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安徽豆腐棍怎麼炒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安徽豆腐棍怎麼炒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2-10 21:32:11

豆腐怎麼做好吃大全

主料

豆腐1/4塊 麵粉3/4杯(約150克)

輔料

泡打粉3克 鹽2克
水4湯匙 白糖少許
白芝麻適量
豆腐芝麻棒的做法步驟

1. 用刀背將豆腐拍碎,並用紗布擠出水分。

2. 豆腐泥、麵粉、泡打粉、鹽、白糖放入盆中,邊加水邊攪。

3. 面團稍微形成後,放到案板上,使勁揉。

4. 揉得差不多時,將面團分成20塊左右。

5. 白芝麻撒在案板上,面團搓成細長條,讓其粘上白芝麻,然後放入烤盤。

6. 烤盤放入預熱為200度的烤箱,烤18分鍾。

② 豆腐棍除了紅燒的別的做法誰知道要具體的,越多做法越好!

第一篇豆腐鮮蝦丸

原料:嫩豆腐2塊,鮮蝦仁250克,雞蛋1個,豬肥肉30克,蔥末、精鹽、澱粉、胡椒粉、味精各適量,花生油500克。

製作:

1、將豆腐放鍋內,注入清水,精鹽,煮沸,取出,瀝去水分。

2、蝦仁洗凈,剁成蝦蓉末;豬肥肉剁碎。

3、將豆腐、蝦蓉、肥豬肉一同放入大碗內,加入蔥末、雞蛋、澱粉、胡椒粉、味精,調味後,攪拌上勁,成為豆腐泥。

4、鍋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後,將豆腐肉泥擠成小丸子放入油鍋,用中火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裝盤即可。

特點:嫩軟,鮮香。

第二篇芝麻豆腐

【原料】黃豆嫩豆腐300克黃牛肉、菜油、蒜苗各,l00克,芝麻、花椒面各15克,醬油、濕澱粉備20克精鹽,l0克,鮮湯200克。

【製作過程】

①將豆腐切成,l厘米見方的小丁,用溫開水略焯。牛肉剁成末。蒜苗切成l厘米長的小段;②炒鍋加油燒熱下牛肉末炒散,至顏色發黃時,加精鹽、醬油同炒,再放鮮湯,下豆腐塊最後放入蒜苗用濕澱粉勾芡,澆少許熟油,出鍋裝盤,撒上芝麻即成。

特點:湯汁清澈見底,皮白有光,鮮味濃郁,微兼臘香,湯菜兼優

雷家豆腐圓子的做法

產地:中國貴州貴陽。

工藝:主料為黃豆,在製作上,先把黃豆浸泡一段時間,磨成漿汁,做成酸湯豆腐,然後按一定比例加入豆漿、鹼水、蔥、姜、味精、花椒、八角等佐料,攪拌均勻,再捏成一個個雞蛋般大的圓餅,這樣炸熟的豆腐圓子色呈焦黃,心似蜂窩。食用前,先把它在醬油、胡椒面、蔥花、麻油、醋、辣椒面做成的湯里略蘸一下,吃起來外脆內嫩,其味鮮美。

第三篇美味豆腐

豆腐半斤切成丁,柴雞蛋五個加鹽攪拌均勻,蔥花少許。

鍋內放油,爆蔥花出香味,放入豆腐,中火至外表成淡黃色,灑鹽攪一下,倒入蛋液,便成了金包銀。顏色好看,做法簡單,軟香嫩,營養豐富,好吃。

第四篇豆腐油菜心

油菜富含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消毒解毒、行滯活血之功效。此菜對痛腫丹毒、血痢、吐血、蛔蟲梗阻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原料:小油菜心400克,豆腐100克,冬菇25克,冬筍25克,香蔥20克,料酒10克,澱粉10克,精鹽、薑末各適量,食油25克,黃豆芽湯100克,香油5克,味精少許。

製作:

1、將蔥切成蔥段;冬菇、冬筍洗凈,去皮切成絲;油菜心洗凈去葉,從根部去4厘米長,去掉葉取中間嫩心備用。

2、豆腐用刀背壓成泥,放入冬菇、冬筍、鹽、味精、料酒、香油拌勻,上籠蒸10分鍾取出,放入盤中,周圍擺好菜心,中間放蔥花。

3、油鍋加熱,放入蔥、姜炒一下,隨下黃豆芽,將蔥、姜撈出不用,加鹽、味精、湯燒沸時,撇出浮沫,放入澱粉勾芡,淋上香油,澆在菜心上即成。

特點:味鮮香,味道稍咸,很是清淡可口

第五篇冬菇豆腐

菜系:浙江菜

色香味:清爽、口感宜人

主料:南豆腐200克

輔料:水發冬菇75克、青豆100克

製作:

1)豆腐切方形,青豆煮熟,冬菇治凈;

2)豆腐下6成熱油中,煎至兩面金黃,加醬油、料酒、白糖、味精、鮮湯,用小火燒入味後勾芡裝盤;

鍋留底油,下香菇、青豆煸炒,加料酒、味精、鹽、鮮湯,入味後勾芡淋少許香油,放到豆腐中央即成。

豆腐富含多種營養,為此一加輔食我便作給寶寶吃。起初我是將豆腐研碎之後和雞蛋混合打勻蒸來吃的,後來將豆腐切碎加入少量碎雞肉、粉條、油、鹽作水餃餡,包水餃給寶寶吃的。

第六篇鍋塔豆腐

[原料]豆腐100克,雞蛋15克,蝦子6克,青蒜5克,雞湯100克,香油2克,精鹽2克,味精1克,料酒3克,麵粉10克,花生油400克(實耗25克)。[製法](1)將豆腐洗凈瀝干,切成0.6厘米厚、3.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盤內,加味精拌勻、再加入麵粉粘勻;青蒜擇洗干凈,切段。(2)將雞蛋打勻後倒在豆腐上,每片豆腐均粘勻雞蛋液,逐片下入八成熱的油內,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3)將鍋內油倒出,放人雞湯、蝦子、精鹽、料酒,煮開後把豆腐放入,用文火煮7分鍾,至湯汁減少,加入味精、香油,撤上青蒜段盛盤即成。[特點]色澤美觀,味道鮮美,容易消化,幼兒食用尤佳。[提示]豆腐片要切大小薄厚一致,鍋煽豆腐要用微火慢煽。[功效]豆腐蛋白質豐富,其生理價值比其他植物蛋白質高,可與肉類蛋白質媲美;含鈣量也高,且易於吸收;蝦子富含鈣、磷等,有助於促進骨骼、牙齒、大腦等生長發育,並增強抵抗力,防止佝僂病、肌肉鬆弛等。

2008-6-9 12:19 回復
時尚休閑
中華英才啊
305位粉絲
2樓

第七篇蝦皮豆腐

[原料]豆腐100克,蝦皮15克,熟豬油15克,醬油25克,白糖1.5克,蔥姜未4克,水澱粉3克,精鹽少許。[製法](1)將豆腐放入開水鍋內燙一下,撈出瀝水後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蝦皮擇洗干凈,剁成細未。(2)鍋置火上,放入豬油燒熱,下入蔥姜未和蝦皮,爆香後倒入豆腐,翻炒一下加入醬油、白糖、精鹽及水100克,翻勻燒沸,轉小火燒2分鍾,用水澱粉勾熒,盛入盤中即成。[特點]此菜鮮嫩適口。[提示]蝦皮擇洗干凈剁碎。菜不宜咸。[功姣]蝦皮含有豐富的鈣、碘及肝糖等成分,是小兒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蝦皮與豆腐合用,提高了營養價值,能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鈣質。適宜幼兒食用,常食能防止小兒佝僂病。豆腐和蝦皮是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良好保健食品。

第八篇燒草魚豆腐

[原料]凈草魚肉100克,豆腐100克,筍10克,蒜苗5克,熟豬50克,醬油、料酒、精鹽、味精、蔥末、薑末、鮮湯各適量。[製法](1)將草魚肉洗凈,順長剖開,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豆腐亦切成同樣大小的丁;筍切0.3厘米厚的小方片。(2)鍋置火上,放油燒至八成熱時,下魚丁煎黃,烹入料酒,加蓋略燜,加入蔥、姜、醬油、精鹽,燒上色後,倒入鮮湯燒開,加蓋轉小火偎3分鍾,下入豆腐、筍片,再燜3分鍾,轉旺火燒稠湯汁,加入味精,撒上蒜苗,盛盤內即可。[特點]此菜魚肉鮮嫩,豆腐爽滑,湯汁鮮美。[提示]製作中,要用文火,防止把魚肉和豆腐燒碎。[功效]草魚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煙酸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具有暖胃、補虛作用。草魚與豆腐合用,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適宜幼兒食用,有助促進健康發育。

第九篇豆腐蔥花湯

[原料]鮮豆腐2塊,蔥2~4根,油、薑片、醬油、香油、味精各少許。[制

法](1)豆腐切成小塊或條,放清水中浸泡半小時;蔥洗凈,切碎。(2)鍋置火上,放入豆腐稍煎,加入適量清水、薑片、醬油,煮沸後再煮20分鍾,放入蔥末,燒開後,淋入香油,撤上味精即成。[特點]鮮嫩醉香,開胃進食,佐餐吃豆腐,飲後喝湯。[功效]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之稱。豆腐味甘微寒,能補脾益胃,清熱潤燥,利小便,解熱毒。蔥辛溫,有發汗解毒作用。用於治療小兒外感風寒、內有胃熱、咽痛聲啞等症。體弱感冒,痰多有火者則不宜使用。

第10篇蔬菜豆腐泥

去皮紅蘿卜5g,嫩豆腐1/6塊,豌豆1/2條,蛋黃1/2個,水1/2杯,醬油少許。將去皮紅蘿卜及豌豆燙熟後切成極小塊。將水與紅蘿卜、豌豆放入小鍋,嫩豆腐邊搗碎邊加進去,加少許醬油,煮到湯汁變少。後將蛋黃打散加入鍋里煮熟即可。

第十一篇杏仁蘋果豆腐羹

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隻,食鹽、菜油、糖、味精各少許,澱粉適量。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撈出。冬菇洗凈,切碎,攪成蓉,和豆腐煮至滾開,加上食鹽、菜油、糖,用澱粉同調成芡汁,製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凈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茸。豆腐羹冷卻後,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拌勻,即成杏仁蘋果豆腐羹。特點:軟糯,清香,嫩滑可口,是嬰幼兒可食之品。此羹富含蛋白質和鐵質,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防止貧血發生。

水果拌豆腐

嫩豆腐20克,草莓1個,橘子3瓣,蜂蜜、精鹽各少許。將豆腐放入清水中煮一會兒,撈出,瀝去水分,壓成泥。把草莓用鹽水洗凈後切碎,並把橘子瓣剝去皮,去核,研碎,再與蜂蜜和鹽混合,加入豆腐中攪拌均勻,即可餵食。注意:把橘子、草莓切碎,不能有較大的塊。特點:色澤美觀,味道適口。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素,尤其橘子、草莓含維生素C豐富,並具有開胃、助消化、促進生長發育的功效。適於10個月以上嬰兒食用。

第十二篇花豆腐

豆腐50克,青菜葉10克,熟雞蛋黃1個,澱粉10克,精鹽、蔥姜水各少許。將豆腐煮一下,放入碗內研碎;青菜葉洗凈,用開水燙一下,切碎後也放在碗內,加入澱粉、精鹽、蔥姜水攪拌均勻。將豆腐泥做成方塊形,再把蛋黃研碎撒一層在豆腐泥表面,放入蒸鍋內用中火蒸10分鍾即可餵食。菜口味不宜過咸,以利嬰兒食用。特點:形色美觀,軟嫩可口。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豆腐柔軟,易被消化吸收,能參與人體組織構造,促進嬰兒生長,是老少皆宜的高營養食品。雞蛋黃含豐富的鐵和卵磷脂,對提高嬰兒血色素和健腦極為有益。

第十三篇肉末豆腐羹

豆腐100克,肉末15克,水發木耳、水發黃花菜35克,香油、醬油、精鹽、蔥末各適量,水澱粉2克,湯適量。將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用開水燙一下,撈出用涼水過涼待用;水發木耳和黃花菜擇洗干凈,切成小碎丁。將湯倒入鍋內,加入肉末、黃花菜、木耳、豆腐丁、醬油、精鹽,煮沸,菜熟時淋上水澱粉,放入香油,撒入蔥末即成。注意此菜是燴菜,芡汁不要勾得太稠或太稀。特點:豆腐軟嫩,湯鮮味美。此菜營養豐富,是幼兒獲得優質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磷脂的良好來源。木耳、黃花菜有很好的健腦益智作用,特別適宜1-3歲幼兒食用。

第十四篇油菜海米豆腐

豆腐100克,油菜50克,海米10克,植物油20克,香油、精鹽、味精、水澱粉、蔥花各適量。將豆腐切成1.5厘米的丁;海米用開水泡發後切成碎末;油菜擇洗干凈切碎。將油放入鍋內,熱後下入蔥花熗鍋,投入豆腐、海米末,翻炒幾下再放油菜,炒透後加入精鹽,用水澱粉勾芡,最後放入味精和香油即成。注意放入蔥花時,不要炸糊;味精和香油要在菜出鍋前放入。特點:色澤白綠,味道鮮美。此菜含有幼兒生長所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素。幼兒常食,可健康地生長發育。

2008-6-9 12:20 回復
時尚休閑
中華英才啊
305位粉絲
3樓

第十五篇白玉金銀湯

清湯70ml,香菇絲1/3朵,豆腐25g,小雞丁塊15g,花椰菜10g,蛋汁1/4個。(1)清湯煮開後,倒入小雞丁塊、香菇絲煮至熟。(2)豆腐切丁,倒入(1)中,以少許的鹽、醬油調味,勾芡煮成稠狀。花椰菜湯熟倒入(2)內,淋上蛋汁,熄火。蓋上鍋蓋悶到蛋熟。

第十六篇奶油豆腐

豆腐1/6塊,奶油調味汁1/2杯,鹽若干。將豆腐切成小塊。將豆腐與奶油調味汁加水同煮,煮嫩之後加適量鹽調味。

第十七篇麻婆豆腐的做法

麻婆豆腐是中國豆腐菜餚中最富地方風味特色菜之一,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川菜名餚。此菜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成都「陳麻婆豆腐店」傳世佳餚。凡到四川的遊客莫不以一嘗為快事。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萬福橋一家小飯店店主陳森富(一說名陳富春)之妻劉氏所創制。劉氏面部有麻點,人稱陳麻婆。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1909年成都通俗報社出版的《成都通覽》(清·傅崇矩著)已將說曇啊俺侶櫧胖�垢�保�腥胗氚��菡�嗽啊⒅猶澇駁鵲昶朊�?2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錦城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清末詩人馮家吉《錦城竹枝詞》雲:「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於名聲卓著,已流傳全國,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國家,但仍以四川陳氏麻婆豆腐為正宗。

此菜的特色是以「燒」法烹之,在雪白細嫩的豆腐上、點綴著棕紅色的牛肉末和油綠的青蒜苗,外圍一圈透亮的紅油,如玉鑲琥珀,具有麻、辣、燙、嫩、酥、香、鮮的獨特風味。

主料(1):

1、豆腐500g:宜選用細嫩清香「石膏豆腐」,與鹵水豆腐之不同。

選擇時:用手捏或用鼻子嗅,知其是否新鮮。

輔料(2):

1、青蒜苗-50g。

2、牛肉150g:牛肉以黃牛肉,牛鍵子肉為好。

一般配料(10)

0、菜籽油125g

1、鹽5g、

2、醬油-調色,調味

3、高湯250g(可用肉骨頭加姜、胡椒粒熬得,若無,可省)。

4、料酒20g紹興料酒

5、蒜3g

6、姜3g

7、蔥3g

8、水豆粉40g--勾芡用。

9、雞精或味精:2g

用嫩豆腐、牛肉末燒制而成。成菜色澤紅亮,豆腐嫩白,具有"麻、辣、鮮、燙、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選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開水泡去澀味。燒熱炒鍋下菜油,燒至六成熱,將剁細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黃,加鹽、豆豉、辣椒粉、郫縣豆瓣再炒,加鮮肉湯,下豆腐,用中火燒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節、醬油,略燒片刻即勾芡收汁,視汁濃亮油時盛碗內,撒花椒末即成。

製作時豆腐宜選用細嫩清香「石膏豆腐」,辣椒面以紅辣椒為最佳,牛肉以黃牛肉為最佳,製作麻婆豆腐有四字要訣:即「麻、辣、燙、捆(形整的意思)」。

色澤淡黃,豆腐嫩白而有光澤。有人用「麻、辣、燙、鮮、嫩、香、酥」等七個字來形容這道菜,頗為形象地概括了它的特點。現在國內外的川菜館都以經營此菜來招攬顧客。據說近年來,日本有家食品公司還將麻婆豆腐製成罐頭遠銷世界各地。

**家中儲存用以炒菜的肉餡,可提前用保鮮袋將肉餡分成幾份,裝好後,用手壓成扁平的片,再放入冰箱冷凍。這樣,當需要使用時,由於肉餡與空氣的接觸面大,很快速就解凍啦

**豆腐切塊後,用沸騰的淡鹽水焯水,可以保持豆腐口感細嫩,且不易碎。

**傳說,豆腐勾2次芡,這道菜不會出現吐水現象,雖然我不知道啥是吐水現象,估計就是出水吧???

**炒郫縣辣醬時,需要溫油下鍋,用中火炒,才不會把辣醬和辣椒面炒糊。

配料:內脂豆腐、麻婆豆腐調料醬、蔥、姜、蒜、花椒、肉末

做法如下:

先用蔥、姜、蒜、花椒爆香鍋,然後加入肉末,放入醬油煸炒,再加入麻婆豆腐調料半包,上色後,加入豆腐,與肉末混炒,再加入剩下的調料,出鍋即可了!鮮香麻辣,味道好得很!

豆腐的其他做法:

沙棘日本豆腐

·配料:

日本豆腐、沙棘

白糖、果珍粉、豆粉(HaoChi123

·操作:

將豆腐上漿,炸至金黃,裝盤。之後,澆上沙棘汁即可。

山西菜中更多見的是沙棘配山葯,也許日本豆腐的清淡更能使沙棘的酸甜柔順細膩,不至於過於猛烈。酒最好為利口酒,冰過的果酒最為適宜。

③ 豆腐棍怎麼做好吃

您好
紅燒豆腐棍詳細製作步驟 1. 將豆腐棍(腐竹)用溫水泡發,使之回軟,切成3.3 厘米的段,用布搌干水分;2. 雞蛋、濕澱粉調成的糊;3. 將腐竹放入蛋糊內抓勻;4.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熟豬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豆腐棍,炸至柿黃色撈出;5. 玉蘭片浸發,洗凈;6. 水發木耳去蒂,洗凈,大的撕開;7. 鍋內放油燒熱,投入花椒炸出香味,撈出花椒棄掉,花椒油留用;8. 炒鍋置旺火上,添入清湯1000毫升,放入豆腐棍、玉蘭片、蝦仁、木耳,兌入精鹽、味精、醬油、薑汁,加蓋燒至汁收濃時,淋入花椒油,盛入湯碗即成。

④ 陳留豆腐棍怎麼吃 我前幾天去開封了買了一些豆腐棍 我今天要吃它了 可是怎樣才好吃呢

豆腐棍做菜的各種方法


涼拌豆腐棍

1、自製填餡工具:醋袋、食品衛生袋減掉一角;口要小,把拌好的肉餡放入內,用手握擠壓;

2、把豆腐棍放到涼水裡泡軟(盡量少點時間);

3、泡軟後的豆腐棍平放在菜板上,帶著一次性衛生手套把拌好的餡(口味自定)用自製工具放入豆腐棍管筒內,兩頭留有2兩公分不填肉餡,防止肉餡油外流;

4、瓤餡好的豆腐棍,放到蒸籠上,加溫使其蒸熟;(這樣也可以吃了)

5、澱粉加面再加入雞蛋,放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6、掛糊,蒸好的豆腐棍可以分切成四段,再放在容器內,倒入拌勻的糊,輕輕翻動使糊與嚷餡豆腐棍完全融合;

7、油炸,油溫60度左右,油溫高不然會太焦發黑,再把拌勻的掛糊豆腐棍的放入油鍋中,飄起時用炒菜勺分開它不然就會黏到一起,焦黃撈起;

8、拌料:紅椒絲、木耳、青菜等(個人喜好可以添加其他)

9、把拌料依次放入炒菜鍋中,再放入炸好的瓤餡豆腐棍,文火輕輕翻動;

這樣一份菜香四溢的:「瓤餡豆腐棍」就做成了~

豆腐棍湯

1、先把豆腐棍放到涼水裡泡發;(溫水更快)

2、泡發後的豆腐棍平放在菜板上,下刀要正,不需要斜切,刀口整齊分成四段,5公分一段;

3、澱粉加面再加入雞蛋,放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4、切好的豆腐棍放在容器內,倒入拌勻的糊,輕輕翻動使糊與豆腐棍完全融合;

5、油炸,油溫60度左右,油溫高不然會太焦發黑,再把拌勻的豆腐棍放入油鍋中,飄起時用炒菜勺分開它不然就會黏到一起,焦黃撈起;

6、拌料:西紅柿、雞蛋等

7、燒開湯以後放入適量炸好的豆腐棍;(不論什麼咸湯里都可以放豆腐棍)

這樣一份爽滑勁道的:「豆腐棍湯」就做好了~

⑤ 到開封有哪些必吃的美食

開封雙羊腸:是開封當地的特色小吃之一,相傳始創於明代,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是用羊的大腸和小腸熬制而成,一般做法是將羊的大小腸小腸洗凈,灌上羊血煮熟後切成半寸長,在與胎胞羊、羊腰、羊腸一起入下鍋,煮到湯色澤紅、白、綠相間即成,其特點:醇香無膻,湯鮮肉美。還有溫補腎陽、強體壯身的功效。

陳留豆腐棍:是開封市陳留鎮的傳統特產。因始創於陳留古鎮,故稱陳留豆腐棍。是由黃豆漿炒制而成,形如棍,中間是空的,可以煨、燒、炒、釀等可做成數十種不同口味的菜。不管是做成哪種菜都很好吃的,而且營養豐富。

炒涼粉: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風味小吃,在開封很多地方都有賣的。其做法:涼粉為主原料,在加入少量的油,豆醬、蔥、姜,然後用鍋蓋燜一下即成。其特點:熱香鮮嫩,焦而不糊。

⑥ 豆腐棍子是怎麼做成的

燒豆腐棍

1、先把豆腐棍放到涼水裡泡發(盡量少點時間);(溫水更快)

2、泡發後的豆腐棍平放在菜板上,下刀要正,不需要斜切,刀口整齊分成四段,5公分一段;

3、澱粉加面再加入雞蛋,放適量的水,攪拌均勻;

4、切好的豆腐棍放在容器內,倒入拌勻的糊,輕輕翻動使糊與豆腐棍完全融合;

5、油炸,油溫60度左右,油溫高不然會太焦發黑,再把拌勻的豆腐棍放入油鍋中,飄起時用炒菜勺分開它不然就會黏到一起,焦黃撈起;

6、拌料:紅椒絲、木耳、青菜等(個人喜好可以添加其他)

7、把拌料依次放入炒菜鍋中,再放入炸好的豆腐棍,文火輕輕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