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蔥燒豆腐做法是怎樣的,都有哪些步驟
蔥燒豆腐,一道極普通的家常菜,原料非常簡單,只有鹵水豆腐和大蔥。但是這道菜要做得既好看又好吃,也是有講究的。今天小編把這道菜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操作簡單、味道鮮美。
食材准備:
主料:鹵水豆腐2塊
輔料:小蔥3根
調料:精鹽、一品鮮醬油、蚝油、雞精、白糖、郫縣豆瓣醬、黃豆醬、水澱粉
製作方法:
1、煎豆腐片
鹵水豆腐2塊,改刀豎切成8毫米厚片。平底鍋中放油滑鍋,撒精鹽少許(增加底味、防止粘鍋),煎豆腐片。
菜品特點:
此菜,色澤紅亮,豆腐焦香軟嫩,同時帶有醬香和燒蔥的香味,咬一口鮮嫩多汁,回味無窮。佐酒、下飯均可,老少皆宜!
要點提示:
1、煎豆腐片時,油要熱一些,否則豆腐容易粘鍋。
2、前期煎豆腐時,鍋底已放鹽,後期調味時,要掌握好鹹度;此菜沒有鹹度不好吃,過咸也不好吃。
3、出鍋前要將湯汁收干,「帶湯」則不好吃。
⑵ 腌蔥葉燉豆腐的家常做法大全怎麼做好吃視
主料
豆腐
250克
腌蔥葉
100克
輔料
油
適量
雞精
適量
辣椒
適量
花椒
適量
步驟
1.豆腐切成塊。
7.出鍋前放入雞精。
⑶ 如何在家做大蔥燒豆腐好吃
原料:鹵水豆腐100克、木耳30克、蔥段30克、食用油105毫升、生抽5克、蚝油5克、水50毫升、雞粉2克、鹽2克、白糖2克、水澱粉3克。
大蔥燒豆腐,具體做法步驟如下:
1、首先,將鹵水豆腐切片,如下圖所示。
(3)咸蔥燉大豆腐怎麼做好吃擴展閱讀:
蔥和豆腐一起炒營養價值
1、豆腐中有多種微量元素,同時優質蛋白質也豐富。洋蔥中含有大量水分以及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粗纖維等物質,和豆腐的營養結構並不存在相互抵觸的地方。所以兩者是可以一起吃的。
2、洋蔥營養豐富,且氣味辛辣。能刺激胃、腸及消化腺分泌,增進食慾,促進消化,且洋蔥不含脂肪,其精油中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食積內停等症。
⑷ 大蔥豆腐怎麼做好吃竅門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道簡單便利的家常小炒——大蔥炒豆腐。
准備食材:大蔥、豆腐、薑末、蒜末等。
1、將准備好的豆腐切成一個個小塊狀,留以備用。
2、再將大蔥清洗干凈,之後切成蔥段。
3、起鍋燒油,將切好的豆腐塊下鍋小火煎一下,之後盛出來。
4、另起鍋燒油,將准備好的薑末和蒜末放在鍋中,進行爆香。
5、將煎過的豆腐放在鍋中,進行翻炒。
6、在鍋中加入適當量的醬油,進行簡單的調色。
7、准備一點蚝油放在鍋中,進行調味。
8、再將切好的大蔥放在其中,一同翻炒。
9、先加入適當量的鹽巴進行簡單的調味。
10、再加入適當量的雞精進行簡單的調味。
11、大火翻炒,收干湯汁之後盛出來即可。
帶著蔥香,帶著豆腐經油炸的外焦里嫩的一道菜我們就做好了。喜歡這個味道的大家別錯過。
⑸ 小蔥燉豆腐的家常做法
首先准備食材:新鮮的大豆腐一塊,小蔥5棵,鹽少許,雞精少許,味精少許,香油少許。
1、首先將新鮮的大豆腐切塊備用,接著將小蔥五棵,去掉根部,洗凈後切丁備用。大家注意,小蔥的丁要切的小一點,這樣切,蔥香味,才會被揮發出來。
2、首先鍋燒清水。水開後加入精鹽一勺,然後再將切好的大豆腐塊,放入鍋內焯水一分半鍾後,立刻撈出控水沖涼。放精鹽的目的能使燙出的豆腐,口感更加有彈性,而且也不容易爛,也能有效地去除裡面的豆腥味。
3、接著將燙好的豆腐,和小蔥丁放在一塊。加入精鹽3克,雞精三克,味精3克,香油5克。然後將其攪拌均勻後即可出鍋裝盤成菜。
接下來是這道菜的製作要點。
1、小蔥拌豆腐,豆腐要想做好吃,濁水前必須加入精鹽一聲,這樣燙出的豆腐,口感才會好,而且也沒有豆腥味。
2、這里的小蔥,咱們要切成小蔥丁,這樣蔥香味,才會最大限度的揮發出來,吃起來的口感才會更好。
好啦,一道清涼又爽口,豆腐特別好吃的,小蔥拌豆腐就做好了
⑹ 大蔥燉豆腐的家常做法
食材
豆腐 兩塊
大蔥 兩根
鹽 適量
南德 少許
生抽 少許
花椒 8粒
姜 一塊
大蔥擇洗干凈後切成段,豆腐切成小塊。姜切成絲。
方法/步驟
⑺ 蔥豆腐怎麼做好吃呢
第一步:先將買回來的豆腐從中間切一刀,再順著切成薄厚均勻的片狀,這個時候就切出來一個個的長方形豆腐片了,再用刀從每一個豆腐片對角攔腰切斷,切出薄厚均勻的菱形豆腐片。
PS:豆腐片不要切得太薄了,那樣容易在一會兒煎豆腐的時候煎糊了,也會影響到口感。
第二步:取幾顆小蔥洗凈後將蔥白和蔥葉分開,再將蔥白和蔥葉分別切成段狀備用。
第三步:起鍋放入少量的油,在油鍋中盡量均勻的撒上食用鹽,再將豆腐塊一塊塊的放入油鍋當中煎一下,見到豆腐塊底面呈現金黃色的時候用鍋鏟將它們翻過來再煎另一面,兩面都煎到金黃色了之後盛出來。
PS:在油燒熱的時候要記住改成小火煎豆腐,否則豆腐很容易就被煎糊了,不好吃。另外在煎豆腐片的時候要記得不停地轉動炒鍋,讓豆腐片盡量都接觸到油,受熱更加均勻。
第四步:鍋內加入少量的油,等油燒熱後調到小火下蔥白爆香,等到蔥香味兒炒出來之後放入之前煎好的豆腐片,再放入一勺生抽和適量的水用大火煮開。
PS:水不用沒過豆腐片,稍微放一點水就可以了。
第五步:等到水煮開之後放入之前切好的蔥葉段,用鍋鏟將蔥葉和鍋中的豆腐翻炒均勻,之後倒入少量的水澱粉勾芡,再次翻炒均勻後出鍋。
PS:最後加入水澱粉的主要目的就是勾芡,所以加入的不要太多,大約小半碗的水澱粉就可以了。如果不喜歡吃勾芡菜的朋友們也可以不加水澱粉。
⑻ 鹹菜燉豆腐竅門
鹹菜燉豆腐
材料
豆腐500克,鹹肉200克,河蚌500克,青菜200克,蔥10克,姜10克,胡椒粉1茶匙
做法
1.豆腐洗凈後切片
2.鹹肉洗凈後,切片
3.河蚌洗凈後切小段
4.鍋中放油少許,將豆腐一片一片地放入鍋中用小火慢煎至金黃色
5.鍋中放油30ml,下入蔥姜切好的末爆香
6.再放入鹹肉翻炒出肉油
7.接著放入適量的水
8.放入河蚌
9.豆腐也一並放入
10.鍋中用中火慢慢煮出濃湯,用鏟子將油末去掉
11.放入青菜
12.青菜熟後即可放入胡椒粉出鍋
燒豆腐不可放蔥
有些人在煮豆腐時往往要放些蔥,其實這是不科學的。豆腐里含有鈣質,而蔥中含有草酸。草酸很容易和鈣質溶和,生成草酸鈣。這種草酸鈣是不容易為人體所吸收的,從而破壞了豆腐對人體的營養作用。所以豆腐不宜放蔥,以免破壞其營養成分。
吃豆腐時五大注意
豆腐是以黃豆、青豆、黑豆為原料,經浸泡、磨漿、過濾、煮漿、加細、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最廣、最大眾化的烹飪原料之一。
豆腐及豆腐製品的蛋白質含量比大豆高,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效價較高。豆腐還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中醫理論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可豆腐雖好,多吃也有弊,過量也會危害健康。
豆腐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白質,一次食用過多不僅阻礙人體對鐵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在正常情況下,人吃進體內的植物蛋白質經過代謝變化,最後大部分成為含氮廢物,由腎臟排出體外。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此時若不注意飲食,大量食用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性蛋白質,勢必會使體內生成的含氮廢物增多,加重腎臟的負擔,使腎功能進一步衰退,不利於身體健康。
美國醫學專家指出,豆製品中含有極為豐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管壁內皮細胞,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積於動脈壁上,促使動脈硬化形成。
百姓家裡都愛用鐵鍋炒菜,因為可以補鐵;夏天生吃西紅柿既有營養又方便;白領族都流行吃維生素片……
製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種叫皂角苷的物質,它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且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導致碘缺乏病。
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失常的痛風病人和血尿酸濃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導致痛風發作,特別是痛風病患者要少食。
可見,豆腐雖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過量。老年人和腎病、缺鐵性貧血、痛風病、動脈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醫認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瀉、腹脹、脾虛者以及常出現遺精的腎虧者也不宜多食。
豆製品除了含有大豆固有的優質蛋白、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皂甙、卵磷脂、亞油酸、亞麻酸以及豐富的鈣、鐵等營養保健成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