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年包餃子都有哪些技巧,讓餃子又好看又好吃
面團在案板上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用擀麵杖擀成中間厚兩遍薄的皮備用,把已經醒好的面切成幾塊,分別揉成兩指寬的粗面條,再用刀切成一個個小塊,切一下滾一下,再切一下,向相反的方向滾一下,把切好的小塊在乾麵粉里滾一下,按成一個個小圓餅備用。用一根兩頭細、中間粗的面棍趕皮兒。把小面餅放在面棍下,一手滾動面棍,另一隻手拽著面餅轉動。真到成為一個面片。雙手用力要均勻,使面片成為中間厚、四周薄的圓片,關鍵、左手手指並攏成彎曲狀形成一個小窩,然後將擀好的皮放在窩中,用餡板盛好餡按進窩中(這樣才能加更多的餡)抹平,接著拿起皮的兩頭 對折按住,最後雙手往中間輕輕一擠即可包住。
2. 餃子怎麼包最好吃
餃子皮的做法:
1、用冷水和面,但在加水的時候要用筷子攪著加,這樣水加的均勻,也容易把握住加水的量,一般攪到只剩一點乾麵就不要加水了,然後用手揉面揉成一團後密封放置十幾分鍾再揉一會。
2、餃子面一定要揉了在揉,揉一會,歇一會讓它醒一下,一直揉越揉越好吃,一般3至4次,一次揉4遍,一遍5分鍾即可。
3、然後再密封放置半小時以上,放置時間越長面和水越均勻,這樣在做餃子皮時也不容易乾麵皮。
4、在案板上撒面麵粉在擀餃子皮,這樣不會粘,擀餃子皮要轉圈擀。也可以灑上麵粉,把每一個面團用手捏正,用靠手掌大拇指的那塊大肌肉往下一壓即可。
包餃子基本步驟教程:
3.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怎麼做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最正宗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 1麵粉加適量的溫水合在一起揉成面團,面團不要太硬,俗話說軟面餃子好吃,硬面面條好吃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 2把白菜頭、蔥、姜、蒜剁細、加上各種調料攪在一起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3 3攪成餃子餡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4 4面團松馳20分鍾後放在案上揉順滑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5 5切下一塊搓成線細條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6 6再切成小劑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7 7撒上乾粉用手掌按一下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8 8擀成中間厚周邊薄的餃子皮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9 9第一種:最笨的餃子,拿一塊皮放上餡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0 10把邊捏起來,初學者能包上餡能捏上邊就不錯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1 11反正味道是一樣的,就是包的慢一點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2 12第二種:把兩邊對疊用食指把邊的背面圈起來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3 13用兩手拇指按在上邊兩側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4 14用力一按就成這個形狀的餃子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5 15這是包餃子最快的方法,也是常用的方法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6 16第三種:是把邊對疊捏好了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7 17兩個角再圈起來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8 18最後對接在一起,這個叫元寶餃子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19 19我們這里過年的時候用這種餃子供財神,或是年夜早起後供宗譜用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0 20第四種:把前面對接的餃子邊向外捏扣放就像草帽 一樣,所以叫草帽餃子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1 21第五種:把餃子的邊往裡卷,卷一下捏一下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2 22就成卷邊餃子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3 23第六種:把餃子邊依次捏上褶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4 24叫百褶餃子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5 25第七種:提起餃子的三邊對接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6 26把三邊捏起來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7 27就成三角餃子,這樣的餃子經常用用蒸餃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8 28鍋里加水燒開,下上餃子,馬上用平鏟貼鍋底鏟起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29 29開鍋以後火不要太急,等煮到餃子浮上來,撈出一個按一下餃子皮能鼓起來就熟了
年夜餃子的七種包法的做法步驟:30 30上餃子了
4. 餃子怎麼包最好吃
1、准備食材
麵粉(6勺)、豬肉(適量)、韭菜(1把)、白蘿卜(1個)、食用油、蔥白、花椒、鹽、調料、蒜、醋等。
2、製作步驟:
(1)溫水和面,比平時略軟,揉好之後醒一會。
(2)准備韭菜,白蘿卜,豬肉,大蔥備用。
(3)把韭菜大蔥切碎,取蔥白。絞肉機把肉攪碎,白蘿卜解凍(事先已擦絲冰凍),混合在一起。
(4)倒油熱鍋,放入花椒,待熟油以後澆到餡料中拌勻。
(5)將面切成小劑子,然後用擀麵杖擀成圓餃子皮兒。
(6)包餃子。
餃子種類豐富,餡料多種多樣,餃子是否好吃和餡料的搭配和調配是否正確有很大關系。餃子餡調好了就已經事半功倍了。餃子餡湯汁鮮嫩為最佳,但是要想餃子餡鮮嫩多汁,首要任務就是減少餡中的水分,而且餃子餡中水分太多不容易捏合,在煮的時候餃子會很容易破裂。
蔬菜中水分含量大,但是由於水和油的密度差異很大,可以利用油來防止餃子餡出水。把蔬菜剁碎後加入香油或者花生油,讓蔬菜外面裹上一層油性保護膜,不僅不出水,還能保留蔬菜的營養,而且加了油的餃子餡嘗起來更滑嫩。
同樣,加入雞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雞蛋加熱後,蛋白質會凝固,在餡料里加入兩三個雞蛋,能充分鎖住水分,而且營養更豐富,口感更香滑。
5. 小年要吃餃子嗎小年為什麼要吃餃子
好吃不過餃子,尤其是臨近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是要做餃子吃的,象徵團圓豐盛,這種風俗在北方尤其流行,那麼,小年要吃餃子嗎?
小年要吃餃子嗎
小年夜一般也叫祭灶節,小年夜有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等的習俗,它是由農歷的日期來定的,一般來說北方小年是農歷臘月23,南方的小年是農歷臘月24。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為什麼吃水餃
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隆重程度跟春節相似,北方人在小年這一天,飯桌上一定會出現主食餃子。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是對小年節日敬重的表現之一,事實上這也和灶神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因為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吃餃子就是為了給灶王爺送行,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小年包餃子的小竅門
1、餃子皮:和面時,每500克加1個雞蛋,不但可增加營養,而且下鍋後不混湯。和面時,加一點鹽,可以增加面團筋力,防止下鍋後破皮。
2、餃子餡:調餡時,先把蔬菜切碎,用油拌好,再放其他料。可以防止餃子餡出湯。拌肉餡時,加點用花椒和八角泡的水,不僅可以去腥味,而且肉餡鮮嫩。包餃子前,可以先把餃子餡防進冰箱里速凍一會兒,這樣包時就不會出湯了。包肉餡餃子時,可放一點泡過的茶葉,能清口,去腥,除膻氣。
3、煮餃子:水開後,加點鹽,待其融化後再下水餃,可防止粘鍋和連皮。
4、裝盤:餃子煮熟後,放在事先涼好的溫開水中過一下,再裝盤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6. 過年的水餃怎麼包才好吃
1/備材
❶ 面
發友們都知道,要想餃子看上去有賣相,並且口感好,面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平常在超市商場中能見到的麵粉種類大致分為三種,中筋麵粉、高筋麵粉和餃子專用麵粉。多數家庭平常包餃子用的麵粉通常是中筋粉,所以包出的餃子不易久煮,而且容易煮爛。其實,當我們在家包餃子時選用高筋麵粉是最好的,其次選用餃子專用麵粉,再勉強一點才是選用普通的中筋麵粉。用高筋麵粉或餃子專用麵粉包出來的餃子在蒸煮的過程中不容易開皮、破皮或渾湯,煮好的餃子在短時間內不會粘結在一起.面湯也會很清晰,不會有沉澱,餃皮潔白、透亮
❷ 餡
要想拌好肉餡,第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蔥姜蒜末不能少,如果缺少了蔥薑末,肉餡的那種獨特的腥氣就會出現,發友們在家包肉餡餃子時一定要先放入蔥薑末同肉餡調勻,去腥膻。其次,肉餡里需要加適量的水,特別是豬肉、牛肉之類的餡料,在製作時一定要記得加入適量的清水,目的是為了讓肉質不過於乾燥。最後,發友們還要記得在肉餡中添1-2勺食用油,這是為了讓肉餡可以保持鮮嫩,並且發揮它們特殊的香味!
❸ 料
通常,發友們在家包餃子喜歡把肉餡和菜末、肉丁先合到一起,然後再加入各類調味品,其實,這樣會使餃子的味道大打折扣。正確的做法是,先將蔥薑末放入餃子餡中,然後依次放進各類調味料,攪拌均勻,最後添入想要混入餃子餡中的蔬菜,這樣拌出來的餃子餡味道才能好。
2/包制
決定餃子口感的因素除了面和餡料之外,餃子的包法也尤其重要,發姐今天特地整理了幾樣比較新奇的餃子包法,感興趣的發友們不妨學一學:
❶ 蛤蜊餃
包法:將餃皮對折好後,將兩端其捏起來,使其自然成型,因形似蛤蜊,也常被龍口人稱做「嘎啦餃」。
❷ 鎖邊餃子
包法:將餃子皮以家常包法對折,然後用拇指與食指在餃子一邊將余出的餃皮向一側捏攏,在發姐的記憶中,家裡奶奶也這樣包餃子,為了給全家人區分不同的餡料,真是既好看又實用。
3/下鍋,
7. 過年了,想知道怎麼包餃子
原料:肉餡(直接到超市買即可)1000g,麵粉1250g,大白菜一顆(約1000g),韭菜100g(亞洲店有售)香菇5個,蝦仁100g。
佐料:油、鹽、花椒、五香粉、醬油、醋、姜、蔥、味精、香油、料酒(可用紅酒)、高湯(可用水)均適量。
做法:
1.和面面團寧硬勿軟,且要放入面盆中,加蓋醒30分鍾。
2..拌餡將肉餡放入高湯,逆時針攪拌,使之成糊狀。
3.炸油鍋里加油燒至九成熱,放入花椒,關火,待油溫降下,取出花椒,同時將油倒入肉餡。
4.和餡將大白菜切碎,加鹽殺出水分,擠出水分,放入肉餡;韭菜切碎,放入肉餡;香菇用水發好切碎,放入肉餡;蝦仁切碎,放入肉餡;同時加入鹽、味精、香油、蔥末、薑末、五香粉,逆時針攪拌直至充分混合。
5.包餃這不用我多說,把面團做成小面餅,放入餡,捏在一起即可。
6.煮餃水燒開後,放入包好的餃子,煮至餃子浮出,加涼水,反復兩次便可撈出食用。
注意:吃時根據自己口味酌情蘸取調料。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餃子多以冷水和麵粉為劑,將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團,蓋上拯乾的濕紗布或毛巾,放置(餳)一小時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干個小面團,先後揉搓成直徑約3公分左右的圓長條。
刀切或手摘成一個個小面劑子,將這些小面劑子用小擀麵杖擀成中間略厚周邊較薄的餃子皮,包裹餡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將冷水燒開,包成後下鍋並用漏勺或者湯勺(反過來凸面朝上)順著鍋沿逆時針或順時針劃圓弧狀以防餃子粘連,煮至餃子浮上水面即可(如為肉餡可在沸騰時添少許冷水再燒,反復兩三次)。
餃皮也可用燙面、油酥面或米粉製作;餡心可葷可素、可甜可咸;
8. 評論:小年為什麼吃餃子
小年為什麼吃餃子?
小年夜一般也叫祭灶節,小年夜有祭灶王、掃塵、剪窗花等等的習俗,它是由農歷的日期來定的,一般來說北方小年是農歷臘月23,南方的小年是農歷臘月24。
北方的每個節日幾乎都會有餃子的身影,而小年夜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此外,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美食。
餃子的由來
餃子古代叫「嬌耳」,民間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東漢末年,災害嚴重,很多人患病,很多人患爛耳朵病。名醫張仲景在長沙為官時看見瘟疫流行,於是他在冬至那天,找一塊空地,搭起醫棚,架起大鍋,給人們舍葯治病,救活了很多窮人。
張仲景的葯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的葯材放在鍋里燉,燉好後,把它們撈起來,剁碎,再用麵皮作成耳朵一樣的東西,下鍋煮好後,分給病人吃。人們叫這種東西為「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再喝下一碗湯,便兩耳發熱熱血沸騰,不久爛耳朵病就好了。張仲景舍葯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
小年也是過年的開端,過去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甚至是整個正月都是年。過去,農民只有到了隆冬數九的日子才能休息,這也正體現了年節的調節作用。那過年了就自然也要吃餃子,順理成章就成了流傳已久的習俗。
小年包餃子的小竅門
1、餃子皮:和面時,每500克加1個雞蛋,不但可增加營養,而且下鍋後不混湯。和面時,加一點鹽,可以增加面團筋力,防止下鍋後破皮。
2、餃子餡:調餡時,先把蔬菜切碎,用油拌好,再放其他料。可以防止餃子餡出湯。拌肉餡時,加點用花椒和八角泡的水,不僅可以去腥味,而且肉餡鮮嫩。包餃子前,可以先把餃子餡防進冰箱里速凍一會兒,這樣包時就不會出湯了。包肉餡餃子時,可放一點泡過的茶葉,能清口,去腥,除膻氣。
3、煮餃子:水開後,加點鹽,待其融化後再下水餃,可防止粘鍋和連皮。
4、裝盤:餃子煮熟後,放在事先涼好的溫開水中過一下,再裝盤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9. 小餃子怎麼包
北方餃子的做法:
餡可根據自己愛好隨意調配。例如白菜餃、韭菜餃、三鮮餃、牛肉餃、豬肉餃、魚肉餃、蝦仁餃等。
四人份
原料:肉餡(直接到超市買即可)1000g,麵粉1250g,大白菜一顆(約1000g),韭菜100g(亞洲店有售)香菇5個,蝦仁100g。(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
佐料:油、鹽、花椒、五香粉、醬油、醋、姜、蔥、味精、香油、料酒(可用紅酒)、高湯(可用水)均適量。(因為各地各人口味不同,佐料未給出具體份量)
做法:
1.和面面團寧硬勿軟,且要放入面盆中,加蓋醒30分鍾.
2.拌餡將肉餡放入高湯,逆時針攪拌,使之成糊狀。
3.炸油鍋里加油燒至九成熱,放入花椒,關火,待油溫降下,取出花椒,同時將油倒入肉餡。
4.和餡將大白菜切碎,加鹽殺出水分,擠出水分,放入肉餡;韭菜切碎,放入肉餡;香菇用水發好切碎,放入肉餡;蝦仁切碎,放入肉餡;同時加入鹽、味精、香油、蔥末、薑末、五香粉,逆時針攪拌直至充分混合。
5.包餃這不用我多說,把面團做成小面餅,放入餡,捏在一起即可。
6.煮餃水燒開後,放入包好的餃子,煮至餃子浮出,加涼水,反復兩次便可撈出食用。
※吃時根據自己口味酌情蘸取調料。
以下是包餃子的訣竅。
包餃子省時省力妙法
餃子深受中國人喜愛的一種食品,但是餃子的製作過程比較復雜,下面介紹兩個小訣竅,可以讓你在包餃子時省時省力。
一是和的面要「醒」好,這樣才好擀皮、好包,而且不破。
二是調餡時,如全用肉餡,要注意往肉餡里「打」水,水要慢慢加,並邊加邊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餡的瘦肉多,可多放些水;肥肉多要少放水。然後再加入蔥花、醬油、薑末、味精等調勻,最後才放鹽。如用肉菜餡,蔬菜最好用生的,要用水燙,防止維生素流失。蔬菜剁好後如果有湯,可輕微擠一擠,以防包餃子時滲出。剁好的菜和肉餡放到一起後,不要多攪,攪多了也會出湯。出湯後,可摻些乾麵,冬天也可拿到室外冷一冷,油脂一凝就稠了。
巧做餃子餡
1.餃子餡的肉與蔬菜比例要恰當,一般以1:1或1:O.5為宜。餃餡里適當加些蔬菜,不但味道好,而且營養更全面。同時蔬菜均屬長纖維素,可促進人體腸胃蠕動,防止節日葷食過多,影響消化吸收。
2.據測定,大白菜去汁後維生素會損失90%以上。為了避免維生素的損失,可將菜餡剁好後,先將菜汁擠出來,拌肉餡時再將菜汁摻到肉餡里攪拌。也可將菜餡剁好後,先用食油攪拌,最後再放鹽和作料,亦可防止菜汁「殺」出來。
3.肉要剁成或絞成碎餡,將肉加少量水(或菜汁)使勁攪拌。餡的瘦肉多,可多加水,肥肉多少加水,同時,一點一點地加入醬油(有肉湯最好加肉湯),邊滴邊攪拌,攪拌成糊狀後,加菜拌勻即可。這樣做的餃餡,吃時湯汁飽滿,味鮮可口。
4.在調劑餃餡時,加入少量白糖,吃餃子時,會感到有鮮香海米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