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南坊好吃的豆腐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南坊好吃的豆腐

發布時間: 2022-12-09 12:25:12

豆腐怎麼做好吃 推薦3種豆腐新吃法

泡菜豆腐

主料是老相食絹豆腐350g/盒,韓式辣白菜100g

絹豆腐切成1.5*1.5厘米見方的塊,沸水備用;

鍋中加底油,放入蔥段,放入辣白菜煸香,放入辣醬,加水120g,放入豆腐,將餘下的調料放入,大火燒開轉小火

小火燜燒2分鍾入味,勾芡起鍋。


剁椒爆漿豆腐

老相食爆漿豆腐1盒,剁椒、精緻小米椒、豆瓣醬、火鍋底料

  1. 鍋中加油,蔥爆香,加入剁椒80g,精緻小米椒80g,豆瓣醬25g,火鍋底料10g小火煸炒,約2分鍾後,加入糖,雞精,一品鮮醬油調味

  2. 爆漿豆腐放入碗中,排好備用

  3. 將炒好的辣椒醬均勻的鋪在爆漿豆腐上面,上蒸籠蒸20分鍾

  4. 出鍋後撒上蔥花,澆上熱油即可

Ⅱ 城步燒烤鹵豆腐哪家好吃

城布燒烤鹵豆腐最好吃的是:武剛鹵豆腐。這家店屬於當地的特產,味道非常好。

Ⅲ 歷史熱議話題:南北豆腐誰好吃

說到豆腐其實有的人要說了這個東西其實還真的是蠻好吃的,當然了自己喜歡的口味就覺得豆腐好吃也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的了,那麼如果有的人一不小心要是吃到了北方的豆腐,你會發現作為南方的小夥伴是崩潰的,那麼我們就做個對比,到底是北方的豆腐好吃,還是南方的豆腐好吃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小時候,經常跟我母親到住家附近的副食店買「南豆腐」或「北豆腐」,都是豆腐,但稱呼不同自然有不同的道理。怎麼不同,過去說不清,也沒心思琢磨這豆腐名兒。但是突然想起來這南、北豆腐,那就應該對朋友有個交代。其實質性不同,我是聽說的,根本不同點是,「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北豆腐」則用鹽鹵做凝固劑,所以前者外觀潔白、松軟,後者外觀顏色灰暗、質地堅實,當然,二者做法兒和吃法兒,亦有所不同。「北豆腐」又被咱老北京人稱作「老豆腐」(其中包括「老邊兒豆腐」)、「鹵水豆腐」,要不怎麼流傳一句歇後語兒,即「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呢。

從小時候開始,我就喜歡「南豆腐」的「容貌」,可是卻愛吃「北豆腐」。記得在副食店買「南豆腐」時,看到那「豆腐」總是泡在清水裡,潔白光鮮,招人喜歡。買「南豆腐」時,掌櫃的小心翼翼地用笊籬從水中撈出「南豆腐」,放在我們的瓷盆里,那「南豆腐」總是水淋淋的。記得「南豆腐」呈正方形餅狀,四角是圓的,好像這「南豆腐」中間部分還刻著花紋兒圖案。這種「南豆腐」不能用手捏,因為一捏就碎,所以回家後也是放在笊籬里,那豆腐上的水還一滴一滴地滴個沒完。我父親愛吃「南豆腐」,我家做「南豆腐」菜時,就是把這「南豆腐」與打散的雞蛋一起在鍋里加水燒開,然後用澱粉勾芡。做熟的「南豆腐」雞蛋湯,入口感到湯鮮味兒美,鮮嫩爽口,確切講不是吃「南豆腐」菜,而是喝「南豆腐」湯。關於「南豆腐」做法兒,我母親就會做這「南豆腐」湯,所以我也沒什麼好寫的了。

提起這「北豆腐」,我就興奮不已,既然咱老北京人所稱的「豆腐」就是指「北豆腐」,所以咱也別瞎費勁兒地一個勁兒地給「北豆腐」加引號兒,乾脆就稱作「豆腐」吧。

說豆腐營養價值高,沒錯兒,用不著多費筆墨了。要說這豆腐的做法兒,各有所能,各有所好。咱先別說我家的做法兒,就是回憶小時候自己去副食店買豆腐,都有說不完的樂趣兒。我四歲時,所住胡同的6號院,就是一家「豆腐房」,即專門做豆腐及豆製品,如麻豆腐、豆汁兒等,是一家家庭作坊。掌櫃的是位慈祥的老人,我們這些孩子都稱呼他「大爺爺」。這位老人善良、熱情,由於我家距這豆腐房僅30米距離,有時候我母親為了鍛煉我接觸社會能力,就讓我去買豆腐。我每次買豆腐時,就按照我母親囑咐我的話說:「大爺爺,我買兩塊豆腐,要『老邊兒』!」大爺爺聽了總是一笑,然後拿兩塊老邊兒豆腐放在我的小鋁盆兒里。所謂「老邊兒豆腐」,就是一塊大豆腐切成長方形小塊兒時,那邊緣部分豆腐,這「老邊兒豆腐」比其他部位的豆腐質地更堅實,似乎也稍厚一些,所以無論是煎炸還是做湯,那豆腐都不會碎。這家豆腐房後來停辦後,我就到胡同東口馬路對面兒那家副食店(又叫「油鹽店」)去買豆腐,當時這副食店也是私人經營,那家店的掌櫃的姓李,我稱呼他李伯伯。我6歲時,就經常去這家副食店買豆腐了。我從小喜歡編順口溜,一次,我母親讓我去這家副食店買一塊老邊兒豆腐、5分錢團粉(澱粉)、3分錢醋,根據當時的價格標准,這5分錢團粉和3分錢醋的量就不少了。我走進店後,對李伯伯說起了「順口溜」:「一塊豆腐要老邊兒,5分團粉要好的,3分醋要酸的,李伯伯您看著辦!」結果,把李伯伯逗得直笑,他把我所要的東西,一一放在我的小鋁盆兒後,還誇我聰明,以後我只要去那裡買東西,總是把要買的東西,編成順口溜,直到我上小學時這家店撤銷(公私合營與其它副食店合並了)。

說起豆腐的做法和吃法兒,估計誰也說不全,因為根據各人的口味和琢磨的做法,真是各有所好,僅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做法兒,就說不清楚。別人家怎麼做咱不管,就說我家吧,從我小時候起,家裡經常做的豆腐菜餚就是「熘豆腐」,把豆腐切成1寸見方、約1厘米厚的豆腐片兒,然後放在熱油鍋里炸,待豆腐片兒表面呈焦黃色時,用笊籬撈出把油控干。接下來就做那熘豆腐的芡汁兒,在一個碗里倒進醬油、醋、料酒、味精和適量的水,再放進蔥末兒、薑末兒、蒜末兒,最後再放進澱粉用筷子攪拌均勻。我不會做但會看、會問,我覺得這熘豆腐的口感和滋味兒,就在那芡汁兒調得如何,而關鍵是澱粉和水的量要與炸豆腐的量相應。我母親和我太太做的熘豆腐都非常好吃,直至現在,我太太經常給我做熘豆腐,我吃熘豆腐時基本以這道菜為主,即一大盤兒熘豆腐和1兩米飯,把熘豆腐當成「主食」了,而且百吃不厭。

我家的豆腐菜餚還有海米豆腐湯、肉末兒炒豆腐、「紅白豆腐」(和「豬血」一起炒)、麻婆豆腐、釀豆腐、雞蛋豆腐條兒湯,等等。其中這「釀豆腐」要把豆腐切成正方體塊兒狀,一塊豆腐切成4——6塊兒,在每塊兒豆腐中間掏一個小孔,然後把肉餡兒一點點塞進去放在熱油鍋里炸。待豆腐塊兒所有表面兒都炸成黃色時,用笊籬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再放進蒸鍋里蒸。蒸半個小時左右(那豆腐塊兒已經被油炸得七八成熟了)後,在豆腐上澆汁兒,這「汁」由適量的水、醬油、雞精、鹽、白糖、澱粉調合、和成,因為肉餡兒裡面已經有蔥姜蒜末兒了,所以「汁」里不再放這些。這「釀豆腐」是不是別有風味,您自己做自己嘗吧!

至於那「雞蛋豆腐條兒湯」,那勾芡的湯既可以做湯菜,也可以作為面條兒的澆料,做面條兒澆料時,那面條兒就叫「豆腐雞蛋打鹵面」。這豆腐菜餚也有不少「冷盤兒」,如著名的小蔥拌豆腐,還有皮蛋豆腐等;那炸豆腐和豆面兒丸子在一起又可以做老北京小吃「炸豆腐湯」;和剩饅頭、肉餡兒混合在一起可以炸丸子;如果凍成「凍豆腐」,那吃法兒又有多樣兒,等等,所以我說這豆腐的做法兒說不清。

至於大小飯館里的豆腐菜餚,那名堂就更多了,甚至不少飯館打出「宮廷豆腐御菜」的牌子,是真正傳承的「宮廷菜」,還是「騙」,就靠各位自己琢磨啦!要說在飯館里我喜歡的豆腐菜餚,主要有「一品豆腐」、鍋塌豆腐、石鍋豆腐等。倒是在某家老北京風味飯館里的那道「石鍋豆腐」菜,真是別有風味。那大塊兒豆腐做得真是入味兒,就連那豆腐心兒部分,都有滋有味兒。所以我經常到這家飯館吃飯,每次必點這「石鍋豆腐」。現在一些農家飯館或郊區飯館,推出的「豆腐宴」,還真是各有所長,各具美味兒。所以再往下寫,篇幅再長也寫不盡呀!得嘞!關於豆腐的事咱們今天就聊到這兒吧!

Ⅳ 有什麼關於豆腐好吃的菜啊

豆腐美食的幾種做法 煎肉片豆腐卷 把豆腐切成薄片,長度跟涮肉片的寬度一致,寬度則和一片口香糖寬度差不多。 最好是用豬肉片或牛肉片做這道菜。把肉片平鋪在案板上,把豆腐片放在肉片的一端,然後,用肉片捲起豆腐。 把卷好的豆腐卷都擺到淺盤子上,在上面澆上生抽醬油、料酒、少許澱粉和少許白糖調好的汁,腌10-15分鍾。腌制過程中要翻一次面。 煎鍋里熱少許油,把腌好的豆腐卷擺放進去,小火慢慢煎至豆腐卷的兩面都成漂亮的金黃色,盛出擺盤即可。 盒豆腐切成4個大小相等的方形豆腐塊兒。取一塊兒,沿著對角線切開,得到2個三角形。將三角形立起來,底邊接觸案板,豎切三刀,就切出4片厚薄相等的小三角塊兒了。 在一片三角形的豆腐上,抹上拌好的蝦肉餡,上面蓋上另一片豆腐,然後,再抹上一層肉餡兒,再一層豆腐,四片豆腐為一組,之間夾上三層肉餡兒。 把豆腐放入蒸鍋蒸熟。 用蒸豆腐流出的汁水,加一些辣醬,拌勻,澆在釀好的豆腐上,撒熟芝麻。 雞湯半碗、料酒一匙、鹽適量、香油少許調成味汁,加入洗凈的蝦皮。蔥末、薑末備用。 雞蛋打散成蛋液,另取一隻盤子放入麵粉。 豆腐切片後,先沾上麵粉,然後再裹上蛋液。 把沾了麵粉和蛋液的豆腐片雙面都煎成金黃色。 豆腐煎好之後,在鍋里擺好,調味汁澆在豆腐上,撒上蔥薑末,中小火,塌至汁盡豆腐入味就好啦。 肉餡中加入一個生雞蛋,以及洋蔥碎、生抽醬油,鹽,糖,料酒,白鬍椒粉,香油,把肉末順著一個方向用筷子攪打勻。 把肉餡兒填入油豆腐里。 鍋里熱一點點油,把油豆腐塞了肉餡兒的一面緊貼鍋面,中小火煎一至肉餡兒金黃。 把肉餡兒的一面翻到上面,取一小碗雞湯,加一點醬油,糖,攪勻之後,倒入鍋里。 轉小火,慢慢把湯汁燜干,使油豆腐入味。同時准備一些生菜葉子,把燜好的每一塊豆腐塞肉放入一片生菜葉子里,裝盤就好了。 牛肉一小塊,切薄片,用生抽醬油腌上。嫩豆腐一盒切成大塊兒。 鍋加熱,倒入香油,油溫熱的時候,倒入牛肉片,翻炒變色。加3杯水和2大匙料酒,蓋上鍋蓋,燒開。用勺子撇去浮沫。 放入豆腐和一把乾的裙帶菜,也可以用切成小片的海帶代替。再加一點點鹽、胡椒粉和糖,蓋上蓋子,燒開後,轉中小火,煮5分鍾。 湯盛出時撒上點兒炒好的芝麻 珍珠翠豆腐 豆腐碾成泥,青豆焯熟,雞肉剁成蓉。雞肉與豆腐混合,加入醬油、料酒、白糖、蔥、姜、蒜、澱粉,攪勻,做成丸子。燒開高湯,加入青豆、丸子,出鍋前勾芡即可。 珍珠翠豆腐 豆腐碾成泥,青豆焯熟,雞肉剁成蓉。雞肉與豆腐混合,加入醬油、料酒、白糖、蔥、姜、蒜、澱粉,攪勻,做成丸子。燒開高湯,加入青豆、丸子,出鍋前勾芡即可。 芙蓉豆腐 豆腐用鹽水泡5~10分鍾,切片。蛋清加鹽、雞精,打出沫。油三四成熱時煎豆腐,不翻個,就煎一面。在豆腐還白時,加蛋清、木耳碎、韭菜段,蓋蓋燜2~3分鍾即可出鍋。 醬香豆腐 五花肉裹澱粉。炒肉,加鹽、料酒、糖、豆腐,最後加青蒜。 炒蠶豆 裡脊肉加澱粉、料酒抓勻。大料瓣、蔥花爆香,炒肉至變色後加蠶豆、醬油、鹽、雞精、水,燜干後加胡蘿卜片,出鍋。 番茄脆皮豆腐 荸薺煮熟。脆皮豆腐切菱形,香菇切塊,木耳撕片。荸薺過涼水,剝皮切丁。大料瓣、蔥花爆香,炒豆腐,加香菇、鹽、雞精、水,燜干。鍋中放油,炒番茄醬至出油,加香菇豆腐、荸薺、木耳,炒一下出鍋。 菜包豆腐 豆腐加肉末、蔥末、薑末、海米碎、木耳碎、蛋清、澱粉、糖、鹽、醬油,用鹽水殺生菜,裹豆腐,蒸十分鍾。水澱粉加胡椒粉、番茄醬、糖。生菜包豆腐出鍋後,倒出湯,加水澱粉,淋在生菜豆腐上。 木耳芥菜油豆腐 將薺菜用開水焯;薺菜、胡蘿卜、木耳、分別切成細絲;肉餡加入蔥花、薺菜,木耳、胡蘿卜、適量鹽、料酒、香油做餡。把油豆腐一切為二,把裡面的豆腐和餡混合,把炒好的餡嵌入油豆腐中,不要嵌太多。蒸鍋中水開後,放入油豆腐裝盤,蒸5~6分鍾。小油菜飛水碼放在四周,中間放豆泡即可。 硃砂豆腐 蛋黃、豆腐搗末,炒干豆腐,加腐乳、料酒、雞精、蛋黃,淋香油即可。 瓊山豆腐 蛋清加鹽,打勻,加牛奶蒸六分鍾。攤蛋黃。炒蝦仁、火腿、豌豆,加鹽、雞精、料酒,最後用水澱粉勾芡,放在蒸好的蛋清上,用蛋黃裝飾。 金沙蛋黃豆腐 鹹蛋黃置入碗中,加入料酒,大火隔水蒸7分鍾,趁熱搗碎,壓成泥狀。嫩豆腐先橫切一刀,再切成小塊,放入加鹽的沸水中焯1分鍾,瀝干。燒熱油,倒入鹹蛋黃末以小火炒出香氣。待鹹蛋黃起泡沫,加入鹽和雞粉調味。倒入嫩豆腐輕輕兜勻,續炒1分鍾,即可出鍋。

Ⅳ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最好吃

干豆腐做的好不好?主要是看水質問題,而且作為黃豆的生產大省來講,黑龍江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做豆製品的條件。所以說黑龍江好山好水自然就能釀造出最好的酒,就能做出最好的大豆腐和干豆腐來,所以說黑龍江從來都不缺少物美價廉的好食品。但是那些愛吃豆製品的人總是覺得黑龍江哪裡做的干豆腐才地道呢?

說一下我的感受吧,我是黑龍江伊春的人,我吃的干豆腐也就是嘉蔭縣的干豆腐是最好的。我們伊春地域這個地方吃干豆腐,只要說是伊春嘉蔭縣的都願意多買一些,有的時候到佳音去出差,我也願意買一些佳茵干豆腐,這種干豆腐薄薄得吃到嘴裡也非常的舒服。而且做尖椒干豆腐更能顯示出東北干豆腐的那種光滑細嫩。所以我說黑龍江嘉蔭縣的干豆腐也算是數得上數的一種豆製品了。

要說黑龍江的干豆腐,我可跟大家說實話:「黑龍江縣以上的城市我基本都去過,最讓我難忘的干豆腐就是: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風景區的干豆腐,那就是一絕,那裡的干豆腐,是用五大連池風景區葯泉山下二龍眼的天然冷礦泉加工而成的,」咱是東北人,大家都知道的東北人最實在,不撒謊,有機會您就去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葯泉風景區吃干豆腐去啊!!!

黑龍江的的豆腐都好吃沒有地域區別,區別在於是不是純手工干豆腐,這個是最主要的!純手工的干豆腐有有嚼勁有彈性,吃一口什麼調料都不放滿口香,但是現在很多都是高產電磨,做出來的干豆腐像紙張一樣接近白色,沒有彈性,一碰就碎,吃起來也沒有什麼豆香味,做起 美食 來也容易斷裂!想吃好的純手工干豆腐也是有的,價格會高一點點,但是大家還是會喜歡不在乎價格,買干豆腐的時候看顏色,嘗一下味道,在對比價格,就知道是不是純笨磨的干豆腐啦!所以啊;黑龍江大豆是一樣的黑龍江大豆,黑龍江的水也是一樣的水,黑土地也是一樣的黑土地,要看是不是笨磨,做出來的干豆腐,沒有哪裡好不好吃之分,感謝大家閱讀,我是詩雨拜拜!

全國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看海倫。黑龍江省海倫市一直有著大豆之鄉的美譽。海倫干豆腐更是一絕,不但好吃,還質地輕薄。有想嘗試的可以去當地品鑒,來迴路費自理,提我不好使,容易奈揍。

都挺好的。黑龍江的大豆好,所以干豆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由東北的黑土地決定的。

做為東北人對於干豆腐可是真愛,【尖椒炒干豆腐】是平時我最愛吃的一道菜。很多東北人愛吃的【蘸醬菜】里,也少不了干豆腐的身影。給我的感覺,干豆腐在東北尤其是黑龍江,所起的作用是煎餅以及春餅的「合體」。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好吃
干豆腐要想好吃,我覺得黑龍江的朋友說的這幾點很重要:

我覺得我吃過的最好吃的干豆腐,應該是齊齊哈爾一帶的干豆腐。那裡的干豆腐因為選料都是當年的新鮮黃豆,加上當地的水質也不錯。所以我覺得齊齊哈爾下轄的克山、克東以及綏化、訥河、黑河一帶的干豆腐,可以說最有豆腐的香味。而且不用焯燙去豆腥味,就可以直接食用。 據當地做豆腐的人說,他們那裡做豆腐豆漿都是燒開的,而且干豆腐上都有黃黃的油脂,所以自然要好吃一些。

什麼帽兒山什麼平山什麼老趙家老李家,其實都差不多,一個字,好吃。黑龍江絕大部分地區都好吃。干豆腐好不好吃,看水質,像泰康林甸蘭西肇東這樣的鹼灘水質以及雞西七台河雙鴨山佳木斯鶴崗煤礦地區的,干豆腐大豆腐都有股隔路味。干豆腐薄厚不是標准,薄的拌冷盤,厚的炒燉煮比較好。另外,是否石磨和電磨磨豆漿,對豆腐沒有任何影響。規模化生產以及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消泡劑的使用,是最可恥的,因此城市裡很多使用消泡劑,導致口感欠佳。大豆腐,首推「北大荒」盒裝豆腐,純鹵水,無雜味。比較差的是阿幸,百燉不進味。

要說最好吃的干豆腐。就是同黑龍江省一河(拉林河)之隔的吉林省榆樹市懷家的干豆腐數第一!

黑龍江哪裡的干豆腐好吃?
在我個人看來, 只要是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那麼在豆腐的口感上,就要比其他地方生產的干豆腐強多了, 因為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多是用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出來的,而這種非轉基因大豆,

不管是在大豆的口感上,還是大豆的營養價值上,多要比轉基因大豆強多了, 而其他地方在生產干豆腐的時候,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多有可能使用一些轉基因大豆的, 所以黑龍江生產的干豆腐

就要比其他地方生產的干豆腐強多了, 而黑龍江當地的干豆腐,又是以龍江,嘉萌,五營,桃山,海倫等知名品牌為主的, 而這些品牌生產的干豆腐,可以說是整個黑龍江的代表之作了

但我個人比較喜歡吃的干豆腐,就是海倫品牌的干豆腐了, 因為海倫這個地方,不但有著黑龍江最好的大豆資源,而且就連製作豆腐的水資源也是黑龍江數一數二的, 所以海倫生產的干豆腐

又有以下幾個特點的, 而其中第一個特點就是薄了,要說海倫的干豆腐薄到什麼程度,那就是可以透過干豆腐,看到報紙上的標題欄了,而二個特點就是,有嚼勁了, 因為海倫這個地方在做干豆腐的時候

多是採用將鍋里的豆腐渣慢慢過濾掉的,而且在熬漿的時候,也事採用小火慢熬的, 所以海倫這邊做好的干豆腐,多是非常有嚼勁的, 並且在干豆腐的彈性上,也要比其他地方的干豆腐強上一點

而最後一個特點就是干豆腐的油了, 不知道大家相不相信,只要是海倫生產的干豆腐,那麼這些生產出來的干豆腐,就可以在手裡搓出油水的,而且這些搓出來的油水,還可以用打火機立刻點燃的

所以這點又是區分海倫干豆腐的重要特點了, 而且在吃海倫干豆腐的時候,哪怕就是蘸點大醬干吃,也是非常好吃的,而且這樣的吃法,也是大多數的海倫人,最愛吃的方法了,因為這樣的吃法,不但好吃而且還省事

有名的是平山和賓縣,其實只要傳統工藝良心製作都好吃,只不過現在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