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的俗語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好吃不如餃子好玩的俗語

發布時間: 2022-12-13 00:12:20

㈠ 關於餃子的民間俗語有哪些

1、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2、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3、頭伏餃子二伏面。

4、冬至餃子夏至面。

5、出門餃子進門面。

6、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7、冬至大雪紛紛下,燒鍋開水煮餃子。

8、北方冬至包餃忙,冬至南方熬高湯。

9、送行的餃子,迎行的面。

10、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㈡ 好吃不過餃子順口溜

「好吃不過餃子」並不是順口溜,而是一句俗語,完整說法是:「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解釋分析:因為農村人經常下地幹活,一天的勞作很辛苦,而且農村的條件沒有像城市那麼優越,所以農民們對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飽喝足就行了。

偶爾吃一頓餃子就是非常美的事情了,而且幹完活躺在炕上休息也是最舒服的時候了,所以也就有了「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這句歇後語了。

(2)好吃不如餃子好玩的俗語擴展閱讀:

在過去的年代裡,農村的生活很貧窮,像餃子這種食物只有過年過節的,或者大場合才能吃上一頓,而且那時就覺得吃頓餃子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平時農民的生活都是土瓜玉米面餅子。

難得吃上一頓白面餃子就是人間美味了,哪像現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們都吃膩了,玉米粗糧都成了好東西了。所以這句俗語也是為了表達人們對餃子這種食物的最高稱贊,就是沒有比餃子再好吃的食物了,這也就是「好吃不過餃子」的由來。

㈢ 老話說:"好吃不過餃子",下一句是什麼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著。

畢竟現在的話工作學習也是很累的,而大家在工作學習之餘都是喜歡在床上躺著或者是窩在沙發里,而這句俗語說的不過是一種最常見的現象。

㈣ '好吃不如餃子' 下句是什麼

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㈤ 有一句歇後語 好吃不過餃子,下一句是什麼

好吃不過餃子的下一句原話是舒服不如倒著,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沒有戲言那麼順口,但俗語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是人們用時間探索總結的經典。

倒著的意思就是躺著,在過去的農村,農民經常為了吃穿奔波,每天干農活可以說是早出晚歸,體力活的艱辛相信很多人深有體會,而在幹活的過程中如果有機會躺著,那絕對是幸福的一件事情了。

即便實在幹活結束,回到家吃完飯後,最舒服的事情也不過是躺在床上,讓自己完全放鬆下來,對於他們來說,只有在一天忙碌過後,才可以舒服地躺在床上。

(5)好吃不如餃子好玩的俗語擴展閱讀:

在過去的年代裡,農村的生活很貧窮,像餃子這種食物只有過年過節的,或者大場合才能吃上一頓,而且那時就覺得吃頓餃子就是非常奢侈的了,平時農民的生活都是土瓜玉米面餅子。

難得吃上一頓白面餃子就是人間美味了,哪像現在天天大米白面的人們都吃膩了,玉米粗糧都成了好東西了。所以這句俗語也是為了表達人們對餃子這種食物的最高稱贊,就是沒有比餃子再好吃的食物了。這也就是「好吃不過餃子」的由來。

㈥ 「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是什麼意思

以後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1400多年的歷史讓餃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紮下了根。餃子漸漸成為中國飲食的代言詞。

至於好玩不過嫂子,則是形容小叔子和女子相處的話題。在一家人中,唯一能對嫂子指指點點的只有當弟弟的,所以對嫂子開玩笑之類的話只有弟弟能說,當嫂子對哥哥不好時,也只能是弟弟站出來說話。

㈦ 「好吃不過餃子」是歇後語還是俗語歷史上有什麼與之相關的故事

「好吃不過餃子」的歇後語是從哪裡來的?首先要更正一點,「好吃不過餃子」不是一句歇後語,而是一句流行於中國北方的俗語。俗語是民間流通的通俗語言,而這句話也正是中國民間俗語的精華。

餃子,原稱「嬌耳」,三國時期至後來一段時間統稱為「餛飩」,直到宋朝餃子被稱為「角兒」,也被稱為「角子」,在正式有了「餃子」的發音。所以說「好吃不過餃子」這句俗語的形成時間應該在宋朝以後才出現的。

㈧ 好吃不過餃子的下一句是什麼

「好吃不過餃子」下句即是「舒服不過倒著」。

俗語,是漢語語匯里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的語言單位,是通俗並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語句,簡練而形象化,大多數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反映人民生活經驗和願望。俗語,也稱常言,俗話,這三者是同義詞。

俗語一詞,已經普遍用作語言學的術語;常言一詞,帶有文言的色彩;俗話一詞,則有口語的氣息。俗語使人們的交流更加方便且具有趣味性,具有地方特色。

㈨ 餃子的俗語諺語

餃子的俗語諺語

餃子的俗語諺語,餃子(mpling)源於中國古代的角子,原名「嬌耳」,漢族傳統麵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分享的關於餃子的俗語諺語,希望對你有幫助。

餃子的俗語諺語1

一,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餃子是人們喜歡的一道美食,倒著的意思是躺著,對於忙碌了一天的人們,也許沒有什麼比好好的吃上一頓飯,然後再舒舒服服的躺下更好了。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著。這是勞動人民最真實的心願。

二,出門餃子回家面

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有關「出行」習俗。在過去,農村尤其北方農村,餃子多出現在招待客人、祭祖等隆重場合,除此之外,為人送行時也是會吃餃子的,而平時家裡一般捨不得多吃。餃子形狀與過去的金元寶十分相似,村裡人認為送行吃餃子會給遠行者帶來好運。

三,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這天,北方吃包子,夏至這天,北方各地普遍吃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四,出門餃子進門面

「出門餃子」有親朋要出遠門時,一起聚在一起吃餃子,意思是要再團圓,路上平安。「進門面」出遠門的浪子回到家鄉時,大家一起吃面條,面條的的意思是能把流浪的心收回來!

五,頭鍋餃子二鍋面

說的是煮餃子時候要新鮮的水更好,為啥這么說呢,我們為了減少餃子之間互相黏連,一般都會放不少的麵粉,等下到鍋裡面水就會有不少的面,成為面湯然後如果再次下餃子就會出現太黏了;而這些面湯在下面的時候,因為面條上邊麵粉少,所以用來下面條做出的會更好吃。

餃子的俗語諺語2

俗語: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詳細內容見前述「典故」部分。

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寓意日子越過越好

頭伏餃子二伏面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溼、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的說法。

冬至餃子夏至面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吃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葯方

相傳戰國初年,秦城神醫扁鵲妙手回春,百治百愈。有一年冬天,正逢百年未遇嚴寒,許多人發生凍傷,有的人還把耳朵都凍壞了,怎麼辦?神醫扁鵲拿來白面,搓成耳朵狀,粘在那些被凍掉耳朵的耳根上,再運氣功動力,使那耳朵恢復到原來的樣子,又用禦寒草葯煎給病人喝,病人只覺渾身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再也不怕冷了。後人為紀念這位既有高超醫術,又有為人解除病痛的仁心的神扁鵲,便用麵粉做成耳朵狀的食品,放在禦寒的草葯湯里煮食,該俗語由此而來。

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這句北方的名言在這里驗證

北方人是非常喜歡吃餃子的。

出門餃子進門面

歇後語:

餃子開口--露餡了

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倒不出

瞎子吃餃子--心裡有數

啞巴吃餃子--肚裡有數

餃子的俗語諺語3

1、十月—,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2、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3、頭伏餃子,二伏面。

4、冬至餃子,夏至面。

5、出門餃子,進門面。

6、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

7、冬至大雪紛紛下,燒鍋開水煮餃子。

8、北方冬至包餃忙,冬至南方熬高湯。

9、送行的餃子,迎行的面。

10、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11、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葯方。

12、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13、餃子開口——露餡了。

14、瞎子吃餃子——心裡有數。

15、啞巴吃餃子——肚裡有數。

16、茶壺里煮餃子——肚裡有貨倒不出來。

17、大年初一吃餃子——沒外人。

18、茶壺里煮餃子——有口倒不出。

19、實心餃子 ——不摻假。

20、蕎麥面餃子——一個比一個硬。

21、七個餃子盛在兩個碗里——神三鬼四。

22、蓮花池裡下餃子——水分太多。

23、光吃餃子不拜年 ——裝傻。

24、端午吃餃子—— 與眾不同。

25、擀麵杖撈餃子 ——攪渾一鍋湯。

㈩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民俗諺語是我們百姓在日常勞作生活中總結出來的實用經驗,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卻非常的淺顯易懂富含道理,下面看看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1

以前的生活是非常艱苦,尤其是在農村,農民靠天吃飯,如果上天有眼,沒有遇到災年,風調雨順的還好,只好不會餓肚子。所以人們對吃的方面也沒什麼要求,只要能把肚子填飽就已經心滿意足了,更不要說是像餃子這樣奢侈的美味了,祖祖輩輩的北方人,都特別鍾愛吃餃子,無論遇到大事小事,或者是走親訪友,都會吃餃子。

尤其是過大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會煮一些餃子,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等著來上門來拜年的客人。吃餃子,在我國老百姓的眼裡,預示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但在北方農村流傳著這么一句俗語:「好吃不過餃子」,

下面我們就說一說餃子的來歷,其實餃子最開始取名為餃餌,醫生張仲景大家都知道,是當初他專門兒給病人發明的一種葯膳,讓人在冬日裡泡上羊肉,吃了以後起到驅寒的作用。自從驅寒護體的餃子已經推出,立刻受到了東漢廣大老百姓的喜愛,以至於千百年來,上至天子,下至普通老百姓,普遍喜歡吃餃子,這種民間老話說,好吃不過餃子,這一點兒不誇張。

在歷朝歷代的民俗史料都都記載了這種食物,一直到清明時期,從大年初一,一直到正月初五,都要連著吃餃子,過年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朱元璋,他的子孫更是喜歡在餃子裡麵包碎銀子,誰知吃到誰有大福氣。好吃不過餃子,這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在以前艱苦的生說中,餃子那時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美食。

在以前,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頓餃子。而且包餃子的餡兒還是最簡單的,大都是韭菜餡兒,在農村自己家的院子里,可以種些韭菜,所以不需要花錢,一家人圍在桌子旁邊,聞著香噴噴的餃子,都流出了口水,輕輕一咬,就覺得世界上最美的食物莫過於餃子了。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以前生活真的是太艱苦,不像我們今天,餃子已經成為了家常便飯。

其實好吃不過餃子的下半句,說出來也很簡單。但是有很多人還是知道的,那就是「舒服不如倒著」這才是這句俗語完整的一句話。因為在農村,農民經常下地幹活兒,一天勞作下來很辛苦,而且農村的條件也非常的艱苦,所以農民對生活要求也不高,能吃飽喝足就行了,偶爾吃頓餃子就是非常美的事情了,而且幹完活兒躺在炕上休息一下,也是最舒服的時候了,所以就有了「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的這句俗語了!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2

最近我經常刷到一些關於美食的微博,不管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有,但是在我看來,還是覺得我們國家的食物好吃,因為外國的人總喜歡將一些食物搗碎,然後做成一些小吃,而作為一個一直在國內生活的我,看著這些食物的製作過程就沒有食慾了,當然,不是說外國食物不好吃,只是對於我而言,更偏愛我們國內的美食。

而說到這美食,我就想和大家說一個關於美食的民間俗語,是這樣說的:好吃不過餃子。現在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富足的了,一頓餃子也是家常便飯了,但是在很久以前,人們的生活並沒有這么好,他們一年到頭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上一點肉,而過節時吃的餃子更是一種幸福,而這餃子裡面並不是包的`肉,而是將韭菜切碎,再加幾個雞蛋攪拌在一起,然後包在餃子皮裡面。就這樣簡單的食材做出來的餃子,對於他們來說完全就是一頓盛宴,所以才有了這一句俗語。

但是大家知不知道,後面還有一句,很經典卻少有人知。而這下半句就比較「舒服」了,這舒服可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某種含義的舒服哦,那個時候的人們的思想可比我們現在的單純多了。這舒服其實就是說的他們的身心舒服,怎麼說呢,這下半句是這么說的:「舒服不過倒著」。

當時人們的農活很多,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很少有閑暇時光,所以每天做完事情倒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是他們最舒服的時候,所以這舒服就是說的人們疲憊的身體倒在床上休息時候的感受。

其實不只是以前的人們會有這種感受,我們現在有時候忙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躺在床上睡一覺,疲憊的身體實在是不想再多動一下了,所以這句俗語不只是用於當時的人們,對我們現在的人也是很有同感的。

這一證據俗語看似寫的十分普通,就是寫的讓人們感到幸福的兩件事情,但是我們深思一下,也是能感受到當時的人們對於幸福的定義是多麼簡單的,而不是我們現在的人們將幸福定位於巨大的財富或是高高的地位,難以實現。

所以當時人們過得比我們現在要幸福的多,他們對於物質上的需求不高,一點點收獲就可以讓他們很高興,鄰里之間的感情也是非常好的,每一家有什麼好吃的就會拿出來與鄰居分享,整個生活環境都是充滿著暖暖的人情,而現在人們生活比他們要好得多,但是追求的東西也更多了,真正感到快樂的時候不多了,鄰里之間也被一扇一扇防盜門防盜窗給隔離起來了。

我覺得,雖然我們現在在物質上獲得了很多以前人們想要都得不到的,但是那種暖心的人情味也是我們現在許多人想要卻得不到的,而這兩者相比起來,我更希望獲得後者,就像小時候那樣知足常樂。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3

1、 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腿

2、 破罐子破摔

3、 破家值萬貫

4、 七百年穀子八百年糠

5、 七大姑八大姨

6、 棋逢對手,將遇良材

7、 牽一發而動全身

8、 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9、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10、 前怕狼後怕虎

11、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12、 前言不搭後語

13、 欠一屁股債

14、 槍打出頭鳥

15、 牆倒眾人推

16、 強賓不壓主

17、 強將手下無弱兵

18、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19、 強扭的瓜不甜

20、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1、 親媽也有偏心的時候

22、 擒賊先擒王

23、 清官難斷家務事

24、 情人眼裡出西施

25、 請將不如激將

26、 請神容易送神難

27、 求人不如求己

28、 拳頭上跑馬

29、 讓人家當槍使

30、 惹不起還躲不起

31、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32、 人不該死總有救

33、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4、 人不在大小,樹不在高低

35、 人不知鬼不覺

36、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37、 人挪活,樹挪死

38、 人怕出名豬怕壯

39、 人平不語,水平不流

40、 人情比紙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