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方美食 » 豌豆粉和豆腐怎麼做好吃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豌豆粉和豆腐怎麼做好吃

發布時間: 2022-11-29 23:15:32

⑴ 豌豆粉能做什麼好吃

豌豆,又稱青豆、麥豆、雪豆等,屬豆科植物,起源亞洲西部、地中海地區,其適應性強,在全世界分布很廣。我國主要產區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蘇、青海、江西等多個省區。豌豆為半耐寒性作物,喜溫和濕潤的氣候,不耐燥熱單調。豌豆呈圓形,分為有皺紋或無皺紋兩種。

營養功效:

豌豆是一種營養性食物,銅、鉻等微量元素含量較多。不僅有利於造血以及骨骼、腦的發育,還有利於糖和脂肪的代謝。不僅如此,豌豆中還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粗纖維、植物血球凝集素等成分,具有防癌治癌、調顏養生、抗菌消炎、凝集紅細胞的作用。中醫認為,豌豆味甘性平,具有益中氣、利小便、解乳石毒之功效,對腳氣、脾胃不適、呃逆嘔吐口渴泄痢等病症有一定食療作用。

適宜搭配:

那麼,豌豆適合與哪些食物進行搭配呢?

豌豆和玉米搭配,可以補充蛋白質;

豌豆和蘑菇搭配,可以消除油膩引起的食慾不佳;

豌豆和豬肉搭配,能夠益氣固脫、調經止痛;

豌豆和豆腐搭配,能夠利尿消炎、防治結石;

豌豆和牛奶搭配,可以祛斑、抗衰老。

⑵ 貴陽街頭常見的豌豆粉,米豆腐用的那些調料怎麼做

1、大米2千克,溫水適量(泡過大米約1厘米),泡1小時,大米帶水用石磨磨漿。
2、生石灰泡水半小時,取上層清石灰水約2千克,放入鍋中(最好用鐵鍋,鋁鍋味略差)。加石灰水是關鍵,否則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漿,文火燒開,煮40分鍾。注意攪拌,以免粘鍋、燒糊。
4、倒出大且淺的盆中,涼後即成。用大米製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干凈,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鍾。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准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5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用刀劃成豆腐塊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當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風處,下次煮漿時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澤。 米豆腐是貴陽傳統的夏令清涼小吃,是用當年的新米經水浸泡打磨成漿,在文火是加熱煮沸用鹵水點制而成。食用時切成2-3寸的長條,放放蔥花、薑末、蒜泥水、黃豆、黑大頭菜、醬油、食醋,最後淋上香辣紅油,即成一碗消暑解饞的食品 。
製作:
1. 原料
①普通秈米5 公斤。②鹵水
2. 浸泡 將普通秈米在水中浸泡10~12小時。
3. 磨漿 把浸泡好的米用磨漿機磨成米漿。
4. 熬煮 將米漿倒入先燒燙的溫水鐵鍋內,再摻入鹵水。
注意:
①水量要適當,一次性不宜加水過多。否則漿糊過稀,米豆腐不易成顆粒狀。如果漿糊過硬,會造成米豆腐不夠鮮嫩。
②水溫不宜過燙。過燙米漿易起團子,不易煮熟。
③要勤攪拌,以免煮焦。
④要煮熟。將米漿熬煮至全部熟透不黏口時即可出鍋,否則米豆腐易糊,不夠軟滑。
5.冷卻 煮好的漿冷卻至35℃以下。
6.點制(加凝固劑) 將鹵水加入米漿里。做米豆腐1公斤漿加24~30克內脂。將溶解好的內脂加入冷卻的米漿中緩慢拌勻即可。
7. 成型 將點制後的漿倒進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溫20分鍾,靜置冷卻即為成品。
用大米製作豆腐,每公斤大米可製作豆腐6——7公斤,價值成倍增加,而且別有一番風味。其製作方法如下:
1、選料。原料主要是大米和石灰。大米以早、中、晚稻秈型為好,碎米也行,但粳稻、糯稻米不行,因為粘性太重,不易製作。石灰以新石灰為好。
2、浸泡。浸泡前除去米中的雜物,淘洗干凈,然後放入盛器中加水至淹米3.5厘米為宜。1公斤米放50克粉狀石灰。石灰要先調成溶漿,加入淹水的米中,然後攪拌均勻。浸泡3——4小時,使米變成淺黃色,口感帶苦味後,取出放在清水中淘洗至水清為止。
3、磨漿。磨漿的水和米的比例為1比2。
4、煮漿。在洗凈油污的鐵鍋里放入適量的水(1公斤米放2公斤水),然後倒入磨好的米漿。煮漿時邊煮邊攪,開始用大火煮,至半熟時用小火,邊燒邊攪,煮熟為止,約需15分鍾。
5、成型。煮熟的米漿變成糊狀,趁熱裝入預先准備好的盛器內。盛器的大小以米豆腐的厚度來選定,一般以3.5厘米為宜。盛器內要鋪薄布,裝時要厚薄均勻,待冷卻後用刀劃成豆腐塊即可。
大米豆腐一般第一天晚上製作,第二天早晨上市出售。如當天售不完,可存放在通風處,下次煮漿時再一同煮。出售不完的米豆腐,存放不能用水泡,以免失去光澤。
1、大米2千克,溫水適量(泡過大米約1厘米),泡1小時,大米帶水用石磨磨漿。
2、生石灰泡水半小時,取上層清石灰水約2千克,放入鍋中(最好用鐵鍋,鋁鍋味略差)。加石灰水是關鍵,否則煮不成米豆腐。
3、加入米漿,文火燒開,煮40分鍾。注意攪拌,以免粘鍋、燒糊。
4、倒出大且淺的盆中,涼後即成。 一、製作設備及工具:磨漿機(或石磨),煮鍋,篩子(鐵皮篩或竹篩),水缸,盆,勺等。

⑶ 碗豆粉怎麼做豆腐

豆腐先在淡鹽水裡泡(使其不易碎),豌豆粉加少許米粉(大米磨的粉),兩湯匙下一碗半水,煮滾,放涼,讓它結成塊後,與豆腐切成同樣大小的塊。鍋中燒油,加肉末(剁時加雞粉一起剁能時味道口感更好),蒜末,辣椒丁爆香,加適量水煮滾,把豆腐和豌豆凍加入燒制5分鍾,調味,加水澱粉勾芡出鍋。

滿意請採納

⑷ 豌豆粉和豆腐怎樣做出來才好吃…

豆腐先在淡鹽水裡泡(使其不易碎),豌豆粉加少許米粉(大米磨的粉),兩湯匙下一碗半水,煮滾,放涼,讓它結成塊後,與豆腐切成同樣大小的塊。鍋中燒油,加肉末(剁時加雞粉一起剁能時味道口感更好),蒜末,辣椒丁爆香,加適量水煮滾,把豆腐和豌豆凍加入燒制5分鍾,調味,加水澱粉勾芡出鍋。

滿意請採納

⑸ 做豌豆粉和做豆腐用什麼鍋不糊鍋底的

蒸汽鍋。做豆腐其實就是把大豆製作成豆漿,在把豆漿通過蒸汽鍋凝固成形,蒸汽鍋發出得蒸汽是恆溫,這樣不容易糊鍋。而豌豆粉建議買涼粉機,電加熱攪拌夾層鍋,豌豆涼粉熬制鍋,攪拌均勻不糊鍋。

⑹ 豆腐的做法,不麻的麻婆豆腐怎麼做好吃,不

  • 主料

  • 豆腐

    250克

  • 輔料

  • 一根

  • 大蒜

    兩顆

  • 耗油

    適量

  • 白糖

    適量

  • 適量

  • 雞精

    適量

  • 胡椒粉

    適量

  • 生抽

    適量

  • 澱粉

    適量

  • 適量

  • 辣椒粉

    適量

  • 步驟

  • 8.出鍋嘍~

  • 小貼士

  • 豆腐過水的時候放一點點鹽在水裡,可以讓豆腐沒那麼容易碎。澱粉我用的豌豆粉,比玉米澱粉要濃稠些,不喜歡濃稠的可以用普通澱粉勾芡。

⑺ 涼拌豌豆豆腐怎麼啦做

主料

  • 烹飪技巧

    記得澱粉糊不要煮過頭哦,這樣涼粉就會太硬不Q彈啦
    調料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味改變,這只是我喜歡的口味

⑻ 豆腐與豌豆粉可以同時吃嗎

可以同時吃。豆腐與豌豆粉是一個種類的食品,不犯沖突。以下是與豆腐相剋的食品,我們在平時應該注意的:
與豆腐相剋的食物:

  • 豆腐與芹菜;
  • 忌與酸醋同食,否則易損傷牙齒;
  • 不可與黃瓜同吃;
  • 豆腐與茭白,同吃易形成結石;
  • 豆腐與蜂蜜,蜂蜜與豆腐同食易腹瀉;
  • 豆腐與橘子,嚴禁與橘子同吃,否則易患甲狀腺腫;
  • 豆腐與南瓜;
  • 不可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吃;
  • 不可與羊肉同吃,同吃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
  • 豆腐與韭菜;
  • 不可與牛肉同吃,同吃會令人發燥上火;
  • 豆腐與竹筍,同吃易生結石;
  • 不可與糖、羊肝同吃;
  • 豆腐與甘薯;
  • 不能與柿子同吃,兩者相聚後會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脹、胃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
  • 不宜與香蕉同吃;
  • 豆腐與芥菜;
  • 不可與鯽魚同吃,否則易引起水腫。
  • 小蔥不要拌豆腐,菠菜不要與豆腐一塊煮湯,因為小蔥和菠菜中的草酸易與豆腐中的鈣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長期食用易導致結石。

⑼ 豆腐丸子粉絲湯的做法,豆腐丸子粉絲湯怎麼做

材料
主料:豆腐100g、胡蘿卜丸子100g、豌豆粉絲30g、雞湯500ml;
輔料:薑片2片、鹽適量、香油適量、香菜適量
豆腐丸子粉絲湯
1
雞湯里放進豌豆粉煮透

2
准備白菜、豆腐、胡蘿卜丸子、香菜備用

3
雞湯里放入豆腐,再放白菜,煮開2分.

4
放入丸子煮開,關火。

5
倒入大碗里,整形,撒上香菜,倒入香油。上桌嘍~

小貼士
這個湯菜很簡單,但要根據每種食材注意先後順序,把握火候。第一,我的豌豆粉很耐煮,所以先下的,如果是市面上普通粉絲那就要在丸子之前放。第二,素丸子已經是熟的,而且很不耐煮,所以最後放,開鍋就好

⑽ 豌豆能做豆腐嗎其成份是什麼

可以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豌豆等豆類。

先把豆去殼洗凈,洗凈後放入水中,浸泡適當時間,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漿。接著用特製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漿榨出布袋。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後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後再榨一次。生豆漿榨好後,放入鍋內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著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並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漿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點鹵的方法可分為鹽鹵點鹵和石膏點鹵兩種。鹽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這里主要介紹石膏點鹵的方法:先將焙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調成石膏漿,倒入剛從鍋內舀出的豆漿里,並用勺子輕輕攪勻。不久之後,豆漿就會凝結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結後約15分鍾內,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滿後,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木板,壓10~20分鍾,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漿,點鹵時把磨好的石膏漿倒入豆漿攪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則添加的石膏漿多此。若要制豆腐乾,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