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為什麼雞蛋煮不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為什麼雞蛋煮不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26 12:42:00

1. 為什麼有時候煮熟的雞蛋特別不好吃

雞蛋在沸水中煮的時間過長(超過10分鍾),雞蛋內部會發生一系列的化學變化。如蛋品中蛋白質含有較多的蛋氨酸,經過長時間加熱後,蛋氨酸能分解出硫化物,它與蛋黃中鐵發生反應,在蛋黃的周圍形成綠色或灰綠色的硫化鐵,硫化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從而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雞蛋經過較長時間燒煮,蛋白質結構變得更緊密,不容易與胃液中蛋白質消化酶接觸,所以較難於消化。

因此,雞蛋既不能煮半熟也不能煮得時間過長,一般在水沸騰後最多不能超過10分鍾。

2. 煮荷包蛋的時候雞蛋總是煮不好,怎麼辦啊

荷包蛋煮不散的技巧有:
1、在溫水的情況下就打入雞蛋,等待快要沸騰的時候荷包蛋已經稍微定型了,這樣不容易煮散。
2、可以在水沸騰之前,再加入一碗涼水讓水重新變溫,這樣再次煮沸的時候就不容易煮散。
3、可以先把雞蛋打入碗中,不要攪拌,更不要把雞蛋黃弄壞了。等到鍋中的水開的差不多了的時候,用一個深一些、不銹鋼的湯勺,把碗中的雞蛋「轉移」到鍋中,這樣也不容易煮散。

3. 為什麼我燉的雞蛋羹老是燉不好,怎麼辦

蒸雞蛋羹是食用雞蛋的一種好方法,味美好吃,營養受損少,老少皆宜。但做蒸雞蛋羹切忌以下四點: (1)忌加生水和熱開水。加生水因自來水中有空氣,水被燒沸後,空氣排出,蛋羹會出現小蜂窩,影響蛋羹質量,缺乏嫩感,營養成分也會受損。也不宜用熱開水,否則開水先將蛋液燙熱,再去蒸,營養受損,甚至蒸不出蛋羹。最好是用涼開水蒸雞蛋羹,會使營養免遭損失,也會使蛋羹表面光滑、軟嫩如腦,口感鮮美。 (2)忌猛攪蛋液。在蒸制前猛攪或長時間攪動蛋液會使蛋液起泡,攪氵解後蒸時蛋液不會溶為一體。最好是打好蛋液,加入涼開水後再輕微打散攪和即可。 (3)忌蒸前加入調味品。蛋羹若在蒸制前加入調味品,會使蛋白質變性,營養受損,蒸出的蛋羹也不鮮嫩。調味的方法應是,蒸熟後用刀將蛋羹劃幾刀,加入少許熟醬油或鹽水以及蔥花、香油等。這樣蛋羹味美,質嫩,營養不受損。 (4)蒸制時間忌過長,蒸氣不宜太大。由於蛋液含蛋白質豐富,加熱到85℃左右,就會逐漸凝固成塊,蒸制時間過長,就會使蛋羹變硬,蛋白質受損。蒸氣太大就會使蛋羹出現蜂窩,鮮味降低。 蒸雞蛋羹最好用放氣法為好,即蒸蛋羹時鍋蓋不要蓋嚴,留一點空隙,邊蒸邊跑氣。蒸蛋時間以熟而嫩時出鍋為宜。 蒸雞蛋羹時在碗上蓋一個盤子就好了。而且蒸過蛋羹的碗很難洗干凈.只要在蒸之前,在碗的內壁上薄薄地抹上一層食用油,之後再放進攪好的雞蛋. 吃完了蛋羹,很輕松就可以把碗洗干凈了

4. 為什麼雞蛋煮不熟

一是氣壓高
我們平時居住的平原環境,氣壓一般都接近1個標准大氣壓.也就是說我們燒開水時,水要到100度左右才沸騰。但向上的高度每升高300米,沸點溫度大約要下降1℃。在海拔6000米的高山上,水只要燒到70多度就已經沸騰了,在70度的水溫下很多食物是煮不熟的,不僅僅是雞蛋不熟。比如我們常吃的米飯,米飯通常要在103到105度之間才能熟透。所以高山地區常用高壓鍋來煮食物。
二是你鍋壞了

火候不到

5. 為什麼煮個雞蛋蛋黃這么難熟

可能是煮的時間不長
蛋黃凝固的溫度為68℃—71℃,蛋清凝固的溫度為62℃—64℃,煮雞蛋時如果火太大,在蛋黃外面、凝固溫度低的蛋清就會迅速凝固並且變硬,從而阻礙熱量繼續向蛋黃內傳遞,影響凝固溫度較高的蛋黃凝固,使煮出來的雞蛋清熟而蛋黃不熟。如果煮的時間過長,蛋白質過度變性,雞蛋會變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響消化吸收。

6. 自家養的雞下的蛋煮熟了像紙是的一程一程的不好吃是怎麼回事,謝謝哪位專家能幫幫我!

那是你煮的火大了,煮雞蛋幾分鍾就好了,煮時間長了反而不好吃

7. 燉蛋很簡單,很多人卻燉不好,其原因是什麼

很多人都喜歡吃燉蛋,其實燉蛋看上去比較簡單,但在製作的過程當中還是應該掌握一些技巧的。之所以有些人動不好,就是因為沒有掌握這些技巧,你比如說在攪拌雞蛋液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加入溫水,千萬不能直接加入冷水或者加熱水,這樣燉出來的雞蛋才會好吃。另外燉蛋的時間也是很有講究的,如果燉蛋的時間太長,那就很容易燉了,一般只要定型了以後就可以出鍋。在燉蛋的過程當中,也千萬不要隨便的先開鍋蓋,否則的話燉蛋就會失敗了。

雞蛋燉好了之後,我們可以在雞蛋的表面撒上一些蔥花,然後淋上一些香油,有些人喜歡吃醋,那可以在上面淋上一層醋,這樣非常好吃的燉蛋就製作完成了。一般只要掌握以上這幾個小技巧,自己在家做出來的燉蛋同樣也是非常嫩滑的。

8. 雞蛋為什麼老煮不熟

那是因為你的煮的時間不對或者是水量給的不對

首先就是在煮雞蛋的時候,雞蛋一定不要煮的時間太長了,因為雞蛋的蛋白中含有的蛋氨酸是比較的多的,如果煮的時間太長的話,就會分解出硫化物,這個時候與蛋黃中的鐵發生反應,就會形成硫化鐵,這樣雞蛋裡面的營養就會損失很多了,而且這種硫化鐵液是不易被人體吸收的,而且雞蛋如果煮的時間太長了,雞蛋中的蛋白質也會變得特別的緊密,吃起來不僅口感不好,而且也不好消化。一般情況下在煮雞蛋的時候我們冷水下鍋,大概水開之後再煮上五六分鍾左右的時間就可以了。

還有就是煮雞蛋的,水的量也一定要把握好,有些人在煮雞蛋的時候可能加的水會比較的水,如果雞蛋蛋白的地方進不到水的話,就不容易凝固,這樣的雞蛋再吃了的話也是會影響消化的,而且我們在煮雞蛋的時候,如果是剛出窩的新鮮雞蛋,也可以先放到冷水裡邊浸泡一會再來煮,這樣也是可以防止雞蛋出現破殼的情況。

而在煮雞蛋的時候,有些人煮的雞蛋可能蛋黃不是在中間,這樣煮雞蛋的時候雖然是不影響使用的,但是有些人總是會覺得不美觀,所以說我們在煮雞蛋的時候,把雞蛋放入鍋中以後可以輕輕的攪動一下,這樣鍋里邊的水呈現漩渦狀以後,就會出現向心力,煮出來的雞蛋蛋黃就會剛好居中,看起來好看,在吃起來的時候口感也會更加的好。

9. 為什麼煮的雞蛋會軟,不好吃呢,是煮的時間原因還是雞蛋的問題

判斷雞蛋是否壞了就看其蛋黃是否散開,如蛋黃沒散,就是好的。
煮整蛋的時間太短,就可能是軟的,但也不要煮太久。

10. 電熱水壺煮雞蛋為什麼煮不熟

電熱水壺煮不熟雞蛋有可能是以下原因:

1.時間不夠
雞蛋主要分為蛋黃和蛋白兩個部分,而雞蛋蛋黃的凝固溫度在70度左右,蛋白的凝固溫度在60度以上,若煮雞蛋的時間不夠,那麼雞蛋內部溫度會較低,而出現雞蛋半生半熟的情況。

2.雞蛋數量較多
電熱水壺本身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若是一次放的雞蛋過多,會出現有的雞蛋熟了有的雞蛋沒熟的情況,建議放雞蛋的數量不得超過4個,不可出現疊加情況。

雞蛋中含有蛋白質、蛋黃素、卵磷脂、鈣等營養成分,大部分人習慣早上食用一個雞蛋補充人體營養,而會有人疑惑用家裡的電熱水壺能不能煮雞蛋?其實電熱水壺除了可以用來燒水之外,也是可以用來煮雞蛋的,並不會有很大的問題,只是需要注意的是水位需沒過雞蛋殼,以免出現雞蛋裂開的情況。

燒水壺煮雞蛋的步驟如下:

1.將燒水壺清洗干凈,底座的水分擦乾。
2.將生雞蛋表面的灰塵清洗干凈後瀝干水分。
3.清洗後的雞蛋輕輕放入燒水壺中,倒入沒過雞蛋並多2-3cm的水。
4.蓋上蓋子,插好開關,煮5-8分鍾。
5.煮好後等水溫下去後,用筷子夾出雞蛋。

燒水壺煮雞蛋一般需要5-8分鍾。
首先用燒水壺煮雞蛋時,使用的是冷水,一方面是因為熱水壺的口較小,若熱水放入易出現燙傷的情況,另一方面是因為生雞蛋直接接觸高溫,會承受不住高溫而出現裂開的情況。

而用燒水壺煮雞蛋一般需要5-8分鍾,若是時間過短,雞蛋內部還有未熟情況,也就是所謂的流心蛋,若是時間過長,雞蛋的蛋白過老,沒有嫩滑的口感,而且還有可能出現裂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