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鹽鹵和膽水做豆腐哪個好吃點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鹽鹵和膽水做豆腐哪個好吃點

發布時間: 2022-12-23 01:31:26

『壹』 白醋跟鹽鹵哪個做豆腐好一點

鹽鹵做豆腐好一點。
鹵水點豆腐反應原理: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鹵。點鹵用鹽鹵或石膏,鹽鹵主要含氯化鎂,石膏是硫酸鈣,它們能使分散的蛋白質團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塊,即膠體的聚沉,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腦。再擠出水分,豆腐腦就變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腦就是凝聚的豆類蛋白質。
鹵水學名為鹽鹵,是由海水或鹽湖水制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鹵塊。
是我國北方制豆腐常用的凝固劑,能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結成凝膠,把水分析出來。用鹽鹵做凝固劑製成的豆腐,硬度、彈性和韌性較強,稱為老豆腐,或北豆腐、硬豆腐。

『貳』 膽巴和硫苦做豆腐哪個好

做豆腐的傳統做法是用石膏或者鹽鹵,近代較新型的製法是用葡萄糖酸內脂。在理論上膽巴可替代鹽鹵,因為安全性相仿,不過要注意:鎂鹽帶有苦味,鹽鹵豆腐品質上遜於石膏豆腐,所以現在很少的人在做。另外,家庭做的話,注意膽巴的品質。

『叄』 鹵水豆腐製作口訣是啥怎麼做鹵水豆腐比較好吃

做豆腐的鹵水,有叫鹽鹵的,實際上本來就是鹽鹵。曬制福清的副產物,都是廢料,作用是能使大豆蛋白凝結。因此,用它兌到豆槳里,蛋白質凝結,成豆腐花,再放入磨具擠壓不必要水份,便是水豆腐。用專業的說明,鹵水點豆腐的基本原理。黃豆碾成漿,蛋白質所有在豆槳里,成分達到40%上下。可是這種蛋白質和水分融合一起,處在分散化游離狀態。鹵汁主要成分是氧化鎂,具備蛋白質,可以讓蛋白質擺脫水而凝結一起

買新鮮的豆腐三塊回家輕輕地用清水清洗一下切一指寬預留。提前准備,香辛料袋,生薑片,大蒜,薄荷,良姜三片,砂仁一顆敲碎去籽,桂丁一小片,八角2顆,茯苓一片,茴香10粒,畢撥一片,辣椒干五根,麻椒10粒,水豆豉20粒預留。(香料市場有賣,看不上不便可以用外包裝十三香替代)鹽,白砂糖,生抽,老抽王少量著色,耗油,味精,腐乳(依據自身要求適當添加)。

『肆』 膽水豆腐和石膏豆腐有什麼區別

最大的區別體現在製作工藝、口感、健康這些方面,豆腐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食物,豆腐的做法也非常多,在我們四川,豆腐可以做麻婆豆腐、回鍋肉豆腐、豆腐湯、豆腐肉丸等,不過有個奇怪現象就是在豆腐攤上一般膽水豆腐很早就會賣完,所以要買都要趁早,但是石膏豆腐就是下午五點去買都有,所以石膏豆腐不好賣,那麼石膏豆腐真不好吃嗎?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關於健康

上面其實我也說了,這兩種豆腐其實在製作時都含有毒素,但是我個人還是覺得膽水豆腐更健康,畢竟膽水豆腐製作要復雜一些,自然殺毒效果好一些。而且人人都說石膏豆腐不好,自然也就有了不好的道理,因此對健康而言,我更偏向於膽水豆腐,畢竟豆漿能夠凝結成豆腐,是靠鹽鹵水,而不是有直接害處的石膏,所以膽水豆腐才佔了優勢。

『伍』 鹽鹵豆腐怎麼做好吃

鹽鹵點豆腐是一道簡單的家常菜,主料是黃豆240克、食用鹽鹵5克、水或紫甘藍汁2400ML。下面我為大家分享鹽鹵豆腐好吃的做法,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一、食材(2種):

干黃豆250克(我用的趙老爺子自種的自留種褐臍青黃豆)、羊台山山泉山約2.5L(啥水都可以,不要為水自尋煩惱)

二、電解質(1種):

不銹鋼小勺一平勺鹽鹵(也叫膽水、膽巴,淘寶可購買,我專門找的四川人開的淘寶店,12元一斤好像,買回來的時候是固體,經過一個夏天就融化成有點微微發黃的液體了。在家裡藏好它,怕娃娃誤食,楊白勞就是喝這個自殺的。)

三、工具(5種):

1、九陽豆漿機(有「果蔬冷飲」檔的)。

2、過濾袋(用來過濾生豆漿的,不能是豆漿機配的濾網哦,用紗布也是不行的,一定要網眼密實,過濾不幹凈會嚴重影響成品豆腐的口感,我用的最細密的洗衣袋)。

3、木製豆腐模具(我用的桐木的,淘寶也有塑料的,為了環保不建議用塑料,為了視覺享受也不建議)。

4、紗布(墊在模具里包裹豆花的,買模具的贈品,葯店也有售)。

5、壓緊器(忘記了專業名字叫啥,也是賣模具那家淘寶店買的,也有人不買這個,用大石頭和磚頭等重物來壓)。

四、製作步驟

1、干黃豆250克,泡一晚上。

2、濕豆分成4份,每份加山泉水用豆漿機的「果蔬冷飲」檔打兩遍,打過的4份都倒在一起後用細密的洗衣袋過濾。

3、豆渣全部收集在一起,再加一次山泉水攪拌後,再次過濾,你會發現第二次的水就沒有第一次那麼稠和白了。

4、兩次的豆漿兌在一起。

5、豆漿燒開,一定要再多滾幾分鍾,徹底破壞大豆中的某種讓人有飽腹感的蛋白。

6、燒開的豆漿連鍋離灶,晾五六分鍾。

7、妥一平勺鹽鹵原液用冷水稀釋成一飯碗的量。

8、用鍋鏟舀鹽鹵稀釋液,在豆漿面一邊劃圈一邊慢慢地倒入。你會發現漸漸生成白色絮狀物,這就是鹽鹵作為電解質,與豆漿中的`蛋白質發生了「膠體凝聚反應」。

點好的豆花,水和絮狀物分離明顯,不像上面兩圖還有白色的溶液。

9、准備好模具,鋪好紗布。

10、倒入絮狀豆花再把紗布的上面折好、包好。

11、蓋上模具上蓋並把壓緊器裝上去,按你的要求緊好螺絲,想嫩就松、想老就緊。會從模具的孔眼和縫隙滲出大量的水,我下面用了一個鐵鍋接濾出來的水。

12、兩小時後,脫膜。

13、打開包裹豆花的紗布,這面有點丑,因為紗布包的時候在這面有許多層,結果就皺皺巴巴。

14、翻一面,漂亮了吧?估計有三斤多呢!

一半切成片,用茶籽油煎成兩面黃,配上花椒、生薑絲和紅色小米辣,可惜沒有蒜苗,否則香氣和顏色會更霸道。

五、注意事項

1、過濾豆渣很重要,濾布的孔洞必須特別的細。

2、點鹵時不急不慢,差不多大半碗稀釋鹽鹵水要用完時,豆漿會突然發生「拔開雲霧見清天」的現象,這時候就可以減慢點鹵了,邊觀察邊操作,等液體完全沒有白色漿汁時,就可以停止點鹵。

『陸』 石膏豆腐和鹵水點的豆腐,哪一個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