醒面的情況下最好應用溫開水揉面,溫度要在30度以上,45度下列,那樣的溫度更有益於酵母菌快速繁育。製做水餃或蔥花餅這類的食材時,也合適用溫開水揉面,吃起來較為綿軟。
三、熱水和面
熱水和面一般 用以需要燙面的食材,用的是70度以上的開水,乃至有時候會應用沸水,例如燙麵包子、燙面蒸餃或油炸糖糕等食材,全是應用燙面的。

⑺ 餃子皮什麼水和面

現在天涼應該溫水和面,餃子面不能太軟也能太硬,和面保證手光,面光,盆光,三光,完了以後在餳面,在揉一揉就可以包餃了。

⑻ 餃子皮用什麼水和面

包餃子,熱水和面還是涼水和面 ?
溫水,
包餃子和面用熱水還是冷水
餃子和面,熱水冷水都可以。

常聽人說熱水和面更光滑有勁,但是我沒試過,而且這個熱水估計也不能太熱,如果你用開水一澆,麵粉立刻就結塊啦!最多是溫水吧,還是實踐過才能說呢~

我一般是用冷水和面的,或者說是室溫的水,只要麵粉好、揉「三光」(面光、盆光、手光),和出來的面團是很光滑有勁的,無論擀皮還是擀麵都很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包餃子用什麼水和面最好?
用溫鹽水和面好,擀出來的餃子皮軟容易包、還有筋道呢!呵呵……

想吃餃子的你不妨試試?(這是儲老媽的經驗呢)
做水餃是用冷水和面還是溫水和面還是開水和面呢
各種和面技巧

一.冷水面團

適合用冷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冷水面團就是是30℃以下溫度的水拌合調制的水調面團,俗稱冷水面。由於用冷水或溫度較低的水和面,麵粉中的蛋白質不能發生熱變性,從而形成較多和較強的麵筋。澱粉在低溫下不會發生膨脹糊化,因此所形成面團結實,韌性強,拉力大,呆板,又稱「死面」。

冷水面的特點是成品色澤較白,吃起來爽口有筋性,不易破碎,一般適合於煮、烙、煎、炸,如水餃、面條、春卷皮、珍珠湯、烙餅等。

和冷水面團的方法

冷水面的調制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中或案板上,摻入冷水或水溫較低的水(夏天用冷水加點鹽,因為鹽能增強面團的強度和筋力,冬天用略高於常溫的水拌和),邊加水邊攪拌。水不能一次摻入,因為一次摻水過多,粉料一時吸不進去,將水溢出,流失水分,反使攪拌不均勻,故要分次加水,麵粉和水的摻入比例約為2:1。當面和水攪拌成為雪花片後,要用力搗揣,反復揉搓,揉到面團十分光滑不粘手為止。

面團調制好後,一定要放在案板上,蓋上干凈溼布,靜置一些時間,即「餳面」。餳面時間一般為10-15分鍾,有的可達半小時。

二.溫水面團

適合用溫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麵粉與50℃-70℃的適量溫水調制的面團稱為溫水面團。由於水溫高於冷水,水分子擴散加快,從而使麵筋質地形成受到一定限制,而澱粉的吸水性卻有所增加,這種面團的筋性、韌性、彈性低於冷水面,製成品種色澤次於冷水面團。

溫水和面的特點是柔中有勁,富有可塑性,容易成形;熟制後也不易走樣,口感適中,色澤較白,這種特點,特別適用於製作各種花色蒸餅(餃),如白菜餅、金魚餅、四喜餅。

和溫水面團的方法

溫水面的調制是將麵粉放入盆中或案板上,加適量的溫水,水溫要准確,過高會引起澱粉糊化或蛋白質明顯變性,過低則澱粉膨脹,蛋白質不變性,過高或過低都達不到溫水面的特點,加水量應按品種的不同要求加,使水和面充分結合,初步成團後,要在面板上攤開或切開,讓熱氣散盡,完全冷卻再和成團,揉勻揉透,蓋上溼布備用。

三.熱水面團

適合用熱水面團製作的食品

熱水面團也叫沸水面團或燙面。和面水溫一般在80℃以上。由於在熱水的作用下,麵粉中的蛋白質凝固,並分解水分,麵筋質被破壞,澱粉大量吸收水分而膨脹變成糊狀並分解出單糖和雙糖,因此就形成了熱水面團性糯、勁小,成品呈半透明狀,色澤較差,但口感細膩、富有甜味,加熱也容易成熟的特點。

熱水面協和適宜製作蒸餃、燒麥、鍋貼、薄餅、油糕等。

和熱水面團的方法

熱水面團的調制方法是將麵粉倒入盆內,加熱水(80℃以上)用麵杖攪拌,邊倒水,邊攪拌,攪拌動作要快,特別是冬季更要敏捷,才能使面均勻燙熟。用水量要在調制過程中一次摻完摻足,不能在成團後調制。因為成團後補加熱水再揉,很難揉得均勻。如太軟(摻水過多),重新摻粉再和,也不容易和好,還影響面團性質,而且吃時粘牙,最後一次揉面時,必須灑上冷水再揉成面團,其作用是使製品吃起來糯而不粘,面團和好後,需切成小塊晾開,使其熱氣散發,冷卻後,蓋上溼布條備用。

*怎樣揉好面團

正確的和面法(三步加水法):和面時不能一次將水加足。麵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間扒出一個凹塘,將水徐徐倒進去,用筷子慢慢攪動。待水被麵粉吸干時,用手反復搓拌面,使麵粉成許許多多小面片,俗稱「雪花面」。這樣,既不會因麵粉來不及吸不而淌得到處都是,也不會粘得滿手滿盆都是麵糊。而後再朝「雪花面」上灑水,用手攪拌,使之成為一團團的疙瘩狀小面團,稱「葡萄面」。此時麵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較大,可將面團勒成塊,將面......>>
餃子皮怎麼弄啊?水和麵粉按多少比例?
餃子皮的麵粉對水的比例怎樣才合適?中筋麵粉 500公克

水 1杯

[製作流程]

1. 將2/3份量的中筋麵粉放入容器中,用手挖一個凹槽,再將水慢慢倒入。

2. 用二手用力抓捏麵粉,揉成面團。

3. 在桌上撒上剩餘的1/3份量的中筋麵粉,將面團放在桌上用力來回揉捏,揉至表面光滑為止。

4. 使用菜刀將面團分切成數塊,並搓成直徑約2公分的圓條狀。

5. 將麵粉條再用菜刀分切成約2公分的小塊,整理成圓形後,用手掌將每一小塊壓成圓餅狀。

6. 一手拿捍面棍,一手拿小圓餅狀的面團,以順時鍾方向旋轉的方式慢慢桿成直徑約7公分的餃子皮。
做餃子皮面和水的比例是多少
3:1
包水餃用什麼水和面好呢
包餃子首先就要准備好麵粉,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高筋麵粉為佳,麵粉中的蛋白粉含量越高,做出來的餃子皮越是筋道好吃。

包餃子必須要用冷水和面,水溫要低於30度才行,這樣和出的面團筋性好,韌性和延伸性強。

掌握上述兩個要點後,我們就開始說說包餃子應該怎麼和面吧——

原料:

麵粉500克,雞蛋1隻,細鹽1勺,清水適量。

做法步驟:

1、麵粉倒在和面盆里攤開,加鹽,磕入雞蛋,與麵粉摻勻,然後一邊慢慢倒入清水,一邊攪拌。

2、所有麵粉都攪拌成雪花片之後,准備一碗清水放在和面盆的旁邊。

3、雙手用力將雪花片揉成面團,感覺比較干,無法揉合成團的時候,就用手蘸取適量清水繼續揉。

4、直到所有的雪花片都揉合成一個光滑的面團,且手光、面光、盆光。

5、揉好的面團留在和面盆里,蓋上蓋子,或者用潮溼的籠布蓋上,或者用保鮮膜蓋上,總之要保證面團表面的水分不會蒸發掉。

6、蓋好以後讓面團靜靜地餳發30分鍾左右,將面團再將揉至光滑就行了。

7、現在,我們就可以用這塊面團製作餃子皮啦。

成功要點:

1、所用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

2、在麵粉里加入雞蛋可以增加蛋白質含量,餃子下鍋之後就會很快的凝固收縮,煮出的餃子不容易粘連。

3、500克麵粉通常加入1隻雞蛋就夠了,更好的方法是500克麵粉加入6個雞蛋的蛋清。

4、包餃子必須用冷水和面,水溫不得越過30度。用溫水或熱水和的面比較粘,沒有韌性,不好包,煮的時候也容易破掉。

5、在麵粉中加點鹽更容易起筋,讓做出的餃子皮更加筋道,有韌性,不粘連。

6、面團要和的稍硬一些才好,但太硬或太軟都不行,具體要多硬沒有具體的指標,這需要大家在實踐當中摸索體會了,大約兩三次就掌握了。

7、餳面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它能讓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膨脹,充分形成麵筋,這樣做出的餃子皮才會更加筋道,伸展性更好。

8、餳面的時間通常是30分鍾左右,時間緊張的話就餳10到15分鍾也行,不餳也行,但是會影響到餃子皮的品質。

9、麵粉和清水的用量比例大約為2:1,但這個比例絕對不是固定不變的,麵粉的吸水率或雞蛋的用量,都會影響最終的用水量。

10、餃子下鍋之前,還要在鍋里加入2%左右的食鹽,等食鹽溶化之後再下入餃子,這樣能增加餃子皮的韌性,同時讓餃子皮不粘連,餃子的色澤也會變白,湯色也清亮。

11、在比較乾燥的季節里,包餃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給面團保溼,防止面團因水分蒸發而起皮,保溼的方法是蓋上潮溼的布或包上保鮮膜。
餃子皮和面用水比例?
食材食譜熱量:72(大卡)

主料

麵粉 適量

方法/步驟

在和面盆中放入適量麵粉,加入一小勺鹽,

再在麵粉盆中加入一個雞蛋清,加入雞蛋清的餃子皮,包成餃子,煮熟後撈在碗里不容易粘住,

用一小碗放入涼水開始和面,先加入少量水,用手或者筷子,將麵粉和成麵疙瘩;

然後再用手把麵疙瘩用力按壓到一快兒,

再把面團上面用手蘸有點水,再繼續揉,反復蘸水揉面2-3次後,用鍋蓋蓋住,醒30分鍾,

面醒好後,取一小塊,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小劑,或者用手拽也行,

用小擀麵杖將小面劑檊成圓形,就可以包餃子了。
用玉米面做餃子皮用什麼水和面
只用玉米面和不成,易散開,所以要加一些小麥面
餃子面用什麼水和好吃?
餃子面用冷水和面好吃。

和餃子面用冷水(30度左右),比較筋道;每500克麵粉加5個蛋清,可使麵粉蛋白質增廠30%,餃子白度增加;加3克食鹽,吃起來更可口。

和面時,先加入蛋清和食鹽,拌勻,然後一手拌面,一手緩緩加水。面拌成碎團團,揉搓成面團。面團硬軟度強於饅頭面,低於面條面團。面團不粘手後,醒面20分鍾,就可以進入擀片、包餃子程序。

⑼ 餃子皮用什麼水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包餃子要用涼水,俗語叫做「軟面餃子硬面湯」,說的是包餃子和餃子皮要軟,這樣的餃子皮有韌性,水溫越低,和出來的面團越軟。冬至了,祝你每天好心情。

⑽ 包水餃用什麼水和面好呢

包餃子首先就要准備好麵粉,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高筋麵粉為佳,麵粉中的蛋白粉含量越高,做出來的餃子皮越是筋道好吃。
包餃子必須要用冷水和面,水溫要低於30度才行,這樣和出的面團筋性好,韌性和延伸性強。
掌握上述兩個要點後,我們就開始說說包餃子應該怎麼和面吧——
原料:
麵粉500克,雞蛋1隻,細鹽1勺,清水適量。
做法步驟:
1、麵粉倒在和面盆里攤開,加鹽,磕入雞蛋,與麵粉摻勻,然後一邊慢慢倒入清水,一邊攪拌。
2、所有麵粉都攪拌成雪花片之後,准備一碗清水放在和面盆的旁邊。
3、雙手用力將雪花片揉成面團,感覺比較干,無法揉合成團的時候,就用手蘸取適量清水繼續揉。
4、直到所有的雪花片都揉合成一個光滑的面團,且手光、面光、盆光。
5、揉好的面團留在和面盆里,蓋上蓋子,或者用潮濕的籠布蓋上,或者用保鮮膜蓋上,總之要保證面團表面的水分不會蒸發掉。
6、蓋好以後讓面團靜靜地餳發30分鍾左右,將面團再將揉至光滑就行了。
7、現在,我們就可以用這塊面團製作餃子皮啦。
成功要點:
1、所用麵粉的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
2、在麵粉里加入雞蛋可以增加蛋白質含量,餃子下鍋之後就會很快的凝固收縮,煮出的餃子不容易粘連。
3、500克麵粉通常加入1隻雞蛋就夠了,更好的方法是500克麵粉加入6個雞蛋的蛋清。
4、包餃子必須用冷水和面,水溫不得越過30度。用溫水或熱水和的面比較粘,沒有韌性,不好包,煮的時候也容易破掉。
5、在麵粉中加點鹽更容易起筋,讓做出的餃子皮更加筋道,有韌性,不粘連。
6、面團要和的稍硬一些才好,但太硬或太軟都不行,具體要多硬沒有具體的指標,這需要大家在實踐當中摸索體會了,大約兩三次就掌握了。
7、餳面也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步驟,它能讓麵粉中的蛋白質吸水膨脹,充分形成麵筋,這樣做出的餃子皮才會更加筋道,伸展性更好。
8、餳面的時間通常是30分鍾左右,時間緊張的話就餳10到15分鍾也行,不餳也行,但是會影響到餃子皮的品質。
9、麵粉和清水的用量比例大約為2:1,但這個比例絕對不是固定不變的,麵粉的吸水率或雞蛋的用量,都會影響最終的用水量。
10、餃子下鍋之前,還要在鍋里加入2%左右的食鹽,等食鹽溶化之後再下入餃子,這樣能增加餃子皮的韌性,同時讓餃子皮不粘連,餃子的色澤也會變白,湯色也清亮。
11、在比較乾燥的季節里,包餃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給面團保濕,防止面團因水分蒸發而起皮,保濕的方法是蓋上潮濕的布或包上保鮮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