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雞蛋灌餅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雞蛋灌餅

發布時間: 2022-12-26 05:57:58

❶ 送兒子上北大的店主在北大做了6天雞蛋灌餅,北大食堂還有哪些特色美食

01、冰糖葫蘆

在北大的食堂里不僅僅有各種各樣的主食,其實也有很多這種小的零食,而糖葫蘆就是其中比較有特色的一個小零食。很多北大的孩子都特別喜歡吃食堂里的糖葫蘆,糖葫蘆當中的山楂果酸中回甘,在山楂果外面裹上一層糖衣,看上去也是非常的晶瑩透亮。冰糖葫蘆在北大其實是非常受歡迎的,特別是很多女生比較喜歡吃。

實際上北大的食堂有很多特色美食,每個人對於美食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有機會大家可以提自己去試一試的哦!

❷ 有沒有人知道北京有一種餅,裡面夾雞蛋,沾甜面醬的是怎麼做的

是雞蛋灌餅!石家莊早晨滿大街都有賣的
將面和好後(面要和的稀一點)發酵30分鍾
發酵好後取少許面有擀麵杖擀平,然後在面上抹上油和十三香的混合物,(油要多一點)揉起來再擀平,放到煎鍋上煎。這是打雞蛋,面餅會受熱在中間部分突起一塊麵皮,將蛋液灌到麵皮里,等雞蛋熟了就可以摸醬放生菜吃了。
大概如此,自己領悟吧!

❸ 老北京雞蛋灌餅怎麼做

雞蛋灌餅的材料:麵粉、雞蛋、蔥花、鹽、辣椒醬、甜面醬、油、熱水、生菜雞蛋灌餅的做法:1、雞蛋打散,加入蔥花和少許鹽攪拌均勻。2、辣椒醬和甜面醬分別用少量水稀釋備用。3、在麵粉中加入七成熱的水,稍攪拌後揉成面團,靜置20分鍾。4、將面團分割成小份,取一份揉圓按扁,擀成長圓形。5、在上面刷一層油後如圖3對折。6、旋轉後由下向上捲起如圖4。7、將邊緣部分夾在面卷的底部如圖5,按扁。8、用擀麵棍擀開成為圓餅狀。9、鍋中加入油燒熱,將餅胚放入雙面煎至微黃並且開始分層,用筷子從中間打開,將蛋液灌入。10、翻面再煎一會後刷辣椒醬和甜面醬,放上一片生菜捲起即可。

❹ 北京的火燒餅灌雞蛋餅的做法及小吃車的做法

雞蛋灌餅
主料:麵粉 輔料:雞蛋、生菜 調料:海鮮醬、蒜蓉辣醬、味精
烹制方法:
1、將麵粉用涼水和成面團後醒發10分鍾,取少許麵粉,用食用油,加少許鹽調成稀油酥備用;
2、取出醒好的面團,加入四分之一的燙面,一起和均勻,揉成條後下劑,逐個抹上稀油酥,包緊後再次醒發片刻,將餅坯擀成餅,平鍋中加少許油,至油溫5成熱時下入面餅,煎至餅起泡時從中間扎破,將打散的雞蛋灌入,煎至兩面金黃出鍋,海鮮醬加蒜蓉辣醬,用少許油調勻,抹在餅上,加入生菜即可食用。 特點:色澤金黃,咸香酥脆。

❺ 北京哪裡能吃到地道的北京早點

美好一天很榮幸能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北京的早點行業,前幾年被浙江人給統治了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滿大街都是杭州小籠包。不管你在哪個小鋪吃,味道都是一樣的。標准化作業賽過肯德基。後來被福建人接管,到處都是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已經蔓延全國。我一直很納悶,沙縣到底有多少人口?男女老少全加起來,在全國開店人夠么?他們縣難道全會做小吃嗎?現在北京的早點攤,已經完全被安徽巢湖人接管了,幾乎所有早點鋪的經營者都是巢湖人。就連炸灌腸,沖麵茶,做炒肝等這些傳統北京小吃,也幾乎沒有北京人做了。所謂的慶豐包子,說好聽點就是有餡的饅頭,第一口下去是白茬,第二口就整個下肚了。護國寺小吃,也連鎖了,交管理費就能開張。開店的老闆以前都沒見過北京小吃,現在卻雇著好多小伙姑娘們操著天南地北的方言吆喝著,嘗一嘗,看一看,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北京是個移民城市,北京人已經把自己移出去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推薦一個非常火的地方:護國寺小吃店!

給大家說一下,我的第一次去護國寺小吃店吃豆汁的經歷。因為之前看了馬伊琍的電視劇,還有後來關於馬伊琍的采訪。采訪中老馬說到她非常喜歡吃北京的豆汁和焦圈兒。於是呢,我陪同兩個親戚一起點了兩碗豆汁! 當然了,這也是我第一次喝豆汁兒!那味道。真的是酸腐極了!有一種舌頭和鼻子一起進入馬桶的感覺!

身旁有個老北京的大爺實在看不下去我們的表情了,問到:你們是第一次喝豆汁吧?你不知道我們老北京人都沒人喝這個!只有七八十歲的老人才喝,年輕人都沒人喝這個,第一個呢是味道不好 第二呢是在以前呀,這東西都是窮人喝的,只有那些吃不起飯的窮人才喝這個,這東西就是富人的下水。為什麼現在只有老年人喝呢?豆汁呀,它能活血化淤,老年人喝它能疏通血管。

大爺給我們講了好半天,還說豆汁呀必須配焦圈兒,這個小吃店沒有賣焦圈兒的,所以呀,你們肯定不習慣吃這個味道。

說完大爺也吃完飯了。留我們看著剛買的兩碗豆汁不知道如何下口....

北京的早點行業,前幾年被浙江人給統治了,滿大街都是杭州小籠包。不管你在哪個小鋪吃,味道都是一樣的。標准化作業賽過肯德基。後來被福建人接管,到處都是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已經蔓延全國。我一直很納悶,沙縣到底有多少人口?男女老少全加起來,在全國開店人夠么?他們縣難道全會做小吃嗎?現在北京的早點攤,已經完全被安徽巢湖人接管了,幾乎所有早點鋪的經營者都是巢湖人。就連炸灌腸,沖麵茶,做炒肝等這些傳統北京小吃,也幾乎沒有北京人做了。所謂的慶豐包子,說好聽點就是有餡的饅頭,第一口下去是白茬,第二口就整個下肚了。護國寺小吃,也連鎖了,交管理費就能開張。開店的老闆以前都沒見過北京小吃,現在卻雇著好多小伙姑娘們操著天南地北的方言吆喝著,嘗一嘗,看一看,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北京是個移民城市,北京人已經把自己移出去了。

而且一定要趕早,凌晨五點,在牛街洪記小吃的不乏已經有那些吃上包子的人們了。

門口排隊點單,要了牛肉大蔥包子、糖油餅、普通油餅、燒餅夾牛肉、羊雜湯、豆泡湯、麵茶、豆腐腦。(來個合影)

「牛肉包子」

是必點,個兒頭很實在,圓滾滾的,很討喜。牛肉餡實足,餡料十分的香,應該是提前腌制過很久,所以很入味兒。一咬流油,牛肉汁流出來,噴香四溢、汁水豐富。

「糖油餅」

雖然跟著名的黑窯廠糖油餅有一絲絲區別,但依然很好吃,剛炸出來的很酥脆,黑糖餡料十足,一咬十分滿足!

「燒餅夾肉」

燒餅外皮很酥脆,主體層次感十足,掰開可以看到一層層的分層。裡面夾著現鹵好的牛肉,咬一口,牛肉的香氣混合著燒餅的麻醬味道及外皮的芝麻香氣,多重口感,十分滿足。

「豆腐腦」

豆腐很嫩,配的鹵很好,不會很咸,吃起來很順滑!

「豆泡湯」

好多豆泡漂浮在上面,豆泡充分吸收了汁水,吃一口豆泡喝一口湯,很舒服。

「麵茶」

不能算主打,偏咸一點兒,更適合去一次的京味菜的飯館吃。

「鍋仔羊雜湯」

湯很清透,配上一些香菜,沒有腥味兒和膻味兒,反而喝起來很鮮。

早上基本上把招牌的都點了一遍,簡直是吃了個肚歪。堂食吃完,還不忘在外賣窗口買一些可以外帶的吃的,要了牙簽肉、牛肉粒、雞肉粒,還有麻醬燒餅、糖花捲和炸糕。

來得早的好處是可以吃到包子,包子基本上是每天早上5點有一鍋,賣到7點多8點,之後是下午5點左右會有。想吃的一定要算好時間,供參考一下。具體的時間還是看店家心情吧…

個人整理了幾年吃貨經驗,推薦以下幾處

1、徐記燒餅鋪

白塔寺安平巷裡邊的一家小店。

糖火燒倒不是我的最愛,還是芝麻燒餅可人,餅子面鋪滿芝麻,烤的皮面挺實,摔落即碎,脆的精彩,層開的也密,麻醬香料給的足,滋味厚實。配上一碗撒青韭的豆面丸子湯,啼了禿嚕一餐,熱乎乎的,爽口非常。

東城交道口南大街跟張自忠路交叉口東北角白魁老號啊,雜湯可以隨時續,豆泡丸子湯可以兩摻也可以要一種,八寶粥地道,豆腐腦每天是最先賣完的,要吃得七點半前到,配上油條油餅,燒餅,門釘,哈哈,他家早餐是鼓舞我准時上班的一大動力。最值得推薦的是面兒茶,小米磨的面靜心熬煮,配上芝麻醬還有芝麻鹽,溜邊兒慢慢喝吧,舒坦。曾經連續兩個月每天早上一碗面兒茶,順帶把胃寒給調養好了。

可惜單位搬地兒了,只能周末地鐵過去解解饞。

要說吃到地道的北京早點,如果是以前,出胡同口轉個彎就是了。而現在來北京的話,可以去下面地方試試。

1.護國寺小吃

護國寺小吃的北京小吃也是十分全的,基本都能吃得到了,相信大家經常聽到的這個推薦。

2.慶豐包子鋪

慶豐包子鋪自從幾個政要和外國友人去後就大火了,包子有各種餡的,但有多好吃也實在說不上。

3.牛街的一些小吃店

牛街的洪記小吃還是挺真宗的,大家可以試試看,但就是人多,需要排隊。如果外地 旅遊 過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咸一點。

4.有喜歡的可以喝豆汁

來北京玩的朋友可能喝不慣,如果想去試試的話,可以去尹三豆汁(個人力薦),寶記豆汁都挺好的,但寶記豆汁是生的,這個要注意。當然洪記小吃店豆汁也是不錯的。

5.東直門的張記羊湯也不是不錯的。

張記羊湯我去過幾次,燒餅還是挺好的,如果跟過附近的可以去試試。

對於不同的人,在北京的早點認知不太一樣。

比如在北京工作多年的上班族,至少對於我來說北京的早點就是包子、雞蛋灌餅、煎餅果子這一類,或者是麥當勞和肯德基。

尤其是雞蛋灌餅,也不知道是不是北京的早點,反正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維持了我的工作早餐。

不過說到其他的早點,可以考慮慶豐包子,姚記炒肝,這兩個都是比較知名的。

那麼如果你想更正宗一點,就可以推薦你去逛一些胡同,尋找一下胡同裡面的 美食 。或許還能有一點味道。

據說有個西四包子好像是挺火的,網紅店,可以作為參考去看看。

剩下北京的早餐,也就是炸膠圈、豆汁、這些東西反正我不太適合,總不能大早上吃鹵煮,您說對吧。

那麼這些吃的,可以去護國寺小吃去品嘗一下。其他的就看看別人的推薦吧

我認為北京的早點行業,前幾年被浙江人給統治了

以下我為大家分享,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滿大街都是杭州小籠包。不管你在哪個小鋪吃,味道都是一樣的。標准化作業賽過肯德基。後來被福建人接管,到處都是沙縣小吃。沙縣小吃已經蔓延全國。我一直很納悶,沙縣到底有多少人口?男女老少全加起來,在全國開店人夠么?他們縣難道全會做小吃嗎?現在北京的早點攤,已經完全被安徽巢湖人接管了,幾乎所有早點鋪的經營者都是巢湖人。就連炸灌腸,沖麵茶,做炒肝等這些傳統北京小吃,也幾乎沒有北京人做了。所謂的慶豐包子,說好聽點就是有餡的饅頭,第一口下去是白茬,第二口就整個下肚了。護國寺小吃,也連鎖了,交管理費就能開張。開店的老闆以前都沒見過北京小吃,現在卻雇著好多小伙姑娘們操著天南地北的方言吆喝著,嘗一嘗,看一看,正宗的老北京小吃。北京是個移民城市,北京人已經把自己移出去了。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里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里,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❻ 「送兒子上北大」的雞蛋灌餅店主,去北大做雞蛋灌餅了,學生們的反響如何

“送兒子上北大”的雞蛋灌餅店主,去北京大學做雞蛋灌餅了,學生們的反響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彭師傅還將做雞蛋灌餅的技術傳授給了食堂的工作人員,所有工作人員相處的都比較愉快。雞蛋灌餅確實是一種地道美食,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就能夠烹飪完成,而且營養比較豐富,有蔬菜,有雞蛋還有麵食,既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能夠補充碳水。

彭爸爸覺得自己非常榮幸能夠和兒子一起出現在校園內,雖然河南信陽距離北京確實是比較遠的,但他很幸福。彭爸爸的商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但是他並沒有偷工減料,畢竟質量好才能夠讓新老顧客吃的滿意。

❼ 北京有哪些好吃的老北京早點

說起早點,現在大傢伙兒能瞧得見,常吃的就是油餅、油條、豆漿、餛飩、燒餅、豆腐腦之類,但在老北京這早點可就多了去了,有干有稀、有軟有硬、有涼有熱、有咸有甜。這品種也多,您看像什麼燒餅、油條、油餅、豆漿、稀飯粥等。光這燒餅就有七、八種,麻醬燒餅、馬蹄燒餅、吊爐燒餅、螺絲轉燒餅、油酥火燒、糖火燒、豆餡火燒;而炸貨有油條、薄脆、油餅,還有一種現在已經沒有了,做法兒是把油餅略微炸一下,撕開一條縫,磕入一個生雞蛋,封上口再炸,說起來有點兒像現在的雞蛋灌餅。而這粥也是最出色的,候寶林的相聲里說「粳米粥倆(音:LIA讀三聲)子一碗,用文火熬的粳米粥,潔白,軟爛,粘和(音:HUO讀四聲),喜歡甜的放放糖,喜歡白的您就就鹹菜絲,噴兒香的。要按季節還有紅豆粥、綠豆粥、芸豆粥、雜豆粥。另外,除了前面兒說的,還有煎餅、切糕、椒鹽蒸餅、小棗蒸餅、豆餡兒蒸餅、茶湯、麵茶、油炒麵、炒肝兒等等。


舌尖上的北京——老北京的各色美味早點

這早點里還有一樣不能不說,那就是炒肝兒。這炒肝兒好像是清末就有了,按老人兒們說,是清末由前門外鮮魚口「會仙居」的「白水雜碎」改進的,這白水雜碎吶,是以切成段的豬腸、肝、心、肺加調料用白湯煮,但不太講佐料,大傢伙兒不太好系這口。於是乎掌櫃的將心、肺去掉,換了個稱呼叫「炒肝兒」,這一改不要緊,還真改出一番名堂和紅火來。

❽ 帝都還未消失的6家老牌早點鋪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忽略掉了早點這回事兒。相較於寧肯不吃早點也要多睡一會兒的年輕人來說,老一輩們對早點卻從不湊合,尤其是愛吃也會吃的老北京們,一個鹹菜一個燒餅都透著講究。來一份熱氣騰騰的鹵煮、炒肝兒,嗦啰一碗噴香噴香的麵茶,嚼一口豆汁兒泡過還嘎吱脆的焦圈兒,再來一張加雙份糖皮的糖油餅…… 在那些稍微起晚些就沒有座位的京城老牌早點鋪里,美美的吃完一頓,人均連十塊錢都不到,還能收獲滿分的溫暖和幸福感,從舌尖兒到心裡都倍兒舒坦!


黑窯廠糖油餅很多年前就上過電視,是個清真早點鋪,據說2001年開業的時候原本是做炙子烤肉的,糖油餅之類的早點算是個副業,卻沒曾想反倒是這個副業把名聲傳開了。要不怎麼說有大爺大媽的地方都是寶呢,在黑窯廠糖油餅,每天早上都能看見這樣一番景緻:拿著碗拿著盆的北京大爺大媽們、舉著手機直播的網紅們、慕名而來的遊客們……騎車的開車的年輕的年長的,這一大長隊算是站齊了。店裡幾乎每天都要用掉三袋50公斤的標准粉,炸上千張油餅,食客們 「排隊一小時,吃飯五分鍾」,卻樂此不疲。

現炸的糖油餅剛出鍋時非常松軟,伴著熱呼呼的香氣。偌大一張油餅色澤金黃,面餅厚實,嚼起來很有韌性。紅糖分量多到占滿了油餅,吃起來卻不會感覺到甜膩,尤其是糖被油炸後產生的那種酥脆的口感,哎呀,這不就是幸福的味道?

除了糖油餅,幾乎老北京清真系的早點這兒都有。傳說中的「來一套」——椒鹽牛舌餅夾白油餅,剛出鍋的油餅賣相一流,夾在牛舌餅里吃則化解了油膩的感覺,椒鹽淡淡的鹹味恰到好處,還不會搶了油餅濃郁的香氣。千萬別小瞧了這豪橫的「主食配主食」,這可是最正宗的老北京吃法,包你到下午兩三點也不覺得餓。除此以外,還有豆腐腦、豆漿等溜縫兒必備,都是自家黃豆現磨現做的,別提多香了!

地址:黑窯廠街四平園南平房3-1號(近陶然亭北門)


煎餅幾乎是早點界里人見人愛的 美食 ,在每個緊張、忙碌、上班快要遲到的早上,沒有什麼早餐可以比一套煎餅來得更直接更快捷。

不同於傳統的天津煎餅果子,北京的煎餅里夾著脆香的薄脆。這個開在花市清真寺旁邊的煎餅攤,名字也很直給——「花市清真煎餅」。別看門面很不起眼,但是已經開了十多年了,從鴉兒李記店旁邊綠色大鐵門進來就是,或者不必費心尋找,順著排隊的人群就能知曉攤位所在。

花市清真煎餅從早上6點就開始營業,到晚上6點半收攤,風雨無阻。服務員都是回民,每個人都戴著白色的禮拜帽。花市清真煎餅之所以火,是因為這里的每一個薄脆都是現炸的,醬料也是他們家秘制的,口感微甜。面料調配的比例也是一絕,麵糊攤開與雞蛋融合後還是很筋道。煎餅里還夾了花生和芝麻,下料超足,再裹上熱騰騰的薄脆,趁熱咬上一口,脆香脆香的,神奇的是就算用塑料袋捂上半小時,口感依然酥脆。

強烈推薦巨無霸式的「雙蛋雙脆」大煎餅,吃完一個賊過癮!特別要說的是,由於這家店全是回頭客,好多客人都是一買四個起,所以等待的時間有些長。不過,為了這一口熱騰騰的京味兒傳統大煎餅,等多久都值得!

地址:西花市大街新景家園北門東側(近順天府超市)


沒有什麼能阻擋北京人對燒餅夾一切的熱愛!和油餅、雞蛋比起來,燒餅夾肘子這種聽起來就很橫的美味,一直在北京人的早餐品類里占據著重要地位。

位於天壇附近、每天早上6點開門的「燒餅樊」,主打的就是堅持十二道工藝的京味兒燒餅。這些剛出爐熱乎乎的麻醬燒餅,一口咬下去酥得掉渣,配上切好的涼肘子片,塞得滿滿的,等燒餅的熱氣把肘子表面的油脂慢慢融化,讓你的舌尖在冷與熱之間來回騰挪,麻醬香,芝麻脆,肘子軟爛入味,再加上免費的鹹菜絲兒,著實幸福到飛起!快樂就是這么簡單,每次去都得打包幾個帶走。

當然,會吃的人還會再來上一碗豆泡湯或者羊雜湯。豆泡湯里的豆腐很瓷實,浸滿了湯汁,撒上芝麻醬、韭菜花和香菜後,熱乎乎的別提多好喝了。羊湯用的是羊棒骨髓膠原蛋白大火熬制,不添加任何增白劑或增稠劑,口感偏淡,但可以用胡椒粉和辣椒油調味,料足味香,和燒餅夾肘子是絕配。

地址:劉家窯定安路12號


不得不說,南城好吃的早點可真是太多了,前一陣火遍抖音的「華烤爐雞蛋灌餅」就是其中之一。小時候上學路上,經常會在路邊攤買個雞蛋灌餅吃,吃完抹抹嘴邊的油,上學去。長大後,整個北京賣灌餅的小攤幾乎就找不到了,總是想著兒時灌餅的味道,直到遇到了「華烤爐雞蛋灌餅」。

這個藏在二環光明橋旁邊的小店,門臉兒非常小,分成早上7點到10點半和晚上5點到8點半兩個時間段營業,但不管什麼時候去門口都排大隊。據說是三個20來歲的北京小伙兒開的店,操著一嘴京腔兒,露著紋身、戴著kangol貝雷帽,別提多潮了。別看是北京孩子,但做起事來真是一板一眼,服務態度好,不停地在烤爐前做灌餅,也真是挺考驗耐心的。門口的招聘啟事也能看出這家店的態度——長期招人:年輕人、積極上進。

其實傳統的雞蛋灌餅做法套路也和油酥饃差不多,好吃的關鍵就在於放爐內烤焦這一關鍵的步驟。華烤爐雞蛋灌餅也是這樣:先烙、再灌、後烤。面餅很厚實,醬料是店家手工做的甜咸漿,辣醬的辣度適合大部分人,還有灌餅上如同錦上添花一般撒上的一點兒類似孜然粉似的乾料,大約就是其好吃的秘訣所在。面餅和雞蛋受熱後融合的香味兒太誘人了,再加上生菜和裡脊肉或者火腿腸,外焦里嫩,每一口都好吃到上頭!

可以直接團購點評14元的套餐,灌餅加了裡脊和王中王火腿,還有一袋炭燒豆奶,可以選豆奶或者豆漿,冰鎮和常溫的都有。著急上班的話,一定提早來排隊,說不準前面哪個人一次買20個灌餅打包帶走,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地址:勁松路3號樓西側光明橋東150米路北



說起豆汁的 歷史 ,在老北京傳統飲食文化中算得上根深蒂固,起源於遼宋,自乾隆年間成了宮廷飲品。梁實秋在他的《雅舍談吃》一書中曾提過豆汁兒:「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說起豆汁兒店除了天壇的老磁器口豆汁店和錦馨豆汁店,還有一家上過米其林必比登的京味豆汁店就是「尹三豆汁」了。說起尹三豆汁的名氣,真的不可小視,有朋友發了個在尹三喝豆汁的朋友圈,底下有100多個評論,有人回復說「瓊漿」,有人說「幾天不喝特想念這一口兒」,還有人說「我每天都要去尹三打卡」,沒想到尹三的死忠粉這么多,其中不乏很多90後們。

據說尹三豆汁前後遷址5次,一直沒離開過南城,現如今的店面在東曉市街西口,再之後還在光明樓開了分店。不打眼的社區小店,老式的木門上面貼著「尹三豆汁」四個紅色大字,招牌也是簡易的,這身「行頭」彷彿與「米其林」挨不上邊。雖是小店,但是人氣很旺。豆汁店早上6點開門營業,天還沒亮,就有老主顧上門了。尹三豆汁的掌櫃大名尹新安,家裡排行老三,店名也因此得來。

「一碗豆汁兒、一碗鹵丸子、兩個焦圈、再來盤榨菜絲」,店裡的客人八成是老主顧,不用看菜單,張嘴就點。後廚里忙忙碌碌,打豆汁的、做燒餅的、端盤子的……尹三豆汁店店面不大,就幾張桌子,顧客端著吃食,開始找座,拼桌是必須的。甭管是歲數大小,這里的顧客都守著一個規矩,吃完了就趕緊給遠親近鄰讓個座。「瞧這豆汁兒,灰中帶綠,入口回甘,這就是好豆汁兒」,這些愛喝豆汁的老北京人,前一秒還是陌生人,後一秒沒准就成好哥兒倆了。

尹三豆汁之所以火,秘訣就是添加「老漿」。豆汁容易變質,如果連續發酵三天還沒發酵好,就變質了。如果趕上豆汁發酵不充分,懂門道的顧客就會抱怨「豆汁兒沒有酸味」。後來,尹新安發現,在新熬的豆汁里加入一勺「老漿」,可以加快豆汁充分發酵,這叫做「引子」。

入口之後是酸,咽下去之後,不吃別的,是有回甘的。再來看看這家豆汁兒的形狀,浮沫泛泛,是綠豆面面發酵之後才能起的。黏稠度也挺高,像是牛奶。來這家店的老顧客們,除了自己在店裡喝,都還外帶一袋豆汁回家喝,可見這是有多愛這一口兒。

說起豆汁兒那一定不能少了焦圈兒,原汁原味的豆汁兒就焦圈兒是北京最有特色的早點搭配了。尹三豆汁的焦圈兒,真的是又酥又脆,泡在豆汁兒里,簡直太地道了。老北京人除了喜歡豆汁兒,更是一並喜歡這些連湯帶水、勾芡打鹵的吃食,店裡的鹵丸子也深受食客喜愛。鹵丸子有點兒像老北京炒肝兒似的鹵,裡面有蒜、木耳、香菜、蘑菇、黃花、蔥,咸口兒,適合口重的人。

人們熱氣騰騰的日子,就是從這一碗豆汁、一個焦圈兒、一碗鹵丸子開始的。

地址:光明樓中街22號樓迤南1-3


說起北京人心中對包子的記憶,多半少不了「西四包子鋪」的身影。這家開在西四路口把角處的老字型大小,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溫暖回憶。

現如今,西四包子鋪的分店眾多,但要說環境最好的,還要屬位於阜成門萬通金融中心的這家。雖然面積不算大,但環境整潔亮堂,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里融入了不少老北京元素,把人帶回到了昔日的北平歲月里。

包子一共分豬肉大蔥、牛肉大蔥、西葫蘆雞蛋和素三鮮四種餡。兩種肉包子餡大皮薄香到流油,吃得出肉香,偏咸一些但和粥搭配剛剛好——當然,地道些的會配上一碗炒肝。兩種素包子味道偏淡,不想吃得太油膩就選它。

地址:阜成門外大街萬通金融中心2號B1


/END/

❾ 「臟攤兒」才是真美味,北京有哪些藏在犄角旮旯的臟攤兒值得推薦

北京的「臟攤」它雖然藏在犄角旮旯上,吃飯的環境也並沒有那麼好,但是它裡麵食物的味道確實是非常非常的好吃,有的臟攤別看它店面破舊,但是它的名氣特別大,每天它的店門口都會排著很長的隊,吃上一口是真的不容易的。

北京還有一家烤肉館叫做大槐樹烤肉館,這里有平時大飯店裡吃不到的美味。這烤肉滋滋的聲音,聽著就讓人嘴饞,它是在美術館東路23號。北京最著名的小吃當屬灌腸了,有一家叫天橋郭記炸灌腸,它一般都是在下午四點出攤,開在天橋斜街,然後豬油炸的灌腸外焦里嫩的,再澆上他們特製的蒜汁,那一口下去絕了,人們都說這是北京最地道的一個灌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