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朝陽區勁松附近好吃的豆腐腦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朝陽區勁松附近好吃的豆腐腦

發布時間: 2022-12-28 17:44:40

① 北京朝陽路附近哪裡有油條豆腐

朝陽路的紅廟,八里庄,十里堡等地都有油條豆腐腦等早餐。

② 北京小吃街有哪些(要實惠·正宗的)(公交及地鐵線路)

北京特色小吃 1.爆肚馮的爆肚 2.小腸陳的鹵煮火燒 3.天興居的炒肝 4.錦馨的豆汁/焦圈 5.白魁老號的白水羊頭 6.不老泉的冰糖葫蘆/蒸餃 7.都一處的燒賣 8.全聚德的烤鴨 9.東來順的涮羊肉 10.天福號的醬肉 11 炸醬面 12.隆福寺的灌腸 北京小吃全攻略 現存比較有名的國營小吃店: 西城: 華天護國寺小吃店:護國寺街人民劇場對面,並在護國寺街西口的大街路西新開了一家分店(原北來順),離梅蘭芳故居很近,向東沿定阜街可到輔仁大學舊址和恭王府花園。 華天地安門小吃店:坐落在地安門十字路口東北角。臨近景點:景山、北海後門、什剎海、鍾鼓樓。 華天西安門清真飯館:坐落在西安門西什庫大街把口。離西什庫教堂、北海、西四、西單很近。 華天小吃白塔寺店: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寺對面。 華天新城小吃店:新街口豁口南側路東。 西來順飯庄:和平門西交民巷把口,原來在白塔寺。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又一順飯庄:黃寺大街西口路南。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新榮清真小吃店:新文化街和鬧市口交界處東北角。本以為早沒有了,最近路過發現還在。小時候在那裡第一次吃鹵炸豆腐和丸子湯。 南長街清真飯館:西華門南側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餅、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錯,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樣都是手工、小炒(許多店是機制加大鍋,吃起來像剩的),缺點是配菜不夠豐富,最好加上點黃瓜丁和青豆嘴。 此外,六部口音樂廳路東有一家民樂軒清真鍋貼館,是原來的鴻賓樓鍋貼館。 東城: 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老號:東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廈斜對面,隆福寺小吃以前非常有名,但隨著東四商業街的沒落和幾經拆建,現已今不如昔。兩家店是通著的,店面很大。 白魁老號飯庄:北新橋十字路口西北角路西。原陽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此處離雍和宮、國子監、孔廟(首都博物館)、地壇南門很近。 白魁老號飯庄:寬街十字路口東北角。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橋以南十二條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干凈。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鍾鼓樓。 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門內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臨近景點:國子監、孔廟。 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肉餅很好吃。店面不大。臨近景點: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 清真瑞珍厚飯庄: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③ 帝都還未消失的6家老牌早點鋪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忽略掉了早點這回事兒。相較於寧肯不吃早點也要多睡一會兒的年輕人來說,老一輩們對早點卻從不湊合,尤其是愛吃也會吃的老北京們,一個鹹菜一個燒餅都透著講究。來一份熱氣騰騰的鹵煮、炒肝兒,嗦啰一碗噴香噴香的麵茶,嚼一口豆汁兒泡過還嘎吱脆的焦圈兒,再來一張加雙份糖皮的糖油餅…… 在那些稍微起晚些就沒有座位的京城老牌早點鋪里,美美的吃完一頓,人均連十塊錢都不到,還能收獲滿分的溫暖和幸福感,從舌尖兒到心裡都倍兒舒坦!


黑窯廠糖油餅很多年前就上過電視,是個清真早點鋪,據說2001年開業的時候原本是做炙子烤肉的,糖油餅之類的早點算是個副業,卻沒曾想反倒是這個副業把名聲傳開了。要不怎麼說有大爺大媽的地方都是寶呢,在黑窯廠糖油餅,每天早上都能看見這樣一番景緻:拿著碗拿著盆的北京大爺大媽們、舉著手機直播的網紅們、慕名而來的遊客們……騎車的開車的年輕的年長的,這一大長隊算是站齊了。店裡幾乎每天都要用掉三袋50公斤的標准粉,炸上千張油餅,食客們 「排隊一小時,吃飯五分鍾」,卻樂此不疲。

現炸的糖油餅剛出鍋時非常松軟,伴著熱呼呼的香氣。偌大一張油餅色澤金黃,面餅厚實,嚼起來很有韌性。紅糖分量多到占滿了油餅,吃起來卻不會感覺到甜膩,尤其是糖被油炸後產生的那種酥脆的口感,哎呀,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

除了糖油餅,幾乎老北京清真系的早點這兒都有。傳說中的「來一套」——椒鹽牛舌餅夾白油餅,剛出鍋的油餅賣相一流,夾在牛舌餅里吃則化解了油膩的感覺,椒鹽淡淡的鹹味恰到好處,還不會搶了油餅濃郁的香氣。千萬別小瞧了這豪橫的「主食配主食」,這可是最正宗的老北京吃法,包你到下午兩三點也不覺得餓。除此以外,還有豆腐腦、豆漿等溜縫兒必備,都是自家黃豆現磨現做的,別提多香了!

地址:黑窯廠街四平園南平房3-1號(近陶然亭北門)


煎餅幾乎是早點界里人見人愛的 美食 ,在每個緊張、忙碌、上班快要遲到的早上,沒有什麼早餐可以比一套煎餅來得更直接更快捷。

不同於傳統的天津煎餅果子,北京的煎餅里夾著脆香的薄脆。這個開在花市清真寺旁邊的煎餅攤,名字也很直給——「花市清真煎餅」。別看門面很不起眼,但是已經開了十多年了,從鴉兒李記店旁邊綠色大鐵門進來就是,或者不必費心尋找,順著排隊的人群就能知曉攤位所在。

花市清真煎餅從早上6點就開始營業,到晚上6點半收攤,風雨無阻。服務員都是回民,每個人都戴著白色的禮拜帽。花市清真煎餅之所以火,是因為這里的每一個薄脆都是現炸的,醬料也是他們家秘制的,口感微甜。面料調配的比例也是一絕,麵糊攤開與雞蛋融合後還是很筋道。煎餅里還夾了花生和芝麻,下料超足,再裹上熱騰騰的薄脆,趁熱咬上一口,脆香脆香的,神奇的是就算用塑料袋捂上半小時,口感依然酥脆。

強烈推薦巨無霸式的「雙蛋雙脆」大煎餅,吃完一個賊過癮!特別要說的是,由於這家店全是回頭客,好多客人都是一買四個起,所以等待的時間有些長。不過,為了這一口熱騰騰的京味兒傳統大煎餅,等多久都值得!

地址:西花市大街新景家園北門東側(近順天府超市)


沒有什麼能阻擋北京人對燒餅夾一切的熱愛!和油餅、雞蛋比起來,燒餅夾肘子這種聽起來就很橫的美味,一直在北京人的早餐品類里占據著重要地位。

位於天壇附近、每天早上6點開門的「燒餅樊」,主打的就是堅持十二道工藝的京味兒燒餅。這些剛出爐熱乎乎的麻醬燒餅,一口咬下去酥得掉渣,配上切好的涼肘子片,塞得滿滿的,等燒餅的熱氣把肘子表面的油脂慢慢融化,讓你的舌尖在冷與熱之間來回騰挪,麻醬香,芝麻脆,肘子軟爛入味,再加上免費的鹹菜絲兒,著實幸福到飛起!快樂就是這么簡單,每次去都得打包幾個帶走。

當然,會吃的人還會再來上一碗豆泡湯或者羊雜湯。豆泡湯里的豆腐很瓷實,浸滿了湯汁,撒上芝麻醬、韭菜花和香菜後,熱乎乎的別提多好喝了。羊湯用的是羊棒骨髓膠原蛋白大火熬制,不添加任何增白劑或增稠劑,口感偏淡,但可以用胡椒粉和辣椒油調味,料足味香,和燒餅夾肘子是絕配。

地址:劉家窯定安路12號


不得不說,南城好吃的早點可真是太多了,前一陣火遍抖音的「華烤爐雞蛋灌餅」就是其中之一。小時候上學路上,經常會在路邊攤買個雞蛋灌餅吃,吃完抹抹嘴邊的油,上學去。長大後,整個北京賣灌餅的小攤幾乎就找不到了,總是想著兒時灌餅的味道,直到遇到了「華烤爐雞蛋灌餅」。

這個藏在二環光明橋旁邊的小店,門臉兒非常小,分成早上7點到10點半和晚上5點到8點半兩個時間段營業,但不管什麼時候去門口都排大隊。據說是三個20來歲的北京小伙兒開的店,操著一嘴京腔兒,露著紋身、戴著kangol貝雷帽,別提多潮了。別看是北京孩子,但做起事來真是一板一眼,服務態度好,不停地在烤爐前做灌餅,也真是挺考驗耐心的。門口的招聘啟事也能看出這家店的態度——長期招人:年輕人、積極上進。

其實傳統的雞蛋灌餅做法套路也和油酥饃差不多,好吃的關鍵就在於放爐內烤焦這一關鍵的步驟。華烤爐雞蛋灌餅也是這樣:先烙、再灌、後烤。面餅很厚實,醬料是店家手工做的甜咸漿,辣醬的辣度適合大部分人,還有灌餅上如同錦上添花一般撒上的一點兒類似孜然粉似的乾料,大約就是其好吃的秘訣所在。面餅和雞蛋受熱後融合的香味兒太誘人了,再加上生菜和裡脊肉或者火腿腸,外焦里嫩,每一口都好吃到上頭!

可以直接團購點評14元的套餐,灌餅加了裡脊和王中王火腿,還有一袋炭燒豆奶,可以選豆奶或者豆漿,冰鎮和常溫的都有。著急上班的話,一定提早來排隊,說不準前面哪個人一次買20個灌餅打包帶走,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地址:勁松路3號樓西側光明橋東150米路北



說起豆汁的 歷史 ,在老北京傳統飲食文化中算得上根深蒂固,起源於遼宋,自乾隆年間成了宮廷飲品。梁實秋在他的《雅舍談吃》一書中曾提過豆汁兒:「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說起豆汁兒店除了天壇的老磁器口豆汁店和錦馨豆汁店,還有一家上過米其林必比登的京味豆汁店就是「尹三豆汁」了。說起尹三豆汁的名氣,真的不可小視,有朋友發了個在尹三喝豆汁的朋友圈,底下有100多個評論,有人回復說「瓊漿」,有人說「幾天不喝特想念這一口兒」,還有人說「我每天都要去尹三打卡」,沒想到尹三的死忠粉這么多,其中不乏很多90後們。

據說尹三豆汁前後遷址5次,一直沒離開過南城,現如今的店面在東曉市街西口,再之後還在光明樓開了分店。不打眼的社區小店,老式的木門上面貼著「尹三豆汁」四個紅色大字,招牌也是簡易的,這身「行頭」彷彿與「米其林」挨不上邊。雖是小店,但是人氣很旺。豆汁店早上6點開門營業,天還沒亮,就有老主顧上門了。尹三豆汁的掌櫃大名尹新安,家裡排行老三,店名也因此得來。

「一碗豆汁兒、一碗鹵丸子、兩個焦圈、再來盤榨菜絲」,店裡的客人八成是老主顧,不用看菜單,張嘴就點。後廚里忙忙碌碌,打豆汁的、做燒餅的、端盤子的……尹三豆汁店店面不大,就幾張桌子,顧客端著吃食,開始找座,拼桌是必須的。甭管是歲數大小,這里的顧客都守著一個規矩,吃完了就趕緊給遠親近鄰讓個座。「瞧這豆汁兒,灰中帶綠,入口回甘,這就是好豆汁兒」,這些愛喝豆汁的老北京人,前一秒還是陌生人,後一秒沒准就成好哥兒倆了。

尹三豆汁之所以火,秘訣就是添加「老漿」。豆汁容易變質,如果連續發酵三天還沒發酵好,就變質了。如果趕上豆汁發酵不充分,懂門道的顧客就會抱怨「豆汁兒沒有酸味」。後來,尹新安發現,在新熬的豆汁里加入一勺「老漿」,可以加快豆汁充分發酵,這叫做「引子」。

入口之後是酸,咽下去之後,不吃別的,是有回甘的。再來看看這家豆汁兒的形狀,浮沫泛泛,是綠豆面面發酵之後才能起的。黏稠度也挺高,像是牛奶。來這家店的老顧客們,除了自己在店裡喝,都還外帶一袋豆汁回家喝,可見這是有多愛這一口兒。

說起豆汁兒那一定不能少了焦圈兒,原汁原味的豆汁兒就焦圈兒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早點搭配了。尹三豆汁的焦圈兒,真的是又酥又脆,泡在豆汁兒里,簡直太地道了。老北京人除了喜歡豆汁兒,更是一並喜歡這些連湯帶水、勾芡打鹵的吃食,店裡的鹵丸子也深受食客喜愛。鹵丸子有點兒像老北京炒肝兒似的鹵,裡面有蒜、木耳、香菜、蘑菇、黃花、蔥,咸口兒,適合口重的人。

人們熱氣騰騰的日子,就是從這一碗豆汁、一個焦圈兒、一碗鹵丸子開始的。

地址:光明樓中街22號樓迤南1-3


說起北京人心中對包子的記憶,多半少不了「西四包子鋪」的身影。這家開在西四路口把角處的老字型大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溫暖回憶。

現如今,西四包子鋪的分店眾多,但要說環境最好的,還要屬位於阜成門萬通金融中心的這家。雖然面積不算大,但環境整潔亮堂,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里融入了不少老北京元素,把人帶回到了昔日的北平歲月里。

包子一共分豬肉大蔥、牛肉大蔥、西葫蘆雞蛋和素三鮮四種餡。兩種肉包子餡大皮薄香到流油,吃得出肉香,偏咸一些但和粥搭配剛剛好——當然,地道些的會配上一碗炒肝。兩種素包子味道偏淡,不想吃得太油膩就選它。

地址:阜成門外大街萬通金融中心2號B1


/END/

④ 哈爾濱哪家豆腐腦好吃

道外有一家向前豆腐腦,幾十年了,以前是國營的,老道外人都知道也都很喜歡

⑤ 我和我的女朋友正在找一個有特色點的小吃,誰能告訴

北京小吃全攻略

現存比較有名的國營小吃店:

西城:

華天護國寺小吃店:護國寺街人民劇場對面,並在護國寺街西口的大街路西新開了一家分店(原北來順),離梅蘭芳故居很近,向東沿定阜街可到輔仁大學舊址和恭王府花園。
華天地安門小吃店:坐落在地安門十字路口東北角。臨近景點:景山、北海後門、什剎海、鍾鼓樓。
華天西安門清真飯館:坐落在西安門西什庫大街把口。離西什庫教堂、北海、西四、西單很近。
華天小吃白塔寺店: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寺對面。
華天新城小吃店:新街口豁口南側路東。
西來順飯庄:和平門西交民巷把口,原來在白塔寺。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又一順飯庄:黃寺大街西口路南。早點供應部分小吃。
新榮清真小吃店:新文化街和鬧市口交界處東北角。本以為早沒有了,最近路過發現還在。小時候在那裡第一次吃鹵炸豆腐和丸子湯。
南長街清真飯館:西華門南側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餅、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錯,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樣都是手工、小炒(許多店是機制加大鍋,吃起來像剩的),缺點是配菜不夠豐富,最好加上點黃瓜丁和青豆嘴。
此外,六部口音樂廳路東有一家民樂軒清真鍋貼館,是原來的鴻賓樓鍋貼館。

東城:

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老號:東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廈斜對面,隆福寺小吃以前非常有名,但隨著東四商業街的沒落和幾經拆建,現已今不如昔。兩家店是通著的,店面很大。
白魁老號飯庄:北新橋十字路口西北角路西。原陽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此處離雍和宮、國子監、孔廟(首都博物館)、地壇南門很近。
白魁老號飯庄:寬街十字路口東北角。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
隆福寺小吃分店:北新橋以南十二條附近路西,店面不大,但挺干凈。
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鍾鼓樓。
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門內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臨近景點:國子監、孔廟。
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
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肉餅很好吃。店面不大。臨近景點: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
清真瑞珍厚飯庄: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崇文:

錦芳回民飲食店:紅橋市場北側路東。離天壇東門很近。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門前都會排起長隊。前一段經營得很差。最近有所改進,衛生比以前干凈了,品種也增加了。唯一不變的是肉餅,盡管大張改成小張,依然很難吃,蔥太多!
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東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數幾個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過現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註:小時候喝過,初喝者可能不習慣其味道和氣味,但幾次之後就上癮了)
紅湖回民小吃店:原來在龍潭北里,現因拆遷搬到了北京游樂園十字路口東北角,就餐環境太差,品種也不多,但早點還可以。
群芳回民小吃店:西花市大街路北,就餐環境不好。
老磁器口豆汁店:新近開張,紅湖小吃店東側。錦馨豆汁店改制後,部分人員另起爐灶開了這家店。

宣武:

南來順飯庄:坐落在大觀園西側,從菜市口拆遷到此,一層是小吃,二、三層是涮羊肉和炒菜。環境和衛生較好,價錢也不貴,但地理位置較偏,人氣不旺。
新華小吃店(非清真):虎坊橋十字路口北側路西,以前主要靠豆汁出名。現正餐只有豆汁和鍋貼。最近琉璃廠和新華街要被擴寬,看來此店免不了要遭毒手。
大柵欄的南來順餐廳:大柵欄街東口,但現在主要經營西北小吃和涮羊肉、烤鴨,沒見有什麼北京小吃。
南來順炸糕店:菜市口十字路口北側路西,門臉極小,只外賣。馬上要拆,去向未定。(注:炸糕不錯,每次路過都要買,現已經拆遷不知道去向,打聽中......)
現在賣炸糕最火的是虎坊橋工人俱樂部旁一家天津飯館(京天紅)。
(註:西四路西羊蠍子店旁的一個賣炸糕的鋪子也極火,每次路過都排大隊)
恩元居:前門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對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據說得到了「穆柯寨」的真傳。現有三鮮、木須、雞丁、牛肉、肉沫、羊肉等六種口味,味道絕對一流,但經營狀況令人堪憂,而且煤市街也面臨拆遷。

通州:

小樓飯店:通州南大街北口(華聯商廈後面)。通州小樓是一家清真百年老店,其燒鯰魚號稱「通州三寶」之一。(另兩寶是大順齋的糖火燒和萬通醬園的腐乳)。一層設有小吃部。

還有一些國營非清真小吃店:

天興居:坐落在大柵欄對面鮮魚口內,炒肝最正宗,也有一些其他小吃,但包子很一般。
都一處:坐落在前門大街鮮魚口把口,經營燒麥,二樓有炒菜。其傳統名吃炸三角尚未恢復。有一家分店在方庄餐飲一條街,方庄貴友對面。
瑞賓樓:大柵欄門框胡同,特色是褡褳火燒。
慶豐包子鋪:西安門清真飯館隔壁,經營包子炒肝。以前在西單長安大戲院旁邊,八十年代初非常火。北京的包子其實就是天津包子。有一家新開張的分店在大柵欄街大觀樓影院對面。另一家分店在新街口丁字路口路東,新川面館隔壁。
西四包子鋪:西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經營包子炒肝。現打出二友居招牌。
餛飩侯:王府井大街八面槽。分店有:1、鼓樓東側;2、和平里十字路口北側路東;3、東四隆福寺小吃店隔壁。
豐年灌腸館:東四隆福寺街東口,專營炸灌腸。
明華燒麥館:東四十字路口西北角。
梅園乳品店:台基廠路口東側路北,此外西四丁字路口路西和前門大街路西鍾錶店旁的兩家梅園乳品店歷史更久。主要有杏仁豆腐、乳酪(非cheese)、奶卷、酪干、奶餑餑等。另外在西便門立交橋西北角還有家分店。

其他有名小吃:

戶部街馬記月盛齋:大柵欄門框胡同瑞賓樓西側,那的雜碎湯量大而且用料新鮮,松肉也不錯,現炸的。不過就餐環境很簡陋。
爆肚馮:門框胡同廊坊二條,瑞賓樓東側。(注:也經營北京傳統涮羊肉) 原老北京後門橋爆肚馮。在六里橋西貝莜麵村地下有一分店。
爆肚滿:陶然亭公園東門南側路西(靠近立交橋)。爆肚滿最早在東四牌樓西南角,文革前停業。
金生隆爆肚店:健德門橋西側路北,從東直門拆遷到此。原老北京東安市場爆肚馮,幾年前與門框胡同爆肚馮爭奪商標權失利。
東興順爆肚張:前海東沿,烤肉季東側。門臉很不起眼。新近恢復「羊霜腸」。
茶湯李:陶然亭東門南側路東,離爆肚滿不遠。
李記白水羊頭:珠市口西側路北,過街天橋下。除白水羊頭外,也有不少小吃。
羊頭馬:六里橋立交橋西北側,西貝莜麵村地下一層。西貝莜麵村開張時曾匯聚8家著名小吃,但現在只剩下羊頭馬和爆肚馮。
爆肚王:地安門橋南側路西,經營爆肚和門釘肉餅。據說是以前北小街那家,但不知為什麼「爆肚王」招牌只掛在店內,店外只有「爆肚店」三字。
門釘李:車公庄往西,三塔寺路北。經營門釘肉餅和爆肚。

關於牛街小吃:

牛街被拆後,有幾家搬到了南橫西街(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北京衛校西側有三家比較有名。分別是:
洪記小吃店:牛肉粒很有名,此外還經營各種粘貨、炸糕、松肉等。(注:曾經在此買過1斤牛肉粒,就著1斤烙餅,一頓吃下)
老爆肚滿:(與陶然亭的爆肚滿不是一家,據說是親戚)現已不賣爆肚,只賣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2塊一個,物美價廉。但最近南橫西街又要拆遷,「老爆肚滿」又搬到了向東50米路北的青芳齋飯館,但也只是權宜之計。(註:五香燒牛羊肉夾燒餅好吃,2元一個,下午4點後才有,天天排大隊)
年糕李:各種年糕、粘貨。
牛街清真小吃城:衛校東側,但裡面沒什麼正宗小吃(據網友推薦裡面的年記醬肉、9號的肉餅、14號的羊羯子不錯)。
致賓樓飯庄小吃部:教子胡同南口,小吃品種挺多,環境也不錯。早點豆漿特好喝,是那種所謂有「鹵水味」的。一碗豆漿加上倆糖油餅,標準的一頓北京式早餐。
還有一些小店,雖沒什麼名氣,但各有絕活,如南橫西街東口有一家小鋪豆腐腦很好吃;年糕李對面的一家賣包子總有人排隊。
另外,最近新開張的牛街清真超市,一樓附設小吃,只搬回了一家「年糕錢」。

關於鹵煮:

鹵煮的全稱是鹵煮火燒,又叫鹵煮小腸。源自蘇造肉,形成較晚。現最有名的是小腸陳,小腸陳的老店在虎坊路南橫東街東口,已經拆了。各家店都是分家後其家人各自開的,並不是連鎖。大多為小鋪,以其女兒所開的幾家小腸陳飯庄規模較大,還推出了沙鍋鹵煮、鹵煮火鍋和各種炒菜(以下水為主),就餐環境也不錯。但少了那種圍爐大啖的市井樂趣。
小腸陳:門框胡同廊坊二條,馬記月盛齋隔壁。(注:不錯,隔老遠就聞著香氣撲鼻,材料主要是豬下水,旁邊就是清真館爆肚馮,和平共處,相安無事)
小腸陳:南橫東街,原老店舊址向西不遠。
小腸陳:虎坊橋工人俱樂部對面,臘竹胡同內。
小腸陳飯庄:永外馬家堡,西革新里路北。
小腸陳飯庄:芳群園三區(芳群路),方庄派出所隔壁。
小腸陳飯庄:安定門外,外館斜街路南。
此外陶然亭太平街丁字路口路北,有一家陳記鹵煮,味道也不錯,據說和小腸陳也沾親帶故。
益眾飯館:東四十字路口往北路東,四條把口。店內有「鹵煮張」招牌,老北京肉市廣和樓戲園內的張記鹵煮很有名,但不知此張是不是彼張。
還有幾家鹵煮店也小有名氣,但並不算老字型大小:田大腸:安定門立交橋南側路西;凱琳鹵煮:虎坊橋十字路口西側路南,經營鹵煮十幾年了;炒肝焦:西內大街趙登禹路口,面臨拆遷;還有鼓樓東側一家小店,賣鹵煮和炒肝,在網上有點名氣。
感覺還是小腸陳味道最好,價格也不貴(一般是碗底5塊),但遺憾的是小腸陳的鍋底里缺了白肉,其他店反而都有。

虎坊橋路口西南(南北走向),有個賣炸糕,很多人排隊買。路口西南(東西走向)有個買鹵煮的聽說也很不錯
前門有個「利群烤鴨店「不錯,就是難找,是個全聚德老師傅開的烤鴨店
服務商全稱: 北京市崇文區利群烤鴨店
簡介: 本店是一座清代四合院,主營烤鴨,中餐,本店在繼承
宮廷掛爐烤鴨的基礎上,博採眾家之長。工序雖繁必不敢
省人力,原料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本店一律選用一級北京
填鴨,精心製作,以純正的傳統掛爐烤鴨,為廣大顧客服務。
營業地址: 崇文區前門東大街翔風胡同11號
聯系方式: 67055578,67025681
服務項目: 烤鴨,中餐
服務價格: 烤鴨每套65元

幾點說明:
以上並沒有囊括北京所有的小吃店,只是比較有名氣。
北京的國營和老字型大小小吃店雖然在經營和服務上尚需改進,味道也良莠不齊,但至少做法上依然很正宗,而且價格也很便宜。大部分小吃製作復雜、利潤不高,這也是許多飯館和私人小攤不做的原因。至於幾處所謂小吃城因為只顧賺錢,不注重社會效益,所經營的小吃既不正宗,且品種少,質次價高,純粹是在誤導外地遊客,給北京小吃抹黑。例如東安市場老北京一條街只有很少幾種北京小吃,一個炸糕賣2塊 ,而國營店只賣8毛。其他竟然都是炒麵、炒涼粉、炒飯、炸串等街邊小攤的貨色。王府井小吃街賣爆肚的最多(因為利大),其次最多的居然是賣羊肉串的。王府井小吃城開張時曾匯聚多家老字型大小,但很快就關了門。

北京吃特色菜全攻略

1. 鷺鷺: 上海菜, 上海一著名餐廳的分號, 在北京有兩家店, 俺只去位於紅廟那一家. 歷年來一直將八寶辣醬做特價. 比起上海來說可能味道差些, 但在北京,俺個人認為比夜上海之流強得不是一星半點. 菜品質量比較平均, 特別是毛蟹炒年糕很好但實在很貴, 總體價位不便宜, 需訂位. 電話: 65930442. 地址在大望路, 即紅廟路口向南一點兒即是.
2. 靜頤洲: 味道差鷺鷺較遠, 但裝修很好, 價格不便宜. 地點在東直門外的東環廣場, 訂餐電話: 64181072.
3. 大串門: 應當說是淮揚菜, 味道不錯. 建議要點心太軟, 蒓菜豆腐, 餚肉, 蒜子鱸魚, 清炒蝦仁, 熏干芹菜, 春蠶銀杏. 有種素食的豆腐卷, 非常好吃.喜歡落地的玻璃窗,
但極其不喜歡餐廳剩下的裝修, 你去了就知道了. 不好停車. 電話: 85965399.
4. 為食家: 廣東排擋, 在東直門PIZZA店的5層, 味道很好. 花費在廣東菜里算可,人均大約70-80元左右. 建議吃煲仔飯, 鹵水花生, 茶皇雞(豉油雞), 各式粥面(特別是花蟹
粥和狀元及第粥), JJ系列(建議黃鱔), 避風塘系列(建議牛蛙), 陳皮排骨, 京蔥茄子, 蒸絲瓜, 椒絲腐乳炒通心菜(菜單上沒有, 但可以跟廚師要). 一定要試陳村粉, 因為是從廣州空運來的. 其潮州鹹菜是自家做的, 非常地道.有順德魚生賣.缺陷是沒有燒臘賣, 據說是因為後廚不夠大. 建議用餐人多時訂位, 電話:64686868. 最近成為俺非常喜歡的餐廳之一.
5. 華都飯店福滿樓: 可能叫這個名字的餐廳不少, 但俺非常喜歡這一家.常在周末去吃早茶, 有各式腸粉賣而且味道不遜廣州. 海鮮和燒味做得不錯,但去晚了時常沒有燒鵝. 原來特別喜歡吃一種菜叫做田園菜籃子, 是個鍋仔類的菜, 裡面的芋頭非常好吃, 但不知道是否還在賣. 這里還有特製的酸梅湯, 味道不錯. 是家很老的店, 周末常滿. 電話: 65971166轉福滿樓.
6. 福臨門魚翅酒家: 好多朋友都看俺網上流傳的有關魚翅的照片, 所以俺現在堅決反對吃魚翅, 但這家的點心不錯, 還經常有特價. 菜品SO SO, 服務比新荔枝灣差很遠. 俺只去過盈科的分店, 電話: 65393535; 國際飯店好象是總店, 電話: 65126688-6278. 價格很貴.
7. 新荔枝灣: 一著名廣東餐廳的分店, 曾經以阿森鮑魚馳名, 應該是在北京的第一家店. 俺非常喜歡, 環境優雅, 菜品一流(算正經的粵菜吧, 不屬於排擋). 有些貴, 建議
點玫瑰豉油雞, 鹽燒豬手, 香煎銀雪魚, 南瓜排骨, 清炒蘆筍. 另外, 燕窩蛋塔 是不可不試的. 送的小菜味道也很好. 地點在長安大戲院後身的一個寫字樓內, 離川辦不遠. 電話: 65256220.
8. 唐宮海鮮舫: 有N家店, 常去崇文門那家, 均以特價點心為招牌,各種廣東小炒及點心等均不錯. 有種天綠香做的冷盤味道很清涼, 烹調避風塘系列的手法也不錯, 有榴槤酥賣當屬不俗吧?但芒果布丁微甜. 人多, 最好早去或訂位. 記得聽說新世紀飯店有店, 某日當俺路過亞運村的西藏大廈時, 發現那裡也有一家, 但不知道人多否. 點心特價從早7:30至17:00均有, 最旺應當是中午左右. 注意各店MM的服務都較粗糙.
9. 好世界: 說起好世界心情蠻復雜的. 這家店俺印象中比順峰還貴,但味道不如順峰. 最好吃且讓俺記住的是芒果布丁, 是俺在北京吃過最好的, 菜燒的也還算可以了. 地點在民族宮往東一點兒. 建議如果不打折就不要自己花錢吃.放在這里的原因是俺一特別好的朋友很喜歡. 不用訂位, 大得很.
10. 金湖茶餐廳: 24小時營業, 國貿那家店總是很擠很亂,所以建議去建國門那家店, 通常不用等位. 屬於茶餐廳之流, 建議試一下客家咸雞粥, 窩蛋免治牛肉粥, 雪菜
火鴨炒米粉, 避風塘茄子, 菠蘿包, 馬蹄糕, 芋頭糕等. 味道非常好而且快, 也適合一個人吃飯. 凍奶茶不錯. 地點在國際俱樂部東門向北一點, 國際俱樂部飯店向南一點, 跟樂傑士挨著.
11. 不見不散: 也是茶餐廳, 也是24小時營業. 有人說這里比金湖好, 但俺更喜歡金湖, 因為金湖的菜品比較多選擇. 這里的粥和小炒都不錯, 而且凍鴛鴦非常好喝. 在恆基和東方廣場各有一店. 恆基店電話: 65186515; 東方廣場店電話: 85186518.另外華潤大廈也有一家店, 但菜卻略有不同.
12. 海盛苑: 簋街上最喜歡的餐廳之一, 口號是吃肉的價錢吃海鮮,是家青島小小的海鮮館. 在簋街的中間, 從東直門橋向西走, 過小街紅綠燈的路北, 原來東方漁港的正對
面. 一定要試澆油蟶子, 豉汁扇貝, 原汁蛤蜊, 皮皮蝦等各種海鮮建議煮了吃即可, 冷盤里的海涼粉和豬蹄不錯, ?魘晨梢猿增延憬茸?,比雙盛園的味道好且便宜.還可以吃海鮮疙瘩湯或者扁豆燜面. 老闆是很實在的山東人,上次去的時候俺們點海膽, 他上去捏了一下, 發現海膽不算很好了, 還建議俺們不要點. 晚上人很多, 白天還好.
13. 俏江南: 很多家店, 號稱是改良川菜. 味道有些店很好但有些較差,所有店面裝修不錯, 且各店各自為政, 經常連促銷措施都不相同. 俺個人覺得北海萬泰和盈科中心的不錯. 國貿店: 65050809; 恆基中心店: 65187603; 嘉里中心店: 85299458;亞運村
店: 64951201; 盈科中心店: 65393502.
14. 渝信系列: 常去建國門外和春秀路這兩家,另外寬街紫龍賓館那家分店也不錯.典型的川菜, 且菜便宜的和貴的都有, 怎樣都能吃飽, 非常喜歡冷盤的油燜腐竹,口水
雞, 夫妻肺片, 熱菜的方竹筍排骨, 芋頭燒鴨, 豆花, 干煸四季豆,小吃的酸辣粉, 擔擔面, 鍋貼, 米糕和渝信糕都非常好吃. 春秀路(工體店)電話:64158168; 京泰店(建國門外賽特旁邊)電話: 65156588; 紫龍店電話: 64056398;其他的分店俺沒去過, 但可以告知大家電話, 市長之家店: 64976277; 品味庄(和平里店): 64269368;千翔閣店: 64939976; 長安戲院店: 65171012.
15. 渝鄉人家: 據說和平里那家格外便宜, 但沒注意驗證過.常去京信附近那家,緊挨著禪酷. 非常喜歡渝鄉人家的四川家常菜, 但訂單間從來不肯坐在校場口那個房間(北京人聽著總覺得很別扭). 三元橋那家單間要收茶水費每人10元 (上次去還是這樣, 現在不知道怎樣了, 大家可以打個電話問一下子). 三元東橋那家的訂餐電話: 84510380.
16. 金山城: 所有店裡只喜歡中服大廈和方庄的, 且方庄店不用等位.喜歡蔥油青筍, 豆乾, 辣仔雞, 沾水牛肉, 番茄牛肉鍋, 各種川式海鮮. 鍾水餃,鍋貼和麻團好吃, 不
貴.
17. 川辦: 量絕對大, 而且很便宜, 但總覺得菜的質量還是渝鄉人家的更香一點.口水雞, 毛血旺, 粉蒸排骨都不錯, 擔擔面是吃過北京最好的. 最酷的是你要吃米飯, 得自
己拿碗到大保溫桶那裡自己舀. 地點不太好找, 沿著二環從朝陽門向建國門方向開, 走輔路進華潤南側的胡同後, 見第一個胡同向左轉, 再第一個胡同向右轉就到了. 或者從長安大戲院東面的胡同一直向里, 過了新荔枝灣的廣告牌,第一個象模象樣的胡同向右轉, 進四川省人民駐京辦事處大門即到.在眾多辦事處類餐廳中還算是不錯的.
18. TANDOOR: 即坦道印度餐廳, 從廚師到大堂經理到服務員均為印度人,只講英文和很少量的中文, 中文水平僅限於「好吃「, 「好吃嗎「等. 裝修巨酷, 建議一定要試CHAT, 好象是土豆做的, 味道很好很特別, 屬於齒留香那種. 咖哩和蒜茸餅也不錯, 各種飯很辣. 印度酸奶, 也叫做LASSI的很好喝. 常常見到印度人在那裡吃飯, 中午套餐為每人68元送飲料, 地點在東三環長虹橋下, 兆龍飯店的一層.
19. CHINGARI: 相對於TANDOOR來說, 這里就便宜多了, 但LASSI沒有TANDOOR的
好喝, 做得象三元酸牛奶. 也是賣各種咖哩, 印度人常吃的豌豆泥做得非常棒.餐廳人少, 中午套餐28元/人, 地點在東直門PIZZA店的4層, 為食家樓下.電話:84483690.
20. 海棠花和月香: 最近常看見海棠花關門, 不知道是否再也不營業了.月香卻還是一如既往地每天開著. 兩家餐廳均為朝鮮人所開, 均由一水兒漂亮的朝鮮MM服務且菜的味道也都很好, 特別是朝鮮冷麵. 另外, 烤牛肉和辣白菜也很好吃.建議在月香還可嘗試海鮮火鍋和新鮮蔬菜. 有時人多, 建議早去. 地點:海棠花在東大橋的藍島大廈向南不遠, 路西即是. 月香在朝鮮使館東門附近, 建議從神路街, 即BANANA所在的路口向南不遠即是. 月香的電話: 65947678.
21. 隱泉日本料理: 按說答應好了不再詳細寫日本料理的,但實在太喜歡這家店了,從裝修到菜品都很有特色, 都很雅緻, 所以忍不住放上來.有北京不多見的紙火鍋,建議一定試南瓜蒸蛋和各種壽司, 其實這家店裡最講究的是炸物, 而且難得的是師傅調的魚湯非常棒, 有種芋頭炸蝦是不可不試的. 非常安靜非常優美的餐廳, 連同吸煙區都非常有特點. 地點在光華橋的路口向東, 過科倫大廈,在路南的光華大廈的一層, 英文名字叫做: HARSUNE, 建議一試. 店不大, 價格不便宜,一般用不著訂位.
22. 樂游飯店的青葉日本料理: 是家很老的日本料理店, MM服務態度好,不用訂位.有海膽賣, 想必生魚一定很新鮮. 地點在南三環, 過了勁松橋, 沒到潘家園的路邊.
23. 千代香: 另一家俺不可不說的日本料理, 在昆侖飯店的正北面,非常典型的日式小酒館, 但裡面做的辣白菜豬肉火鍋量巨大且巨好吃, 建議一試.記得一定不要在門口
停車, 會被拖走的.
24. 北京飯店的五人百姓: 吃壽司的地方.
25. JAZZ-YA: 也是俺的最愛, 但有人很煩感它的破爛.有全北京最全的日文漫畫書. 各種日式拉麵很好, 牛扒, 義大利面和金槍魚麵包很好, 有北京最好吃的CHEESE
CAKE(記得要吃方塊那種的), 建議點芋頭泥拌金槍魚, 炒銀杏, 丘比烤土豆,泡菜等.最喜歡這里的檸檬汽水, 也是北京最好的. 水果酸奶也不錯.地點在三里屯酒吧街,從工行對面的小胡同進去就到, 也叫做牛屋.
26. 明閣: 比較貴但很講究的日本料理店, 在東三環白家莊,在松子和三四郎的中間. 菜品一流, 就是太慢, 食客多為日本人. 個人感覺比三四郎和松子好吃.
27. 松子: 蛋羹, 烤鰻魚不錯, 中午是自助, 每人68元但生魚限量, 酒水在內. 但還是不喜歡將日本料理吃得如此不從容. 麥子店那裡的菊也每人68元,但生魚不限量.
28. 日本橋: 生意總是很好, 除了周末. 在國貿那裡,好象嘉里那家店終於開了.
29. 三橋: 喜歡的原因是三橋小小的, 感覺很溫馨.地點在賽特西門的正對面, 華僑村那裡.
30. 三四郎: 優點是不用等位, 因為周圍的日本料理店太多了, 環境因靠近團結湖公園而不錯, 在白家莊. 服務較差, 但比明閣便宜很多, 菜沒有明閣的好.
31. 淺草: 從北京站口搬到了雅寶路, 不錯.
32. 御苑: 京倫飯店的一層, 老茶推薦的鐵板燒店. 這里有神戶牛肉賣.
33. 聯益: 剛明白它的中文名字, 以前只叫它KEBAB KAFE,在三里屯工行的左近,西餐不錯, 其實試試每天的SET MENU就好, 很喜歡這里的義大利面.價格還算公道但不
便宜.
34. 泰辣椒: 很不錯的泰國菜, 去過這里你會覺得粉酷與其不可同日而語,比紫天椒便宜好吃.因為呼家樓那裡拆遷, 才搬家到雅寶路的.位於亞太大廈對面那個大廈的一層, 很抱歉俺忘記了大廈的名字, 但很好找的.
35. 為人民服務: 在三里屯, 快走到酒吧街的盡頭時,右手胡同內一粉牆房屋即是.沒有標記. 也是泰國菜, 味道也不錯. 老外多. 冬陰功很好.其實原來奧體中心那家泰國菜
最好, 很多泰國人去, 但最近三五個月沒去過, 所以不敢妄加評論.地點就在英
東游泳館附近.
36. 粉酷: 其實個人更喜歡為人民服務, 但小波喜歡粉酷.粉酷的著名在於其很頹廢的裝修, 有種很令人恍惚的感覺. 喜歡這里的飲料,個人認為國防綠比粉酷粉好喝多了.
上廁所一定要注意, 因為門上沒有字, 粉的是女生用的, 綠的是男生去的, 不要進錯了門.
37. 亞洲之星新馬印餐廳: 很老的餐廳了, 味道一直還不錯.吃過最好的拋餅是這里的, 另外各種咖哩, 泰式明爐魚, 馬拉盞豆角好吃, 拉茶和印度炒飯很地道.價格蠻貴的. 地點在白家莊的三環路邊上, 裡面有很大的停車場.
38. 老巴剎: 南洋菜, 俺很喜歡那裡的咖哩. 地點在幸福三村路口, BOTAO服裝店的對面.
39. 慶雲樓: 越南菜, 曾很等了一陣子它開業, 但發現味道比越南差很遠. 建議試一下牛肉湯河粉和鯰魚煲吃. 地點在後海, 需要提前很久訂餐, 電話: 64019581.
40. 大宅門: 有人不喜歡, 因為太吵了. 裝修比較有特色, 但菜品一般,又一個仿古餐廳. 在亞運村附近, 大棒骨, 炸臭豆腐和各種面不錯. 電話: 68715710.
41. 鼎鼎香: 老北京涮羊肉, 生意巨好, 夏天都等位. 裡面巨吵無比, 建議點普通的羊肉A, B即可, 但調料一定要點特製的, 應當是6元左右一碗.燒餅很好吃但很小, 建議
早些要, 因為是現烤出來的. 原來有種很好吃的烤腐竹, 現在不賣了, 但仍有黑豆腐賣(不喜歡吃). 一定要訂位且過了點還不保留, 電話: 東直門店:64172546; 甘家口店: 88371327.
42. 紅荷軒: 俺最喜歡的肥牛火鍋店, 滿牆都掛著黃永玉的原作.肥牛調料即海鮮汁非常棒, 做很好的餡餅和家常餅吃, 冷盤可以點干拌牛肚和麻油雞. 地點在貴賓樓飯店
後身的胡同里. 從貴賓樓飯店的西面, 也就是華龍街向北, 第一個小紅綠燈向右一轉. 不用訂位.
43. 不老翁: 店分兩半, 一半是烤肉, 另一半是涮肉.烤肉可以跟左安門一帶著名的曉英燒烤很有一拼. 做很好的涮羊肉和烤羊肉串,位於五間樓公共汽車站附近, 是家清
真的餐廳, 據說羊肉可以生著吃, 可見選料的優秀.
44. 宏源南門涮肉城: 老北京涮羊肉, 人巨多且味道很好, 開挺多年頭了,在天壇南門的門口. 鍋大, 料足, 菜量也大而且巨便宜. 需要早去,否則要等位.訂餐電話: 67058023. 45. 小肥羊: 傳說不用蘸調料吃涮肉的地方, 只見湯里無數的紅棗,大蒜和各種不知名的東西,據說很補且湯底非常便宜. 常去菜市口那家, 電話: 63166668. 其實好吃的涮羊肉店太多了, 太著名的就不寫了, 比如什麼東來順N家店, 能仁居,八先生什麼的. 那天看到青年湖公園向西的小馬路把口有家陽坊涮肉, 不知道怎樣.
46. 小山城麻辣燙: 原來喜歡小洞天, 後來就改吃這里了.味道不錯但還是沒有四川的辣, 比金山城火鍋便宜而且量大, 成天要等位.地點在東直門簋街靠近北新橋
路口的路北面, 訂餐電話: 84020856. 對面的嘉陵樓是總

⑥ 麻煩大家給推薦個飯館!!!!!!!!!!!!

大概幾個人啊,估計不到十個的話那我推薦這幾個:

大碗居(東華門總店) 人均 ¥42 地址: 東城區東華門大街11號
單位春節前聚餐。在大包間3桌,環境很好,菜不錯。單位聚餐所以不知道菜名,可能說的不對。有個類似於香酥雞的,不錯;樟茶鴨很好吃量很大;清蒸鱘魚挺好的,清蒸魚我吃著都差不多;蝦兩吃愛吃炸的;熏魚味道不錯;一個什麼扣肉的,很實在肉很厚,不像其他飯館切得非常薄;芥藍牛柳一般,可能我不太喜歡這道菜;孜然羊肉吧,有點辣,還不錯。葷菜就記的這些了,總體不錯,就是單位聚會嘛不好意思吃太多,可惜可惜。素材也還行,有個蛋黃什麼的甜點,包著水果罐頭,還行吧我喜歡甜食,有點新意。

到家嘗(南菜園店) 人均 ¥49
地址: 宣武區南菜園丁35號
算是挺不錯的北京菜館吧。很親切的條凳,寬大到我盤腿坐在上面都很富裕。
才也很不錯~老北京那些菜。該有的都有。。。
最喜歡花雕熏魚。。拔絲紅薯。。芥末鴨掌。每次必點!

北容酒樓 人均 ¥45
地址: 朝陽區勁松路1號
開了好多年的館子了
小時候媽媽就老帶我去
北容酒樓做的宮爆雞丁,魚香肉絲。糖醋裡脊最棒。別的地方都比不了
這里的焦溜丸子更是美味。外焦里嫩。
一些家常菜,這里能做的很為妙。不錯不錯
推薦菜: 焦熘丸子 魚香肉絲 宮爆雞丁 北容酥魚 糖醋裡脊 溜肝尖 焦溜丸子 干炸丸子 京醬肉絲 醋溜木須

北平樓酒樓(牡丹園店)人均 ¥48 地址: 海淀區牡丹園西里16號
比較有特色的是門口有個雕塑,進門有人招呼「小二」招待。
典型的老北京風味,量比較大,味道也不錯。

老北平菜館 人均 ¥46 地址: 西城區西單北大街109號西西友誼商場7樓
過生日的家庭聚會經常來這里……喜歡這的炒紅果……爆肚……芥末墩……還有一個很好吃的大蝦仁……肥腸做的也不錯……麻豆腐老人說還好……我吃著沒什麼感覺……有一個芋頭泥外面澆了一層沙拉醬的菜很好吃……忘了叫什麼……孩子們都很喜歡……蓑衣黃瓜的刀工不錯……

京味樓(平安大街店)人均 ¥50地址: 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甲181號(近護倉胡同)
我覺得那裡是一些老北京小吃聚集的飯館,和九門差不多,但是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我覺得京味樓適合一些外地的朋友來,又能吃到北京的小吃又能吃到北京的烤鴨等特色菜。九門小吃,覺得環境有點亂,就象逛街吃東西一樣
推薦菜: 芥末堆 豌豆黃 精品烤鴨 紅豆糕 炸醬面 打鹵面

全鑫園烤鴨店(崇文店) 人均 ¥44
地址: 崇文區體育館路10號體育賓館2樓
很滿意的一家店 以後過年過節的 家裡人吃飯就來這了
烏江魚很好 看著辣椒很多,其實是提香用的 並不辣 聞著、吃著都香 32一斤也不算很貴,強烈推薦
相對烤鴨就比較平庸,而且應該不是傳說中的便宜坊過來的師傅烤的,因為這里是掛爐烤鴨,並不是悶爐的
推薦菜: 烏江魚 烤鴨 宮保雞丁 鹹蛋黃局南瓜

懋林居酒樓 人均 ¥41 地址: 海淀區木樨地茂林居3號
家常菜的味道做得還不錯,特色菜值得一吃,經常去,交通也很方便~~
烏魚蛋湯很喜歡~~包子就比較一般了
推薦菜: 烏魚蛋湯 糟溜三白 宮爆雞丁 豬蹄

吃火鍋固然是很有氣氛啦,但是不太適合很多人去對吧……
樓主好像比較傾向於烤鴨,下面可推薦一些好啦
世紀譚府酒樓(五道口店)人均¥73 地址: 海淀區成府路28號五道口購物中心6樓
炭燒肉很出名,有些甜還可以

都王烤鴨 人均 ¥99 地址: 朝陽區大屯路慧忠里201號

感覺環境很安靜,人不多,但很大氣;我們是朋友四人在二樓的包廂,非常寬敞,很舒服。南極冰藻以前沒吃過,脆脆的很清爽;蝦肉球滑嫩可口;
下巴鴨里的土豆片和藕很入味;還有其他菜品沒記得名字,但沒有不好的感覺;
價格還算公道,如果請朋友來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推薦菜: 南極冰藻 下巴鴨 鮑汁什菌煲 芥末鴨掌 烤鴨 鹽水鴨肝 火燎鴨心
看來烤鴨就非此莫屬了……

花家怡園(四合院店)人均 ¥91 地址: 東城區東直門內大街235號
總的來說菜品量小些,比較精緻,但是味道並不馬虎,霸王雞的料特別的香,配上涼涼的雞肉,特別有味兒,佛跳牆48一位,按這個價位來說,做成他家這樣是相當的不錯了,很鮮,不過吃多了也會覺得膩,花家白菜確實是名不虛傳,甜中帶辣,很是下飯的,手剝野山筍很清口,都是放在冰塊上的,非常新鮮,錫紙鱸魚是甜的,不太喜歡,不過魚肉很嫩就是了,罐燜牛肉就不太滿意了,甜的,吃起來不好,烤白薯還不錯,個兒大,烤的也香,吃完飯帶一個回去很好,環境是很值得一提的,等到春秋的時候坐在院里,特別有感覺~~~~~
推薦菜: 霸王雞 花家白菜 佛跳牆
在這里請人吃飯,應該很有面子……

香滿樓酒家(新源店)人均¥76地址: 朝陽區左家莊新源西里中街漁陽飯店斜對面
吃請去的,很贊!且聽俺細細道來。
冷盤熱菜叫了不少,結果一古腦都一起上了,不太講究次序,大概是太火了,趕著翻台。烤鴨要不是提醒了一句,就接踵而至了。菜的味道很不錯。首推糟溜魚片,鮮嫩可口,入口即化,滿口留香,意猶未盡,瞬間就清空了。羊排也很不錯,干而不柴,越嚼越香,味道獨特;黑椒牛柳也值得推薦,嫩的有一套。相比而言,烤鴨就算中規中矩了,沒有傳說中那麼誇張,量也夠小,口味還算說的過去吧。
最搞笑的是,我們吃的差不離了,叫服務員結帳,結果那個小妹幾乎是叫喊著說:「快,把這桌給撤了」看來有翻台的指標,不過看看等位的人,也就不足為奇了。
推薦菜: 烤鴨 糟溜魚片 南煎丸子 黑椒牛柳
建議如果想去,一定要早去,否則有的等了。推薦!

便宜坊烤鴨店(安華店) 人均 ¥91 地址: 朝陽區北三環中路6-6號
老字型大小,燜爐烤鴨。花香(酥)烤鴨不錯,就是服務員介紹烤鴨特色及吃法時,說話太快,並且有口音,沒聽清楚。其他菜品一般,價格不便宜。
推薦菜: 芥末鴨掌 花香烤鴨 鹹蛋黃南瓜 蔬香烤鴨

⑦ 勁松附近那有炒肝不錯的地方

你好。我為你介紹下北京的小吃。年間北京的大街小巷遍布國營小吃店和早點鋪,改革後,特別是九十年代後,大部分或關或轉或拆,只剩下了少數幾家。以前北京的老字型大小飯館和國營小吃店大都分屬城四區國營飲食公司,後有部分改成了股份制,現各區飲食公司都改了名字,分別是西城區——華天、東城——興華、宣武——翔達、崇文——先達。其中華天的網站比較詳細。北京小吃品種豐富,現有國營小吃店大多為清真風味,經營品種有:麵茶、豆汁、豆腐腦、豆面丸子湯、鹵炸豆腐、雜碎湯、漏魚、糖耳朵、糖火燒、焦圈、麻花、炸糕、奶油炸糕、螺絲轉、墩餑餑、豆餡火燒、豆餡酥、蜂糕、碗糕、驢打滾、艾窩窩、豌豆黃、江米涼糕、蜜三刀、開口笑、薑汁排*、卷果、燒餅夾肉、門釘肉餅、京東肉餅、炒疙瘩等。另有一些非清真小吃店,經營:鹵煮、炒肝、灌腸、褡褳火燒、燒麥、餛飩等。 現存比較有名的國營小吃店(清真):西城:華天護國寺小吃店:護國寺街人民劇場對面,並在護國寺街西口的大街路西新開了一家分店(原北來順),離梅蘭芳故居很近,向東沿定阜街可到輔仁大學舊址和恭王府花園。華天地安門小吃店:坐落在地安門十字路口東北角。臨近景點:景山、北海後門、什剎海、鍾鼓樓。華天西安門清真飯館:坐落在西安門西什庫大街把口。離西什庫教堂、北海、西四、西單很近。華天小吃白塔寺店:阜成門內大街白塔寺對面。華天新城小吃店:新街口豁口南側路東。西來順飯庄:和平門西交民巷把口,原來在白塔寺。早點供應部分小吃。又一順飯庄:黃寺大街西口路南。早點供應部分小吃。新榮清真小吃店:新文化街和鬧市口交界處東北角。本以為早沒有了,最近路過發現還在。小時候在那裡第一次吃鹵炸豆腐和丸子湯。南長街清真飯館:西華門南側路西。有部分小吃和爆肚、炒餅、炒疙瘩。炒疙瘩味道不錯,其疙瘩和恩元居的一樣都是手工、小炒(許多店是機制加大鍋,吃起來像剩的),缺點是配菜不夠豐富,最好加上點黃瓜丁和青豆嘴。 東城:隆福寺小吃店和白魁老號:東四隆福寺街原隆福大廈斜對面,隆福寺小吃以前非常有名,但隨著東四商業街的沒落和幾經拆建,現已今不如昔。兩家店是通著的,店面很大。白魁老號飯庄:北新橋十字路口西北角路西。原陽春回民小吃店。白魁老號的燒羊肉和門釘肉餅很有名。此處離雍和宮、國子監、孔廟(首都博物館)、地壇南門很近。白魁老號飯庄:寬街十字路口東北角。此處為總店,除炒菜外也有小吃,就餐環境不錯。隆福寺小吃分店:鼓樓東側,店面不大。臨近景點:什剎海、鍾鼓樓。隆福寺小吃分店:安定門內大街路西,104路方家胡同站前。臨近景點:國子監、孔廟。此外,隆福寺小吃在王府井北京畫店旁有一商亭,但只有幾種小吃,而且居然賣起了羊肉串和老玉米。興華美食爆肚店:坐落在沙灘紅樓對面,除了爆肚外也有清真小吃。店面不大。臨近景點:故宮、景山、皇城根遺址公園。清真瑞珍厚飯庄: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僅有小吃外賣,並設有「星月樓炸糕」專櫃。 宣武:南來順飯庄:坐落在大觀園西側,從菜市口拆遷到此,一層是小吃,二、三層是涮羊肉和炒菜。環境和衛生較好,價錢也不貴,但地理位置較偏,人氣不旺。大柵欄的南來順餐廳:大柵欄街東口,但現在主要經營西北小吃和涮羊肉、烤鴨,和北京小吃已毫無關系。恩元居:前門煤市街,大力胡同口對面。恩元居的炒疙瘩據說得到了「穆柯寨」的真傳。現有三鮮、木須、雞丁、牛肉、肉沫、羊肉等六種口味,味道絕對一流,但經營狀況令人堪憂,而且煤市街也面臨拆遷。 崇文:錦芳回民飲食店:紅橋市場北側路東。離天壇東門很近。錦芳的元宵很有名,每到正月十五門前都會排起長隊。有一段時間經營得很差。後有所改進,衛生比以前干凈了,品種也增加了。錦馨豆汁店:磁器口十字路口向東路北,前些年是北京少數幾個能喝到豆汁的地方,不過現在大部分小吃店都有豆汁。紅湖回民小吃店:原來在龍潭北里,現因拆遷搬到了北京游樂園十字路口東北角,就餐環境太差,品種也不多,但早點還可以。群芳回民小吃店:西花市大街路北,就餐環境不好。老磁器口豆汁店:紅湖小吃店東側。錦馨豆汁店改制後,部分人員另起爐灶開了這家店。老磁器口豆汁天壇店:天壇北門對面。 朝陽:紫光園:紫光園為國營,算不得老字型大小,但其炒疙瘩比較有名,有三鮮、蝦仁、牛肉等三種口味。另外其早點品種也比較豐富。有三家店,分別在:紅廟十字路口東側路北;團結湖公園東門南側路東;東大橋路口南側路東。最近還要在勁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