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家做豆腐用什麼點鹵
在家做豆腐用什麼點鹵?
這次分享的豆腐做法不需要石膏,不需要內酯,只要廚房裡常用的一種調味料-醋!即可,醋也可用黃檸檬代替。下面介紹具體做法。
食材
黃豆 300g
白米醋 5g
溫水 10g
方法/步驟
第一步,挑選黃豆,淘洗干凈後,加入清水,泡發5小時以上。
如何自製點豆腐的鹵水
第二步,泡發好的黃豆磨成漿,用紗布進行過濾,去掉豆渣。
如何自製點豆腐的鹵水
第三步,將過濾好的生豆漿煮熟。
如何自製點豆腐的鹵水
第四步,關鍵的一步!取一個小碗,放入5克的白醋,10克的溫開水,待豆漿煮開晾至80度,煮開的豆漿上有白沫,也要去掉,緩慢倒入調制好的白醋水,靜置一會,豆漿就凝固成豆花了。
如何自製點豆腐的鹵水
第五步,將做好的豆花倒入一個事先准備好的鋪有細紗布的容器中,蓋上蓋子,並在蓋子上用重物壓著,等一個晚上,豆腐就成型了。
如何自製點豆腐的鹵水
END
注意事項
一定注意看第四步,豆子、溫水、醋的比例不能錯,而且煮開的豆漿一定要到80度,且去掉浮沫。
Ⅱ 想要自己做鹵水豆腐,鹵水用什麼做
鹵水分為兩種,一種是鹽鹵一種是石膏鹵,鹽鹵的主要化學成分是氯化鎂,石膏就是硫酸鈣。 這些東西可以去干調店直接購買,回去用水調制後就可以點豆腐了。除了這兩種鹵水以外也可以用葡萄糖酸內酯點豆腐。
用這三種鹵水點出來的豆腐也是會有一定的差別的。
注意事項:所有內酯都是化學製品,一定不能直接放進嘴裡嘗試味道。注意將其放在安全的地方,防止小孩子誤食,尤其是鹽鹵以往的中毒事件時有發生。
Ⅲ 鹵水豆腐口訣是啥怎麼做鹵水豆腐好吃
製做鹵水豆腐,關鍵在於點漿。點漿的情況下,一邊加上鹵料,一邊要順著同一個方位不斷地攪動,直到漿液中發生白芝麻大的顆粒物時,終止攪動,加蓋、隔熱保溫、沉積,半小時後就可以包囊抑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記述:「以鹽鹵汁或山葉或酸漿、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體,以熟石膏末收者。大多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斂性耳。」可以看得出,鹽鹵和熟石膏是點豆腐的主要原材料。
點鹵料方式 需看量,量大得話用湯勺從器皿底端往上攪動豆槳間距不能很大,能導致豆槳往上涌動就可以了,涌動時要個茶具倒鹵料,不必太快。點完鹵料後器皿找一個物品遮住維持環境溫度,隨後等豆槳變為豆腦,隨後在骰子里鋪平負擔,把豆腦倒上,包袱蓋好,瀝干水分,上邊再找一個重的物品壓上,等20min以後就可以了,要想水豆腐硬點就壓的時長再長點。
Ⅳ 水煮豆腐的蘸料怎麼做
主料: 豆腐 500克 生菜 100克
調料: 大蒜 15克 香菜 5克 醬油 10克 韭菜花 5克 蝦油 5克 芝麻醬 10克 辣椒油 5克 各適量
白豆腐蘸料的做法:
1. 把豆腐切成片,放在鍋內用水煮沸10分鍾,盛入湯碗;
2. 生菜在沸水中焯制,置湯碗中;
3. 將各種調料放在一小碗中調勻,蘸豆腐和生菜食用。
Ⅳ 豆腐用什麼點鹵比較好
豆腐也就是豆製品,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和配方,點豆腐的方法大概有三種如下:
這三種點豆腐方法,都要用到黃豆,這就是我們的必需品
1、鹵水(鹽水鹵)點豆腐
2、石膏鹵點豆腐
3、葡萄糖內脂點豆腐
對於這三種點制方法,咱們在下面一種一種的說
先說前兩種做法,也就是鹵水點豆腐,豆腐是這么製作的,把泡好的黃豆准備好,用磨漿機加工成生豆漿,再過濾去豆腐渣,這時候,黃豆里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聚不到一塊兒,形成了「膠體」。只有藉助鹵水才能使豆蛋白質團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豆腐腦。
除了做豆腐腦,還可以做成其它的豆腐,將豆腐腦放到透水紗布擠壓出水分,然後將包袱放到木質磨具里擠壓一段時間這就形成了豆腐。鹵水有鹽水鹵、石膏鹵等
第三種葡萄糖內脂點豆腐,就是我們高唐老豆腐常用的方法,步驟和上面差不多,也是把黃豆泡好,用磨漿機磨成豆漿,開始點豆腐,只不過在點豆腐的時候,換成了用葡萄糖內脂點制好的豆腐,比鹵水點制的豆腐有點嫩滑,有韌性,還比較松軟,出的腦也比鹵水點的豆腐多,用鹵水點豆腐一斤豆子也就出10多碗左右,而用葡萄糖內脂點成的豆腐,可以出到25碗左右,如果在銷售的時候按碗賣的話,用葡萄糖內脂點成的豆腐成本比較低
Ⅵ 怎樣做好吃的鹵水豆腐
配搭。
材料
老豆腐400克,花生油300毫升,香桂葉1片,桂皮1條,小茴香10粒,蔥1棵,捲成結,生薑4片,鹽1茶匙,生抽3湯匙,糖1茶匙,水400毫升,高湯50毫升
做法
1.豆腐切成5厘米長見方的塊,用紙巾吸干水。
2.炒鍋放在中火上預熱。倒入花生油,熱至七成,放入豆腐塊,每面炸2分鍾,炸至金黃,共約4分鍾,撈出,瀝干油。重復以上步驟至豆腐炸完。
3.湯鍋里放香桂葉,桂皮,小茴香,蔥 ,生薑,鹽 ,生抽,白糖,加水及湯。鍋置中火上燒開後再煮10分鍾,讓香料味道熬出。放入豆腐塊,蓋上,小火煮10分鍾,關火再燜10分鍾。撈出,晾乾,切成厚片,擺放盤中,可澆少許鹵水在豆腐上。
Ⅶ 豆腐用什麼點鹵比較好
豆腐是出現頻率極高的日常菜色之一,無論是愛辣人士喜歡的麻婆豆腐,還是夏天的涼拌豆腐,無論是做成湯還是做成干鍋,豆腐都備受南北吃貨們喜愛。在超市、菜市場看到的豆腐,從外貌上看來跟黃豆完全不相干,卻真的就是黃豆所製造,如果有興趣其實自己在家裡動手試試做鹵水點豆腐也是一種生活的樂趣。那麼鹵水點豆腐都有什麼技巧呢?
鹵水點豆腐材料准備:清水、洗凈的紗布、黃豆、鹽鹵
製作步驟:
1、黃豆先泡浸泡一夜,讓黃豆充分泡軟。然後放入豆漿機打成豆漿。
2、豆漿放入鍋內加熱煮開,然後用紗布把豆渣過濾出來,等豆漿稍微放置一下,不用等溫度太低就可以開始點鹵。
3、鹽鹵水一點點的滴加在豆漿上,同時慢慢攪拌豆漿,等豆漿變得粘稠狀態,開小火加熱讓豆花充分凝結。
4、加入磨具靜置並且壓出水即可。
鹵水點豆腐其實很簡單,但是要注意幾個小竅門:鹽鹵和黃豆的比例約為1:50,黃豆浸泡的時間不能過短,不然會影響後續打豆漿的步驟;點鹵水的時候要一邊慢慢點,一遍慢慢攪拌豆漿,讓鹵水攪拌均勻;如果是想要豆腐口感更好、更有童年的味道,有條件可以放入大鍋,用柴火燒,這樣出來的豆腐口感更好;最後在壓豆腐的時候壓力不能過大,不然豆腐會失去彈性,影響口感。
Ⅷ 點豆腐用什麼鹵水點
鹵水學名為鹽鹵,是由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鹵塊。是我國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劑,能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凝膠,把水分析出來。用鹽鹵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兒,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