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的水餃哪個做的比較美味點的啊
餃子是深受中國漢族人民喜愛的傳統特色食品,餃子是一種有餡的半圓形或半月形、角形的麵食。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餃子也是北方的年節食品,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中國南方地區也普遍有餃子這一食品。餃子已走向世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如日本餃子、朝鮮餃子、韓國餃子、越南餃子、墨西哥餃子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水餃品牌吧。
了解水餃
餃子,又名「餃餌」,有水餃、蒸餃、煎餃等分類,是中國的古老傳統麵食之一,相傳是中國東漢南陽醫聖張仲景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深受中國廣大人民的喜愛,是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每年春節必吃的年節食品,在許多省市也有冬至節吃餃子的習慣。在東北有句民諺:「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足見東北人對餃子的喜愛...進入水餃知識講堂>>
水餃十大品牌 速凍餃子品牌排行榜
三全(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0371-63982626,始於1987年,主要從事速凍食品/方便快餐食品/罐頭食品等的生產/銷售的上市公司,其速凍湯圓/餃子/粽子產品享譽國內,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三全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灣仔碼頭(通用磨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始於1978年香港,以製作水餃起家,兼具餛飩/湯圓等精製速凍食品,1997年被美國通用磨坊並購,通用磨坊(中國)有限公司)
灣仔碼頭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海霸王(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
(400-812-1229,始於1975年台灣,集餐飲業/速凍食品業/地產業/娛樂業和商貿物流為一體的多元化企業集團,海霸王(汕頭)食品有限公司)
海霸王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吳大娘(大娘水餃餐飲集團有限公司)
(400-928-7717,大娘水餃餐飲集團旗下,專業從事速凍食品生產和銷售的大型企業,知名速凍水餃品牌,江蘇大娘食品有限公司)
吳大娘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安井Anjoy(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0592-6884923,成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以速凍魚糜製品/速凍肉製品為主的速凍火鍋料製品和速凍面米製品/速凍菜餚製品等速凍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安井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龍鳳LongFong(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
(800-620-2118,創立於1979年台灣,三全食品旗下速凍食品品牌,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民族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上海國福龍鳳食品有限公司)
龍鳳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介紹
思念(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400-659-6220,成立於1997年,速凍湯圓/水餃/面點等產品享譽市場,河南省名牌,國內較大的專業速凍食品生產企業,鄭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
思念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船歌魚水餃(青島船歌飛揚飲食有限公司)
(400-067-2009,以海鮮食材為特色的鮮凍類水餃品牌,旗下有以海鮮水餃為特色,經菅各類海鮮家常精緻美食/體現傳統漁家餐飲文化的休閑主題餐廳,青島船歌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船歌魚水餃旗艦店 JD自營店 介紹
正大(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010-85089000,1921年創立於泰國,以農牧業/食品業/商業零售業為核心,涉足金融/地產/制葯/機械加工等行業領域的多元化跨國集團公司,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正大食品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吳大嫂(遼寧吳大嫂食品有限公司)
(0427-3459678,以生產東北風味水餃/海鮮水餃為特色,集速凍食品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經濟實體企業,遼寧吳大嫂食品有限公司)
品牌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Bibigo必品閣(多樂之日(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010-59396000,韓國CJ集團旗下,專業從事新概念韓食餐飲品牌推廣,致力於為世界各地的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韓國料理,希傑多樂之日(北京)食品有限公司)
品牌旗艦店 JD自營店 介紹
利口福(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20-39489103,成立於1998年,廣州酒家集團旗下,參與月餅行業標准制定,專業生產中秋月餅/西點麵包/糕點等食品的大型現代化企業,大型現代化食品生產企業)
廣州酒家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五豐(浙江五豐冷食有限公司)
(400-101-8858,始建於1929年,擁有完備的冷藏鏈系統,集冷凍食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專業食品企業,浙江五豐冷食有限公司)
五豐冷食旗艦店 JD自營店 招商
泰祥TAIXIANG(榮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400-178-9999,榮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知名海鮮品牌,成立於1994年,山東省名牌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以漁.農食品精深加工為主業)
品牌旗艦店 JD旗艦店 介紹
科迪KEDI(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0370-4211111,創於1985年,專注於乳業/面業/農副食品的民營股份制企業,大型多元化食品集團,科迪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科迪食品旗艦店 JD旗艦店 招商
雲鶴YUNHE(河南雲鶴食品有限公司)
(400-006-8885,以速凍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的大型股份制企業,主要產品有冷凍熟面/千絲手抓餅/餡餅/熟皮熟餡春卷等系列,河南雲鶴食品有限公司)
品牌旗艦店 JD旗艦店 招商
東方餃子王(北京東方餃子王餐飲有限責任公司)
(010-63347777,始於1993年,其三鮮水餃較為有名,主要從事系列餃子食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連鎖經營的現代化公司,哈爾濱東方餃子王連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合口味(深圳市合口味食品有限公司)
(0755-87857998,成立於1994年深圳,主要產品速凍餃子/湯圓/小籠包等,專注速凍冷鮮食品研發與技術革新,深圳市合口味食品有限公司)
品牌旗艦店 JD自營店 介紹
鍾水餃(四川省成都市飲食公司)
(028-86939605,又名"荔枝巷水餃",始創於1893年,因水餃皮薄餡嫩,成品製作鮮香/蒜香濃郁,遂成為成都知名小吃之一,四川省成都市飲食公司)
品牌旗艦店 JD旗艦店 招商
金路易LOUIS'OR(北京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
2. 山東哪裡的鮁魚水餃最好吃
青島銀,說實話要說鮁魚餃子還是榮成的最好,青島銀做鮁魚餃子用的是春鮁魚,而榮成人用的是冬鮁魚,春天的鮁魚和冬天的不是一個味道,冬天的更鮮嫩,吃過榮成農家包的鮁魚餃子,打上花椒水提味,味道好極了!
3. 威海有什麼好吃的
1. 老李酒店 一個老字型大小 老城裡中學旁邊
2、西北麵食王 市政府邊上。
3、白玉蘭餐館 青島路邊上。上海菜。不錯。他們的工作服很上海~
4、戰友之家 在新都小區那條路 走到底,東邊。
5、苗嶺竹筍鵝 在漁港路紅綠燈東面100米,一個小路上
6、地鍋魚 家世界裝修城對面
7、優咖飯店 大世界南門 咖啡做的飯
8、櫻花面館 在哈工大北面對面,小店各種菜都有,魯肉罐有一手
9、小背簍 抱海對面 蘑菇餐 很適合養顏哦~~
10、真利味 哈工大北門,或市政府向西 鬼子的店。做的一點不浪費,要個鍋,最後還弄個炒飯,一級棒
11、一味/家樂燒烤 或市政府向西。一味的排骨 家樂的針魚,豆付泡
12、粗食館 出了孫家疃隧道的路上。沒有特色。但裡面不錯。各種菜做的手法都有點不同。地瓜粥
13、匯輔軒:上海菜 在欽村鳳凰城對面 做的好。就是價也慘。。。
14、大唐烤肉:欽村鳳凰城對面.裡面不光烤肉不錯,其它菜也不錯
15、日福狗肉館:經區蒿泊公安樓下。干凈。醬香茄子好,你去哪就有食慾,什麼時候去。那廚房都干凈的
16、七公江湖烤翅:經區蒿泊公安對面,這個哪裡都有。404對面也有一家不過不是這名。都可以
17、一塊豆付:鳳皇城與大潤發對面都有。 肘子,大餅熏肉,豆子哪樣都沒浪費。真是一塊豆腐!!可以~~
18、華潔麻辣燙:婦幼二院對面那個街走。麻辣龍蝦。剁椒魚頭。麻辣燙都行
19、康德利烤鴨: 漁港路有,環翠樓公園裡面。烤鴨老字型大小
20、老頭包子:在去陶家介那個路上第一個轉彎處轉。
方國飯店:他家海鮮是自已改良的,威海算老字型大小了,錢多准備點
21、澳門豆撈:沿海邊走就能見到。火鍋店。價不便宜。
22、四川小吃居:大世界前面。一個小店。不錯。在十二屬象那裡有一家傻兒魚庄
23、川味人家:吃川菜地方不少,象樣的算他家吧。在沒到古陌隨道的一點位置東面。
成都酒家、還有一些做這個川菜的不少。
24、來福冷麵:大世界和同仁堂中間
25、茅草屋:高區在帝王宮。環區在大世界對面一個小胡同
26、沙縣小吃:在華聯商廈對面。海港大廈裡面胡同裡面。吃蒸餃不錯
27、四川麻辣雞:我吃著就是古陌市場哪家好。當年天天在他哪吃
28、東北十八燉:麗院對面。海水浴場那邊的路上都有。
29、姜式並王:旺旺餅店,沿大世界那條小路(聯通電影城)上去。有名
30、德一無二港式粥:華聯站點
31、過橋米線:步行街或12屬像街
32、干鍋鴨頭:大福源向海邊方向,味道好。
33、蘭洲拉麵:統一路,這家都知道
34、湘菜觀:大世界敬蘭燒烤哪個店邊上
35、水滸飯店:寨子北面大坡東面,有幾個特色菜
36、又一村酒店: 天翔賓館/海警支隊處,青島北路,還可以蟲子有名
37、富城飯店: 西欽村天池賓館對面,海鮮不錯
38、魚頭旺: 西欽村天池賓館對面.味道鮮。還可以。價高
39、大魚島海鮮酒樓: 漁港路紅綠燈東南 海鮮只能說湊合。不能說最好邊上還有幾家特色店也可以。他對面有一個粗食館也可以。
40、大胖子剪魚 :在王家村。聽著可樂吧。不過也算是老牌子。吃個海味
41、富華/民生/長城這些酒店:從遠遙到王家村。。看著弄吧。想掏錢就掏吧。。
42、正月初九的鍋貼: 高區金海灣醫院往東走,第一個路口左崴
43、參娃/會英樓 :吃參的與海參包子,味道不知,就吃個參皮樣哈。。。
44、青海張氏面館 :大福源停車廠對面
45、陽光椰子; 尚城國際南面 ,西餐廳
46. 藍天碧海小漁村:屬相街和北竹島小學對過 都有 羊排不錯
47。北竹島 這邊 采菌圓 不錯 不過得提前預定
48. 綠草地 商業街的
49. 小羅餐廳 張村 這個地方很實惠 店不大 但人特多。辣~·
50. 醬大骨:北溝派處所有一家吃大骨的,味道挺好
51. 萬家春排骨米飯: 華聯後面有一家,是論份的。象個小砂鍋一樣
52. 群發餃子:昌鴻小區 現包,不錯。 北方餃子王 山大北門 高區山大東門 北方美食城,他家的魚餃勇出名的但是菜都不便宜
53.一家羊蠍子:是羊骨的,味道也不錯。小份的38,大份的好象是6、70左右吧。
54. 阿瓦山寨 :魚頭 價貴 環境不錯 那邊的酸奶25 黑
55. 小梅燴面 :步行街,大世界交通銀行對面胡同。我不吃面 但聞上去覺得很香 我每次去只有看的份,衛生是差了點,但是那個客流量啊··味道好極了!~~閉著眼吃吧~
56. 金耶耶 :PIZZA 環境不錯 市政府西北麵食王 對過 音樂很愜意 牛排 偶喜歡
57. 上海人家 翠峰苑火鍋店 避風塘高區 新地方茶座 約會不錯哦 裝修風格不一
58. 振華對面一排小平房有個叫 小辣椒 的店,他家的麻辣雞和麻辣牛肉超好吃
59. 步行街的 全州拌飯 奶奶卷飯 在大世界 全州拌飯旁邊,
60. 烏冬面 在利群 高區帝王宮那家 花鳥魚
新華書店西邊那家夾膜很好!還有防偽標志!
4. 膠東半島的飲食
魚,漁家人離不開魚,舊時的漁村在青黃不接之時,家家糧食斷了頓,魚則成為漁家的主食。老人們常說「那時候來了個討飯的人,咱拿魚打發他,哪有飯給他吃? 魚是不值錢的東西,要出嫁的姑娘拿一簍魚換幾根絲線做綉鞋,漁家過年船幫上貼的對聯是用幾十隻大螃蟹換來的。
漁家人喜食刀魚。在捕刀魚的旺季,小舢舨剛上岸,婦女們便涌到海邊挑撿,把細小的刀魚和小蝦撿出來,扔在大場上晾曬,叫作曬「腥糞」,「腥糞」是用來做莊稼肥的(可以用來做飼料)。把寬厚的刀魚剖凈後,擱在大鐵鍋的箅子上。順著大鐵鍋的邊緣豎著盤放,一條接一條,條條首尾相接,密密地盤放滿滿一鍋後,只撒點鹽蓋上鍋蓋去蒸,待燒熟後,招呼孩子們過來,每人一條,孩子們象啃青玉米棒子一樣,拿在手裡。在沙灘上又跑又跳,邊走邊吃,漁家孩子自小剔刺就十分麻利,僅一會兒功夫,一條魚就進了肚,於是高喊著「還要一條!還要一條!」而再僅吃半條,肚子就飽了。這種寬厚的大刀魚味道鮮美,而且越吃越香。一方面是因為是在旺季捕獲的,漁家人都喜食旺季捕獲的魚,從科學的角度分析.魚在產量多的旺季臨近產卵期,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產卵前的魚味鮮美,使人吃起來感到很香。另一方面是由於這些魚是剛從海上捕上來的,鮮度好。
下過海的漁民都有這種體會,在海里吃剛捕上來的鮮魚味道最鮮美。漁民在海上捕了魚放在小船上的鐵鍋里,加點自製的豆瓣醬,再不加任何佐料,煎熟後,吃起來口齒留香,味鮮無比,欲罷不能,是任何大館子名廚精心烹調都無法比擬的。漁民們說:那魚要是上了岸,即使還是活的,吃起來味道可差多了。
舊時海邊人吃魚種類很多,但只吃海魚,不吃河魚,嫌河魚有股「泥腥味」,70年代有一次大旱,塘里的水乾涸了,大大小小的河魚白花花地死在塘里,無人理睬,如今,魚市上賣的河魚還蠻貴的,有的人居然花錢買回來「嘗鮮」。當然,漁家人吃海魚也不象過去那樣視魚如草,魚成了金貴的東西。
膠東沿海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小麥、大豆、地瓜等。
玉米餅子、又稱「大餅子」、「粑粑」、漁民們常說:玉米是個賤東西,產量高,給點腥肥它就長。由於其產量高,分布十分廣泛。
玉米餅子的做法很簡單,將玉米面加點涼水調和,放在手裡摶摶,待大鐵鍋燒熱後,貼在鍋邊上,家裡人口多的,黃燦燦的餅子圍著鐵鍋貼一圈,十分好看,如果鍋底正煎著鮮魚,則更加誘人。
餅子是粗糧,沒有刺激性的副食和著一起吃往往感到難以下咽,漁家婦女趕海時總願揣著塊餅子,在海邊就著餅子吃生蠣子肉。平時,吃餅子就大蔥蘸醬,這種醬,有自己磨製的豆瓣醬,但更多的是魚醬或蝦醬,有牙扁魚醬、蝦頭醬、蟹醬、鮐巴拐子醬……這些魚蝦醬和著餅子吃,極其下飯,正是「臭魚爛蝦、下飯的冤家。」
餅子就鹹菜也很下飯,海邊人腌萊不用鹽,而用「魚鹵油」。每逢秋天,婦女們把大蘿卜切成厚厚的長條兒,放在腌鹹菜的陳湯里(有的人家裡有幾十年前的老陳湯,越陳越香),放它一年半載,拿出來吃時,蘿卜條腌成了橙紅的顏色,吃時只能啃一點點,很咸,卻不是單純的咸,而是又香又鮮,餘味無窮,拿一塊啃半天卻不捨得放下,這時候冷餅子、燒焦了的餅子,全吃得下,再喝兩碗溫開水,肚子就撐圓了。
饅頭,又稱「餑餑」,形方的叫卷子,「餑餑」一般比「卷子」更精緻,以前「餑餑」一般拿來饋贈親友,「卷子」是家裡蓋新房,管人家吃飯時才蒸的,自家人只有年節時才能吃上白面饅頭。
包子,又名「萊餑餑」或「大菜餃子」,主要有發面、燙面、冷水面幾種,漁家常用海白菜(又稱海青)和肉包包子,還有蟹黃包,青島一帶有對蝦小籠包、大雞包等。
餃子,又名「水包」,漁村餃子皮薄餡多,肉餡餃子與其他地方相同,海邊人喜歡鮁魚餃子和蠣餡餃子。鮁魚餃子,取新鮮鮁魚,去內臟、頭、皮、洗凈後,平切兩半取出魚刺,將魚肉與韭萊、油、鹽、味精等加水攪和調製成餡,皮要又大又薄,包好後,有的形如拳頭大小,每碗只盛二、三個,一般人吃八、九個盡飽,這種水餃以長島最有名,吃起來又嫩又鮮,極為酣暢。
海蠣子餃子是用海蠣子肉和新鮮燙熟蘿卜絲調製成餡,味道清新而鮮美。
面條,最好吃的要屬魚面,以水煮鮮魚塊,待開鍋,加面條、青菜再煮,飯熟,魚面、菜、湯混在一起,即連湯帶面吃下。
餅,有發面餅、燙面餅、油餅、家常餅、單餅、餡餅、火燒、蒸餅等等。
地瓜。在山東沿海,地瓜的栽種也十分廣泛。災荒年間,地瓜是漁村老百姓的救命糧,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很多人因飢餓而死,一些身體強壯的,餓得全身浮腫,舉步維艱,仍硬撐著去山上開荒,栽幾棵地瓜苗,到了秋上,那些地瓜喝著海風瘋長,刨出來的地瓜個個象「小娃娃」大,很多老人都感慨地說:地瓜救了咱的命,咱這輩子再沒吃過那年秋天那麼好吃的地瓜。
地瓜除了煮食外,還有許多吃法:煮熟,搓之為「泥」,用以和麵粉作餅,和玉米面貼餅子,和豇豆蒸成豆包。擦地瓜成絲,加水煮成稀粥,以前在稀粥熟後加糖精,有的加白糖,喝起來甘甜潤滑,俗稱「地瓜稀的」。將熟地瓜剝皮、切片、晾大半干,封存缸中使生粉狀白醭,用作零食,也是舊時海上漁民必不可少的「干糧」。如今城裡商城的食品玻璃櫥里也擺放了紅薯脯、紅蘿條,但不及鄉下老百姓自己做的軟和、甜爽。在文登、榮成,有一種食物稱為「起糕」,做起來比較復雜,將地瓜面放入盆中,細細灑水,反復調和,令其潮濕而不粘濕,在鍋中設篳子,鋪籠布,用細羅將和好的地瓜面篩在籠布上,加水蒸熟,切方分食,甜軟而有「咬勁」,配稀飯食用,風味獨特。
豆面粑粑,用新玉米和新黃豆三比二混合,在石磨上磨出新面,即用以下鍋,此面非常講究,糧不新不佳,在機磨上磨面不佳,玉米與黃豆分別磨出後再行混合的不佳,磨出的面存放太久不佳。做餅子時,以溫水和面,反復以拳搗杵,不時添加冷水,使面中生出泡沫,如果泡沫滿盆,掐少許面,以碗盛水,放面於水上,倘若面馬上散沉,仍欠火候,需要再搗杵,直到面與泡沫充分混合,取面放水上飄而不沉時才為合格。這時,貼至鍋邊,(如貼玉米餅子類似),如同時燜魚,魚與粑粑一起出鍋,比玉米餅子就魚吃還香,有諺語「魚就豆子粑粑,一下子撐死仨」。
以菜代糧,方法很多。切菜為餡,以玉米麵包成餅子狀,叫作「菜餅子」,海邊人常剁海菜為末,摻玉米面,貼海菜餅子。最常見的還是「渣」,又稱「豆沫子」、「菜豆沫」即古之謂「半菽」,是以少量豆面和大量野菜煮成。做渣的野菜很多,牟平、乳山一帶用野芹菜,榮成,文登一帶用蘿卜纓子,海陽縣用沙里沙,俗語「沙里沙,好擦渣,大人吃,孩子抓。」公認的「渣」中佳品,是芋頭葉子,夏秋間鋤芋頭時,取嫩葉,掛在檐頭下晾乾,擦渣時用水泡軟剁碎即可。這種「渣」香味別致,極受歡迎,民間有俗語:「芋頭渣炒三遍,魚肉都不換。」
海邊山區的野菜種類極多,不僅可用來擦渣,還可煮食、涼拌、腌鹹菜。幾十年前,由於口糧不足,漁村人經常挖野菜充飢,令他們十分不解的是,常年吃不飽肚子而*野菜度日的許多人竟意外長壽,而且身體硬朗,很少生病。其實,千姿百態的野生蔬菜,屈身於山澤泥淖,棲息在山邊岩縫,練就了一身傲霜鬥雪,抗蟲驅病的本領,又不經任何培育,土生土長,無污染,是全天然的綠色食品。它具有很高葯用價值,而且能夠提供大量的氨基酸和種類齊全的優質蛋白質,其營養價值比許多種植蔬菜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許多國家都把野菜譽為「健康食品」、「天然食品」,野菜不僅進入漁家人的萊藍子,而且擺上了豪華賓館的席面。 過年在漁家十分隆重,年前殺豬宰羊,蒸各種各樣的棗餑餑、大餑餑、萊餑餑,准備過年。年三十的晚飯是團圓飯,作為年飯,一般要有十碗萊,叫「十大碗」,謂之十全大福之彩,有魚、雞、豬、羊肉等。吃飯時忌諱很多,不許說「不夠」、不許罵人,不許把筷子橫放碗上等等。
除夕之夜,是一年之中最為忙碌的一晚,除了與其他地方一樣敬天地祖先以外,有的漁家過去都要在海灘嶴口進行祭祀海神的儀式,俗稱「謝年」。謝年要准備豬頭、羔羊等五牲和極豐盛的餚饌,表示漁民對海神的還願。祭祀儀式極其隆重,海口上,鞭炮不熄,香煙繚繞。
除夕夜要吃餃子,餃子里包紅棗、硬幣等,吃到棗的認為有喜事,吃到錢的認為能發財,因而,那些熬不住困的孩子也被叫起來吃餃子,以圖吉利。初一早晨,有的地方女主人一起床就手持紅燭,掀起炕席照照,然後把各個角落都照一遍,意思是用光明驅走黑暗,把邪惡之氣趕出去。而後是貼春花,把剪制精美的龍、鳳、老虎等貼在門上、窗上、牆上。初一早晨也要吃水餃,初一的餃子非得煮破幾個不可,但不可說「破了」,而要說「掙了」,意為發財掙錢。從初一到初二,連續不斷鳴放鞭炮,到初二日落後山送年。送年時也要擺供品,焚香燒紙,鳴放鞭炮。
正月初七為「人七日」,吃糕,吃面條。
正月十五,元宵節,在膠東吃元宵不很多,通常還是擺酒席,吃水餃。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家家早起蒸糕,以祝春龍起蟄,糕一般有黍米糕和高梁米糕,又叫黃米糕和紅米糕,有的地方用白面或豆面做成小龍,謂之神蟲,放在糧囤和麵缸里,祝願糧面用之不盡。
清明節。榮成、文登一帶蒸面燕,即把面做成燕子狀,蒸熟後用高梁稈吊起,燕子尾下繫上彩色布條,掛在家裡。長島地方又說這天是「驢生日」,此日必吃高梁米稠粥。飯熟時先盛一碗餉驢,故有歌唱道:「打一千罵一萬,忘不了清明這碗飯。」
五月端午,包粽子、煮雞蛋,漁村一大早起來吃安康魚,文登、乳山一帶習慣早起用多種鮮花浸泡的水洗臉。長島在端午早晨拉過露水後,又到海灘的礁石下去摸鮑魚,謂之「摸房檐」,據說這天鮑魚爬上來特別多。
曬衣節,六月六為曬衣節,即墨人說是海蜇生日,這天天落一雨星就生一海蜇。即墨吃涼面,長島、榮成等地吃包子,俗話說:「六月六,看谷秀,碗大的包子一包肉」。
伏日,漁村在伏日都吃面條,這時海上蛤正肥,婦女拿著刨子、簍子去趕海,早早地趕回去,用它下面條。 。
七月七日,乞巧節,膠東家家戶戶烙「巧果子」,即以木模磕小餅烙食,小餅式樣各異,其中有面剪刀、面小簍、面果、茄、瓜、石榴、小猴、小雞、小鳥、金魚、蝦、蟹、獅子狗……烙好後用線穿起,給小孩掛在脖子上邊吃邊玩,親友之間也互相饋送。
八月十五,吃月餅,包餃子,漁村有的地方做面箭,吃芋頭、花生、蘿卜、地瓜。
冬至,漁村在冬至都吃餃子,還要喝酒,據說,喝酒是為了暖身子,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
小年,臘月二十三日為祀灶日,民間俗稱「小年」,祀灶多用甜和粘的食品,威海一帶用糯米餅和小糖瓜,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向玉帝匯報這一年人的善惡情況。因此,用糖瓜和糕粘在灶王爺的嘴上,他上天「會多說好話,少說壞話。小年這一天,漁家孩子都圍坐在村裡製作糖瓜的大屋裡,吃著糖瓜,聽老人們講灶王爺的故事。過小年家家戶戶吃水餃,因此,供品除了糕和糖瓜外,還有水餃。
禮儀往來食品有特色的主要有結婚、女兒回娘家、生孩子「看喜」等互相饋贈的食品。
舊時漁家女遠嫁,正月初三回娘家,有錢人家的姑爺趕一匹騾子,騾背上馱著一左一右兩個大筐簍,一頭坐著媳婦,一頭裝著回丈母娘家的禮物,有女兒親手為自己父母做的里表一新的鞋,有單的,也有棉的;有婆家送給親家的禮物:兩瓶老燒是親家爹最喜歡的,還有各種面點,當地特產等。女兒回娘家,娘家回禮不甘示弱,回送的大餑餑一定要更白、更精、更好吃,面要用頭面(精粉)而且發面要恰到好處,發好後,拚命揉,揉得時間越長越好吃,當雪白的石榴狀的餑餑出籠,一家人才鬆了一口氣,點上紅點,做為女兒帶回婆家的回禮。除此之外,還必備「海腥」、干魚片、鹵的和腌的咸魚、干螃蟹肉、蝦虎仔、魚仔、烏魚干、魷魚干、海螺肉、蝦米、蝦皮、蝦醬……足夠女兒大半年吃的。這是幾十年前的習俗,如今女兒回娘家多了些時興食品,也沒有人騎毛驢了,大都騎上「電驢子」(摩托車)。
在掖縣等地,婚前男家向女家送麵粉,女家用此面做「富貴」、「魚」、「鴛鴦」,所有這些麵食「主件」件上,又插滿鳳凰、燕子、荷花種種小麵食,還做一種麵塑,大魚背上插一個小面人,叫做「王小摸魚」。所有這些總名「早花」,意為「富貴有餘」、「早生貴子」。結婚之日,所有陪嫁品的「盛器」(箱、盆等)上都需做印紅印的大紅火燒壓著。另做面魚,佛手等油炸食品放置「席頭盒子』』中,隨身攜帶,留以餉新郎者,名為「體己干糧」。新娘三日歸寧,由娘家再回婆家時,需做包子數十個,炸面魚、翻白果、「荷葉」各數十個。
乳山、文登、榮成等地,新娘歸寧,娘家要准備「媳婦餅」,這種餅要用上等好的白面、雞蛋、花生油、白糖精製而成,烙餅時,家裡要揭開席子,(燒炕太熱,以免燒焦)請鄰居中揉面能手,烙餅高手,忙碌大半天,很是辛苦。榮成有些地方要烙幾千張小餅,幾十幾百張大餅,烙得越多越說明娘家人大方。烙得好吃,說明娘家人手巧能幹。
如今,年輕人嫌麻煩,姑娘結婚時攜帶的「媳婦餅」數量少了,老人們對這種變化也能夠接受。漁家人富了,一些古老的習俗改變了,然而,那些最能熱辣辣代表海邊風味的飲食習慣卻永遠不會改變。那些離開故鄉幾十年的,甚至是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遊子至今都念念不忘故鄉的餅子就臭蝦、豆子粑粑,想念兒時坐在船頭嚼著魚頭喝口酒的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